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心得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心得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们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而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老师们不仅要给小学生们灌输简单的数学常识,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有计划的按照教学目标,指导小学生们把数学学习与平时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用来不断提高小学生们的思维敏捷性以及对简单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老师在教学中更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设计好教学活动,不断让小学生们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逐渐领悟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着小学生们把数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老师们应该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进行设计和规划。一、课前设计问题,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欲望
课前老师们可以结合一年级的小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挖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引导出上课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这要比单纯的讲解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理论知识更能够吸引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不容易走神。这就是要求老师们要提前设计和规划好课程安排,挖掘所要讲授知识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以及与一年级小学生生活的关联性,保证课堂知识的传授有血有肉、充满活力,而不是完全按照课本的安排枯燥无味的讲述。老师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就是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悬念,这样就引起了小朋友的思考,也就可以自然的过渡到上课所要讲的数学知识上来,增加了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好感和兴趣,以后小朋友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可以很快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显著的提高了一年级的孩子们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二、课堂上积极提问,引导小学生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1、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小学生们的探索热情
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进行课堂规划的时候,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还要考虑到小朋友们的生活经历,从而进行一个合理的课程规划。这样的教学设计安排,不但可以激发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促进他们对于新的知识的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认识到数学知识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这样他们也就可以尝试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就能不断地扩展小朋友们的思维方式和灵活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安排,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形象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似乎也不再是那么的死板或者说是仅仅拘泥于课本的学习,数学学习从而变得开放灵活,教学模式和方式多样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安排,小朋友们可以结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践经历,在自身的认知水平基础之上,有了充分
扩展阅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小学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何使他们更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是我们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年来的做法。
一、故事引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所以平时上新课,我常常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上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在教学《分一分》时,根据教材插图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森林里的小熊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商店里的货物可多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小动物们听说小熊开了百货商店,纷纷跑来买东西,可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小熊出个主意吗?让小动物们来买东西的时候能很快找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摆放。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感觉上数学课就像在玩游戏。二、动手操作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7+8为例:让学生一边摆7个小棒,另一边摆8个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了两种方法:(1)把7分为5和2,2与8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2)把8分为3和5,7与3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通过以上的思考与操作,学生不仅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认识,从一个数里拿出一部分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来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结果。而且知道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做,使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三、游戏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孩子,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小猫钓鱼”时,让学生扮演形态各异的小猫去钓鱼,有的钓到1条,有的钓到3条,有的钓到4条,有的没钓到小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0、1、2、3各个数字的意义,而且学会了比较多少。这样的游戏看似平凡,但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四、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能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愉快的周末》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套圈活动”的动画,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借助电脑给学生创设了4种情境:歌舞活动、绘画活动、“过独木桥”活动和“接力赛”活动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两个活动,模仿“套圈活动”的学习方法,展开小组学习,这样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知识的难点,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五、走进生活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统计》时,我就从元旦班级联欢会时要给小朋友们买水果要统计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告诉教师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水果,可当很多人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教师根本记不清楚谁想要吃什么,就出现了问题。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纷纷出谋划策,最终通过教师引导想到“统计”的办法。在这堂课上,小朋友们为了解决好这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显得异常活跃。课后我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去调查本班同学的生日。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去。
一年级,是游戏到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我们只有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习打好基础。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