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庞村镇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洛阳新区和伊滨区的领导下,庞村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核心,采取“六抓六促进”的工作措施,真抓实干、务实创新,总体规划、强力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和发展。现将我镇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组织领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强力推进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全镇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各项工作目标顺利推进。同时,要求各行政村一体化工作由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委主任为具体责任人。
二、抓镇域规划,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为做好镇域规划工作,结合洛阳市总体规划和伊滨区规划,镇党委、政府投资10余万元聘请河南省豫建设计院,对全镇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并明确了2名班子成员负责督促、协调,镇主要领导每周听取规划进展情况汇报,并根据上级关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推进要求,多次到郑州与设计院专家就镇域规划进行沟
1通交流。目前,规划方案已出台,与洛阳新区规划的对接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详细规划的进一步完善。
三、抓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化集中
一是细致摸底。在土地流转前期,细致做好农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查工作,登记、汇集土地的数量、生产经营、已经发生的流转租赁等情况,调查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镇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加班加点深入农户,谈形势、讲政策、话利弊、算效益,增加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增强对打造花卉苗木基地的信心。三是健全机构、强化服务。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农业镇长任副组长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专门负责全镇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中介协调、合同签证、追踪服务和纠纷调处等事宜,确保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积极做好3000亩流转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新规划了配套深水井60眼,一方面积极动员承包商打井,另一方面申请伊滨区给予资金扶持。目前,东庞村、门庄村、辛庄村、九贤村、军屯村等5个行政村的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已流转土地201*亩左右,正在进行红叶树、樱花、雪松等花木的种植及喷灌工作,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渐呈雏形。
四、抓社区建设,促进人口向镇区集中
一是镇党委、政府克服工作条件艰苦、资金紧张等多种困难,
2抽调了2名班子成员和3名机关干部,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办公室,全力督促、协调、服务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二是全面部署、总体布局、乘势启动、科学建设,突出抓好掘山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庞村镇区、顾龙路北,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19栋多层住宅楼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启动9栋,预计5月底主体可全部完工。
五、抓新市镇改造,促进镇区形象实现新提升
在总投资1亿元的新市镇改造项目中,我们以顾龙路改造和中心广场建设两项工程为抓手,积极研究方案,动员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为镇区新的亮点。一是结合顾龙路大修工程,我们研究制定了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方案,并明确专人负责,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目前高压线杆移位、绿化带重建、路灯安装、供水供气管道铺设已全部结束,排水系统改造本周有望完工,绿化带补植补栽、慢车道铺油、人行道改造正在进行。二是切实搞好中心广场建设工程,目前,规划方案已确定,土地报批和施工图纸设计正在紧张进行,预计下半年动工建设。
六、抓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按照“改造建成区、完善拓展区和突出新建区”的实施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分主次,分层次,以项
3目建设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我镇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新建区方面,第一期工程占地600余亩,目前,前期报批和农转工作已全部结束,其中启动区的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下半年,我们将启动投资12亿元的11个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包括投资4800万元的通心公司防盗门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艾基诺公司扩建项目、投资3800万元的先导公司扩建项目、投资3100万元的星高公司防盗门扩建项目等;在建成区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新上项目8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2.6亿元。
同时,全镇劳动力转移、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一体化等各项工作,都按照新区和园区要求,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第一季度的目标任务。
由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今年以来,庞村镇城乡一体化工作虽然困难重重、压力巨大,但仍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圆满完成今后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庞村镇委员会庞村镇人政府201*年4月1日
4扩展阅读: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2)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汇报中共唐海县委农工委(201*年8月8日)
按照市城乡办《关于召开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会的预备通知》(唐城乡办[201*]5号)的要求,现将我县今年以来城乡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和政策措施制定情况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着重从观念和思路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式,从政策、措施和规划上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谋篇布局。
在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健全了规划编制机构。成立了由县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由建设规划局、发改局、财政局等24个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负责起草县级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审核行业专业规划和场镇、村队规划。县直相关单位和各场镇也设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规划起草机构。二是明确了规划编制的原则。我们遵循“四点一带”大格局和“港城区县”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按照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的要求,科学规划县域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服务港区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生态立体种养农业区和配套工业开发区,逐步形成区划科学、功能明晰、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县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修订了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进行县城、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基本村空间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了专项规划,对交通、水利、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等专业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力求形成高起点、全覆盖、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我们对各类规划进行了配套完善,力求形成层次完整、分工明确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1)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现已经形成初稿,交相关部门和
各场镇进行讨论研究,征求意见。近期将聘请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专家进行修改论证,年底前可以成型。(2)各行业的专项规划,目前已完成产业布局调整、空间布局规划、市场建设规划等22个专业规划的草案,通过多种方式印发全县征求意见,10月底基本完成;(3)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村队建设规划。我们选择四农场、七农场、五农场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场镇和一些村队,由县建设规划局牵头,开展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完成了七农场和四农场的规划草案。
在政策措施制定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设立县级试点及试验课题1个、场(镇)试点及课题2个、村队试点及课题5个,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明确了课题负责人,制定了完善的课题完成计划。按照城乡等值化的理念,重点围绕城镇功能、社会事业、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村庄建设、投入机制等方面,创新政策机制,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系。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几易其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作为全县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25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围绕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等五个等值化目标,对21类80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指定了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并将城乡一体化项目完成情况纳入了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为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结合农垦体制的特点,制定出台了六项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一是推进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国家关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有关政策,教育、卫生、计划生育、优抚、社会救助资金由县财政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剥离农场办社会职能;二是推进农业资源经营管理改革。推行耕地等农业资源分配的货币化改革,鼓励农户采取直接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三是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四是推进
场镇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场财县管”,完善场镇区域税收分成办法,实行入区项目税收由招商场镇分享的财税分配政策;五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投入机制。重点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逐年增长的机制。六是实行农工群众务工经商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凡农村原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经营的,享受与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相同的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科学发展示范乡村和新民居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科学发展示范乡村试点情况。按照市统一安排,今年我县确定了1个科学发展示范场和6个科学发展示范村。各示范单位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依托科学发展(曹妃甸)论坛会址建设,打造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场。七农场作为科学发展论坛会址和曹妃甸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核心区域,紧紧抓住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建设、论坛会址配套工程、曹妃湖建设、湿地公路拓宽等七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围绕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金熊国际运动休闲中心、曹妃湖商务休闲港等项目的施工建设,借势推进旅游观光农业和与度假区、湿地公园相配套的服务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农场的经济活力:撤消和搬迁所有村队及养殖公司,成立了滨海一村和滨海二村,将原有村队居民户口统一管理。同时,组建了环卫队和物业公司,专门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及水、电、气、暖、劳动服务和安全保卫等社会事业。累计投资上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混凝土路面3700平方米,完成了6条主街硬化;出动人工3500人次,车工800多车次,清运垃圾2300余吨,拆除旧房117间,对全场5.5万平方米房屋实施了平改坡改造。依托区位优势和“科学发展(曹妃甸)论坛”会址资源,进一步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品味、独具魅力、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以此带动住宿餐饮、商贸流通、
旅游休闲等服务业的全面升级。(二)依托紧临曹妃甸的区位优势,打造临港发展示范村。五农场七队是距曹妃甸港区最近的自然村。近年来,他们依托“临港傍路”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发展港区服务业,组织劳务输出,改善村庄环境,不断提高农工群众幸福指数。通过引项目,发展服务业,组建劳务输出服务中心等措施,使全村年均收入增加1100多元。同时,多方筹集资金400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新建村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又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供水改造、公厕改造、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和“平改坡”试点工程。其他几个示范村也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创建活动。如唐海镇九队投入资金38万元,修建了占地1000平米的文体娱乐广场。四农场三队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占地240亩、年出栏50000头生猪的县内最大的畜牧养殖区鸿发牧苑。以上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新民居试点情况。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会议后,我们经过基层上报和相关部门实地勘察筛选,确定了四农场场部、四农场南砖窑、四场八队、五场七队、七农场滨海一村、滨海二村等六个村队做为我县农村新民居建设试点。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协调一致”的原则,将“平改坡”、危旧平房改造、宅基地审批新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对结构坚固、成排顺线适合进行坡顶改造的,列入平改坡范围;对砖木结构、严重老化不适合坡顶改造的,纳入危旧房改造;对新批住宅,一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工期“五统一”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在实施“平改坡”的过程中,我县确定的完成时限是一个月。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各相关单位干部群众做到了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每天24小时坚守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改屋顶、刷墙面、清垃圾。县建设规划局承担了工程设计指导任务,负责施工结构图纸的设计、工程项目的测算和工程招标方案的编制,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和服务。县财政局针对工程建设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保障方案,安排了专项建设资金,确保了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由审计局牵头成立了专项审计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跟踪和决算审计,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截止目前,这6个村队的“平改坡”任务已全面完成,总面积近14万平米,投资近3000万元
三、文明生态村和村民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在文明生态村建设方面。为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步伐,我们对全县村队基础现状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委托国家规划部门制定了《唐海县县域村庄总体规划》。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由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5000万元,实施全县各村队的“三化”攻坚工程。今年以来,我们确定了6个市级文明生态村、14个“三化”攻坚村(即县级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任务,目前工作进展较快:“硬化”工作上,全县20个村队计划修建水泥路125公里,目前已修建了111公里,完成全年总任务的90%。“绿化”工作上,计划栽植树木12.5万株,目前已栽植14.1万株,已超额完成任务。“亮化”工作上,计划安装路灯2096盏,目前已经安装429盏,完成全年任务量的21%。“净化”工作上,共拆除违章建筑1612处,清运垃圾64500方,拆除户外厕所1260个,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虽然我县今年创建任务重、难度大,但目前已有90%的村队基本完成了全年创建任务。
在“村民中心”建设方面。一是合村并队,调整布局。根据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我们将人口在500人以下和距离较近的村队撤并,使原有的177个村队整合为94个,整合后的村队将全部建成“村民中心”。按整合后的情况统计,201*年我县已经建成“村民中心”26个,今年计划投入201*万元,全面完成其余68个村队的建设任务。二是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已建成的26个“村民中心”和即将建成的68个“村民中心”将全部达到“五个一”的要求,即:有统一标识、有一个章程、有一个活动阵地、有一套规
章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建立了严格的督导检查机制,狠抓工作的落实。三是注重实效,服务村民。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县直各单位“三下乡”活动,利用村民中心这一阵地,到各村队开展服务活动累计180多次,接受服务的农工群众达3000多人次。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村民中心”的服务理念、活动内容及服务项目,让广大农工群众深入了解“村民中心”的各项职能,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就是“村民中心”的服务对象,激发广大农工群众支持并参与“村民中心”建设及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四、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试点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进展情况近年来,随着曹妃甸港区开发建设,我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规模,客观上形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全县每年流转的土地面积约在5万亩以上。为规范土地流转,逐步解除农村人口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工对农场的依附关系,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我县农垦体制的特点,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农业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将于201*年春季开始实施。文件规定:口粮田、经营田分配要优化整合资源,尽量集中安排,做到成方连片。鼓励和支持以各种方式依法、有偿、规范流转。责任田本着互利、自愿的原则,由场镇定价回购。场镇原有规模经营田和回租的责任田全部纳入规模经营田范畴。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对规模经营田实行全县统一区划、统一招商、统筹发包、统筹利用。农业资源发包原则上每个单元不低于100亩,出租发包期限不低于10年。此后,我们以距曹妃甸岛较近的四、五、七农场为试点,进行土地流转和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去年以来,通过组建民间经济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倾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措施,共流转土地11万亩,涌现出1000亩左右的种养
大户4个,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我们本着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苇则苇、宜养殖则养殖的原则,将农业资源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片。各功能区片做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农业,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大力发展了城郊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及生态立体种养、休闲观光、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目前,七农场的旅游观光农业已成规模。北部农场现代设施农业区已建成设施农业总面积9052亩,其中蔬菜温室大棚3165亩,年效益8150万元;南部生态立体种养区建成稻田养蟹、养鱼面积17520亩。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立足高起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的原则。按照功能区划,引进和培育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龙头,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目前,三旺食品、金农种业、金丰收饲料、丰发冷冻厂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三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鼓励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生产,涌现出许多靠立体种养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四农场千亩连片机械化作业区,全部实现了机插秧、机收割和秸秆还田;全县36个畜牧养殖园区累计存栏肉猪178780头、肉鸡944339只、牛635头,吸引养殖专业户1043户,实现了规模效益。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