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

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7:33:52 | 移动端: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

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

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菜篮子”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201*年全市“菜篮子”工作目标任务和“菜篮子”基地建设任务要求,紧紧抓住“菜篮子”商品“生产建设、市场建设、质量安全、应急保障”的四大体系主线,落实“菜篮子”工作市长负责制责任状,致力推动“菜篮子”工程步入生产稳定、销售顺畅、质量可靠、价格平稳的可持续轨道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商品从注重数量价格到注重品牌质量的新转变、新需求。一年来,全市“菜篮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内容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以及株洲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醴陵市政府于201*年12月6日,由蒋永清市长主持召开的政府常务会议中明确指出抓好“菜篮子”的工作,并提出确保城镇专业菜地最低保有量不得低于人均3.3厘、严格实行菜地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安排不低于20%的价格调节基金扶持蔬菜生产等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定了《醴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今年“菜篮子”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并安排了相应的资金予以支持“菜篮子”发展,保障市场供应。

为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菜篮子”生产和供应能力,醴陵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蒋永清市长为组长,汤云辉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菜篮子”发展目标任务资金投入政策,以及奖补政策等。

2、制定政策

根据国务院及省市文件精神要求,我市将“菜篮子”产品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1*年市政府安排了120万元的物价调节基金,用于扶持蔬菜生产,同时整合国土综合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300万元,重点用于新扩建蔬菜基地水利、道路、土地整理方面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主要对从事蔬菜种植、蔬菜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财政补助。对列入新扩建基地100亩以上的,按照实际验收面积予以资金500元/亩的补助。对实行产销对接的蔬菜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每个予以4万元奖励;对新购蔬菜检测设备,给予20%的补贴。

二、工作成效

1、组织实施蔬菜产业发展

今年在“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按照醴陵市政府制定的蔬菜生产发展任务要求,针对各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对各新扩建基地进行造册归档。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9.2万亩,总产量42多万吨,产值6.2亿元。蔬菜产品除保证本市供给外,还畅销长株潭及萍乡、南昌等省内外市场。

2、完成“菜篮子”基地建设

根据株洲市蔬菜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定,市城镇蔬菜基地规划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蔬菜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一是完成新扩建城镇蔬菜基地面积1020亩,复种指数均达3以上:其中建新500亩、石380亩、枧上140亩,分别投入资金335万元、95万元、53万元,各项目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基地道路、水渠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以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二是完成车上标准园生产基地建设1150亩,投入资金410万元。按照“五化”的总体要求,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扎实开展工作。三是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全面推广应用大棚、小拱棚、地膜等多种覆盖栽培技术,实现早中晚熟配套,分期上市,亩效益在4000元以上,高的达到五六千元。四是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蔬菜,帮助蔬菜合作社、种植大户、种田能手在车上、建新、石、枧上等地共流转201*多亩用于种植茄子、丝瓜、大白菜等。

3、产销衔接顺畅

201*年蔬菜销量42万吨,主要蔬菜产品(辣椒、大白菜、萝卜、莴笋、黄瓜、茄子等)自给率达70%以上。通过与市场对接,蔬菜产品还外销长沙马王堆市场、株洲中南市场及江西萍乡、南昌市场,蔬菜产品产量和销售稳定。猪肉、水产品、禽蛋等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4、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上市蔬菜价格同比稳中有降,价格浮动在10%以内。由于今年新扩建基地和标准园建设项目的蔬菜产品补充,有效缓和的蔬菜供销平衡,维持了物价稳定。肉类、水产品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平稳,无市场波动。

5、加强对“菜篮子”市场的建设与管理

政府投入资金,对我市太一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加强了市场管理,规范了经营秩序,提升了服务水平。

6、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立

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更加完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在蔬菜产品方面,一是建立了蔬菜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基地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五项制度,并在全市主要生产基地推广。二是强化了检测监管力度。对全市8个超市、4个大型农贸市场、1个批发市场、1个水果市场、45个蔬菜生产基地和26个乡级农贸市场进行了例行抽样检测,全年共检测样品25516个批次,合格率99.1%。其中市检测中心7576个批次,合格率98.8%,10个区域站共检测17940个批次,合格率99.2%。共出具农产品例行监测报告14期,840份。协助完成省农业厅对我市实施的两次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和株洲市农业局对我市实施的四次例行监测,以上六次例行监测,我市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部为零。三是建立了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区域检测站为骨干,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自律检测室为补充的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今年主要加强了市中心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从硬件设施的添置,到人员管理能力、检测技能的提高培训,均为明年的实验室资质认定打好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全年未发生重大“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事件。7、建立动态储备体系商品储备落实到位

按照商务部关于不少于7天应急供应量的要求,“菜篮子”领导工作小组指导各乡镇落实主要菜篮子商品的生产基地及储备任务,,并定期检查监测生产及储备状态。同时为有效应对我市“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对“菜篮子”商品的市场调控能力,确保菜篮子商品应急保障供应工作有序展开,切实维护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醴陵市政府制定了《醴陵市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确保了灾期、节期和敏感时期的应急供应,以及异常情况下对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的价格进行临时补贴。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设施农业资金严重不足。在设施农业建设,生产各个环节中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支持,农户贷款难,导致了大部分蔬菜基地、水产品基地、畜禽饲养基地等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存储、保鲜等设备设施落后,高新技术设施缺乏,整个“菜篮子”产业建设的综合实力比较薄弱,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

二是产业化水平低。受“小农”思想和地域限制,蔬菜基地、水产品基地、畜禽饲养基地分散、规模偏小,缺少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专业的运输队伍,产业化水平较低;

三是标准化生产不统一。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观念不强,粗放管理,不重质量,农产品药残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目前蔬菜销售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尚未健全,市场考察和调研工作还须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区冷链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销售半径过短。

五是科技支撑不足。各基地虽然在蔬菜产业发展上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投入,但仍存在蔬菜科技人才奇缺、生产技术推广不力、农村实用人才不足、蔬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蔬菜产品缺乏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

扩展阅读:201*醴陵绿肥工作总结

醴陵市201*-201*年冬绿肥高产

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醴陵市农业局201*年4月

绿肥是农业生产上传统的有机肥源,更是发展低碳农业,利用生物措施用地养地,保障耕地永续利用和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途径。上世纪70至80年代,我市的冬季绿肥种植面积大(最高年份1986年,面积48.5万亩)、产量高,为我市的耕地地力提升和土壤改良发挥了具大作用。自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承包者对耕地培肥意识淡化,以及绿肥品种蜕化和绿肥管理粗放等诸方面原因,冬种绿肥面积与产量均出现下降局面。

在省市领导的关心下,201*年我市实施了耕地地力提升绿肥种植项目,201*年为项目实施的第三年。三年来,我们以绿肥种植补贴项目实施为楔机,把绿肥生产作为全市冬种生产的重中之重,把项目实施与政府冬种工作有机结合,圆满地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户冬种绿肥意识,夯实了绿肥生产的群众基础、领导基础和工作基础,造就了我市绿肥生产强劲发展势头。现将201*-201*年我市绿肥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201*年冬绿肥高产示范基本情况(一)明确了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以发展冬季

绿肥生产、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宣传培训、办点示范和技术指导,推进有机肥料的生产和施用,改良土壤,提升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提出了总体目标任务

201*年绿肥高产示范面积不少于5000亩,通过绿肥高产示范,促进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农作物单产提高5%以上;建立和完善冬季绿肥发展新机制,探索与我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相适应的耕地地力提升工作模式。

(三)冬绿肥高产示范任务完成情况

醴陵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冬季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将绿肥生产列入开发冬季农业的主要内容,恢复和发展了绿肥生产。我市共有稻田50.7万亩,201*年选择在交通便利、辐射面广的高速连接线、106国道、三二O国道、醴潭高速等横贯境内的主要公路沿线村、组推广种植,主要涉及孙家湾乡、泗汾镇、大障镇、船湾镇、清水江乡、沈潭镇、板杉乡、王仙镇、浦口镇和白兔潭镇等10个乡镇、52村,冬播稻田绿肥13万亩,占稻田面积的25.6%。较201*年、201*年分别增加4.3万亩、2万亩。201*年全市绿肥生产示范面积累计5000亩,辐射带动绿肥生产7万亩以上;通过绿肥生产示范,有力促进了耕地地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了冬季绿肥发展新机制。

二、冬绿肥高产示范的主要成效

(一)冬绿肥高产示范片鲜草产量与上年及当年非示范片比

较情况

通过测产验收,今年绿肥高产示范片亩产鲜草1828公斤,较上年亩产增加46公斤,增产2.6%;比非示范片绿肥亩增产450公斤,增幅32.6%。通过检测,种植绿肥后的田块,土壤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土壤容重下降、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提升较快。根据近几年取土样化验,种植绿肥的田块土壤容重下降0.03克/cm,有机质上升0.7克/公斤,全氮上升0.04克/公斤,全磷上升4毫克/公斤,全钾下降8毫克/公斤,有效磷上升1.9毫克/公斤,有效钾上升7毫克/公斤。

(二)高产示范片对促进全市冬绿肥生产的影响

通过高产创建,让人们看得到绿肥生产的潜力与效果,大大提高了农民对种植绿肥的积极性,辐射带动了全市其它农户自发种植绿肥,全市稻田种植绿肥13万亩。

(三)冬绿肥高产示范的主要典型乡村或种植大户情况在绿肥种植区,今年双季稻种植率达90%,较其它地方双季稻覆盖率提高30%以上。在大障镇和泗汾镇两个乡,通过测产验收亩平产量1720公斤,其中大障镇陶家垅村绿肥覆盖率占稻田的95%,亩平绿肥产量1920公斤;泗汾镇淇田村绿肥覆盖率92%,亩平绿肥产量1860公斤。泗汾镇茶埠塘村易开洋种植绿肥230亩,亩平产量1560公斤。

(四)农民对冬绿肥高产示范片的反映

大障镇绿肥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示范户陶季贵的3.6亩绿肥田

3

平均亩产达到2265公斤,不仅解决了3头猪的部分青饲料,还帮他每亩节省了化肥用量。据示范片20个农户的调查,往年凡是种了绿肥的丘块,土壤耕性好,每亩可节省化肥5公斤(纯量)以上,节省化肥成本30元。农户种植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农业部门加大力度扶持。

三、主要措施(一)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良种,适时早播。选用迟花型宁波大乔、中花型佘江大叶等优良品种,占绿肥面积的72%,减少了早花低产的“河南矮”、“红梗早”等低产劣种的播种面积,同时,推广适时早播,即在9月23日左右始播,9月26日左右大播,10月1日前基本播完。据试验和调查,迟花型宁波大乔亩产鲜草1862-2235公斤,中花型佘江大叶亩产鲜草1410-2055公斤,早花型红梗早亩产鲜草961-1551公斤。同一品种的不同播期,产量高低明显。9月23日、10月2日、10月7日播种的佘江大叶,亩产依次为2360公斤、2046公斤、1650公斤,早播比迟播的增产明显。在遇秋旱的不利条件下,适时播早出苗早扎根,能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成苗率。

2、播足种子,推广混播。紫云英要获得高产,每亩苗数要在30万株以上,苗数太少,即使提高单株重也难以达到高产,一般每公斤紫云英种子约26万粒,每亩要播足优质种子2-2.5公斤。据调查,宁波大乔亩播2.5公斤的亩产鲜草2450公斤,亩播1.75公斤的亩产2251公斤,亩播1.25公斤的亩产201*公斤。因此,

高产栽培强调播足种子。混播能提高鲜草单产,平衡养分,对改良土壤和水稻高产优质有明显的效果。去年,混播面积占绿肥面积的70%以上,一般亩用紫云英种子2公斤混满园花籽0.3-0.4公斤或油菜籽0.1-0.2公斤。混播的比单播的一般亩增鲜草300-500公斤左右。

3、提高播种质量,力争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在播种操作技术上全面推广顺序实施:(1)播前晒种1-2天;(2)用黄泥水选种,清除菌核秕籽、杂质;(3)用纯人尿浸种6小时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8小时;(4)将种子沥干后沾上泥浆裸磷肥后播种,每亩用钙镁磷肥7.5-9.5公斤或粉碎过筛的过磷酸钙粉3-3.5公斤,由于提高了播种质量,促进了出苗快、苗齐、苗壮,早结多结有效根和早发多发分枝,为高产打好了基础。

4、开沟排水防溃害、保全苗。紫云英性喜湿润而最忌渍水,其产量高低的关键是能否控制好田间土壤含水量,防止渍害死苗保全苗,而控制土壤含水量防止渍害的主要措施是开沟排水,对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的田,开沟排水更为重要。据试验,开沟排水的亩产2550公斤,比不开沟排水而受渍害的亩产920公斤高1630公斤,增产177%。去年,全市普遍做好了开沟排水工作,开沟排水面积占绿肥面积90%以上。

5、全面推广施冬肥,壮苗越冬促春发。施用冬肥,特别是冬前肥,能增加养分,保温防冻,是壮苗越冬保春发争高产的重要措施。据调查,施冬前肥的比不施的亩增鲜草600-850公斤。去

年,全市有75%的绿肥施用了冬前肥,大多每亩用磷肥20-25公斤拌火土类或干细土8-10担撒施。对于少部分长势弱的三类苗,抓住了雨水至惊蛰边追施了“春肥”,提苗升级,合平衡高产。

6、防治病虫,确保高产。对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菌核病,全面推广了泥水选种清除菌核,推广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繁殖,对开始发病的田块,及时用1:10的硫黄石灰粉或1000倍的多菌灵防治,不让蔓延,对于苗期蚜虫及时用乐果等农药防治。

7、适时翻耕:于紫云英盛花期(3月底-4月上旬)及时翻耕。为避免早稻前期脱氮,紫云英压青后每亩施用石灰30-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促早稻早生快发。

(二)组织措施1、加强领导、成立班子

我们将冬种生产作为全年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市里成立了冬季农业生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市农办、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农业局、市气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市农业局还成立绿肥生产技术专家组、油菜生产技术专家组、蔬菜生产技术专家组等。201*年9月1日,全市召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会议,专题安排冬种生产,把发展绿肥列为冬季农业的重要内容,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技人员和驻村干部专门抓。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交通要道竖立宣传牌、刷墙体广告、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绿肥种植的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群众的意识,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二是为使种植户尽快掌握绿肥种植技术,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制作《绿肥种植技术明白纸》,发放5万份;三是按农事季节分区域开展绿肥生产专题技术培训;四是向全市村组干部发送宣传绿肥生产和种植技术的手机短信3.9万条。

3、加强示范推广、大户带动力度

为搞好全市绿肥生产,我们着力办好高产创建示范点,实现示范带动,对绿肥生产实行“三统一”,即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做到“三到位”,一是示范办点到位。建立市级核心示范带,面积5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6个产粮大乡(镇)39个核心示范村。在大障镇陶家垅村和孙家湾乡龙虎湾村各建立了一个千亩高产核心示范区。示范点与粮食高产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相结合,同时进一步提高示范样板点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程度,通过以点带面扩大辐射带动面积,全面提高全市绿肥种植水平。二是技术推广到位。主要是坚持适时播种,实行“三花混播”,即紫云英、油菜和肥田萝卜三种作物混播;开好“三沟”,即主排渍沟、围沟和厢沟;补施磷肥,做到以磷增氮。三是服务指导到位。组织100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咨询、技术指导,在全市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

4、加强检查督促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督查制度,固定了专人,落实了责任,将项目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力求实效。绿肥种子调入和技术指导由农业局负责;组织考核验收由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于去冬今春组织两次验收;经费保障由财政局负责;工作督查由市委办、政府办、市纪委、市监察局负责;市农业、工商等部门联手加强农资市场检查,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影响冬种生产;市政府把发展绿肥生产列入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考核,并对绿肥种植大户、村和乡镇比照粮食生产进行奖励。

四、问题与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201*年绿肥绿肥生产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技术指导到位,把其当作一季生产来抓,取得了面积的超越发展和绿肥鲜草的高产量,为201*年早稻生产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有机肥源,增强了农业后劲,成效显著。但是,在绿肥生产中也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民认识与行为严重脱钩。一谈起绿肥的好处,谁都能说一套,可受种田比较效益严重偏低和劳务成本增长,农民主动或者自愿种植绿肥的微乎其微,种植绿肥还停留在政府推动,上热下冷的层面上;二是绿肥生产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产量收益上不平衡,全市绿肥种植好的亩产量可达201*公斤以上,可差的也就是300-400公斤左右;三是梵烧稻草损毁绿肥现象较为普遍。四

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对绿肥前期生长影响较大。我市秋冬季节雨水较少,尽管去年在草籽发芽期雨水还好,可后期连续二十多天的干旱对弱小的绿肥影响很大,大面积农田没水灌溉;五是农村特别是冬季外出打工的多,劳动力奇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绿肥发展;六是去年绿肥种籽价格太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播种面。

(二)几点建议

通过近年的冬种绿肥工作,我们感到全面恢复绿肥生产,任重而道远。抓好绿肥生产政府重视是关键,加强项目整合是推动冬种绿肥有效途径。为此有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推动;二是建立一批良种繁育基地;三是大力推广经济绿肥;四是把绿肥种植纳入政府补贴范畴,并长期坚持下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醴陵市“菜篮子’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2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