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与复习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与复习大纲
一、要求熟读的章节:
注意:所有SQL语句遵循老师讲课和实验所采用的、SQLSERVER201*支持的SQL。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第七章:数据库设计第八章:数据库编程
第九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要求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DBMS提供的功能,数据语言(DDL,DML,DCL)。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3.数据模型的概念P12,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4.概念模型、实体、属性、码、候选码、外码、域、实体型、实体集的概念。5.实体间的联系及E-R模型。
6.实际的数据库系统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哪几种,什么是基本层次联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9.关系的定义及关系的特性,关系模式的表示,元组、属性、主属性、码、候选码、非码属性、全码、外码的概念
10.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11.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1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13.SQL语言的概念、四个特点
14.SQL语言的数据定义(CREAT,DROP,ALTER)功能:包括对基本表、索引和视图的建立、修改和删除,语法格式。
15.掌握数据查询(SELECT)语句功能和应用(单表、多表连接、嵌套、集函数count,sum,avg,max,min)
(where子句,bwteen…and…,in,like,is[not]null,orderby,groupby,having,any,all,exists,top,selectinto,比较运算符)
16.掌握数据操纵功能:修改(UPDATE)、删除(DELETE)和插入(INSERT)语句的应用17.数据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用户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三类安全性问题,基本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SQL数据控制功能(GRANT、REVOKE)18.基本表、视图的概念,了解视图的作用。
19.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完整性约束涉及的对象及其状态。三类完整性约束(主键、外键、缺省、非空、唯一、CHECK)的定义、修改和删除。触发器的定义、激活和删除。
20.(平凡与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函数依赖(集)
21.关系规范化:了解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的定义,将一个非规范化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步骤(非规范→1NF,1NF→2NF,2NF→3NF,3NF→BCNF)。掌握把一个非规范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方法。
22.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特点、方法步骤,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尤其要掌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及基本技术)
23.[宿]主语言,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存储过程
24.查询处理步骤(4个阶段),查询优化概述P265例,了解关系系统查询优化一般策略,什么是代数优化,物理优化。
25.事务的概念和特性、了解故障种类、恢复原理和技术(尤其掌握日志文件的作用和工作方式)、恢复策略(尤其掌握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26.并发控制的技术(并发操作及引起的数据不一致,解决办法P305习题)、基本封锁的种类(S锁,X锁)、死锁的预防、封锁协议、两段锁协议。27.数据仓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P4
扩展阅读:第17讲-复习大纲与课程总结
第软件测试概述
1、
软件缺陷的定义正式定义
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软件功能超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3、
软件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应追溯到用户需求应尽早和不断地测试
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GoodEnough原则具有良好的测试态度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增量测试测试分级
测试有重点:80/20原则避免测试的随意性4、
对待缺陷的基本原则缺陷的群集现象缺陷有免疫力缺陷关联和依赖测试结果的处理原则对缺陷进行复查和确认测试结果的全面检查出错统计和分析
妥善保存测试过程文档5、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
不同点:软件质量保证(SQA)侧重于对流程中各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管理工作,侧重于流程和方法;而软件测试是对流程中各过程管理与控制策略的具体执行和实施,其对象是软件产品(包括阶段性的产品)。即软件测试是对软件产品的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软件测试,常常被认为是质量控制的最主要手段。6、
v模型和w模型的区别:
V模型是软件开发完了之后才开始测试活动。而W模型则是软件测试活动伴随着软件开发活动。和软件开发同时开展W模型更加敏捷,对于软件的交付期和品质的保证能力更强。7、
测试用例的定义
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环境
测试用例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测试用例。8、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技术层面
指导测试的实施规划测试数据的准备
编写测试脚本的“设计规格说明书”降低工作强度管理层面团队交流重复测试
检验测试员进度质量评估
分析缺陷的标准9、
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原则测试用例的代表性正常数据边界数据错误数据
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10、
测试用例的评价标准有效性经济性可仿效性可修改性独立性可跟踪性
11、软件测试人员应具备哪些素养
作为一名开发人员:熟悉属于开发人员自己的测试任务和测试技术作为一名测试人员:熟悉属于测试人员自己的测试任务和测试技术作为一名测试项目经理:组织测试人员进行项目测试作为一名测试部门经理: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公司测试流程和进行测试团队建设
第三章禅道系统
1、
禅道项目管理系统是什么?
禅道项目管理系统(ZenTaoPMS)是一款国产的,基于LGPL协议,开源免费的项目管理软件,它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测试管理于一体,同时还包含了事务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功能,是中小型企业项目管理的首选。2、
为什么选择禅道系统?
第一款完整涵盖产品管理、任务管理、测试管理的开源管理软件,使用一个软件解决项目管理核心问题。
基于国际流行的敏捷管理方式scrum。B/S架构,方便部署、使用。概念简单,容易上手。
开源的项目管理软件,可自由进行定制,修改。免费的项目管理软件,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
自主的开发框架,预留扩展机制,通过第三方的插件扩展获得更多的功能。有完善的开发团队,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3、
禅道系统的功能列表组织管理
部门管理、用户管理、分组管理、权限管理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需求管理、计划管理、发布管理、路线图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任务管理、项目需求管理、团队管理、工时管理、build管理、燃烧图。
质量管理
Bug管理、测试用例管理、测试任务管理。我的地盘TODO管理、我的需求、我的bug、我的任务4、
禅道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
首先产品人员维护需求列表,需求有优先级和预计工时。
召开产品计划会议,与会人员有产品、研发和测试,大家就当前项目(固定的时间和人)所需要完成的需求达成一致,形成项目的需求列表。项目团队对需求进行WBS任务分解,开始开发。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当有版本提交以后,建立相应的测试任务,记录缺陷。研发人员修复bug。
项目结束之后,大家召开演示会议,团队向相关人员(产品人员及所有感兴趣的人)展示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大家提出的反馈由产品人员整理成为需求。开始下一轮的循环。5、
一、禅道里面bug的基本处理流程
禅道里面缺陷处理的基本流程是:测试提交bug=>开发解决bug=>测试验证bug=>测试关闭bug。如果bug验证没有通过,可以激活:测试提交bug=>开发解决bug=>测试验证bug=>测试激活bug=>开发解决bug=>测试验证=>测试关闭。
还有一个流程就是bug关闭之后,又发生了。测试提交bug=>开发解决bug=>测试验证bug=>测试关闭bug=>测试激活bug=>开发解决bug=>测试验证=>测试关闭。二、第四章软件测试计划与策略
1、测试计划是对每个产品,或是对各个开发阶段的产品开展测试的策略。一个完整的测试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测试范围的界定;时间表的制定;资源的规划;风险的确定;
2、制定测试计划的原则:制定测试计划应尽早开始保持测试计划的灵活性保持测试计划简洁和易读尽量争取多渠道评审测试计划计算测试计划的投入
通常在测试需求分析前制定总体测试计划书,在测试需求分析后制定详细测试计划书。3、
制定测试计划,步骤:(1)产品基本情况调研(2)测试需求说明(3)测试的策略和记录(4)测试资源配置(5)计划表
(6)问题跟踪报告(7)测试计划评审4、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根据是否运行程序,软件测试技术可以分为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1.静态测试包括:(1)代码检查
(2)编码风格与规范(3)代码审查(4)静态结构分析(5)代码质量度量2.动态测试包括:(1)单元测试(2)集成测试(3)系统测试(4)验收测试(5)回归测试5、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
动态测试一般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白盒测试方法:
程序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逻辑驱动测
试、域测试、符号测试、路径测试、程序插桩及程序变异。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黑盒测试方法: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6、
单元测试
目的:检测程序模块中有无故障存在
对象: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与程序设计和编程实现关系密切集成测试
目的:发现与接口有关的模块之间的问题方法:非增式集成测试法和增式集成测试法集成测试
非增式集成测试法
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
在此基础上按程序结构图将各模块连接起来,把连接后的程序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测试增式集成测试法不断地把待测模块连接到已测模块集(或其子集)上,对待测模块进行测试,直到最后一个模块测试完毕
确认测试
目的:对软件产品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的过程系统测试
目的:针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的综合性检验,证明系统的性能测试人员要求:
系统开发人员不能进行系统测试。系统开发组织不能负责系统测试。7、
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项目规划阶段:负责整个测试阶段的监控。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测试需求分析,制定系统测试计划。测试需求分析是指产品生存周期中测试所需的资源、配置、各阶段评审通过的标准等。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制定集成测试计划和单元测试计划。编码阶段:开发相应的测试代码或测试脚本。测试阶段:实施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测试报告。8、
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小题尽量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环境;
测试环境中尽量不要安装其它与被测软件无关的软件,但最好安装杀毒软件,以确保系统没有病毒;
测试环境应与开发环境独立。
第五章黑盒测试
1、
黑盒测试
又叫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2、黑盒测试的目标
盒测试试图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功能错误或遗漏;界面错误,不美观;外部信息访问错误;性能错误;
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在接口上,能否正确地接受输入数据,能否产生正确地输出信息;3、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
基于决策表的测试因果图错误推测4、
等价类测试的基本思想等价类测试的假设:
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效于对这个等价类中其他值的测试。等价类测试的思想:
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
等价类的分类有效等价类
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无效等价类
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的、没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5、
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1)划分等价类,形成等价类表
(2)设计一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3)设计一新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6、
边界值分析获得测试用例的方法:
使所有变量取正常值,只使一个变量取极值;
对于一个n变量函数,边界值分析会产生4n+1个测试用例。7、
2.加法器边界值测试用例设计
【例】加法器程序计算两个1~100之间整数的和。
对于加法器程序,根据输入要求可将输入空间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即1个有效等价类(1~100之间),两个无效等价类(100)。但这种等价类划分不是很完善,我们只考虑了输入数据的取值范围,而没有考虑输入数据的类型,我们认为输入应为整数,但用户输入什么都有可能。边界值分析法的测试运用
为此,我们可综合考虑输入数据的取值范围和类型划分等价类,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输入条件1~100之间整数100整数小数所属类别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编号5678输入条件非数值(字母)非数值(特殊字符)非数值(空格)非数值(空白)所属类别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号测试用例Test1Test2Test3Test4Test5Test6Test7Test8Test9Test10Test11Test12Test13测试用例Test14Test15Test16Test17Test18Test19Test20Test21输入数据加数1129910050505050050101500.2输入数据加数150A50@50空格5050加数20.250A50@50空格50加数25050505012991005005010150预期输出和51521491505152149150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预期输出和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提示“请输入1~100间的整数”Test228、决策表
决策表(DecisionTable),又叫判定表
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决策表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
决策表的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Stub)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动作桩(ActionStub)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
条件项(ConditionEntity)列出条件桩的取值
动作项(ActionEntity)
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决策表建立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①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②确定规则的个数;
n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则有2种规则;③填入条件项;
④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⑤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9、
维修机器问题问题描述:
“对于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并且维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10年以上的机器,应给予优先的维修处理”请建立决策表。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条件桩
C1:功率大于50马力吗?C2:维修记录不全吗?C3:运行超过10年吗?动作桩
A1:进行优先处理A2:作其他处理(2)确定规则个数输入条件个数:3;
每个条件的取值:“是”或“否”;规则个数:2*2*2=8;3)填入条件项;1234功率大于50马力吗?YYYYN条件维修记录不全吗?YYNNY运行超过10年吗?YNYNY进行优先处理动作作其他处理(4)填入动作项;1234567功率大于50马力吗?YYYYNNN条件维修记录不全吗?YYNNYYN运行超过10年吗?YNYNYNY进行优先处理动作作其他处理功率大于50马力吗?(1)Y(2)Y(3)Y(4)N维修记录不全吗?条件运行超过10年吗?YNNYNY进行优先处理动作作其他处理化简(1)(2)(3)功率大于50马力吗?YYY维修记录不全吗?条件运行超过10年吗?YNNYN进行优先处理动作作其他处理10、
因果图(Cause-EffectGraphics)分析方法因果图分析法最终生成的是判定表,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因果图分析依据
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因果关系作用
能够按一定步骤,高效率地选择测试用例指出程序规约描述中存在着的问题
利用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
1.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原因常常是输入条件或是输入条件的等价类;结果是输出条件;
2.分析程序规约的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3.在因果图上使用若干个特殊的符号标明约束条件4.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5.把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写成测试用例第五章白盒测试
1、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化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从程序的控制结构导出测试用例。2、
黑盒测试只能观察软件的外部表现,即使软件的输入输出都是正确的,却并不能说明软件就是正确的。因为程序有可能用错误的运算方式得出正确的结果,例如“负负得正,错错得对”,只有白盒测试才能发现真正的原因。
白盒测试能发现程序里的隐患,象内存泄漏、误差累计问题。在这方面,黑盒测试存在严重的不足。3、
白盒测试中的逻辑覆盖方法有以下6种: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5.条件组合覆盖6.路径覆盖4、
1.语句覆盖
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2.判定覆盖
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即判断真假值均曾被满足。3.条件覆盖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以后要使每个判断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4.判定-条件覆盖基本思想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条件中的所有条件可能至少执行一次取值,同时,所有判断的可能结果至少执行一次。5.条件组合覆盖基本思想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6.路径覆盖
基本思想是:设计所有的测试用例,来覆盖程序中的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5、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比较
白盒测试只关注软件产品的测试,不能够确保产品已经实现了规格说明中的所有功能。黑盒测试则只关注规格说明中的功能测试,不能够保证已经实现的各个部分都被测试到。
与黑盒测试相比,白盒测试的成本要高一些。黑盒测试故意不考虑控制结构,而只注意信息域。白盒测试只考虑测试软件产品,它不保证完整的需求规格是否被满足。黑盒测试是一种确认技术,回答“我们在构造一个正确的系统吗?白盒测试是一种验证技术,回答“我们在正确地构造一个系统吗?”
建议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先使用黑盒测试,然后统计相应的覆盖率,再设计适当的白盒测试用例作为补充以保证测试的完整性。6、
白盒测试工具
Java语言:Junit,
C++:CppUnit、VisualUnit等
第六章单元测试
1、
1.单元测试的定义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
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单元测试的内容包括单元的内部结构、单元的功能和可观测的行
为。
2.单元测试方法
功能性测试结构性测试
3.目标
(1)检查代码实现是否符合设计测试依据是详细设计描述(2)尽早发现错误4.测试对象:“单元”
结构化编程语言
单元测试对象是函数或者子过程。
面向对象语言
单元测试对象是类或者类的方法。如一个菜单、屏幕显示界面或对话框等2、
驱动模块(Driver)
被测基本单元的主程序,它接收测试数据,并把数据传送给被测单元,最后输出实测结果。桩模块(Stub)
用来代替被测基本单元调用的其他基本单元。3、
你认为驱动模块、桩模块中哪一种类型模块开发较为容易些,并给出理由?4、
单元测试主要对模块的五个基本特性进行评价模块接口
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
重要的执行路径错误处理5、
单元测试策略
自顶向下的单元测试自底向上的单元测试孤立单元测试方法:不考虑每个单元与其它单元之间的关系,为每个单元设计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每个模块进行独立的单元测试。
优点:简单、容易操作,可达到高的结构覆盖率。缺点:不提供一种系统早期的集成途径。总结:最好的单元测试策略。6、
主要单元测试方法人工静态分析自动静态分析自动动态测试人工动态测试7、
测试过程中各种人员的作用系统分析设计人员
进行需求跟踪,确保系统需求的实现和更新。进行软件单元可测性分析,确定单元测试的对象、范围和方法。软件开发人员
负责编码和单元测试过程,完成单元测试计划、方案和报告。软件测试人员
参与单元测试计划、方案和报告的评审,对单元测试的计划、设计和执行质量进行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参与由开发人员负责的代码检视、单元测试等活动。
配置管理人员
对代码及单元测试文档进行配置管理。质量保证(QA)人员
参与编码与单元测试评审,对编码和单元测试过程进行审计。8、
单元测试重点内容静态测试代码检查
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白盒测试语句覆盖测试判定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
判定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测试路径覆盖测试黑盒测试
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界值分析方法错误推测方法
第七章集成测试
1、集成测试的概念
集成(Integration)是指把多个单元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单元。
集成测试(IntegrationTesting)是在假定各个软件单元已经通过了单元测试的前提下,检查各个软件单元之间的相互接口是否正确。2、集成测试主要关注下列问题:(1)模块间的数据传递是否正确?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错误的影响?(3)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会不会被异常修改?(4)块组合起来的功能能否满足要求?
(5)集成后,各个模块的累积误差是否会扩大,是否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3、集成测试与单元测试的区别小题1)测试对象有所区别;
2)集成测试关注的是模块间的接口,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单元组合后是
否实现预计的功能。
3)集成测试组装的对象比单元测试的对象级别要高。4、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的区别小题
1)系统测试对象是整个系统以及与系统交互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系统测试更多
程度上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对系统做功能性的验证,同时还对系统进行一些非功能性的验证,包括系统测试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性测试、恢复性测试等。系统测试的依据来自用户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行业的已成文的或事实上的标准。
2)集成测试所测试的对象是模块间的接口,其目的是要找出在模块接口上面,
包括整体体系结构上的问题。其测试的依据来自系统的高层设计(架构设计或概要设计)。
3)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承担,以提
高集成测试的效果。5、集成测试目的
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侯,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在单元测试的同时可进行集成测试,发现并排除在模块连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构成要求的软件系统。6、集成测试与开发的关系
集成测试是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概要设计阶段相对应的,而在软件概要设计中关于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就是集成测试用例输入的基础。集成测试的层次与原则1.集成测试的层次
对于传统软件来说,按集成粒度不同,可以把集成测试分为3个层次,即:(1)模块间集成测试(2)子系统内集成测试(3)子系统间集成测试
对于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来说,按集成粒度不同,可以把集成测试分为2个层次:
(1)类内集成测试(2)类间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的原则
(1)所有公共接口必须被测试到;(2)关键模块必须进行充分测试;(3)集成测试应当按一定层次进行;(4)集成测试策略选择应当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和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5)集成测试应当尽早开始,并以概要设计为基础;
(6)在模块和接口的划分上,测试人员应该和开发人员进行充分沟通;(7)当测试计划中的结束标准满足时,集成测试才能结束;
(8)当接口发生修改时,涉及到的相关接口都必须进行回归测试;(9)集成测试应根据集成测试计划和方案进行,不能随意测试;(10)项目管理者应保证测试用例经过审核;(11)测试执行结果应当如实的记录。7、
集成测试过程
一个测试从开发到执行遵循一个过程,不同的组织对这个过程的定义会有所不同。根据集成测试不同阶段的任务,可以把集成测试划分为5个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执行阶段、评估阶段。8、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1.为系统运行设计用例
可使用的主要测试分析技术有:(1)等价类划分。(2)边界值分析。
(3)基于决策表的测试。2.为正向测试设计用例
可使用如下几种主要测试分析技术:(1)输入域测试。(2)输出域测试。(3)等价类划分。(4)状态转换测试。(5)规范导出法。3.为逆向测试设计用例
可使用的主要测试分析技术有:(1)错误猜测法。(2)基于风险的测试。(3)基于故障的测试。(4)边界值分析。(5)特殊值测试。(6)状态转换测试。
第八章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systemtesting)是指测试整个系统已经确定是否能够提供用户的所有需求行为。选择
系统测试主要分为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两大类。
功能性测试包括: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可适用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健壮性测试。2、功能测试方法:
有两种:链接或界面切换测试和业务流程测试。3、业务流程测试主要测试内容:1.主要是系统应用功能的测试。2.基于用例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3.用例场景是通过描述流经用例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这个流经过程要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其中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
4、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主要检验软件是否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类性能指标,并满足一些性能相关的约束和限制条件。
目标: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检验是否达标、是否能够保持。方法:覆盖系统的性能需求,一般和负载测试结合使用。工具:在需要大访问量时尤其需要使用工具。
测试内容:评估系统的能力、识别系统中的弱点、系统调优。
5、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StressTesting)是指模拟巨大的工作负荷,以查看系统在峰值使用情况下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压力测试是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来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什么负载条件下系统性能处于失效状态,以此来获得系统性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6、
压力测试与性能测试的联系与区别:
1)压力测试是用来保证产品发布后系统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关注的重点是系统
整体;
2)性能测试可以发生在各个测试阶段,即使是在单元层,一个单独模块的性能
也可以进行评估。
3)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
测试。
4)性能测试是检测系统在一定负荷下的表现,是正常能力的表现;而压力测试
是极端情况下的系统能力的表现。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LoadTest):
负载测试是通过逐步增加系统工作量,测试系统能力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满足功能指标的情况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工作量的测试。压力测试实质上就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和并发性测试:
并发性测试是一种测试手段,在压力测试中可以利用并发测试来进行压力测试。
7、容量测试
所谓的容量测试(VolumeTesting)是指,采用特定的手段测试系统能够承载处理任务的极限值所从事的测试工作。这里的特定手段是指,测试人员根据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极限,制造相对应的任务组合,来激发系统出现极限的情况。容量测试的目的
容量测试的目的是使系统承受超额的数据容量来发现它是否能够正确处理,通过测试,预先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库记录数等),确定系统在其极限值状态下是否还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容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8、容量测试与压力测试的区别
1)与容量测试十分相近的概念是压力测试。二者都是检测系统在特定情况下,
能够承担的极限值。
2)然而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压力测试主要是使系统承受速度方面的超额负
载,例如一个短时间之内的吞吐量。
3)容量测试关注的是数据方面的承受能力,并且它的目的是显示系统可以处理
的数据容量。
9、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区别
更确切的说,压力测试可以看作是容量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
试的一种手段,不是直接的测试目标。压力测试的重点在于发现功能性测试所不易发现的系统方面的缺
陷,而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目标内容,也就是确定软件产品或系统的非功能性方面的质量特征,包括具体的特征值。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更着力于提供性能与容量方面的数据,为软件
系统部署、维护、质量改进服务,并可以帮助市场定位、销售人员对客户的解释、广告宣传等服务。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相通,在实际测试工作
中,往往结合起来进行以提高测试效率。一般会设置专门的性能测试实验室完成这些工作,即使用虚拟的手段模拟实际操作,所需要的客户端有时还是很大,所以性能测试实验室的投资较大。对于许多中小型软件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完成性能测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10、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时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其目的是发现软件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安全性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级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和系统级别的安全性。安全性测试方法:1.功能验证2.漏洞扫描
3.模拟攻击实验
11、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对某些已经被测试过的内容进行重新测试。
第九章验收测试
1、
验收测试分为用户验收测试和操作验收测试。
1)用户验收测试的目标是确认被测应用能满足业务需求,并在将软件正式交付
给最终用户之前,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并可以使用。用户验收测试在测试组的协助下由一个或多个用户代表执行的。
2)操作验收测试的目标是确认被测应用满足其操作需求,并确保系统正式工作
并可以使用。操作验收测试在测试组的协助下由一个或多个操作代表执行的。
3)用户验收测试与操作验收测试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验收测试是用于验证被
测应用在操作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例如更新后的被测应用的安装,对被测应用极其数据的备份、归档和恢复以及注册新用户并为其分配权限)。用户验收测试用来验证被测应用符合其业务需求,并在正式提交给最终用户之前确信系统工作正确并可用。实际上,如果被测应用仅支持一些简单的系统管理功能,用户验收测试与操作测试通常会合并为一个测试活动。2、Alpha测试和Beta测试的区别?
第十章软件测试管理
1、如何组织软件测试团队?构建高效的测试团队
第一步:选择先进的方法论构筑指导流程第二步:选择合适的人才建设测试团队第三步:选择强大的技术平台搭建环境第四步:制订标准和规范,稳步提高质量
2、如何进行测试人员的培养?
一个高效的测试团队要有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加强测试人员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涉及人员选择、培训与培养和其职业发展规划。3、软件bug有哪些类型?其管理流程是什么?软件bug的类型如下:
需求类bug、分析设计类bug、程序功能错误、程序运行时错误、编码规范类错误、数据库类错误、接口类错误、界面类错误、配置类bug、建议性bug。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与复习大纲》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与复习大纲: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