税务审计
税务审计报告是税务审计人员根据税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纳税行为和纳税事项进行评估,并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税务审计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等是否规范、完整,将直接影响到税务审计机关的形象、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果的执行等问题。
税务审计报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税务审计报告的格式选择问题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1、税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税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税务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的决定因素,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的供给。笔者认为税务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级税务机关。税务审计报告的直接使用者是各级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根据税务审计报告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比如对纳税人的税务处罚决定,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等等都要根据税务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来做出。另外税务审计报告也是反映税务审计人员工作质量和防范税务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的书面证据,税务机关对税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对税务人员的奖惩都要把税务审计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
(2)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是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体。税务机关也是国家审计机关监督的对象。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依照现行税收法规、政策、制度,对税务机关贯彻执行税收计划、各项税收法规和税收征管制度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税务审计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税务审计报告反映了税务机关的税务审计工作的水平。国家审计机关在对税务机关开展审计时,必然要利用税务审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
(3)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税负对企业的理财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企业的税负水平和税款的缴纳情况,了解税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管理的影响,以判断企业未来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企业的税负信息是通过企业的税务资料来表现的。可见企业的税务资料的可靠性也是影响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税务审计报告具有评价和鉴证的职能,通过税务审计报告,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税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税务审计报告的上述使用者对税务审计报告的信息需求是不同的,税务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报告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做出选择。
2、税务审计的目的和职能。税务审计的目的是确认和评价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经营活动和会计核算及纳税或扣缴义务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它具有监督职能、鉴证、评价和预警的职能。税务审计的目的和职能决定了税务审计报告的内容必须能够反映税务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税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做出的审计评价。
3、税收法律、法规的特点。税收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税法具有的刚性原则。税法的刚性原则主要通过税法的强制性规定体现出来,凡是违反税法中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行为都是无效、违法的。税收法律的这一点要求税务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税务审计的时候,对被审计单位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作法都要在税务审计报告中详细体现出来。
4、设计税务审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税务审计工作的要求,税务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具体应达到:①描述及全面评价被审计人纳税事项;②对内部控制及会计制度不完善而容易导致纳税事项错漏的地方,应给予行动建议;③解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意见。
(2)陈述分析结果的准则:要具备可验性的特征。①定量资料必须用一种能让读者复算的方式表达。
②针对研究分析的所有方面,必须提供足够的资料,让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用同样的资料可以得到相同的分析。
③报道审计工作细节的准则是,读者必须能够独立地完整地复制审计结论。
④审计结论要十分清楚明确。审计报告中得出的结论必须要指明审计工作的条件与状况。
5、税务审计报告的具体格式及内容。
通过以上对税务审计报告的影响因素和税务审计报告的设计原则的分析,笔者认为:(1)税务审计报告的格式应该采用正文加附件的格式。(2)税务审计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标题;②收件人;③引言段;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⑤审计意见;⑥说明段:⑦附件;⑧税务审计师的签名、审计报告日期和税务审计单位的地址等8项要素。
下面就每个要素作以简单的介绍。
①税务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该统一为“税务审计报告”。②收件人应该是要求实施税务审计的税务部门。
③引言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税务审计的依据、税务审计的范围、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和税务审计人员的责任。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工商注册的基本情况、税务登记的基本情况,被审计的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等。
⑤意见段应该包括两大部分。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税务审计风险评估结果;各个税种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情况分别进行详细地描述。然后税务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纳税行为、税款缴纳情况等做出总体的评价,并对发现的审计问题做出处理建议。⑥说明段应当说明税务审计报告的用途、使用责任和税务审计人员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
⑦附件应当包括税务审计人员已经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税款的纳税申报表和税务审计事项说明等。
⑧税务审计报告应当由负责被审计单位整个税务审计工作的人员签字并盖章,表明税务审计单位的地址和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二、税务审计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区别
通过以上对税务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的大致介绍,可以看出税务审计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税务审计报告收件人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如: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而税务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要求实施税务审计的上级税务机关或本部门的税务机关。这是由于税务审计是税收征管的一个手段,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是一种税收管理关系。税务审计的委托人是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有税收管辖权的有关税务部门,因此税务审计的收件人是要求实施审计的税务机关。
其次,税务审计报告意见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不同。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形成四种基本类型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是就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准则,是否在所有重点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税务审计报告却不能采用这种类型的审计意见。这是因为,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特点不同。税法具有刚性的特点,税法规定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纳税活动中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准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期间内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而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由于税法的刚性原则,税务审计人员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必须就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具体的纳税事项做出详细的审计意见。比如:就所得税而言,税务审计人员必须对纳税人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所得的项目和计算正确性、应纳税所得的调减项目及调减额的计算的正确性等有关项目做出具体的说明。最后,税务审计报告附件里包括的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税款的纳税申报表和税务审计事项说明等内容,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里没有附件这一项。正像验资报告的格式与内容那样,税务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必须对已经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和有关税务审计事项的说明列在审计报告的附件里面,为税务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纳税情况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扩展阅读:税务审计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审计证据: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准则:也称审计标准或执业标准,是审计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在对约定事项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与程序。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却未能发现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的含义: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审计证据含义: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管理建议书: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或完成审计工作后,就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提供建议的一种正式文件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
信赖不足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的风险。误拒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风险。误受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一、审计证据的种类和作用
1、按照审计证据的形式不同分:①实物证据,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②书面证据,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③口头证据,旁证作用④环境证据,有助于合理地制定审计策略和计划2、按证明力不同分:①基础证据,能够直接证明被审计事项②辅助证据,从旁证明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按审计证据来源不同分:①外部证据,审计单位以外人员提供的书面证据②内部证据,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提供的书面证据③分析推理证据,在事实基础上审计人员分析推理取得的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的内容第一级复核,是一种较为全面细致的复核,是由项目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工作底稿进行的复核;第二级复核,是由部门经理对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第三级复核,是由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的复核。三、为什么审计人员应函证应收账款?如何实施函证程序?
1、其目的在于证实债务人及资产的存在和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准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在销售交易中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2、A确定函证的范围和对象B确定函证的方式和时间C函证的控制及分析D函证结果的总结和评价。四、审计人员描述内部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文字叙述法①优点:简便易行,灵活,不受限制,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个业务循环加以描述②缺点:文字叙述冗赘,可能遗漏重要环节,缺乏层次感和形象感,不便于资料整理和对比分析。
2、问卷调查法①优点:简便易行,能对所调查的问题给予明确答复,调查内部控制的范围明确,提高了审计效率,集中反映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能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②缺点:难以提供一个完整、系统、全面的调查情况,若设计不当,就不能正确反映内部控制的健全状况,调查表格式固定缺乏弹性。3、流程图法①优点:图示简明的将内部控制描述出来,突出了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便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特征,能揭示各个组成部分内在联系和缺陷,流程图直观明了,形象清晰,便于修改②缺点:绘制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反应控制流程之外的控制措施,流程图中语言符号,含义不统一,容易混乱,当审计业务规模大时,流程图会很复杂,难以识别关键控制点
五、审计人员为何进行存货进行监盘?如何实施监盘程序?
1、为了获取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检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存货有无毁损等,以证实记录的存货确实存在,并属于合法财产。
2、①制定盘点计划,进行盘点准备②监督盘点实施,进行复盘抽点③总结盘点结果,进行其他证实④特殊情况的考虑及处理
六、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是什么?
1、短期借款A审计目标:①确定记录是否完整②确定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③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B审计程序:①审查明细表②函证发生数③审查增减数④复核利息⑤检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2、长期借款A审计目标:①确定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长期借款是否存在②确定所有应当列示的长期借款是否均已列示③确定列示的长期借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④确定长期借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⑤确定长期借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B审计程序:①审查明细表②了解金融机构对被审查单位的授信情况③检查会计处理④向债权人函证被审计单位大额的长期借款⑤复核利息支出⑥检查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七、什么是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与审计人员的责任?
管理层的责任段:设计、实施与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审计人员的责任段: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队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八、审计意见有哪几种类型?其发表的条件是什么?
四类具体意见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条件:1财报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财报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3不存在应调整而被审计单位未调整的重要事项4审计人员已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阻碍和限制保留意见报告条件:1会计政策选用、会计估计做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虽影响重大,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2因审计范围受限,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条件:1财报没有按照适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编制2财报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条件: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报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九、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有何联系及区别?
1、联系:都为审计人员提出的关于审计结果的正式文件,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2、区别:①标题不同②内容与结构不同③对象不同④责任不同⑤作用及影响的程度不同⑥对事务所披露不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税务审计》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税务审计: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