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

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5:26:39 | 移动端: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

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

泉港团区委组织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

服务行动”工作小结

按照团省委、团市委的文件要求,泉港团区委抓住“3〃5”第12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雷锋月”等时机,

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主题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是组织7个镇(街道)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雷锋月”这段时间,以“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与所在辖区内农民工子女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共40名大学生村官结对40名农民工子女),在业余时间或周末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和功课辅导,与他们聊天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促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同时,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还力所能及地向农民工子女赠送一些书包、文具盒、课外阅读书籍等学习用品,给农民工子女带去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3月5日当天,我们组织7名机关医疗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到山腰中学和庄重文实验小学等农民工子女较

为集中的学校为农民工子女进行义诊,青年志愿者医师们详细地为农民工子女体检、诊断,积极向他们讲解有关卫生健康知识,并免费赠送部分治疗胃痛、感冒、腹泻等儿童日常用药非处方药品。

三是组织泉港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成对子,利用周末带领20名农民工子女参观泉港城市新面貌,通过参观了福建联合石化、国电泉州热电公司、泉港锦绣广场、柳亭植树园等地,让他们体验到泉港建区1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了解和融入泉港。

扩展阅读: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案例及通知

附件3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工作案例(一)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201*年9月

目录

一、结对+接力篇…………....……………..……………...........1

1.天津市河东区:构建“一二三四+X”关爱工作机制..........................................22.辽宁省共青团:“千语千寻”圆梦行动搭建社会化动员与参与机制...............93.武汉理工大学:榜样辐射助成才注重结对促接力.....................................15

二、学业辅导篇………..……..……………………...........…..23

4.北京市共青团:“爱心课表”赢得孩子们的喜爱.............................................245.江苏镇江:“四点钟学校”助农民工子女学有所成.........................................33

三、亲情陪伴篇…….......……….…………………….........…40

6.广东佛山:“三结合三走进”打造同城共爱….............................……..........417.上海市共青团:“项目+团队”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温暖亲情.......................498.福建南平:“温馨驿站”让紧闭的心扉打开...................................................55

四、感受城市篇………...…………………………………..…62

9.广东省共青团:“朝阳快乐营”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城市梦.......................6310.吉林省吉林市:共青团助推农民工子女亲近城市、健康成长…….............6911.江苏张家港:“快乐蒲公英”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新生活...........................76

五、自护教育篇……………........……………….……........…83

12.西南科技大学:用爱陪伴成长自护扬帆启航...........................................8413.广西梧州:构筑“三位一体”体系共建互爱长洲….................................…90

六、爱心捐赠篇……....……………………………...........…96

14.山东济宁:把“集善之家”打造成拓展型服务阵地.......................................9715.四川省共青团:建好“留守学生之家”务实关爱农民工子女...................10516.重庆市共青团:携手在渝央企打造“国家电网春苗之家”.........................11217.江西省共青团:“杜鹃花爱心小屋”情牵农民工子女..................................118

I

结对+接力篇

1

天津市河东区:构建“一二三四+X”

关爱工作机制

摘要:天津市河东区共青团系统在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探索针对区域内农民工子女实施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以“城市融入”和“素质提升”为主旨,以“平等、励志、融合”为理念的新心希望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逐步构建了一个全区性的组织实施体系、学校和社区两个实施阵地、三个层面结对格局、四个支撑子项目以及多支志愿者服务队的“一二三四+X”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思路做法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农民工子女人数也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河东区共有1800余名农民工子女,占整个地区中小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山门街道、常州道街道、东新街道等街域。其中1300人分布在6所小学里,500人分布在6所中学。河东团区委集中力量,围绕五项服务内容,经过调研、试点和全区推广三个阶段,逐步探索建立了“一二三四+X”的长效机制,关爱行动覆盖到全区12所中小学的1800余名农民工子女,效果明显。

(一)建成一个项目组织实施体系。目前已经建立了由党委督导、团委主导、学校社区实施、驻区企事业单位全面参与的组织实施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此外,中

2

天集团还捐赠了15万元成立中天。新心希望基金,为项目运行提供经费保障。自201*年新心希望项目实施以来,团区委负责制订计划整体推进,并定期向区委领导进行汇报,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支持;街道党委履行党建带团建职能,积极支持街道团组织的活动;教育局党委领导亲自督导学校实施。

201*年4月,河东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主持召开了试点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要求各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活动项目,务必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友爱道小学结合学校的书香文化节邀请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共读一本好书,汲取成长精华;益寿里小学建立了农民工子女腰鼓队,鼓舞农民工子女克服困难,昂扬斗志;盘山道中学结合学校国学传统教育的特色,提升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素质,培养其坚韧不拔的体制。教育局将把各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列入教育局考核范围和校长论坛的主要课题,在机制上保障了新心希望的推行。

关爱行动得到党政领导、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和支持,团委干部实施项目具有积极性,志愿者的热情高、干劲大,同心协力做好农民工子女服务活动,促使这一体系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构建两个主要阵地。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依托学校和社区建立了两个主要阵地,在学校实施素质提升项目,在社区实施城市融入项目。组织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到学校里进行学业辅导、团队训练、兴趣辅导等,以学校为阵地推动新心希望之星和新心希望园丁的评选,依托原有的家长会逐步推动实施新心希望家长课堂。充分借助街道社区共青团力量,结合共青团传统品牌工作,在项目统筹安排下,探索建设符合各街道特点的新心希望假期学校;积极协调民政、工会、辖区企业等各方资源,对农民工子女进行专项资金救助;成立街道流动团支

3

部和少先队,从农民工子女中选拔优秀骨干担任负责人,引导其自行组织适合其特点的活动;指导社区设立专门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青少年学校开放日;定期召开农民工子女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面对面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融入社区。

(三)形成三个层面结对共建格局。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关爱和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合作机制。一是依靠12所青年文明号单位与12所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结对共建;二是依靠街域内两新组织与街道社区结对开展活动;三是依靠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如电建公司为共建单位益寿里小学捐赠20台电脑建立电脑室,常州道街道与街域内的月福公司、高压供电公司、常州医院、河东检察院未检科、音乐学院管弦系等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共同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爱心义卖、捐赠学习机、参观博物馆等活动,红烛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签订8方面内容的爱心帮扶协议。

(四)推动四个支撑子项目。我们在关爱服务中开发了新心希望志愿者训练营、新心希望之星和新心希望园丁评选活动、新心希望假期学校、新心希望家长课堂等四个子项目。通过对新心希望志愿者开展一系列辅导培训,提高其服务农民工子女的能力;通过新心希望之星和新心希望园丁的评选,挖掘农民工子女和学校老师中的感人事迹、精神,使项目从简单帮扶转向深层励志;通过街道开展的新心希望假期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假期无处可去、无人看管的问题,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依托家长会的组织形式,丰富拓展家长会内容,推动实施家长课堂,帮助农民工子女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

4

确的教育方法。这个暑期,中山门街道、东新街道和常州道街道分别根据自身特色组织了专门面向农民工子女的新心希望假期学校。

来自常州道街道的小学三年级的婷婷和初三的哥哥海斌同父母住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黑漆漆的小屋里。他们的老家在河北沧州,婷婷出生在这里,海斌1岁时便随父母来到了天津。

对于小兄妹来说,这个暑假有一件事让他们特别开心,那就是参加常州道街道团组织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办的新心希望假期学校。暑假开始的时候,小兄妹在假期学校结识了很多小朋友,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还组成了“蒲公英合唱团”。每次活动,小兄妹都早早来到街道活动室,活动由开场游戏“齐心爆破”开始,团员们相互配合完成气球爆破,体会在团队协作的技巧和方法。其后,由来自音乐学院的张茜老师教团员们继续学习歌曲“虫儿飞”和“歌声与微笑”,孩子们由最初的音准、音高不准,慢慢发展到可以熟练地演唱,并在老师的提示下辅以表情和动作。为了能让活动丰富有趣,活动期间还穿插了游戏“几只脚”和“官兵捉贼”,旨在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协作力以及观察力。通过一个假期的活动,小兄妹俩能够大胆地上台发言了,笑容也更灿烂了,小哥哥还主持了暑期学校的结业典礼。

这些活动都是常州道街团工委为街域内的农民工子女精心设计的。常州道街道于今年6月进行了组织格局创新,吸纳了河东区音乐学院管弦系、高压供电公司、常州医院等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为常州道街道团工委编外副书记,各编制外副书记根据自己单位的情况拟定了活动计划,以讲座、娱乐、参观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设计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奉上一道美味大餐。全区各个街道、社区都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兴趣爱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城市中体验快乐、感受温暖。

5

(五)成立多支志愿者队伍。工作模式中的X即成立若干支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使其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专业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我区已成立鲁山道街关爱服务队、电力公司小蜜蜂服务队、中天志愿者支队、中山门街道红烛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队伍。

中山门街道“红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年3月份,成员分别来自街道机关、社区、两新团组织,分别从事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自护教育、法律顾问等多种职业。为了更好的给农民工子女及家长提供帮助与服务,“红烛”专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针对街域内农民工子女人数及需求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街域内有农民工子女400余人,分布在我街的14个社区中,他们希望能够在学业辅导、课余文化、助贫助困、亲情陪伴等方面得到帮助。同时“红烛”还与街域内有368名农民工子女在学的友爱道小学开展结对帮扶,使“红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时间和内容都得到延展,从单纯的课余时间关爱延伸到全天候关爱。“红烛”还建立了农民工子女情况资料库,对居住、学习在街域内的每位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情况和帮扶需求进行详细登记,并在每个社区都选取一名在生活或者学习上有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建立了重点帮扶名册,这些名册和资料为志愿者提供帮助和服务提供了基本条件。志愿者们根据农民工子女的需求,以结对签协议的形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爱心助学、亲情陪伴、学业辅导、感受社区、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8方面20余项内容的服务。

随着活动影响力的增加,志愿者人数由30余名发展到70余名,“红烛”志愿者也形成了一份信息完整的志愿者信息库,便于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时间安排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帮助和服务,孩子们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体会到了快乐,“红烛”的事迹也在《天津日报》、《支部生活》中予以刊发。

街道团工委以街道社区为阵地组织志愿者队伍能够就近就便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服务,“志愿者就在我身边,我有困

6

难能够随时找到他们”,街道志愿者队伍受到了农民工子女的极大欢迎;而志愿者们结合自己的专长,帮助就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项工作逐渐在全区开展起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二、效果启示

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作为河东共青团着力打造的品牌项目,通过前期调研、试点、推广三个阶段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运转灵活、延伸性强、可持续发展、深受各组织欢迎、农民工子女切实得实惠的工作机制。活动开展以来,100余家驻区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参与到结对中来,新心希望志愿者人数扩展到1000余人,1800余名进津农民工子女通过项目受益;在项目推动中,共青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一)建立了开放性的关爱服务体系。在新心希望的框架内,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两新组织均能够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便于各组织开展活动。通过媒体报道和开心网河东共青团主页、河东共青团腾讯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使用,吸引到天涯论坛荣威350车友会、中天集团等两新组织主动联络团区委,希望加入到新心希望项目中来,实现了志愿资源的有效拓展。

(二)打造了富有社会影响力的关爱品牌。通过新华社、人民网、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今晚报、团属网站的广泛报道,以及开心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宣传,形成了强大

7

的品牌示范效应,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广大基层团组织通过“新心希望”这一统一品牌,有力地提高了媒体曝光率,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各级团组织的影响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三)促进了兼容并进的青少年工作机制。新心希望项目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工子女,在提供服务的具体形式和参与方式上,可以与共青团传统的品牌项目和日常工作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面对面、主题引导等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基层团组织活多人少的问题,为基层团组织有效整合共青团各项工作提供了参考范本。

三、专家点评

天津市河东区团委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和推进思路,融合了“平等、励志、融合”的核心理念;注重发挥项目的综合效应,以项目为杠杆,拉动学校、社会以及共青团系统的综合发展,体现了项目设计者的全局意识、整体意识。

这一宝贵经验也说明,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行动,不能单纯局限于组织志愿者做一些服务活动,而要看到,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一个牵涉到社会各层面的复杂社会问题,对其有效应对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也只有把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行动放在整个社会建设事业的总体格局中加以推进,才能避免志愿者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而社会多元力量的支持,则是志愿服务取之不竭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处于辩证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志愿者的接力和持续服务,才能获得机制的保障,才能落实到实处。

(执笔人:王雪冬;点评专家:卢德平)

8

辽宁省共青团:“千语千寻”圆梦行动

搭建社会化动员与参与机制

摘要:以“一千个一句话的梦想寻找一千个圆梦的人”为行动理念的“千语千寻圆梦行动”,是辽宁省开展“关爱行动”的一项重要品牌项目。“千语”,即每个农民工子女具体的、实际的需求;“千寻”,即广泛动员公益伙伴包括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搭建社会化动员和参与平台,寻找圆梦人;“圆梦”,即动员爱心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实现梦想,同时为志愿者本人实现参与公益的愿望。强化人性化、个性化关怀理念,变结对关爱活动由“给予型”向“需求型”转变,各县(市)、区以“征集千个梦想,寻找千个圆梦人,实现千个梦想”为推进目标推动全省扎实深入开展。一、思路做法

从了解农民工子女需求入手,广泛征集梦想,以媒体合作为依托,公益伙伴计划为平台寻找圆梦资源,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帮助农民工子女实现梦想。通过品牌授权、战略合作、品牌共享、资源互补等方式,搭建“关爱行动”的参与平台,募集情感、教育、知识、善款、设备、物资、陪伴等志愿服务资源。(一)依托团队组织优势,广泛征集孩子梦想。依托基层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农民工子弟学校,委托大队辅导员和志愿者通过学校推荐、志愿者组织推荐、梦想采集卡、专题网站梦想征集,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农民工子女的梦

9

想。

图1展示的心愿卡是来自圆梦网站众多心愿卡中的一张,小小卡片,说出了农民工子女最心底的愿望

图1心愿卡

(二)联合媒体倡导精神,全面实现社会动员。根据圆梦行动项目自身特点,在电视、广播、报纸三类省级主流媒体中选择三家主流民生媒体作为伙伴媒体(在合作方式上,不仅仅是动态宣传报道,而是资源互补、全程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影响力),开发圆梦网站,开通官方微博,依托媒体力量不断传播志愿精神,传承爱心,提倡社会平等,创造志愿服务机会,引导社会广泛关注农民工子女群体,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通过媒体合作为农民工子女争取到话语权,说出他们的梦想。圆梦行动启动以来,媒体发布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子女梦想近千条,纸媒报道30余版,广播电台全栏目播发宣传版300余次。

(三)搭建平台汇聚资源,营造爱心传递链条

公益伙伴计划是我省志愿服务管理机构与社会爱心企业合作的一种尝试,也是探索志愿服务事业社会化运行之路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良好的沟通、完善的项目策划及品牌推广计划,发展战略合作伙伴,成功获得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给予本项

10

目30万元运营资金支持(实施周期为一年)。为基层配发宣传海报5000张、展架300个、梦想采集卡6万张,以帮助实现“1+1”模式的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结对的互动对接;近30家公益伙伴企业通过参与圆梦行动支持20余个“关爱行动”项目。

志愿服务渠道在此项目设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传统媒体、网络、微博等信息平台让志愿者了解参与的“渠道”和方式,通过“梦想采集卡”的梦想需求,志愿者可以自由选择服务对象和领域,了解为什么做、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在实施“关爱”过程中,注重引导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和实际能力来关爱农民工子女,以各自的特长来弥补关爱行动中的志愿服务需求,从而更加突出志愿服务要以“服务”为本的理念,例如车友志愿者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车辆服务,而且提供了驾驶服务;音乐教师不仅给孩子们送去了心仪的礼物,更送去了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志愿服务。

跟随父母来辽宁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周晓敏在心愿卡上写到:“我想有一位老师能教我葫芦丝”。消息发布后,引起了刚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从事儿童音乐教学的老师的注意。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对接,很快就帮助她和孩子实现了各自的梦想。志愿者说:“多一个孩子并没有牵涉太多精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是我应该也特别愿意去做的事情”!

(四)深化机制形成模式,提高志愿服务实效。“千语千寻”项目运用了参与式方法,找到各利益相关方角色的契合点,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其中包括政府、共青团、媒体、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女。给他们设定好了角色和参与方式,通过完善的指挥系统进行结对接力

11

统筹安排。征集上来的梦想和圆梦志愿者由基层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负责点对点的平台对接完成结对工作。

图2“梦想采集、圆梦实施”流程图

二、效果启示

项目自201*年3月份开展以来,截止目前,辽宁省各地已经实现结对70000余个,结对学校700余所,约计35569余人参与其中,累计为农民子女提供42万余小时的关爱服务,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累计202万元。

(一)破解了结对接力难题。通过“梦想采集卡”以个性化需求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让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以点对点的形式自愿结成对子。这种服务形式源于自觉、自愿、自发的服务理念,充分体现志愿者的服务意愿,有效的保证了结对并接力帮扶的可持续性。

鞍山西长甸小学三年级学生张晋豪的梦想是“我想去钓鱼”,在这个梦想未实现之前,父亲因工伤与单位产生纠纷,由于不知该如何处理,母亲想到了给

12

孩子圆梦的志愿者并求助,志愿者帮助他们从现状、权益、法律、维权流程等方面分析问题,制定解决办法使得问题圆满解决,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

(二)营造了青年参与热情。很多参与圆梦行动的志愿者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启发和教育,激发了爱心和责任。圆梦行动成为牵动青年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的一个温馨纽带。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小学生注册成为志愿小使者,在父母的带领下参与关爱行动。

车友志愿者【懒洋洋】是通过辽宁交通广播电台的节目参与到“千语千寻”圆梦行动中来的,在谈到参与感受时,他这样说:“通过自驾游圆梦之旅,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我觉得很光荣,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们的梦想是那样的单纯,我拿到的梦想采集卡,上面写的是:我想要一盒彩色笔!看到这个梦想后,我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心情,也许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并不多,我想我们应该感谢孩子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次表达爱的机会”。

三、专家点评

辽宁团省委实施的“千语千寻”志愿服务项目,有两点经验值得分析:一是拓展了传统捐助的内涵,将捐款、捐物延伸到机会的捐助,而这些机会有一些是金钱所无法购买的,更加彰显了志愿服务的崇高精神;二是加强媒体合作,扩大品牌效应。密集、大规模的宣传使得志愿服务活动获得更大范围的知晓,吸引了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创新捐赠新模式。“千语千寻圆梦行动”摆脱了简单的捐钱、捐物的传统捐赠模式,推出了一种新的捐助形式:机会捐助。例如车友会不仅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车辆,而且提供了驾驶的服务。这个机会使大量无钱乘坐出租车的农民工子

13

女获得了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游览城市的替代性补偿。公园等游乐场所的门票减免措施,为农民工子女参观、体验这些场所提供了机会。这样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龄人一样,获得了感受城市的机会。

(二)拓展服务领域。由于上述新的捐助形式,打通了志愿服务行动中“感受城市”和“爱心捐助”两项工作的界限,而机会捐助本身也有效避免了捐款、捐钱与机会实现之间的脱节。可以讲,机会捐助为“爱心捐助”和“感受城市”两项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机会链接,为团系统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启示。

(三)加强媒体合作“千语千寻圆梦行动”主办方从项目策划到项目运作,一直都非常注意与媒体的紧密合作,联合媒体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千语千寻”圆梦行动品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在动态宣传报道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互补、全程合作,扩大了品牌效应。

(执笔人:伊成略;点评专家:聂阳阳卢德平)

14

武汉理工大学:榜样辐射助成才

注重结对促接力

摘要:经过六年的探索,武汉理工大学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现已基本形成了“榜样感召与学生响应相结合、重点结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格局,通过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提升关爱行动的“专业化”特色,并通过建立关爱基地,通过接力方式落实结对。

一、思路做法

武汉理工大学立足高校师生普遍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涨热情以及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关爱行动”的“项目化”运作模式;立足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建15个“关爱行动”基地,确保接力结对,落实“关爱行动”长效机制;通过树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荣誉获得者郎坤等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效应,辐射全校,激发热情,引导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热心倡导志愿服务。

(一)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升志愿服务层次。在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中,武汉理工大学一直坚持通过利用高校丰厚的师资、教学资源,提升活动“专业化”特色。志愿者在参加活动之前,都会配备专业老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

15

训,以期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志愿者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理学院、外语学院的志愿者进行数学、物理、外语等专业教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音乐、美术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学校还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人际交流漠视心理等方面问题,通过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资源,邀请学校心理学专家、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心理疏导与援助。自201*年以来,先后24次开展“大手牵小手,一起去逛象牙塔农民工子女理工行”的心理救援与服务活动;同时还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培训计划”,针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在假期对结对基地教师开展计算机、英语等课程培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二)探索项目化运作模式,完善关爱行动运行机制。学校通过创新模式,健全机制,依托各级志愿者组织将关爱行动具体细分为课堂支教、自护教育、科普宣传、感恩教育、素质拓展等五个部分,利用“项目化”运作模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五个部分各具特色,同时又有机结合,并根据项目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拔志愿者。

课堂支教项目采取“招募-选拔-培训-支教-反馈-表彰”的运行机制,在全校范围内招募选拔成绩优秀、课堂掌控能力较强的志愿者,定期为农民工子弟提供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第二课堂课程,同时开展英语、科学等学科的专职教学。以定

16

期培训、集体备课等形式确保每一个参加“关爱行动”的志愿者在“上岗”之前都能参加一次系统的培训;在具体的支教活动结束后,定期举办座谈会、交流会,集中分享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的心得、经验和困难,为下一步支教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并于每年的“35”前后召开表彰大会,对优秀的志愿者组织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

自护教育项目立足学校“自护天使志愿服务队”,选拔表演能力强、语言渲染力丰富的志愿者,并邀请自护教育专家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志愿者们借助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深入武汉市各农民工子女学校,通过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由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团中央共同开发的青少年自护教育电脑小游戏《果果平安假日总动员》,通过小朋友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形象,编排诸如“喜羊羊的六一”、“西游记之大战蚊子怪”等自护教育情景剧。截止201*年6月,“自护天使志愿者”在武汉市各小学共开展自护游戏培训、自护知识讲座、自护情景剧表演等53场,参与活动的小学生4700余人次,其中农民工子女3200余人次。这些活动加强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和教育引导,让他们形成自救自护能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自救自护办法。

此外,通过科普宣传项目,激发农民工子女追求科学、钻研科学的求实精神;通过感恩教育项目,帮助农民工子女树立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通过素质拓展项目,提升农民工子女确立团队精神、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17

(三)创建关爱行动基地,以接力形式落实结对。武汉理工大学一直坚持依托各学院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对长期开展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农民工集中社区,通过组织挂牌、签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等形式建立关爱行动基地,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志愿者们定期赴各结对学校开展活动,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结对学校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仅为“凌智小学”一个基地,就募集衣物1200余件,学习用品1800余件,还筹措25000元资金联系武汉市奶制品公司,打造“营养早餐工程”,确保贫困小学生每天早上都能喝上一袋牛奶。目前,全校通过结对形式,共在武汉市建立凌智小学、卓刀泉小学、铁机小学、石牌岭社区等“关爱行动”基地10余个,先后有214个班级与各关爱行动基地学生班级建立结对,其中凌智小学、卓刀泉小学两个基地于201*年入选团中央第一批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集善之家”项目。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在服务地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设立“理工滴滴GO”助学金,对当地贫困留守儿童接力资助,自设立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通过“百度贴吧”、“旧衣吧”、微博等平台,共联系资助人近百名,累计资助现金8万余元,募集各类物质金额达47万元。

在“大结对”的同时,积极促成大学生团支部与小学生中队的“小结对”。志愿者通过班级集中“合影挂牌”、定期一对一辅导、集体参加帮扶行动、公布结对志愿者手机号码、实现农民工子女愿望的“心语心愿”、资助贫困学生等形式,将志愿服务行动落到实处。由于大学与小学之间学制的差异性,每到大四

18

刚开学的时候,毕业班团支部都会通过联系大一新生团支部,完成“结对转接”活动,用接力的形式确保结对工作的有效衔接。

(四)发挥典型示范效应,用榜样力量感召学生。在该校多年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该校管理学院研究生郎坤同学,从201*年本科入校后,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于201*年开始帮扶武汉市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屋顶小学”凌智小学。她“六年不辍伴飞小雏鹰”,“用坚持传承卓越”的典型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跨越发展青年先锋”、“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学校通过建立“学校、学院、班级”的立体化宣传模式,积极创建各类平台,宣传郎坤志愿服务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成立郎坤事迹报告团、召开郎坤先进事迹报告会、成立“郎坤志愿服务队”,激励了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关爱行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郎坤志愿服务队”是武汉理工大学第一个以大学生志愿者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以“宣传实践郎坤精神、创新推广凌智模式、志愿服务弱势群体、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为宗旨,积极开展以“亲历助学”、“自护教育”为切入点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广大队员追随郎坤的足迹在帮扶农民工子女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二、效果启示

19

(一)创造了志愿服务新氛围。六年来,通过积极开展项目化运作,拓宽了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途径;通过广泛建立基地,确保了志愿服务的阵地化建设。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已营造出“责任担当、诚信感恩、励志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奉献中收获,在友爱中快乐,在互助中共享,在进步中成长,通过志愿服务丰富了人生阅历,磨砺了意志品格,提高了综合能力,发挥了创造才能。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上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领导高度评价,团中央书记处和湖北省委领导同志曾专门前往武汉理工大学长期支教帮扶的江汉区凌智小学、洪山区卓刀泉小学现场调研指导。

(二)扩大了志愿服务参与面。在郎坤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一个郎坤引出武汉理工大学上千个郎坤”,现在全校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议“郎坤现象”、学习“郎坤精神”、积极参加“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201*年以来,全校共举办郎坤参与并主讲的报告会17场、座谈会22场,近2万名青年学生与郎坤一起分享她的经历和感悟。团省委领导、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多次接见郎坤并参加郎坤报告会。

(三)拓宽了志愿服务纵深度。在深入调研和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将根据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的现状,整合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优势资源,筹划开展“5+1彩虹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系列行动,全面拓宽志愿服务行动的覆盖面。

该项目计划以武汉理工大学20个院级团组织,近千个团

20

支部,15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骨干力量,辅以全市其他高校及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与农工子女集中区、学校建立1000对共建关系,实施惠及68万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历助学”行动,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学业能力和自信心;通过“爱心联盟”行动,加深农民工子女感恩意识,培养健全人格;通过“感受武汉”行动,增强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素质拓展”行动,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通过“援助计划”行动,促进农民工子女的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通过“志愿成长”行动,引导农民工子女树立志愿服务精神和提升志愿服务的能力、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20个志愿服务行动子项目、近100个志愿服务具体活动,打造“彩虹计划”品牌,完善志愿服务队伍的内部建设和造血机制,促进自我成长,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机会,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确保做到“常规活动周周有,展示活动月月新,特色活动亮假期”。

三、专家点评

在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就要结合综合性院校的特点,多头并进、整合协调,是组织动员工作的难点。武汉理工大学聚焦于模范志愿者郎坤的拉动效应,以此为杠杆推进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就有了抓手,力量就得到了聚集。但典型人物的树立和宣传,有时效果也适得其反,外部强加的人物典型,难以摆脱单向造势和宣讲的问题,因此受众往往不买账,费力而不讨好。郎坤来自于武汉理工大学,是从众多志愿者中自然形成的典型,武汉理工大学的每一位学生每天都可

21

以见到这位榜样,可以从平凡的学校生活中时时刻刻体会到这位榜样的高尚精神。这样的人物典型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明星,说服力强,大家都可以学习、模仿。这也是武汉理工大学抓典型、树典型、学典型的高明之处。

(一)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工作之本。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农民工子女的需要有了充分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关爱行动。

(二)关爱行动模式力避千篇一律。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开拓出“招募-选拔-培训-支教-反馈-表彰”的运行机制,兼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还将各类活动以课题形式设定条件,公开招标,权责分明,特别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有利于评估活动的成效。

(执笔人:黄嵩;点评专家:卢德平孙宏艳王玉国)

22

学业辅导篇

23

北京市共青团:“爱心课表”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摘要:“爱心课表”是以6岁至14岁在京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信念养成、学习成才、素质提升、亲情关怀、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六大类需求,兼顾青少年成长发育周期特点,对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设计的内容实用、形式新颖的系列“爱心”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化安排和社会化动员,逐步形成“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关爱农民工子女课程体系。

一、思路做法

201*年3月,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正式启动“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北京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蓝天行动”),并专门成立市、区(县)两级项目办公室。按照“人性化设计、制度化安排、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的工作思路,以充分满足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推出“爱心课表”,为在京农民工子女用心定制一份营养均衡的关爱套餐。围绕“结对”学校全年36周课程安排,组织开展36次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一)用心设计,确保“爱心课表”营养均衡。为准确把握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蓝天行动”项目办特邀请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相关专家组成课题组,面向全市16区县

24

的20所“接对”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发放201*余份需求调查问卷;并实地走访学校,听取教职人员意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六大类需求,即信念养成、学习成才、素质提升、亲情关怀、身心健康、社会融入。这些需求涉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全周期。

针对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蓝天行动”项目办积极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规划设计各项“爱心课程”,用心编制“爱心课表”,力求做到让每一名农民工子女乐于参与,学有所获。“爱心课表”的课程设有别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更侧重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首批推出的志愿读书会、参观博物馆、成长话题讨论、体验快乐运动等四项“爱心课程”,既有传统文化的传习、又有城市文明的洗礼;既有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又有身体的体验与锻炼,具有良好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传习国学文化。以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文精神读本》为统一教材,青年志愿者向农民工子女讲解“爱人如己”、“盛德日新”等主题故事,引导孩子们通过国学文化传习,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

★参观博物馆。在青年志愿者带领下,农民工子女走进北京各博物馆,亲身感受北京历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自然科技、文化艺术等知识。

★成长话题讨论。青年志愿者引导农民工子女开展成长话题讨论,就个人关心的学习、生活、社会话题阐述观点和看法,有意识地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方法。

25

★体验快乐运动。根据农民工子女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将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合作示范项目“快乐足球”进行推广,让农民工子女在快乐运动中锻炼身体,学会协作,获得自信。

图1为部分月份爱心课表内容。

图1爱心课表

(二)悉心培训,确保“爱心课表”取得实效。据统计,全市已有15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与125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以在校大学

26

生志愿者为主。为确保“爱心课表”取得实效,“蓝天行动”项目办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特点,重点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和志愿者骨干培训。

按照“农民工子女所需,志愿者能为”的原则,“蓝天行动”项目办制定《“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手册》,明确项目背景、主责单位、实施主体等内容,指导各志愿服务团队根据“爱心课表”内容,招募选拔符合一定条件的志愿者,具体承担“爱心课表”的日常开展。

为提高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授课技能,“蓝天行动”项目办在丰台区新发地小学举办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培训班,对全市10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进行现场培训和辅导,帮助大家尽快掌握“爱心课程”的实施方法。邀请北京大学雷原教授以《中华人文精神读本》为教材,讲授“爱心”示范课,为志愿者现场“说课”,传授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同时,发放《“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项目培训手册》,内容涵盖了服务农民工子女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爱心课程”教案模板。

在此基础上,依托16区(县)项目办,各大中专院校团委、“结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对所有志愿者进行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促进团队内部建设,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志愿者专业素质。

(三)精心实施,确保“爱心课表”有序开展。在“蓝天行动”项目办的统一部署下,“爱心课表”从3月5日起在全市“结对”学校同步启动。依托“课后四点班”、兴趣小组等活动载体,志愿服务团队每周三下午四点定期开展“爱心课表”活动。在具体

27

实施中,“蓝天行动”项目办以学年为管理周期,对“爱心课表”实施全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定期总结各志愿服务团队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整体推动“爱心课表”有序开展。

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大学“友谊班”结对模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各院(系)班级与朝阳区星河双语打工子弟学校各班级进行了“友谊班”结对。以班级为单位,选派一至两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班级辅导员,具体负责该班级“爱心课表”的策划实施,并帮助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班风口号、主题班会、板报、刊物(或班级博客)等班级展示。板报及班级刊物将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由二外团委志愿者工作部和朝阳区星河双语学校辅导员共同参与评分;每学期结束之际采用班级展示的形式对班级一学期开展的“爱心课表”活动成果进行验收。

(四)真心服务,确保“爱心课表”赢得孩子喜爱。在“爱心课表”实施过程中,“蓝天行动”项目办重视听取孩子们的服务反馈,把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作为“爱心课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明确要求志愿服务团队根据“结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课程安排,保证志愿服务质量;同时,希望志愿者要做孩子们的贴心朋友,注重交流,保护个性。

朝阳区将台洼小学“蓝天足球队”。201*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以学校足球队队员为核心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帮助将台洼小学成立了北京第一支农民工子女足球队“蓝天足球队”,首批35名小队员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队伍成立之初,志愿者为每一位孩子进行了身体基本素质的测试,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每周定期开展足球训练,帮助大家掌握足球技术,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快乐足球项目,帮助孩子们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目前,志愿服务团队服务时间累计已达650小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较好的服务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效果启示

28

“爱心课表”推出以来,以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带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女,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探索了“蓝天行动”初步运行机制。“爱心课表”通过对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周期等要素进行制度化安排,把志愿服务、社会资助、活动项目等各类资源有序引入农民工子弟学校,为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优化环境、创造条件。“爱心课表”在全市“结对”学校的同步开展,整体推动了“蓝天行动”的全面启动,并有效促进了运行机制的初步建立。

★项目实施前期,以“结对”农民工子弟学校为重点,开展“在京农民工子女需求调研”,制定“爱心课表”。

★项目实施中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及时掌握“爱心课表”开展情况,总结推广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

★项目结题时,面向农民工子女开展“爱心课表”满意度调查,征求意见建议,撰写评估报告。

(二)推进了志愿服务站的普遍建立。为确保“爱心课表”的延续性和长期性,“蓝天行动”项目办采取“学校德育主任+街道(乡镇)团委负责人+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的管理模式,在全市“结对”学校推行志愿服务站建设,完成一块标识牌、一册志愿服务台帐、一本志愿者登记簿、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块工作展示板、一个心愿箱、一张联系卡、一个爱心书架等“九个一”的基础配。志愿服务站作为终端综合服务平台,统筹协调“爱心课表”的进度安排、人员配岗,以及课程开发等。目前,全市125所“结对”学校已全部完成建站规划,20所示范站

29

点已投入运行。通过冠名合作方式,北京电视台将在九个区县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相继建成60所左右“BTV温暖小屋”。

(三)推动了“爱心课表”不断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平稳运行,“爱心课表”已在全市“结对”学校落地生根,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吸引和凝聚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企业、专业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蓝天行动”项目办乘势而上,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与市文物局、市公园管理中心等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中国科技馆新馆、首都博物馆、李大钊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等全市35家博物馆、名人故居首批成为北京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天坛、颐和园等11家市属公园为农民工子女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讲解服务。北京电视台推出“感恩社会服务北京”公益行动,60多名知名主持人作为志愿者,带领农民工子女开展“寻访最美北京”暑期发现之旅,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发起的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集合全国100多位医学专家,为“结对”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义务筛查和免费医治先天性心脏病。

“蓝天行动”项目办通过“N+1”模式,让在京农民工子女更多地享有社会融入机会,亲身感受社会关爱的温暖。同时,也不断丰富完善“爱心课表”课程体系,促进“爱心课表”创新发展。

三、专家点评

火车运行围绕时刻表安排,学校运行围绕课程表进行,目的就是一个:把全年或一学期各种各样的工作统一到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上来。小小课程表作用之大,不可小觑。北京团

30

市委从细微处出方法,借鉴学校课程表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开发了“爱心课程表”,以此统领全年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各项活动。

“爱心课表”和学校课程表配套落实,伴随着学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节奏,和学校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了这个课程表,就有了具体的时间设,志愿服务活动就有计划可依,有章法可循。活动围绕着“爱心课程表”,课程表围绕着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反过来也受到课程表的制度约束。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以孩子为中心,儿童利益至上的重要原则。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也就从条条框框走向了操作层面。

“爱心课程表”推广和复制的条件简单,易实行,一张纸串起了方方面面,价值甚大。这个项目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在于此。具体归纳起来,这个做法还有以下特色:

(一)创新。北京团市委、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以“爱心课表”为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拿到“爱心课表”的农民工子女,对于可以获得哪些志愿服务一目了然,使他们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二)有序。通过细致规范的管理确保了项目的有序推进。“蓝天行动”专门成立了市、区县两级项目办公室,建立起有效的分层管理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监督与推进。项目办还制定了《“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手册》,配发给每个对接班级的志愿小组,对项目实施前期、中期和结题时的工作提出明确目标,使每一位志愿者对项目背景、主责单位、实

31

施主体、实施步骤心中有数,既强化了对项目的管理,又增强了参与项目的志愿团队的凝聚力。

(三)高效。志愿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研究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配,避免重复投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效用,完成志愿服务的目标。高效的志愿服务管理方式既能够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又有助于树立志愿服务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项目中,同时为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本人带来最大的效益。

(执笔人:乔晓鹏;点评专家:卢德平、赵霞)

32

江苏镇江:“四点钟学校”助农民工子女

学有所成

摘要:江苏镇江的“四点钟学校”,由镇江团市委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和社区,整合高校大学生、中小学年轻教师及“五老”等志愿者资源,由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转,为社区内农民工子女提供下午4点放学后的学习、娱乐、托管等服务,主要解决外来务工家庭子女下午放学后缺乏管理的难题,促进农民工子女全面成长。

一、思路做法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下午4点放学后家长无暇顾及、教育管理缺失的情况,镇江市有效整合各类志愿者资源,在社区建立“四点钟学校”,为社区内农民工子女提供下午放学后学习、娱乐、托管等服务,弥补了农民工子女下午放学后的管理真空,解决了农民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一)多形式活动,务求良好的关爱效果。社区“四点钟学校”针对农民工子女下午4点放学后到家长6点下班这段时间管理上的真空,紧扣农民工家庭的实际需求,从农民工子女学生课后作业辅导、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一是常规活动,主要由1000名志愿者轮班参与,服务较为固定的约500名农民工子女,在每个工作日下午4点到6点,以课后作业辅导为主,音乐、美

33

术、文化、体育等活动为辅的活动,重在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加强对他们的素质培养。二是由社区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每两月一次由社区牵头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实践等主题活动。三是市级层面的特色活动,市“四点钟学校”总校结合时事政治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全市分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镇江市“四点钟学校”西津渡社区分校实例:201*年5月23日(周一)下午4点放学后,20余名来镇务工人员的子女,不约而同汇聚到西津渡社区居委会二楼的“四点钟学校”教室里,他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有的在完成课后作业,有的在学习剪纸,有的在练习书法,有的在与小伙伴做游戏。下午6点下班后来接孩子的淮安在镇务工人员陈小芳说:“上班没时间照看小孩,现在把孩子放在四点钟学校就放心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二)多渠道招募,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团市委始终将打造一支长期的、稳定的、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作为“四点钟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建设了三支志愿者队伍。一是专业志愿者队伍,由团市委依托自身资源,组织市志愿者协会的一批专业志愿者担任;二是分校的日常志愿者队伍,团市委安排学校、特别是高校团组织与社区结队,签订结对协议,建立长期校地合作关系,保证志愿者来源的稳定性;三是社区“五老”志愿者队伍,由街道、社区发挥“五老”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四点钟学校”建设中来。

(三)多层级联动,搭建完整的管理体系。镇江团市委明确了建设“四点钟学校”的总体架构,即在团市委成立“四点钟学校”总校,由团市委书记任校长,团市委、市文明办分管领导任副校长,团市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辖市区文明办主任、团

34

(工)委书记任委员,负责全市“四点钟学校”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在社区建立“四点钟学校”分校,由所在社区主要负责人任校长,在所在辖市区文明办、团(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个分校还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日常事务和重大活动的商讨决定。日常管理中,由每天值勤的志愿者实行考勤,每天下午4点进行点名,确保应到的农民工子女全部到校,最后一个学生被家长接走后,志愿者方才离开“四点钟学校”。

(四)多方位建章,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镇江团市委制定了《镇江市“四点钟学校”建设实施细则》(团镇委联[201*]3号),明确了总校职权、分校职权和家长、学生的权利义务,并在各个分校上墙。同时,在各个分校建立学生入学建档制,做到办学规范;建立家长接送签字制度,确保学生安全;建立志愿者辅导员星级评定制度,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建立社区少先队员评优制度,提高“四点钟学校”学生的积极性;制定《镇江市“四点钟学校”办学评估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了《镇江市“四点钟学校”分校办学评估考核细则》,在每年9月份,即一个学年结束时,从办学投入、办学管理、办学质量三个方面对各分校进行量化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分校在办学资金上予以扶持。

二、效果启示

(一)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多数在镇务工人员因文化程度不高,夫妻双方都需上班,对小孩子的学业不能进行辅导,孩子下午放学后更没有时间照看。在这种情况下,“四点钟学校”不但使农民工子女下午放学有一个安全的去处,

35

而且更能对辅导小孩子的学业进行有效,帮助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切实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了“新镇江青年”团建新的抓手。“四点钟学校”以服务外来创业务工子女为出发点,通过团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服务,有效提高了来镇务工人员作为一名新镇江青年的自豪感及融入新镇江青年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来镇务工青年对团组织的感性认同,为共青团更加有效地联系外来务工青年并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团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

(三)彰显了“四点钟学校”的品牌效应。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四点钟学校”这一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品牌在镇江已初步形成,前期的品牌效应也已初步显现,得到了团省委、镇江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这一做法也被《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多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专家点评

镇江市推出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四点钟学校”,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创建品牌,依托品牌开展活动,并通过品牌建设统领相关工作。这项工作给我们以下启示:

品牌建设需要把握关键要素。镇江市推出的“四点钟学校”之所以具有品牌的魅力和元素,容易建设成品牌,原因在于:找准了品牌接受者的需求环节;品牌命名容易识别;品牌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充分结合;品牌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点钟学校”针对农民工对于四点钟孩子放学之后处于

36

监管真空的忧虑,在学校监管和家庭监管之间建立了一个制度化的链接,保证了农民工子女受保护、受帮助的全程性和整体性,为农民工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一点可谓找准了品牌接受者的需求环节,找准了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和家庭错位实施的切入点。

“四点钟学校”作为品牌名称,通俗、易识别,特征鲜明,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品牌理念,容易为广大农民工接受,容易形成品牌。

“四点钟学校”承载了大量服务活动,经过组织化动员,拥有明确的标准和服务质量,再加以大面积推广,这样距离品牌的形成就为时不远了。

37

附件:

镇江“四点钟学校”总校201*-201*学年活动安排表志愿者时间10年地点活动内容和形式人数爱国主义结合国庆,组织农民工子女参观新四军纪201*月教育基地10年丹阳飞达心灵相约心理教育咨询辅导讲座。11月光彩学校启动同城“2+1”结对(局、公司团组织和10年镇江行政四点钟学校当地团组织与四点钟学校结12月会议中心对),开展物资、资金捐助活动。博物馆、11年公园、游3月乐场所等11年镇江中学4月工子女进行资助205月11年江苏大学6月是新镇江人”文艺演出。307月建筑工地验,感受父母的工作辛苦。30011年镇江部分组织农民工子女到建筑工地进行亲情体区、高校区,体验大学生活,激发学习动力。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农民工子女开展“我100500201*1年高新园开展寻访镇江创业创造活动,参观高新园募集希望工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农民50500组织农民工子女看镇江新变化。自组织群体与农民工子女结对体验活动,151003015050500念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0工子女数服务农民38

11年镇江消防结合建军节,组织农民工子女开展自护夏158月支队令营活动。209月

6011年上海科技组织农民工子女开展“希望之星”希望工50馆等场所程夏令营。(执笔人:薛保刚;点评专家:卢德平孙宏艳王玉国)

39

亲情陪伴篇

40

广东佛山:“三结合三走进”打造同城共爱

摘要: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201*年发起“关爱桂城”建设,提出“爱家爱桂城”、“爱己及人、助人乐己”的理念,其中将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的“朝阳行动”作为重要项目,结合志愿组织、民间社团、社工机构三方面力量,让关爱行动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友爱和温暖,获得快乐与成长。

一、思路做法

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关爱服务的主要做法是“三结合”(志愿组织、民间社团、社工机构相结合)与“三走进”(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三结合”多方力量参与关爱服务。广东省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朝阳行动”,最初是共青团发起,青年志愿组织推进的服务项目。但是,桂城街道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引起反思。一方面,志愿者“单兵突进”面临人力不足、服务不深、影响不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越来越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希望参与关爱服务的“朝阳行动”。因此,党团组织经过思考和讨论,决定“打开大门搞关爱建设”,吸引社团力量共同做好农民工子女服务。

“许愿树”青年志愿组织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平台。桂城团委、桂城志愿者协会携手《桂城社区》,在“爱桂

41

城”版面上设“朝阳行动”栏目,命名为“许愿树”,每两周向社会发布信息,帮助外来工子弟。

人们常说将愿望挂在树上,不久之后就会实现。桂城志愿者常常在家访的时候,也将收集农民工子女的愿望挂在树上,因为会有好多的热心人士会帮助他们将这些愿望实现。通常孩子们会希望拥有复读机,自行车,台灯等等。有一次,让志愿者感动的是,当她问一位家庭困难的孩子有什么愿望的时候,对方说,想要一个电饭锅。他妈妈就说,姐姐是问你想要什么心愿。令人惊讶的是孩子的回答:我的心愿就是想要一个电饭锅,因为家里的电饭锅坏掉了,妈妈煮饭好辛苦的,所以我想要一个电饭锅。热心人士现场捐献了一个电饭煲,圆了她的心愿。简单一句童言,却拨动心弦,格外动人,引发社会关爱与捐助的热潮。

桂城青年志愿组织从独自开展服务转变为建立纽带与平台,展示农民工子女的愿望与需求,吸引社会机构与热心人士提供资助、提供服务,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

“启明星”民间社团丰富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的亮点。沿海地区的民间社团、非营利组织活跃,看到“朝阳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蓬勃兴起,也乐意参与,发挥作用。桂城街道团委、志愿组织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各类民间社团,支持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为农民工子女服务丰富内容、增添光彩。因此,一些民间社团就依托“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秘书处,筹划开展“启明星”活动,为农民工子女成长提供辅导和帮助。

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关爱桂城”基金的支持下,慧爱公益教育机构201*年9月开始在桂城平洲博雅学校,面对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孩子开展为期一年的慧爱体验式全人教育课程的“启明星”义教活动,作为桂城“朝阳行动”项目之一,旨在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思维模式、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设计出更符合博雅孩子

42

们内心需求的慧爱课程,慧爱公益教育机构特地在6月下旬到博雅学校开展了三天的试教活动。面对慧爱志愿者老师亲切的笑容,孩子们说出了暑假的愿望:希望早点回到家乡。跟随父母来到了桂城,面对着不适应城市生活的问题,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的确充满了困惑。慧爱“启明星”项目就是希望通过触碰心灵的体验课程,让孩子们打开心扉,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看待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

“爱心农场”、“家友站”、“童稚空间”、“快乐厨房”、“星星妈妈合作社”等,这些名称各异、类型不同的民间社团、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到关爱和帮助农民工子女服务中,带来的新鲜的活力、带来了特殊的魅力,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同心结”社工机构增强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实效。桂城街道是较早引入社工人才,推动“社工+志愿者”模式,促进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提升水平、提高效果的地区。他们鼓励社工机构开展“同心结”服务,帮助农民工子女与父母融洽关系,农民工子女与同学融洽关系,农民工子女与友邻融洽关系,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获得快乐与幸福。

桂城志愿组织与社工机构合作,针对外来工父母与子女沟通困难的状况,推出“外来工家庭沟通”和“心语学堂”等系列爱心特色服务项目。为了治疗留守孩子的心理创伤。他们定期进入村居,为外来务工及其子女开咨询辅导。201*年4月13日,在夏南一村委会活动室里举办了“外来工家庭沟通”的第一场活动,10多个外来工家庭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为个别父母与子女隔阂深的家庭解心结。此外,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关爱,更好融入城市,桂城社工机构推出“外来工粤语课堂”,教不懂粤语的外来务工子女粤语,课堂将采取场景对话、情景剧等新颖方式,融入佛山本地风俗人情,寓教于乐,让外来务工子女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粤语。

“同心结”系列活动,作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服务内容,具

43

有专业特色,符合父母与子女的需求,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今,社工机构在深化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同时,也进入其他志愿者队伍,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志愿者修改、完善关爱服务项目,提高针对性,真正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桂城街道促进青年志愿组织、民间社团、社工机构“三结合”,既发挥共青团资源广泛的优势,又发挥民间社团灵活变化的优势,还发挥社工机构专业性强的优势,共同关爱和帮助农民工子女,营造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三走进”全方位做好关爱服务。桂城街道青年志愿者与社团人士、社工人员一起“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为农民工子女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创造友爱、和睦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

走进学校,亲切交流。青年志愿者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每周给农民工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志愿者跟学生做朋友,分享生命历程,使学生体验爱、学会爱懂得爱。另外,还采取“城市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手拉手结对方式,成功将桂城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跟本地学校结对,学生之间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进行日常交流,拉近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的距离。

平洲中心小学是南海区知名小学,在校生多为本地人,而平洲博雅学校是一所民办的外工子弟学校。通过青年志愿组织的牵线搭桥,平洲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将自己的部分书籍捐出来,为博雅学校建立爱心书屋;开展两校老师听课互学的爱心课堂、一对一的学生帮扶活动;组织结对学生开展礼物互换,心意互传等活动;两校之间互相邀请部分同学参加文体活动等互动活动。

目前,在青年志愿者的牵引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仿效平洲

44

中心小学与博雅学校“手拉手”的做法,促进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的交流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关系。

走进家庭,增进情谊。针对农民工子女普遍“缺乏爱”而衍生的自卑与孤独心理,青年志愿组织与心理机构合作开展农民工家庭心理沙龙和亲子活动,传授家长与子女沟通、学会表达爱的技巧,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关怀。特别是一些平时在家做“留守儿童”,暑假前来与父母团聚与生活的孩子,度过最初几天的兴奋情绪之后,往往有失落感。如父母上班忙、加班忙,很少时间陪伴儿女;又如出租屋环境差、条件差;还有发现自己家庭与城市人生活差距大,许多消费品不能享受等。社工与志愿者就着重开展“候鸟飞翔”暑期农民工子女服务,引导孩子们体谅父母的艰辛,理解生活的环境,培养艰苦学习、成长成才、孝敬父母的心态。青年志愿者还引导农民工子女学会合理学安排家庭作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等,为家庭中减少矛盾、减少冲突,营造亲切、和睦的氛围。

走进社区,体验温暖。桂城社工与志愿者针对农民工子女与社区人员交往少,容易产生孤僻心理的问题,探索促进他们“社区融合”的途径。一是教会友好“问候语”。青年志愿者将“叔叔好”、“阿姨好”、“奶奶好”和“您好”、“您辛苦了”、“谢谢您”等基本用语通过漫画传播,让农民工子女懂得面对什么人可采用那些问候语。这一简单的活动,让许多农民工子女在社区成员中获得好印象,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都改变了“民工孩子没礼貌”的印象,觉得这些孩子亲切、可爱了,越来越多

45

夸奖他们、关心他们。二是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兴趣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与社区居民同享快乐。特别是一些游戏活动,农民工孩子参与积极、行动敏捷,获得成功,就赢得居民的赞赏,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在关爱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发挥了特长,让孩子们受到启发,受到激励。

二、效果启示

青年志愿者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关爱农民工的服务,都是日常化、细致性的活动,没有轰轰烈烈,却是扎扎实实,受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得到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赞赏。

(一)展示全城关爱的形象。桂城朝阳行动以项目的运作方式,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能够统筹社会热心人士、志愿者组织、社区、学校等社会公益力量的加入,使桂城农民工子女得到各界的帮助和关爱,更让桂城人的热情和爱心得到展示,在社会上树立“爱家爱桂城”的美好形象。

(二)提供全民参与的机会。桂城的朝阳行动包括了多个子项目,而每个子项目都会各守其职,被赋予充分的权力。各个子项目有相应的志愿者组织承担,社工在其中担当引导者与资源整合者的角色,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志愿者组织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由于项目多、分布广,城乡群众容易参与,影响就越来越大,形成全民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三)营造亲如一家的氛围。通过青年志愿组织、民间社团、社工机构的服务,并吸引广大市民关爱和帮助农民工子女,使他们感受城市的温暖、市民的友善,体验亲如一家、相亲相

46

爱的生活。特别是春节、五一节、中秋节、元旦等节假日,关爱服务营造的快乐、祥和,让农民工及其子女觉得“身在异乡不是客”、“温馨生活我有份”,拥有归属感。

三、专家点评

(一)善于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做好关爱服务。佛山桂城街道的经验表明,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服务活动的开展,要改变“封闭”心态,培养“开放”心态,积极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民间社团、社工机构等等,都拥有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共同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就提供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二)善于发挥专业机构的特长,提升关爱服务的水平。来自社工、教育、心理、法律等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服务拥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桂城街道团委吸引这些公益机构与本地青年志愿者队伍合作,发挥他们的特长开展各种类型的服务。正是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士的介入,让关爱服务的针对性强、实效明显,更加受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

(三)善于深入不同生活领域,拓展关爱服务的内容。佛山市桂城街道的经验表明,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不能局限在大型活动,也不能局限在简单帮扶,而是应该扩大领域、丰富内容,覆盖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的服务方式,让农民工子女随时随地、时时刻刻能够得到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不论是学业困难,还是父母子女冲突,或者是社区生活环境陌生,都有青

47

年志愿者给予关爱、引导,就更加有利于适应城市生活、培养健康心灵。

(四)善于创造“简便易行、人人参与”的关爱服务渠道。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享受志愿服务”成为桂城的社会风尚,桂城街道团委、青年志愿组织突出“易公益平台”,青年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随时随地发现农民工子女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农民工子女的“一句话”、“一条短信”、“一张图画”被放在“易公益平台”上,志愿者和热心人士由此而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真心愿望,提供小小的资助、提供小小的陪伴。正因为“小事可为,小事易为”,关爱服务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士参加,为农民工子女奉献爱心、提供帮助。

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的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力量、公益力量的多方参与。佛山市桂城街道率先探索并取得成功经验,可供各地区借鉴和参考,不断丰富关爱行动的资源,壮大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力量。

(执笔人:林暖英、黄咏霓;点评专家:谭建光)

4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泉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小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