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审计信息工作随谈

审计信息工作随谈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8:03:40 | 移动端:审计信息工作随谈

审计信息工作随谈

审计信息工作随谈

审计信息是审计理论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宣传的重要内容,是审计机关的重要“喉舌”,是提升审计形象的重要平台。打造审计信息“高端产品”,既是工作要求,也是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就提高审计信息质量谈一点肤浅看法。

一、深化基本认识

一是反映动态,扩大宣传。通过信息及时反映审计机关工作情况,让党委、政府和民众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如何。

二是转化成果,提升层次。审计机关同经济主管部门相比,信息资源比较单一,信息报送受到一定局限,但是,只要扬长避短,深入挖掘、总结、提炼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成果必然会上新的层次。特别是像“八股文”式的审计报告,篇幅一般比较冗长,通过加工转化为信息,审计成果一目了然并得到充分反映。

三是服务决策,推进工作。审计机关通过信息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既报告了工作,反映了成果,对审计工作更是一种推动。

二、规避常见问题

信息不同于总结,也不同于研讨文章,与新闻也有一定的区别,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锤炼,目前信息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

题。

一是时效不够强。少数同志报送信息不及时,当天发生的事情数天后才报送,特别是本单位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对上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如果缺乏时效性,一些工作往往成为“过眼云烟”,信息价值必然大打折扣或基本上失去价值。

二是立意不够高。一些信息角度选得不够准确,同样的问题转换一个角度,信息价值就会不一样,特别是信息主题的提炼至关重要。比如,一信息原标题是《我市森林信息化管理建滞后应引起重视》,后修改为《建设森林重庆应当同步推进森林信息化管理》,新标题显然有画龙点晴之效,立意更高,与“五个重庆”建设紧密联系,该篇信息被市委办公厅采用;又如,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一信息原主标题为《以信息化促进审计现代化》,后修改为《加强审计信息化,推进审计现代化》,稍作调整,信息主题更加鲜明,该篇信息得到审计署领导的重要批示。

三是思路不够清。写信息如同写作文,应该讲究谋篇布局,否则,写出来的信息就容易出现结构不明、思路不清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反映工作情况的信息往往结构层次不明晰,初看不知所云,前面在说成绩,后面在反映成效,结构比较杂乱。因此,起草信息应注意防止通篇整块版的情况,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尽量分清层次,使信息脉络更加清晰一些。

四是语言不够精。特别是综合类、动态类信息,空话、大话、套话比较多,一些正确的“废话”也比较多,通篇信息缺乏实质

性内容。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联系实际,少“穿靴戴帽”。比如,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应突出重点,着重反映新思路、新举措,防止小而全,大而空;对工作成绩应着重反映新经验、新成效、新亮点;问题类信息篇幅要精悍,语言要精炼,逻辑要严密,问题要抓准,原因分析切中要害,审计建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应紧密结合实际,重点反映工作的措施、形成的共识、取得的成效等。

三、把握关键环节

一是突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如今年重庆重抓的种树、农户万元增收、开建公租房、城市改造四件大事,正在推进的“五个重庆”建设,以及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等,落实到审计机关,就是要坚持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通过信息及时反映审计机关服务大局、跟进监督的措施。

二是总结亮点。结合审计工作重点,及时总结、提炼审计工作经验。如结合全年实施的审计调查和行业审计项目,加强经验类信息的报送工作,总结审计方法,反映工作成效。

三是捕捉热点。关注党委、政府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如围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在非税收入调查、政府债务调查、住房资金、就业资金、校舍安全资金、三峡移民资金、家电下乡资金、森林工程资金审计中,重点反映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四是关注焦点。审计人员应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对国家和本地召开的重要会议,对各级出台的重要文件,要把握主要精神,审计信息也要从中汲取灵感。

四、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带动。领导重视是搞好信息工作的前提,是关键,更是动力。特别是报送问题类信息,领导要亲定主题,部门负责人要反复琢磨锤炼,加强指导修改,把握工作方向,确保信息质量。

二是加压驱动。建立必要的考核机制,将信息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位审计人员每年提交一篇信息,并根据各处室项目情况下达全年问题类信息任务,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同时每年对优秀信息、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三是整体联动。信息工作单靠某个处室或几个人难以有效推进,必须形成工作合力。负责信息审核的同志要主动加强与处室的联系,加强指导修改,共同学习提高;综合处室的同志应重点抓好综合信息的报送工作,业务处室的同志应重点抓好问题类信息的提炼报送工作。

(市局综合处李勇军)

扩展阅读:浅谈如何做好审计工作

如何做好审计工作

当今的社会、经济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放眼看去,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查错防弊发展成为价值增值型的服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和实施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把好企业脉搏,紧跟发展节奏,求新求变,适时地调整内部审计工作的中心与重点,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下面是本人从事审计工作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建议。

一、加大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力度,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有机的结合

事后审计只能查错纠错,不能防患于未然,且事后改正费时费力,同时对不可避免的损失也无能为力。只有将审计关口前移,发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时效性、详细准确性、同步性优点,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201*年度新开展的对拆除、隐蔽工程进行事前审计签证,物资公司注销前有关资产负债的清理,已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一步应继续扩大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工作范围及深度,并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形成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力争将公司的管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海晶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发挥内部审计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突出服务职能,做好企业的“内参”

“天时”是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直接受经营者领导,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不受其它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可以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真实。“地利”是指内部审计身处企业当中熟悉内部管理及生产工艺的优势。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熟悉公司业务,工作时间、范围不受限制,可根据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比外部审计更深入、更彻底,可清除外部审计容易遗留的“死角”和“盲区”。“人和”是指内部审计的内向性。审计(转载自文秘家园,请保留此标记。)处属于公司的管理职能部门,作为企业一员,必视维护企业利益为己任,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的作用是外部审计达不到也不可替代的。

例:审计处近几年针对企业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及发出商品货款回收情况进行的审计与处理,就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为企业改制清除了障碍,将公司损失降到最低。

三、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企业改制以来,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公司经济活动逐步呈现有序状态,各部门及公司实体经济违规现象逐步减少,;同时,由于审计工作逐年深入,会计资料、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如果再单纯去揭露违纪违规问题,片面强调监督职能,管理中的差错漏洞难以从账面反映,将会大大削弱审计的服务职能,必须及时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来弥补这些不足。审计工作若要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必须将管理审计作为今后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管理审计立足点高,定位在“管理、效益”四个字上,它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可以涉及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经营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加大审计人员对海晶内部管理及生产工艺等相关知识及程序的学习及熟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技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部审计人员在不断更新审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很好地熟悉、掌握公司内部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市场营销等知识,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才会“高屋建瓴”地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为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中,才能取得有创造性的审计成果,真正地当好企业的医士、卫士和谋士。

正如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一文中指出的“内部审计就其性质来看,它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代表管理权的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部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我们审计人员会牢牢记住这些干好本职工作的。

三、审计人员如何强化审计创新

作为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创新,在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创新审计精神和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审计人员要自觉摈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

旧的思想、观念、思路和做法对审计工作的束缚,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制

度发展状况。同时,创新是促使审计人员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不断的推进审计成果优质化进程。审计人员要形成有

创意的审计思路、选择做成有创意的审计项目、审计信息和审计报告等等,这要经过“挤压摩擦”创造过程,创新就

是积累与拼搏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立新时期的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重点等,才能有效地搞好审计工作。

其次,正确认识审计创新,抓住主要环节,讲求成果价值。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需要的创新要同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紧

密相连。因此,制定创新与创优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创新要满足切实可行和价值可取两方面要求。切实可行,是审计

人员创新应在自己本职、熟悉、有积累的业务、事项范围内进行;价值可取,是创新创优应考虑取得的成果是否有助于查处大案要案、确认大是大非,是否直取现行制度规定不足、针对机制体制缺陷,是否可以解决组织管理、技术业

务和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可以开拓思路、总结经验、扩大审计影响和服务大局等等。审计实践是使理论创新

与实践创新相协调、审计管理创新与审计业务创新相促进、审计内容创新与审计方法创新相配套、审计与审计调查相

配合、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相辉映的基础。因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中开展创新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一是

创造性地开展审前调查,切实搞好审前调查,使审计实施方案制订能够符合实际,从而把握审计工作重点和规律,能

够不断激发审计实施中创新的灵感和动力,为实施审计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善于抓住审计项目中影响审计工

作发展和成果的关键问题与切入点,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

再次,努力学习,更新审计知识、方法和手段,推进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引发思考;只

有深入思考,才能进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频繁性和审计监督内容、目标、重点等的变化,作为知识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知识更新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审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和熟悉财税、金融、国企、投资、

土地和社会事业制度等知识和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深入研究国内外审计发展的趋势。

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掌握效益审计、IT知识与技能,掌握人力资源会计和信息资源会计等新的审计知识,同时还应

熟悉企业生产技术与营销管理等有关的知识,通过知识更新来提高业务素质,创新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审

计方法必须不断创新。随着会计数据无纸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审计方法也必然由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方法,由传统的手工方法转变为与计算机文件处理特点相适应的数据文件测试方法。如:

程序流程图、实际或模拟数据文件法等将成为主要的审计方法,并借助于对内控系统的评价结果来确定审计的重点、

范围和方法。这就要求每个审计人员打破常规,善于运用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发散思维,科学推理,抓住先机和重点。

四、审计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审计人员在实践审计创新工作中,应注意克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克服对审计创新的错误认识,避免审计创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它必须根植于深厚的实践基础。创新是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敲定审计实施总盘和方向,打造审计精品。而不是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盲

干和违规操作,必须做到严谨细致、依法审计。

二是要避免脱离审计工作任务的创新。创新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完成规定任务的水平,是在完成规定审计任务基

础上的创新创优,创造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形成审计高质量的成果。

三是要寻求组织支持,避免孤军奋战。一项审计事项转化成审计成果,尤其是审计人员创新地开展一项审计任务更需

要审计组有关人员积极的配合,并得到领导和组织的支持与认可,促进深入研究问题,拓展创新思路、提升审计成果。

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反映事项,并在审计过程中

实现创新。创新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强化创新意识和理

念,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能力和审计素质才能不断前进、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审计信息工作随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审计信息工作随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审计信息工作随谈》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2624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