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5:37:38 | 移动端: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筠门岭初中周长坤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

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x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

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12.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大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13.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摩擦力(f):(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摩擦力静摩擦

动摩擦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3)

f滑=N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

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f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15.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

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17.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1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

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应该说由于惯性或者

具有惯性

20.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3.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29.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30.液体压强:p(Pa)

P=ρ液gh(ρ液:液体的密度(kg/m3);h:深度(m)【从液面到

所求点的竖直距离】);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

24.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

压=

G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

下图为重为G的物体在接触面上静止不动时所指出的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5.

26.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定义式:P=F

压/

S受(P:压强(Pa)F压:压力(N);S受:受力面积(m2)1Pa=1N/m2

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27.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为:1.5×104

Pa。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28.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

→,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

↑S受可↑P。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这一点。

31.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2.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F压/

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②液体:先由P=ρ液

g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

33.特殊情况:①P=ρ固

gh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②F

压=

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34.

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特点

35.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40.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锅炉水位计。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36.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想各个方向传递。如汽车液压千斤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铲车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适用于静止的液体和温度、体积不发生变化4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的静止气体)液压技术能在无噪音的情况下把力放大,其放大的倍数由活塞面积的倍数决定。4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

公式为F1/S1=F2/S2,即F2=S2/S1×F1

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

37.固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所以计算时固体先计算压力,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液体先计算压强38.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

“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大气压指直接和空气相连的气体压强,也就是空气压强,而气压指一部分的气体压强;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9.两个重要的实验: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托里拆利实验:不但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还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值:760mm汞柱高,即P0=ρ

gh=1.01×105Pa(1标准大气压下≈1.0x105Pa)

43.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4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

浮力。45.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液体(气体)具有重力46.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47.

48.浮力的生活应用:

①轮船:利用制成空心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大浮力实现漂浮的;②潜水艇:利用水舱充、放水来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③热气球、汽艇:利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体积,

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49.计算浮力方法:

①(二次)称重法:F

=G物-F拉(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利用压力求浮力)

③F

=G排或F浮=ρ

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

常用)④平衡法,F

=G物(漂浮或者悬浮时求浮力;)

50.浮力计算方法总结:第1、2种方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适用,所以一般计算浮力只有第3、4种

方法,而第3、4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第3种方法只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第4种方法任何时候

都适用。一般计算过程如下:(1)由ρ

液与

ρ物的关系判断物体所在的状态,如果漂浮或者悬浮

的话首选第3个公式,第3个公式解答不出来再选择第4个公式。(2)如果有“浸没”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V

=V物

51.功(W):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1J=1Nm即影响做功的两个因素为: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如果有一项为0,(乘积都为0)做功都为0。

52.三种情况不做功: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动(无S);②利用惯性运动的不做功(无F)

③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的不做功。(无S)。

53.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P=W/t推导式P=F

单位:瓦(特),符号W还有千瓦(KW)和兆瓦(MW)1MW=103

KW=106

W1马力=735W

功率大小的比较和速度大小的比较类似。

54.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55.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l1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Ol2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F1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F2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注:①动力和阻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故分析时,如不

能确定动力和阻力时可随意确定1个,这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②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③动力和阻力关于支点“O”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或简记为:同侧异向,异侧同向)56.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倾斜静止时也叫处于平衡状态)5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或者F1/F2=L2/L1

58.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L1>L2→F1

②L1F2费力省距离③L1=L2→F1=F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没有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注:⑴判定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或者做杠杆平衡类问题时,都要通过杠杆的力臂来判定。为了掌握力臂的关系,最好先画出杠杆示意图,在图中把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来,便于判定。⑵力臂画法口诀:一找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力的方向)三作垂线段(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是力臂。⑶最小动力的求法:

①先求最大动力臂:a:动力作用点确定了,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b动

力作用点没有确定时,应看杠杆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②再画最小动力: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的方向。59.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l2l1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2、动滑轮:

①定义: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F2F1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滑轮组

F1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l1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60.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S=nh或n=(Gl2物+G动)/F求出绳

子的股数。然后根据(绳子固定端)“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F2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61.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滑轮组、斜面)、或者可以省距离(钓鱼竿)、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62.

63.机械效率(η):⑴有用功(W

有)

: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需要且必须做的功。⑵额外功(W额):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主要是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功)⑶总功(W总):W有与W额的和。⑷η=W有

/W总×100%

扩展阅读:初二物理上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1.认识些测量仪器

a长度测量: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b质量测量:托盘天平和砝码、杆秤、电子秤c时间测量:秒表d温度测量: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e体积测量:量筒、量杯2.实验探究过程:(以折纸飞机为例)a提出问题(纸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和距离都一样吗)b猜想与假设(不一样)c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用纸折成不同的纸飞机)d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试飞,然后测出距离和时间)e分析论证(自己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f评估(再次回想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可导致实验结果出现错误)g交流合作(和同学直接进行交流,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3.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m)

101010101010

换算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换算方法:数字照写下来(包括幂指数),再乘以倍数关系(从大到小是正指数,从小到大是负指数)。

例:6x104m=6X104x106m=6x1010m3.5x105nm=3.5x105x10-9m=3.5x10-4m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1光年=9.4608X1015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一选、二放、三读、四记。A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适合的刻度尺。(量程:测量范围,最好写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这种范围量;分度值: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分度值的说法是错误的;物体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分度值决定的,分度值越小月精确)b放: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方正(平行与被测物体的意思),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贴c读: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记:准确值+估读值+单位(只有数字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物理意义的)例16.24dm,其中16.2dm是准确值,0.04dm是估读值,是以dm为单位的。

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的那位,故,分度值是0.1dm,即1cm

5.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疏忽或者未正确操作所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不同的人测量方法或使用的工具不同或估读值不同所引起的,既然是估读值,那么多少都不准确,所以误差是不能避免的

1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2使用更精密的仪器;○3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

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b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c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6.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B、C都影响D,我们研究B对D的影响,就保持A和C不变。7.运动的分为宏观物体运动和微观世界运动。

a宏观:就是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1分子热运动:b微观:○(先看课本认识下物体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能有外力作用,例:花的香味,炒

33

2原子运动:例: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核电站以及核武器的使用;○3电磁运动:菜会变咸;○

就指电磁波,例:宽带上网,光纤,使用手机,红外遥控,无线电通信等等。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并假定不动的物体。

1一旦选定后就假定其静止不动;○2有任意性,但不能选呗研究的物体为参照物;注意:○

3参照物选择不同则研究结果可能不同;一般选自己、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

9.宇宙中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

1相对静止的条件: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的)。○

2相对静止的应用:同步卫星、空中加油机、太空维修等○

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就是相对运动,如没有位置变化,就是相对静止

10.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为:速度=路程/时间(比值定义法)如用则又有

=S/t(比值定义法),变形为S=

表示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

tt=S/

其中s→mt→s→m/s(国际单位)→km/h(换算单位)

s→kmt→h

1m/s=3.6km/h即1m/s>1km/h

综上:

由s和t两个因素决定,如: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较运动员快慢的;裁判

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比较运动员快慢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就用比值直接比较。1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如:自动扶梯、火车等=S/t应注意:

1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物体○2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必须参与计算过程○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一定的,不能认为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和时间成反比。

12.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如:百米赛跑,上坡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S/t应注意:知道了

,就大体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的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能知道它

2必须指明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上的在每时每刻的速度大小情况;○,否则的含义就3不确切了○不是算术的平均数,全程的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13.一些图像判断※※※

14.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具有相应的多种形式:如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正在发光的物体具有光能,电具有电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原子内部具有核能。常见的能量有六种: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电能、光能(太阳能)内能、化学能、核能等,其中地球上的一切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15.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量只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以继续向外传播,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声效果和速度都不相同。传声效果:固>液>气速度:

空气

固>液>气

=340m/s(15℃)一般讲,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17.声波图像分析:

18.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1*0Hz

1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如地震、海啸、台风、大象、水母。○

特点: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小,因此a能传播很远距离;b穿透能力极强,破坏力极大

2高于201*0Hz的叫超声波,如海豚、蝙蝠。○

特点:有良好的定向传播性,如声呐测距离;有较强的能量,如医学碎结石;有较强的

穿透力

19.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只乐音的高低(粗细)○;是由频率f(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的越快,f越高,音调越高。例:女生一般比男生音调高,小孩比大人音调高。

2响度(又叫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的。

振幅越小,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例:轻轻敲鼓和用力敲鼓振幅不同,响度不同。3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声音特有的品质,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例:我们能区别出张三、李四或者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是靠音色实现的

1回声:声音遇到高大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现象叫回声。20.一些声现象:○

a听出原声和回声的条件:t0.1s或者离反射物的距离S17m,否则使原声加强。

b回声重要应用:测距离:S=1/2

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声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这个公式只能用在静止声源上

2共鸣:指的是频率相同的物体间发生的一种“击此应彼”的现象。○

产生的条件是一物体已振动,另一物体与振动物体的频率相同切距离较近。21.噪声分为2类:

1物理学角度: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如:刮玻璃、电锯锯钢铁等。○

2环保角度:一切干扰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方法:○

22.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天然光源:太阳、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点燃的火把、使用中的电灯、使用的手电筒等。

2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接面,发声反射和折射光线:为了形象的描述光所引用的假想的带有箭头的直线;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理想模型法)24.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和物体形状相同的实像,像的大小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2影子的形成○3三点一线○4激光准直○5日月食。○25.光可以传递信息(如验钞机、路口的红绿灯、光纤)和能量(如太阳灶)

26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x10

8

m/s或者3x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和真空中的类似,在水中的为真空的3/4,在玻璃中的为2/327.光的反射定律:认清一点二角三线

1平面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居两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角定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反过来说)分居法线两侧)○

法线: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分界面的垂线,就是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28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分为球面镜反射和平面镜反射○

a球面镜有凹面镜和凸面镜: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如太阳灶;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扩大视野,如汽车观后镜。

b平面镜反射:平行的入射光射到光滑镜面上,反射光仍然是平行光

2漫反射:平行的入射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可射向各个不同方向○

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9.平面镜成像实验:※※※

选材: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点燃的蜡烛A=未点燃的蜡烛B=A的

蜡烛的像,等效替代法)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更方便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和

位置关系

用较薄的玻璃板玻璃板越厚光线偏折较大,误差较大

操作: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外界光线越充足,平面镜成的像越不清晰,对实验有影响

平面镜要垂直于白纸镜面不垂直,不容易找到重合的像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显示不出来1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2左右相反:像和物的左右是相反的结论:○

3线面垂直:物体和像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

4距离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5像为虚像:平面镜所成的○

像为虚像

1作图法:实际光线相交得到的像为实像;虚线相交得到的像30.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为虚像。

2实验法: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的像为实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得到的○

像为虚像。

31.光的折射规律:一点二角三线

1平面同2居两侧○(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分居法线两侧)○

不变)

1不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这是光的可逆性注意:○

2不论光是从空气射入水还是玻璃,还是反过来入射,都是空气中的角度大于○3不论光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像的位置都比其他介质的※※※○

实际位置要高一点

例:河水看上去更浅;海市蜃楼;水中倒影比景物本身暗一点;水中的物体“分

32.

33.三条特殊光线:

34.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和焦距f的u>2fu=2f(大小分界)f物体的清晰程度和视角有关,视角越大,物体越清晰,视角的大小于物体本身大小和物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自身越大,离人眼睛越近,人观察该物体的视角也就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清楚

1白光(太阳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37.○

2只由一种色光组成的光叫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单色光组成的光叫复色光○

3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第一,白光是复色光;第二,不同的色光其折射能力不同,红光的偏○

折能力最弱,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第三,光谱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38.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在一起变成白色。不同比例可混合成各种色彩;颜色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在一起变成黑色,不同比例可混合成各种颜色。39.物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吸收和它本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反射或透过相同的色光;无色透过所有色光,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

40.从物质的宏观特征来识别物体处于什么状态:1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又不易发生形变○

2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随容器而变,且易流动○3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41.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放热(液化)变成小水滴或(凝华)变成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成了云,当云到达一定程度,承受不了它们的重量,就下落,小冰晶直接下落就是冰雹和雪,如果下落时遇到暖空气流吸热(熔化)就变成了雨;同样,小水滴直接下落也就成了雨。

42.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过程的条件:到达熔点,不断吸热。凝固点和熔点类似,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43.汽化分为2种类型:蒸发和沸腾

1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体蒸发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2沸腾: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停止加热,沸腾即停止

现象:液体沸腾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1降低温度,压缩体积44.使气体液化的2种方法:○

1“白气”2雾、○3露水、○4“冒汗”液化的几种表现形式:○、○、“出汗”、“冒气”

不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霜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45.温度(t)表示液体的冷热程度。温度高低不能依靠感觉,必须用温度计测量猜准确。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分为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内径是个直管,○因此使用时不能脱离液体读数。且测量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2体温计内径有个细而弯的“缩口”○,所以可以脱离人体读数。且体温计在使用时水银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以使用前必须要甩一甩。要在玻璃凸面的那侧读数,那面相当于放大镜,使示数更清晰。

46.质量:表示物体里含有物质的多少。表示符号为:m国际单位:千克(kg)换算单位:吨千克克毫克我国常用的1公斤=2斤=1000g

1t=103kg=103g=103mg单位换算即1斤=500g

47.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正确使用如下:1放:把天平放在谁水平台上。○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调:○若天平没平衡,则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为止。(若不小心移动了位置,则需要重新调节平衡,所以当天平调平后就不允许移动了)

4测:先估测物体质量,然后用镊子按照左物右码、先大后小的原则依次加减砝码和移动游○

5读:m码,知道天平平衡。○

物体=

m砝码+m游码(若天平放置成了左码右物,则m物

体=

m砝码-m游码)

6收:完毕后,先拿物体,再用镊子取砝码,并把游码拨回“0”刻度线处。○

注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天平托盘中(可用容器和很薄的纸张)1测量前平衡(第一次调平)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实现的;○2测量时平衡48:两个易误:○

(第二次调平)是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实现的,切记测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49.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点、温度无关。

50.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ρ=m/V(比值定义法)变形为m=ρV和

V=m/ρ

V的单位:1m3=103dm3=106cm31L=103mL1mL=1cm3即1L=1dm3也就是

1m3=103L密度的国际单位:kg/m3换算单位:1g/cm3=103kg/m3※※※即

1g/cm3>1kg/m3

51.物质的特性就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性质。密度就是物质的一个

特性,它只与种类、状态、温度和压强有关它有三层含义:1每个物质都有它确切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可用来鉴别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密度不物质)一般来讲,固体的密度比较大,气体的密度比较小;○

同,如ρ

3由ρ=m/V不能推出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ρ与m和>ρ冰;○

V无关,ρ=m/V只是密度的计算式,而非决定式。|||||||平时习惯说的水比油重,铁比木头重指的就是前者的密度比后者的大。

52.密度可用来鉴别物质和辨别物体是不是空心的,还有求质量和体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428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