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5:24:32 | 移动端: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201*-7-26

201*年的全省市级党校图书馆评估工作,是对全省市级党校图书馆工作的一次全面推动,意义重大。我校在此次评估中被评为“合格”。评估后,我馆及时向校委作了专题汇报,特别是针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自建数据库建设尚需有较大推进”,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并制定了整改的规划和落实措施,不断推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一、整改情况

06年评估以来,我馆在校委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针对评估中提出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整改,收效甚大。总结06年以来的整改和建设情况,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克服一个“不利因素”

06年评估以后,我馆及时向校委报告了评估结果,也把图书馆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向校委作了书面报告。校委十分重视,当即表态要重视解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尽快赶上周边市级党校先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但08年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动议,要对党校地块进行拆迁整理,党校因此一直处于即将动迁之中。09年市人大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党校搬迁项目的决议,今年元月31日新校区建设举行了奠基典礼。故此,党校老校还一直处于“维持”之中,原则上不再进行大的建设。这对我们图书馆建设来说,是个不利因素。但我们并没有因为动迁问题而影响数字资源建设,而是全力争取校委支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推进数字资源建设,特别是尽全力创造条件做了大量工作。在新校区规划中,我馆多次向校委进言,对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要求和看法,争得了校委的高度重视。按照现在的已通过的规划方案和我校校委的意见,就是学校要“创建一流党校”,图书馆要建一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也要成为全省一流水平,要不低于周边江苏市级党校图书馆建设水平。可以说,新的图书馆建设规划,不论是在规模配置上还是在软件建设上,特别是在数字资源建设上都将有一个质的提高。

2、依托“两个平台”

数字资源的利用平台十分重要,单靠自己党校校园网一个平台就显得十分单薄。我们除了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这个平台建设外,还重点依托省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和我市两大高校校园网数字资源平台,给党校教学科研、干部学习培训提供重要支撑。

(1)依托省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201*年6月,在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上,我校首批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并积极按要求履行了协议,缴纳相关费用。客观地说,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是一个创举,是提高市级党校干部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一年多来的实际效果看,确实在教学科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得到了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的一致肯定。我校领导对这个共建共享平台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也十分认同,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当然,也有人甚至认为我们只要有这个支持平台就行了,不需要自己再搞了。

(2)依托滁州两大高校的数字资源平台,全方位拓展服务平台。

除了主要依托省党校信息资源平台和广泛的互联网开放利用平台外,我馆的另一个特色,是多年来一直与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保持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我们在原有的与两家高校签订有《馆际互借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在数字资源利用上的合作,合作的内容,主要是我们的教员可以凭他们提供专用证件;免费进入其数字资源平台,浏览下载其中的数字资源,如果进行提前联系协调,我们的学员可以集体进入其大规模的电子阅览室集中学习,享受其资源服务。

3、加强三项基础性工作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要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

一是人员素质要与数字资源建设相适应。我馆历来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信息服务素质平均水平相对较低。06年以来,我们积极参加数字资源培训班。比如201*年夏季我们参加了全省党校图书馆系统数字资源建设(黄山)培训班;201*年秋季我们参加了赴东北部分党校图书馆的考察调研活动。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调研,我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技能(当然也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建议每年都要开展几次这类活动,并制度化下来。

二是提高数字资源应用水平。有了数字资源,并不等于我们的工作就做完了。我们还要做好促进其应用的工作。首先,我们积极宣传推介拥有的资源平台,引导鼓励大家上网使用;其次,我们积极为校委领导提供专题服务,帮助他们熟悉网络,掌握资源利用技能;再次,主要围绕我们党校正在进行的五个平台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平台、滁州市科学发展大讲堂、党校“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学习型党校”大讲堂、滁州市情研究中心建设、我校网站建设等五个平台),积极参与、主动服务;第四,我们积极为主体班、研究生班等各类班次提供信息服务,特别是工作日之外的加班服务(包括夜间上网服务)等,既在学员中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也为馆员获得一定的劳务收入。

三是积极提高纸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我馆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党校特色的藏书体系,现有馆藏图书64428册,工具书3751册,装订过刊37000册,报纸合订本上千册,电子光盘千余盘(此次搬迁,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剔旧工作)。专人负责利用多种渠道向读者宣传图书,指导阅读,提供专题服务。

4、存在的最大问题

我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问题不少,在资金投入、软硬件建设、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都要向省党校学习,向兄弟党校看齐。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数据库建设,目前基本上还是空白,办公自动化还未正式启动。对此,我已向新的分管校长和新的校委班子作了汇报,相信新校区建成后,该项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大突破,甚至后来居上也不敢说不可能。

扩展阅读:地级市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现代情报图书与情报*双月刊季刊公开长春市人民大街132号公开兰州市滨河东路250号130021730000(0431)5647990(0931)8270072

地级市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广东省中山市委党校李利华

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图书馆文献组织技术为一体的、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一定的信息源支撑、足量的专业人才保证,地级市党校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位,这些方面的条件都受到限制,建设数字图书馆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意义落实得力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在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数字图书馆建设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必须到位,如果认识不到位,工作必然不到位,认识落后,工作必然落后。”过去,我们地级市党校的领导及图书馆工作人员,虽然也意识到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甚至说它是党校教学科研的“精神粮库”,但在行动上,却有些无力,有的党校不要说建设数字图书馆,就连传统图书馆的建设都舍不得投入资金;有的一年买不了几百本书,舍不得花精力搞图书馆建设,知识库变成杂物房。这些都给数字图书馆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潮流的必然驱动,是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拓展和延伸,人类正在向以“数字”、“网络”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迈进。这种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为特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各种信息。在这种全球性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驱动下,数字图书馆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级市党校图书馆如果不从传统图书馆模式中逐步走向数字图书馆,这个“知识水库”就会逐渐干枯。党校图书馆拥有大批的领导干部读者群体,在加强干部信息基本知识教育、指导阅读检索文献、传输知识、进行党性教育等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为领导干部的各项教育提供了必需的资源保障,我们也可以通过入网,将富有党校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经常不断地提供给读者,发挥党校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的特有作用。地级市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息资源匮乏,而数字图书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信息利用的共享化弥补了这一不足,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服务无限和方便快捷的目的。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拓展空间,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以满足教师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基于以上认识,地级市党校的领导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从思想上明确意义,而且应在行动上把图书馆看成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教学科研的重要五环节和组成部分,树立“以网络为依托、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真正把地级市党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抓紧抓好。

二、统筹规划打好基础

建设数字图书馆,虽然已有一些地级市党校走在前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标准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说,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建设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完整的目标,即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图书馆”,要统筹兼顾,从各方面打好基础,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边做边修改边完善,势必会造成财力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如何进行统筹规划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加上信息处理、传播和发布工具,而是支持面向对象的分布式查询的资源库。它要求有用户界面、对象库、调度系统和查询系统。从硬件上来说,它须有进行数字化录入的工具,如计算机、扫描仪等,同时,还需有比较多的信息存储介质和与外界的多媒体网络相接。这就需要较大的资金投放,就地级市党校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经费是有限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立足现实条件,积极而稳妥地进行,不能搞华而不实、盲目攀高。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型的项目开始,如扫描制作、专题文献的上网服务、电子阅览等。目前,有些地级市党校图书馆的建设就是采用的这种分步形式。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较为符合地级市党校的实际。

2、合理选择图书馆管理软件。合理选择图书馆管理软件,不仅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关系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选择软件的时候,各地级市党校图书馆应在省级党校图书馆的指导下,经过认真分析论证后进行正确的选择。所选的软件尽可能在全省范围内做到统一,而且具备系统功能比较齐全、操作方便的特点,能适应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目前,我省地级市党校在图书馆管理软件的使用上,其风格各有不同,这给我们进行数据库共建带来了不便。

3、合理配置计算机设备及网络。数字图书馆得以实现,首先在于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没打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无从谈起。过去,有些党校在配备计算机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技术缺乏,又缺少咨询和论证,虽然有大笔投入,但难于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在配置计算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上网的需要,上网对计算机的要求并不特殊。但计算机的配置不一样,对于运行网络软件却有很大的影响,其上网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选择计算机的时候,最好选择比较高档次的CPU、内存和硬盘,了解电脑公司的可信度,以防止建买上的失误。在网络的选择方面,要注意调制调解器的传输速率,一个高速率的调制调解器为我们以更高的速度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提供可能。同时,还要了解ISP提供的电话中继数量和出口宽带与用户之比,以节省时间和提高速率,满足众多读者群获取信息的需要。

三、突出重点合作共建

在因特网上,每个数字化图书馆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中心,这个信息中心必须建立具备信息资源个性的数据库,才能够网得众多的读者而取得网上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党校是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队伍的重要阵地,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的时期,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全党工作的大局。地级市党校在全党的干部培养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图书馆的信息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地级市干部的素质。我们有责任规范建立适应党校教育、具有党校特征、适应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需要的数字图书馆。过去,我们在进行图书期刊的采集整理时,注重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建设知识的广收博藏,这适应了当时的教育目标。现在,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修养,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素养以及领导经济工作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藏书内涵早已满足不了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对信息资料的门类进行充实和扩张,向专、深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注意党校特色。党校图书馆不同于普通高校图书馆,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图书馆,在知识门类的扩张上我们仍然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科信息资源为重点。最近几年来,我们比较注重对经济和法律类信息资源的收集,馆藏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丰富。但是,与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的需要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文化科技知识信息的收集。为适应地级市党校干部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应加强对地级市信息资源的收集。这样,我们就有了比较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库,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先进文化和人类科技进步,培养优秀人才奠定更好的基础。

全国党校系统确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框架:利用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平台,建设全国党校系统分布式的超大规模数据库群,并以中央党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通过互联网形成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这个框架为我们地级市党校建设数字图书馆展示了美好前景,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就地级市党校目前的情况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的已经起步,有的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有相当部分还完全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阶梯上。建设数字图书馆,可以采用计算机录入图书资料信息、设立综合的电子阅览室等分步实施的形式,但不能仅仅这样去理解。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集合概念,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自90年代初Web诞生以来,上网己成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一个崭新而宽广的渠道,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使用也更加方便。但是,仅有网路,没有信息车,上得网,无资料可查,那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国文献资源相当丰富,但要将其换化成数字化形式,需要一笔相当大的资金投入,不要说地级市图书馆,就是省级图书馆也难以完成,客观要求我们要进行合作共建,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和浪费。东北大学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的杨沛超、魏来提出:“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可考虑细化为国家级中心和地区级中心两个层次,分头组织实施。”按照这个两分法的模式,地级市党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定位于二级中心之下。合作共建的形式要求各个图书馆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因此,省级党校图书馆要加强对地级市党校图书馆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作好地级市党校之间的协调。各地级市党校图书馆应在省级党校图书馆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兼顾所在地区信息中心的要求,确立馆藏信息数量和形式,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四、建用结合以用促建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如果不发挥作用,不仅形同虚设,且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要通过读者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的查洵和利用,检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目前,就整体状况来说,信息形式仍处于由静态向动态逐步转换、以静为主、动静并存的时期,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有比较长的持续期。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既要前瞻,也要顾及现实,实行建用结合。

一是要充分利用既有的馆藏物理实体资料。现阶段,我们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对传统纸型文献采、编、流、藏等各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全面采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并着手为未来向数字图书馆建设过渡做准备。与此同时,也可以将馆藏的纸质文献根据服务对象选取重点,有计划地转换成数字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同时保存好原件,实行优势互补。二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用全校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我们有些党校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启动之前,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上网查获教研信息的形式,这些举措都为将来数字图书馆建成以后的利用打下了基础。同时,这些举措激发了读者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渴求,这种渴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能够促使学校领导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高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紧迫性的认识,从而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三要培养读者学会使用数字图书馆。广大读者对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适应过程,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对计算机检索书目、阅读电子读物、查找网络信息、下载专题文件等,还不会或者不习惯。图书馆要把对用户的培训纳入整个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工作计划中,其培训手段可以采用在线和各种帮助使用的形式。通过培训,赢得更多的读者,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各项操作,提高自我服务的本领,使他们在熟练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在管理和信息采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五、强化队伍提高素质数字图书馆最具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特征,科技含量比较高,它的建设和运作强调人员和技术的层面,强调人的作用,强调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因此,“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活跃、技术过硬、专业协调、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副

校长王伟光在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数字图书馆建设会议上的讲活)。地级市

党校对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工作不可忽视。一要在编制上给予合理的人员数量配置。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图书馆员管理的信息的性质、数量、质量和存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对信息的组织、管理、服务效率比传统的方式有很大的提高,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对专业信息人员需求数量的减少。在功能上,要对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要通过上网获取新的动态性信息,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要开辟专业电子阅览室,等等。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图书馆来说,从服务内容和服务方位上都有了较大的扩张,需要有合理的人员配置。但目前一些地级市党校图书馆的编制和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隶属于教务科的管理之下;有的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这种状况是很难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的。在人员配置上,既要有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也要有擅长于计算机操作的,同时还要有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门类理论知识的人才,形成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和立体化。

二要加强对现有图书馆人员的培养。在地级市党校现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大部分是能适应图书馆工作的。但是,也不可否认,一些工作人员是“半路出家”的,不要说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就是连进行传统图书馆管理中的分类编目,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学习培训过程。有些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还适应不了信息开发的需要。而且,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对传统的图书馆员进行转型,增加技术含量,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将基础好的人员送出去培训,省级图书馆要开办有关这方面的专业培训班;二是进行就地培养,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三是鼓励自我学习,这是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有的自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海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四是让图书馆人员参与学校的理论讨论和科研课题工作,以使他们了解各门学科的理论发展动态和科研进度,使他们心中有数,为搞好信息服务明确方向。

三要引进技术人才。数字图书馆的队伍结构,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的。从现有的人员中培养,虽然是可以见效的,但从长远的目标来考虑,难以满足需要。对于那些技术人才缺乏的图书馆来说,引进人才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引进经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或信息管理专业培训的人才。同时,从机制上保证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使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保持在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水准上,以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运作的顺利进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滁州市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查自评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