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

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7:45:48 | 移动端: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

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总结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1*年3月27日在住院部九楼会议室举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1*年3月27日17:00时,全院职工集中在住院部九楼会议室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再培训,控感办主任主讲《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其内容为:1、手卫生的重要性,2、手卫生与医院感染,3、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4、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5、洗手的方法与要求。

通过再次培训,全院职工基本掌握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及七步洗手法,懂得了尽可能减少您手上微生物的窍门,不让您的手成为细菌的载体,尤其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意识到洗手与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对个人、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后果,深刻认识到预防和空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经常和适时的认真、规范的洗手。要把洗手当做是:保护自己、保护病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头等任务来抓。

此次培训,全院职工加深了对手卫生知识的全面认识,为我院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江川县人民医院控感办201*年3月30日

扩展阅读:中级教育技术总结培训201*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情感类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习者的某些态度,使他们树立某种观念、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形成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等。

情感类教学目标的阐明要通过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来进行表述。艾斯纳(E.W.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例如: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由于“热爱集体”的态度难以直接评价、判断,所以,必须列举几方面的具体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来判断学生是否“热爱集体”。例如:

1.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2.主动参加教室的卫生工作;

3.准时参加有关会议;

4.积极承担班委会布置的任务;

5.支持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建议;

6.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新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行为动词举例语文数学知识1.了解:说出、背诵、会写、读准、读、写、会用、辨认、回忆、选出、举例、认识、学习、学会、认识、说出、识别、列举、复述、描述、识别、把握、了解、写下、了解、辨认、描述再认等熟记知道、表示、会2.理解:解释、说明、理解、展示、画、确定、找出、获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扩展、使用、分析、得、读懂概述、概括、判断、区别、区分、判断、获得、分类、选择、比提供、猜测、预测、估计、表现、扩大、拓展较、排列、理解、解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评价、掌握、释、判断、预测、推3.应用:运用、使用、运用、懂得、联系断、估计、设计、检质疑、辩护、设计、解决、上下文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验、运用、掌握、处理、推导、证明技能1.技能:模拟、重复、讲述、表达、口算、计算、测再现、例证、临摹、扩展、阅读、复述、朗诵、量、观察、操作、实缩写等写出、倾听、观察、验、调查、笔算2.独立操作:完成、朗读、推想、揣摩、表现、制定、解决、拟定、想象、转述、讲述、安装、绘制、测量、尝试、选择、扩写、续写、试验等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过程与方法经历、感受、参加、感受、尝试、体验、感受、交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体会、参加、发表流、解决问题、经历、交流、合作、分享、参观、意见、提出问题、探索、感知、交换意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讨论、积累、体验、见策划、分享、合作、探讨、沟通、组织情感1.反映:遵守、拒绝、喜欢、有体会、欣赏、感态度与价认可、认同、承认、接受、愿望、体会、乐于、受值观同意、反对、愿意、欣赏、敢于、抵制、有兴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趣、欣赏、感受、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愿意、体味、尊重、支持、尊重、爱护、珍惜、理解(某人)、辨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别、品味、关心克服、拥护、帮助等2.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坚持、建立、保持、确立、追求等养成、领悟养成、树立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2.1:起点能力水平分析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称之为起点能力水平或起点能力。对学习者起点能力水平的分析多采用测验的方式,起点能力分析分为预备能力分析和目标能力分析。(1)预备能力分析进行预备能力分析是为了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分析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根据经验先在学习内容分析图上设定一个教学起点,将该起点以下的知识技能作为预备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测题,从而实现对预备能力的预估。

范例:下图为“两位加”学习内容的分析。如果将进位加法和三个数的连加作为教学起点,那么教学起点线以下的内容就可作为编写预测试题的依据。通过测验可以发现对特定的课题内容,哪些方面学习者已经准备就绪,哪些方面学习者需要补习。

(2)目标能力分析

目标能力分析是为了了解学习者对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是否存在错误理解等。

分析方法:可以直接使用期终考试题在学程开始之前就对整个学程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一并进行预测。

学习者特征分析

2.2:认知结构分析:奥苏贝尔理论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是三个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分析,主要就是确定学习者的这三个认知结构变量特性。

(1)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分析

“可利用性”分析是分析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必须在包容范围、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

分析方法:对于当前所学的新观念(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来说,有可能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通常有以下三种关系: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并列组合关系。

类属关系

也称上下位关系,是指当前所学内容(新观念)类属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某个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观念,即原有观念处于上位,新观念处于下位。处于下位的新观念(类属观念)又有两种形式:

o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只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包容性更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由原有命题直接派生出来。

范例:若儿童已经知道“猫会逮老鼠”这一命题,那么,“邻居的小花猫逮了一只大老鼠”这一新命题就可类属于原有命题。在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左右结构字”、“上下结构字”或“包围结构字”也有这种类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对原有命题只需稍作修改或扩展就能产生出新命题的意义,所以比较容易学习。

o相关类属,当新观念是对原有观念的一种扩充、修饰或限定时,就构成相关类属。范例:若学习者有“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则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新命题来界定菱形。

总括关系

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具有较广泛的包容性与概括性,因而能把一系列原有观念总括于其中(也就是使一系列的原有观念类属其下)。在此情况下,新观念处于上位,而原有观念则处于下位。

范例:例如,当学习者学习了“萝卜”、“菠菜”、“扁豆”等下位概念后,再来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时就属于这种情况。识字教学中独体字、合体字与汉字结构的关系,物理学中动能、势能与机械能的关系也是如此。

并列组合关系

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存在类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共同或相关属性的情况。

范例:在已有“回声”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雷达”原理,无线电波的反射既不类属于声波的反射,也不能总括声波的反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有许多新概念的学习都要应用到和原有概念的并列组合关系。例如“质量与能量”、“功与能”、“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虽然在这类新旧概念之间不存在上述类属关系和总括关系。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共同的属性,正是通过这类相关或共同的属性才使新旧知识之间仍然能够建立起某种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而非机械的学习。实践提示:确定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就是要确定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种概念、命题或知识之间是否存在上述三种关系中的某一种关系,如能找到类属或总括关系,这是最理想的,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可以直接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学习者所需进行的认知加工比较简单,因而可以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找不到类属或总括这两种关系,那就只能去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并列组合关系。这就要求在新旧知识(或新旧概念、命题)之间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对比,以便从中找出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

在上述关于“回声”与“雷达”的关系中,“回声”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原有概念,而“雷达”则是当前要学习的新概念、新知识。通过分析对比不难发现,“波的反射与接收”就是本例中原有概念与新概念的共同属性。

(2)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分析

“可分辨性”分析是分析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这一步工作可以和确定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的工作同步完成。

分析方法: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的新概念之间属于类属关系,那么,由于类属关系就是上下位关系原有概念为上位,新概念为下位,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无需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已经泾渭分明,清晰可辨了;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新概念之间属于总括关系,那么,由于总括关系实际上是“下上位关系”原有概念为下位,新概念为上位,所以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清晰可辨的;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新概念之间属于并列组合关系,这时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就要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对比,在努力寻找它们共同(或相关)属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相区别的属性。

仍以上述“回声”与“雷达”的关系为例,在找出“波的反射与接收”是二者共同属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前者是属于“声波”的反射与接收,而后者则属于“无线电波”的反射与接收,如能注意到这点(两种不同性质的波动),则新旧概念显然是清晰可辨的。(3)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分析

“稳固性”分析是分析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愈稳固,也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如果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不是稳固的,则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采取补救措施努力使当前教学中将要加以利用的原有观念变得稳定、牢固,以免它对新的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及保持产生不利影响。

分析方法:一般说来,若能找到和新观念具有类属关系或总括关系的原有观念,那么,这种原有观念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比较稳定而牢固的;假如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是并列组合关系,则这种原有观念的稳固性将随不同的学习内容而有较大的差别。这里又分三种不同情况。

如果原有观念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则这种原有观念是比较稳固的。例如,通过以“回声”作为原有概念去固定、吸收“雷达”这个新概念就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原有观念和已学过的某种知识相关,而且该知识的习得意义又能较好地保持,那么这种原有观念也是比较稳固的,并且对新知识的学习能起有效的促进作用。例如,物理学中,在掌握“功”的概念的基础上去学习“能”的概念,会容易得多。

如果原有观念和已学过的某种知识相关,但对该知识的习得意义不能有效保持,那么这种原有观念将是不稳固的,因而对新知识的学习不会有什么帮助。例如,学习者若对“功”未能先建立正确的概念,则在学习“能”的概念时会感到很困难。

学习者特征分析2.3:学习态度分析

学习态度即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水平和态度,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这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分析方法:判断学习者学习态度最常见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都可用于学习态度分析。范例:下面是用以了解中学生对化学学科态度问卷的部分题目,通过学生对问卷的回答,可以从中了解到学习者对化学学科学习的态度。

(1)对于成为一名化学家,我觉得()。①毫无兴趣②尚无兴趣③感兴趣④非常感兴趣

(2)在校外,我使用化学的情况是()。①从不想用②很少用③有时使用④经常使用

(3)在校外娱乐、阅读、消遣或观看电视时,我使用化学的情况是(①从未有过②很少会用③有时使用④经常使用

此外,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与学习者曾经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条件有关,会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习者特征分析2.4:学习动机分析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能推动学习。一般来说,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都会影响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里就只列举三种对教学实践有影响力的分类。

学习动机分析理论1:内外动机说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

学习动机分析理论2:内驱力说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但个体的这些好奇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它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因此,学生对于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远不是天生的,主要是获得的。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了。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具有这样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将得到一种派生的地位;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三个成分在成就动机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因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种族起源以及人格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变化。其中,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最为突出,是成就动机中的主要成分。在此期间,儿童努力学习以求得好成绩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从而得到父母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青年期,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方面有所减弱,而且开始从父母转向同年龄的伙伴。

学习动机分析理论3:ARCS模型

凯勒(Keller,1987)提出的ARCS模型(Attention注意力,Relevance关联性,Confidence自信心,Satisfaction满足感)是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动机策略设计模型,也可以用于学习动机分析。

注意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卡通片、彩色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提出能引起他们思索的问题,激发其求知欲。

关联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近,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

自信心:为了建立自信心,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教师课堂提问时注意将难易不同的问题分配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参与问题讨论。

满足感:每节课都应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满足;对学生学业的进步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避免挫折感。下面是ARCS动机作用模型:种类亚类解释及举例知觉唤起通过使用新奇的、与以往不一致的事件和教学情境来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上课时在讲台上摆着一个封着的纸箱子,让学生猜猜里面可能装着什么东西。注意力激发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生成问题,激发学生的信息探究行为。例如,教师在上课时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集体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化通过变化各种教学要素来维持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通过变换各种教学媒体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化在教学中通过使用与学生经验相关的明确的语言、事例、概念、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把新学习的知识整合起来。例如,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关找出概念的例证,如教室里的四边形。联目标定向借助说明或者事例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向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或者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例如,教师交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动机匹配通过使用各种策略把教学与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匹配起来。例如,教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文题目。期望成功让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知道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例如,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表示“相信同学们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挑战情境设置多元的成就水平,允许学生确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和成绩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例如,信提供一些有些难度而学生又能解答的问题,让他们感心觉到自己的能力“非凡”。归因方式提供反馈,告诉学生自己之所以取得学习成功,是自己具有能力并且付出努力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说明学生为什么取得好成绩时,说这是他努力学习的结果。自然的结果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或者模拟性的情境中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它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例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算一算用满电做饭省钱,还是用煤气做饭省钱。意积极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提供反馈,给予表扬、激励等强化手段,维持后继的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例如,对于课堂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口头表扬。公平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坚持同样的标准,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评价的公平性。例如,教师在期末考试时面向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判定标准。不要假定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或者假定学习者觉得所学内容与他们的兴趣或工作有关,或者假定他们有自信学得会,或者假定学会后他们会很满足,这些假定几乎都是错的,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设计中分析上述这些方面,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解。学习者特征分析2.5:学习风格分析框架:洋葱模型学习风格的定义有很多种。凯夫(Keefe1979)从信息加工角度界定的学习风格是其中一种较为广泛地被人们接受的界定,“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克里(Curry,1983)的“洋葱模型”几乎囊括了所有相关的学习风格理论,以后的理论几乎都可以归到其中的某个层上。该模型由三层组成:最外层教学偏好;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习风格分析时,可以对照“洋葱模型”里外三层列出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1.最外层教学偏好这一层是最容易观察到的,最不稳定也最容易受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学习环境、学习期望、教师期望和其他的外部特征(1983)。处于这一层的代表理论是Dunn(1978)提出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影响学习的刺激因素。如下图所示:

2.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

克里(Curry,1983)模型的中间层主要关注个体吸收信息的时候所用的智慧方法。该层包括了许多现在广为接受的学习风格理论。下面是使用广泛的Kolb和Gregorc的学习风格理论。

(1)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

Kolb对学习过程周期(learningcycle)进行了独特的分析。他认为学习过程周期由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体验(concreteexperience)、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反思观察(reflectiveobservation)(activeexperimentation)。基于对学习过程周期的研究,Kolb将学习者分为不同类型,并对各自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学习过程周期的四环节两两对应存在(即具体体验与抽象概括、反思观察与主动实验)。由于个体对这四个环节的偏爱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即聚合者(convergers)、同化者(assimilators)、调节者(accomodators)、发散者(divergers)。

(2)格雷戈克(Gregorc)的学习风格理论格雷戈克(Gregorc,1982)认为人们在组织空间和时间上是有差别的。个体有两种重要的调解能力:感知(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排序(信息排列和存储的方式)。知觉有两个性质:抽象和具体。排序有两个性质:序列和随机。与Kolb一样,这两个维度形成了四种学习风格: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抽象随机。

3.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

Curry模型的里边层主要是为吸收新信息而选择个性化的方法(Curry,1983)。

Felder和Silverman的学习风格模型交迭于中间层和里面层之间。它把学生分成了五种类型:感觉/直觉,视觉/语觉,归纳/演绎,冲动/反思,以及序列/整体。

另外还有Witkin(Witkin&Goodenough,1982)的场依存/场独立理论也属于—洋葱模型‖的里面层。Witkin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前者是“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后者是“内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观感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

需要说明的是,学习风格本没有好坏之分。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媒体选择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更适合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学习者特征分析

3:不同学段的学习者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学习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考虑这一因素。

分析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因素,可以从心理的认知因素(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和意向因素(例如动机、注意、情感、意志等方面)入手。前者是决定认知过程速度与水平的主要因素,也称为智力因素;后者与学习者的积极状态相关,称为非智力因素。还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注意和意志的特点、情感特点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入手。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思维发展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受兴趣的影响很大,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注意;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情感逐渐丰富,但坚持性较差,对教师信任和依赖;个性方面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小学低、中、高各个年段的学生就已经逐步表现出差异性。因此,即使同在小学阶段,教师仍然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所处的年龄段,从上述几个方面把握其心理特征。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学初期,他们还会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性与独立性、自觉性与不自觉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现象;他们的认识水平、能力还不高。中学后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自制力有所提高,自觉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提高,要求进步,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快速发展,不盲从他人意见,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尊心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都步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其学习活动逐步由他控转变为自控。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意志力、情绪的控制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需注意的事项:尽管不同年龄的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还很有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对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时,教师需要掌握的是分析的思路和角度,而不能简单套用某些现成的结论。

学习者特征分析

4:学习风格特征与信息技术环境的适应性关于学习风格特征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学习者的认知偏好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感觉通道偏好(例如有的学生对于从视觉输入的信息比从听觉输入的信息要敏感,更易记忆;有的则相反)所表现出的学习活动的差异。

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关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目前研究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学习者的认知偏好,主要是场定向认知方式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感觉通道偏好所表现出的学习活动的差异。

场定向涉及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依赖程度。场独立学习者具有很强的认知灵活性,对于超文本信息有很好的组织和分析能力,表现出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对于场独立学习者,适宜开展以学习者控制为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和探究、发现学习,并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探究、发现和讨论等。而场依存学习者则对外界环境有强烈的依赖,喜欢并善于与人合作和交往,他们能够自如地解决熟悉的问题,但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解决新的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弱。场依存学习者适宜于基于事实的、教学材料有良好结构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有指导的结构化的学习方式。

感觉通道偏好反映了学习者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对不同感觉通道的偏好,主要有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等三种不同的分类。

视觉型的学生习惯从视觉接受学习材料,这样的学生喜欢自己看书、做笔记,或通过电视等视觉媒体提供图像来进行学习,而教师的纯语言讲授不太适合他们,他们对超文本学习环境的表征结构有较好的理解。

听觉型的学生偏重听觉刺激,他们对语言、音响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是这种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对文本和录音形式的信息能够进行良好的加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动觉型的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对能够动手操作的学习和认知活动感兴趣。针对不同感觉通道偏好的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材料的表征形式应该有所差异,但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视觉型和听觉型材料的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某种表征能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1.2:教学模式的特点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

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4.整体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

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1.理论背景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但是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新获得的知识必须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意义的理解、保持和应用,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教学环节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以下四个教学环节。(1)呈现先行组织者

即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两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详见教学策略部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2)呈现新学习内容

即通过讲解、讨论、录像、作业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新的学习材料或任务,学习材料的呈现必须逻辑清晰,让学生能容易地把握各个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性。另外,教师要注意集中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学生明确了解学习材料的组织方式,对整个学习过程有明确的方向感。

(3)知识的整合协调

即帮助学生把新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每个要点与整体知识结构的关系;向学生提问,以了解他们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的理解能够超越所呈现的现成信息。

(4)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

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理论背景

掌握学习(MasteryLearning)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他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所以,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经常、及时的反馈以及个别化的帮助,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时间,让他们都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掌握学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联系在一起的,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实际应用主要是在认知和动作技能方面。

2.教学环节

实施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为:(1)诊断性评价,测查学生现有的水平,明确教学的方向;(2)实施集体教学;

(3)针对所学的单元进行形成性测验,测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让已经掌握的学生进行巩固性、扩展性的学习,对未掌握的学生进行帮助和矫正,再次测验,直至达到掌握目标,掌握正确率达到80%~85%即为通过;

(5)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6)在一学期结束或几个章节全部内容学习完毕后进行总结性测验。3.实现条件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掌握学习”抱有信心,教师要对全体学生都抱有真诚的期望。

其次,为了实施掌握学习模式,教师要明确学习内容的范围,明确具体的掌握目标,并编制能够反映目标达到情况的测验。

另外,教师要制定达到掌握目标的具体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的单元序列、在每个单元上的教学、测验及反馈矫正方案等。

4.评价方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把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结合起来,而且在评价学生时提倡用绝对标准,即按照每个学生达到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而不是给学生排名次。

掌握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和班级的组织,在普通的班级里就可以实施,因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对于成绩较差或一般的学生更为有利。

三.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1.理论背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现在常说的专题探究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等都可视为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变体,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发展,指导思想上有更多建构主义成分。

2.教学环节

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个教学环节。(1)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假设检验

让学生提出假说,并加以验证,得出概括性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形成假说,而后通过思考讨论,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

(3)整合与应用

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发现学习模式是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但是,这种学习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另外,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且主要适用于理科的教学。

四.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

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与基于问题式学习不同的是,这个知识点并非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

学习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

(3)自主(或小组)探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在不同的学科,所使用的认知工具有所差异。人文学科往往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这些资料能起到认知工具的作用;而在数理学科中则可以使用能发挥认知工具作用的软件,如仿真物理、化学实验室、中学物理作图工具等。

(4)协作交流。

本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

(5)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可见,“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常见两种表现形态:即建立专题网站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五.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

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由教师针对学习的某主题,搭架一个辅助教学的开放式网站,学生利用网站中的网络课件或已有资源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对与此主题相关的其他方面,交由学生小组协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查阅其他网站资料,并以网页的方式归纳整理,将学生自制的网页上载至网站,在学完该主题的所有内容时,此主题网站也由师生共同建立起来,为以后的复习巩固提供了齐备的资料。学生在边学边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学习主题的全面了解,也促进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这类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藉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题学习网站”必须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

(2)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3)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

(4)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如下图所示:

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图为: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师生操作行为如下所列。(1)确定主题

教师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主题。主题确定可以以文章作者为依据,如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确定一个关于朱自清先生的主题;也可以单元内容为依据,如对散文单元的学习,可确定一个有关散文知识的主题,对文言文单元的学习,可确定文言文知识为学习主题。

(2)搭架网站

根据确定的主题,由教师事先建立起网站的简单结构,内容主要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网上课件。(3)初步阅读,学习理解

使用网络课件进行初步阅读理解,根据教学要求找出学习内容和网站中所缺的知识点,即师生共同建立起网站的子目录内容。

(4)资料收集,信息处理

学生分工协作,收集与主题相关其他方面的资料,并对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整理,整理出与自己所做子目录内容相关的有用信息,并加以整理。

(5)内容内化,网页制作

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互相协作,将所得信息制作成网页。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分工协作的过程,任务的完成要靠小组集体的力量。

(6)网页上传,内容建构

学生将制作好的网页目录上传到教师指定的目录里,进行整合,整合后的网站被所有的学生使用,对所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形成较全面的意义建构。

(7)网站建成,意义建构

师生共同努力充实网站的内容,完善网站的功能,使网站逐步建成。建成后的网站被学生所用,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使信息技术能力得以提升。

在使用网上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中,首先要注意,主题的确定具有可扩展性,不可将主题确定得太具体,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其次,确定的主题很可能涵盖了一个单元,教学很可能突破教材规定的教学顺序。因此,此操作结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学习进度,备课很可能要以一个学期、一学年甚至整个学制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来进行,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通过研究性学习建立起的专题学习网,是初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成果。以此作为资源,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完善专题学习网站。这也是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重要内容。

六.网络探究WebQuest模式

WebQuest是一种基于因特网资源的课程单元式探究型学习的模式,在国际上已被看作一种规范化的网络探究学习方法,特别适合多学科综合学习。在WebQuest模式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情境或者一项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因特网资源,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WebQuest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时间,意在使用信息,而不是收集信息,并帮助学习者分析、综合和评价。

WebQuest有两种学习方式:短期WebQuest和长期WebQuest。

短期WebQuest: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在短期结束时,学习者将获取并理解了一定数量的新信息;这个阶段大约为1~3课时。

长期WebQuest:其目的是拓展和提炼知识;经过这个阶段,学习者深入地分析、改造知识,通过创设一些他人以在线或离线方式可以相互交流的材料证明自己理解了这些知识;这个阶段大约为1周至1个月的时间。

1.WebQuest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地任意冲浪,每个WebQuest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它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给学习者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须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概括和进一步拓展课程的方式。无论是短期WebQuest,还是较长期WebQuest,一般都由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共6个模板组成,其中每一个模块都自成一体,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

(1)简介

WebQuest简介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目的:第一,让学习者明确将要学习的是什么;第二,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两方面目标,应该使主题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且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具有吸引力,看起来有趣;因为其全球性影响而极具重要性;因为急切需要解决而紧迫;因为学习者将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有一些产出而好玩。

(2)任务

WebQuest的任务模块对学习者通过练习将完成的所有事情作了描述。其形式可能是一个PowerPoint演示,也可能是一个能够对特定的主题进行解释的口头陈述。

与其他网络课程的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能够完成的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务。这种任务通常是成人工作或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微缩版本。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这些高级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分析、综合、判断和问题解决,等等。

伯尼道奇博士认为,设计一个WebQuest是一个帮助学生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站立的台阶。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已经开展了一部分的任务,给他们一些已经处理过的信息,为他们查找一些好的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完成任务的起点。

(3)过程

在WebQuest的过程模块中,教师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对每个学习者要扮演的角色或者所要采用的视角进行描绘,等等。教师还能够在这个模块中为学习和交互过程提供指导,如怎样开展一个头脑风暴会议。(4)资源

这一部分包括由教师选定的将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页清单,其中大部分资源是包括在WebQuest文件中作为超链接指向万维网上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非网络性的资源也可以使用。资源包括录像、录音带、书籍、海报、地图、模型、操纵器和雕塑,讲座、小组教学,实地考察等方法也可以采用。

(5)评估

为了证明用网络来拓展学习是可行的,所以在WebQuest模块中新增加了评价这项内容。对于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形式,Web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另外,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

(6)结论

WebQuest的结论部分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可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使用的问题。虽然结论部分算不上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但是它为整个文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给读者一个结束的感觉。

2.WebQuest的五项基本原则

WebQuest的五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单词“FOCUS”来表示:F找出精彩的网站(Findgreatsites);

O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Orchestrateyourlearnersandresources);C要求学生思考(Challengeyourlearnerstothink);U选用媒体(Usethemedium);

S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Scaffoldhighexpectations)。(1)找出精彩的网站选择网站依据:●可读性;

●是否能够引发学习者的兴趣;

●是否来自与学生平常的学校生活不同的来源。(2)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

●组织资源:为学习者精心准备相关网络和非网络资源;

●组织学习者:设计一个精彩的WebQuest普遍要考虑如何推动小组活动,需要了解并掌握多种合作学习策略。

(3)要求学生思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给学习者一个任务、要求进行设计、撰写文章或辩论。(4)选用媒体

选择合适的媒体组织问题,教会学生使用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5)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

在WebQuest中存在三类脚手架:接收支架、转换支架和输出支架。●接收支架

网络让学习者接触到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海量资源,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从资源中提取信息。接收支架为如何根据给定资源、已有知识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指导。具体的接收支架实例有观察指导、会晤技巧、在线术语表和字典。

●转换支架

WebQuest要求学习者将他们读到的东西转换成新的形式,转换支架则在转换过程中提供帮助,包括比较和对照、在许多类似的研究对象中寻找共同点、集体讨论、推理和决策。

●输出支架WebQuest通常要求学习者创建一些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模板、写作提示向导、多媒体元素和组件作为学习任务的输出支架。

3.使用WebQuest有什么好处

(1)WebQuest采用了很多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WebQuest提出的问题是的确需要回答的。当要求学生理解、综合或解决一个社会真正面临的问题时,他们面临的任务是真实的,而不是一个仅仅出于学习任务需要提出的问题。

●WebQuest给学生提供的资源是真实的,而不是陈旧的教科书,是经过筛选的百科全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数据库、最新报道发生联系。

●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上传、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让大家来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也能促使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出最令人满意的答案,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

(2)WebQuest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能促进高水平的思维,它整合了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思想。WebQuest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收集信息来完成的,而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如概括出主要问题,进行比较、综合等。为了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认知,WebQuest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有意义的子任务,让学生经历一些更为专业的学习者经历的思维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当学生要理解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将事实简化,提供很多的例子或详细解决步骤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学生需要的是这样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学生对这些信息和观点进行筛选,直到他们形成不但与自己原有知识相联系的理解,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计划,当以后再遇到这一问题,这一计划将更加精练。

(3)WebQuest还充分用到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由于WebQuest期望学生解决的是一些复杂和矛盾的问题,因此需要以小组学习、各自分工的形式进行,到最后对问题形成全面理解。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将发现,由于不同小组的研究和讨论程度不一样,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还将发现其个人劳动对小组的成果产生影响。4.WebQuest可能遇见的问题(1)时间

WebQuest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需要在课前就要查找一些好的网站。同时,它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为学生要理解所看到的东西。他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协作,处理不是很明确的信息。第一次尝试使用WebQuest时,要学习使用新的工具,而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一旦完成了WebQuest,教师的绝大部分工作就完成了,教师不再是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2)WebQuest要求学生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能力

这意味着要给3年级以下的儿童或有阅读困难的儿童设计一个WebQuest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对这方面的问题予以特别注意。教师还要考虑到那些喜欢课堂教学讲授事实和内容的学生,他们不喜欢探究性学习,把WebQuest视为“没有价值的东西”。‘

资源准备

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类型有文本素材、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其中,图像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jpg、gif、bmp等;音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av、mp3、wma、mid等;视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mv、rm、avi或mpg等;动画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gif、swf等。常用多媒体素材和文件格式总结如下图所示。

常用专业网站和专题网站

1.常用媒体素材网站(1)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

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媒体素材和课件、案例,等等,其中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视频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五种。

(2)万全图库()主要提供了各种网页素材图片,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内容及其丰富,还提供了站内搜索,查找图片也很方便。(3)图片素材库()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图片素材,为网页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4)e库素材()(5)课件素材库()分为动态图库、静态图库和音效库,三种大的分类下又有细分,内容丰富。(6)教育资源素材库()这是一个与具体学科相关的素材库,涉及到语文、数学等十八门学科,设有站内搜索,可以方便地查找所需资源,同时还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7)课件资源素材库()这是一个课件资料素材库,提供了十四门学科的相关课件的下载,资源不是特别丰富,但是内容值得一看。(8)中国飞天音乐教育网()该网站是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网站,内容十分丰富,各种类型的音乐应有尽有。2.常用学科资源网址语文教学网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网中学语文信息网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语文天地网-05/17/default.htm中小学教学资源站数学教学网站中小学教学资源站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专业网小学生学习网数学论坛英语教学网站英语合作网牛津英语教与学中学英语教育资源网-英语英语文学网站资源新知堂剑桥少儿英语网物理教学网站1三人行初中物理网2中国物理教育网3物理教育网4不倒翁物理教学网5物理教学网站6中学物理教学资源专业站化学学科网站化学教育网化学学科网站化学学科网中学化学学科网化学学科网站中学化学同步辅导历史教学网站历史教学资源中学历史教案资源库中学历史同盟中学历史在线史海泛舟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频道ory/政治/思想品德教学网站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tm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政治教师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政治频道政治教学网ml科学教学网站小学科学网科学教育e21科学探究网web/中国科普网科学教育网中国科普博览/体育教学网站动力体育教学网中学体育网体育教学资源互动网-web.org/体育教学网体育教师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体育与健康频道美术教学网站1美术教学小时学习网2中国美术教学网-art.cn/3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4上海美术教育网5小学美术教学资源6中国美术教育信息网地理教学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地理频道中学地理教学网地理教学网地理教育资源网-main.htm北京地理教学资源网p-国家地理频道ml信息技术教学网站信息技术教学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音乐教学网站n/音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网中小学音乐音乐学园生物教学网站中学生物中学生物资源网中国生物教学网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m中学生物教学网页搜索引擎的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是用来查找明确信息的最佳手段。下面列出了常用搜索引擎的地址。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为:(1)选择搜索引擎;

(2)确定搜索主题,以决定搜索用的关键字,现在各种搜索引擎的设置都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只要根据提示单击相应按钮就可以进行相关操作了;

(3)缩小搜索范围,各种搜索引擎都有缩小搜索范围的功能,可以使搜索更精确。这里以百度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搜索技巧。

注意:每个搜索引擎都是不同的,新用户可能需要在开始查找前先看一下该搜索引擎的帮助页面。1.多个关键字的使用

输入多个词语搜索(不同字词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搜索结果。例如,想了解上海人民公园的相关信息,在搜索框中输入“上海人民公园”,获得的搜索效果会比输入“人民公园”的结果更好。需要说明的,关键字输入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字相当于限制条件,过多的关键字,有可能导致检索到的内容太少甚至检索不到。

最好先使用含义较广的词开始搜索,然后再逐步缩小范围。2.使用逻辑运算符

计算机化的搜索机制是建立在逻辑运算的基础上的,熟悉逻辑运算符的用法将有助于在Internet上查找资料。当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或者得到的是错误结果时,逻辑运算符可用来缩小范围。逻辑运算符有3种:OR、AND及NOT。

AND返回的结果满足每一个条件。OR返回的结果满足其中一个条件。NOT返回的结果排除条件所要求的记录。3.使用简化的逻辑运算符(1)使用“需要”、“排除”等概念

搜索引擎允许你在搜索时指定多个重要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前插入“+”,表示在返回结果时需要此条件;

关键词前插入“-”,表示在返回结果时排除此条件。如果要避免搜索某个词语,可以在这个词前面加上一个“-”号(半角状态下的字符)。但在减号之前必须留一空格。例如,避免搜索“公园”这个词语,可以这样表示:“公园”。

比如:+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表明返回的网站内容中包含关键词“中国”与“教育技术”,但不包含“电化教育”。

(2)用短语查找

如果要寻找准确的短语或短句,需要把这些短语放在双引号中(如:“建构主义教学原则”)。4.元词搜索在表达式中还可以设定一些限定条件,即“元词”,以加速查找,例如:只查找页面标题或特定范围。一般情况下,把元词(连同符号“:”)放在关键词的前面。常用元词及其用法见下图。

5.高级搜索选项的使用

通常,只需在范围较广的查询中添加词语就可以缩小搜索范围。不过,baidu还提供了高级搜索页的使用,根据关键字、语言、文件格式、日期、字词位置和网域等条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更好地缩小搜索范围。

(1)将搜索范围限制在某个特定的网站中;(2)排除某个特定网站的网页;(3)将搜索限制于某种指定的语言;(4)查找链接到某个指定网页的所有网页;(5)查找与指定网页相关的网页。

下图是baidu的高级搜索页。其他搜索引擎的功能与其相似。

下面对图片文件和视频文件进行详细介绍。1.图片文件

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常用到的图片文件分为图形(矢量图)和图像两种。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课程中的图片格式常见的有jpg、tiff、和bmp等图像格式。

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为jpg或jpeg,其全称为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获取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其压缩比通常在10:1~40:1之间,很适合应用在网页的图像中,目前各类浏览器均支持JPEG这种图像格式。同时JPEG还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你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已广泛应用于彩色传真、静止图像、电话会议、印刷及新闻图片的传送上。但*.jpg/*.jpeg文件并不适合放大观看,输出成印刷品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ImageFileFormat。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能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但占用空间却很大。TIFF常被用于较专业的用途,如书籍出版、海报等,极少应用于互联网或多媒体课件上。

GI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gif,全称为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图形交换格式)。它在压缩过程中,图像的资料不会被丢失,丢失的是图像的色彩。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所以通常用来显示简单图形及字体,在课件中常用来制作小动画或图形元素。

BMP图像格式:扩展名是bmp,是Windows中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已成为PC机Windows系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有压缩和不压缩两种形式。它以独立于设备的方法描述位图,可用非压缩格式存储图像数据,解码速度快,支持多种图像的存储,各种PC图形图像软件都能对其进行处理。

SVG格式:扩展名是svg,全称为,意思为可缩放的矢量图形。SVG是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在201*年8月制定的一种新的二维矢量图形格式,也是规范中的网络矢量图形标准。它是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严格来说应该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矢量图形语言,可设计高分辨率的Web图形页面。用户可以直接用代码来描绘图像,可以用任何文字处理工具打开SVG图像,通过改变部分代码来使图像具有交互功能,并可以随时插入到HTML中通过浏览器来观看。它提供了目前网络流行格式GIF和JPEG无法具备的优势:可以任意放大图形显示,但绝不会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字在SVG图像中保留可编辑和可搜寻的状态;平均来讲,SVG文件比JPEG和GIF格式的文件要小很多,因而下载也很快。

2.视频文件

AVI、MPEG等,常见的适用网络播放的视频流格式有RM、和等。AVI格式:AVI是音频视频交错(AudioVideoInterleaved)格式的缩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现在已被大多数操作系统直接支持。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另外,没有限定压缩标准即不具有兼容性是AVI格式的最大问题,不同压缩标准生成的AVI文件,必须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才能将之播放出来。

MPEG格式:全称为MotionPictureExperts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主要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其中MPEG-2.mpg、.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和DVD光盘中的.vob等。MPEG-4则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

RM格式:是Real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用于传输连续视频数据。它可以根据网络传输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广域网上进行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目前,有很多网站会利用RealVideo技术进行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其播放软件主要有该公司的RealPlayer或RealOnePlayerRealServer服务器将其他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

ASF格式:全称是AdvancedStreamingforma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高级流媒体格式,也是一个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MediaPlayer对其进行播放。其优点主要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和可扩展性,其实时转播和RM类似,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

WMV格式:全称WindowsMedia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高度压缩,文件小传输快,质量也不错。在很多用于网络传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中,这种文件格式应用比较广泛。

教学实施:教学组织形式和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很难将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活动模式的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展开和效果具有的意义。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1)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2)教学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这种作用方式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既可以在班集体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内或个体间进行;

(3)师生的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完成,并且要遵循各种互动方式所要求的规范和程序。总之,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以一定的教学程序连接起来,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三种类型。

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1)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以及种种形式的尝试,主要围绕着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开的。

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

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1)班级授课;(2)个别化学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手卫生培训总结201*.3.30》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2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