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

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5:39:37 | 移动端: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

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

201*年度总结报告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年接受了科技部的评估。实验室全体成员深入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经历,充分认识成绩和不足。总的来说,五年来,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北京大学“力学”一级重点学科和985二期“湍流与复杂系统”科技创新平台,结合201*年评估的整改工作,实验室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在下列几个方面,本实验室具有显著的特点:1)在湍流基础研究中勇于创新;2)在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方面锐意进取;3)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果显著;4)在国内外交流和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目前,实验室的发展显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面向学科前沿,力争原始创新

湍流研究一直是力学基础研究的前沿,解决我国重大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流体力学和交叉科学领域做出原创性工作,是本实验室的特色。实验室在湍流结构理论、湍流多尺度作用机理和湍流计算方法方面拥有国际知名的学者,在国际湍流基础研究领域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我们在这一高起点上,面向航空航天工程实际,提出开发原始创新的、能够适用于工程复杂流动的新型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这一大目标。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实验室在复杂流动的物理机理、湍流工程模型、航空航天复杂力学系统及交叉学科中均取得重大进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流体力学及其它学科的发展,而且为我国航空航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二、明确国家目标,开展结合航空航天工程需求的基础研究

实现力学基础研究的战略转移,是实验室工作近五年来最突出的进展。北京大学的力学研究长期以来基础积累雄厚,目前实验室发挥北京大学的优势,致力于解决工程实际中重大湍流问题。201*年,实验室主持大飞机等三个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五年承担国家项目总经费超过8000万,是上一个周期的4倍。新近获批的基金委重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都紧扣可压缩湍流、发动机、飞行控制这几项航空航天基础研究的急需(见表1)。可以说,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空天安全事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战略转移取得显著进展。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明确国家目标的同时,十分注意基础研究的定位,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的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原理性支撑。三、重视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对人才的重视,特别是大胆吸引人才,尽力留住人才,是本实验室创室以来就形成的优良传统。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学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以及获得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优秀青年学者5人。201*年度,张东晓、刘锋两名千人计划学者到职。高水平学者带来了实验室的高起点和国际视野,形成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特色。与此同时,8名杰青学者组成了实验室研究的中坚力量。201*年周超和裴永茂两位发动机和航空航天材料方面的年青学者加入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聘请中国商飞陈迎春总师,航天三院汤龙生总师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更为可喜的是,一批70后学者也在迅速成长,段志生、郑玉峰、陶建军、段慧玲、朱怀球等年轻的教授、副教授不断在本领域最好的国际杂志独立发表论文。四、依托“力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形成培养力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的力学一级学科在我国力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在全国高校中它唯一拥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三个重点二级学科。现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等多个博士点和硕士点。五年来,实验室培养的研究生人数也是上一个周期的4倍,重点实验室为北大力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做出的突出的贡献。201*年,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培养出21名硕士,33名博士,另外有8名博士后出站。

五、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创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基地

实验室依托知名学者陈十一、佘振苏的国际影响,使实验室在具备高起点和国际视野中具备特殊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实验室积极向国内外开放,深入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和交流,充分融入国际学术界,是实验室发展的战略举措。五年来,我们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等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系,开展了经常性的人员互访和深入的合作研究。201*年,陈十一教授获邀在201*年8月北京举办第23届理论及应用力学国际会议(ICTAM201*)做一小时大会开幕报告。201*年,实验室共主持举办了6次全国性会议,邀请国际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超过50人次,邀请国内(含港澳台)学者的学术报告超过30人次,我室人员出访报告超过30人次,有14人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使实验室始终处在国际学术前沿,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学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科研活力成倍增长

201*年度,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实验室在湍流基础理论研究、航空航天复杂力学及实验研究、前沿交叉学科等研究方向上获得迅速发展,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表的SCI学术论文164篇。

值得指出的是,201*年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大的奖项上有显著的收获,方岱宁荣获“徐芝纶力学奖”一等奖,段慧玲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黄琳团队获201*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实验室多年以来缺席国家重要奖项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段志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年黄琳院士、张东晓教授两篇论文获评20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实验室在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总结起来,201*年度,重点实验室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有:

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陈十一教授获邀在201*年8月北京举办第23届理论及应用力学国际会议(ICTAM201*)做一小时大会开幕报告

科研经费总共6131万(到账),比201*增长超过20%。

结合整改,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集中研究力量,突出主攻方向,形成10个重点研究的自主课题和41个开放课题。

3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顺利开展。

参与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在发动机,飞机气动力和材料科学研究中开展与工程单位的重大合作项目。

发表SCI论文164篇,影响因子稳步提高。方岱宁和佘振苏各出版专著一部。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千人计划”学者累计达到4人。张东晓:历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领导了多项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全球变暖方面的跨学科跨行业研究。

刘锋:历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文分校教授,师从著名航天计算学者Jameson,在航天航空计算领域有杰出的成果。

实验室在国家重大奖项上实现突破,2篇论文获评20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

扩展阅读:201*年度试验室工作总结

201*年度试验室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又要这样悄然过去了。在项目部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及全体同事们的积极配合下,试验室各项检测任务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高速铁路建设作为国家一项长期艰巨计划,由于其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试验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试验室全体同仁在一年的运转工作中时刻保持做精、做细、谨慎的工作及学习态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完成各项试验检测任务及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认真领会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吸取工作教训为下一步试验检测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201*年通过大家一年的共同努力取得可观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将一年来的试验室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一、拌合站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生产控制方面:高速铁路施工用混凝土业主明确要求必须实行工厂化的集中拌合而且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严重制约着整个铁路工程的质量,因此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生产控制工作成为试验检测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为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配合物资部门抓好原材料料场的质量控制工作,不定期去原材料料场进行抽样检验并对部分环节的生产工艺进行摸底,对其源头质量及生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车检工作,对于砂石料在严格按照检测频率的同时不定期进行抽检,粉煤灰及外加剂实行车车抽检制度检验其细度和含固量并做好详尽的检测记录以便日后质量追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及时根据原材料变化情况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做好调整后的首盘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含气量等和易性能的检验工作。其次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原因导致混凝土和易性不良而退回拌合站的混凝土,通过掺假外加剂方式进行调整严单纯自加水对日后强度造成隐患。此外对于每个施工构建严格按照铁路施工规范要求留置好标养试件,试件有专人负责制作及养护工作。特别是冬季施工过程认真做好原材料及拌合物的温度检测,并留置好同条件和标养试件跟踪冬季早期强度的发展情况。完成以上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物资和拌合站做好业主及监理定期不定期的各项原材抽样和巡检工作。

二、各项室内试验的检测工作:按要求做好检测设备的计量标定及校准工作。严格按着检测频率的要求做好原材料的取样、留样和建立规范的半成品委托接受制度,依据规范要求完成各项试验检测工作、记录试验数据,试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可以数据并分析其出现原因做好备注,完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保证试验数据有据可依增强其追溯性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随时掌握试验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各项试验检测工作能够稳妥进行。

三、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内业资料严格执行开工前商定的程序进行管理,专人负责试验记录的整理、试验报告出具、试验台账的登录、试验的签字、资料的报验归档及报送工作。按照规范要求配合监理做好见证及平检资料,定期按时向监理和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上报周月报等相关报表

四、钢筋场地及现场试验检测:由于钢筋场地多且分散、对进场钢筋原材和场地加工的半成品焊接质量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样和送检质量管理措施,与场地各位负责人协同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现场浇注的实体阶段性进行回弹试验以掌握其强度发展情况建立详尽明了的回弹强度台账,配合质量部门完成部分桩基和承台的取芯工作保证施工进度。一年来根据项目部及业主要求完成对红山二号隧道初喷及衬砌混凝土的回弹及取芯等实体检测,并做好与监理和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的沟通协商工作给予红山二号隧道顺利贯通以试验检测保障。路基施工涉及作业面多范围广且地基处理方式多样复杂因此路基现场检测方面配备专人与协作队伍一同完成每一施工段位地基处理和填料的现场检测工作。

五、部门协作:认真配合物资、资料室和现场施工人员完成施工资料的完善工作。向质量部门提供和试验相关的业主及监理等机构例行检查问题整改后的影像资料并按时提供月度检测台账以完善局项目管理平台。及时向计合部提供施工过程中的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做好协作队伍的试验检测费用统计,配合计合部人员完成过程结算工作。配合工会开展试验技能比武活动。

六、综合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部门三名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党支部组织各项会议和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践行党的科学发展观。由于第一次涉及高速铁路隧道和路基施工方面的试验检测技术,对于这方面的检测知识不断进行内部交流学习而且不时向其它兄弟单位有经验的人员求助学习,特别是邀请此方面业务比较精的同仁来现场对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给予指导。积极参与技术部门组织的冬训工作并对项目管理人员给予试验检测技术的理论分析和指导。此外通过自学考试通过国家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并取得相应上岗证书,根据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撰写的技术论文入选公司科技论文汇编。

七、宣传报道:激发写作热情、发挥自身优势,记录兰新施工过程中的趣闻乐事,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公司报刊和项目部四个一工程上。

一年来大家一起努力下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人员少对于一些检测工作不能做到精细;业务知识掌握的不太牢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实验室201*年度总结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