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警务工作论文
浅议民生警务
交警四大队赵涛董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积极
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警务建设,构建以和谐为标志的警民关系,实现以平安、畅通、稳定为目标的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的现实任务和崭新使命。
推进民生警务是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有力途径,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三者统一于公安工作科学发展大局之下,共同为公安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者缺一不可。
推进民生警务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创举、新升华,和谐警民关系体现的是公安工作与民意的一致性,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回报群众的最大成果。民生是三者蕴含的共同主题,贯彻群众路线是三者灵魂。归根到底,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一、发挥打击职能,以维护公平正义捍卫民生
稳定是和谐之基,也是民生之需,更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实践充分证明,稳定是第一职责,打击是维稳的有力手段。这是民生警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战斗争的经验积累。省会公安机关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把严打之剑指向社会、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每个角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和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努力实现案件“发一起、破一起”,使犯罪分子无藏身之处,确保以打击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采取多种手段,强化打击力度,形成攻势凌厉的亮剑效应,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侦破命案工作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命案挂牌督办制度,努力把命案侦破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原则,建立健全打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壮大打黑除恶专门力量,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生存土壤,杜绝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黑恶案件发生。多警联动,协同作战,加大对盗抢案件的侦破力度,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带破一批积案。按照“既破大案,又要破小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的区域性打击行动,使阶段性、区域性多发的小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在灵活、运动、有效的打击中,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二、发挥防控职能,以提升社会安全感保障民生
推进民生警务,是公安机关积极适应和谐社会新要求而进行的自我革命,是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根本之策。从公安机关实战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打防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在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上下功夫。社区和农村警务植根于民生,是联系群众最为紧密、最有效果的纽带和堡垒。目前,石家庄市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正在加速推进,以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警务室为标志的社区警务雏形基本形成,让群众感觉派出所就在家门口、民警就在身边。要在“一区一警,一警多能,责任到人”的基础上,对人口较多、情况复杂的社区,多配社区民警,提高社区群众的“见警率”、“知警率”和“管事率”。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及兄弟警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警务交流,借鉴先进的防控理念和举措,建立起符合多方实际、操作可行、富有实效的防控网络。
在消除案件滋生诱发因素上下功夫。任何时候公安机关都要从“小处”着眼,向“大处”努力,解决好每一件事关民生的小事,把可能诱发滋生各种案件的隐患、矛盾、积怨因素解决在案发之前。要整改“小隐患”,解决“小矛盾”,平息“小信访”,注重“小关怀”。
三、发挥服务职能,以提高群众满意度服务民生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党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公安机关的具体应用和发展,也是新形势下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推行民生警务,就是在实践中把民生思维、和谐理念贯彻到公安工作各个环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积极构筑和谐警民关系,真正实现公安民警不仅要走近百姓身边,还要走入老百姓心中。坚持服务质量又好又快。实行微笑服务,让群众如沐春风。努力实现服务态度的“零投诉”大力推行办案、办证回告反馈制度和错时工作制。要解决服务效率问题。对涉及治安、户政、消防、交管等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时限规定及时完成审核批办工作。积极推行“上门式、预约式、一站式”等服务方式,简化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努力实现服务项目“零积压”积极推行首问首接负责制,对来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办事的群众,首接民警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谁接待、谁答复、谁落实。
坚持服务监督常抓不懈。充分发挥纪检督察部门的职能作用,采取视频抽查、现场督查、问卷或电话调查等方式,找准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及时整改。推行挂牌上岗,实行透明服务,打造“阳光警务”。大力推行警务公开,继续坚持公安行政法规政策、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办事(案)程序等信息的公开,不断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的通畅渠道和回应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加公安工作的亲和力。
扩展阅读:浅谈我国民生警务的建设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浅谈我国民生警务的建设
摘要民生警务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面把握公安工作职能和定位、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民本的
思想、和谐的理念、服务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力追求一种与党和国家大局高度一致,与人民群众愿望和需求高度契合的警务工作新境界。民生警务正是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警务模式。关键词民生民生警务建设
21世纪是个事事都在飞速发展、飞速变革的时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我国警务模式也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有所弱化,与群众的距离有所疏远,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所淡薄,且人民群众对满意的警务工作的期待有增无减。对此,公安机关为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构建起以民生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大力推行民生警务,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意、增进民情、保障民安、促进民和、维护民权、实现民利。在民生警务的建设道路上,收获了经验,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民生警务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民生警务的提出背景及建设意义
(一)民生、民生警务
关注民生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是个永葆新鲜度的话题。早在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GettysburgAddress)中,在他最精彩的"......andthatthisgovernmentofthepo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Ilnotperishfromtheearth."即“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必不致在地球上消灭。”中就已提出注重民生。而我国可追溯到一九一九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可见民生问题不容小觑。
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社会制度仍不完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人民需求增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要求社会管理必须以优化民生为着眼点,建立健全完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民生管理机制。改善民生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公安工作的新的重大职责。而“民生警务”正是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警务模式。
何为民生警务?我以认为前公安厅长张越在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做出的阐述十分准确:民生警务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面把握公安工作职能和定位、规律和特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点的基础上,以民本的思想、和谐的理念、服务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力追求一种与党和国家大局高度一致,与人民群众愿望和需求高度契合的警务工作新境界。(二)民生警务的重要性
1、民生警务是坚持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马克思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时便已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民生,自然成为警务工作的关键。
2、民生警务理念是对人民公安宗旨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业之基在与人民,力量之基在与人民。公安机关的工作工作宗旨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解决民生问题是公安机关应对社会公民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改革开放深入,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也不断提高,物质水平提高后,人民更多地关注起民生、民权问题,权利意识加强,这使得公安机关不仅要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还要促进发展,保障人权,改善服务。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作出了“着力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的新要求”的强调。所以,建设民生警务不仅是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公安机关的自觉选择。
二、民生警务的建设途径
(一)端正执法观念,依法行政
首先,建设民生警务要实现执法观念从“警本”向“人本”、“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以党的先进理论、思想为武装,以党的各项精神为引导,以良好的纪律作风为保障,以优秀的道德品德为引领,以身边的模范典型为推手。其次,以严密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岗位职责,明确执法行为流程,明确执法动作要领。再次,完善民生警务的依法行政机制。加强民警法律知识和规范执法的系统学习,熟知各项法律法规,掌握《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基本法律。行使职权到位而不越位,科学使用自由裁量权。处理警务工作时,既做到程序合法,又做到实体合法,尊重群众的知情权。
近期,平昌县公安局开展了“八查八看”的行风建设活动。一查政治意识,看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强弱,理想信念是否动摇;二查法制观念,看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强弱,是否有执法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三查执法为民思想,看是否有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四查执法素质和能力,看“三懂五会”业务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五查服务大局意识,看是否存在“小团体、个人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思想;六查宗旨观念,看是否有耍特权、抖威风等不良倾向;七查责任意识,看敬业奉献精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神和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八查纪律作风,看是否有纪律观念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警令不畅等问题。这项措施,全面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实现了行政执法“零过错”、“零投诉”。
(二)加强队伍建设,素质强警
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始终处在处置各类社会矛盾的最前沿,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如果民警队伍出现问题,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队伍建设不容忽视。民警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影响着民生警务建设的直接效果。一是落实政治教育。人民警察需要无私奉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共产主义的捍卫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二是提升专业素质。以定期、不定期的考核强化民警的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将考核成绩纳入评优、晋升的指标,促进其提高专业素质的积极性。如果民警连自己的业务都不精通,谈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宁波公安局北仓分局在人民干警队伍建设上探索创新了“10+5+X”组合式集训模式“10”即分局安排10天时间,对重点、共性训练内容组织集中训练;“5”即各科所队根据本单位实际安排5天专业技能强化训练;“X”即各警种根据民警业务技能个体需求视情组织特色集训,为民警提供差异化、个体化学习训练以政治建警为核心,以强素质、强队伍为目标,开展大练兵,苦练基本功,使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三)创新管理理念,体制革新
创新是发展之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公安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基层组织及民警合理授权,做到“权责”相匹配;上级领导及时对基层组织、民警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定期召开会议,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落实工作台账管理,每项工作记录在案,重要工作形成汇报。在昆明,交警支队推出基于微软WindowsMobile的移动警务通以来,昆明市所有在编交通民警配备了近201*台多普达P660WindowsMobile手机终端,警务通改变了以往路面交警无法及时查询、核对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的尴尬情形;并为未缴款提示、梯度处罚等人性化便民措施,奠定了技术支持基础。昆明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201*年5月至201*年11月期间,全队民警共查询各类警务信息3478万次,平均每天查询3.62万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4万起,使用警务通处罚数占简易程序处罚总数已达到97.6%;先后查扣逾期多次未缴纳罚款机动车900余辆次、涉嫌套牌机动车5辆,抓获网上追逃人员5人。
改善工作的同时,也创革新对人的管理。激励与约束并行,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根据公众对警务工作的期望,宣传民生警务理念;做好及时的心理干预,关心民警的生活、工作,尤其是压力大的一线民警,做好良好的心理引导,保证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在江西,为了强势推进社会治安“冬季行动”,德安县公安局建立了“领导包干、考核奖励、定期整治、督察通报、信息报送”等五项保障制度,其中,该局筹措8万元奖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励基金,对“冬季行动”中表现优秀的基层派出所和个人予以奖励。在考核奖励机制的激励下,各派出所的工作热情和破案攻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大战旗鼓,一改以往刑侦部门破案追逃唱“独角戏”的现状,“冬季行动”取得显著成功。
(四)强化硬件设备,科技强警
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先进的硬件设备是提高民生警务质量的保证,公安机关必须走科技强警的道路,强化硬件设备。
第一,完善基础设施,以提高各公安局、派出所、大队的警务处理水平起步点,以现代化的手段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实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实现民生警务的跨越式发展。第二,深化科技强警,引进专业人员,设立专项研究室,全面深化指纹检测、文件检测、枪弹痕迹检测、手足印迹检测、法医技术等,为快速高效处理案件提供技术支持。第三,优化警务配备,给民警配备警务通,方便信息的及时查询、核对;配置巡逻车、社区警务电动车等,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做好人力、财力保障,配备充足的民警、辅警,减轻个人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增加经费保障,为强化硬件设备提供物质保证。
在常州市,通过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完善硬件建设,强化科技应用,主要是注重四个方面建设:加快智能交通科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动态交通诱导、静态交通诱导、高清卡口等交通系统,减少车辆绕行,方便市民停车;大力推行交通信号智能控制,以BRT线路为基础,“点控”、“面控”相结合,减少路口交通压力,提高路段通畅水平;创新开办实时交通频道,广大市民只需在有线电视频道输入“320”即可收看实时交通画面;深化智能交通科技运用,不断推进“网上巡逻执法”,并荣获201*年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强警奖。
三、民生警务建设道路上的障碍
(一)传统警务模式静态、被动。
多次实践证明,传统静态、被动的警务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治安的动态形势,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下的警务工作发展状况。过去,公安机关总是等到问题出现后才去解决问题,警务问题处理滞后,无法准确、及时地掌握民情、民意,工作效率低下。传统警务模式“重打轻防”的做法是忽略民生需求的行为。(二)警务模式封闭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是客观的,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与其他事、其他人的联系而孤立存在。传统警务模式封闭,处理过程看起来像是“暗箱操作”,所以,当公安机关传达处理结果时,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对何以得出如此结论一头雾水。这无法不让人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对警务处理过程的合法性、公平性产生怀疑,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同时,降低了公安机关在群众面前的公信度。此外,信息发布不及时,与媒体、群众沟通不当,无法利用媒体传递正确思想、树立良好形象,使得一些列的政策得不到支持而难以落实,公安工作遇到难关。
(三)缺少与群众的沟通、合作
过去,许多警察持有“官本”思想,认为自己比平常百姓懂得的专业知识更多,就可以说了算,而忽视群众的作用。沟通不畅,公安机关不知人民群众的所困所苦,人民群众亦不知公安工作的不易之处,常常发生冲突摩擦。传统警务模式没有充分调动群众在治安管理上的积极性,使得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薄弱;不善于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各个警种在打防管控工作中未形成联动机制,因而许多警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民生警务建设的工作方向
(一)警务工作前移,化被动为主动。
要使得警务前移,化被动为主动,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转变,摒弃“重打轻防”的错误观念,预防在先,打防结合改变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处理的被动姿态,主动防范,主动出击,建立起常态的防控体系。二是警务活动布局重心下移,强化巡逻勤务,设立专门的巡逻小组,分时分点,定岗定位,对辖区进行巡逻检查,防患于未然,实现防控工作向动态化转变。三是加大对犯罪动态的分析研判,对重点地段、关键人物、高峰时段加强防控,目标精确,治理到位,有效维护民安。(二)搞活开放型警务,实现透明化。
任何事物都要与周围发生联系,警务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是封闭的、孤立的,畅通民情民愿表达机制,能使警务模式利于与公众交流和沟通。要突破传统警务的封闭形态,推行警务公开政策,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使警务活动放透明化。公安机关保证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维护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能力,利用媒体、舆论,发挥正面作用,为公安机关提高公信度,树立良好形象。一社一警,大走访,大访谈,保持群众与民警的沟通顺畅,利用网络工具即时掌握社会动态的同时,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亲和力。(三)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建立合作机制。
现代警务则是合作型、互动型警务模式,重视公众参与,合作共赢。公安机关既要整合内部各类警务资源,保证各警种联动出击、不同公安机关部门协同工作,又要在外部整合社会力量,通过政府、社区、民间组织、企业、公民的多元素参与和合作,扩大和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群众基础。问计于民,有效地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公安工作,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更加广泛地利用群众的力量和社会资源,提高公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崔亚东.民生是最大的警务.公安研究,201*,163.5-8
[2]韩涵,方淇.浅谈公安社会管理创新下的民生警务.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23[3]赵丛肖.树立服务理念打造民生警务.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23-25[4]赵春光.构建以民生为导向的现代警务机制.公安研究,201*,171.13-17
[5]贾文雅.关于建设以民生警务为导向的开放型警务的认识与思考.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6]李新乐.民生警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5-8[7]吕锋.用“民生警务”理念指导实践.人民公安报,201*,005.1-2
[8]尚建荣.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第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左健,201*.37-43,101-103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民生警务工作论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民生警务工作论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