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望话题作文 2篇的作文 本文简介:
相约十五夜文/杨若琳又是一年元夕时。这日的夜空不同于往日,竟也热闹了起来。明月终于大方地站了出来,缤纷的孔明灯点缀着漆黑的夜,片片烟花层出不穷,煮熟的元宵满足了人们的胃口。仅仅只是这些,便能让很多人感受到浓烈的节日氛围。我却不喜这些,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依然怀着一颗童心——在这夜,挑起一个亮锃锃的灯笼,
关于守望话题作文 2篇的作文 本文内容:
相约十五夜
文/杨若琳
又是一年元夕时。
这日的夜空不同于往日,竟也热闹了起来。明月终于大方地站了出来,缤纷的孔明灯点缀着漆黑的夜,片片烟花层出不穷,煮熟的元宵满足了人们的胃口。仅仅只是这些,便能让很多人感受到浓烈的节日氛围。我却不喜这些,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依然怀着一颗童心——在这夜,挑起一个亮锃锃的灯笼,便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早已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挑起灯笼了,惟记得每一年的灯笼都是舅舅亲手送的,也是家乡的习俗。看来看去,我总觉得它们更应该叫“花灯”:那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莲花灯,层层叠叠的艳色花瓣,周围糊上一圈的铝箔纸,绿叶衬在底下,方正的提手上错落有致地卷着细彩纸条,中间再用细铁丝穿出一盒小圈来固定蜡烛。我曾多次用它来游灯笼,虽不比电灯笼的造型丰富,却总是能在小伙伴们的一堆灯笼中脱颖而出,便也觉得开心。
比完灯笼便是游灯笼了。在这之前,点灯固然重要,有人怕火,胆大的就会拿着大人的打火机帮忙点火,我看见那胆小的那战战兢兢的样子,便爱捉弄她们。我是不怕火的,父母不让拿打火机,我便每次都拿一包火柴点灯,却总能浪费上个十来根,要是在老一辈的观念里,早就要说“败家”了吧。
夜风吹起了脚下厚厚的竹叶,在这片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的小道中央来回翻滚着,月光映在宽不过两公分的竹叶上,刺亮了我的眼眸,但挡不住灯笼的明亮。一脚踩下,沙沙声已悄然传来,干枯的竹叶生机全无,已然被撕裂成了两半。现在,就连胆子最大的也十分谨慎地挪步,就因为有人说过这林子里有蛇,谁还不怕?每个人的手都颤着,灯笼几乎要掉。我琢磨着,人多着,又能出什么事?望着灯笼下一对月牙光,若有所思……
“十五挑灯,十六烧灯”,我却从来都没有烧过自己的灯笼们,一是因为当时不知道有这个习俗,二是这也实在过于残忍。于是,我的父母便总会替我处理掉它们,当然是在我不知情况的前提下。我曾亲眼见过纸糊的灯笼一寸一寸被火焰侵蚀的样子,金黄的火苗窜着,耀眼地盖过了身后化为青烟的灰色残影,覆灭般地摧毁着,速度快得惊人。灯笼像是即将被击溃的大军,那噼里啪啦的火燃声是它们奄奄一息的嘱托,灯笼架也逃不过,早已没了鲜艳的彩条,被烧的烫黑。一支小小的蜡烛,竟也如此厉害,令人胆战心惊。
多么有趣,黑暗中,举着能为你照亮光明的一只灯笼,仿佛前方的困难都被这亮光吓跑了,你会感叹风吹上来好冷,也会喜悦地想这灯笼竟也是这样温暖的存在。漫漫长夜中,它就是你温暖、光明和方向三者唯一的寄托。
这些年,多少过节的趣味慢慢淡了,大街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拿着手机来猜灯谜,举办活动的商户越来越少,只有烟花爆竹的响声绵延不绝,乌烟瘴气的城市变了样。只有这些,才能意味着过节?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十五晚上挑灯笼”的说法,是太幼稚?没时间?
每叫一个小伙伴,不是“灯笼没买”就是“出去玩了”,十五夜再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欢声笑语,十五夜的黑暗中再也没有那么明亮。电灯笼逐渐代替着纸灯笼,今年,就连唯一愿意挑灯笼的朋友,也换上了大街上发的西瓜形电灯笼,一只老虎,双眼炯炯有神。走在那条小路上,没有了太多人的陪伴,竟也不觉得害怕,只是多了分悲凉,少了份明亮。
挑灯笼这种习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就像冯骥才先生说的: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话虽这么说,心中也难免放得下,顺着时代,这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十五夜,与灯笼相约,也是与民俗相约,不论有多少还在意它们的人,多遵循些,总是好的。
大诗人-------杜甫的守望
文/王宇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欢颜”读到这句诗,他那高大的身影和沧桑的双眼便浮现在我眼前。他的一生是那么坎坷,那么的不甘,让人倍感心酸。当李白对月高歌、王维弹琴长啸时,陪伴他的只有越发多出的白发和不尽的哀愁,他就是我们的千古诗圣杜甫。
他出生于一个官僚之家。自幼便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七岁可做诗,十五岁时就能与文人们写诗对句了,因而这也让他有了一个俸儒求官的梦想。
少年时的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信心满怀,敢站在泰山之巅大叫,“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那气势似乎透过薄薄地纸张直扑我的面颊,我仿佛看到他当时的一腔热血,壮志情怀。
青年时的他,直奔长安城想要谋取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效力,但屡屡挫败。一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让他备受煎熬,他也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还是想有朝一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效力国家,可惜生不逢时,安史之乱,战火连连,长安城远不是当年白居易笔下那,“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模样。战火焚烧了长安城的繁华和安详,他亲眼目睹了胡人屠杀焚掠,几次上谏,几次贬斥,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道尽了他,无奈悲伤的泪水,更是写出了《春望》“三吏三别”等许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
晚年的他生活更为艰难,颠沛流离,“满目悲伤事,因人作远游”千辛万苦,漂泊不定,可他即便自顾不暇,却依然写下篇篇佳作,在艰辛的逃亡路上,他将一切人民的苦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心酸的泪书写下名流千古的一千多首诗篇,《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对战乱的血泪控诉,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对残暴兵役的揭露,对朝廷的不满,他只有用他的诗词来表达、呼吁、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杜甫用尽一生来书写那个时代,他一生的守望却化作了飞蛾扑火,他诗中的豪情也渐渐燃尽,可他沉郁顿挫的诗中又隐藏一颗怎样博爱的心啊!
读他的诗,我仿佛看见了大唐盛世的兴衰,我仿佛看见了后唐百姓的疾苦,我仿佛看见了他不灭的抱负,要为百姓申冤奔走,他心中一直在守望自己的理想,用“诗圣”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关于守望话题作文 2篇的作文 本文关键词:作文,守望,话题作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