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民族与宗教(新版)

民族与宗教(新版)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6:25:25 | 移动端:民族与宗教(新版)

民族与宗教(新版)

民族与宗教(新改版)

作业一

一、简答题

1、简述福建现代社会经济概况?

答: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保持在全国前列。(1)产业结构日益升级优化,高优农业不继发展。

(2)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快速向前的火车头作用更加突出。电子、机械和石化成为三大主导产业。

(3)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休闲、邮电通信、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异军突起。

(4)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对外经贸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

2、简述福建民间宗教----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答:“天上圣母”也称“妈祖海神”,原名林默,是五闽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儿,生于宋太祖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祖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蒲田湄洲岛羽化升天。相传她逝后经常显灵保护过往船只,救助海难,从宋元到明清,多次被统治者褒封升级,从“夫人”、“天妃”、“天后”,直到被尊为“天上圣母”,妈祖成为民间信仰的神祗。

“临水夫人”原名陈靖姑,一般认为她是福州南台下渡陈家之女,生于唐大历元年(766年)正月十五日,卒于唐贞元六的(790年)七月二十八日。相传她因身殉产厄,故立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不神也”。其灵魂赴闾山恳请许真君再传救产保胎之法,以救女界之难产,因此她具有“护胎救产,催生保赤佑童”的神力。

“保生大帝”也称“健康保护神”,原名吴(音滔,义进取),也称吴真人,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百礁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景三年(1036年)。吴是一位信奉道教的民间草药医生,医术高明,所治之疾无不痊愈。治病时不论病人贫富贵贱,皆济世为怀,以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闻名于闽南一带,赢得百姓的敬仰和崇拜。3、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

答: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传,广为流传。在闽浙粤赣皖,传说内容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盘龙、龙与麒麟等诸多传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其为畲族的始祖。4、简述回族的宗教信仰?

答: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宇宙的最高主宰是安拉。回族人因崇拜奉伊斯兰教,故在回民聚居区内,一般都建有清真寺。依照《古兰经》规定,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必须遵照《古兰经》和《圣训》行事。《古兰经》是所有伊斯兰教教徒的经典、行动准则,《圣训》则是注解,还有按规定完成五项功课:念、礼、斋、课、朝。

二、论述题

1、从教材中所描述的福州传统的婚嫁程序出发,结合自己当地风俗,收集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

答: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1)问字(2)合婚(3)下大贴(4)上半礼(5)下半礼(6)办亲(7)试妆(8)接亲(9)坐床(10)见面礼(11)合卺(12)闹房(13)庙见(14)试厨(15)?女(16)请回门(17)撮食

婚嫁是结婚嫁娶的意思,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传递香火、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仪式礼节。通过婚嫁行为,一方面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另一方面确定正式的配偶关系。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作业二

一、简答题:

1、简述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的独特婚俗?

答:满族村青年男女的婚姻较自由,不论男方相中女方还是女方相中男方,先要邀请一位与对方交情较深的人当媒人。若双方父母没意见,先由男家剪一副男方的鞋样,再配金手镯一副,由媒人送到女家,叫“压鞋样“。女方收到定情聘物后,亲事就定了,双方就选一个吉日”下定“。下定日子双方门前张灯结彩,男家两人抬着装有十色盒子的“杠”,携带聘金随媒人送到女家,于是又一对男女喜结良缘。满族村的婚礼为期三天,第一天男家送“杠”来;翌日五更鸡刚叫,男家先用小轿送娶亲奶到女家;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前,要向长辈一一告别。2、简述福建蒙古族人萨镇冰?

答: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海军上将。11岁进马尾船政学堂,学轮船驾驶。曾游历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1880年学成回国。1894年参加对日甲午战争,守卫威海卫基地。1908年率舰访问南洋,是为中国宣抚华侨之始。1920年一度代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职。1922年任福建省省长,1947年被推为福建佛教医院董事长,继续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1949年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4月10日病逝。3、简述高山族舞蹈?

答:高山族的舞蹈以模拟、反映和再现捕鱼、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场景为主,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色彩,形式多为集体群舞,常见的高山族民间舞蹈有:拉手舞、杵歌、甩发舞。4、简述福建蒙古族概况?

答:福建的蒙古族人多有改姓埋名者。仅出姓、萨姓等少量的蒙古族人成为福建世居的少数民族。福建省蒙古族人口6114人,占福建总人口的0.18%,分布在全省9地(市)54个县(市、区)的广大城乡。居住在城镇的约三分之一,以福州市居多;居住在乡村的约三分之二强,以惠安县居多。

作业三

一、简答题

1、简述福建佛教长期兴盛不衰的6个方面原因?

答:(1)统治者的扶持和倡导;(2)统治者的扶持推动了民间的崇佛风气;(3)福建寺院长期占有大量土地;(4)外省许多高僧入闽;(5)东南亚许多庙院长期为福建寺庙提供资助;(6)福建远离人国政治中心,历史上一些全国性的反佛运动传到福建已成强弩之末,有利于佛教力量的保存。2、简述闽南佛学院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的8个原因?

答:(1)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2)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重要领导;(3)经第一流老师任课;(4)课程设置全面;(5)注重科研,创办刊物;(6)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7)招生起点高,要求严;(8)得天独厚的背景:①国内僧教育运动风起云涌,②有利的地理位置,③与厦门大学毗邻。3、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的深远影响?

答:福建的士大夫无论是崇佛还是反佛,思想上都受到佛教的影响:(1)以宋代为例,如杨亿、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2)朱熹与佛教关系更密切,其佛学思想是袭承宗杲、道谦的看话禅;(3)明代李贽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4)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4、福建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哪些?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

答:福建被称为“东南山国”,四季常青,从东北到西南,有洞宫山、武夷山、杉岑山;中有纵贯南北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奇峰挺秀,层峦叠峰,皆为道教活动的理想之处。

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一是历史悠久,二是许多著名道人在此山修炼过,三是道观众多,四是历代统治者对冲佑观倍加重视,五是山中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

二、论述题:

1、论述近代著名的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答:(1)弘一大法师与福建佛教:第一讲演律学,一是在寺院为僧人讲,二是在传戒会上为求授比丘者讲,三是在其他场所中随缘而讲,四是为学者讲,一是为纪念南山律祖涅磐而讲;第二创办南山律学苑;第三编撰、校点、订正有关律学著述;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律戒。

(2)太虚法师与福建佛教表现在其一积极倡导僧教育;其二到各地讲经弘法,广播法音;其三撰写大量佛学著作。

(3)圆瑛法师与福建佛教表现在其一住持福建多所名刹,为福建各大丛林的修复和发展殚精遏虑;其二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弘法讲经活动;其三注意培养僧才,支持创办佛学院;其四创办了慈儿院,热心慈善事业。

(4)虚云法师为中兴鼓山丛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一整肃寺规,重振道风;其二修寺盖堂,建庵造阁;其三讲经弘法,办学传戒;其四保护经版,影印大藏;其五整理佛教文献;其六撰写了许多与鼓山有关的诗歌。

2、论述妈祖信仰福建文化的深远影响?

答:表现为(1)在精神和品格上,对后代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她是我国人民慈爱、博大和救苦救难的品格的代表人物,是我国人民无限善良的一种象征。

(2)妈祖信仰在福建的传播和渗透,繁衍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福建民间文学宝库。(3)妈祖信仰对福建的民俗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节日纪念活动,二是生活习俗。

(4)妈祖信仰的传播,也对福建民间艺术产生了影响,戏曲内容许多与妈祖有关,如寿宁梨园教道坛戏剧《奶娘传》,有六卷本之多。

(5)妈祖信仰的传播对福建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一是出现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诗文,其二是出现了专门描写妈祖故事的神话小说。

(6)妈祖信仰对福建的造型艺术也产生了影响。首先遍步全省的妈祖庙,其中不乏建筑艺术的精品;其次在福建出现了许多极具特色的妈祖造型;再次留下了许多石碑石刻。

作业四

简答题

1、简述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冲撞的3个具体表现?

答:(1)虔诚的教徒教友们在困惑中的善恶提问,表面上是反映天主教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中西文化差异中深层次的问题。

(2)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埃及僧人对天主教的坚决反对。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末艾儒略与福建漳洲会面生黄贞为代表的士大夫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

(3)以中国礼仪之争为中西文化冲撞的发端。中国礼仪之年,从传教士内部看实际是国外各教派对华传教领导权的争夺,而表现的形式则是中西文化的冲撞,即天主教义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矛盾。2、简述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答:(1)各种教会林立;(2)创办各类慈善机构;(3)创办大量的学校;(4)办报出书;(5)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6)开展宣教的活动。

3、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答:(1)更多穆斯林人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到泉州(2)泉州又修建了多座清真寺

(3)穆斯林的足迹已不局限于泉州。

(4)元代泉州由于伊斯兰教极为兴盛以至不少汉人被融会而皈信伊斯兰教。

(5)穆斯林不公认驻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不仅仅是商人为做生意而来,也有西域的军士为驻屯而来。(6)穆斯林还向泉州附近的地区聚汇,并在泉州邻近地域修建了清真寺。4、1978年到1999年,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有哪些措施?答:(1)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还宗教房产。

(2)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团体纷纷恢复了活动。(3)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教,有计划地培养年青一代爱国宗教教职人员(4)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出版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

(5)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不仅实现了自养目的,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6)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为社会奉献爱心。(7)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

(8)福建宗教研究成果显著,其标志为建立了福建宗教研究会。

论述题

1、论述福建道教的特点?答:一、道禅合混:(1)理论混为一谈;(2)寺观合融;(3)在打蘸拜师等表演活动中杂混。

二、产于闽地却走向全国及海外的多神信仰。道教是多神信仰,所祀神一般为天神、地(方)神、人神这三个系统,与其它省不同的是,许多闽地神祗信仰已成为沿海各省和东南亚一带的共同信仰。三、与台湾、东南亚联系密切:(1)信徒从海外前来进香朝拜;(2)由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人在所居地建立庙宇,并冠上故乡的地名或祖庙的名称。

四、庙多神多道士少。八闽庙之多,为全国罕见,一些城乡小庙星罗棋布,几乎几步一庙。

五、出现道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如全真道以炼养为主,再如清微派是唐末产生的内丹与符相结合的新的符道派,也是唐宋间融道教诸派精华新构成的重要道派。

六、道派繁多。从道教民展史上看,唐、宋、元时期流行于福建的重要道派有天师派、外丹派、灵宝派、茅山宗、闾山三奶派、内丹派、神霄派、清微派等。七、法事名目繁多,科仪完整。

八、产生了一大批道家金石和书籍,特别是一些铭文对深入研究道教在福建的活动及整个福建文化史,有着重要作用。

九、对福建民间艺术影响广泛而深远:(1)繁衍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福建民间文学的宝库;(2)产生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的歌谣;(3)道教音乐别有韵味;(4)道教舞蹈颇具技艺性和观赏性;(5)福建道教戏曲流传广泛,长演不衰;(6)促使闽地出现了一大批以宣传教义与神仙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造型艺术。

2、1857年到1900年基督教在福建有何发展:从福州邻县、闽南区域、闽东区域、闽北区域、闽西区域加以说明?答:(1)福建邻县区域,以永泰为例。1857年美以美会派传教士麦利和许播美到永泰售书传教。(2)闽南区域,如漳浦县,以长老会为例。1843年,长老会传教士到长桥乡坑尾村实地设堂。

(3)闽东区域,如福安县,以圣公会为例。1894年4月10日,圣公会派英籍传教士到福安传教,并发展教徒6人。

(4)闽北区域,如建阳县,以中华圣公会为例。1890年,中华圣公会福建区派英籍传教士鹿峥嵘到建阳设点传教。

(5)闽西区域,如长汀县,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例。1892年,惠安人周之德牧师率布道团至长汀传教。

扩展阅读:民族与宗教(新版)小抄abc

民族与宗教(新改版)考试资料名词解释

1、三一教P30页

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建的。林兆恩认为儒、释、道本为一体,儒教为立本,道教为入门,佛教为极则。三一教在福建立足后,曾向省外扩展过,清代中末叶曾发展到台湾、新加坡一带。

2、畲族会亲节(2月2日)P84页

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畲族人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3、畲语P87-88页

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以福安畲语为代表的方言。

4、霍童山P258页

位于宁德市西北40公里,明永乐皇帝赐匾额日“天下第一山”,相传三国吴葛玄,唐司马承桢、王元甫、邓伯元、诸伯玉等,都曾隐居此山修道,为仙人传真之所和东南道教圣地,至今留有葛仙岩、丹灶、药臼、石钵、石盂、碧玉镜等遗迹。

5、回族开斋节P115页

又称“大节”“大年”“大聚”。穆斯林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把斋,守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个月过后,十月初见新月时而开斋不再封斋。

6、中秋博饼节P50页

八月十五过中秋,厦门人有个独特风俗,喜欢众人团聚玩博饼。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7、天主教“避静”P301页

即男女分开,集中就近教堂四五天,避免与外界来往,专心致志念经、祈祷、默想、领圣体、听道理等。

8、永定客家土楼P57页

永定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这些土楼多为夯土、三合土或土坯建筑,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有高大的围墙、围楼和碉楼。

9、泉州东郊灵山先贤墓P325页

据载是唐武德年间(618~626)来华传教的“四贤”中两贤者之墓,虽然学者对所述年代有不同看法,但客观上由于因此古墓的存在,历代不断有穆斯林来此瞻仰和行香,郑和下西洋时曾于1417年到此行香,祀求圣灵庇佑。墓上有宽敞的白石亭,背后是白花岗岩结构的半圆形回廊。现存重修碑文五块,最早一块是元至治二年(1322年)穆斯林集体所立,碑文为阿拉伯文,后四块为清代所立,皆为汉文,为研究伊斯兰教早期传播的珍贵实物。

10、闽南白话字P310页

在闽南的传教士为了学习汉语和传教的需要,拟定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记号体系的白话字,其字母一共

只有23个。凭这23个字母就可以写闽南地方方言的一切,凡是口里可以说的。笔下完全可表现出来。

11、南音P55页

南音是闽南民间乡土音乐,以泉州话演唱,又称弦管、锦曲、音乐、南管,萌生于泉州,传唱到闽南、闽中、台湾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12、畲家剪纸

畲家剪纸又称刻纸,工艺简练、古朴,饶有浓郁的装饰情趣。多以原色纸张剪成,以黑白组成对比,剪纸线条流畅,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刻工纤毫毕露,深得人们喜爱。

13.罗文藻。

福安人罗文藻,他于顺治十一年在马尼拉城由菲律宾总主教祝圣晋铎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神甫。第二年,罗文藻即回闽传教,两年之中于福宁授洗两千五百多人。1665年,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罗文藻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于是全国各省各修会均将所辖教务托付罗文藻视察。罗反对禁止中国教徒“祀孔祭祖”的生硬做法,所以传教顺利,在他接授付托的两三年内,经其手付洗的人数较之当时全体在华外籍传教士三十年中付洗的总数还要多。1685年4月,罗文藻接受方济各会士伊大仁主教的祝圣,以57岁成为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国籍主教。二简答题

1、福建穆斯林的来源P320页

答:其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1)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到泉州居住,其来自巴士拉、哈姆丹、艾比奈、士耳其斯坦、施拉夫、设拉子、贾杰鲁姆、布哈拉、花剌子模、霍拉桑、大不里士、吉兰尼等地。其后代人称“海回”,以区别陆上的“回回”。(2)有的先从海上到中国其它地方,再或由北方南下,如晋江陈埭丁姓族谱上记其一世祖丁节斋“由姑苏行贾入泉。”及惠安白奇郭姓;或由南方北上(如蒲寿庚家族)。他们多与当地回汉人通婚。(3)明清两代由全国各地(以安徽、河南、广西为多)移居福建经商的回民,以聚集厦门为多。(4)元以后由外省来福建任职的将领及所带的兵士,这是闽北(特别邵武)回族的主要来源。(5)元以后,以种种原因(如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从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来福建的回民,居住在福州等地。这五个方面来源,头两个方面是闽南(特别是泉州一带)穆斯林的主要来源。

2、畲族岁时风俗的总体特点P83页

答:有三大特点:

其一,与盘瓠传说、祖先崇拜和民族历史相关联,节日多为怀念、崇拜祖先和神灵而设;其二,与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态相适应;其三,与汉族社区的岁时风俗相融合。

3、介绍高山族舞蹈P171页

答:高山族的舞蹈以模拟、反映和再现捕鱼、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场景为主,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色彩,形式多为集体群舞,常见的高山族民间舞蹈有:拉手舞、杵歌、甩发舞。

4、介绍福建满族的分布P122页

答:满族是福建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福建省有满族7094人,其中约70%集中在福州和泉州两地,其余分散在龙岩漳平、长汀、连城和三明沙县等地。福建满族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居住区域相对集中的福建满族在具体分布上又略显分散。福州市区内的满族主要生活在东门大街、汤门大街、秘书巷、井大路、仙塔街、道山路、鳌峰坊、水域巷、八角楼巷等地;郊区和郊县地则有三个聚居区:新店聂厝、洪山赤升和长乐琴江村,特别是琴江,这里居住着原全国沿海四大水师营之一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地后裔。泉州满族散布在晋江粘厝埔、深沪、山柄,南安的梧坑,泉州的西街等地,以粘姓为主。

5、介绍福建民间宗教-天上圣女P31-32页

答:“天上圣母”也称“妈祖海神”,原名林默,是五闽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儿,生于宋太祖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祖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蒲田湄洲岛羽化升天。相传她逝后经常显灵保护过往船只,救助海难,从宋元到明清,多次被统治者褒封升级,从“夫人”、“天妃”、“天后”,直到被尊为“天上圣母”,妈祖成为民间信仰的神祗。

临水夫人:原名陈靖姑,她是福州南台下渡陈家之女,生于唐大历元年(766年)正月十五日,卒于唐贞元六年(790年)七月二十八日。相传她因身殉产厄,故立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其灵魂赴闾山恳请许真君再传救产保胎之法,以救女界之难产,因此她具有“护胎救产,催生保赤佑童”的神力。

保生大帝:也称“健康保护神”,原名吴(音滔,义“进取”),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景三年(1036年)。吴是一位信奉道教的民间草药医生,医术高明,所治之疾,无不痊愈。

6、闽南佛学院成为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P243页

答:(1)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2)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重要领导;(3)经第一流老师任课;(4)课程设置全面;(5)注重科研,创办刊物;(6)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7)招生起点高,要求严;(8)得天独厚的背景:①国内僧教育运动风起云涌,②有利的地理位置,③与厦门大学毗邻。

7、基督教在福建创办的大量学校的特点P307页

答:其特点为:(一)数量多。有的地区(如福州、莆田、南平等)的教会学校数量竟超过公立私立学校;(二)对平民敞开大门,招收了不少贫苦人家子女;

(三)种类多。有培养医护人员学校、传道人员学校、慈善性的学校等;(四)时间早;

(五)著名学校有预科班;

(六)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生后来赴美国留学,成为著名学者。

8、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

一、各种教会林立。二、创办各类社会慈善机构。

三、创办了大量的学校。四、办报出书。五、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六、开展宣教活动。

9、福州琴江满族过七月初三的特定风俗P135页

答:福建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1884年农历七月初三,中法马江海战爆发,驻防三江口的水师旗营官兵以火枪、土炮、木帆船抵抗法军的坚船利炮。当时水师右翼佐领黄恩禄率三营旗兵赴三江口,以大屿岛为屏障,利用法军不谙地形的弱点,在琴江水道上设下埋伏,待法舰经过时,点炮轰击,重创法舰。但海战最终还是以清兵的失败告终,整条江水都被鲜血染红,琴江人冒着生命危险捞起500多具烈士遗体,葬于江畔西山,并在山顶建起忠烈祠。阵亡烈士中有七八十名琴江人。此后,为了纪念先烈,每年农历七月初三,村人自发来到江边,放漂水莲灯超度忠魂。年复一年,过七月初三成了琴江人的一个特定习俗。

10、福建佛教对士大夫的深远影响P250页

答:福建的士大夫无论是崇佛还是反佛,思想上都受到佛教的影响:(1)以宋代为例,如杨亿、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2)朱熹与佛教关系更密切,其佛学思想是袭承宗杲、道谦的看话禅;(3)明代李贽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4)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11、介绍畲族工艺刺绣P93页

答:畲族妇女喜欢在衣裳的领上、袖口、衣襟边和围裙上刺绣图案花纹。花纹有写实的自然纹和变形和几何纹,绣品色彩对比鲜明,因而亮丽喜人。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

12、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P257页

答: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一是历史悠久,二是许多著名道人在此山修炼过,三是道观众多,四是历代统治者对冲佑观倍加重视,五是山中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

13、福建佛教长期兴盛不衰的原因P192页

答:(1)统治者的扶持和倡导;

(2)统治者的扶持推动了民间的崇佛风气;(3)福建寺院长期占有大量土地;

(4)外省许多高僧入闽,或为避战乱,或为弘法,外省许多高僧都来过福建;(5)东南亚许多庙院长期为福建寺庙提供资助;

(6)福建远离全国政治中心,历史上一些全国性的反佛运动传到福建已成强弩之末,有利于佛教力量的保存。

14、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标志P316页

答:(1)更多穆斯林人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到泉州(2)泉州又修建了多座清真寺

(3)穆斯林的足迹已不局限于泉州。

(4)元代泉州由于伊斯兰教极为兴盛以至不少汉人被融会而皈信伊斯兰教。

(5)穆斯林不公认驻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不仅仅是商人为做生意而来,也有西域的军士为驻屯而来。(6)穆斯林还向泉州附近的地区聚汇,并在泉州邻近地域修建了清真寺。

15、介绍畲族祖先崇拜盘弧传说P67页

答: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传,广为流传。在闽浙粤赣皖,传说内容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盘龙、龙与麒麟等诸多传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其为畲族的始祖。

16、介绍民间宗教临水夫人P31页

答:“临水夫人”原名陈靖姑,一般认为她是福州南台下渡陈家之女,生于唐大历元年(766年)正月十五日,卒于唐贞元六的(790年)七月二十八日。相传她因身殉产厄,故立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不神也”。其灵魂赴闾山恳请许真君再传救产保胎之法,以救女界之难产,因此她具有“护胎救产,催生保赤佑童”的神力。

17、介绍福建民间宗教-保生大帝

答:“保生大帝”也称“健康保护神”,原名吴,也称吴真人,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百礁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景三年(1036年)。吴是一位信奉道教的民间草药医生,医术高明,所治之疾无不痊愈。赢得百姓的敬仰和崇拜。

18、简述福建蒙古族概况?

答:明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胡服”、“胡语”、“胡姓”一律禁止,福建的蒙古族人多有改姓埋名者。至明代落籍福建之有史籍可考者,仅出姓、萨姓等少量的蒙古族人。2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福建省蒙古族人口6114人,占福建总人口的0.18%。分布在全省9地(市)54个县(市、区)的广大城乡。

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即萨生和出姓,前者在福州市区,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

19.简述南安丰州“燕山黄”蒙古族人。

答:南安县丰州有一支“黄”姓蒙古族后裔,始祖名答剌真,元时来此地任职。答剌真(公元1246-1326年),系元世祖至元庚辰科(公元1285年)进士,自燕国入泉,初任南安达鲁花赤(监督县令),后升福、广、浙司令,钦命总宪兵使,卒赠“忠勇”,系燕人,入籍南安开基复姓,遂为黄氏燕山派始祖。肇基拓业,繁衍生息,至今已700多年。生子十人:沙裕、沙的、海达儿、安童、武贤、宾哥、荣显、璋童、富童、贵童。惟长子沙裕、次子沙的回归燕山(今北京)原籍其余八子住南安。分布在丰州、洪獭、诗山等地,分遍南安市各乡镇及泉州市区,传今二十六世,12万多人,明清两朝累计进士10人,文科举人38人,武举人11人,著名人物有:进士太常寺卿南京通政使黄河清、户部侍郎黄养蒙、刑部侍郎黄澄等,堪称闽南著名的大宗望族。

20.简述道教在福建的兴盛和发展的原因。

(一)闽越遗风。由于生存条件恶劣,早期闽越人普遍信巫好祀,这种媚鬼崇神恐妖的心理,不断被沿袭。许多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二)极具包容性。道教在福建传播过程中,汲取了佛教、儒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中的许多内容,加以揉合改造。如在泉州著名的元妙观,前殿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中殿祀天界诸神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后殿中祀关圣帝君、左祀文昌帝君、右祀梓潼帝君;为了招徕香客,又在后殿增祀泉州一带地方“王爷神”的总管萧太傅、开漳圣王陈元光等。再如许多地方寺观合融,既供佛祖,又供神仙。这种诸神兼容,神禅合混的现象,适应了更多民众的要求。最典型如龙岩闾山教,它虽属正一道符派,但其除了有正统道教的遗传因素外,也吸收了由福建民间信仰和巫法衍变的“夫人教”、佛教部分斋科教法、古代巫术潜藏民间之余绪等多种成份,它实际上是“该地区历史上各类宗教信仰文化的聚合体,是各种宗教信仰融合的产物。”(三)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福建许多民俗活动,无不打上道教的络印,一些活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成为传统的保留节目。一些普度、祭神、禳灾等活动,参加人数之多、普及面之广、时间之持久,有时可用“盛况空前”来形容。

21、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的特点。

一、使福建较早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吹拂和漫浸。二、使福建成为最早中西方文化冲撞的发源地。三、创办了文教卫生事业。四、出版了许多中文书刊。五、留下许多珍贵实物。六、教务活动频繁。1、简述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冲撞的3个具体表现?答:具体表示在三个方面:1、虔诚的教徒教友们在困

惑中的善意提问,表面上是反映天主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中西文化差异中深层次的问题。2、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士大夫及僧人对天主教的坚决反对,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末艾儒略与福建漳州儒生黄贞为代表的士大夫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3、以中国礼仪之争为中西文化冲撞的发端。

22、道教在福建的兴盛和发展的原因。

(一)闽越遗风。(二)极具包容性。(三)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

23、福建佛教对福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三)保存了许多稀世佛像。(四)对福建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留下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诗词楹联。

24福建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哪些?

答:1、道教在福建的早期发展与福建名山大川的关系极为密切,福建被称为“东南山国”,四季常青,从东北到西南,有洞宫山,武夷山,杉岑山,中有纵贯南北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奇峰挺秀,层

峦叠峰,皆为道教活动的理想之处。较著名的福建道教名山还有:名列三十六小洞天之首的霍童山(支提山),此山位于宁德市西北40公里;位于福鼎的太姥山;位于泉州城北清源山;泉州紫帽山;德化的九仙山。还有哪连城的冠豸山、莆田的壶公山、永泰的姬岩、漳州的鹤鸣山、长汀的朝斗岩等

25、简述福建蒙古族人萨镇冰?

答: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入闽萨氏第一支长房十六世。海军上将。11岁进马尾船政学堂,学轮船驾驶。同治十一年(1872年)毕业后,曾充少尉职,游历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1880年学成回国。(1)1881-1893年任澄庆兵舰大副(2)1894年参加对日甲午战争,守卫威海卫基地。(3)1896年后历任吴淞炮台总台官、北洋水师帮统、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等。(4)1908年率舰访问南洋,是为中国宣抚华侨之始。(5)1910年为海军统制,实掌海军大权。(6)1920年一度代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职。1922年任福建省省长。(7)1933年曾支持和赞助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任延建省省长(8)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福州之日,与丁超五、刘通等联名发表文告拥护中国共产党。(9)在他一身中有《古稀吟集》、《耄年吟草》、《仁寿堂吟草》等传世。

26、简述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的独特婚俗?

答: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满族村青年男女的婚姻较自由,若双方父母没意见,先由男家剪一副男方的鞋样,再配金手镯一副,由媒人送到女家,叫“压鞋样”。女方收到定情聘物后,亲事就定了,双方就选择一个吉日“下定”,下定时,双方门前张灯结彩。男家两人抬着装有十色盒子的“杠”,携带聘金随媒人送到女家。满族村的婚礼为期三天。第一天男家送“杠”来,杠内装着十色盒子,女方有陪嫁,“杠”要加一对鹅“叫街”。翌日,五更鸡刚叫,男家先用小轿送娶亲奶到女家,配合送亲奶为新娘梳妆,花轿由礼生、乐队引导去女家接亲。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前,要向长辈一一告别,然后坐小轿回家,新郎要等小舅子催两次后才上岳父家。

27、简述回族的宗教信仰?

答: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故其风俗习惯大都与此有密切联系。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宇宙的最高主宰是安拉。大多数回族人都把真主作为自己的唯一信仰。回族人因崇奉伊斯兰教,故在回民聚居区内,一般都建有清真寺。依照《古兰经》规定,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必须遵照《古兰经》和《圣训》行事,还要按规定完成五项功课:念、礼、斋、课、朝。

28、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

答: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在闽浙粤赣皖,传说内容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不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其为畲族的始祖。

29、简述福建现代社会经济概况?

答:进入21世纪,福建省经济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建设经济强省的新价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保持在全国前列。主要体现在:(1)高优农业不断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2)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电子、机械和石化成为三大主导产业。(3)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增强。(4)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加快县城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三论述题

1、近代著名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P203页

答:(1)弘一大法师与福建佛教:第一讲演律学,一是在寺院为僧人讲,二是在传戒会上为求授比丘者讲,三是在其他场所中随缘而讲,四是为学者讲,一是为纪念南山律祖涅磐而讲;第二创办南山律学苑;第三编撰、校点、订正有关律学著述;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律戒。

(2)太虚法师与福建佛教表现在其一积极倡导僧教育;其二到各地讲经弘法,广播法音;其三撰写大量佛学著作。

(3)圆瑛法师与福建佛教表现在其一住持福建多所名刹,为福建各大丛林的修复和发展殚精遏虑;其二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弘法讲经活动;其三注意培养僧才,支持创办佛学院;其四创办了慈儿院,热心慈善事业。

(4)虚云法师为中兴鼓山丛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一整肃寺规,重振道风;其二修寺盖堂,建庵造阁;其三讲经弘法,办学传戒;其四保护经版,影印大藏;其五整理佛教文献;其六撰写了许多与鼓山有关的诗歌。

2、福建道教的特点P262页

答:一、道禅合混:(1)理论混为一谈;(2)寺观合融;(3)在打蘸拜师等表演活动中杂混。

二、产于闽地却走向全国及海外的多神信仰。道教是多神信仰,所祀神一般为天神、地(方)神、人神这三个系统,与其它省不同的是,许多闽地神祗信仰已成为沿海各省和东南亚一带的共同信仰。三、与台湾、东南亚联系密切:(1)信徒从海外前来进香朝拜;(2)由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人在所居地建立庙宇,并冠上故乡的地名或祖庙的名称。

四、庙多神多道士少。八闽庙之多,为全国罕见,一些城乡小庙星罗棋布,几乎几步一庙。

五、出现道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如全真道以炼养为主,再如清微派是唐末产生的内丹与符相结合的新的符道派,也是唐宋间融道教诸派精华新构成的重要道派。

六、道派繁多。从道教民展史上看,唐、宋、元时期流行于福建的重要道派有天师派、外丹派、灵宝派、茅山宗、闾山三奶派、内丹派、神霄派、清微派等。七、法事名目繁多,科仪完整。

八、产生了一大批道家金石和书籍,特别是一些铭文对深入研究道教在福建的活动及整个福建文化史,有着重要作用。

九、对福建民间艺术影响广泛而深远:(1)繁衍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福建民间文学的宝库;(2)产生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的歌谣;(3)道教音乐别有韵味;(4)道教舞蹈颇具技艺性和观赏性;(5)福建道教戏曲流传广泛,长演不衰;(6)促使闽地出现了一大批以宣传教义与神仙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造型艺术。

3、1978年1999年福建落实宗教政策所采取的措施P334页

答:(1)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还宗教房产。

(2)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团体纷纷恢复了活动。

(3)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教,有计划地培养年青一代爱国宗教教职人员(4)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出版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

(5)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不仅实现了自养目的,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6)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为社会奉献爱心。

(7)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弘扬教规教仪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成绩。

(8)闽台宗教渊源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9)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

(10)福建宗教研究成果显著,其标志为建立了福建宗教研究会。

4、妈祖信仰对福建文化的影响P264页

答:表现为:(1)在精神和品格上,对后代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她是我国人民慈爱、博大和救苦救难的品格的代表人物,是我国人民无限善良的一种象征。

(2)妈祖信仰在福建的传播和渗透,繁衍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福建民间文学宝库。(3)妈祖信仰对福建的民俗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节日纪念活动,二是生活习俗。

(4)妈祖信仰的传播,也对福建民间艺术产生了影响,戏曲内容许多与妈祖有关,如寿宁梨园教道坛戏剧《奶娘传》,有六卷本之多。

(5)妈祖信仰的传播对福建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一是出现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诗文,其二是出现了专门描写妈祖故事的神话小说。

(6)妈祖信仰对福建的造型艺术也产生了影响。首先遍步全省的妈祖庙,其中不乏建筑艺术的精品;其次在福建出现了许多极具特色的妈祖造型;再次留下了许多石碑石刻。

5、论述畲族的宗教信仰。

(一)畲族的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主要是祖先崇拜。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其为畲族的始祖。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又称《盘瓠王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它被尊为畲族的祖歌、史歌,用畲族语传唱至今。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盘瓠传说和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民族宗教的神灵。(二)畲族民间信仰还有其它世俗神灵,属多神崇拜。他们崇拜的神灵有:第一类,神圣化的族内英雄与历史传说人物:1.族内英雄神圣化,指历史上确有其人,曾有过非凡业绩,生前受村民拥戴,死后被奉为神灵,不仅为本村本姓所膜拜,而且成了灵威弥漫一隅的地域性神灵,并为当地族内人所共同祭祀。2.历史传说人物的神圣化,是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因其高尚的言行或超凡的力量为族人所神往,族人以此立庙祭祀,寄托某种心愿,寻求某种庇护。第二类,职业性神灵。由于受到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影响,畲村产生了农神。长期的狩猎生活则形成畲家的猎神崇拜。第三类,神格化的自然物体。畲家自然神中与农耕生活最为密切的是谷神、谷娘、谷仙子、种子仙、稻秧仙、青稻仙、黄稻仙等。另者多是位于畲村附近的巨形或奇形岩石或树木。由于这些物体形象迥异,便传演出精灵化的传说,并作为神灵供奉。第四类,汉族社区渗入的民间俗神。畲汉杂居,畲族受汉宗教文化的影响,供奉灶神、土地神现象普遍存在。第五类,世俗化的道释诸教尊神。一般供奉的有佛教神灵观世音菩萨,道教神灵有“三清”、“三官大帝”、“真武帝”等。畲族将上述诸神一并供奉,他们很少营建独立的佛寺,一般也没有道观,仅供于神堂神龛上或仅设立感应灵台供奉于住宅中。第六类,鬼魂幽灵。畲村流传厉鬼有五通鬼、天吊鬼、伤亡鬼等。总之,畲族宗教信仰是以氏族神灵与世俗神灵相结合为崇拜对象的多神崇拜。

6、论述近代著名的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

答:1、弘一法师与福建佛教。弘一法师在福建的弘律活动内容主要有①讲演律学②创办南山律学苑③编撰、校点、订正有关律学著述④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律戒;2、太虚法师与福建佛教。主要表示在①积极倡导僧教育②到各地讲经弘法,广播法音。③撰写大量佛学著作;3、圆瑛法师与福建佛教。主要贡献为①住

持福建多所名刹,为福建各大丛林的修复和发展殚精竭虑。②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弘法讲经活动,受到广大僧人和居士的欢迎。③注意培养僧才,支持创办佛学院。④创办慈儿院,热心慈善事业。4、虚云法师与福建佛教。①整肃寺规,重振道风。②修寺盖堂,建庵造阁,使鼓山丛林面貌焕然一新。③讲经弘法,办学传戒。④保护经版,影印大藏。⑤整理佛教文献。⑥撰写了许多与鼓山有关的诗歌,也对在鼓山生活作了真实的描写。

7、福建伊斯兰教传播的特点。

一、穆斯林来源广泛。

(一)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到泉州居住。(二)有的先从海上到中国其它地方,再或由北方南下。(三)明清两代由全国各地(以安徽、河南、广西为多)移居福建经商的回民。(四)元以后由外省来福建任职的将领及所带的兵士。(五)元以后,以种种原因(如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从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来福建的回民。二、居住分散。

三、开始吸收汉族文化传统。四、同中有异的风俗民情。五、多次迁徙。(一)在本区内迁徙。(二)向邻省迁徙。(三)向台湾迁徙。(四)向国外迁徙。六、为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七、保存了许多伊斯兰建筑。(一)清真寺。(二)墓址。(三)亭、祠。

8、福建佛教的特点

:一、发展持久不衰(以福州为例)。(一)佛教传入福州的年代悠久。(二)佛教传入福州后发展迅速,寺院众多。(三)佛教在福州至五代时期奠定了基础。(四)佛教在福州至宋代达到鼎盛。(五)许多福州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七)产生了一批与佛教有关典籍文献。","p":{"h":15.839,"w":236.554,"x":546.052,

(九)体育。(十)建筑。(十一)礼仪及其他。福建满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一)宗教信仰。(二)婚姻。(三)丧葬。(四)饮食。(五)禁忌。(六)服饰。(七)节日。(八)文学艺术。(九)建筑。(十)礼仪及其他。。

:福建蒙古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一)婚姻。(二)丧葬。(三)禁忌。(四)文学艺术。(五)礼仪及其他。福建高山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一)婚姻。(二)丧葬。(三)禁忌。(四)文学艺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民族与宗教(新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民族与宗教(新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族与宗教(新版)》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81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