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办201*2号
记录编号:LC/JL-16-10一、审核目的评价集团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201*标准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14001:201*标准的要求,集团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不断改进,促进集团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二、审核范围集团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产品、过程、部门及公司管理层,即PVC树脂、烧碱、盐酸、液氯、塑料编织袋、符合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三、审核依据1.ISO9001:201*标准2.ISO14001:201*标准3.集团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各部门的作业指导书、部门制度4.集团管理制度执行情况5.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四、受审核部门公司领导办公室/综合办、企管办、审计处、财务处/计财部、物管处、经营公司/经营部、生产处/生产部、设备处、技术处、安环处、仪控处、质检处、司法保卫处、基建处、氯碱分厂、PVC分厂、水电气分厂、塑料分公司五、审核组组成成立以管代常泽民为组长,齐文海、朱小斌为副组长,各内审员为成员的集团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小组,分组如下:1组:氯碱分厂司法保卫处审计处2组:树脂分厂经营公司(部)办公室(综合办)3组:水电气分厂设备处技术处4组:塑料分公司企管办基建处5组:生产处(部)物管处财务处(计财部)6组:质检处安环处仪控处六、审核计划实施情况7月1日至10日,内审组按照内审计划的安排,分六个小组对体系范围内的各个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审核,由于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审核工作顺利进行。本次审核内审员通过现场观察、询问、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查阅记录、文件等形式查找客观证据,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次审核共发现问题116项,其中开出不符合项报告19项,均属一般性不符合项。所出现的问题在于体系范围内的相关部门中,不符合项见《不符合项分布汇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内审组都以书面形式通知了受审核部门。七、本次内审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八类1.执行制度不到位。如财务处固定资产台帐显示氯碱分厂四台对讲机,实际分厂使用的有40台(28台防爆、12台不防爆);物管处未能定期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技术处7月2日、3日、4日、5日、7日未按工艺指标控制情况检查规定进行检查;技术处、设备处部分岗位人员对工艺技术质量目标、设备质量目标不熟悉;司法保卫处未能按照《消防管理制度》规定,每月对全公司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保养,将检查情况记录,以备查验;塑料分公司未按复膜机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批次复合膜单位面积、重量、频次进行检验。2.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不够细化,部分与工作实际不符。普遍存在部分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不精细,与实际不符合的问题;如氯碱分厂未能提供电解槽技术员岗位职责;安全员职责中未对计量管理、环境建设职责作出规定;工段长、代班长职责中应增加“熟悉本岗位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控制”内容;水电气分厂岗位职责中未对岗位熟悉水电气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做出规定;物管处职责中未体现环境因素管理方面的职责;3.电机等设备管理方面不精细。如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大于75度,但分厂并不知道;乙炔工段电机烧坏,设备处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设备处外出维修台帐不规范;《氯碱分厂设备保养登记台帐》中未能显示对普通电机、50KW以上重要电机的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等保养内容。聚氯乙烯分厂未将二期设备列入压力容器台帐;生产部无设备拆卸、完好设备保养数量计划和实施依据。4.环境因素、环境目标指标控制不到位。安全环保处未下发201*年度《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其201*年10月下达的《公司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中显示,离子膜制碱废水中和后外排,实际上分厂在沉淀后重新回收利用;安环处4月21日乙炔次钠清净开车后清洗中和塔PH值偏碱,没有对后续情况继续监控并记录;氯碱分厂未识别201*年6月23日合成炉爆炸产生的环境影响;未识别201*年6月23日合成酸槽泵出口管道损坏,酸水喷出产生的环境影响;聚氯乙烯分厂无电石破碎除尘器滤袋更换规定和更换记录。5.对顾客异议处理不力。《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执行不力;技术处、聚氯乙烯分厂工作滞后,质保科考核不力;聚氯乙烯分厂1-6月份顾客投诉PVC质量问题四次,未见原因查找、反馈及采取的纠正措施。6.应急预案演练存在问题未达到有效整改。如201*年3月25日,氯碱分厂对“液氯泄漏专项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共发现14项问题。演练后分厂一是未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二是未能提供“无现场风向标”、“部分人员对救援器材使用不熟练”等问题的改进措施及验证结果。7.学习培训效果欠佳。如生产分厂对其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及目标指标的控制不熟悉;审计处未能提供《ERP系统管理办法》等受控文件的学习证据;基建处对与部门有关的受控文件不熟悉;办公室、企管办等部门员工业绩档案培训记录填写不全面;综合办员工业绩档案培训记录不全面;经营部未能提供参加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培训的证据;氯碱分厂二级安全教育五项主要培训内容与公司培训内容完全相同,未体现分厂实际;无分厂级安全教育台帐;未见聚氯乙烯分厂生产事故案例学习方案及分阶段学习考核记录。8.记录管理应加强。如档案室资料移交表号与信息交流单共用一个记录编号LC/JL-01-29;企业管理办公室记录清单中“内审检查表”LC/JL-16-09表样名称、编号与登记不相符;统计台帐LC/JL-16-14只登记到1月份,未及时进行更新;经营公司对电石运输车辆司机培训记录不规范;生产处记录清单没有及时更新,如《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已不在所需范围;设备处6月21日《聚氯乙烯分厂设备事故报告》无记录编号。八、对不符合项及问题整改的要求对本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开出的不符合报告,经请示管理者代表同意,要求各部门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出可行的措施,于7月30日前整改完毕。本次审核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发现出来,各单位还要对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要举一反三,下功夫解决,确保本单位体系有效运行。九、体系运行情况及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ISO9001:201*标准、ISO14001:201*标准的要求,全体人员依据体系文件开展各项质量环境活动,满足顾客、社会、相关方及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逐步提高,广大员工的质量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已初步具备持续改进的机制,公司的各项质量环境活动基本符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环境绩效明显,各项质量环境目标能够完成,体系运行基本有效,“五化”建设稳步推进。发放范围:公司领导办公室/综合办、企管办、审计处、财务处/计财部、物管处、经营公司/经营部、生产处/生产部、设备处、技术处、安环处、仪控处、质检处、司法保卫处、基建处、氯碱分厂、PVC分厂、水电气分厂、塑料分公司编制:审核:批准:时间:年月日
扩展阅读:201*年质量环境体系内审报告
201*年质量/环境体系
内审报告
编制:质量环保部批准:总工程师
201*年10月27日
201*年质量/环境体系内审报告
一、审核目的:
检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效果。二、审核范围:
部门范围包括:经理高管层、财务部、企划部、公司办、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供应采购部、销售市场部、各生产制造部。
产品范围包括:公司产品三、审核准则:
1、ISO9001:2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ISO14001:2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3、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与质量/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4、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四、审核日期:
201*年10月24日~10月26日五、审核组组成人员:组长:吴良德副组长:朱宝山
组员:金其友、徐凤平、胡菲、张富材、赵本地、蒋干刚六、审核情况:
为了确保审核质量,审核前,审核组策划了详细的审核计划,计划于10月9日下发至各单位。在10月23日大型调度会上,集团总监肖阳对内审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提高对内审工作改善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双体系内审是检验各单位工作成效和双体系运行与优秀管理模式差距的重要活动,只有找到差距才能明确改进的方向,持续改进(CIP)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唯一途径。二是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审核组的审核活动,要敢于暴露问题,而不是隐瞒问题。三是审核组要严格按策划的方案组织内审,审核过程要严细求实,准确地发现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四是各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全面的整改,对问题要举一反三,确保同样性质的问题不在同一部门或不同部门多次出现。
审核过程中,审核组贯彻了公司领导的要求,审核员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广泛收集证据,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审核发现。审核情况分述如下:
1、质量体系
a、质量体系文件符合情况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部门工作手册”和“记录”四个层次。管理手册覆盖了ISO9001标准的所有要求。201*年,公司根据人员、机构和职责的变化,重新修订了管理手册(D版)并于201*年11月10日发布实施。201*年4月,公司制定并发布了294项管理制度,制度涵盖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分解了管理手册的纲领性要求,规定了质量/环境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程序和方法。由于公司原发布的26个程序文件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包含在294项管理制度中,故建议公司修订程序文件,将程序文件中的要求完全写入管理制度,最终以管理制度替代程序文件。合成氨厂、热电厂、销售部等10个部门制定了部门工作手册。
b、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销售部下半年开展了顾客满意度调查活动,调查范围为浓硝酸、尿素、硝酸铵等8种主要产品的主要顾客群。调查内容分为四项:质量、发运、服务和其它。调查共发出调查函56份,返回55份。调查活动取样充分,调查结果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如下表:
201*年度顾客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产品名称硫酸盐酸硝酸苯胺二氧化硫气体矿石物流合计
满意度(%)201*年91.173.575.894.070.082.583.396.781.32
201*年90.978.975.783.885.080.093.383.8比上年±+0.2-5.4+0.1+10.2-15.0+2.5-10.0-2.
上表表明,201*年顾客满意度比201*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主要产品的满意度下降了5.4个百分点,从顾客反映的问题看,破包、短件、黄尿素等问题是造成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装质量也是顾客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包装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顾客对产品的感受。尿素和硝酸铵的质量问题应当引起公司的高度关注。
c、主要产品等级品率统计情况
审核组调查了今年1-9月主要产品等级品率,调查情况如下表:
1-9月主要产品等级品率统计表
产品名称硫酸盐酸硝酸苯胺二氧化硫矿石等级品率(%)201*年1-9月优级品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优级品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优级品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98酸率97酸率优级品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优级品率一级品率61.3136.242.450.4376.4823.09098.391.6166.1133.8986.13013.8721.5378.47上年同期42.6855.361.9600100095.404.6071.9628.0481.43018.579.3188.20比上年同期±+18.63-19.12+0.49+0.43+76.48-76.910+2.99-2.99-5.85+5.85+4.70-4.7+12.22-9.73其它附产品
合格品率优级品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5.9194.092.493.7196.29-2.49+2.2-2.2上表可以看出,除硝酸98酸率降低了5.85个百分点外,其他主要产品的优级品率均有提高,表明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因尿素和硝酸铵包装质量较差对顾客感受造成了负面影响,因而产品内在质量的整体提高也未带来顾客满意度的提高。
审核组在各分厂分别抽查了1-9月厂控工艺指标控制情况并与公司控制指标比较,各分厂厂控工艺指标合格率与去年基本持平。
d、经营结果
1-9月份工业总产值3284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264万元,增长14.4%;销售收入4221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486万元,增长42.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719吨标煤,比去年同期减少0.172吨标煤,降低5.9%。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的大幅下降表明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有了质的改善。
审核中,审核组发现了一些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审核组共开出了4项不合格报告。不合格项统计如下表:
质量体系不合格项统计表
序号1234单位原配制作部成品制作部公用制作部销售部合计
2、环境体系
公司环境体系文件覆盖ISO14001:201*标准的所有要求。
公司201*年环措项目有:“污染源在线监控及平台”项目、“末端废水治理”
4不合格项数11114不合格要素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文件控制(4.2.3)顾客沟通(7.2.3)项目和“锅炉烟气治理”项目。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一期工程于6月18日建成投用后,实现了对公司内部11个污染物点源的在线实时监管和有效监控,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环境管理能力。该项目还获得了淮南市“两化融合”项目资金的支持。“末端废水治理”项目通过物化、生化法对公司总排废水进行治理,可以解决由于公司没有末端废水处理装置而无法对生产异常或事故状态下出现的总排废水超标进行调控的问题,确保了废水达标排放,降低了环境风险。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环保部“十二五”淮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名录中,公司已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环境工程分院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经完成,项目环评正在开展。“锅炉烟气治理”项目是针对国家环境控制指标不断提高的现状,对现有3台130吨锅炉、2台240吨锅炉除尘、脱硫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建设烟气脱硝处理系统,确保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公司已委托中钢集团设计院编制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能评正在开展。
公司的环保工作通过细化管理、实施污染治理项目等措施逐步得到改善。公司废水排放量稳定在1400吨/小时,废水达标排放率稳定在96%以上,4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有效运行率100%(设备检修除外)。公司通过在线监测、常规监测、机动抽样和现场巡检等手段,加强对各污染物排放点的监管和考核。环保管理上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将环保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单位,通过制度管理明确了污染考核标准和干部的环保连带责任考核,使环境管理更具针对性。同时利用公司每周一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环境隐患,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定长期或短期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通过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公司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使公司环境管理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紧密接轨,同时贴近公司实际状况,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公司制定了《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办法》和《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污染治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设备的有效管理,公司水、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和4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有效运行率都达到了100%。201*年上半年根据省环保厅部署,对锅炉烟气在线装置实施了钼笼改造,增加了NO和NO2两个监测项目。201*年淮南市环保局总量办分配给公司污染物总量指标为:COD700吨、SO22500吨。根据统计,201*年上半年公司COD和SO2排放总量均小于总量控制指标。
审核组对环境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共开具2项不合格报告。不合格项统计如下表:
环境体系不合格项统计表
序号12单位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合计
七、审核结论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1*标准和ISO14001:201*标准的要求且运行有效,但有效性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八、不合格整改
1、不合格报告经所在部门领导确认后,下发至各部门;2、各部门必须在11月15日前完成不合格的整改。九、其他问题
审核过程中,审核组还发现了一些各部门均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不符合标准而且普遍存在,故审核组未开具不合格报告,但在此特别提出,所有部门均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并有效整改。这些问题包括:
1、设备管理台账记录内容不一致。各分厂使用的设备管理台账的格式不同,有改制前编制的,有控股方编制的,有公司编制的。不同格式的台账记录的内容也不相同:台账封面有的填写了设备类别(A类或B类,有的没有填写;概况栏中有的记录了安装日期、使用日期、使用年限、原值,有的则没有记录;检修记录栏中检修验收人有的是设备技术员签名,有的是设备使用人签名,有的没有签名。
2、分析室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单位对分析室没有制定管理办法,规范诸如检验频次、检验结果的处置、分析设备(仪器)管理的办法。部分没有建立分析设备(仪器)的管理台账;分析设备(仪器)没有定期进行校准;分析用量具(烧杯、烧瓶、滴定管等)的领用和使用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
3、目标管理问题。一是部门目标低于公司目标,如合成氨厂吨氨煤耗、氧耗、电耗均高于公司规定的指标。二是部门年度目标未覆盖公司目标。如生产准备部年度目标未包含公司关于三项技术改造的内容。三是目标分解不到位。公司
不合格项数112不合格要素目标、指标和方案(4.3.3)合规性评价(4.5.2)年度管理目标下达后要求各单位层层分解,但除了各分厂制定了分厂目标外,分厂各车间、作业区、班组和岗位大多没有进行进一步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基本没有制定部门目标。
4、操作规程管理问题。各分厂均没有对操作规程、分析规程、操作法、流程图等技术文件进行登记和分发控制,导致各分厂不知道有多少技术文件也无法确定文件的流向。有的操作规程大部分工艺指标或操作流程已经不再适用,但操作人员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新文件所以仍在使用。
5、环境因素识别问题。准确地识别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各部门没有把识别环境因素当做日常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常常是在内审或外审前临时抱佛脚,匆匆忙忙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后交差了事,且大部分部门环境因素识别不彻底、不全面,特别是对新增的环境因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