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

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4:40:39 | 移动端: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

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

201*年上学期

教育科学系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

一、美术学习心得的内容:

美术学习心得可写自己整个学习经历的感受、收获,也可写自己创作某幅作品的启发、创作过程及收获,也可以是参加

某一次美术活动的感想与心得。美术较优秀者(如宣传委员)可写成长个案,说说自己在美术学习或组织美术活动的经历与体会。美术学习心得的内容要积极向上,要体现美术学习的过程性。欢迎大家点击美术博客:,或到公共邮箱(xjdzmszy@163.com,密码xjdzmszy111111)下载优秀的美术学习心得。

二、美术学习心得征集对象:08级小教大专专业同学。三、美术学习心得的要求:

1.心得篇幅不得少于1000字,要求附上关于美术学习的图片,能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更佳。图片要用嵌入式,

一行排列2-3张图片为佳。

2.格式要求

美术学习心得正标题(正标题二号黑体,居中,若文字太长可用小二号)美术学习心得副标题(副标题三号黑体,居中,副标题可有也可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小教大专08级5××班×××(学号×××××××)(学院系部年级班次姓名学号,居中,小四号楷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两格,两端对齐)正文中出现的小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开头空两格)六、交稿方式:

美术学习心得要交电子稿和打印稿各1份。电子稿发至本班美术课代表邮箱,同时交打印纸质稿1份。由于人力有限,

所有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不收手写稿。

七、联系人:

《小学艺术教学论(美术)》老师:张容舟、王勇全

教育科学系艺术教研室201*年2月

扩展阅读:08级普物专科内容

08级普物专科内容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普通物理(GeneralPhysics)课程代码:07136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8+18学时学分:4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材料工程技术及应用专科08级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各个部门。可以预见,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又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它所体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人才的文化修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构成举足轻重。本课程为材料工程技术及应用专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等。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试探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正确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质点运动学、质点力学的三个定理和三个守恒定律、刚体力学的规律;简谐振动、振动的叠加、平面简谐波、波的干涉的机理;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能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静电场、稳恒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光的分波前、分振幅干涉、偏振;物质波、不确定关系等。

教学难点:物理图像和物理概念的建立,矢量号的运用、积分、微分等数学手段在物理中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与守恒律的应用,刚体的转动规律;简谐运动以及平面简谐波的描述特点及研究方法,相位及相位差的物理意义;电磁场的概念以及场的研究方法,以点电荷的电场和电流元的磁场为基础的叠加法,电场强度、电场力、磁感应强度、磁场力的矢量性等。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绪论

1.1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一1.2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二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2.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的概念。

3.掌握位移、位矢、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4.掌握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2.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教学难点:

1.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2.自然坐标系,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力动量能量(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牛顿运动定律

2.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3功动能定理

2.4功能原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对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和牛顿三定律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掌握隔离法解题;

3.掌握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处理简单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功的概念,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能计算直线运动中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其与势能的关系,理解势能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能,了解万有引力势能。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4.质点系的功能原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1.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转动定律3.2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2.理解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会计算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转动动能。

4.能在有刚体作定轴转动的简单力学问题中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转动惯量的概念;

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转动惯量的计算;2.转动定理的应用。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4.1宏观与微观统计规律4.2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4.3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4.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平均概念;

2.理解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解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

3.理解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2.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教学难点:

1.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理解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5.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5.2循环过程卡诺循环5.3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热学研究对象(系统)与环境(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解平衡态与准静态过程;

2.掌握热量、功与内能的概念;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了解热力学循环;4.理解卡诺循环,了解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了解卡诺定理;5.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2.熵及熵增加原理。

第六章静电场(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6.1电场强度6.2高斯定理6.3电势

*6.4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5电容*电场的能量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了解电场线、等势面的概念;理解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理解电场力作功的特点;

2.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叠加原理;

3.掌握用积分的方法计算电场强度;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般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4.掌握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5.理解静电感应和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电屏蔽及其应用;掌握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的特点;

6.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和特殊情况下电容器的计算;*了解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和相对电容率的概念;

7.*了解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均匀介质极化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电场强度概念及其计算;2.电势的概念及其计算;3.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及应用;4.电容和电容的计算;教学难点:

1.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及应用;

2.电势、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电介质极化机理;电极化强度以及极化电荷和自由电荷的关系;4.电容和电容计算。

第七章稳恒磁场(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磁感应强度磁场的高斯定理7.2安培定律7.3毕奥_萨伐尔定律7.4安培环路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磁感应线的物理意义;理解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掌握毕一萨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

2.掌握稳恒磁场的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重点是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掌握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掌握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的磁力矩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会计算安培力、洛伦兹力的大小;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磁场(包括纯电场、纯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了解霍耳效应;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伦兹力的计算;教学难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仑兹力的计算;

第八章电磁感应电磁场(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8.1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8.2动生电动势*涡旋电场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动势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愣次定律,并能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仑兹力,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中的动生电动势;

*

3.了解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教学难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3.感生电动势。

第九章振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9.1简谐振动的规律9.2简谐振动的描述9.3简谐振动的合成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量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确定振动系统的特征量,从而建立简谐运动方程;

2.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图示法的特点,并会应用于简谐运动规律的讨论与分析;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垂直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合成规律,了解拍现象;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2.矢量图解法;3.简谐振动的合成。教学难点:

1.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矢量图解法;2.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波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1波动的基本概念10.2平面简谐波波函数10.3波的能量10.4波的叠加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并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波函数;

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惠更斯原理;

3.了解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掌握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波动的形成及描述波动的物理量;2.波函数;

3.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4.驻波。教学难点:

1.波动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1.1光的相干性光程11.2分波面干涉11.3分振幅干涉11.4光的衍射*11.5衍射光栅11.6光的偏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光的相干条件,了解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理解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能分析、计算双缝的干涉问题以及薄膜的等倾、等厚干涉问题;了解半波损失产生的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2.了解光的衍射现象;3.了解光栅衍射公式;

4.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理解马吕斯定律及布儒斯特定律。了解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及检验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光程和光程差;

2.分波前干涉:杨氏双缝干涉;3.半波损失;

4.分振幅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5.衍射的分类;6.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概念。教学难点:

1.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原理、干涉现象的规律;2.单缝和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的规律;3.偏振的概念。

第十二章波和粒子(2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1量子论的出现

*12.2物质波不确定关系

*12.3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及简单应用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光子概念,爱因斯坦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2.理解氢原子光谱;

*3.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理解描述物质波波动性的物理量和粒子性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波的统计解释,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了解不确定关系;

*4.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必须满足的条件。*5.了解薛定谔方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教学难点: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六、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

《物理学》(第二版),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7月第2版2、教学参考书:

①《大学物理学》(第5版),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②《物理学》(第4版)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③《大学物理》,吴百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

④《物理学》(第2版),刘克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2月⑤《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王虎珠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情况:

本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属非独立设课。2.所属类型及面向专业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面向专业:材料工程技术及应用层次:专科

3.本大纲修订时间201*年8月23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工作要求,熟悉物理实验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常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某些基本物理量,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误差评定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正确表达测量结果的方法。3.通过验证和研究某些基本理论,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通过综合性实验,学会根据给定的测量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及独立动手的能力,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及理论的理解。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本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为18学时,大纲共列9个项目24学时的实验,学生在完成必选实验项目后,须在选修实验项目中选择2个,以修满18学时。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理论)计划每组实验必选/学时人数类型可选2323333444444必选010201*1016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010201*201*热功当量的测定010201*4001静电场的描绘010201*3007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波长010201*4007磁场的描绘用牛顿环测薄透镜的曲率010201*3013半径设计可选验证可选验证必选综合必选综合必选综合可选010201*1012弦振动的研究010201*201*冰的熔解热的测量四、实验课的考核

2344验证可选验证必选按理论课总成绩的20%(占20分)分配,预习报告4分,实验操作8分,实验报告8分。

五、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王荣爱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8月正式出版。

按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报告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大纲制定人:张彩霞大纲审定人:高永华大纲批准人:于京生制定时间:201*年8月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普通物理(GeneralPhysics)课程代码:07136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8+18学时学分:4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化学制药技术专科08级

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各个部门。可以预见,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又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它所体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人才的文化修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构成举足轻重。本课程为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等。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试探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正确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质点运动学、质点力学的三个定理和三个守恒定律、刚体力学的规律;简谐振动、振动的叠加、平面简谐波、波的干涉的机理;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能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静电场、稳恒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光的分波前、分振幅干涉、偏振;物质波、不确定关系等。

教学难点:物理图像和物理概念的建立,矢量号的运用、积分、微分等数学手段在物理中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与守恒律的应用,刚体的转动规律;简谐运动以及平面简谐波的描述特点及研究方法,相位及相位差的物理意义;电磁场的概念以及场的研究方法,以点电荷的电场和电流元的磁场为基础的叠加法,电场强度、电场力、磁感应强度、磁场力的矢量性等。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绪论1.1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一1.2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二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2.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的概念。

3.掌握位移、位矢、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4.掌握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2.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教学难点:

1.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2.自然坐标系,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力动量能量(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牛顿运动定律

2.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3功动能定理

2.4功能原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对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和牛顿三定律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掌握隔离法解题;3.掌握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处理简单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功的概念,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能计算直线运动中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其与势能的关系,理解势能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能,了解万有引力势能。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4.质点系的功能原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1.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转动定律3.2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2.理解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会计算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转动动能。

4.能在有刚体作定轴转动的简单力学问题中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转动惯量的概念;

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转动惯量的计算;2.转动定理的应用。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4.1宏观与微观统计规律4.2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4.3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4.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平均概念;

2.理解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解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

3.理解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2.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教学难点:

1.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理解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5.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5.2循环过程卡诺循环5.3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热学研究对象(系统)与环境(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解平衡态与准静态过程;

2.掌握热量、功与内能的概念;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了解热力学循环;4.理解卡诺循环,了解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了解卡诺定理;5.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2.熵及熵增加原理。

第六章静电场(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6.1电场强度6.2高斯定理6.3电势

*6.4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5电容*电场的能量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了解电场线、等势面的概念;理解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理解电场力作功的特点;

2.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叠加原理;

3.掌握用积分的方法计算电场强度;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般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4.掌握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5.理解静电感应和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电屏蔽及其应用;掌握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的特点;

6.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和特殊情况下电容器的计算;*了解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和相对电容率的概念;

7.*了解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均匀介质极化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电场强度概念及其计算;2.电势的概念及其计算;3.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及应用;4.电容和电容的计算;教学难点:

1.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及应用;

2.电势、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电介质极化机理;电极化强度以及极化电荷和自由电荷的关系;4.电容和电容计算。

第七章稳恒磁场(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磁感应强度磁场的高斯定理7.2安培定律7.3毕奥_萨伐尔定律7.4安培环路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磁感应线的物理意义;理解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掌握毕一萨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2.掌握稳恒磁场的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重点是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掌握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掌握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的磁力矩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会计算安培力、洛伦兹力的大小;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磁场(包括纯电场、纯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了解霍耳效应;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伦兹力的计算;教学难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仑兹力的计算;

第八章电磁感应电磁场(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8.1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8.2动生电动势*涡旋电场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动势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愣次定律,并能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仑兹力,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中的动生电动势;

*

3.了解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教学难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3.感生电动势。

第九章振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9.1简谐振动的规律9.2简谐振动的描述9.3简谐振动的合成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量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确定振动系统的特征量,从而建立简谐运动方程;

2.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图示法的特点,并会应用于简谐运动规律的讨论与分析;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垂直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合成规律,了解拍现象;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2.矢量图解法;3.简谐振动的合成。教学难点:

1.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矢量图解法;2.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波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1波动的基本概念10.2平面简谐波波函数10.3波的能量10.4波的叠加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并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波函数;

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惠更斯原理;

3.了解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掌握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波动的形成及描述波动的物理量;2.波函数;

3.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4.驻波。教学难点:

1.波动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1.1光的相干性光程11.2分波面干涉11.3分振幅干涉11.4光的衍射*11.5衍射光栅11.6光的偏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光的相干条件,了解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理解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能分析、计算双缝的干涉问题以及薄膜的等倾、等厚干涉问题;了解半波损失产生的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2.了解光的衍射现象;3.了解光栅衍射公式;

4.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理解马吕斯定律及布儒斯特定律。了解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及检验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光程和光程差;

2.分波前干涉:杨氏双缝干涉;3.半波损失;

4.分振幅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5.衍射的分类;

6.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概念。教学难点:

1.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原理、干涉现象的规律;2.单缝和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的规律;3.偏振的概念。

第十二章波和粒子(2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1量子论的出现

*12.2物质波不确定关系

*12.3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及简单应用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光子概念,爱因斯坦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2.理解氢原子光谱;

*3.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理解描述物质波波动性的物理量和粒子性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波的统计解释,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了解不确定关系;

*4.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必须满足的条件。*5.了解薛定谔方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教学难点: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物理学》(第二版),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7月第2版2、教学参考书:

①《大学物理学》(第5版),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②《物理学》(第4版)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③《大学物理》,吴百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

④《物理学》(第2版),刘克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2月⑤《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王虎珠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情况:

本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属非独立设课。

2.所属类型及面向专业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面向专业:化学制药技术层次:专科3.本大纲修订时间201*年8月23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工作要求,熟悉物理实验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常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某些基本物理量,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

和运算方法、误差评定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正确表达测量结果的方法。

3.通过验证和研究某些基本理论,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三

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通过综合性实验,学会根据给定的测量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及独立动手的能力,并通过实验

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及理论的理解。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本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为18学时,大纲共列9个项目24学时的实验,学生在完成必选实验项目后,须在选修实验项目中选择2个,以修满18学时。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理论)计划每组实验必选/学时人数类型可选23233332344444444必选010201*1016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010201*201*热功当量的测定010201*4001静电场的描绘010201*3007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波长010201*4007磁场的描绘010201*3013用牛顿环测薄透镜的曲率半径设计可选验证可选验证必选综合必选综合必选综合可选验证可选验证必选010201*1012弦振动的研究010201*201*冰的熔解热的测量四、实验课的考核

按理论课总成绩的20%(占20分)分配,预习报告4分,实验操作8分,实验报告8分。

五、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王荣爱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8月正式出版。

按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报告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大纲制定人:张彩霞大纲审定人:高永华大纲批准人:于京生制定时间:201*年8月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普通物理学》(GeneralPhysics)课程代码:071360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8+18学时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使用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08级专科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学是理科学生的必须基础课。物理学也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对于化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制药等课程都要涉及到一定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普通物理也是给该学科的相关专业打下一定的理论基,同时建立起一定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主要讲授内容:力学部分:介绍质点运动,力,动量,动能;热学、光学部分:介绍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电磁学部分:介绍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电磁感应和电磁场、光的基本性质和规律等。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并将数学知识具体灵活地应用于物理问题之中,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祥见各章节。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4学时)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参考系和坐标系

2.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3.运动方程及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等;已知速度或加速度函数求运动方程)4.圆周运动的线量和角量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参考系、惯性参考系、质点等概念;理解“确定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是描述运动的必要前提。

2.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3.理解运动方程的意义;熟练掌握由运动方程求解速度、加速度的运动学第一类问题;理解运动学第二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掌握质点作圆周运动的线量和角量描述。教学重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2.直角坐标系中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够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运动方程。教学难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四个物理量概念;2.运动方程。第二章力动量能量(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牛顿定律的适用条件(二)功与能1.功

2.保守力与势能3.动能定理

4.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动量1.动量定理

2.动量守恒定律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矢量表示式及其在自然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式;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力学问题。2.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中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其与势能的关系,理解势能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掌握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2.功与能

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

1.牛顿运动定律

2.变力作功的计算、势能值的确定3.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转动定律

3.2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2.理解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3.会计算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力矩的功、转动动能;掌握刚体定轴转动中动能定理和功能原理。

4.能在有刚体作定轴转动的简单力学问题中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转动惯量的概念;

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理。

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

1.转动惯量的计算;2.转动定理的应用。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统计概念1.理想气体压强2.理想气体温度(二)统计规律1.能量均分定理

2.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解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掌握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公式并会做相应计算,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

2.理解能量均分定理,掌握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公式及有关计算。

3.了解麦克斯为速率分布率、速度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三种统计速率。4.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率。教学重点:

1.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统计假设2.理想气体的内能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教学难点:

1.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2.能量均分定理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准静态过程2.内能

3.作功与传热

4.气体的摩尔热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数学表示2.适用条件

3.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应用4.循环过程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两种表述2.定律实质3.统计意义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功、热量、内能等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温、等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及内能的改变量。2.理解循环过程的特征,能分析计算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的循环效率。3.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其统计意义。了解熵的概念。教学重点:

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难点:

1.功、热量、内能等概念的理解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计算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第六章静电场(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库仑定律

2.电场强度和场叠加原理3.高斯定理

4.静电场环路定理和电势5.静电场中的导体

6.真空中电容器的电容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2.理解用电场线形象描述静电场强分布的方法,会计算简单情况下的E通量。3.理解静电场环路定理的内容。

4.掌握静电场的电势概念和电势叠加原理。

5.理解用等势面形象描述静电场电势和场强分布,理解电场线与等势面关系。6.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分布和电势分布。

7.理解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8.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9.了解静电感应现象和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分布,了解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方法。10.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了解均匀介质中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强度矢量的关系,了解介质中高斯定理的内容及用于求D分布和E分布的条件与方法。教学重点:

1.两个基本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势

2.两条基本规律:高斯定理和场强环路定理

3.两类基本方法:计算场强的基本方法(叠加法、高斯法)和计算电势分布的基本方法(场强积分法、叠加法)教学难点:

1.用叠加法求任意带电体的场强分布2.对高斯定理的正确理解

3.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时的对称性分析和高斯面的选择

第七章稳恒磁场(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磁感应强度和洛仑兹力公式2.磁感应线和磁通量3.磁场的高斯定理4.洛仑兹关系式5.安培定律

6.磁矩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所受力矩7.磁场叠加原理,毕-萨定律8.安培环路定律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理解洛仑兹力公式。

2.理解用B线形象的描述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方法,会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下的磁通量,理解磁场的高斯定理。

3.理解洛仑兹关系式,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磁场中或既有均匀磁场又有均匀电场的空间中(简单情形)的运动。

4.理解安培定律,了解磁矩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或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5.理解毕-萨定律,理解磁场叠加原理,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的磁感应强度。6.理解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并能做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

1.一个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

2.两条反映磁场特性的基本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律3.两条反映电流激发磁场的规律:磁场叠加原理和毕一萨定律

4.计算电流磁场分布的基本方法:毕一萨定律及叠加法和安培环路定律法5.两条反映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基本规律:洛仑兹力公式和安培定律6.计算通电导线和平面截流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磁场力和力矩的方法教学难点:

1.用毕-萨定律和叠加原理求电流磁场的B分布

2.用安培定律和叠加法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磁场力

3.用安培环路定律求电流磁场B分布的对称性分析及回路选择

第八章电磁感应电磁场(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电动势2.楞次定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动生电动势

5.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涡旋电场)6.自感

7.线圈自感互能公式8.磁场能量体密度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电动势的概念

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愣次定律

3.理解动生电动势,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中的动生电动势4.了解自感现象与自感系数

5.了解自感磁能公式,了解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电动势及动生电动势

2.基本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

3.基本方法: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或动生电动势公式求感应电动势的方法,用楞次定律判定感生电流或感生电动势指向的方法教学难点:

1.在非均匀的磁场中求感应电动势2.求自感系数

第九章振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9.1简谐振动的规律9.2简谐振动的描述9.3简谐振动的合成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量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确定振动系统的特征量,从而建立简谐运动方程;

2.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图示法的特点,并会应用于简谐运动规律的讨论与分析;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垂直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合成规律,了解拍现象;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2.矢量图解法;

3.简谐振动的合成。教学难点:

1.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矢量图解法;2.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波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1波动的基本概念10.2平面简谐波波函数10.3波的能量10.4波的叠加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并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波函数;

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惠更斯原理;

3.了解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掌握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波动的形成及描述波动的物理量;2.波函数;

3.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4.驻波。教学难点:

1.波动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1.1光的相干性光程11.2分波面干涉11.3分振幅干涉11.4光的单缝衍射11.5衍射光栅11.6光的偏振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光的相干条件,了解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理解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能分析、计算双缝的干涉问题以及薄膜的等倾、等厚干涉问题;了解半波损失产生的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2.了解光的衍射现象;3.了解光栅衍射公式;

4.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理解马吕斯定律及布儒斯特定律。了解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及检验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光程和光程差;

2.分波前干涉:杨氏双缝干涉;3.半波损失;

4.分振幅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5.衍射的分类;

6.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概念。教学难点:

1.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原理、干涉现象的规律;2.单缝和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的规律;3.偏振的概念。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物理学》上、下册(第二版),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11月2、教学参考书

《物理学(第二版)学习辅导书》,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学(第二版)习题分析与解答》,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0713603)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情况:

本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属非独立设课。2.所属类型及面向专业: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面向专业:08级生物技术及应用层次:专科3、本大纲修订时间201*年8月23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观察、测量与分析,加深对普通物理理论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2.学习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本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为1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大纲共列11个项目28学时的实验,学生在完成必选实验项目后,须在选修实验项目中选择1-2个,以修满18学时。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理论)计划学时2每组实验必选/可选必选必选必选必选可选必选必选可选可选可选可选人数类型4444444444设计综合验证综合验证综合综合综合验证验证010201*1004单摆的研究010201*1016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010201*201*热功当量的测定010201*201*液体汽化热的测定010201*4001静电场的描绘010201*3007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波长010201*3013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010201*4002伏安法测电阻010201*4007磁场描绘(圆电流部分)010201*201*测定冰的熔解热3323233322四、实验课的考核

实验课满分为100分,其中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40%。按理论课总成绩的10%-20%计入总分。

五、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为自编讲义

参考教材:《大学物理实验》王荣爱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8月正式出版。

《普通物理实验》杜建国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验报告要求:按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报告内容,写出实验报告,下次上课前交予任课教师。大纲制定人:刘继宏大纲审定人:张彩霞

大纲批准人:于京生制定时间:201*年8月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普通物理(GeneralPhysics)课程代码:07136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8+18学时学分:4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08级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各个部门。可以预见,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又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它所体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人才的文化修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构成举足轻重。本课程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等。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试探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正确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质点运动学、质点力学的三个定理和三个守恒定律、刚体力学的规律;简谐振动、振动的叠加、平面简谐波、波的干涉的机理;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能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静电场、稳恒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光的分波前、分振幅干涉、偏振;物质波、不确定关系等。

教学难点:物理图像和物理概念的建立,矢量号的运用、积分、微分等数学手段在物理中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与守恒律的应用,刚体的转动规律;简谐运动以及平面简谐波的描述特点及研究方法,相位及相位差的物理意义;电磁场的概念以及场的研究方法,以点电荷的电场和电流元的磁场为基础的叠加法,电场强度、电场力、磁感应强度、磁场力的矢量性等。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绪论

1.1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一1.2质点运动的描述之二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2.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的概念。

3.掌握位移、位矢、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4.掌握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2.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教学难点:

1.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2.自然坐标系,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力动量能量(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牛顿运动定律

2.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3功动能定理

2.4功能原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对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和牛顿三定律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掌握隔离法解题;

3.掌握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处理简单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功的概念,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能计算直线运动中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其与势能的关系,理解势能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能,了解万有引力势能。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4.质点系的功能原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1.保守力作功的特点与势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转动定律3.2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2.理解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会计算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转动动能。

4.能在有刚体作定轴转动的简单力学问题中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转动惯量的概念;

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转动惯量的计算;2.转动定理的应用。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4.1宏观与微观统计规律4.2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4.3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4.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平均概念;

2.理解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解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

3.理解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2.自由度与能均分定理教学难点:

1.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理解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5.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5.2循环过程卡诺循环5.3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热学研究对象(系统)与环境(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解平衡态与准静态过程;

2.掌握热量、功与内能的概念;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了解热力学循环;4.理解卡诺循环,了解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了解卡诺定理;5.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2.熵及熵增加原理。

第六章静电场(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6.1电场强度6.2高斯定理6.3电势

*6.4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6.5电容*电场的能量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了解电场线、等势面的概念;理解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理解电场力作功的特点;

2.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叠加原理;

3.掌握用积分的方法计算电场强度;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般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4.掌握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5.理解静电感应和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电屏蔽及其应用;掌握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的特点;

6.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和特殊情况下电容器的计算;*了解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和相对电容率的概念;

7.*了解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均匀介质极化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电场强度概念及其计算;2.电势的概念及其计算;3.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及应用;4.电容和电容的计算;教学难点:

1.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及应用;

2.电势、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电介质极化机理;电极化强度以及极化电荷和自由电荷的关系;4.电容和电容计算。

第七章稳恒磁场(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磁感应强度磁场的高斯定理7.2安培定律7.3毕奥_萨伐尔定律7.4安培环路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磁感应线的物理意义;理解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掌握毕一萨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

2.掌握稳恒磁场的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重点是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掌握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掌握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的磁力矩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会计算安培力、洛伦兹力的大小;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磁场(包括纯电场、纯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了解霍耳效应;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伦兹力的计算;教学难点: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毕一萨定律及其应用;3.安培环路定律及应用;4.安培力、洛仑兹力的计算;

第八章电磁感应电磁场(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8.1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8.2动生电动势*涡旋电场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电动势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愣次定律,并能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仑兹力,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中的动生电动势;

*

3.了解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教学难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愣次定律;2.动生电动势;3.感生电动势。

第九章振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9.1简谐振动的规律9.2简谐振动的描述9.3简谐振动的合成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量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确定振动系统的特征量,从而建立简谐运动方程;

2.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图示法的特点,并会应用于简谐运动规律的讨论与分析;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垂直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合成规律,了解拍现象;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2.矢量图解法;3.简谐振动的合成。教学难点:

1.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矢量图解法;2.简谐振动合成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波动学基础(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0.1波动的基本概念10.2平面简谐波波函数10.3波的能量10.4波的叠加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并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波函数;

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惠更斯原理;

3.了解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掌握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波动的形成及描述波动的物理量;2.波函数;

3.波的干涉原理和干涉公式;4.驻波。教学难点:

1.波动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1.1光的相干性光程11.2分波面干涉11.3分振幅干涉11.4光的衍射*11.5衍射光栅11.6光的偏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光的相干条件,了解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理解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能分析、计算双缝的干涉问题以及薄膜的等倾、等厚干涉问题;了解半波损失产生的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2.了解光的衍射现象;3.了解光栅衍射公式;

4.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理解马吕斯定律及布儒斯特定律。了解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及检验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光程和光程差;

2.分波前干涉:杨氏双缝干涉;3.半波损失;

4.分振幅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5.衍射的分类;6.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概念。教学难点:

1.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原理、干涉现象的规律;2.单缝和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的规律;3.偏振的概念。

第十二章波和粒子(2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1量子论的出现

*12.2物质波不确定关系

*12.3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及简单应用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光子概念,爱因斯坦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2.理解氢原子光谱;

*3.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理解描述物质波波动性的物理量和粒子性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波的统计解释,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了解不确定关系;

*4.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必须满足的条件。*5.了解薛定谔方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教学难点: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知识。六、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

《物理学》(第二版),祝之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7月第2版2、教学参考书:

①《大学物理学》(第5版),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②《物理学》(第4版)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③《大学物理》,吴百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

④《物理学》(第2版),刘克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年2月⑤《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王虎珠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情况:

本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属非独立设课。2.所属类型及面向专业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面向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层次:专科

3.本大纲修订时间201*年8月23日。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工作要求,熟悉物理实验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常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某些基本物理量,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误差评定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正确表达测量结果的方法。

3.通过验证和研究某些基本理论,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三

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通过综合性实验,学会根据给定的测量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和测量方法,提高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和分析实验结

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及独立动手的能力,并通过实验

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及理论的理解。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本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为18学时,大纲共列9个项目24学时的实验,学生在完成必选实验项目后,须在选修实验项目中选择2个,以修满18学时。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理论)计划每组实验必选/学时人数类型可选2323333444444必选010201*1016转动惯量的测定(扭摆法)010201*201*热功当量的测定010201*4001静电场的描绘010201*3007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波长010201*4007磁场的描绘用牛顿环测薄透镜的曲率010201*3013半径设计可选验证必选验证必选综合必选综合可选综合可选010201*1012弦振动的研究010201*201*冰的熔解热的测量四、实验课的考核

2344验证可选验证必选按理论课总成绩的20%(占20分)分配,预习报告4分,实验操作8分,实验报告8分。

五、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王荣爱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8月正式出版。

按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报告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大纲制定人:牛萍大纲审定人:高永华大纲批准人:于京生制定时间:201*年8月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普通物理学》(GeneralPhysics)课程代码:071360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8+18学时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使用对象:有机化工08级专科

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学是理科学生的必须基础课。物理学也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对于化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制药等课程都要涉及到一定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普通物理也是给该学科的相关专业打下一定的理论基,同时建立起一定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主要讲授内容:力学部分:介绍质点运动,力,动量,动能;热学、光学部分:介绍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电磁学部分:介绍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电磁感应和电磁场、光的基本性质和规律等。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并将数学知识具体灵活地应用于物理问题之中,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祥见各章节。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参考系和坐标系

2.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3.运动方程及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等;已知速度或加速度函数求运动方程)4.圆周运动的线量和角量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参考系、惯性参考系、质点等概念;理解“确定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是描述运动的必要前提。

2.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3.理解运动方程的意义;熟练掌握由运动方程求解速度、加速度的运动学第一类问题;理解运动学第二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掌握质点作圆周运动的线量和角量描述。教学重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2.直角坐标系中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掌握自然坐标系,能够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运动方程。教学难点:

1.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四个物理量概念;2.运动方程。

第二章力动量能量(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牛顿定律的适用条件(二)功与能1.功

2.保守力与势能3.动能定理

4.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动量1.动量定理

2.动量守恒定律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矢量表示式及其在自然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式;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力学问题。2.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中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其与势能的关系,理解势能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掌握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2.功与能

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

1.牛顿运动定律

2.变力作功的计算、势能值的确定3.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转动定律

3.2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2.理解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3.会计算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力矩的功、转动动能;掌握刚体定轴转动中动能定理和功能原理。

4.能在有刚体作定轴转动的简单力学问题中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转动惯量的概念;

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理。

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

1.转动惯量的计算;2.转动定理的应用。

第四章气体动理论(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统计概念1.理想气体压强2.理想气体温度(二)统计规律1.能量均分定理

2.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解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掌握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公式并会做相应计算,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

2.理解能量均分定理,掌握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公式及有关计算。

3.了解麦克斯为速率分布率、速度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三种统计速率。4.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率。教学重点:

1.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统计假设2.理想气体的内能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教学难点:

1.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2.能量均分定理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第五章热力学基础(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准静态过程2.内能

3.作功与传热

4.气体的摩尔热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数学表示2.适用条件

3.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应用4.循环过程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两种表述2.定律实质3.统计意义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功、热量、内能等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温、等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及内能的改变量。2.理解循环过程的特征,能分析计算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的循环效率。3.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其统计意义。了解熵的概念。教学重点:

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难点:

1.功、热量、内能等概念的理解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计算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第六章静电场(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库仑定律

2.电场强度和场叠加原理3.高斯定理

4.静电场环路定理和电势5.静电场中的导体

6.真空中电容器的电容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2.理解用电场线形象描述静电场强分布的方法,会计算简单情况下的E通量。3.理解静电场环路定理的内容。

4.掌握静电场的电势概念和电势叠加原理。

5.理解用等势面形象描述静电场电势和场强分布,理解电场线与等势面关系。6.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分布和电势分布。

7.理解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8.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9.了解静电感应现象和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分布,了解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方法。10.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了解均匀介质中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强度矢量的关系,了解介质中高斯定理的内容及用于求D分布和E分布的条件与方法。教学重点:

1.两个基本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势

2.两条基本规律:高斯定理和场强环路定理

3.两类基本方法:计算场强的基本方法(叠加法、高斯法)和计算电势分布的基本方法(场强积分法、叠加法)教学难点:

1.用叠加法求任意带电体的场强分布2.对高斯定理的正确理解

3.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时的对称性分析和高斯面的选择

第七章稳恒磁场(8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磁感应强度和洛仑兹力公式2.磁感应线和磁通量3.磁场的高斯定理4.洛仑兹关系式5.安培定律

6.磁矩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所受力矩7.磁场叠加原理,毕-萨定律8.安培环路定律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理解洛仑兹力公式。

2.理解用B线形象的描述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方法,会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下的磁通量,理解磁场的高斯定理。

3.理解洛仑兹关系式,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磁场中或既有均匀磁场又有均匀电场的空间中(简单情形)的运动。

4.理解安培定律,了解磁矩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或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5.理解毕-萨定律,理解磁场叠加原理,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的磁感应强度。6.理解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并能做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

1.一个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

2.两条反映磁场特性的基本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律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8级小教大专美术学习心得内容与格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0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