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10111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四)
实习时间与地点
201*-7-20至201*-8-1,山西锦兴能源有限公司肖家洼煤矿
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邻岚县、岢岚,南连临县、方山,北倚保德,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面积3165.3平方公里,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
兴县资源丰富,煤炭是全县矿产中的骨干项目,总储量为396.39亿吨,平均煤层厚度为12米。石灰岩储量高达1000亿吨,是论文网
制作电石、水泥的优质原料,硅石资源储量在500万吨以上,且含硅量为96.85%,是罕见的优质矿,白云岩储量20亿吨以上,为发展钙镁工业奠定了基础,铁、石墨都是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主体矿藏。另外,天然气、铜、金、白云母、高铝粘土、紫砂陶土、镍、长石等矿藏也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兴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对于实习这项任务来说,虽然是有点累,但是通过我们的艰辛坚持最终得到一个了一个完美的结果。在此期间,开始我们什么都不太清楚,尤其是对书上的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都是模模糊糊的,而且有事还抱着一些怀疑的态度。可是通过这周实习却向我们充分的证实我们以前所学的是多么的粗糙啊。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实践就是真理。只有经常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才能让我们学的更好、学的更精,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这次实践活动中,各种地质作用都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最成功的一件事是学会了用罗盘怎样观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和使用罗盘进行地质定点、测量岩层和地质构造的产状。同时还对三大岩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特别是它们的物质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等有了全面的深刻了解。这次实习虽然短暂,但还是对我们这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粗略的检验,各种地质现象也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总之,通过这周的野外实习,我们的收获很大,对普通地质学这门功课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扩展阅读: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前言
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
《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和特点。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一些岩石。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层层序。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
二、时间安排
实习2周,共10天,其中,野外2-3天,剩余时间编写实习报告。
三、组织状况
由煤矿地质学关英斌老师和李海梅老师带领队伍对邯邢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人员。
四、工作量
先去仁义村,黑龙洞,目的为观察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认识上古生界地层、逆断层的存在及几种碎屑岩;再去龙山,口上水库,目的为认识洪山岩体的岩性特征,识别球状风化、断层的存在及地表水体的特征;然后去涉县,索堡,目的为认识岩层受力后的连续变形,识别断层的存在;最后去河,沙河,牛庄天梯山,目的是认识河流中
游沉积物、阶地,观察河滩植物和喀斯特地貌。
第一章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10'至37°2',东经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km,离首都北京450km。邯郸市总面积120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千米。
1、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地势西高东低,是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区之间的过渡带。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部地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西部为侵蚀剥蚀地形,山脉、丘陵、盆地相间,河谷辗转穿越,地表形态差异很大。境内最高点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m;最低点是曲周县五间房村,海拔仅32.7m。
2、邯郸市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主要资源有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
邯郸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40多种,主要有煤矿、铁矿、水泥用灰岩、铝矿、粘土矿等。其中煤和铁矿石储量相当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铁矿石产区之一。
金属资源有:铁、钴、铜、汞、钼。
非金属资源:煤炭、铝土矿共生耐火粘土矿、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黄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兰石棉、石英岩、玄武岩、钾长石、斜长石等。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3。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滏阳河、河,均属海河水系。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9.3亿m3,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3。滏阳河源于峰峰,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3,区内建有东武仕水库,库容1.52亿m3。河源于武安西部山区,属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库(京娘湖)、四里岩水库、车谷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0.82亿m3。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3、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
第二章矿物及岩石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的均匀固体。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物质,它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在实习过程中,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在仁义村,那里的地层属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首先我们见到的是石灰岩(如图),当地居民用其烧制生石灰。本溪组下部
石灰岩形成的铝质岩,浅灰色,呈页状,富含氧化铝,当地居民用其烧制水缸、瓦片等陶器。在仁义村还有大青灰岩,该岩石形成于太原组下部,石炭系上
当地居民开采铝质岩留下的痕迹部,下压8#煤,大青灰岩中含有燧石,并有很多
裂隙,裂隙是8#煤中富含水的原因。此外,该地区还有小青灰岩,野青灰岩,伏青灰岩等多种岩石,其中伏青灰岩中含有生物化石。在上车去京娘湖之前,我们有认识了一种新的岩石,骆驼脖子砂岩,该岩
石为中粗粒结构,泥质胶结,土黄色。
京娘湖地
骆驼脖子砂岩
区的岩石是石
英砂岩,该种岩石属于长城系大红峪组地层,在寒武系以下形成,岩石多呈红褐色,有很明显的层状结构,在岩石中可观察到波痕和泥裂。由于剥蚀作用使山上具有了土壤,这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山上的植被比较茂盛。
京娘湖地区红褐色的石英砂岩在第一天实习回校途中经过隆山饭店进行了一次观测,在这里形成的闪长玢岩,形成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该处的岩石已严重风化,看不出原来的特征。
第二次实习过程中,在清漳河,我们观察到了与京娘胡地区同属于大红峪组的岩石山,这里的石灰岩泥质成分较多,更薄,风化后山体的坡度较缓,且植被更加茂盛。
第三章地层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以此他和一定的时间含义相联系。即在地层形成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
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三类:
1、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的,没有沉积间断。
2、假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是它们之间不是连续沉积的,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缺失。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的交角,其间有地层缺失,有明显的侵蚀面。
地壳的假整合和不整合反映了当时发生的地壳活动,它们是划分地壳的重要依据。
在邯郸-邢台地区的含煤层形成于石炭-二叠纪,在实习过程中煤系地层的出路较好为本地区的典型剖面。
地层划分如下:
上覆地层:三叠纪下统刘家沟组(T1)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2)上石盒子组(P21)下统:下石盒子组(P12)山西组(P1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中统:本溪组(C2b)下伏地层: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
1、本溪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纪之上,
底部为紫红色“山西式铁矿”,下部为紫色页岩富含铝土矿,
中部为灰白色铝土质页岩,上部为浅灰色,紫色细砂岩或铝土质页岩。
2、太原组:海陆交互含煤沉积,以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
为主,中砂岩,夹灰岩4-8层,含煤7-15层,多为薄煤层,可采于局部可采5-6层,灰岩层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峰峰南部多达8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一座灰岩,一座灰煤,亦称3号煤,局部可采。野青灰岩,野青灰煤,亦称4号煤,主采煤层。山青灰岩,山青煤层,亦称5号煤。
伏青灰岩,伏青煤层,亦称6号煤,主采煤层。小青灰岩,小青煤层,亦称7号煤,局部煤层。中青灰岩
大青灰岩,大青煤层,亦称8号煤,主采煤层。下架灰岩,下架煤层,亦称9号煤,局部可采。本组底部为一层中摩层细砂岩,俗称“晋祠砂岩”。山西组:
为滨海-陆相含煤沉积。
底部:浅灰色中粒砂岩,俗称“北岔沟砂岩”(与太原组分解)。下部:黑灰色细砂岩、浅灰色中厚层中粒砂岩。中部:深灰色细砂岩及浅灰色中厚层中粗砂岩,含大煤(亦称2号煤),厚度大(0.9-11m),稳定,为本地区主采煤层。上部:深灰、灰绿色粉砂岩、细沙岩,含小煤(亦称1号煤),厚约1m。
仁义村往西的底层中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在此地层之上有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在峰峰地区该地层已经被侵蚀掉,不存在了。实习所在的仁义村的区域产状为120度20度富含铝土矿。
在京娘湖的长城系大红峪组石英状砂岩形成于寒武系以下。隆山饭店西形成的岩石为闪长玢岩,但是在此遇到一个断层,断层的另一盘的岩石是石英砂岩。分布在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
第四章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与变位,包括褶曲、断层、节理等。岩层是两个平行或者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在各个路线上都见到了几乎所有的地质构造,在仁义村我们看到了断层的存在,在这个地区绝大部分的断层为正断层,而我们在仁义村见到的断层为逆断层,现将该断层的图示画出来:
在隆山饭店我们观察到了逆断层,现做该逆断层的构造剖面图:
与此同时我们在此地也看到了球状风化,该种风化方式与闪长
玢岩的导热性有关,它的导热性不好导致了这种风化结果
闪长玢岩的球状风化
第二次实习,在涉县的清漳河我们了解了河流的冲蚀作用,河床两旁依次是河漫滩、一级阶地,其剖面图如下:
石灰岩
砾岩
60°
在槐树岭观涉左公路旁观测到了小型褶曲,该褶曲从下到上,褶曲的形状逐渐变缓,并且岩层的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其剖面图如下:
340°河漫滩
一级阶地清漳河石灰岩
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从下至上岩层逐渐变厚,褶曲逐渐变缓
在涉左公路我们有见到一正断层,从下盘可看到,下部为寒武系中统徐庄组,紫色页岩中间夹有薄层灰白色的石灰岩,上部为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巨厚层的石灰岩,其剖面图如下:
80°石灰岩
清漳河涉左公路
岩层产状174°8°
断层产状298°82°
结束语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对煤矿地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只有两天的实习时间,但是我们的收获是可见的,野外爬山,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同时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当然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显露了不少问题,例如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应该在实习前将课本复习一遍。由于个人的知识有限,对于地质的整体把握还欠缺很多,还不能独立系统地承担考察任务,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成熟。实习过程中应认真了解每一处地
理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煤矿地质实习的目的是初步掌握典型区域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及岩石特征与鉴别标志。熟练掌握剖面图的画法,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实习提高了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独立思考,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说我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同时,本次实习充分反映出关英斌老师和李海梅老师不辞劳苦的优良品质和为人师表的好作风,同时也体现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希望以后这样的实习能够经常办,因为这对我们的学习以及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有很大帮助。
附件
为了让同学们对已经学过的地质现象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授课老师安排下,大家观看了一些地质方面的影片,并查阅了有关资料,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对火山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里对火山做一个专题报告。
一、概述
体挥发组分的、过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饱含气热水及蒸汽的硅酸盐熔融体,称为岩浆。它在地下深处处于高温高压的相对平衡状态,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当局部温度或压力稍有变化,它就向压力较小的地带移动,沿岩石裂缝或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一旦从这些地段喷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喷发的强弱与熔岩性质有关,喷发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几小时,长的可达上千年。
(一)、火山喷发所需要的条件:
一个地方能否形成火山主要在于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1.岩浆在地壳中的富集,或岩浆囊形成的位置与中性浮力面的深度有关,而中性浮力面的深度又与地壳流变学间断面有关;
2.部分熔融体的形成,必须有较高的地热(自身积累的或外边界条件产生的),或隆起减压过程,或脱水而减低固相线;
3.岩浆离开岩浆囊后的上升受到压力梯度与浮力的双重驱动4.岩浆囊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结晶体、挥发物与流体的分额与相互作用,岩浆喷发起着促使、或抑制作用。地壳岩浆囊的存在
起着拦截、改造地幔升上的岩浆的作用。它也是形成爆炸式火山喷发的重要条件。
5.岩浆囊的存在对岩浆通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构造活动产生的引张应力场是形成岩浆通道的主要原因。
(二)、火山喷发的过程
火山喷出地表前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岩浆囊阶段和离开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1.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
岩浆的产生必须有两个过程:部分熔融和熔融体与母岩分离。实际上这两种过程不大可能互相独立,熔融体与母岩的分离可能在熔融开始产生时就有了。部分熔融是液体(即岩浆)和固体(结晶)的共存态,温度升高、压力降低和固相线降低均可产生部分熔融。当部分熔融物质随地幔流上升时,在流动中也会产生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液体的移动乃至聚集,称之为熔离。
2.岩浆囊阶段
岩浆囊是火山底下充填着岩浆的区域,是地壳或上地幔岩石介质中岩浆相对富集的地方。一般视为与油藏类似的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高温流体,通常认为在地幔柱内,岩浆只占总体积的5%-30%。从局部看,可以视为内部相对流通的液态集合。岩浆是由岩浆熔融体、挥发物、以及结晶体组成的混合物。
3.从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岩浆从岩浆源区一直到近地表的通路的上升,与岩浆囊的过剩压力、
通道的形成与贯通、以及岩浆上升中的结晶、脱气过程有关。当地壳中引张或引张-剪切应力大于当地岩石破裂强度时,便可能形成张性或张-剪性破裂,如若这些裂隙互相连通,就可以作为岩浆喷发的通道。
(三)、火山喷发类型
根据火山喷发时的剧烈程度分为猛烈式和宁静式喷发。猛烈时喷发常是富含SiO2的酸性岩浆;宁静式喷发常是含SiO2较低的基性岩浆。
(四)、火山喷出的物质
火山喷出物质呈气、固、液三态,其成分较为复杂。
(1)火山气体火山喷出的气态物质中水蒸气居多,约占70%~90%,其次是CO2、SO2,还有微量的N2、H2、O2、H2、CO、S等。它们因外部压力骤减而从岩浆中逸出,有的可在火山口附近直接凝结成升华物堆积,常见的有硫磺、钠盐、钾盐等。
(2)熔岩从火山口喷出的高温液态物质成为熔岩。因挥发组分大部分逸出,熔岩的气体含量比岩浆少。熔岩在沟谷中则呈长舌状,成为熔岩流;在平坦处则铺开成层,成为熔岩被。
(3)火山碎屑火山喷出的固态物质成为火山碎屑。其来源有二:一是火山通道中原先冷凝的熔岩和通道四周的围岩,井爆炸成碎块或粉末射入空中;二是射到空中的液态熔岩冷凝而成。火山碎屑按大小分为大于鸡蛋的火山块,小于鸡蛋的火山砾,小于黄豆的火山砂和颗粒极细小的火山灰;按形状分为:纺锤形、条带形或扭动形状的火山弹,扁平的熔岩饼,丝状的火山毛;按内部结构分为:内部多孔、
颜色较浅的浮石,泡沫,内部多孔、颜色黑、褐的火山碴。被喷射到空中的火山碎屑,粗重的落在火山口附近,轻而小的或被风吹到几百千米以外沉降,或上升到平流层随大气环流。火山喷发时灼热的火山灰流与水(火山区暴雨、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混合则形成密度较大的火山泥流。火山灰流和泥流都带有灾害性。
二、火山类型及其分类
(一)火山出现的历史很悠久。根据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是否活动过,可将火山分为三类: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1、活火山
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吐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本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二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我国近期火山活动以台湾岛大屯火山群的主峰七星山最为有名。大陆上,仅6年在新疆昆仑山西段于田的卡尔达西火山群有过火山喷发记录。火山喷发形成了一个平顶火山锥。
全世界有516座活火山,其中69座是海底火山,以太平洋地区最多。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和红海-东非大陆裂谷带。中国境内的新生代火山锥约有900座,以东北和内蒙古的数量最多,约有600~700座。最近一次喷发的火山是位于新疆于田县的卡尔达的火山。火山的分布受控于全球板块构造。
2、死火山
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的火山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蚀,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我国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圆约12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99个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狼窝山火山锥高将近1900米。据统计,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1*座。死火山中,有的在近期还喷发过。如我国新疆昆仑山北坡曾在第三纪喷发过的一座死火山,在1951年有再次活动。
3、休眠火山
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雄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如我国白头山天池,曾于1327年和1658年两度喷发,在此之前还有多次活动。目前虽然没有喷发活动,但从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测的喷气孔中不断喷出高温气体,可见该火山目前正处于休眠状态。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
然而,值得令人们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的火山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相互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是一个死火山,在火山脚下,人们建筑起许多的城镇,在火山坡上开辟了葡萄园,但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高温的火山喷发物袭占了毫无防备的庞贝和赫拉古农姆两座古城,两座城市及居民全部毁灭和丧生。
(二)根据火山喷发形式划分为: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熔
透式喷发。
现代火山除大陆裂谷和洋脊外,一般均为中心式喷发;二地质历史上更为常见的多为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窄长的地表裂缝溢出;至于熔透式喷发,一般推论在地球形成早期,地壳较薄,在岩浆热力影响下某些地段被熔透,形成喷出岩与侵入岩直接过度的现象。
三、火山分布
当今世界上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因而将世界上的火山分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几个火山带的位置及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一)、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该火山带分布于横贯欧亚的纬向构造带内,西起比利牛斯岛,经阿尔卑斯山脉至喜马拉雅山,全长10余万公里。这一纬向构造带是南北挤压形成的纬向褶皱隆起带,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在该带火山分布不均匀,纬向构造带的西段,由于南北挤压力的作用,在形成纬向构造隆起带的同时,形成了经向张裂和裂谷带,共有火山100多座,其中中国的卡尔达西火山和可可西里火山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有过喷发,岩性为安山岩和碱性玄武岩类。
(二)、东非裂谷火山带
东非裂谷是大陆最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中部,至红海北端,
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1*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三)、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四)、大洋中脊火山带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陆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澳大利亚东去,与太平洋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北极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中央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火山带。
四、火山影响
火山作为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也存在着对人类有害的地方,其有害影响如下:
1、破坏人类居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火山爆发呈现了大自然疯狂的一面,一座爆发中的火山,可能会流出灼热的红色熔岩流,或是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这样的自然浩劫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惨剧。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因为它在一定情况下也会产生对人类有利的影响,科学实验证明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火山地区景象比较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在一定程度上,火山可以让某些地区重现生机。
2、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
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有些科学家还声明说火山爆发可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然界还有许多事物未被人类发现和认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尤其是手段、方法、工具和人类本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识大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火山的研究和观察,以及火山周围居民对火山爆发所掌握的经验,在火山这一灾害面前人们会变得越来越主动,火山爆发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影响也会逐渐被降低很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1011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1011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