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 2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
陆荣恒
宜州市高级中学
从教十几年,常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今天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教,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确实,我有时候也深有同感,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连请假条或申请书都不会写,就是写了也有几个错别字!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教?这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主要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他们再回到小学或初中重读几年,然后再上高中。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首选良药”。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关心和探讨的主要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学科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高效课堂教学法,它包括:学(情境导入,定标自学)研(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讲(精讲点拨、提高能力)练(当堂落实,达标检测)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五个方面。一、学:情境导入,定标自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中,教师首先要寻找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创设情境,巧设导入语,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向往和渴求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导学案等教学辅助资料,对每一节课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对教材的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经验之谈,学生在预习时就书上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需要查阅资料的,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有耐心地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进程,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点拨。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研: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新课程强调合作与探究,因为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因此需要分组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在探究学习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过程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等形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记录员作记录汇总,然后推荐一人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再让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面对超出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桥引路,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
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争辩,直至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教师也可能一时无法解答,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提问者,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合作、探究、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讲:精讲点拨、提高能力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强调知识的传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也不一定都是“271”模式,该讲的还是要讲,关键是要注意讲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教师的精讲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清讲透,并提醒学生高度重视;对于那些次重点与非重点,尽量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思考。只有这样分清主次地精讲,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进行横纵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
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清历史线索,每个专题、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要形成知识框架,并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整理,形成笔记和掌握。
第四,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历史课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将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如:1、联想记忆法:即以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或人物为轴展开的联想,将与它们有关的史实串联起来进行记忆,这是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时间为轴进行记忆,将同一个历史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结(1861年,1919年等),以利于学生掌握;也可以选定一个年代,利用加减十年或一百年的办法来记忆历史事件。2、简化记忆法:即对记忆内容进行简化,按主谓宾或抓住关键字眼(每句开头和结尾的两个字)进行记忆。如八七会议的内容可以简化为“纠正错误,确定方针,决定起义”12个字;遵义会议的内容可以简化为“纠正错误,肯定主张,选举常委,取消指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可以简化为“确定方针,评价讨论,停止口号,重心转移,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等。3、谐音记忆法:如隋朝建立581(五把药),唐朝灭亡907(酒淋妻),北宋灭亡1127(摇摇二妻),马克思诞生1818.5.5(记住小孩吹喇叭,一叭一叭,呜呜)等等。此外还有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等。
第五,教师的精讲要多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立体教学手段,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趣味性,还要运用一定的小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比较、归纳、、综合、分解、总结等方法。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分析、比较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练: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当堂掌握,通过组长进行督促和检查,做到学有所获。教师在检测题的设计上要侧重重点、高考考点和热点,题目难易要适度,要有梯度,保证好学生能拔高和后进生能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当堂达标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检测本上,完成后上交,由教师批阅,并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各组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本上交后,再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合,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当堂检测,能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五、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总结和反思,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从这层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这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每一节课之后,我们都应该进行全面地总结和反思,审查教学的得与失,以更好地优化自己的教学。当然,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乐学善学就是好方法。实践证明,高效课堂授课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变得会学习、爱学习,从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这里,请让我用一位教育家的箴言来作结语:“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联系电话:13907781725邮箱:lrhen201*@163.com)
扩展阅读: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多年,今年初次接触新课程教学,感触颇深。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新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反馈。一、培训
新课程与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旧教材以时间顺序为体系,而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为体系的;再者,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很大的差异,初中教学侧重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而高中则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要在一些史实中归纳、分析出历史事件的实质,从而得出某些道理。这样,新课程与旧教材有如此的差异,对没有接触过新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否则很难讲好新课程。因此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二、教研
由于新课程在内容上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议课,争取课堂教学方式上的突破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因此必须注重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组每周一节的教研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三、认识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需要以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为其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师都对初中历史教学不够重视,造成初上高中的新生历史基础几乎等于零,高一学生几乎对初中历史知识一无所知的现象。这就给新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很难把握,尚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教学进度很难提上去,详说颇费时间,略讲又等于没讲(学生没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不能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新课程知识)。因为新教材都是以前旧教材的高度浓缩,一节的知识几乎覆盖了旧教材的半本书。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教学有新的认识和宏观的了解,要从客观上把握教学的度。
总之,新课程确定了专题型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是,尽管新课程设计的专题型教学体系不错,但对没有历史知识基础的高一新生来讲是难于掌握的。作为历史教师,专题学习(复习)应该是在系统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旧教材是在高三才开始进行专题复习。现在让毫无历史基础的高一新生学习专题,无异给老师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现在,经过半学期的历史新课程教学,本人已对新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新教材的利弊也有了一定的见识。认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立足自身、立足基本,并在实践上不懈努力,我们才能走出迷茫。走过阵痛,走向希望的顶点。相信今后的教学,我会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抓住的几个关键点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摘要:在经常性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日常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活动。高中新课改前,情况多是如此;当前的新课改中,情况并没有改变多少。课上不足课下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习时间,用大量的练习题强化训练以达到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现象仍比比皆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任课教师抓不住课堂教学的关节点,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农业历史教学关键点
笔者以高中新教材必修二(岳麓版)第一单元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为例,浅谈如何抓住课堂教学关节点,以求读者批评指正。之所以选这一课作为一个案例,主要是近期在一所高中学校听到一位年轻老师正好讲这节课。听完课后,笔者感觉很不是滋味,而这位教师自我感觉还行。在接下来查阅这所学校和其他学校教师关于这节课的教案时,发现大多教师的课堂设计与那位年轻教师的情况大同小异。那么,老师们对这节课的处理存在哪些“大同”呢?现将那位年轻教师关于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抄录于下: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采集经济发展为种植经济
2.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
3.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特点之一
4“.五谷”和“六畜”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夏、商、周时期耒、耜仍很重要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
4.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特点之一
5.唐代曲辕犁发明
6.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和简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2.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建设
3.黄河的治理
4.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5.古代农学著作中包含大量水利建设的内容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
2.春秋以后“男耕女织”式经营方式特点之一
3“.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特点
通过上边所列的板书设计及笔者听课的感受,我把这位教师这节课的缺点概括如下:
1.内容整合简单,只是对教材各自然段中心句的提炼。
2.各内容板块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只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
3.没有抓住“内容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被教材严重束缚。
4.照本宣科,缺乏教师独立的见解。
5.学生自己看书,比老师讲课效果要好。上述缺点的出现与教师在备课、上课中没有抓住一节课的几大关节点密切相关。那么,一节历史课的主要关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一、一节课的突破口以本节课为例,年轻教师在导课中这样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农业的起源’,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农业是如何起源的?我国古代农业格局是什么?我国农业的一个特点是什么?人们常说的‘五谷’和‘六畜’指什么?”分析这段导语,不难发现,这位教师对这节课的备课流于形式,并没有把这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找出来加以思索,并依此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热情,一上课就步入了按教材叙述亦步亦趋地照本宣科的道路上去了。那么,这节课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我们不难看出,本节课内容是围绕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编写的。因此,抓住内容标准,用教材作为达到标准要求的道具、媒介,而不是按教材去教,应当是教师备课中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我们通过对比内容标准,可以发现,实际上教材既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又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三个特点,并且把精耕细作的耕作模式作为三个特点中的一个。围绕这个中心,教材选取了支持他们观点的史实。
因此,这节课就应该抓住“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作为突破口加以思考。二、一节课的思路我们都知道,一堂课的内容编排只要合乎逻辑、思路清楚、自圆其说,就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反之,如上述案例那样设计的内容编排,只是对教材的缩写,缺乏对教材内容间的逻辑处理,其结果只能是让听课者感到味同嚼蜡,无思想启迪,只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记忆方面进行低层次、无多大意义的学习,即使记住的知识也只是一堆凌乱的死知识。那么,如何使本节课的知识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一个能抓住学生的好的思路,使课本知识在这一思路贯穿下,变得有意义,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思路:首先,针对课题“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突破这一概念,指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进而,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思路引起学生有价值的思考:中国古代农业有哪几个主要特点呢?可让学生泛读教材,找出课本中明确叙述的三个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接下来老师应该引导发问,教材(或专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概括出的这三个特点呢?我们又应如何看待这些特点呢?这样的问题,在课本上已经没有现成的答案了,学生真正的思考也就开始了。学生必须在看书、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回答出来。教师循着这样的思路,使学生经历一场思想之旅,不比照本宣科好出许多吗?课堂教学不也变成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意义的对话了吗?三、一节课中的问题链设计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如上所述,一节课的思路出来后,课堂教学就是循着这条基本思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时,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唤不醒学生大脑深层的真正活动,就如上述那位教师的设问,只是引导学生粗粗地、浅浅地读一遍教材。
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又有什么收获呢?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在一节课思路打通后,围绕着重点问题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使得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经验发生真正的关联,也就是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读新的文本知识,逐层解决重点问题,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解决本课中国古代农业的第二个特点“精耕细作农业模式日益完善”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考虑设计这样的问题链:什么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教材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概括出这一中国古代农业特点的?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类似这样的问题链设计,才会真正把一个重点问题弄懂、弄透。
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所谓能力,就是表现为个体能够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就历史学科而言,无论新课改还是新高考,都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能解决问题。以有价值的问题为中心,以历史学科需要培养的各种能力为着眼点,使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增长本领,这样的课肯定是大受学生欢迎的。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又与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学法指导紧密相连。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问题后,应当根据具无忧论文网-2.html体情况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或引导学生加工、分析信息以培养说明问题的能力,或组织学生质疑、辩难,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等。应该说,一名比较出色的高中历史教师是一位能抓住每一节课的关节点的好手。而这样的老师也并不是天生的,总是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分不开,与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领域里坚持不懈地高标准、严要求分不开。谁抓住了每节课的这几个关节点,谁就会赢得上课的主动,赢得学生的欢迎,在工作中不断体味到幸福和成功。
关于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凌顺东
轰轰烈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已进入第三年,在实施新型的模块专题式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那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在此我谈谈几点看法:一、教师的学科知识有待拓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历史Ⅲ》“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个专题;选修课“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这些内容都是全新的,它们都是第一次进入高中历史教材。又如必修课《历史Ⅱ》“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遂,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例如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在教学中就可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设新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此你有何看法?”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可以说这些新鲜的教学理念给历史课堂带来空前活跃的气氛,对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旧教学模式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由确定到实现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忽略了这一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否定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客观事实,把学生变成不需要一个接受真理,积累知识,增长才能过程就能发现真理的“超人”,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系统性知识构建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完全丢弃。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相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四、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指出“关注营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南京师大课改专家刘军教授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定出的知识“保底不封顶”,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的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其次,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一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拎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课改专家刘军精辟的概括为“言之有理”,即“触景生情(知识与情感)、动之以情(运用的方法)、晓之以理(分析的方法)、有感而发(态度和价值观)”。它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教学感悟,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学会创造性反思,提炼出实践当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不断地思考发现。只有积极主动地寻求个人的专业发展,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教学才能更加有效。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地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教育亦然。改革的道路上会不断遇到新问题,要解决新问题,不能一味指望别人替我们想办法,我们自己要有闯关的勇气,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汗水。
教研论文-
高中历史新教材研究
摘自:《桂阳一中》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从根本上改变原有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上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改变原有高中历史教科书“难、繁、偏、旧”的现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出版社编写了高中历史教科书,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主要特色如下:
第一,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代表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该套教科书的具体指导思想是: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教材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2.在教材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纠正原有教材突出教师教本的片面观念,把教材编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教材框架结构和体系的设计倚靠、尊重历史学科,但不拘泥于历史学科,符合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规律。教材内容的选取,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有利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精选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益,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历史知识;关注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注意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适当地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使历史内容更加丰富。
4.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同时还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5.教材内容尽量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尽可能既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适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严格控制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舍弃繁琐、艰深、庞杂和陈旧的内容,减少抽象而复杂的历史理论和概念,避免晦涩难懂的叙述;文字力求简洁、浅显、生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6.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数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总学分进行安排和设计。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和主动性;在课程目标上,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在课程内容上,选取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实社会,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评价上,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严格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把握得较为准确。
高中历史《课标》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做出了规定。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严格按照《课标》的规定编写。在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是主体,它提出了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该教科书尽量不任意突破《课标》规定的内容,不任意提高《课标》要求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课标》“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完成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必修(Ⅰ)的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有一条标准是:“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对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的要求是“了解”,因此在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做了明确而简要的介绍,要求学生通过教科书了解这段史实即可,不做更高、更难的要求。而“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标》的要求是“认识”,教科书就通过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这些史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在冷战局面下,美苏间的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总是寻求各种途径达成妥协,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该教科书重视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去教科书往往在历史史实的表述后,将其历史作用、历史意义总结成若干要点直接呈现在教科书中,但是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是看教科书中结论性文字就可以理解的。学生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在历史课程上就是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一些史实,利用一定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就尽量使书中不出现结论性的表述,而是选编典型的、学生易理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设计一些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讲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课标》的内容标准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科书中编入了“南京大屠杀”、“毒气试验”等史实,及“日本报纸刊登的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的报道”的图片,课文中还设计了一道“学习思考”题:“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要完成这道题,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的书刊、上互联网、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去了课文内容之外的日军的侵华罪行,学生通过血淋淋的史实,触目惊心的图片,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反人类本质,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等方法。这一课还编写了“一二九运动”、“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英勇抗日斗争迹,以及“十九路军在上海闸北英勇抗击日军”、“天津、上海邮政工人在信封上宣传抗日”、“八路军战争在长城内外”等直观照片,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史实。课文中还设计了“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通过对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国除了兵力强于日本之外,国力和军力远远落后于日本,在战争中处于极度的劣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相当大的困难。课文中设计了“学习与思考”:“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外人民是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这两问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课文,在教科书提供的信息以及教科书外的相关资料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教科书中在该课设置了“知识链接”,简单介绍了“华侨支援抗战”的情况。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了解到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其行为是野蛮的、非人道的;面对列强的入侵,在国力、军力远远落后于敌人的不利条件下,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英勇不屈,洗雪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从而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该教科书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是精心设计和选编史实材料,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标》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中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根据这一标准,编写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在说明“宗法制”时,提到了西周的文化,即“礼乐文化”。“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构架,因此在《课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但是在当时通过“礼”所建构的秩序,不仅维护了政治的安定,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礼”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际交往的规范。“乐”辅从于“礼”,使“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乐秩序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到今天,礼乐秩序对我们的生活仍有所影响,比如它的尊重先祖、尊敬长辈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学生们通过对礼乐秩序的了解来继承。“礼乐秩序”这部分内容编入教科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到了高中教师的普遍认同和好评。第三,设计了全新的教材结构。
《课标》的“内容标准”共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3个,选修6个,每个模块下都设有专题。人民出版社这套历史教科书在紧扣《课标》的基础上,较大力度地对原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进行了新的整合,从必修和选修两个层面,以专题的形式重新建构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材体系。该教科书共9册,其中3册必修课程教科书,6册选修课程教科书,并且以专题形式作为教科书体系结构的基础,每册教科书均按照《课标》的专题设课,例如《课标》的必修课程历史(Ⅰ)下设9个专题,该教科书必修一也根据《课标》设置了9个专题。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专题学习是建构在初中历史主题学习基础上的,主题学习是强调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高中的专题学习是要求具有一定深度的学习与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进了一步。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每册教材设立若干“学习专题”。每一“学习专题”由“专题导学”、“学习内容”、“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三部分构成。“专题导学”,主要内容包括导语和学习建议,是对该专题进行总体的概括并提示学生学习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学习方法和途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每一专题有2-4个“学习内容”共同构成专题的主体内容。
每一“学习内容”包括课前提示、课文正文和副文、学习测评。“课前提示”即根据《课标》中的“内容标准”的要求而确定的当课学习的重点,它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把握该课的学习要点。课文分为正、副文的形式也是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设计新颖独特之处。课文的正文部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般设有3-5个子目。正文包括文字和图片(图片包括人物图、实物图、画图、照片、地图、图表等)。该套教科书的正文部分语言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并且全部使用“大字”而没有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够连贯起来,知识的获得也连贯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科书配有大量精选的历史图片,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培养学生学会看图表,使学生逐渐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副文是指除正文之外的课文内容,在教科书中设以边框,包括“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史学争鸣”等栏目。副文的设计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学习正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资料卡片”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对正文的理解,从相关材料中引用的一小段或几小段原文。“学习思考”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知识链接”是对正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名词等做简要的解释,一方面解答学生的疑惑,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史学争鸣”是针对课文中存在的在史学界有不同观点或争议的历史问题做一个介绍,引起学生对该历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教科书的“史学争鸣”栏目内容是:“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人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教材回避了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的结论,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两种观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学生要通过正文的学习以及其它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学习内容”后设有“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每册教科书除了常规课,在教科书最后都设有两课“学习与探究”课。“学习与探究”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动课”。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希望通过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精心设计了“学习与探究”课的主题,并且根据主题,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学习与探究”课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与要求”等几个部分组成。“活动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课所需达到的目标。活动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活动准备”即为本次活动课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对历史活动课是至关重要的。活动课的准备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准备,还包括知识准备、能力准备等。实际上准备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习与探究”课为了引导学生顺利的展开活动课,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适当的提供一些活动说明或者一些重要资料。教科书的编者在设计“学习与探究”课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当课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建议并对活动过程提出要求,这些内容都放在了“活动建议与要求”中。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具有熟练掌握学科新课程标准和创造性处理、驾驭教材以及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搞好课堂教学。而备课是贯穿教师全部教书生涯的最重要最大量的从不间断和永无休止的工作,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
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
备课有广义的备课和狭义的备课之分。教师为较好完成教学目标,平时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广泛地阅览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在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底蕴、积累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吸纳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这是广义上的备课;教师在上课前,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模式及恰当的教辅手段,精心计划课时、编写教案等,这是狭义上的备课。下面我所谈的历史教师的备课,均属于狭义上的备课。
一、历史教师的学期备课
学期教学计划,是教师学期教学准备工作的最终体现。所以,教师在接受某一年级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后,首先应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使学期的各类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个计划进行。同时,还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程序,使学期的学科课时安排与教材内容的基本次序配合适当,并努力做好学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概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力求在期初做好历史教学的各项准备工
作。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检验历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因此我们要深入、认真地加以钻研,并在研究的基础上使之具体化,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实处。因此,历史教师备课的第一步工作便是深入钻研学科新
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中的那些内容需要我们学习呢?学习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可以有助于我们明确历史教师肩上的重任和光荣职责;学习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可以有助于我们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课程标准的各部分内容标准,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基本线索和总体架构;学习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可以有助于我们掌握历史的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学
习课程标准中的附录,可以有助于我们拓展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要想真正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建议教师把功夫花在两个方面:一是掌握历史课程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编排体系;二是注意领会课标对每一历史事件的具体提法。因为每一具体提法都科学地概括了问题的实质,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掌握历史结论。这样,教师在每一单元教材的备课中,就能既从整体看到局部,又能从局部看到全体,宏微并举,这样才能把教材各
单元的知识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二)钻研教科书
历史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它既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本来源和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较好处理教材和灵活驾御教材,不仅关系到知识教学目标落实与否,而且关系到三维总体课程目标的达成。一堂好的历史课,是历史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而这种创造性首先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历史
教师备课的第二步工作便是深入钻研现行教材。
由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纵横联系。因此,历史教师在接受某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任务之后,在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认真通读教材,把握教材整体的框架结构,并清楚教材上的全部基础知识要点,然后再分析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一单元第一课的关键点和重难点,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及教材的深浅度,更要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以及高一级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经验体会文章、通俗历史读物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系统、透彻地掌握教材
的精髓。(三)了解学生状况
历史教师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过程中,还应该采用调查、访谈等办法,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目的、知识基础以及非智力因素、学业困难等内容,并把了解的情况认真加以分析概括为几个主要的问题之后,写成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作为拟定新学期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之一。
(四)拟定学期教学计划
教师在全面了解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状况后,下一步就可以拟定学期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名称、任教年级、本学期课程内容的基本线索、学生学习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学期课程的三维目标以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等内容。此外,学期教学计划还应包括配合本学
期的历史教学将要开展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初步规划等。
二、历史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前备课是教师在每一节课的上课前,依据事先制订好的学期教学计划而进行的课前教学准备,既所说的课时备课。课前备课,是教师备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在。
(一)弄清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历史课中的每一课题,必然与前面已教过的旧课和以后要教的新课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把局部的教材内容和整体的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理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
脉,即历史知识的延续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首先要弄清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例如,在认真钻研《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教材内容时,应该把它与前面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等课题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较好理解大变革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政治局势,以及各国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促进了当时一些诸侯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最终推动了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这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在对此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之后,再和下面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联系起来,既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对秦灭六国及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样就很自然地理解了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这一重要的历史史实。经过上述这样的联系,教师不仅弄清了《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这一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而且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割据混战到完成统
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有了更为系统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分析课题的内容、主要线索和内在联系
这是教师针对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和逐字逐句体会教材的过程。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有着纵的联系和横的影响。纵的联系是教材的系统性,它说明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横的影响是教材的关联性,它说明各个历史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住这种纵横联系,并从全局角度观察每个具体的历史问题,从而把教材理解得更深更透,就可以达到脉络分明的深度。例如,“王安石变法”一目,从背景到内容到结果,始终都以“富强”两字贯穿起来变法背景叙述了北宋的积贫积弱,不富不强;变法内容,全部措施都以达到理财整军、富国强兵目的;变法结果,一定时间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又富又强(十几年里,兴修了水利,灌溉了田地,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强了军事力量)。教师
如能把握住贯穿在王安石变法的这条主线,理解教材便能轻松主动了。
教材编写也能体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同一专题的内容要做到纵观全局,一线贯穿。中学历史课的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专题。教师钻研教材需要越过章节之间、分代之间和国别之间等界限,要把同一专题的内容分类贯穿,并且观察它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性,并深入思考每一历史问题在这条线上的分量和所处的地位。例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近代五次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就可以一线贯穿。那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线。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以后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到了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条线索,也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同时代的历史问题,教材并不同时编排在一起,教师也可以纵观全局,心中有一个时代的全貌。例如中国古代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著名君王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先进,但关于他们的历史功绩往往散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不同的课节中,头绪纷繁、前后交错,教师必须理出头绪。
这样,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就能按一定的时空标准放在了一定的位置上。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
三维历史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是历史教学总任务的具体化。历史教学总任务的实现,要靠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要靠每堂课的积累。只有拟订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每节课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并努力去达到这一要求,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总任务的实现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切实
的保证。
1.拟定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应是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制作和使用教具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也是检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和准绳。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用准确、集中、具体、简明的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而能否对教学目标加以正确地表述,是对这节历史课的教学总体目标要求是否真正明确并把握的标志。例如《走出冷战时代》一课教学目标,一位历史教师做了如下的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学习20世纪末期的历史史实,使学生在认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树立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激发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等人类问题的关注;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观察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及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从而在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前能承担起未来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知识目标是波兰巨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人类面临的挑战”,这说明这名教师较好地掌握了本课教材内容的精髓和
目标设计的基本方法。2.拟定教学目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依据历史教学的课程总体目标来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节历史课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又是整个历史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拟定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要高瞻远瞩从整体来看
局部,使它成为整个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具体表述教学目标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有的课节可以并列三维目标的要求,而有的课节则不一定要强加上智能培养或思想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这些目标隐含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
中。
(3)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来预设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应是教材内容的提炼,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纲要罗列。在制定思想教育目标时,教师应高瞻远瞩,把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又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做生硬
的说教。
(4)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首先要了解学生过去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情况,估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什么困难;其次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情况,即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抓住一些倾向性问题,结合新知识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组织和处理教材教师在拟定了教学目标之后,为了贯彻和落实教学目标,就要根据具体的教情和学情来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更符合课标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种对教材的预设,就是组织和处理教材。教师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时,不能随意超越或降低教材的要求,而是应以教材为依据,将教材内容组织得更加容易理解、领会和掌握。教师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的问题:
1.精心组织教材中的重难点
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存在着教材重、时间少的矛盾。而教学内容又不能过分精简。因此,教师只能着重讲解教材里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不能平铺直叙、主次不分,否则会使学生对历史教材难于领悟,影响教学效果。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赖以贯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不经过教师的启发、讲解,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教师把它们讲清讲透,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就能轻松化解重难点。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灵活做到教材的补充和精简。补充是对课本的主要内容作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精简是将教材的次要部分组织得更加精炼、简明和概括。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目标。教师运用补充和精简技巧时,应力求做到“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
浅”,这样就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注意研究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基础上,还要努力做到难易、份量和进度的适当,更要考虑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在每节课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
应千篇一律,完全可以各有特色。一节课应该是多种教法的最佳组合。
(五)拟订课时教案
拟订课时教案,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个步骤,它能集中反映教师备课的实际水平和备课的质量。拟定教案的形式应力求方便,只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即可,不必拘泥于整齐划一的形式,年轻教师力争写详案,老教师可以写简案,但教案无论详略,当中都应该是体现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基本的教学过程以及拓展训练等基本内容。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对历史教师
的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等。
三、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的集体研读学科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并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析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开展校本教
研等系列教研活动形式。(一)教师集体备课的主要程序
集体备课一般由基层校教研组开展的学科教师备课活动。主要程序包括备课组长在教研活动时,首先对本组参与集备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在讨论时,组长应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后,组长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指导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撰写教案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组长根据集体备课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教师教学中研究和思考,同时,也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并提出将要研讨的
教学专题,并指定中心发言人。
集体备课一般双周一次,为了加大研究力度,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和智慧,也可以每周一次,还可以针对突发的教学问题适时召开集体备课活动,这样会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中的不利做法,保持发扬并积累总结较好的教学经验,为教师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做必要的准备。事实证明,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学研究的有效办法,可迅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
(二)集体备课应坚持的原则
1.超前性原则。撰写并交流备课提纲一定要有超前性。教师备课提纲应与学期教学计划一同完成,以便于教师早做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备课题纲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进行。2.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资料使用、训练检测等力求做到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研讨中获
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自己的教学。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但也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
统一。
(三)集体备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一般采取的都是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就不会有好的讨论实效。要发动全组教师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集
体讨论是关键。
2.正确处理好集备与试讲的关系
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试教后都要及时组织评课。集备虽然内容统一,但
允许教学风格百花齐放,会有利于资源共享。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都要挑选本组骨干。因此,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提供学习观摩机会。同时也可以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这样可以一举数得,既培养了新教师,同时
也较好地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四、历史教师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教师运用教材与学生运用教材问题
教材既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运用教材,而应考虑学生如何运用教材进行历史学习,并把学生运用教材也列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活动计划之中。如安排学生对教材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对书中的地图进行识别、运用,对补充的材料进行解释和讨论等。只有引导学生较好的使用好教材,其教材的作用才能真
正完全发挥出来。2.教材正文与辅文问题
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在教材的主体课文部分,基本上都是采用基本文和补充文相结合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大字与小字的分段混合编排。正文(大字)部分是历史基本知识,即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和叙述;辅文(小字)部分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补充一些资料性的内容可对正文起到活化、充实、引导和衔接的作用。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应该以正文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的重点要围绕正文来选择,但也不要忽视对辅文的运用,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辅文,使课文的这两部分的运用
达到和谐统一。3.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问题
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在辅文部分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性等)。这些活动的设计往往是教材的特点所在。教师在使用时,不能只重视对课文的讲授,而应注重对书中活动设计的灵活运用。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文,更要备活动,把教学活动的设计落实在教学整体规划中,并在教学实际中得以实施,使之配合并深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记
忆。
4.书中文字与图片问题
历史教材结合课文叙述配置了大量的插图和地图。这些图片含有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直观、形象,又与课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对图片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图片属于形象化的教材,具有展示历史情境和活化课文文字内容的功能。教师应在备课时认真分析图片的内容,把图片的使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设计出运用图片的活动,以便在教学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阐释和运用图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对课文的学习与对图片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
5.课文与补充资料问题
现行的历史教材往往编入一些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多是出自原始材料,如历史文献、档案、诗文等,而且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应善于运用书中的这些补充资料,在教学是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对原始资料中的一些难懂的文字,教师还要进行解释。补充资料的运用也要同课文的学习相配合,尤其是同课文的重点问题相配合,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阅读
与理解,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6.课文学习与拓展训练问题
历史教材在教材中或课后,一般都设计了相应的思考题,目的是加强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训练思维和答题技能。对于书中的问题,教师也应在备课时加以统筹考虑,因为拓展训
练可以起着运用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改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的备课之功更是保证学科课程目标顺畅实施并落实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只有在充分研究学科课程观念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从灵活处理教材入手,高水平地完成教学目标、重难点、模式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等教学设计,并注意处理好主导与主体、课内与课外、继承与创新、灌输与启发以及接受与探究等关系,一定会较好地运用备课技巧,达到教学事
半功倍之效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不具备这个条件,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效益教学质量,就会更大程度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1]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特别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只有先制定准确、具体、完整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目标承载的新的理念、学习方式等要真真切切的进入课堂,实现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思考3个问题:(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学目标)(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过程和方法)?(3)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结果评估)。
而明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目前,课改在沿着新课程方向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目标虚化,有效性受到挑战。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课标要求“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这些目标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而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而“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也是不可测的,并没有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理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制定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以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目标的方法。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科学化的纲领确定教学目标是推进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关键。严格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项要素。[2]而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纲领,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应该是对课标进行详细的分解。如: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含义”(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经过分解,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把握这一课标。第一,从学科内涵上来说,中央集权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我们需要了解这一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第二,从知识分类来说,这个课标包含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第三,从认知水平上来说,了解行为动词包括说出、背诵、描述、辨认列举、复述等。在分解课标时应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历史作业设计
论文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脆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新课程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树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的作业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已一大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与努力,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部分教师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素养的提高,传统历史作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传统历史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仍以填空、选择、材料分析、问答题为主,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能力,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2.作业提出的单向性。传统历史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3.作业内容的机械性。传统历史作业缺乏时代感,许多老师布置的历史作业往往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或者课后练习、配套练习一股脑全部要求做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历史作业失去了兴趣。
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历史作业强调独立思考,不允许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相互探讨,互相合作,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
5.作业评价的绝对性。传统历史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对作业的普遍态度是完成后上交就万事大吉了,而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新课程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依据。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笔者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借鉴同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这.几个特点:
1.开放性。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一选择;作业.形成的.开放,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的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识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台湾著名历史教育专家张元先生,曾在新竹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做过作业改革的实验,他设计了一道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题目,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封寄自疆场的家书,提供的背景材料是:“汉武帝时代有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在战事告一段落后,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给家人,他在信中述说了所见到的事物,也写了一些感想,现在经由历史想象你就是这位军官,请你尽量从当时的情景来写这封信。”该题要求学生尽量去理解过去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驰骋想象,神人其境,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2.差异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笔者在每节课后都设计AB两组练习题或者增加自由选做题。A组题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B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前者题型主要有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等等,主要目的是掌握、巩固历史课本知识,后者题型多种多样,内容有史料的辨析,课文内容的整理,有指导学生查阅辞典,讲故事,开展历史问题的讨论,有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这些习题都与有关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但都不是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出直接的现成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不少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趣味性。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章,笔者提供给学生两枚1962年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并说明其中一张是错票,发现后立即停止发行,又发行其中一枚正确的邮票,要求学生观察后分辨出哪一枚是错票?是什么错误?这道题富有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趣味性作业以理解为特点,以兴趣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一旦学生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其学业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对以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4.实践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做得好。参观、考察历史遗存,历史调查,撰写历史习作,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制作历史课件等,让知识始终在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得到运用、验一证。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生活的作业,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
5.合作性。现代社会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合作精神也是新课程着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完成合作性作业的过程中相互求教,也可以询问教师和家长。通过合作性作业,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6.人文性。教师的教学工作,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的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就会让学生有热情参与的期望,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速度,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批改作业时,由教师一人操作转向学生参与共同评价,这样.做,既把教师从沉重的批改作业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也可督促学生找出作业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及时改正,通过不断循环和督促、监控和反馈,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中一种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更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历史作业设于十,从而使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得益彰,使学生学习历史真正达到最佳效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 2》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 2: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