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总结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总结
糖尿病皮肤护理饮食护理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
糖尿病病人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定时测量血糖。他们的肚脐周围都是硬的结节。糖尿病起病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是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群,体力活动少,工作负担重,精神紧张,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也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当血糖超过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时,被肾小球滤过的过高浓度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新吸收能力时,则葡萄糖随尿排出,即出现尿糖。尿中排出的葡萄糖有利尿作用,因而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增加,血尿糖增高。糖尿病病人特有症状如下:
多饮:多尿使人体丢失水份过多,令人烦渴多饮。排尿越多,越口渴。多食:糖尿病人血糖虽高但不能利用,因而能量缺乏,为了补偿损失,维持人体
活动,病人善饥,食量大增,然而进食虽多,因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反而使血糖更高,尿糖更高,反复形成不良循环。消瘦:体内能量不足,改而用脂肪、蛋白质供能。由于原来储存的脂肪、蛋白质被动员作为能量来源来消耗,逐渐出现全身虚弱无力,劳动能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
瘦:体内能量不足,改而用脂肪、蛋白质供能。由于原来储存的脂肪、蛋白质被
动员作为能量来源来消耗,逐渐出现全身虚弱无力,劳动能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且严重多饮多尿可扰乱日常生活及睡眠规律,进一步加重症状。且严重多饮多尿可扰乱日常生活及睡眠规根据糖尿病人的症状,给出的护理措施如下:
皮肤一般护理:①按摩足部以改善微循环,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及皮肤色泽和温度。②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穿着,穿温暖柔软而宽松的袜子,不可赤足行走或赤足穿鞋,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钉子等异物,鞋底是否平趾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而导致感肤,不慎损伤应用乙醇消毒。③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创伤、感染,以免由于感觉减退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导致感染扩散。告诫患者一旦不小心伤了皮肤,不要自己擅自处理,一定要去医院正确处理伤口。④保持皮肤润滑: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每天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滑剂,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如为汗脚,出汗过多易致真菌感染,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足趾缝间,在洗脚时可于洗脚水中加少许醋液,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先要让患者明白饮食治疗的重要型,要告诉患者如果不控制饮食,再好的药都无济于事。饮食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控制每日总热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主食以粗制米、面、杂粮为主,忌食动物脂肪。少食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禁酒和高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适量进食水果,但要避免香蕉、荔枝等含糖高的水果,并宜在两餐之间吃,口渴也要喝茶水或温开水。
(1)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4)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5)选择好适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有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消极悲观,通过加强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进行疏导、加强心理护理,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向病人及家属指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的重要性。对待糖尿病应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保持开朗平静的心情,告知病人及家属只要配合治疗,注意生活饮食,病人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
运动疗法:瞩病人多运动,促进代谢,减低血糖,血脂和血粘稠度,减轻体重,
增强体质也有利于对并发症的控制。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对有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适量运动,若运动中出现视物模糊血压上升,胸闷胸痛等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处理。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胰岛素应置于冰箱(4℃)中冷藏,禁止冷冻,为
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1h自冰箱取出恢复至室温[9]。如全日胰岛素总量分2次注射,则总剂量的2/3应在早餐前皮下注射;如分3次注射,早餐前剂量应最大40%,午、晚餐前各30%[10],注射胰岛素要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注射后0.5h之内进餐,防止低血糖发生。注射部位可选择手臂三角肌、腹部及大腿等,有计划、按次序的更换注射部位。避免2周内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可防止注射部位萎缩或增生。指导患者在注射前用指尖轻触每一个注射部位,如触到硬结、肿块或表皮凹陷、感到痛楚及颜色改变时,应在症状消除前暂时避免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如出现低血糖反应,是因为使用剂量过大,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是胰岛素过敏,发现过敏反应后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影响治疗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不同的病人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参考文献】
1胡可芹,任伶俐.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
2(3):116.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
版,201*.64
3任霓作者单位: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口腔科《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1(4):11
4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第6版.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816
扩展阅读: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饮食;锻炼,合理用药。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继发型糖尿病。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动态血糖检测技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结日间及日内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检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观察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水平的的优劣,评价糖尿病并发症情况,调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危害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等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成熟。[1]本文就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概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方法-糖尿病的强化疗法
糖尿病的强化疗法强调强化降糖,广义上指应用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结合全天多次血糖监测,在短时间内将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消除葡萄糖毒性,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预防及延缓各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2]
2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补充铬、镁和抗氧化剂实例
糖尿病治疗中的替代疗法几乎是文化选择和个人情况的反应因此,保健工作者必须考虑这些情况,从而使他们的患者达到最好的代谢控制。铬、镁和抗氧化剂是胰岛素作用和能量代谢中的必须的元素,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必需微量营养素可被胰岛素增强。故在糖尿病治疗中为达到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口服补充策略可能有特别的意义。[3]3临床情况
3.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6-38岁;96例患者中均属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属非胰岛素依赖型。3.2治疗方法以健脾疏肝,固本涵木为治则,自拟降糖饮,方药组成:黄芪、生山药、玄参,知母、苍术、茯苓、黄连、僵蚕、甘草、葛根、偏肥胖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急躁易怒、肝气不舒者加川楝子,佛手:口干多饮者加石膏、麦门冬、天花粉。4结果
临床疗效本组病例服药25天为一个疗程,用药均为1个疗程以上。显
效46例,血糖控制正常,临床症状减轻90%以上:有效35例,血糖控制良好、临床症状减轻70%以上:无效15例,血糖控制差,临床症状减轻30%。[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不少患者首先表现为并发症的症状,如屡患疮疖痈肿、尿路感染、胆囊炎、结核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脏损害、周围神经病变、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等。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治疗须依赖胰岛素,胰岛细胞抗体往往阳性。
Ⅱ型糖尿病起病较慢,典型者多见于成年人及中老年人,血浆胰岛素相对降低,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胰岛细胞抗体不增高,胰岛素受体往往不敏感。合理的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病人的成功,影响着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手术前血糖过低,在术中可能由于麻醉剂的使用而诱发低血糖,这对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是极其危险的,老年患者对低血糖反应不如年轻患者敏感,血糖的自身调控能力减弱,低血糖对靶器官更易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在围手术期调控老年糖尿病血糖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对血糖过高,在手术后极易发生酮症及酮症酸中毒。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手术及麻醉中的意外情况。通常认为血糖在术前控制在7.25~8.34mmom/L且无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即可手术。而如何尽可能
地减少胰岛素剂量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且较少发生低血糖和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是目前胰岛素治疗的重点所在[5]。
糖尿病患者有时候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心理的辅导和治疗,糖尿病人心理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找经验丰富的治疗师,千万不要凭自己的性格或兴趣偏好选择专家,应根据专家的水平、经验、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选择2、患者必须有正确的求治态度,客观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实际的期待,不要指望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健康。3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信任你的医生,并与他保持稳定的治疗关系。4、要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保持愉悦的心态。
免发生危险。(3)嘱患者回家后,在72h内继续观察有否迟缓反应。(4)对可疑过敏原高度敏感者,尽量不做皮内试验。
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是国外首选的体外诊断方法。该试验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符合率为80%左右,与皮肤试验的符合率在70%~80%,与白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的相关系数为0.84。
以核素脉冲数大于正常人平均值(需减去脐血放射性计数脉冲数值)3.5倍以上判定为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吸道变应性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激发试验有眼结膜、鼻内及支气管黏膜激发试验。该试验是唯一直接判断哮喘较为敏感的试验,其结果与患者过敏史、临床症状和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的结果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哮喘的病因诊断、临床疗效
考核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重视。但需要一定的检测条件及技术,并易引起患者的严重发作,故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方法用各种可疑致敏原浸液(如乙酰甲胆碱、组胺、高渗盐水)让患者雾化吸入后,观察有无哮喘的发作,并做肺功能测定,从而判断患者支气管对各种特异性致敏原的反应性。凡试验中出现哮喘发作,或吸致敏原浸液后,FEV1.0下降>15%~25%者为阳性。激发试验的注意事项(1)呼吸道感染或肺功能明显减退者不做该项检查。(2)患者在做试验前,至少停用12hβ受体激动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4h前停止用色甘酸钠,48h前停用抗组胺药物,96h前停用羟嗪类药物。(3)吸入致敏原浸液后至少应观察30min,有条件者应观察24h,便于发现迟缓反应和双相反应。(4)患者感到反应较重时,应及时处理,或及时吸入气管解痉剂[5]。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流速(PEF)均下降[5]。注意事项(1)为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在正式试验前应示范并检查患者是否能正确掌握吸入技术。(2)为了充分地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塞是否真正不可逆,对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显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患者还可进一步进行口服泼尼松试验,即每日20~30mg,连服1周,之后复测FEV1.0(或PEF),如1周后改善率≥15%,仍可以认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对于基础FEV1.0过低者,吸药后FEV1.0变化判断应附加1条,即吸药后FEV1.0增加的绝
对值应>200ml,以避免假阳性。结论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哮喘的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以及病理改变,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应用各种特异性检查,哮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形成不难,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当前,老年哮喘及变异性哮喘等不典型病例增多,的确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进行系列逻辑诊断,就能提高诊断率,为正确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斌斌,马建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医学综述,201*,17(6):0909-04
[2]薛耀明.广州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糖尿病传统疗法和强化疗法;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6).04-06
[3]吕艳艳,朱本章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补充铬、镁和抗氧化剂实例;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28(2);56-58
[4]王增慰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6;8(12);72-73
[5]钱立荣.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
214.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