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

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6:51:38 | 移动端: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

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

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冯坡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海南文明大行动”的工作部署,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各项工作积极

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海南文明大行动”

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文明行为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反映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重视提升公民素质,努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人文环境建设的坚强决心。冯坡镇领导、干部群众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对开展文明大行动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做到了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上进一步深化,行动上进一步提速。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经营行为入手,大张旗鼓地向各种不文明乱象开战,革除陋习,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荣辱、明辨是非、扬善弃恶,在全社会形成讲

文明、讲诚信、守秩序、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把握关键,加大力度,迅速掀起文明大行动的新高潮。全镇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推进文明大行

动,树起冯坡新形象、新亮点。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冯坡文明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谢宏图书记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筹、领导全镇“文明大行动”,并主持召开冯坡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和七所八站主要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的动员大会,要求切实将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把开展文明大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迅速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各单位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职,保质保量完成各自任务,又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决不能推诿扯皮、消极怠工,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推进工作有效落实。

2、细化分解,抓好落实。根据《“海南文明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昌文明大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冯坡镇制定了《“冯坡文明大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文明大行动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要求。一是细化方案和措施。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更加细化、具

体、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对上级方案已经明确的,要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对操作性还不够明确的,要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对重点不突出的,要进行调整,做到有的放矢,使措施真正能落到实处。二是抓好目标分解。迅速把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形成牵头单位负总责,责任单位全面抓的工作机制,步步展开、重点突破,抓一项成一项。每一项工作都要抓紧抓好抓实。三是兑现奖罚。把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对在行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责任追究;对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群众反映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及时奖励。

3、强化宣传,大造舆论。加强宣传,才能让群众知晓目的、理解意义,才能在全镇形成共识,才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为了配合搞好文明大行动宣传,我镇在显眼的路段悬挂文明标语60条、横幅12条,并设置2个宣传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多种形式,让文明行为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文明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文明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公开栏、手机短信等各种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真正做到文明大行动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我镇积极创新载体,将文明行动宣传与

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效果。

4、作风深入、注重实效。通过组织全体镇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青年学生志愿者等到主街道、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镇派出所开展公共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及镇工商所开展文明经营行动等活动,全面提升了东路镇的公民素质、公共秩序、服务水平、旅游环境和社会风尚,加强对停车场、公交站、小市场、临时摆摊点等综合整治,及时修复道路、护栏、垃圾桶、公厕、路灯等公共设施,增添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建设,方便居民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青年干部和职工参与积极性不够。由于文明大行动经常到脏乱差地带清理卫生,部分青年干部和职工不能以身作则,觉得扫大街有失身份、丢面子,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2、部分群众思想工作僵化,难以劝导。由于文明大行动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影响到部分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那些摆地摊做小本生意的群众,乱摆乱放现象依然严重,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

3、运行机制缺乏长久有效的监管。尽管制定了文明大行动监管制度,明确了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但在工作目标的考核和奖惩上,又难以有效落实,影响了工作成效。

推进“海南文明大行动”,符合冯坡的实际,对提升我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礼仪、诚信友爱、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热情好客的新东路形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镇委、镇政府和广大干部充分认识了这项行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深入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把“海南文明大行动”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巩固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果。

冯坡镇人民政府201*年12月5日

扩展阅读:龟兹文化第一阶段总结

新疆龟兹文化保护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面对这个带有普遍性的严峻课题,国际国内给予了高度关注。进入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首次入选。我国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从此,一个以抢救保护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工程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此项工程的任务:即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国性的普查和抢救。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的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然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1)的确,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声浪中,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令人担忧的命运。这项工程的实施,应该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的大事。

新疆作为民族成分众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区,也正面临着许多传统民族文化消亡、变异的厄运,实施抢救保护工程是非常及时和十分重要的。以下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与分析。实施抢救保护工程的必然性

新疆生活居住着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为主的47个民族。她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自创造了本民族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知道文化从创作者和享用者的层面的角度,可化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下层文化即民间文化,它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和民俗。新疆各少数民族使用文字较晚,因而在他们中民间文化表现的极其充分。例如民间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古老而悠久的《西王母》神话,享誉世界的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维吾尔族的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爱情长诗《艾里甫与赛奶姆》、机智人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哈萨克族的创世神话《迦萨甘创世》、英雄史诗《阿尔帕美斯》、爱情长诗《阔孜情郎与巴彦美人》;塔吉克族的著名神话《公主堡》;柯尔克孜族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四十个姑娘》。民间艺术方面有: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麦西莱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习俗歌;蒙古族的敬酒歌;回族的花儿与少年。民俗方面有: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萨满教信仰遗俗、带有古老传统色彩的婚俗、丧俗,隆重喜庆的古尔邦节、肉孜节、纳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的欢乐风趣的游艺民俗:姑娘追和追姑娘、叼羊、赛马、摔跤:塔塔尔族的先“嫁”后“娶”的婚俗;锡伯族的传统射箭;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和田地毯、艾德莱丝绸、英吉沙小刀、剪纸艺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各种礼仪;品种繁多的饮食习俗;款式独特、色泽艳丽的服饰、装饰等等,不胜枚举。上述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之一的民间文学,在新疆有过三次大的搜集活动。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同在全国兴起的新民歌运动同步,国家组织考察组,赴南北疆对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分布情况做了初步的普查。第二次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组织专家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对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民间文学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了流传在柯尔克孜民间的活形态史诗《玛纳斯》,当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第三次是:1984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了《民间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三套民间文学集成工程。这项活动要求以县、县级市为单位,全面开展普查搜集,在县级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各省、自治区三套民间文学集成国家卷的编纂工作。后经中央批准,这项工作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跨“八五”规划中艺术科学领域重点研究项目,和前期开展的七套艺术集成,共同被国内外人士称之为“修筑民族文化的万里长城”。

自治区1987年正式启动这项工作至1993年,从一家一户的搜集调查,到后来的逐层筛选,共编选出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6种文字的民间文学集成县卷本342卷,共计一亿多字。历时6年时间,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之下,完成了各县的县卷本编辑出版工作。

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的搜集、普查工作,可以说我区的民间文学得到了较深入的挖掘、搜集、整理。对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储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对今后从事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使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整理、记录、出版为民间文学的保存提供了可能。在进行上述工作时,由于着眼点不同,民俗这一大块最重要也是根本性的民间文化内容未被纳入其中,这次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主要是对民俗文化的抢救。计划用10年时间,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普查。我们的对象是“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拟定前5年为普查工作,后5年为成果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整个工程于201*年完成。

实施抢救保护工程的紧迫性

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纽带,民族精神则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保持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民间文化就恰恰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厚、最精华的部分。随着现代化、经济一体化、都市化的冲击,使我们的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请看以下事例。

个案一,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的布尔津县,风光秀丽的哈那斯湖畔,居住着一支自称是蒙古族后裔的土瓦人,据说他们是在100多年前从外蒙古迁徙到这里的。他们现在使用的交际语是哈萨克语,生产、生活习俗也都和当地的哈萨克族的基本相同。然而他们也还保留着本民族的部分传统。他们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能使用一种用当地的一种植物的茎做成的笛子(哈语称erkex)吹奏各种曲调。长度仅有10多公分的短笛吹出的曲调雄浑、沧桑,仿佛是在诉说土瓦人的历史与变迁。据老人说过去能吹奏这种笛子的人很多,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了。他也曾经给一些年轻人传授吹笛子的技艺,但他们都半途而了废。这位老人将成为土瓦人中的最后一位吹笛人。

个案二,201*年春节刚过,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古楼兰王陵被盗。100多年前,当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遗址并将之公布于世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00多年来,各国探险家、考古学家一直孜孜不倦地发掘着古楼兰的秘密,其中,古楼兰的王陵的地点更是人们梦寐以求想知道的。同时,这里也成了盗墓贼的“乐园”。就在去年六月已在此地抓获过几个盗墓贼,当时这一事件就震惊了全国。这次被盗,破坏更严重。一座精美的墓穴,盗墓贼是从正上方打开洞进入墓室的。第一个墓室里有5具棺材,已经被破坏,干尸及枯骨满地都是,地上还散着丝绸碎片。墓室墙下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上的一峰金驼和一峰银驼相互撕咬着,一个穿长袍模样的人站在中间,打着手势让两驼分开。壁画上各种形象栩栩如生,表现出精湛的艺术功力。可惜的是,金银双驼已被破坏。进入第二墓室,惨状更让人目不忍睹。有4具彩棺被劈开,干尸及绸缎碎片扔得满地都是。墓室里的壁画也被损坏了,隐约能看出是一群大臣模样的人正在行礼。惨状令人痛心疾首,更令人忧心忡忡。遍布新疆各地的诸多古遗址,古村落如果我们还不去抢救保护,它们的厄运也为时不远了。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抢救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争分夺秒的时刻,我们不能再等闲视之了。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并使之代代相传。否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实施抢救保护工程的应用性

笔者认为启动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除了“保护”这一重大意义之外,“开发利用”的现实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等多方面都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民族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民俗与旅游原本是一对孪生姊妹。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生活,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一个族群、一个地区的源远流长而又有牢固传统的民俗文化,又从来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旅游业莫不是建立在这一基点上的。我国的云南省近些年也在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滞后,新疆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从政府到企业商家,都把眼光投向了新疆的旅游业。新疆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新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表现出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山水风光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其中民族文化优势居于首位。具有浓烈异域特色的各民族的民族风情,极大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凡到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人,或许不知道乌鲁木齐最大的商场,但一定要去二道桥巴扎逛一逛。二道桥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诱惑力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二道桥”。“巴扎”即维吾尔语“市场”之意。二道桥市场,是乌鲁木齐最具民族特色的市场。早在一百多年前,二道桥就是新疆本土和中亚各国商品的集散地,是各民族风情的展示中心。当时这里有一座南北走向,跨河2米,宽4米的木质桥梁,因二道湾的河水从桥下流过,故该桥得名二道桥。后来二道桥一直是商业中心,不仅出售本地特产,还销售进口洋货。夜幕降临,马灯挂起,二道桥特色的小吃与热瓦甫的弹唱令人流涟忘返。近2百年来,二道桥一带一直是乌鲁木齐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约有60%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他们见证着二道桥的变迁。1982年,东西长550米,建筑面积6756平方米的二道桥新市场建成,市场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有着浓郁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店铺。出售地毯、铜器、花帽、小刀、丝巾、艾德莱丝绸等传统民族用品;市场中间是一个接一个柜台,每一个柜台上都堆满了各种干果,葡萄干、巴旦木、杏脯、哈密瓜甫、核桃、无花果等,种类繁多。热情的卖主,大声地招徕着生意。市场深处,是各色民族小吃,有烟味、辣味、香味交织在一起的烤肉串,油光铮亮的热抓饭,香喷喷的烤包子,让人垂涎三尺。如今的二道桥市场已不仅仅是购物的场所,俨然是一座令人目不暇接的民族风情博物馆。无怪乎人们都说,不到二道桥就不算到乌鲁木齐。

新疆还有一句名言,叫作: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新疆如果没去喀什那将是莫大的遗憾。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在那那里保留得最完整。那里有被称为“小香港”的喀什一条街,还有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德喀清真寺。每逢古尔邦节这里可以容纳上万名穆斯林集体做礼拜。喀什还有著名的香妃墓,《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麻合木德喀什噶尔的墓地,都是吸引国内外学者、游人,参观考察,旅游观光的景点。在新疆这样的景点还有很多,都各具当地民族特色。伊犁、阿尔泰、塔城的哈萨克族风情游;博尔塔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风情游;昌吉回族自治州回族风情游等等,定会使每一位游客大饱眼福,受益匪浅。总之,新疆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还刚刚起步,只要我们在新疆的旅游开发上,坚持突出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那么就可以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二)民族民俗文化促进餐饮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都市的许多民俗文化发生了变异。其中“宴会文化”这一新事物的兴起,给新疆餐饮业带来不小的变化。如今在新疆的各大、中城市,随处可见一种被维吾尔族称作“resturan”的餐厅。汉语译为“宴会厅”。像:木卡姆宴会厅、明月宴会厅、红柳宴会厅、葡萄园宴会厅等。它们现在已不仅仅是吃饭的地方,还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进行礼仪、社交、娱乐的场所。涉及事象包括孩子满月、割礼、父母寿辰、男婚女嫁、子女升学、欢庆节日、乔迁新居、出国留学、升级晋职等。人们一边举行仪式,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气氛热烈、祥和。通常在仪式进行完毕,都要跳起欢乐的麦西来甫,常常是通宵达旦。宴会文化的产生,使新疆少数民族在饮食观念,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饮食消费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过去少数民族喜吃肉食,很少吃蔬菜,肉也是只吃牛羊肉。而现在肉类的品种丰富了许多,鸡肉、鱼肉、鸽子肉、虾都成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蔬菜的品种和数量较过去也有很大增加。过去维吾尔族待客,上几盘凉菜之后,就以抓饭招待客人,而现在宴会上,上十几道菜已是很平常的事,许多菜肴都是本民族厨师的创新,如大盘鸡、胡辣羊蹄、菊花羊腿、馕中秀、茄汁羊肉饼等。饮食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饮食场所的变更上。过去,少数民族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习惯在家就餐,而现在则不一样了,一些重大的活动则喜欢在宴会厅举行。就是平时一日三餐,在餐馆就餐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有几个数字能说明问题。201*年笔者在伊宁市做过一个“饮食消费习俗”问卷调查,给50个人发放了问卷,其结果是:每周在餐馆就餐次数,5次以上的10人,3-4次的11人,1-2次的27人,无2人。每月参加宴请的次数,5次以上4人,3-4次11人,1-2次34人,无1人。现代婚礼的宴请场所,在饭店41人,在家中7人,不请客2人。从以上调查数字不难看出,现代饮食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此外饮食消费的变化,也有一些调查数字。每月饮食消费占工资收入的比例为:50人中,1/2者2人,1/3者23人,1/4者6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现在用于饮食消费的资金比过去大大增加。

宴会文化带来了民族餐饮业的变革与发展,饮食文化的变迁影响了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文化的转变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三)民族民俗文化促进博物馆业的发展

实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即将消亡的民俗文物采取抢救、保护措施。那么,在抢救工程中,搜集到的大量民俗文物,一方面需要妥善保管与存放,另一方面主要用以陈列。具有此种功能的机构,自然是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复兴,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多处博物馆。各类民俗博物馆更是名目繁多,像中国茶叶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在这些众多的博物馆中,高校博物馆,以它自身的优势,独树一帜。

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作为“211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于201*年落在。它是新疆第一个专业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展出了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3000多件文物。主要分为服饰、器皿、生产工具、手工艺品生活用品、风味食品、民间乐器、历史文物等八大类,还拍摄13个民族的民俗录像片以及500余幅照片。民俗博物馆自开馆至今已接待参观者几千人次。日本友人小岛康誉,香港财政司前司长曾荫权,教育部副部长韦玉,著名作家王蒙等都先后参观过博物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大民俗博物馆已成为中外友人了解新疆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教师、科研人员的研究基地,还是学生们学习民族文化的课堂。学生们在参观时,对每一件展品兴趣盎然。他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还不停地向讲解员和老师询问各种问题。许多学生感慨地说:“原来新疆各少数民族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过去我们对这方面的了解太少了。”学生的一番话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新疆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但因为语言的障碍,各民族之间的深入了解远远不够,教学计划中又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因而民族民俗博物馆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除此之外,民俗博物馆还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现在新疆大学给研究生、本科生都开设了民间文学、民俗学课程。过去讲授这些课时,学生只能一味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每当讲起某一项民俗活动过程时,学生只能凭空去推测、想象。而自民俗博物馆开馆以来,教师可以在博物馆内一边参照实物一边授课了。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们听得明白,老师讲的生动。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

今年新疆大学又走出了一条校企联袂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新路。新大与宝亨集团合作,建立了新疆大学民街民俗博物馆。占地650平方米,设有4个展厅,分别是:住宅民俗厅、生活民俗厅、服饰文化厅、民族艺术厅。民街民俗博物馆的特点之一,突出了各民族的文物精品,具有代表性;特点之二,注重了民俗文化的立体性特征,在馆内仿真建造了维吾尔民居和哈萨克毡房,包括室内的陈设都是完全按照生活中的习惯陈列的。特点之三,一些濒临消失的民族民俗文化得到了抢救,像维吾尔族的剪纸艺术、纳吾热孜节的仪式,首次进行了展示。特点之四,注重了民俗文化的活形态特征,当你走进“哈萨克毡房”,可以一边品尝香喷喷的奶茶,一边体验哈萨克人的待客习俗,一边了解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新疆大学民街民俗博物馆以她丰富的馆藏、创新的办馆理念、新颖的陈列设计,迎接着每一位参观者。博物馆开馆仅两月之多,平均日接待量已达到近百人次。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文化工作者无私的敬业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普查方法,让我们努力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无愧前人,不负来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冯坡镇文明大行动第一阶段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2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