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
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
【摘要】当前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中,还存在“态度、深度、广度、力度、厚度”“五度”方面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反思的有效作用发挥。改善之举:教师可通过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关注、活动后的评价路径,运用描述性、比较性、批判与联系性反思三种方法,以个人反思和小组合作反思为主要形式,把握好“以具体教学活动为基础,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开展对话交流”几个要点来进行教育反思。幼儿园可利用“理论促进实践,开展听课评课;共性个性结合,进行案例诊断;掀起头脑风暴,鼓励思维碰撞;参与网上交流,开阔眼界思路;鼓励同伴结对,个体融入群体”的几个策略来训练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
【关键词】教育反思;反思路径;反思方法;反思形式;训练提高策略
反思型幼儿教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幼儿教师形象,教育反思能力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经过实践—反思一总结这条途径成长的。当前,教育反思已成为幼儿园教师主动改善教学、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最终反思的效果怎样?教育反思到底应该反思什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思考和梳理。
1.当前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反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反思意识弱,缺乏主动思考的态度。虽然,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能认识到反思对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教师的反思还基本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即教师的反思大多是为了完成课题研究的需求或者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而没有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些教师只是把写反思作为一种习惯性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潜意识地让自己走着一条重复“经验”的道路,“克隆”着同样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甚至因此出现了倦怠感。
1.2反思水平低,缺乏层层挖掘的深度。我们在检查教师的反思记录时发现,许多教师进行反思时习惯采用报流水账的形式,把活动中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详细地记录在案,最后加上一句“幼儿玩得很开心”或者“今天的活动不是很成功”之类的结束语。这些描述仅仅是对活动本身的一种再现,但是对于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反思中缺乏“问题意识”,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
1.3反思内容窄,缺乏拓宽视角的广度。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师生的互动、教学的效果等来进行的,进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其实,反思实质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除了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还应是以“自我”作为对象进行反思的一个过程。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
1.4反思技能差,缺乏解决问题的力度。目前,教师们的反思大多停留在对一天活动后的总结和思考,或者在观摩其他同事、姐妹园教师的活动后进行口头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思考的角度大多从活动是否为幼儿所喜欢,效果是否能达成预期目标出发。个人认为,现阶段幼儿教师反思的途径比较单一,反思的视角也比较
狭窄。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反思的技能。还有的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把反思误认为是“错误检讨”,把反思活动当成了查找缺点、寻找问题的活动,总是围绕着什么地方不理想、什么地方不成功、什么地方幼儿没什么兴趣等问题来展开讨论,却很少对自己所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5反思氛围淡,缺乏文化积淀的厚度。重建是反思的归宿,但是因为教师反思水平不高,个人经验有限,所以在重建时仅依靠个人力量,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团队反思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反思中需要借助他人和集体的力量,借助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依靠幼儿园这个团队来发挥作用。然而,由于幼儿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教师反思意识都比较薄弱,整个团队的反思氛围不突出,不能引领教师个人养成反思的习惯。
2.反思“思”什么2.1反思的路径
2.1.1活动前的设计(目标的设定;环境、材料的准备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活动过程的安排;幼儿已有经验等)2.1.2活动中的关注(幼儿参与程度;幼儿的表达与表现)
2.1.3活动后的评价(如何围绕目标和幼儿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幼儿自评与互评;焦点问题或矛盾冲突的解决等)2.2反思的基本方法
2.2.1描述性反思能够结合目标、内容、设计组织过程及教育效果,依据个人经验,整体、有序地表达出本次活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调整预案。
2.2.2比较性反思能够结合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提出自己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2.2.3批判与联系性反思通过问题和困惑的提出,能够反思教育的价值、自己的教育信念、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2.3反思的主要形式。个人反思和小组合作反思。2.4反思的要点
2.4.1要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教学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原生态”的教学事实,是由特定时空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这些场景和细节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际的课堂观察或课堂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所保存下来的教学记录,或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教学实录。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能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教学情境。
2.4.2要选好反思的切入点。教学活动是一种由多个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而成的连续性活动,具有时间性和整体性。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洞察其全部,只能选取合适的“切入点”。选取“切入点”的过程。是对教学事实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反思主题的提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从具体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2.4.3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参与。通过理论的参与,可以使教学反思冲破原有的“认识框架”,超越简单的“是”与“非”“好”与“不好”的纯粹经验性的判断和理解,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评价,乃至进一步提炼出属
于自己的“扎根”理论。
2.4.4要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教学反思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有时候表现出来的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它决不是反思的“点缀”或“标签”,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理论在教学反思中的真正价值。
2.4.5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化思考。不同教师由于专业兴趣和视野的限制,反思时很可能出现“视域”的分歧,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关注点”,立论的依据不同,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教学现象有时会发出多种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我们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认识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因此,教学反思不能“执一己之端”,还需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参与反思.通过不同的声音,唤起对教学活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思考,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争鸣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考问”.从而切近教学的真实,促进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既不简单认同,又不固执己见,你来我往,如琢如磨,推动反思的深入。
3.训练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3.1理论促进实践,开展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目前教研活动中最常见、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看、二评、三提高”的模式,促使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改变原来执教者仅作为接受听课者评析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先由执教者自我反思,介绍活动设计的思路,反思活动中的得与失、有何改进的设想以及有何困惑等,然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针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从各个方面进行评析。
我们鼓励执教者和观摩的教师进行互动,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共同来修改活动方案。根据需要,我们有时会采取再实践再评析的方法(即一课多研的方法),有时又会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即以一个素材的多个角度着手进行教学)。听课评课为我园教师进行反思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提升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2共性个性结合,进行案例诊断。案例诊断是现今教研活动中比较流行的、易操作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文字资料或录像资料等形式呈现给教师,帮助教师通过回顾和了解案例过程,反思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观念与行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法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积累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观念。所以,我们选择不同的案例,有的来自于幼教杂志,有的来自于教学活动的观摩,还有的是本园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在此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师实际需求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外,我们还考虑到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它和现场的观摩活动也有着较大的区别,要让教师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我们会提前把案例提供给大家,让教师先进行个体反思,然后利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体互动反思,对有争论或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案例的再现,引发再次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使案例诊断真正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服务。3.3.掀起头脑风暴,鼓励思维碰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头脑风暴法就是鼓励教师大胆提出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集体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来引导教师围绕问题,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问题价值的大小,我们有时利用某次教研活动中的某一时段,有时是专门组织一次相关的研讨活动,还可能是根据教师们所持观点的不同组织甲乙双方的辩论会等。由于问题的提出直接来自于教师们最为实际的需求,所以这些问题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教师们能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各自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头脑风暴法在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3.4参与网上交流,开阔眼界思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上信息交流也日趋活跃。我们深刻认识到,它不仅可以拓展教师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此,我们尝试开展园内的网上教研活动,研讨的话题有的是园方提供,有的是教研组提供,也有的是教师个别提出,这能让教师们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级以上的网上研讨活动。通过网上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思路开阔了,思考问题也更为深刻了。3.5鼓励同伴结对,个体融入群体。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独立反思有时会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同时,由于受教龄、学历、教师自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间反思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幼儿园范围内鼓励教师寻求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也成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明智之举。在结对中,有的是强强合作,有的是强弱合作,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幼儿园牵头安排。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的合作互助所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有的是共同设计教学活动,有的是彼此之间进行看课、评课活动,有的是案例的分享交流等。合作互助为我园教师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扩展阅读: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宋艳萍,510730)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为幼儿园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加强理论学习、自我反思、集体研讨、学习观摩等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
关键字:幼儿教师教师反思自我反思能力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教师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什么,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反思都是有价值的等问题认识不明确。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实践中幼儿教师反思的盲目性。有的幼儿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反思能力还较低。虽然大部分幼儿教师能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其反思还停留在被动反思阶段,大多是为了完成幼儿园制度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的反思,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还未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还有的幼儿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行为的检讨,总是带着一种失败者、检讨者的心情进行教学反思。这对教学反思的种种错误认识必然会造成教学中的不良影响。此外,幼儿教师还缺少教学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自然也很少,造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1]。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师反思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校能和素质的过程[2]。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那么,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呢?三、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
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离不开适宜的客观环境。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主阵地,对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幼儿园要在教会幼儿教师反思、促进教师见的反思、评价教师反思上搭建平台,形成制度。如: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任务,定期组织教研与培训活动,完善听课、评课制度等;同事幼儿园为教师教学反思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温馨、团结、向上的“家”的氛围的幼儿园环境,以及民主、信任、协作的同事、师生关系,这是教师主动发现、勇于承认教学中的问题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外在环境保障和支持。只有在这种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出现教师人人都反思、人人都交流、人人都改进的新局面。
(二)加强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不等于教学活动本身,但它却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教师在长期一贯的实践中往往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这反映了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缺乏或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层的原因。因此,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将外部理论转化为现实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对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较高,只有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加强和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本质知识等,才能更有效的实施教学反思。
(三)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能力
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在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上,主要可以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又促进幼儿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有助于拓展和提升幼儿的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幼儿终身发展打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可重点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选用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是否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计划等等。第四,教师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可重点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获得哪些提高等等。
4.在集体研讨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集体研讨,注重教师之间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经验分享和合作学习。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晰的认识,并获取对问题解决的广泛路径。如我园每周二都会集中全体教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针对近一段时间来出现的困惑或疑问集中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机会。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体会到:获得“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获得“新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获得“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获得“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尝试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3]。为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其他同事、管理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而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到教师的教育过程和研究中,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进行集体研讨,首先,要求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要求教师详细记录他们所看到的情景,也可用照相机、摄像机将教师的活动拍下来、录下来,组织教师观看;其次,要求每一位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活动反思”。每个教师以自己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去分析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思考,扩展自己的经验和重构理论;第三,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研讨。重在引导教师关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或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欠缺的能力进行团队研讨,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专业学者或教研人员介入,采用教学研讨会、案例研究、教学录相讨论等方式。但要注意,教科研人员与教师们的合作,不是“接管”教师的具体问题,为其提出解决的策略,而是借助于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研讨中的“表达”来判断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梳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性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教育研究结对关系,针对“幼儿园主题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发展。
5.为幼儿教师多提供外出观摩学习机会
幼儿教师对于外出观摩一向抱有很高的热情。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许多园长、老师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的提高。教学观摩,不但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更要关注它的精神环境;不但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幼儿;不但要关注教师精心准备的那节教育活动,更要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但要关注当天的活动情况,更要关注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4]。在观摩记录过程中,我们提倡先思考,再分类记录,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中富有创意的材料或活动记一类;教师或幼儿有意思的语言或行为记一类;自己透过现象看到的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或提出的新问题记一类。这样就避免了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以致于没有时间进行及时思考的盲目性。
观摩后的研讨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及时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工作的前进。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学习观摩的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时代对我们幼儿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我们的新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1*年01期
[2]朱煜;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年08期[3]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年[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1*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