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高中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从中可以窥测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这些东西除了命题的思路和风格外,还可以从试题、或从参考答案中可以触摸到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究,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了归类、优化、整合,试图总结出一整套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解题方法。第一部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的分类:
⑴从题型上看,一般说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即最佳选择题);一类是不定项选择题。自从实行高考模式的改革后,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只命单项选择题,而高考政治试卷仍保留原有的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我们使用的是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因此,后面的分析主要是讲单项选择题。
⑵从题干上看,可以分为直问式、填空式、材料式、图画式(含漫画、名画等图画)、图表式等几类。
⑶从题肢上看,可以分为单选式、组合式等几类。⑷从材料上看,可以分为单一式,拖带式两类
二、解题的一般思路:
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⑴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⑵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⑶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⑷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三、注意事项:
1、要正确解答选择题,关键是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特别要搞清楚易错易混的知识,要学会提取和解读信息,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要提高解答选择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必须掌握解题方法。从审题干和审材料中要抓住解题的切入口。并按相应的解题思路来正确选择。
3、凡以材料、图画、图表等为背景材料的题干,在读题时,不要放走一个“字”,特别是要看清楚“标题”和“注示”,并且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4、在解答拖带式选择题时,读题过程中,一定要把题前的背景材料和该题的题干结合起来进行审题,形成大前提(题前的背景材料)→小前提(该题题干要求)→结论(即判断)的”三段式”的解题套路。
5、从解题的心理品质上看,解答选择题要求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换句话说,就是“审题慢一点,判断要快一点”。解答选择题切忌判断无主见,优柔寡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一、非选择题的分类:
非选择题的分类多种多样,似乎是“一团麻”。我们从各种分类方法的对比中,抽出其中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一种作为分类的标准。这就是从题目设问的指向性、规定性入手,把非选择题分为四类:
1、是什么类:近三年来,主要是通过表格、图示、材料来考查。通常是“分析上述材料(或
表格、图示、图画等)反映的经济现象(或经济信息、问题等)。
2、为什么类:是对“为什么”的回答。凡在设问中出现了“原因”、“理由”、“说明”、“阐明”、“阐释”、“分析”、“必要性”、“重要意义”之类用语,都属于“为什么”类的试题。3、怎么样类:是对“怎么样”型问题的回答,即要求“怎样做、怎么办、措施、建议”等。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性,另一种是开放性。而高考一般会采取限制性设问,即根据材料来寻找。因而对这种设问应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即材料是寻找措施的唯一来源,切忌闭门造车,从头脑中背答案。
4、体现类:是对“体现什么观点(或原理等)”的回答。这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是怎样体现×××(原理、观点),二是“体现了哪些×××(原理、观点)”。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原理必须与背景材料中相关信息挂钩。不同的是,“怎样体现”类,答题时要求先阐述原理,然后分析材料。“体现哪些类”则是先叙述材料,然后指出或阐述原理。二、解题的一般思路:1、一般思路:
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2、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⑵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⑶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⑵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三、注意事项:
1、“是什么”类的简答题。一般以图表的形式的出现。在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八字方针”,即“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中的“前”是图表标题,它是图表的灵魂和中心;“后”是图表下的“注”,它是图表的补充、暗示和转折点。左顾右盼即运用对比的动态观点分析图表中的信息,要求既要“横向”看,又要“纵向看”。总之,在瞻前顾后中抓住题意或中心,在左顾右盼中提取信息,发现规律,将图表语言转化为材料语言。最后画龙点睛地作出结论。这就是解答“是什么”类题目的诀窍。
2、解答“为什么”类的试题。一要学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回答“理论原因”即回归教材,在教材中找到知识原型。另一方面要回答出“实践意义”即回答出这样做的意义和作用;二要学会内外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其原因、意义、作用等。三要理清对“意义”、“影响”型问题等题的思路和逻辑关系。一般地说应该遵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经济到政治”的答案组织思路。
3、组织答案要点要科学使用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要根据审题的要求和题目本身的逻辑关系,科学地配置三种语言,组织成多个答案要点。值得一提的是,高考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实践性,且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关注民生问题”等等,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也应根据题目要求而涉及。
4、解答高考题要体现良好的思维品质。一要体现发散性思维能力,在答题过程中做到“要点多写几条,废话要少写一点”。二要体现良好的心态,答题过程中,应坚持“慢审题,快答题”,应牢记“有话慢慢说,有话好好说”。切忌脱离课本知识就事论事,切忌脱离背景材料,泛泛而谈。
5、解答高考题要讲究答题规范。高考评卷的主流是“踩点给分”,因此答题时,一定要要点化,段落化,注意保持卷面整洁,给评卷教师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为此,要求考生在审题后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写一个提示性答题提纲,再按此提纲逐点展开,写出答案要点。
6、要正确解答非选择题必须三个条件,一是坚实的基础知识,二是掌握一定量的时政知识,三是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题有法,解无定法”,我们在解答某一个具体的高考题时,应在遵循解题一般思路的前提下,抓住解答该题的特点,组织好解答该题的要点。
扩展阅读: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高中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从中可以窥测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这些东西除了命题的思路和风格外,还可以从试题、或从参考答案中可以触摸到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究,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了归类、优化、整合,试图总结出一整套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解题方法。
第一部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的分类:
⑴从题型上看,一般说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即最佳选择题);一类是不定项选择题。自从实行高考模式的改革后,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只命单项选择题,而高考政治试卷仍保留原有的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我们使用的是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因此,后面的分析主要是讲单项选择题。
⑵从题干上看,可以分为直问式、填空式、材料式、图画式(含漫画、名画等图画)、图表式等几类。⑶从题肢上看,可以分为单选式、组合式等几类。⑷从材料上看,可以分为单一式,拖带式两类二、解题的一般思路:
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⑴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⑵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⑶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⑷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下面是解答选择题一般思路的图示:
第1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为例,进一步阐释上述解答选择题的类别、思路和方法。
例1:(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6题)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式、单一式的单项选择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要回答的是经济常识中关于商品价值量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的是正确观点,主体是指商品,指向的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由此联想相关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据此判断,B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能选。C、D项的指向与题意不符。因此B、C、D项均应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例2:(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1题)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式、组合式的单项选择题。审题得知,本题要考查的是哲学常识中关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主体是丛飞捐资助学和助残的动人事迹。根据材料联想起价值观中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可见题中的②、④的观点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据此判断,在A、C、D中有②、④项的,应排除,唯有B选项中没有②、④项,故B为正确选项。
【答案】B
例3:(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25题)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
第2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解析】这是一组以背景材料为大题干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而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从审题可知,本题的背景材料是一个虚拟的商品交换过程,据此来考查考生对商品流通、易货交易、货币支付、货币借贷、非现金结算等概念的理解,考核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此判断,用10元现金购买汽水,是用货币充当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应选①。在交换中,购买者支付货币购买商品,应选③。拿空瓶换汽水,属于物物交换,是易货交易,应选②。④⑤与题意无关。不选。由此排查,唯有A项中没有④⑤,故选A。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易货交易、货币支付、非现金结算这几个概念的提法与教材提法不完全一致,但这些提法又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常用术语,这要求我们把教材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灵活变通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答案】A
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
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由审题可知,本题的题意是“获得正确答案”,结合背景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正确认识”形成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获得“正确答案”即形成正确认识,而人们要形成正确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还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理性认识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保证,故应选①③。形象思维的随机性和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是对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某些方面特征的描述,与题意无关。故不选②④。
【答案】B
例4:(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8~29题)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回答28~29题。
28.在画面情境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A.自相矛盾的关系B.辩证法的矛盾关系C.诡辩的关系D.辩证否定的关系
第3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解析】这是一组以名画为背景材料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而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单一式单选题。从审题可知,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矛盾”的理解与运用。由此判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即“一只逼真的烟斗”与“这不是一只烟斗”之间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关系。据此判断,B、C、D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值得注意的是,本题所描述的不是哲学中的“矛盾”的关系,而是指的语言逻辑学中的“矛盾”关系,因此哲学中的“矛盾”与逻辑学中的“矛盾”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答案】A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统一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从审题可知,本题结合背景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主体指“艺术作品”,由此联想相关知识,艺术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必须依赖原型,但不是要求人们去追求逼真的原型。然而,人们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审美情趣,可以创造美。由此判断,①④是错误的,应舍弃;②③是正确的。由此排查,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例5:(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4~35题)表2是我国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简要过程。读表2,回答34~35题。
表2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01*年9月26日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201*年9月27日北京联合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1600元。201*年12月19日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关于修改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决定》。34.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①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对人民负责原则③依法治国原则④司法公正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组以图表为背景材料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本题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本题的题意是讲“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知识范围属于“政治常识国家制度”专题的内容。主体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由此联想相关知识点,然后将其知识点回归到图表材料中,寻找的与其相对应的信息。最后对照选项,凡与其相符的,则是应选的,反之则应舍弃。据此判断,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过程中,国务院将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根据新修订好的个人所得税法制定修改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这体现的是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故选①。上述国家机关慎重行事,反复讨论研究,举办听证会等举措,其目的是使税法更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好、落实好、保护好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故选②。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法工委举行听证会,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税法,体现了立法机关依法立法,国务院根据税法修改实施条例,体现了依法行政,故选③。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35.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②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③国务院是国家权利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背景的组合式单选题。通过审题,从材料中得知本题的题意是讲“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知识范围属于“政治常识国家制度”专题的内容。主体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由此联想相关知识点,然后将其知识点回归到图表材料中,寻找与其相对应的信息。最后对照选项,凡与其相符的,则是应选的,反之则应舍弃。从图表材料中得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个税法”,国务院讨论通过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及根据“个税法”制定实施条例,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据此判断,③是错误的,而④也是错误的,因为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因此③④应舍弃。①②完全符合题意,应入选。
【答案】B
例6:(201*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7题)图4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5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
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这种变化意味着
A.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B.物质消费将让位于精神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的重要性降低D.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比增长
【解析】这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题干的单一式单选题。本题的解题思路:读懂图表和题肢→明确题意→联想相关知识→对照题肢→排除→确定应选选项。从图表材料可知,自1990年到201*年间,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医疗教育等服务,居住交通通讯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直接体现了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居民生活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图表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据此判断,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唯有A项与题意一致。
【答案】A
例7:(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某企业201*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1*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该企业201*年产量为10万件,201*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那么201*年的年产量就增加了1万件,由于该商品的价值量是6元,则该企业在201*年的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比201*年增加了6万元,故该题应选B项。
【答案】B
例8:(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5题)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无税款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某餐馆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那么该项餐馆应交营业税为1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这样该餐馆就多收益了6元。发票是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凭证,小明和爸爸的行为不利于维护自
第6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身的合法权益,故②③应选,④说法错误,不选。
【答案】B
例9:(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8题)“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断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坚定信心发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①③错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不选。②④正确并符合题意。
【答案】D
例10:(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2题)201*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④该代表的议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表述不妥,不选,不能因为该代表的观点有点偏激就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因为人大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④错误,不选。②③正确,应选。
【答案】B
例11:(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4题)201*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多人参加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
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而不是执政党,①错误,不选。参加国家政权并不是保障我国民主
第7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④错误,不选。②③正确,应选。
【答案】B
例12:(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5题)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20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为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1*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
①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②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③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④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增加,说明了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的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①②正确,应选。③观点错误,不选。④与题意无关,也不选。
【答案】A三、注意事项:
1、要正确解答选择题,关键是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特别要搞清楚易错易混的知识,要学会提取和解读信息,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要提高解答选择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必须掌握解题方法。从审题干和审材料中要抓住解题的切入口。并按相应的解题思路来正确选择。
3、凡以材料、图画、图表等为背景材料的题干,在读题时,不要放走一个“字”,特别是要看清楚“标题”和“注示”,并且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4、在解答拖带式选择题时,读题过程中,一定要把题前的背景材料和该题的题干结合起来进行审题,形成大前提(题前的背景材料)→小前提(该题题干要求)→结论(即判断)的”三段式”的解题套路。
5、从解题的心理品质上看,解答选择题要求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换句话说,就是“审题慢一点,判断要快一点”。解答选择题切忌判断无主见,优柔寡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非选择题的分类:
非选择题的分类多种多样,似乎是“一团麻”。我们从各种分类方法的对比中,抽出其中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一种作为分类的标准。这就是从题目设问的指向性、规定性入手,把非选择题分为四类:
1、是什么类:近三年来,主要是通过表格、图示、材料来考查。通常是“分析上述材料(或表格、图示、图画等)反映的经济现象(或经济信息、问题等)。
第8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2、为什么类:是对“为什么”的回答。凡在设问中出现了“原因”、“理由”、“说明”、“阐明”、“阐释”、“分析”、“必要性”、“重要意义”之类用语,都属于“为什么”类的试题。
3、怎么样类:是对“怎么样”型问题的回答,即要求“怎样做、怎么办、措施、建议”等。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性,另一种是开放性。而高考一般会采取限制性设问,即根据材料来寻找。因而对这种设问应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即材料是寻找措施的唯一来源,切忌闭门造车,从头脑中背答案。
4、体现类:是对“体现什么观点(或原理等)”的回答。这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是怎样体现×××(原理、观点),二是“体现了哪些×××(原理、观点)”。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原理必须与背景材料中相关信息挂钩。不同的是,“怎样体现”类,答题时要求先阐述原理,然后分析材料。“体现哪些类”则是先叙述材料,然后指出或阐述原理。
二、解题的一般思路:1、一般思路:
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
2、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⑵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⑶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
第9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⑵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下面,以近几年文综政治试题为例,进一步阐释上述解答非选择题的类别、方法和思路:例1、(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8题(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表1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1.工资年份纯收入性收入201*201*201*201*2366247626222936772840919998(%)32.633.935.033.98营纯收入1460148815411746(%)61.760.158.859.45收入47516677(%)2.02.12.52.62收入889897116(%)3.74.03.73.95占比2.家庭经占比3.转移性占比4.其它占比⑴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是什么”类的简答题。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本题的题意是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带着这个设问来读题,提取和解读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描述近四年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变化。这就是本问所要回答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结构变化不是看收入多少的变化,是看占比变化。
【答案】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1*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1*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⑵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怎么样”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本题所要运用的是经济常识方面的知识。主体是政府,对象是农民。所提措施限制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范围内。由此联想到教材中相关知识,即教材语言。所谓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就是要联想到政府为增加农民收入所提
第10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出来的一些新举措,即时政语言。综合这些措施就是本问所要回答的内容。
【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⑶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几年,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10分)
【解析】这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题意是“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范围是政治常识方面的知识。主体是政府,对象是农民工。据此题意,要回答的内容应包括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这就是所要回答的“理由”。
【答案】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⑷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从设问可知,答题的内容:①哪些政策?这就不能凭脑袋想政策,而只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改革政策。②分析每一个政策相应的哲学依据。从材料中可知,本题的主体是政府,对象是三农。根据上述的审题审材料,逐项拟出答案要点。
【答案】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根据我国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注:本题答案中所列的一些哲学依据,既是哲学依据,也是经济学原理。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例2、(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9题)(6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⑺胡锦涛主席在201*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
第11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请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峰会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10分)
【解析】本问是学科间综合试题中的一道政治学科方面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本问有二小问,其中一小问属于“是什么”类的简答题;一小问属于“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题意是设问本身。解题的主体是政府;对象是亚非峰会;关键词是“国际新秩序”、“求同存异”然后根据题目的上述要求联想、回忆相关教材知识和时政知识,答案要点就在其中。
【答案】①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的民族文化;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②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它寻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逐步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⑻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201*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解析】本问是学科间综合试题中的一道政治学科方面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本问在两小问,前一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试题,题目是: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即我国为什么要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一问是一道是一道“是什么”类的试题。题目是:它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且本题答题的主体是政府。对象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键词是“必要性”、“影响”。由此联想相关的知识点与相关的时政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必要性”时,不仅要答必要性,还要答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在回答“影响”时,不仅要答正方面的影响,也要答负面的影响,即它所带来的“冲击”。
【答案】①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②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有利于双方经济优势互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利于中国在地区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对我国农业、金融等领域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例3、(201*年北京高考文综卷第38题)(33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回答:
第12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⑴公平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不同方面。在经济学上,“机会公平”强调市场主体间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结果公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平等,有利于防止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稳定。
请判断下面表格中的措施是侧重于促进“机会公平”还是“结果公平”,在相应的栏目中划勾(每项措施只能划一个”√”),并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理由。(12分)
机会结果措施公平公平理由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例:打击侵权盗版等不法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航空、银行等垄断性①行业给予贫困地地区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择优选择②③④【解析】这是一道表格式的“为什么”类的问答题。审题时应注意题干的要求,首先从知识范围上去看是运用经济常识,其次是设问方式上要求回答理由,调动和运用书本知识逐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时,可以先考虑每一措施的原因,再对应做出选择,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答案】①结果公平;理由: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②机会公平;理由:促进相关领域的竞争,给予不同企业平等的竞争地位,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③结果公平;理由: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调控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④机会公平;理由: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企业来择优录用。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了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提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第13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的发展)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1分)【解析】本问是一道“怎么样”类的问题。通过审题,从材料和设问得知:题意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范围是矛盾分析方法。答题时,首先是谈“认识”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即对立统一,然后谈“如何正确处理”,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看问题,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并将其与材料中相关信息相连接,按此思路组织答案要点。
【答案】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来谈效率。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⑶有人说:“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请结合政治常识,阐明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10分)【解析】本问一道“为什么”类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题目要求谈“理论依据”,而不是辩析。知识范围是政治常识。要求从为什么、怎么样两方面来联想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等相关知识点,然后将教材知识与背景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组织答案要点。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对人民负责。解决公平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应尽之责。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肩负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政府可以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公平。
例4、(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8题)(3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
第14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⑴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回答“是什么”类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要分析经济信息,首先要从图表中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然后将其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和解读。从图表中要提取的信息是:①时间跨度:201*201*年;②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从这些信息中分析我国201*20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答此类题目时,通过分析后,必须指出它所说明的问题。
【答案】①201*201*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②从201*到201*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1*201*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化,但前者的数值高于后者的数值。201*201*年间能源消费增长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较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⑵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回答“怎么样”类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题意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的措施,这个题意中的关键词是“节约、环境、措施”。知识范围是经济常识。主体是企业。根据背景材料,结合审题的要求,调动、运用课本中经济增长方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等知识,并联系相关的时政知识来进行分析、阐释。
【答案】①企业应该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②为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本题题意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范围是哲学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主体是“我们”。这个“我们”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和劳动者。因为该哲学原理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方面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条件。因此,根据这两层意思分别与相关背景材料(或时政知识)相结合来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组织如下两个答案要点:
【答案】①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15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我们既要遵循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遵循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例5、(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9题)(60分)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的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10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从设问和背景材料中得知:本题题意是说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打开国门有着本质区别。着重说明两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推断本问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常识方面的内容。主体是我国。联想相关教材知识,即国家性质与主权、国家力量决定对外政策、综合国力决定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点。就从这几个知识点出发,联系相关背景材料来作答。
【答案】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干涉的权利。今天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开放,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
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10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可知:题意是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知识范围是哲学常识,即与之相对应是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主体是我国。解答此类问题,要求首先找准相应的原理,其次是将原理本身分解为几层意思,然后将原理的每一层意思与政策中的相关内容相连接,逐一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①内部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更好利
第16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用外部条件的前提,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例6、(201*年江苏高考政治卷第38题)论述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哪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种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⑴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
【解析】本问是一道“怎样体现”类的试题。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主体是我国政府,知识范围是国家职能,题意就是题干本身。回答本问的思路是,首先要联想我国国家职能的内容,然后从材料中提取相对应的信息。这里解题的关键是提取和解读材料一中有效信息,如我国政府启动整体防控体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禽流感国际合作。由此思考相对应的国家职能。就很容易拟出答案要点。
【答案】①我国应对禽流感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职能。②在国际社会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体现了国家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⑵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辨证法原理?
【解析】本问是一道“体现哪些”类的试题,每一个答案要点应先叙述有效信息,即材料语言,然后提出相关哲学原理,即教材语言,做到材料语言与教材语言的有机统一。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主体是政府,知识范围是唯物辨证法,题意就是题干本身。答题的思路是:首先从材料中提有效信息,然后联想相对应的唯物辨证法中的相关原理。这里的关键是提取信息,抓住背景材料中关键词和句。如;从中外医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想到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天花的泛滥,经过艰辛探索制服天花,联想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并进一层想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等。按此思路去组织答案要点。
【答案】①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医生在治疗上的相互借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从天花的泛滥,到人类经过艰辛探索制服天花,体现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
第17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律。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从天花的肆虐,到接种人痘和牛痘,直至天花的最终消灭,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⑶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辨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解析】本问是一道“怎么样”类的问答题。审题时要注意本问与⑴⑵问的联系,实质上是用第⑵问中所得出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原则来分析解决第⑶问的问题。是第⑵问的延续。其答题思路是:既然是普遍联系,那就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既然是有规律的,那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禽流感的规律;既然是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那就应该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长期作战。可见,解答本问的关键是审题,找准⑵⑶之间的连续性。
【答案】①世界各国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是互相联系的,要在加强整个国家防控体系的同时,加强防控禽流感的国际合作。②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有其客观规律,要认识和利用其内在规律,形成防控禽流感的对策。③防控禽流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例7、(201*年重庆高考文综卷第39题)(60分)
材料四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从201*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
⑺运用经济常识归纳材料四中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的意义。(10分)【解析】本问是一道“是什么”与“为什么”相结合的试题。通过审题得知:设问的主体是政府,知识范围是经济常识,题意就是题干本身。据此,解答的思路是首先通过解读背景材料,归结出宏观经济措施,然后阐述每一项经济措施的意义。要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并且,在说明其意义时要结合材料和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来进行阐释。即每一个要点的叙述方式是:措施→意义→理由。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读透材料,抓住有效信息。
【答案】①财政措施。通过税费减免和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科技和农村教育的发展。②金融措施。通过增加信贷投放,为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③价格措施。通过提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④土地经营管理措施。长期稳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民增加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⑻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对材料四进行分析。(10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通过审题得知:本问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第18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原因、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等。题意是题干本身。据此其解题思路是:叙述发展观中某一个观点,连接背景材料的某一对应的信息展开分析说明,以此类推。这里关键是从背景材料中解读出多个发展观的观点来,并结合材料逐一展开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遇到此类问题必须多角度进行分析,切忌单一化。
【答案】①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的自我发展是内在的根据,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条件,对其发展起推动作用。③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经营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
例8、(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1*年冬到201*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质,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1*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⑴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怎么办”类的问答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知识,要求是经济手段。回答该问应从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加强技术推广和运用价格杠杆的作用等角度来分析。注意发挥的政府的引导作用。
【答案】①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②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期灌溉方式;③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⑵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解析】本问也是一道“怎么办”类的问答题。考查三大产业的知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三大产
第19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业之间要合理分配,保证农业用水,企业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水意识。
【答案】①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③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⑶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解析】本小题的前一问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后一问是一道“怎样做”类的问答题。考查国家职能方面的知识。政府的做法是其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决定的,体现了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答案】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②农民遇上严重旱灾,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③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①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②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⑷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析】本小题是一道“是什么”类的问答题,考查的知识应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等。
【答案】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例9、(201*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9题)(60分)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衽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第20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⑹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解析】本小题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前一问考查的辩证法知识,后一问考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知识。对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要辩证分析,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就是其积极作用的表现,也体现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①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②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①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让人民及时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②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三、注意事项:
1、“是什么”类的简答题。一般以图表的形式的出现。在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八字方针”,即“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中的“前”是图表标题,它是图表的灵魂和中心;“后”是图表下的“注”,它是图表的补充、暗示和转折点。左顾右盼即运用对比的动态观点分析图表中的信息,要求既要“横向”看,又要“纵向看”。总之,在瞻前顾后中抓住题意或中心,在左顾右盼中提取信息,发现规律,将图表语言转化为材料语言。最后画龙点睛地作出结论。这就是解答“是什么”类题目的诀窍。
2、解答“为什么”类的试题。一要学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回答“理论原因”即回归教材,在教材中找到知识原型。另一方面要回答出“实践意义”即回答出这样做的意义和作用;二要学会内外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其原因、意义、作用等。三要理清对“意义”、“影响”型问题等题的思路和逻辑关系。一般地说应该遵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经济到政治”的答案组织思路。
3、组织答案要点要科学使用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要根据审题的要求和题目本身的逻辑关系,科学地配置三种语言,组织成多个答案要点。值得一提的是,高考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实践性,且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关注民生问题”等等,
第21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也应根据题目要求而涉及。
4、解答高考题要体现良好的思维品质。一要体现发散性思维能力,在答题过程中做到“要点多写几条,废话要少写一点”。二要体现良好的心态,答题过程中,应坚持“慢审题,快答题”,应牢记“有话慢慢说,有话好好说”。切忌脱离课本知识就事论事,切忌脱离背景材料,泛泛而谈。
5、解答高考题要讲究答题规范。高考评卷的主流是“踩点给分”,因此答题时,一定要要点化,段落化,注意保持卷面整洁,给评卷教师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为此,要求考生在审题后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写一个提示性答题提纲,再按此提纲逐点展开,写出答案要点。
6、要正确解答非选择题必须三个条件,一是坚实的基础知识,二是掌握一定量的时政知识,三是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题有法,解无定法”,我们在解答某一个具体的高考题时,应在遵循解题一般思路的前提下,抓住解答该题的特点,组织好解答该题的要点。
第22页(共22页)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