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
作者简介:卢文杰(1976-),男,云南石屏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送电线路设计。摘要:电力网络的建设前提是先进行线路的设计,线路设计的好坏它关系着线路的投资运行费用与运行的可靠性;线路的路径选择在线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的技术分析,归类总结技术要求与规范,为其路径选择提高工作效率。关键词:架空线路;送电线路;路径
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下文主要从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多种情况考虑论述。1选线步骤
选线的目的是在线路起讫点间选出一个技术上、经济上较合理的线路路径。分为室内图上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进行。1.1室内图上选线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包括取得各种所需资料并在地形图上设计线路方案。过去一般需要现场测得地形图,如今各测绘单位就有各种比例的航测图。图上选线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进行。必要时也可选用比例尺比五万分之一更大的地形图。地形图最好要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实际,观看此比例的图纸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顾局部。
先在图上标出线路起讫点、必经点。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有关城乡规划、工矿发展现划、水利设施规划、军事设施、线路和重要管道等),避开一些设施和影响范围,同时考虑地形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线路路径最短的原则,绘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至三个较好的方案。
根据系统远景规划,计算短路电流,校验对重要电信线路的影响,提出对路径的修正方案或防护措施。向邻近或交叉路越设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征求对线路路径的意见,并签订有关协议。签订协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应本着统筹兼顾、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进行。然后应进行现场勘察,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有无图上未标明的障碍物,与图上不符的地形、地物及沿线交通情况),了解特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有时可不沿全线路勘,而仅对重点地段如重要跨越、拥挤地段、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重点踏勘。对协议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大跨越地段、地下采空区、建筑物密集预留走廊地段等用仪器初测取得必要的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室内选线还可结合各类卫星图片软件同步进行参考(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为Google地球)。该类软件对大部分城市均有较清晰图片,在先期选线过程中可尽量避开现有地表设施,将线路路径合理化、准确化。选定后的路径在该软件中均可查出任一点经纬度坐标,对下一步的现场选线具有指导性作用。
经过上述各项工作后,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出一个合理的方案。1.2现场选线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为定线、定位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设立必要的线路走向的临时目标(转角桩、为线路前后通视用的方向桩等),定出线路中心线的走向。在现场选线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塔位特别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转角、跨越点、大跨越等)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超高压送电线路,还应考虑沿线每6~8km有一设置牵引机或张力机的场地及设备运达场地的条件。
现场选线的工具早期多为经纬仪及全站仪。现GPS测量(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较为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既快捷、精准度又较高,且可大量减少在选线过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线路路径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经纬度坐标,可在现场较为快速准确地将路径选定。若要将其绘于地形图上,只需将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地形图对应坐标系数据即可。2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交通条件及地质地形情况考虑。沿线交通便利,便于施工、运行,但不要因此使线路长度增加较多。若条件允许,最好将路径选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现在的施工及运输一般都由较大型的机械来承担,若交通不便,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方便、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质方面一般应观察记录沿线地质地貌现象,对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与化学分析,如土壤种类、湿度、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规经验选择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开采空区,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线路安全。如一些采掘业发展史较长的省份,采空区相当多,再加上部分小矿私挖滥采,造成了许多地区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另外,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选择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线路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应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应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设施多次交叉。3选线的技术要求3.1一般要求
①线路与建筑物平行交叉,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或接近,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应符合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②线路应避开沼泽地、水草地、易积水及盐碱地。线路通过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避开冲沟、陷穴及受地表水作用后产生强烈湿陷性地带。③线路应尽量避开地震烈度为六度以上的地区,并应避开构造断裂带或采用直交、斜交方式通过断裂带。④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或在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3.2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线路转角点宜选在平地,或山麓缓坡上。转角点应选在地势较低,不能利用直线杆塔(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即转角点选择应尽量和耐张段长度结合在一起考虑。转角点应有较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便于施工机械到达。转角点应考虑前后两杆塔位置的合理性,避免造成相邻两档档距过大、过小使杆塔塔位不合理或使用高杆塔。3.3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①应尽量选在河道狭窄、河床平直、河岸稳定、不受洪水淹没的地段。对于跨越塔位应注意地层稳定、河岸无严重冲刷现象。塔位土质均匀无软弱地层存在(淤泥、湖沼泥滩、易产生液化的饱和砂土等),避开地下水位较深地段。②不宜在码头、泊船的地方跨越河流。避免在支流入口处、河道弯曲处跨越河流。避免在旧河道、排洪道处跨越。③必须利用江心岛、河漫滩及河床架设杆塔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水文调查和断面测量。3.4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①尽可能避开陡坡、悬崖、滑坡、崩塌、不稳定岩堆、泥石流、卡斯特溶洞等不良地质地段。②线路和山脊交叉时,应从山鞍经过。线路沿山麓经过时,注意山洪排水沟位置,尽量一档路过。线路不宜沿山坡走向,以免增加杆高或杆位。③应避免沿山区干河沟架线。必要时,杆位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不受冲刷的地方。④特别注意交通问题、施工和运行维护条件。3.5矿区选线的要求
线路进入矿区时应尽量避开矿区,或少压矿带。当线路必须在矿区(如煤田)上架设时,应考虑在煤田境界线或断线上架设,以便共用安全煤柱。当无境界线或断层线可利用时,应尽量垂直煤田走向架设,缩短通过煤田线段的长度。
在矿区煤田范围内架设的送电线路时,尽量使两回线路分开架设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同时遭受塌陷的影响。
3.6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位于山地,地形复杂、植被繁茂。云南又属高海拔地区,所以一条线路途经多气象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使线路节省投资且安全可靠,在路径选择时应尽量避免反复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气象条件较好区域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确需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的,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同时应尽量缩短穿越长度。
同时,对于线路途经河谷、湖泊、沼泽、山谷受风面等微气象区域时也应尽量避开。3.7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①要调查清楚已有线路、植物等的覆冰情况(冰厚、突变范围)、季节风向、覆冰类型、雪崩地带。避免在覆冰严重地段通过。
②避免靠近湖泊且在结冰季节的下风向侧经过,以免出现严重结冰现象。③避免出现大档距,避免线路在山峰附近迎风面侧通过。④注意交通运输情况,尽量创造维护抢修的便利条件。4结语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一条线路很难通过一次勘测就可以完全通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线路走向。选择路径过程除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但不论过程如何,路径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将路径合理化、经济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线路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以求改正和完善。参考文献:
[1]荆林国,张韶晶.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电气化,201*,(11).[2]张俊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小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3]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J].科技创业月刊,201*,(10).[4]林健.城市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2).[5]王璋奇.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1*,(1).
[6]郑信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环境评估[J].中国科技信息,201*,(14).
扩展阅读: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程》SDJ3-79的通知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6于一九七六年颁发试行后,对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现根据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各单位的意见,对本规程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颁发执
行。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告我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基本符号
(79)水电规字第7号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一日内外力及材料指标
σmax--导线或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
σp--导线或避雷线的抗拉强度;
T--瓷横担的受弯破坏荷载或悬式绝缘子1小时机电试验的试验荷载;
Tmax--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
Wx--垂直线路方向导线或避雷线的风荷载;
WS--杆(塔)身的风荷载;
N--上拔力;
G--基础自重;GT--基础底板上的土重。
几何特征
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
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
S--导线与避雷线在档距中央的最小距离;
d--导线或避雷线直径;
F--杆(塔)身侧面的构件投影面积;Fk--桁架的轮廓面积;
b--桁架前后面的距离;
h--桁架迎风面的宽度;
L--档距;
Lp--水平档距;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
f--导线最大弧垂。
计算系数
C--风载体型系数;K--强度安全系数;
K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α--风速不均匀系数;
η--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
其他
n--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的绝缘子数量;
nh--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数量;
H--海拔高度;
V--设计风速;U--线路电压。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在设计送电线路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必须做好调查研
究工作,不断总结运行和施工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先进技术,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和安全适用的原则。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35~330千伏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送电线路)的设计。
临时送电线路可参照本规程设计,但标准可适当降低。
原有送电线路的升压和改建,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参照本规程进行设计。
第3条送电线路的路径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对弱电线路的危害影响和城市规划区的预备走廊等,一般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第4条新建送电线路,应积极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杆,逐步代替普通钢筋混凝土杆。
第5条送电线路的导线布置和杆塔结构等,应考虑便于带电作业。
第二章路径
第6条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少占家田,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
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协商,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做
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7条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以及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
其他地区,并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第8条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进出线走廊,应根据厂、所总体布置统一规划。进出线宜采用双
回路或多回路杆塔。
第9条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公里,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可适当延长;在高差
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和重冰区,应适当缩小。
大跨越应自成一个耐张段。
送电线路转角的位置应根据运行、施工条件并结合耐张段长度确定。
第10条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其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结合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
大跨越杆塔,一般设置在5年一遇洪水淹没区以外,并考虑30~50年河岸冲刷变迁的影响。第三章气象条件
第11条送电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采用15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
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沿线的气象与附当一典型气象区接近,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第12条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离地面15米高处15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值。
平原地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不应低于25米/秒。
山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应采用附近平地风速的1.1倍,且不应低于25米/秒
。如附近平地也无可靠资料,则采用的风速不应低于30米/秒。
第13条大跨越的计算气象条件,应采用30年一遇的数值。如当地无可靠资料,一般以附近平地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为基数,最大设计风速增加10%,设计冰厚增加5毫米。
跨越处的水面风速还应增加10%。
大跨越还应按稀有气象条件验算。
第14条重冰区的线路,可根据需要,按较少出现的覆冰厚度进行验算。
第15条送电线路通过城市或森林等地区,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
其最大设计风速宜较一般地区减小20%。
第16条送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计算气温,应按下述方法确定:
一、如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年平均计算气温应采用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二、如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采用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第四章导线、避雷线和金具
第17条送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和避雷线,应条例国家电线产品技术标准。
供计算用的导线和避雷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一般采用附录二所列数值。
第18条钢芯铝线及其他复合导线应按综合拉断力进行计算。
第19条送电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一般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20条验算导线载流量时,钢芯铝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70℃(大跨越可采用+90℃);
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25℃。环境气温应采用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风速应采用0.5米/秒;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应采用0.1瓦/平方厘米。
第21条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地区,如导线直径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一般不必验算电晕。
表1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海拔不超过1000米)
第22条导线和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大于导线
的设计安全系数。
导线和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σmax--导线或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公斤/平方毫米);
σp--导线或避雷线的抗拉强度(公斤/平方毫米);
K--导线或避雷线的安全系数。
在大跨越的稀有气象条件下和重冰区的较少出现的覆冰情况下,导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应力
,均应按不超过抗拉强度的60%验算。
如悬挂点高差过大,应验算悬挂点应力。悬挂点应力可较弧垂最低点应力高10%。
架设在滑轮上的导线或避雷线,应计算悬挂点局部弯曲引起的附加应力。
第23条避雷线与导线的配合,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避雷线与导线配合表
第24条导线和避雷线的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如根
据多年运行经验证明当地导线和避雷线的振动危险很小,可不受表3限制。
表3导线和避雷线的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和防振措施
第25条导线和避雷线的架线后塑性伸长应通过试验确定;如无资料,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钢芯铝线………………………3×10-4~4×10-4
轻型钢芯铝线…………………4×10-4~5×10-4
加强型钢芯铝线……………………………3×10-4
钢绞线………………………………………1×10-4
导线和避雷线的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一般用降温法补偿,如采用上列塑性伸长值,降低的
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
钢芯铝线………………………15~25℃
轻型钢芯铝线…………………20~25℃
加强型钢芯铝线………………15℃钢绞线…………………………10℃
第26条金具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运行情况……………………………………2.5
断线情况……………………………………1.5
金具应热镀锌。
第五章绝缘、防雷和接地
第27条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4所列数值。
表4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瓷横担的受弯破坏荷载或悬式绝缘子1小时机电试验的试验荷载(公斤);
Tmax--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公斤)。
第28条直线杆塔上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采用表5所列数值。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比悬垂绝缘子串的同型绝缘子多一个。
表5直线杆塔上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
全高超过40米有避雷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米应增加一个绝缘子;全高超过100米的杆塔,绝
缘子数量可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
第29条在海拔为1000~3500米的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一般按下式确定:
式中nh--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数量(个);
n--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的绝缘子数量(个);
H--海拔高度(千米)。
第30条一般地区,设计绝缘子串或瓷横担采用的单位泄漏距离,不应小于1.6厘米/千伏
(额定线电压)。
空气污秽地区,应根据运行经验和可能脏污的程度增加绝缘子串或瓷横担的泄漏距离,或采取
其他防污措施。如无运行经验,可参照附录三设计。
第31条空气污秽地区宜采用防尘绝缘子。如按第30条的要求,采用绝缘子的数量已超过
表5的规定,则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可不再增加。第32条154千伏及以下线路的绝缘子串,不应装保护金具。220千伏线路除特殊情况外,
不宜装保护金具。330千伏线路宜装设保护金具。
第33条在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
不应小于表6所列数值。
表6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米)
注:①按外过电压和内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的相应气象条件,见附录一。
②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采用最大风速及其相应气温。
③110千伏小接地电流电力网,内过电压的间隙不应小于0.8米,运行电压的间隙不应小于0.4米
。第34条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区,海拔每增高100米,内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应较
表6所列数值增大1%。
如因高海拔或高杆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则表6所列的外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第35条带电作业的杆塔,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间隙不应小于表7所列数值。
表7带电作业杆塔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一、35千伏送电线路不宜沿全线架设避雷线。
二、60千伏送电线路,在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30的地区,如负荷重要,宜沿全线架设避雷线。
三、110千伏送电线路宜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
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避雷线。
四、220千伏送电线路应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山区宜采用双避雷线(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的
地区除外)。
五、330千伏送电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避雷线。
无避雷线的送电线路,一般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2公里避雷线。
第37条杆塔上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采用20~30度。330千伏线路及双避雷线的220千伏线路,一般采用20度左右。山区单避雷线线路,一般采用25度左右。
杆塔上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避雷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在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应按下式校验(计算气象条件为:气温+15℃,无风):
式中S--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米);
L--档距(米)。
大跨越的防雷设计,尚应符合《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的要求。
第38条有避雷线的杆塔应接地。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表
8所列数值。表8杆塔的接地电阻
注:如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欧时,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米的放射形接地体
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限制。
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如杆塔的自然接地电阻不大于表8所列数值,一般不再装人工接地体。
小接地电流系统在居民区的无避雷线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
欧。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0以上的地区,小接地电流系统的无避雷线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
宜超过30欧。
第39条钢筋混凝土杆的导线和避雷线的铁横担(或瓷横担的固定部分)与接地引下线宜有
可靠的电气连接。
非预应力钢筋可以兼作接地引下线。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如无可靠措施,预应力钢筋不宜兼
作接地引下线。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瓷横担的固定部分)
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接地体引出线应热镀锌,其截面不应小于50平方毫米。第40条通过耕地的线路,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
第六章导线布置
第41条导线的线间距离应按下列要求,结合运行经验确定。
一、对1000米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米);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米);
U--线路电压(千伏);f--导线最大弧垂(米)。
一般情况下,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可采用附录四所列数
值。
二、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一般采用公式(5)计算结果的75%。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
塔,其垂直线间距离不应小于表9所列数值。
表9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
三、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米);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米);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米)。
第42条覆冰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避雷线间的水平偏移,不应小于表10所列数值。
表10导线间或导线与避雷线间的水平偏移(米)
设计冰厚5毫米的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避雷线间的水平偏移,可以根据运行经验适当减
小。
在重冰区,导线应采用水平排列。导线与避雷线间的水平偏移数值,应较表10中“设计冰厚15
毫米”栏内数值至少大0.5米。
第43条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比按第41条要求的线间距离大0.5米,且不应小于表11所列数值。
表11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最小线间距离
第44条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长度超过100公里的线路,均应换位。换位循环长
度不宜大于200公里。
如一个变电所某级电压的每回出线虽小于100公里,但其总长超过200公里,可采用变换各回线
路的相序排列或换位,以平衡不对称电流。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可用换位或变换线路相序排列的方法来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
第七章杆塔型式
第45条送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类。直线型包括直线杆塔和直线转角杆塔
;耐张型包括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
直线转角杆塔的转角,不宜大于5度。
第46条杆塔的型式,应考虑运行安全和维护方便,注意施工和制造条件,因地制宜地进
行选择。
第47条为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110千伏及以上的送电线路应尽量少用带拉线的直线型
杆塔;60千伏及以下的送电线路,宜采用无拉线的直线型杆。第48条在平地、丘陵以及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应首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在运输
和施工困难的地区,宜采用拉线铁塔;但不适于打拉线处,可采用铁塔。
第49条转动横担和变形横担不应用于检修困难的山区、重冰区以及两侧档距或标高相差
过大容易发生误动作的地方。
第50条在设计冰厚15毫米及以上的地区,不宜采用导线非对称排列的单柱拉线杆塔或无
拉线单杆。
第51条直线型单柱拉线杆塔,不应采用三根拉线。
第八章杆塔荷载
第52条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情况、断线情况及安装情况的荷载。第53条各类杆塔的运行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
一、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二、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三、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适用于终端杆塔和转角杆塔)。
第54条直线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适用于单回路或多回路杆塔)
:一、断一根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
单导线的断线张力应采用表12所列数值。
两分裂导线的断线张力,应取一根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30%。二、一根避雷线有不平衡张力、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避雷线的不平衡张力应采用表13所列数值。
表12单导线的断线张力
注:①最大使用张力系指综合拉断力除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采用2.5。②冲击系数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③转动横担、变形横担的启动力应满足运行和施工安全的要求,110千伏及以下的线路一般采
用200~300公斤,220千伏线路一般采用500~600公斤。
表13避雷线的不平衡张力
第55条耐张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适用于单回路或多回路杆塔)
:一、在同一档内断两相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
二、断一根避雷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在断线情况下,所有导线张力均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70%,所有避雷线张力均取避雷线最大使
用张力的80%。
第56条各类杆塔的安装情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条件计算。
导线或避雷线及其附件的起吊安装荷载,应包括提升重量(一般按两倍计算)和安装工人及工具
的重量。导线及避雷线的紧线荷载,应包括紧线张力和安装工人及工具的重量。
注:①验算杆塔组立的荷载,仅计及杆塔的自重和安装工人及工具的重量。
②验算水平材,应同时计及100公斤活动荷载。③安装情况的计算,应计及临时补强措施(如采用临时拉线及个别部件临时补强等)。
第57条终端杆塔应按进线档已架线及未架线两种情况计算。单回路终端杆塔,还应按断
一相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条件计算。
第58条重冰区,各类杆塔的断线张力,还应按覆冰、无风、气温-5℃计算。断线情况覆
冰荷载不应小于运行情况计算覆冰荷载的50%。
各类杆塔尚应按三相导线及避雷线不均匀脱冰(一般为一侧冰重100%,另一侧冰重不大于50%)所
产生的不平衡张力进行验算。直线型杆塔,一般不考虑导线及避雷线同时产生不平衡张力;耐张型
杆塔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59条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及以上地区的各类杆塔,均应进行抗震验算。设计烈度应采用基本烈度。验算条件:风速取最大设计风速的50%、无冰、未断线。
第60条杆(塔)身的风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s--杆(塔)身的风荷载(公斤);
C--风载体型系数,采用下列数值:
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杆…………………0.6
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杆…………………1.4
角钢铁塔…………………………………1.4(1+η)
圆钢铁塔…………………………………1.2(1+η)
η为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一般采用表14所列数值;
F--杆(塔)身侧面的构件投影面积(平方米);
V--设计风速(米/秒)。
表14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η
注:①表中Fk为桁架的轮廓面积;②表列数值适用于b/h≤1的桁架,b为桁架前后面的距离,h为桁架迎风面的宽度。
各类杆塔均应按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的情况计算(转角杆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方形截面高
塔还应考虑塔身斜向风荷载引起的主材应力增大,角钢铁塔的主材应力为风向与线路垂直情况的1.
6倍,圆钢铁塔为1.4倍。
第61条导线和避雷线的风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x--垂直线路方向导线或避雷线的风荷载(公斤);
a--风速不均匀系数,采用表15所列数值;C--风载体型系数,采用下列数值:
线径<17毫米………………………1.2
线径≥17毫米………………………1.1
覆冰(不论线径大小)………………1.2
d--导线、避雷线或覆冰的计算外径(米);Lp--水平档距(米);
V--设计风速(米/秒);
θ--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度)。
表15风速不均匀系数α
两分裂导线的风荷载应取单导线风荷载的2倍。
方形截面高塔斜向风情况的计算,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一般取60度,顺线路方向的风荷载可
忽略不计。
第62条高杆塔的塔(杆)身风荷载应分段计算。导线和避雷线的风荷载,应按导线和避雷
线的平均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一般采用表16所列数值。
表16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Z
第63条60米以上的杆塔,应考虑阵风的振风作用,塔(杆)身风荷载应乘以风振系数。铁
塔的风振系数取1.5,拉线杆塔取1.25。
第九章杆塔结构
第64条各类杆塔应按线路的运行情况、断线情况和安装情况所受的荷载,进行强度、稳
定、变形和抗裂计算。
第65条计算各类杆塔所用的荷载,根据不同情况,还应乘以相应的荷载系数。荷载系数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运行情况…………………………1.0
继线情况
直线型杆塔………………0.75
耐张型杆塔………………0.9
大跨越杆塔………………0.9
安装情况…………………………0.9
注:对各种杆塔的验算,荷载系数应采用0.75。
第66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钢结构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允许应力设计方法。
第67条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强
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8。
第68条拉线(镀锌钢绞线)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拉线的设计强度,应按国
家规定的抗接强度乘换算系数取用。拉线的设计强度,应按国家规定的抗拉强度乘换算系数取用。
拉线的截面,不宜小于35平方毫米。
拉线棒的直径,应按允许应力设计方法计算,并应根据土壤的腐蚀程度,适当加大2~4毫米,
且不得小于16毫米。
第69条在长期荷载(无冰、风速5米/秒、年平均气温)作用下,杆塔的计算挠度(不包括基础倾斜和拉线点位移),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无拉线直线单杆………………杆高的5/1000;
无拉线直线铁杆………………杆高的3/1000;
直线型拉线杆塔的杆(塔)顶………………杆塔高度的4/1000;
直线型拉线杆塔,拉线点以下的杆(塔)身………………拉线点高度的2/1000;
转角及终端塔………………塔高的7/1000。
设计中应根据杆塔特点提出施工预偏要求,预偏数值应保证单柱杆塔不向双线侧倾斜,转角杆
塔不向转角内侧倾斜。
第70条在运行情况荷载作用下,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计算宽度,不应超过0.2毫米;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1.0。
第71条钢材、螺栓及焊缝的允许应力,应采用表17
表17钢材、螺栓及焊缝的允许应力(公斤/平方厘米)所列数值。
注:表中钢材孔壁压应力适用于构件端距为1.5d(螺孔直径)的情况。
第72条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应采用表18所列数值。
表18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公斤/平米厘米)
第73条钢筋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应采用表19所列数值。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析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