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反思型的幼儿教师
做一名反思型的幼儿教师
反思是幼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反思是
思考的一种方式,是在头脑中对大量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加以梳理,并运用总结、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只有不断钻研,不断学习,才能脱离贫乏的状态。很多成功的学校、成功的名师都与有效的反思有关。幼儿园老师的提升途径不多,我认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研究,才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每天都实践着具体、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只要做个有心人,能善于捕捉教育问题的切入点进行反思,就可以在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行为的转变,获得专业的成长。任何教师的专业化化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既要善于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方式,以达到专业成长的质的飞跃.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就只能在低水平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对于刚入职的新老师来说,能够善于教学反思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的得与失,并加以纠正、完善,在不断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快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一、在教研活动中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技能。在教研活动中,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把教师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采用不同的方式,围绕一个命题,引导教师进行主动思考。
1、讨论式。提供一个案例,让年级组先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列出本组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在大组交流,最后园长再指导大家学习相应的文章,结合案例进行点评,把教师们的讨论内容进行提炼。如有位老师提出了《小乌龟》的案例,通过大家的讨论,研究出了新的活动方案,讨论的过程积极生动,让大家在反思中总结出了此案例的不同之处,又研究了适宜的策略、方案,促进所有老师学习进步。
2、交流式。由一位教师们提出讨论命题,要求其他教师围绕此命题思考,通过上网、翻阅杂志、反思教学实践去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可先让每位教师先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见解,最后讲座者将大家的观点进行归纳,并组织学习文章。如老师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观察如何记录,如何有效的观察产生了疑惑,于是提出了“观察促进成长”的命题,老师通过多渠道,收集更多关于观察的信息,最后大家互相学习,采纳最适合本园特点的意见,促进了教师专业性的成长,也在观察的过程中累积经验,丰富教育内涵。3、案例式。教师可集中观摩一节课,园部围绕该活动提前拟定观摩计划,提出观察要点,活动后组织评析。采用案例法引导教师去观察、分析活动,先指导施教老师在组织中体现过程的指导,要求观摩的老师去捕捉教师的引导语和幼儿对应的行为、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操作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活动分析、反思,教研活动时,组织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困惑。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也逐步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如在园内开始教师大练兵活动,通过教师互相听课,观摩,评课,反思,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们各抒已见,增进老师间友好情感,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二、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果1、坚持反躬自问。
反思是从问题开始的,但面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麻烦,教师常常会有一种不确定感。其实正确的态度是反思问题,努力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孩子们在园内常常做出违背常规的行为,教师就该反思: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教师对规则的表述不清,还是孩子对规则的理解能力有限?所制定的规则是否适合本班孩子?所有的活动规则是否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师在这样的观点下开展了“我的规则我制定”活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快乐的遵守中享受愉快的游戏。
只要经常反思就能找到原因,问题的解决就好办了。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
2、开展交流协作。
一个人的反思是有局限性的,要更好的解决问题,还必须多读书,多渠道的收集与交流信息。我们可经常组织教师推荐好文章、信息交流会等活动,在园内外组织的教研、观摩活动中,要求积极参与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总抱着一种“我还年轻、我是来学习的”心态。同时要善于学习专家、同行的经验,不能盲目照搬,应学会反思别人的成果,并借鉴地用,创造性地用。如我园开展的“好书大家看,美文大家学”的活动,通过教师主张,讲述,“好书的好,美文的美,”让老师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在模仿中,提升教师的写作能力。
3、勤于总结得失。
对于发现的问题、发生的事件、自己的感受等,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保持与自己的对话,这有利于抓住瞬间即逝的思想火花,在记述中理出问题的头绪,在思考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做一些教育笔记,不仅能增强自己的文笔功底,还能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如我园开展的课后反思活动,在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及时写反思日记,提炼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记载失几的教训,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并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第一手借鉴资料,通过日积月累,促使自己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管理中善于反思调整,实现反思创新。加强教科研的分层管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组织与实施的能力。如果是年级组内的事,年级组长应该负责解决。在管理中发挥年级组的作用,放权给教师,并要求她们既注重吸收原有的优秀经验,又要改革创新。在管理中发挥教师的专长,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创新。如在每年开展“三八”的亲子活动,教师改变以往的做法开展了吃饺子大联欢活动。家长也幼儿共同准备材料,又在合作中完成包饺子的任务,增加了家长与幼儿的参与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因为是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所以容易激发教师的激情和关注,同时,反思本身的固有特征必然要求更自觉、更理性(运用理论指导)地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教师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用理论,在提高教学科学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很好的促进器,也是幼儿教师自我提升的最佳途径。我们都能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但成为反思型教师是一个漫长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反思、实践、调整、再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
仇集中心幼儿园王凤玉201*/6/
扩展阅读:如何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如何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及效果,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调整。
用国人的思想来解释什么叫“反思”,可能比较好懂和有趣。如果说“思”是指“心”上有块“田”,那么“反思”就是指“田”上有颗“心”。不断地“反思”就是指在“心田”上长出更多的“心”。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不断“反思”,那么“心心”之火就会燃为燎原之势,形成一个“心心”向荣的“心”气象,创新也就会信手拈来。反思是现代教育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也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反思是我们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反思。以谋生为手段的教书匠,常常不思而教,是打工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把“反思”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靠反思来激发自己永恒进取的信心,去点燃探索的火把。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觉得自己的教学也真够“前沿”的。创设贴近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在闯劲上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鲜明,这是为什么呢?再完善的教案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做一名反思型的幼儿教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做一名反思型的幼儿教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