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工作总结
市旅游局、市商院新一轮“三万”活动
驻方安集村工作组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年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通知》(鄂办发电[201*]07号)和《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实施方案》(武活组发[201*]11号)的精神,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市旅游局、市商院组成工作组,结对方安集村,帮助其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力争达到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局纪检组长、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尚明同志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们吃住在农家,严格执行“六不准”纪律,现场指导“三万”工作开展,解决实际问题。武汉市旅游局驻李家集街方安集村工作组,按要求已完成26口塘堰建设任务,于2月10日前全部竣工,正着手迎接省市塘堰建设工作验收。这26口塘堰标志着方安集村水利建设显著提高,将极大改善今后驻点村农业生产,缓解长年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的难题,也为下一步农业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做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圆满完成塘堰建设工程
方安集村地势较高,属于丘陵地带,饱受干旱困扰。此
次新一轮“三万”活动共需建设和整治塘堰26口,挖掘土方73900立方米,整治后蓄水量将达到411109立方米,占到黄陂区李家集街方安集片区73口建设和整治塘堰总量的三分之一。方安集是黄陂区李家集街新一轮“三万”活动塘堰建设和整治数量和工程量最大的村,也是处在黄孝公路节点上的样板工程,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要求高。其中,万方规模以上的塘堰就有11口,最大的一口塘堰黄泥巴塘挖掘土方6500立方米,塘坝纵深、蓄水量到达70000立方米,坝体坚实,塘埂顶部宽阔,能灌能排。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
按照市新一轮“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驻方安集村工作组以“宣传政策,走访农户,新修塘堰,建立机制”为任务,突出为农民群众办实事,重在挖掘和整治驻点村塘堰。工作组认真规划、积极筹备,迅速推进如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成立专班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局党组立即组织研究,制订了《武汉市旅游局“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实施方案》,力争方安集村挖塘工程早开工,早完工,早验收。市旅游局迅速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侠为总指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尚明为常务副总指挥的新一轮“三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驻村工作组,由局纪检组长刘尚明同志带队于12月7日进驻黄陂区李家集街方安集村,协助方安集村挖掘和整治塘堰,完成新一轮“三万”任务。
(二)细致勘察,厘清情况
驻村工作组一是摸清情况,按照一个村民小组拥有一口塘堰的文件要求和村民的实际要求,经调查,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需挖掘26口塘堰;二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各塘堰需清淤和整治塘堰的详实情况,为下一步施工建设奠定基础。局纪检组长刘尚明多次带领驻村工作组对方下湾等村湾塘堰进行实地踏勘,对驻点村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加大协调配合工作力度,广泛动员,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扎实工作,对需建设施工的塘堰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三是抢抓时间,争取主动,确保塘堰建设保质保量,力争提前完工。
(三)广泛动员,筹措资金
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动员。201*年12月14日,驻村工作组召集全村15个21个村民小组的农户代表,召开了“万民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方安集村村民动员大会,印发了800份《致方安集村村民的一封信》,号召广大村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认领一口塘堰,捐助一笔善款,共建美好家园。会后,村民积极响应,纷纷献言献策。多位村民晚上专程前往驻村工作组的住所,激动地跟工作组队员交流,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村水利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视和关怀,据村民介绍本村使用的水利设施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很多村民还怀念当年农业学大寨时冬季大搞农田水利
建设的场景,村民们对驻村工作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塘堰建设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一经启动,立即想方设法筹集塘堰建设启动资金。市旅游局从行政办公经费挤出5万元,市商院也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资助2万元,用于支持塘堰建设,解燃眉之急。
(四)抢抓进度,确保质量
方安集村26口塘堰整治,工作任务重,工程量大,时间紧,要求高。为合理统筹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完工,驻村工作组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绘制了方安集村26口塘堰所属区域布局图,确定塘堰建设施工方位;二是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制作了方安集村新一轮“三万”活动塘堰整治“一塘一档”信息表以及方安集村塘堰施工进度一览表,及时掌握26口塘堰的施工进度,把握好开工时间和完工时间;三是加大与村委会的沟通,督促村委会与施工方签定合同,协调村委会增加挖掘设备,加班加点,确保工作进度。驻村工作组要求,根据农村过大年的习俗,201*年春节前必须完成工程总量的90%。
(五)健全机制,确定制度
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机制,保证塘堰长期、有效运转。始终坚持“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引导村组采取入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在村民中精挑细选,选择有责
任心,甘于奉献的塘堰管护责任人,确保塘堰项目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效益。工作组协助村委会与堰塘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人员在责任期间内的管护要求,力求做到管护工作责任化,制度化,明确管护人员管理职责、报酬和其他相关权益,确保塘堰项目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效益。
(六)建管结合,美化村容
抗旱与养殖相结合,管护和生产相结合,塘堰建设与村容村貌相结合。村委会与塘堰承包人签订承包协议中,明确养殖用水与灌溉用水矛盾区分,确定一定水位线,水位线以下于养殖,确保养殖用水,另一部分用于农业春耕生产用水。
绿化生态环境,创造美化家园。精挑细选,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植物,在塘堰护坡上种植,美化村容村貌,同时兼顾塘堰护坡稳固,防止水土流失。
(七)建立档案,动态监管
完善塘堰各项档案,动态跟踪塘堰使用情况。一是建立塘堰管理文字档案,将堰塘的基本信息、规模、容积等重要性息以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形式建立资料库,归档管理。二是以图片的形式记录并展示塘堰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变化,动态管护塘堰。三是建立方安集村堰塘平面示意图,在整体上及时把握,合理分布调整,以便更准确定位和有序管理。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扩展阅读:“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工作总结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工作总结
全省三万活动开展以来,郧县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严格按照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的目标要求,抢抓两节有利时机,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前期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家底,超前规划
为全面掌握全县塘堰设施现状,郧县组织工作专班,把塘堰整治同水利普查结合起来,通过塘堰大普查和水源、水系大调查,摸情况、明家底,掌握了全县水库、堰塘、渠道、泵站、水窖、机井等详实数据,摸清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隐患。郧县县委、政府立足县情,超前谋划,计划今冬明春在全县范围内维修、清淤堰塘201*余口,其中规模以上塘堰700余口,工程完工后,将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同时,迅速开展前期工作,研究制订了《郧县三万活动总体方案》和相关子方案,明确了活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金筹措办法、工作组组派方式、活动步骤以及组织领导等,全县20个乡镇(场)也及时制定相关方案,做好基础工作,确保了全县三万活动早行动、占主动。
二、“四个一点”,筹资筹劳
新一轮三万活动重点和难点是筹资、筹劳。郧县县委、县政府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来破解这道难题。一方面办一批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来带动大面。郧县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对杨溪铺镇刘湾村庙洼水塘等3口塘堰进行清淤维修,投资10余万元在青曲镇洪门铺村新挖水塘1口,通过组织学习交流,迅速在全县掀起了清塘修堰等水利建设的热潮。另一方面算一笔账,通过明白账来推动大面。根据堰塘挖一米、淤泥清到底、排灌要配套、内坡要护砌的标准,对蓄水量万方以下的1300余口塘堰按每口3万元投资,万方以上的700余口塘堰按每口6万元投资计算,全县塘堰清淤总投资达8000余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额,县委、县政府反复研究,出台了《整治堰塘资金筹措管理考核奖补实施办法》,明确了整治堰塘资金筹措渠道,即:县级财政出一点,驻村三万工作组帮扶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此外,积极开展‘支农惠农’捐一点、堰塘承包户凑一点等活动,广泛筹集堰塘整治资金。通过四个一点具体措施,保证了堰塘整治所需资金,并且做到了不留缺口,不负债建设,不增加群众负担。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管住、放活、用好各项资金。管住就是将县财政自筹资金归入资金管理组,实行专户管理,验收达标,以奖代补;放活就是对驻村三万工作组帮扶资金灵活使用,各工作组出机械、出物资和出资金都可以自行灵活掌握,直达到村,由村出示收据,报县三万资金管理组备案认定;用好就是对201*年一事一议农民筹资筹劳,实行谁筹谁用,由县三万办公室全程监管,确保筹资筹劳全部用于整治堰塘。好的惠民政策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塘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建设塘堰的高潮。
三、强化责任,扎实推进
一是宣传政策,形式多样。为确保新三万活动的顺利进行,各驻村工作组分别召开了工作对接会、驻点村干部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座谈交流、与群众拉家常等形式,积极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2号文件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的强农惠民政策,宣传农村小型水利整治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把政策不打折扣地交给群众,促进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了浓厚的三万活动氛围。两个月来,全县共召开各类座谈会、村民大会36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
二是走村入户,问计访贫“三同时”。在春节前后,市县领导结合三万活动和三进五大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参加塘堰整治劳动。1月12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俊苹深入郧县杨溪铺镇、青曲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督促指导塘堰整治。1月11日,市人大副主任陈冬芝到谭家湾镇核桃树垭村走访慰了困难党员,并参加该村整治塘堰活动。1月12日上午,县委书记胡玖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董飞,先后到城关、南化塘等乡镇走访慰问老干部及企业困难职工和劳动模范,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金。1月1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孙道军、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毛字深入城关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省级劳模和企业困难职工。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邵际军、县人大主任张建生、县政协主席赵学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焦宗等县四大家领导纷纷深入柳陂、谭家湾、杨溪铺、谭山等乡镇,走访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特困户、老党员和老干部,督导各地农田水利建设。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九)至2月1日(正月初十),人们都还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县委书记胡玖明带领农办、水利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南化塘镇玉皇山村,蹲点调研督办三万活动。各工作组抓住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体察民情。在走访了解村基本情况和困难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各工作组还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庄整体规划等发展、民生问题与村两委班子、返乡农民工共同讨论研究。工作队员主动与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困难群众送钱送物、排忧解难,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据统计,全县共投入各类慰问帮困资金400余万元(含慰问品折价100万元),总受益困难家庭达1万余户、3万余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583件(次)。
三是强化措施,全力建好“当家堰”。为在三万活动中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杜绝挖了一口塘,留下一笔债,县委、县政府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地塘堰整治,水渠清淤等农田水利建设。建立了县委书记带领、工作组长带队、乡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带头的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建立日常督办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办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走访群众等形式,及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和进度,定期印发督办通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各工作组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在外务工群众返乡过年的有利形势,想方设法筹措堰塘整治资金、组织施工机械、大力发动群众配合施工、落实堰塘管护等。工作队员以身作则与村民同吃、同住、同挖塘堰,切实遵守六不准工作纪律。年终岁末,在郧县的乡村阡陌间,机器轰鸣,锄头挥舞,干群齐动手、共参与,充满激情的劳动场面到处可见,一条条垮塌的沟渠畅通了,一口口淤塞的塘堰清理了,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截止目前,全县共筹资2782万元,已竣工塘堰1123口,占总任务的56%,清除土方98万方,蓄水量达到182.8万方,建小水池、水窖4480口,清淤沟渠130条,26万余米。
四、探索管理改革,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公平公选定对象。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以村务公开的形式对受益农户和受灌农田进行公示,确保不漏户、不漏田。二是签订合同确定权责。通过签订相关权限合同,确保农户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是民主商议定发展。一方面,由村集体、受益农户自行推举塘堰管理员,建立制度,明确职责,保障日常管护工作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当地干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入股、承包、拍卖、转让、租赁、冠名等方式,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四是完善用水制度和管护标准。力争在工程完工的同时落实管护措施,确保塘堰整治后能管得好、长受益。目前,已经有552口整治好的塘堰落实了具体管护责任人,有327口塘堰被村民或业主承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