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4:50:33 | 移动端: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东莞市李鸿艳郭俊凤

【摘要】“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

引领下,课堂追求高效成为大家的共识。与常态教学方式“先教后学”对比,我校一些教师施行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显得更高效、更受学生欢迎,本文通过对两种教法的结构、表象、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先学”的作用、“后教”的价值,“先学后教”对高效课堂的功效。

【关键词】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对比思考高效

201*年12月份,我校提出了建设“高效课堂”,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为了探求他们教学方法成功、先进之处,老师们多次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与他们交流教学心得等。那么他们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许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与其他老师“先教后学”的教法相比,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

1“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含义

先教后学,是现实教育中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教一教,学生跟着学一学,然后练一练;或者教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练一点,一节课可多次重复这样的教学动作。这种形式的教学教师主要体现为“示范”、“教学”教会学生“学”,学生更多体现在“学习”或者“模仿”老师如何解决问题。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领跑者。

先学后教,是生本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是一堂课的起点。一般情形下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表达,或解答其疑惑,或纠正其错误。它是新课标指导下形成的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

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它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2“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调查对比

我们知道,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可能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课后辅导及时认真等客观因素制约,所以笔者以及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进行了多次同课异构对比、课堂观察统计、课堂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等。

2.1“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同课异构对比

2.1.1“先教后学”课堂结构

辅助环节(2分钟左右)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先教(25分钟左右)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后学(10分钟左右)学生练习教师讲评辅助环节(2分钟左右)知识总结布置作业2.1.2“先学后教”课堂结构辅助环节(3分钟左右)复习旧知板书课题自学指导先学(20分钟左右)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答疑解惑后教(12分钟左右)难点点拨讲评问题辅助环节(2分钟左右)知识总结布置作业自学提纲1

①引自:百度百科,

从两种课堂结构上看,“先学后教”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更明显,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2.2课堂表象对比

教师项目物理学科先学后教先教后学约为25分钟约为10分钟基本活跃满意率77.6%数学学科先学后教约为13分钟约为25分钟活跃满意率98%先教后学约为30分钟约为9分钟基本活跃满意率80%教师授课时间约为14分钟学生活动时间约为22分钟课堂活跃程度活跃课后学生评价满意率100%学生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参与积极配合老师活跃、积极参与有点沉闷从上表可以看出,“先学后教”的班级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长,思维的活跃性更强,对教师的教学更加满意。

2.3成绩对比

为了验证两种教学方式的实效,我们特别选择了物理和数学两个不同科目、四个班级(两个观测班、两个对比班)做了调研、测评和分析。

2.3.1物理科班级测试数据

表一:平均分、方差、显著性检验实验3-4分项目5-6分前测7-8分后测9-10分前测后测0-2分统计量班级观测班观测班20%对比班40%n(人)X(分)5656515160%S(分)1.972.73100%显著性检验(Z检验)2.603(>1.96)1.629(<1.96)

结论显著不很显著4.327.3580%3.771.913.55对比班6.69图一:分数段人数三维百分比堆积条形图

0-2分3-4分5-6分7-8分9-10分0%20%40%对比班前测人数60%观测班后测人数80%100%观测班前测人数对比班后测人数

2.3.2数学科班级测试数据

表二:平均分、方差、显著性检验实验项目前测后测前测后测统计量班级观测班观测班对比班对比班n(人)50505656X(分)S(分)4.467.643.986.071.572.671.162.21显著性检验(Z检验)结论10.92非常显著(>1.96)2.394(>1.96)显著图二:分数段人数三维百分比堆积条形图

0-2分3-4分5-6分7-8分9-10分0%20%40%对比班前测人数60%观测班后测人数80%100%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施行“先学后教”的班级成绩得到了显著性提高;二、施行“先学后教”班级的后测成绩优良人数提升度明显多于“先教后学”的班级。

观测班前测人数对比班后测人数3对“先学后教”新教学方式的思考

3.1“先学后教”的课堂构建彰显了“学”的本色

3.1.1“先学后教”“学”为主体

通过探究,施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课堂环节构建流程图如下:图三预习展示学习目标解决问题自学情况收集问题知识复习导读课题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知识点拨重(难)点剖析评讲习题知识总结布置作业预习展示课前练习了解学情课前辅助“先教”知识讲解难点剖析“先学”自学解决问题互助解决问题教师辅导解惑了解学情收集问题教师讲评学生讲评“后教”课后辅助

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完成了两个“先学”:一是根据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给出的下节内容的学习目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自行解决的作业等学前指导“先学”;另外一个“先学”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根据展示的问题(教师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自己设计的问题)自主解决,或生生合作解决,或师生互动解决。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它打破了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苏格拉底的一个比喻:教学好比产婆术①。在产妇生产过程中,产婆(教师)不是主体,产妇(学生)才是主体!这种课堂构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个性的发展。

3.1.2“先学后教”“学”出了能力

郭思乐教授在《数学思维教育论》中举出这样一个例子:著名数学教育家哈尔莫斯在一节课上发给学生一张只有50个定理的纸张,他先给学生讲了头几个定理所必需的基本定义,然后要求学生自行给出其余定理的解释。第一周,多数学生都很迷茫;第二周,部分学生能自己证明或者找出他人证

①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87页

明的错误之处;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逐渐显现出共同的特征:比其他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成熟程度、更强的研究意识和提出问题的更高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哈尔莫斯深有感触地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①。通过前面的数据分析,也能完全看出“先学后教”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着极大影响!

3.2“先学后教”促使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3.2.1由“重教材研究轻学生研究”向“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齐头并进”的观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最大特色是“教”教科书,课程内容规定“教什么”,教师则着重依据教材与教参考虑“怎样教”,而且在设计教学时,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至于学生“怎么学”、“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则考虑甚少。然而“教育者的意志不等于被教育者的意志,教育设计不能仅依据教育者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应当研究被教育者的意志”②。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构建中,教师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高级伙伴”,是学生发展、课程开发、教学效率的研究者。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教什么”、“怎样教才有效”,还要考虑学生“怎么样”、“学什么”、“怎样学才有效”,力求教师的“教”最小化,学生的“学”最大化,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更多花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及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上。如此以来,由“重教”转向“重学”,真正实现了“被教育者的意志的研究”。在与万校长、郭老师的交流中,他们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说,与“先教后学”相比较,“先学后教”更体现了教师的“教材处理功、教法优选功、课堂把握功、差生指导功、教学美化功”。

3.2.2由“重课堂过程设计”向“重学生学法设计”的观念转变

“先教后学”常用的教法就是讲授法,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许多教师主要侧重于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教学设计多数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一切都围绕教师如何教而设计。“先学后教”则需要教师把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生成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有效展现在课堂对话中,让学生“自由”感知、充分体验、顺利生成,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关键是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实现高效学习。”③在先学后教的班级听课时,我们能完全感知到授课教师把主要功夫放在了因“了解”学生而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课堂流程,如何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更清晰把握重点知识,难点问题若学生不能独立解决如何设计才能引导他们突破难点;如何设计生生合作或者师生合作才能让问题解决更有效等等。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能“唱好戏而搭台”,为学生更入戏、表演更精彩而进行“剧情设计”、“舞台设计”!甚至有时这些任务也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完全成“场外指导、幕后顾问”!

3.3“先学后教”是课堂走向高效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的第一条规律是先学后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中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或同学的帮助、点拨、启发、引导才能解决。从专业角度来讲,有效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而“先学”就是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后教”就是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通过几次跟踪学习与研讨,我们深深体会到“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对建立高效课堂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①陈文宁:《解题的教学》,载《数学译林》1984年第1期

②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页

③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页

3.3.1“先学后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但是在教学中,许多孩子都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先学后教”中的“先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先学”中教师提出了自学内容、自学要求、自主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所以学生就愿意学,也知道怎么学,有了学的动力,而且通过当堂检测、反馈,学生还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这样,就真正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原来的“悬在空中”变成了“落到实处”。

3.3.2“先教后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前我们总是唯恐学生学不会,就细讲、细讲、再细讲,俗话说“话说三遍淡如水”,在我们教师逐渐失去耐心的重复中,会的听腻了,不愿听的心思恐怕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认真地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当然效率也提高了。

3.3.3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

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落后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3.3.4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

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节省出的时间还可以进行其它方面的练习,如学习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各种特长,提高素质。

然而,有的老师就要问了:既然“先学后教”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组织课堂教学时就舍弃“先教后学”施行“先学后教”行吗?显然肯定不行!

1962年,叶圣陶老先生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图三),无论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坚持的宗旨应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总之,“先学后教”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思考之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奠定了基础。值得我们学习运用!

【参考文献】

[1]《红蕾教育文摘》.《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201*年第2期[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

[3]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扩展阅读: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

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

[摘要]“学案式”教学是将学习方式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探索了“学案式”教学辅助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案式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要有相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作为支撑,而一种金字塔型的课堂结构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课堂的范式。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塔顶是师生以社会责任为共同追求的目标;中间一层分为两半,一半是学生“预学”突破的独立学习,一半是教师精准针对的帮助发展;而要做到这两条,必须要有最下面一层的基础,即教学相长的教师专业研修,包括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境界的不断提升。

一、致力于使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学案式”教学实施的基点之一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教学工作者的目标。但从现状来看,初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学生反映出来的学习方面的问题不少,诸如:能读懂教材内容但不会应用;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不会独立理解;能套着老师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但不会自己创设新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