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4:21:10 | 移动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在“探究固体的密度”实验中: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天平平衡时,放在右

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矿石质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7所示,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矿石体积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__________kg/m3。图6

图7

(3)如果采用先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后再测量小石头的质量,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矿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原因是。所采取的实验方案除了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之外,还可能造成另一不良后果,即。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2、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_____,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2)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有两块玻璃板分别厚度为1mm和2mm,要选择_________,原因_________(3)玻璃板应该_________放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4)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聪在“探究物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01234567间/min温--000012度/℃42(1)熔点是℃,故该物质是。(2)实验时,将装有物质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和,。

(3)3min时,物体的状态。(4)该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原因:(5)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5、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说出两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是凸透镜

①②(2)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还缺少的是。

(3)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4)当蜡烛的像位于光屏的右上方,蜡烛应该往移动。

(5)当蜡烛在凸透镜的左侧20cm处时,在蜡烛的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6)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a、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b、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c、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d、如果把烛焰从a移动到b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l)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5)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cmtBC=______svAC=_______m/s(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

8、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扩展阅读: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总结(粤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总结(粤沪版)

班级:姓名:学号:

(一)测滑动磨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3、结论表达;能力拓展:

1、实验方案的优化。

[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拉着木块作____________运动,这样才能保证________。(2)比较________两图说明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A、C两图说明。

ABC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

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考查内容:

1、探制变量法的运用;

2、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表达。

[示例1]右图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所用的装置,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时,压强计的U形管内的液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ρ煤油=0.8×3310kg/m)。

(1)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显示出来的

(1)比较表中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液

体压强大小___________;

(2)将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1、4、5次实验数据,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12345(3)将表中第6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5、6次实验数据,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计橡皮膜研究橡皮膜所处深左管液面右管液面对象朝向度/cm高度/cm高度/cm水水水水水444810朝上朝下朝左朝上朝上888612121214

6106煤油朝上

[示例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做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测量大气压

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5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D若外界大气压为H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hhhhhhh

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E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5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Pa

5

2标准大气压=2.02×10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及表达式推导;2、方案设计及操作要领;3、误差讨论。

[示例](201*年常州市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

的目的是。(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

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

为_____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

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考查内容:

1、操作要领;2、对力臂的理解;

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

[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实验前没挂钩码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如果杠杆的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左或右)调节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动力/N41.52l动力臂/cm5101520阻力/N2331阻力臂/cm1051020

(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多选)()A.改变动力臂大小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

作出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由多次测量的结果总结出结论)

(6)在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如果在两边钩码下各在放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还能不能平衡?为什么?

(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5)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法和法

(六)探究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示例】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

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图13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解释错误的原因):。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

动的距离逐渐,运动的时间越来越,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

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4)本次实验采用了加的方法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七)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方法与步骤:

1.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量力G;

2.如图(C)所示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如图(D)所示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4.分析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

5.图示的实验步骤有疏漏,正确的做法是在B图所示的步骤之前,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重力的大小。而且在B步骤中应注意。

ABCD图9

6.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

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八)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2)做(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结论是(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

(4)由(d)、(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_____

(九)密度计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h1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14所示)。

④。

图14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g/cm3,F浮=ρ液g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密度计是利用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

(十)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

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

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