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4:09:28 | 移动端: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

成忠富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三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

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八年级三个班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八年级学生,因为开学的时候,我基本上不知道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基本不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这个学期第一周的时间,观察他们学习情况,注意他们的知识构成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然后在开学第二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的激情不强,学习的习惯也很不好,所以在教学计划制订时,我比较强调调和学生的玩与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因为他们基础比较差,上课时,我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

而对某些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比较扎实(还有少数的学生必须提高)所以在执行教学计划时,给学生的自由时间相对比较多,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比如知识的延伸和迁移等。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

扩展阅读:八年级下科学全教案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学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作业本A本P1第4题

重点难点分析

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ts电学:RIU单位:m/ssm单位:ΩAV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课】

一、常见的符号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投影展示:常见的符号如:交通符号,安全符号等(作业本A本P1第1、2题)

二、符号的意义

主问: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1、简单明了地表达事物

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

2、避免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

3、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小结: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2、避免混乱三、模型

主问: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

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四、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作业本A本P1第4题)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

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

请同学在书上填空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

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份表格,一条曲线,一条公式等。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五总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

板书设计一、符号二、模型

三、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课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模型和符号在生活、学习中建立和作用,所以除了书本提到的例子以外,可以再举一些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材所要求的目的。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2.知道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教学重点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等特性。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观粒子

板书: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课件显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主问: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讲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变成新的分子,.是物理变化

而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

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

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提问1:你能用直观的方法表示上面两种变化的区别吗?课件显示:水分子电解模型

提问2: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作业本B本P1第3题)

讲述: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提问3: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

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作业本B本P2第5题)

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读图:下面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讲述:一杯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的。读图:各种各样的物质

填图:水由______构成

金刚石由______构成铜由______构成

二氧化碳由______构成食盐由______构成提问4:这些信息告诉了你什么?

讲述: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

接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是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碳、硅。二、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有由原子构成的有

A、铜B、二氧化硫C、液氧D、硅E、碘F、冰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当碳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时,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成的新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反应前的分子和反应后

的分子是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不同。三、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2.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难点: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项目分子原子定义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显示: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主问:你能用“球”表示下列分子的模型吗?(作业本A本P2第3/4/8/11题)

读图:问1:你是否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读图:问2: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你联想到什么了吗?

24个英文字母可以组成多少个单词?

出示:甲烷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模型提问3:上图表示了几种分子的模型?

提问4:数一数上图中一共有几种原子?分别是什么原子?提问5:这些原子还能构成其它分子吗?

通过上述这么多物质的构成情况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讲述: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

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出示:石墨、二氧化碳、氧气模型

提问6:上述三个模型又表示了什么呢?填图:二氧化碳由______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___构成石墨由______构成。

氧气由______构成,氧分子由______构成。小结: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但能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主问:一种分子能构成多少种物质?填图:水分子构成______

二氧化碳分子构成______甲烷分子构成______讲述: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

思考:一种原子是否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

提问1:构成上述几种物质的原子分别是什么呢?提问2:碳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因是什么?

讲述: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思考:想一想金刚石与石墨在性质上有哪些不同?与结构有什么关系?

出示:1、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水需要约20滴水组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

么大。

3、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

原子。

讲述:分子很小,原子更小

实验:掂一掂硬币谈谈自己的感受?讲述:硬币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提问3:五角铜币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从实验结构和分析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

讲述:原子虽然很小,但还是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作业本B本P2第5题)

出示:一个氢原子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碳原子质量: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质量:2.657×10-26千克一个氢分子质量:3.348×10-27千克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7.307×10-26千克体验:感受10-27数量级

天平上称1克大米,算出一粒大米的质量,然后耐心的计算:如果等分这粒米,要分几次才能把它分到10-27克。二、课堂练习:

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别很大,石墨很软,而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导电而金刚石不导电。你推断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A.结构不同B.组成不同C.用途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

2、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的()A、氧原子个数B、碳原子个数C、原子总数D、以上都不对三、作业

板书设计一、分子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分子原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课后反思:本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上到P7不同种类的物质。第2课时包括不同种类的物质和粒子的大小和质量。

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所以用球棒模型来帮助理解。因为作业本及课后的练习有较多是书本上没有讲到的,所以在课堂上略作补充。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

1、练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2、复习:物质的构成【新授】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

--发现原子

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

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作业本A本P3第1题)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作业本A本P3第4题)【介绍】实验:α粒子轰击原子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

【小结】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二、原子的结构:(作业本A本P3第2题)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

7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读表】主问:在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作业本A本P3第8题)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2、质子、中子核电子的质量比较

质子、中子的质量大小几乎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作业本A本P3第3题)

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作业本B本P4第2/4题)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是一定的。但有的原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会发生变化。

【举例】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核内都有8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是8个、9个、10个。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8个。如:氢有3种同位素原子:氕、氘、氚。

汞有7种同位素。

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等。

【阅读】利用碳-14同位素测定年代

五、带电的原子--离子(作业本A本P4第3/5/6题)【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通过flash动画演示)实验现象:

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学生实验】估计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

说明:这是一个思想实验。

目的:让显示感受到离子的存在,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计构成物质的粒子--离子大小的数量级。

基本操作技能:固体药品的取用;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液体体积的测量;振荡。

主要科学方法:估计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对比方法。

实验设计思路:已知经过多次按1/10稀释后,最后能看到的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每100毫升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钾离子。根据稀释的次数克推算出高锰酸钾晶体中含有的高锰酸钾离子数为N。溶解前,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出离子的大小,这是一种通过宏观现象推测微观世界的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二、原子的结构:

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五、带电的原子--离子

阴离子阳离子教后反思关于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课外安排了一个探究作业:上网查找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再在课上交流。在课上对于阅读材料的讲解,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科学真奇妙。

本节内容安排4课时。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重点介绍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及模型建立的历程,体验科学家提出假设、建立模型、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第2课时:揭开原子核的秘密;第3课时: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第4课时:带电的原子--离子和本节内容的简单小结和复习、练习。

一下子在本节内容中出现很多概念,学生很难接受,所以安排半节课左右的时间来温习。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

初步分类思想。

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讲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新授】

一、元素的种类

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

【注意】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分类依据(作业本B本P5第4/8/9/11题)【阅读】元素名称的由来:进一步来了解元素的分类并学会判断金属与非金属二、元素的分布(作业本B本P5第2/3题)

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阅读】人体种元素的作用

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课外探究】海水中氕、氘、氚的利用

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5、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板书设计

一、元素的种类

氧、硅、铝、铁

二、元素的分布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课后反思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对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或分类能力较差。需要反复练习常见的一些物质。建议下次上该课时能及时的给予当堂练,且加以强调。

第五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0、C、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3、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地形、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简单运用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复习】元素的种类、分布以及与物质、原子、分子间的关系【新授】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作业本A本P6第1/3/4题

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与其它元素重复时,克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作业本A本P6第5/7题)

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⑶这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练习】“2N”等的意义;与“N2”的区别二、元素周期表

【介绍】简单介绍元素周期表(作业本B本P7第2/3/4题)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0族、第8族);112种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

【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作业本B本P7第6题)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性质上;

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质量上;

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质子数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中子数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发现史上;

3、设计方案:研究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4、记录考察结构5、验证假设6、交流【小结】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符号;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及探究活动。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在上第二节课时,就先教学生背前20号元素口诀,后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书写要求,在上该课时在课堂上进行过关默写。

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教学目标

1、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2、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价、金属和非金属。3、能用;表示离子或带电原子团。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难点: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复习】

1、默写元素符号2、说明符号的意义【新课】一、化学式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作业本A本P7第2/4/5/6题)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稀有气体:

用元素符号固态非金属(结构复杂,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同上):

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口诀:“氢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表示。【例】见课件【练习】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氯化氢(分子都由两个原子构成)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分子都由三个原子构成)3氯化钠、硫化锌(各组成离子的比例均为1)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

5、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作业本A本P7第7/11题)

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⑶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例】CO2【练习】

P2O5【补充】

1.化学式能代表某种质,如CO2这个化学式就代表二氧化碳。因为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2.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组成。如H2O这个化学式能表示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化学式能表示物质中原子或离子个数比。如NaCl这个化学式表示在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的个数比为1∶1。

4.通过化学式可计算式量。如水的化学式是H2O,H2O的式量=1×2+16=18

5.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如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32:16×2=1∶1

6.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离子的符号

【引入】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离子时,怎样用符号来表示呢?1、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离子符号的意义:(作业本B本P9第5/7题)3、常见的离子(包括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作业本B本P9第4题)详见课本P24离子的符号

三、化合价

1、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2、常见化合价:(作业本A本P9第1题)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

氟氯溴碘-1价(末尾时)铝+3,氧-2亚铜+1,铜+2亚铁+2,铁+3

假如氯,硫来结尾,-1,-2不能忘;莫忘单质是0价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见课本P25原子团的化合价

3、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作业本B本P9第

3/5/7/8/12题)

4、单质的化合价为零。(作业本B本P9第2题)5、注意标价方式与离子表示方式的区别。(作业本B本P9第3题)6、应用: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推出各元素的化合价;(作业本B本P9第3题)

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例】见课件

板书设计一、化学式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4、化学式的读法5、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二、离子的符号三、化合价

1、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2、常见化合价:

3、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5、注意标价方式与离子表示方式的区别。4、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课后反思在学习中,学生碰到了很大的难题,学生不能了解化合价为什么显示这样的价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如在A班可以介绍电子排布结构,以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另外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学生也感到难度很大。本节内容4课时。第1课时:化学式(包括化学式的定义、确定、书写原则及书写、读法);第2课时:化学式的意义及离子的符号;第3课时:化合价的确定、表示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第4课时:综合练习及讲解。

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目标

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

表示碳元素

C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三层含义【新授】

我们知道“C”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C:1.993×10-26千克

H:1.674×10-27千克O:2.657×10-26千克

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

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26

C-12M=1.993×10千克

1/12C-12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1/12C-12作为标准?

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例如:O: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一、相对原子质量(作业本B本P10第1题)

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

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查找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激发爱国热情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作业本B本P10第2/4/9/11题)【例题】注意规范及计算方法。

H2SO4、3CO2、CuS04.5H2O等

2、化学式的意义:5点(作业本B本P10第6/10题)(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讲解】及【练习】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作业本A本P11第3.2题)【例题】H2O、NH4NO3

【练习】Fe2O3、CO2、H2SO4、NH4HCO3、

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作业本A本P11第3.3题)【例题】讲解例题。

提醒学生注意:①各元素的质量比跟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例如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12,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2∶4∶3。②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练习】

【补充】计算5t氧化铁中含铁多少吨。(作业本A本P11第3/4题)[解]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

氧化铁的式量是56×2+16×3=160

5t氧化铁中所含铁的质量是:5×70%=3.5(t)

答:5t氧化铁中含铁3.5t。

板书设计

一、相对原子质量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化学式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课后反思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也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过关。而且,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很多学生能提早完成作业,效果很好。

本节内容3课时。第1课时上至化学式;第2课时上完;第3课时综合及例题。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的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的成分

难点:用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关系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

地球上空气和水等物质一起养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行星。

空气是怎样的物质?空气与生命,以及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来保护空气免受污染?【问题】先来谈谈你对空气的了解。一、空气里有什么

空气里有水蒸气--降雨和降雪现象证实了这点。(作业本A本P12第7题)

空气里还有什么?

【实验】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见课本P34活动3);

【实验】1、在呼出的气体和洁净的空气中比较燃着的木条的燃烧现象(见课本

P34活动2);2、澄清石灰水验证呼出的气体(见课本P34活动1)(作业本A本P12

第7题)

现象:1、线香在洁净的空气中可燃烧较长时间。

2、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结论: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课本P35活动)(作业本A本P13第9题)

1、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瓶内水位上升,约有1/5体积的水进入瓶内。结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ele),从碳酸银、硝石、二氧化锰跟砷酸等物质里制出了氧气。但他的实验结果没有及时发表。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Priestley),用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出了氧气,并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以后,经过拉瓦锡(Lavoisier)的研究,确定这种气体是空气的一种成分。在世界化学史上,一般认为氧气是舍勒和普利斯特列分别发现的。

氧气的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许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了解,而且,拉瓦锡在这基础上,利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了呼吸和燃烧的现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彻底否定了风行一时的曾经在化学理论上占支配地位的“燃素学说”,使化学前进了一大步。

氧气,过去常叫“养气”。这名字是我国清末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取的,意

即“养气之质”,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为了统一起见,气体元素边旁一律写成“气”,才出现从“养”字演变而来的“氧”字。

空气里有氧气、氮气。还有氦、氖、氩、氙等稀有气体。还含有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杂质。

空气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21%,其它气体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作业本A本P12第1/2/3/6/10题)二、空气的利用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1、氧气的用途:A.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

B.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

2、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

A.灯泡中充氮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可防腐、保鲜。B.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C.用作制冷剂

3、二氧化碳的用途:A.固体二氧化碳称干冰,是致冷剂,可用来保藏食品,也

用于人工降雨(作业本A本P12第5题)

B.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于制造纯碱、尿素和汽水C.用于灭火

4、稀有气体用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作业本A本P12第4题)

A.在焊接金属时用于隔绝空气;

B.充入灯泡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C.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等。【小结】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途

板书设计

一、空气里有什么二、空气的利用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1、氧气的用途2、氮气的用途:3、二氧化碳的用途4、稀有气体用途

课后反思:在磷燃烧实验时,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并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碳做实验,从理论上了解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

第2节氧气和氧化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

分。

2、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4、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5、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3、燃烧

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列举生活中的氧化现象,并设问。一、氧气的性质【复习】1、“O2”的含义复习

2、什么叫物质的物理性质?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叫物质的化学性

质?举一例说明。

【实验】观察氧气的颜色和状态及验证氧气的助燃的性质(作业本B本P16第1/2/9题)

结论: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介绍】:观察气体的方法和闻气味的方法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思考】氧气能溶解在水中吗?--能。

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气得以生存的。

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5、较易液化和凝固: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液体。

【问题】归纳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气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1.429g/L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4.液态1.013×105Pa时,-183℃,淡蓝色;固态1.013×105Pa时,-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作业本B本P16第6题)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

(1)比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2)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叫二氧化硫。教师可举出生活中实例,如烟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作业本B本P16第3/10题)

实验注意点:在集气瓶铺细砂或装少量水;细铁丝绕在火柴梗上,待将要烧完时,立刻伸入;铁丝悬在瓶内中央处勿触及瓶壁。

现象: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二、呼吸作用与氧化

【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实验】用吸管向瓶内澄清石灰水吹气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问题】为什么人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呢?--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

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C6H12O6+O2CO2+H2O

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

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很重要。【讨论】食物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差异。

食物燃烧不属于生命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属于生命活动,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需要酶的参加。三、氧化反应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阅读】氧气的发现四、氧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

A、关于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以10%-15%为宜,以免反应剧烈而引起事故。

B、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度。【介绍】

(1)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

仪器:烧瓶、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装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

--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活塞,可防止气体冲出漏斗。)

装置:发生装置(左边):常温下进行,注意检查气密性(夹住导管,在分液漏斗中注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装入液体和固体试剂(用漏斗和药匙或纸槽)。(作业本B本P18第1/2/9/10题)

收集装置(右边):收集方法的确定(用排水集气法--凡是不易溶于

水的气体适于此法)。(作业本B本P18第3/4/5题)

(2)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叫触媒。特点就是:一变二不变,即改变(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作业本B本P18第11题)2、工业上制取氧气:A、分离空气法。(作业本B本P18第6题)

【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作业本A本P14第7题)

--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

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讲述】氮气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

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复集氧气。【学生实验】

实验知识准备:1、装置的装配、连接及气密性的检查2、固体试剂的取用3、酒精灯的使用、加热方法4、排水集气法的操作实验注意点:1、在正式实验前要先练习一下有关的操作,如排水法收集气体、

铁架台的使用等2、思考一些问题:见教参P61

五、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

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4、燃烧的条件:

【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作业本A本P14第8/10/11题)

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要有氧气参与;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讨论】怎样预防自燃?六、灭火与火灾自救【讨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作业本A本P14第1/5/9/12题)

--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1、灭火的方法:

【读图】常见的灭火方法由哪些?--采用媒体教学,并进行补充。2、火灾自救常识:【小结】板书设计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

①呼吸作用与氧化②氧化反应二、氧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2、工业上制取氧气:A、分离空气法。

B、利用膜分离技术

三、缓慢氧化与燃烧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将分解双氧水实验提前到这一节中教学。我认为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分开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第3节中再讲解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最小公倍数法)。4、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

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

习。

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复习】硫、碳、磷等物质在氧气燃烧所发生的反应,写出文字表达式【新授】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例】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特点】反应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只有一种;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

应。

【例】过氧化氢--水+氧气水--氢气+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特点】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讨论】把学过的化学反应写出来,分析哪些是分解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不是?(作业本B本P18第1题)二、质量守恒定律

【设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那么在氧化反应和其它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实验】或【flash动画演示】

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天平保持平衡。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保持平衡。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讨论】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关键是使产生的气体能被吸收、储存或反应掉。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作业本A本P16第1/2/9题)

【练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作业本A本P16第12题)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三、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作业本B本P20第1/2/6题)

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B、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举例】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作业本A本P16第7题)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例题讲解】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同。(作业本A本P16第2/6题)【介绍】用观察法或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口诀: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须正确;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生成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明。(作业本A本P16第题)【练习】1.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C2H2+O2CO2+H2O(2)2HgO2Hg+O2↑(3)KMnO4===K2MnO4+MnO2+O2(4)Zn+CuSO4===Cu↓+ZnSO4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②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Cu+O2CuO②Al+O2-Al2O3③Fe+HCl-FeCl2+H2④HgOHg+O2⑤KMnO4K2MnO4+MnO2+O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①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②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5.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在横线上。①H2+CuO=Cu+H2O②Zn+H2SO4(稀)=ZnSO4+H2↑

③KClO3KCl+O3④ZFe+3H2SO4(稀)=Fe2(SO4)3+3H2↑⑤2H2+O2=2H2O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作业本A本P16第2/3/4/10题)

【讲述】前面学过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该定律,利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这种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作业本A本P16第8题)【提问】完成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算出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P31、O16)

师:在完成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准确计算各物质的式量、式量和。

请讲出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生: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磷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还表示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3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124∶160∶284。

师: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说明化学方程式(1)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明该反应进行的条件,(4)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从提问中我们重温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在生产和实验中常要涉及量的计算。例如,冶金工厂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制取钨,要生产一定数量的金属钨,就要计算需要多少三氧化钨作原料。再如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要会计算能产生多少氧气才能满足某实验的需要。这些都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作业本B本P20第8/9/10/11题)【投影】例题1: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师:请同学们议论一下解题的根据是什么,应该找出哪些量的关系,列怎样的算式求解。

【板书】一、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或式量和)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述】现在黑板上出现的解题格式符合解题的步骤。今后我们在做计算题时,一定要严格按解题格式书写,并注意有关物质的量要左右对应,上下对齐,注明单位等项。

例题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制取10g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一位同学上讲台板书。其他学生做书面练习。)

例题3: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电解4.5t水,能制得氢气多少吨?同时得到氧气多少吨?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里包括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解题思路和步骤,书写格式要规范,计算数据要准确。【练习】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加热分解5g氯酸钾和加热分解5g高锰酸钾,

分别能制取氧气多少克?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5g氯酸钾和5g高锰酸钾,各含氧元素多少克?比较1、2题的计算结果。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二、质量守恒定律

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保持不变三、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B、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或式量和)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课后反思: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非常的陌生及配平也很不熟练,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建议在上计算课之前先上一节有关常见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的练习,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学习有关的计算,既可以巩固化学方程式又能让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2、了解动物的呼吸。

3、了解植物的呼吸,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

4、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呼吸作用。难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言】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新陈代谢。呼吸就是生命的标志。生物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呼吸。吸入外界地新鲜空气,呼出体内地废气。那么,这种气体交换在生物体内市怎样进行的呢?一、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分析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表

【问1】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同时水汽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问2】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用澄清石灰水和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讲述】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读图】我们来认识一下人体的呼吸系统

主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这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1、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道:鼻腔--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

气味刺激

咽--前后略扁的通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和气管--气体的通道,由软骨作支架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

细菌

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特点: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

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补充】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2、呼吸运动:呼气和吸气使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

Flash演示吸气过程,分析过程

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扁平,外肋间肌收缩,内肋间肌放松,肋骨向上升及向外移,胸廓扩大;胸腔内的压力减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流进入肺部。

呼气时,过程与之相反。

【补充】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胎儿的身体在母体内处于蜷缩状态,胸腔很小,肺内没有空气。婴儿刚出生时,由于环境的变化,胸廓突然扩大,肺也随着扩张。这时候,婴儿才第一次吸入空气。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就缩小,肺随着回缩,迫使肺内的部分气体排出体外。

当气体由肺排出,经过喉部,冲击喉腔中的声带时,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婴儿的第一次“啼哭”。这就是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的缘由。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如图所示,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从肺泡进入血液以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体循环,将氧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里。

【思考】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都能在肺部进行交换吗?--不能全部。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几环节?

二、动物的呼吸:

动物也要不停地呼吸来维持生命。

【问】动物呼吸是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实验】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

试管B的设置有对照的作用。

【实验现象】试管A的红色水滴向试管移动。

【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三、植物会呼吸吗?

【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

【实验现象】1、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生成。2、有较多的小水滴出现

3、蜡烛熄灭--说明氧气减少

4、温度升高--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热

【结论】植物和空气之间有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植物也要呼吸。

【讨论】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

--呼吸是指肺换气,包括呼气和吸气。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八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小结】1、呼吸作用的一般概念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在活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

课后反思

呼吸运动的flash的演示不仅解决了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的解释和功能的讲解,而且直观地让学生知道了呼吸运动的具体过程。另外,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的课件的使用也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肺泡地变化。

板书设计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道:鼻腔

喉和气管支气管

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

特点: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2、呼吸运动:呼气和吸气使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二、动物的呼吸:三、植物也要呼吸

第5节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3、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4、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

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

难点:光合作用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引入】谈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对生命活动极其重要。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什么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物质方面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能量方面的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

【问题】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使叶绿素褪去

【实验现象】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蓝色,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变蓝。【实验结论】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

【思考】怎样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使会产生氧气?

--如图2-45所示,收集水生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需要设置对比实验,这样才能说明气体是绿色植物产生的,而不是由水直接产生的。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3个: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需要。为了控制变量。

4、改进建议: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展示老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更加清晰)【探究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补充】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以及实验的简单过程。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

(要求回答: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

问: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要求回答: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乙装置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教师展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摘自甲装置内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未被染成蓝色。而摘自乙装置的叶片被染成蓝色。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必须有二氧化碳参加,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板书)

教师指出:经科学家实验证明,没有水参加,绿叶在光下也不能制造淀粉。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板书)

【补充】问: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要求回答: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素。)

启发思考: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出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绿叶有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素。(板书)启发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

教师对有关能量的问题做出形象的解释之后,指出: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是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问】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把从外界摄入到体内的各种无机物在体内转化成有机物吗?(学生回答:不能)

【问】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从食物中获得的)

【问】人和动物吃的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的有机物又是从哪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给我们提供的。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概括出意义之一:

(一)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板书)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重要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问】人和动物体是否也能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呢?(学生回答:

不能)【问】那么,我们人体或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谁提供的呢?(学生回答:是食物中贮藏的能量)

【问】食物中贮藏的能量又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太阳光能。)

教师指出: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藏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光合作用所贮藏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概括出意义之二:

(二)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板书)

【问】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l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l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概括出意义之三:

(三)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板书)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的1、5倍--所以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灭火3)能溶于水--制成汽水

4)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压缩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可升华、吸热,可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2、化学性质:

⑴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⑵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⑶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

⑷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利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

【补充】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石灰石活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1、化工原料;2、人工降雨;3、人造云雾;4、致

冷剂;5、光合作用--气态肥;6、灭火剂。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能量是否需要叶绿素是否需要光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板书设计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物质方面的转化能量方面的转化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素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二)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

(三)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

4)可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2、化学性质:

⑴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⑵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⑶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⑷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利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

课后反思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不是很成功。原因是正好碰上阴雨天气。不过学生对于这样的实验操作很感兴趣。对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我觉得教材有误,或者说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设计。通过讨论,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还是有较深的印象。本节内容用3课时完成。第1课时至73页探究之前,重点完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地的实验。并对思考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第2课时完成探究,并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提上来完成。第3课时以讲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为主。这样的课时安排比较合理。在上完本节内容后,安排1课时的复习。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大气压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3、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教学重难点

自然界的氧、碳循环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运动着,而且是在不断地循环演变中运动着。如已经学过的地球上水的循环,大气环流,洋流以及植物的生长循环等。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循环:

氧是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之一。氧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地壳总质量近一半。在江河湖泊中,氧元素占水体总质量的90%。据化学家估计,在每平方米地球上空约有2吨氧气。

【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换水、使用增氧气泵、养水草等。

【问题】为什么在鱼缸里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溶解氧呢?

【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介绍普里斯特利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是放有绿色植物的时间长。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氧的产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糖类等有机物供人类和动物需要,并向大气释放氧气。氧的消耗:

⑴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重返大气

⑵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⑶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也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汽。

氧气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产生,使大气中氧元素的含量保持恒定。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一个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物质转化、循环和平衡)

【思考】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

二、保护臭氧层1、关于臭氧:

氧气不是空气中唯一的氧化剂,空气成分中含臭氧,它的氧化性更强。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具有天蓝色和刺激性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溶于水,常温下不稳定,20分钟便自行分解:O3==O2+O,产生氧分子和氧原子。这个原子氧的能量很高,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也能转变成臭氧。3O2==2O3。

大气中的臭氧90%聚集在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即臭氧

层。在臭氧层约有3亿吨臭氧,臭氧可以把太阳射来的致命的紫外线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2、【讨论】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就有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人和生物起保护作用。3、【现状】臭氧层正遭受破坏,变薄,并出现臭氧空洞。

--原因:电冰箱、空调器的致冷剂的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渗入;太空火箭喷出的氢氧化氮以及高空飞行的飞机喷出的尾气;大量使用化肥等。--措施:各国颁布保护臭氧层的计划,在联合国探讨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如禁止生产、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讨论】收集资料,讨论人类健康与臭氧层的关系。(交流)

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关于碳: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自然界的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2、碳循环的主要途经:

⑴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CO2

⑵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

⑶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⑷CO2光合作用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CO2

--说明: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的唯一途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的过程,又被重新释放。这样使得吸收得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

--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的含量对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中层大气的热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对地球产生一种“温室效应”。

四、温室效应1、【问题】为什么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暖?【实验】温室的保温原理

实验现象:B杯的水温高。

原因:玻璃片阻止热量向外扩散。

--说明:温室的保温原理就是如此。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2、温室效应的利弊:

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应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科学研究表明: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否则将会下降到-18摄氏度。而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保持不变的话,大气表面的温度也将维持恒定。

【讨论】过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讨论】为什么温室效应会加剧?

--1、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2、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

所以控制温室效应的增长速度,关键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板书设计:一、氧循环

氧的产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糖类等有机物供人类和

动物需要,并向大气释放氧气。氧的消耗:

⑴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重返大气

⑵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⑶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业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汽。二、臭氧

是一种具有天蓝色和刺激性腥臭味的气体。三、碳元素的演变、转化与循环1、碳循环的主要途经:

⑴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CO2

⑵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

⑶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⑷CO2光合作用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CO22、温室效应

课后反思

通过碳、氧循环的平衡教育,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再通过对生活中常用的冰箱的冷却剂氟利昂(等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机理的说明和解释。使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护措施。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3、看懂各种媒体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污染与保护难点:酸雨;空气质量报告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空气污染:

1、什么是空气污染?

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能保持清洁新鲜的状态。

当空气中某些组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或者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或对各种物质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2、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人类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所以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3、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

4、主要的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5、介绍:

⑴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气体,叫汽车尾气。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⑵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生活和生产。

来源: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土地、房顶、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蝴蝶抖落的翅上的鳞片,植物的花粉和细菌等。

【实验】观察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实验现象:不干胶带上有:小颗粒;它们是空气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在胶带上形成的;不同环境中所粘的颗粒物是不同的。

二、酸雨

1、什么叫酸雨?

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说明:天然降水成弱酸性。因为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呈弱酸性)2、酸雨形成的原因:

降水中溶有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是硫酸、硝酸,pH越小,酸性越强。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较大,经检测,酸雨约占降水量的44.5%。3、酸雨的危害:

危害健康,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业设备和文化古迹。三、保护空气

1、洁净的空气对生命非常重要。被污染的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

常生长,破坏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可吸入颗粒物过多和酸雨等都有空气污染有关。

2、保护空气要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讨论】校园周围空气状况?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周围的空气更洁净?

【阅读】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3、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面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具体见表。

四、地球之肺--森林

作用: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净化大气

板书设计:

一、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

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二、酸雨:

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三、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四、地球之肺--森林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2、知道土壤中有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物。

3、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土壤的主要组成。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土壤,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那么,土壤粒究竟有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实验】观察土壤的纵剖面(具体操作:可带领学生去学校的百草园挖土)⑴首先可以看到许多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⑵小动物,如蚯蚓等。

⑶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㈠土壤中有空气

【实验一】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要求:选择干燥的土壤--干燥的土壤含较多的空气,实验效果明显。而潮湿的土壤中有许多空间已经被水分占据,空气含量会变少。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放入一块土壤(土壤的体积为V),缓慢注入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全部浸没为止。记录在烧杯中所加的水的体积。记做V1.

2、用与土壤体积相等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所加水的体积。记做V2。

3、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V2)/V【讨论】测量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其它方法:

第1种方法:用金属容器在土壤中挖取一块土壤,然后用量筒向金属容器中加水,这时的注水量相当于空气的体积大小,然后洗净金属容器,再向容器中注水,测出容器的体积,它相当于土壤体积,这样可求得体积分数。

第2种方法:用金属容器挖取一块土壤,放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这时液面上升的量就是土壤中非空气部分的体积,在通过测量金属容器的容积,就可以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了。

㈡土壤中有水

【实验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水。

现象:试管壁上有水。结论:土壤中有水。

【思考】测量土壤中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

思路:先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相关数据,算出土壤体积数V。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再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充分散失,再称其质量M1。将水分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就可以知道水分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了。

公式:(M-M1)/pV

㈢土壤中有有机物

【实验三】土壤中有其它有机物吗?

用充分干燥(防止水分散失对质量称量的干扰)的土壤(应含较丰富的有

机质)50-100克,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以防土壤颗粒漏掉)上加热。

现象:出现有机物的碳化分解和燃烧现象;称量时,发现土壤的质量减少。结论:土壤中有有机物。

说明: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无机物,储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叶可以为绿色植物通过养分。

㈣土壤中有无机物

【实验四】1、将燃烧过的土壤用手搓一搓,发现:土壤颗粒很细,没有粘性。颗粒大小基本不一致。

2、溶解,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

思考:为什么可以用过滤来分离泥浆?--土壤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无机盐。土壤颗粒的大小与沉降的速度使怎样的关系--颗粒大的沉降较快,小的颗粒沉降较慢。

3、蒸发皿中加热滤液,使水分蒸发。观察蒸发皿上的残留物。

可见:蒸发皿上有很细的结晶物。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物(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这些无机盐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

【小结】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三、从岩石到土壤

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及其复杂的过程。即存在岩石从大到小的过程和有机物在岩石颗粒俭的积累过程。1、风化: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

热胀冷缩--骤热骤降使岩石爆裂

植物和动物的作用2、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3、土壤的形成目前还在正常进行,土壤形成的速度极其缓慢--注意保护耕地。【讨论】针对目前许多地方肆意破坏土地资源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补充】土壤污染和净化

所谓土壤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三废物质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进入土壤,当进入土壤的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能力时,就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土壤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中的污染物还可以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食物链发生进一步的传播。

滥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和各种废水都会跟土壤发生接触,将污染物向土壤转移。大气中的污染物也会通过重力沉降和随降水进入土壤,酸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土壤发生污染的程度,可以由污染物在该土壤中的含量超过未被污染的同类土壤中该物质的含量(背景值)的程度来表示,也可以由该土壤上生长的植物中的含量间接显示,还可以通过该土壤中的生态变化(生物指标)来判断。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不大可能用人工的方法将其消除,从而使土壤恢复原来的性状。土壤的净化只能依靠其自身的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参与土壤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变化,发生迁移转化,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逐渐减少,最终消失,这就是土壤的自净能力。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的(如农药的挥发扩散),化学的(如酸的中和),生物化学的(如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当然,土壤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污染物容易转化,而有的则很难得到净化而在土壤里长期残留。

板书设计

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植物、动物、微生物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

水分有机物无机盐三、土壤的形成

主要靠岩石风化。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实验部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亲身体验土壤中的组成成分。使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土壤的结构。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教学目标

1、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于性能。

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3、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主要性状。4、了解壤土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

5、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土壤的类型、土壤的性状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理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业布置: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问学生,观察过不同地方的土壤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是什么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是气候,水分,还是土壤?

--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么,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水和空气也就少。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以矿物质的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土壤颗粒的分类

名称直径/毫米砂粒2.0-0.02粉砂粒0.02-0.002黏粒

壤=5:1的质量分数配制黏土类土壤。

2、加水用手搓一搓,比较哪个土壤能搓成条状体?结论:黏土类土壤能搓成条状体。【分析】:

土壤的黏性差,如砂土类土壤,表示土壤中空隙较大,较疏松,水易渗入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差。

土壤黏性很强,如黏土类土壤,表示土壤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所以,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问题】你认为哪种土壤更适合于植物的生长?【实验】土壤的性状于植物生长关系注意:

1、分别种一株大小相近、同一质量的植物,放在窗台上,浇等量的水,不能被雨水淋到--这些做法的意义是:控制变量、防止干扰因素干扰。2、选取“生长旺盛”、“能照到阳光”是希望植物能在最适宜的土壤中继续旺盛生长。便于让3株植物在以后的生长中生长状况出现明显的差异,保证实验的成功。

结论:在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土壤名称土壤的性状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练习】查找资料,建立砂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的模型?(体积分数的模型)【小结】板书设计: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3、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二、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

课后反思由于学生平时对砂粒、黏粒有过亲身的体验,故对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矿物质颗粒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较容易的学习。学得也较轻松。

第3节植物与土壤

教学目标

1、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

2、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相关功能。3、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4、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5、知道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症状。

6、初步学习数据处理能力--干扰数据的辨别和删除。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用恰当的比喻说说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长。

一、植物的根系:

1、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根的观察--了解根是如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植物比较项目大豆小麦根的数目是否有明显发达的根还有哪些植物具有这样的根2、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举例】常见的作物中,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问题】根的功能,你知道吗?--固定和吸收。

3、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因素有关。

【探究】植物根系(同种植物的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提出问题:根系的分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如何?建立假设:(1)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分布浅。(2)地下水位低,植物根系分布浅。(3)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植物根系分布无关。实验方案:1、野外调查2、野外栽培3、实验室栽培实验方案优劣评价:

⑴组织野外观察较难,还要强调安全问题。虽然观察条件不是任何学校所在地都能满足,但是一旦观察到,则实验成功率就较大;

⑵野外栽培,可控性增强,但实验条件也不是任何学校都能满足的;⑶实验室栽培,虽然可控性较强,但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大容易做到。数据处理: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所有植物根的长度之和除以根的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数据处理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实验结论: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浅。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研究根的吸水部位

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焉现象。结论:说明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

【讨论】在农业生产中,移栽作物幼苗是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免于损伤幼嫩的根尖,使根尖在适应“新环境”以前,仍旧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从被夹带的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问题】为什么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观察】了解根尖的结构:显微镜观察根尖根尖的结构:

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檫伤。

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大,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

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根毛区: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有人统计:正在抽穗的一株黑麦的根系具有1381万条根和140多根亿条根毛。

【问题】植物的根是否在如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

实例:当作物施了过多的肥料时,作物反而发生萎焉现象。这表明作物体

内的水分减少了。为什么?

【实验】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

实验现象:在清水中的萝卜没有出现萎蔫现象,在浓盐水中的萝卜出现了萎蔫现象。

结论: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的细胞才能吸水。

【问题】植物的根毛在什么情况下,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结论:植物根毛的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根毛细胞才能吸水。

【思考】有无其它方法证明根毛确实必须在土壤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才能吸水?

腌制青菜时,青菜失水;海水漫入农田,作物萎焉等。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三、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植物的生长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

【实验】配制四种营养液,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的生长。

实验现象:在分别缺乏氮、磷和钾元素的培养液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分别出现生长异常。当分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和钾的化合物后,植物的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2、植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农林业生产也会对土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1)过多施肥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2)“水华”现象介绍水华(water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阅读】植物营养的吸收板书设计:

一、植物的根系: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根尖的结构:

根冠:保护后面的组织

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根毛区: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三、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课后反思:

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时,可采用试管内小麦种子萌发,观察小麦幼苗的根尖结构,在试管中观察根尖的结构,本身放大5倍。

在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除了采用条状的萝卜浸在水中实验较明显外,还可以采用香菜做实验的材料,同样可以看到由于根失水,香菜的叶子垂挂下来。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

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

--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茎的结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