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培训班学习工作总结1
作者:张文杰地址:山东邹平e-mail:zhangwj416@sina.com
清华培训班学习总结
我是某某集团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的成长。目前,某某公司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我们公司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201*年将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新项目投产运营、产业结构调整紧锣密鼓等等。作为某某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决策者,为了适应公司发展形势的需要,我们自己首先必须走出去、学进来,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不断的接触国内外环境,不断密切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才能带领我们某某公司不断做大做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抱着这么一个虔诚的学习态度,我们选择了参加清华大学的培训班。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工作上大有起色;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许多新概念、新名词,脑子里有了新思路、新方法,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正像一名管理大师所说的那样,“管理的本质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沟通不到位的工作。如果沟通不好,将会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障碍和阻力。沟通的过程也是与员工增进了解与信任的过程。通过沟通,不仅可以解决员工思想上的顾虑,还可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员工更加顺畅的完成工作目标。而我们很多管理人员却不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奉行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以强硬的行政命令来迫使员工屈服,从而达到树立个人权威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工作方法对员工产生了极大的消极情绪,并给自己部门
作者:张文杰地址:山东邹平e-mail:zhangwj416@sina.com
的员工队伍埋藏了不稳定隐患,导致员工离职率增高,成为了员工培训基地,同时向心力、凝聚力急剧下降。
通过学习,还让我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正像老师讲课时所说,“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发展战略,必须重视人的发掘和培养。很多公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员流失率过高、部门内外矛盾重重、高管之间不团结等等,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公司选人、用人工作未做好。好的部门领导,能在一个部门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话糙理不糙,很好的说明了领导在部门中所起的作用。任何问题的发生,根子肯定出自高管、部门经理的身上。因此,选择可用的高管、经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在选人用人上则必须坚持“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原则,不唯学历论、不唯业务能力论、不唯专业论,只注重在一个岗位上能拿的起、放的下,能做的住、干的了,这样的人就是合适的人。学历高、业务能力强,却不适应公司环境,则此人就不是合适的人;学历不高,却能给公司带来效益,完成公司制定的目标计划,则此人就是合适的人。
通过学习,还让我明白了经营一家企业必须依法、诚信经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不遵章守法,那么这家企业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通过违法经营所获得的暴利,也只是暂时的,这种经营方式不会对国家、社会做出任何的贡献,只会对国家、社会利益造成损害。从长远发展计,必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企业。正像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一样,奉行“自来水哲学”,给社会做质优价廉的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多、更
作者:张文杰地址:山东邹平e-mail:zhangwj416@sina.com
廉价的财富,让人民过上安居富足的生活,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有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我们才会找到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我还明白了,公司的发展必须紧扣国家的政策,特别是行业扶持政策。国家扶持的行业,代表了国家工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国家的中长远发展规划,因此,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紧紧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响应国家政策,这样我们企业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
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经营企业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正所谓,商场如战场,稍有疏忽,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做好危机管理,首先就要打好信息战。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获得的及时与否,均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成败。要做好信息搜集、市场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等工作,信息的获得是公司所有部门均需要去做的工作。只有信息搜集到位,我们才能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才能提前制定针对措施。我们要想公司长久发展,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须树立危机意识,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稍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躺在成绩的温床上不思进取。
通过学习,我还进一步明白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本人在公司内就一直从事产品销售的工作,因此,我对公司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非常深刻。对待业务人员,我一直强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业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公司,不是哪个人。良好的形象,诚实守
作者:张文杰地址:山东邹平e-mail:zhangwj416@sina.com
信的作风,优雅的谈吐,是一个业务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一直坚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甚至要把它看的比我们的生命还要重要。无论从生产、采购、设计各个环节,我都要求我们的相关部门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严把质量关,不准以次充好,不准采购不符合规定的原材料,生产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的指标去安排任务等等。我们生产的产品不划分等级,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之分,不合格品一律回炉。这是我们公司品牌建设方面的硬件,在软件方面,我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我们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酒香但是还要让所有人都能闻得到”。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过硬的产品,要让我们的业务人员得到更大的自信,在我们的客户面前能够传递这样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目前,我公司是高科技技术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并且与山东大学、山东科学院共同成立了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正在向山东省名牌的道路上积极前进,相信用不了5年的时间,某某集团将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学习,使我从思想上,工作方式、方法上均有重大转变,使我养成了科学思考,理性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从本次培训中获得了极大收益,伴随着我的事业,伴随着某某公司的发展,它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扩展阅读:清华学习总结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努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
清华大学云南省财政系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感悟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财政局张奇能
前言
走进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哪怕是短暂的逗留,感悟一下清华严谨的学风,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和梦想。此次有幸来清华零距离聆听诸多著名学者、老师的教诲,我感悟颇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深深熏陶了我,加之,认真聆听了老师从未来成功人士的全面素质、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演变与中国经济走势、公共管理学、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等专题讲座,让我启发颇多,现仅结合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华广袤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干部群众担负着守土戍边、维护领土完整的神圣职责,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保了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低、不平衡和相对滞后的情况较为突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一、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基础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边疆民族地区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边疆、民族、敌对势力活动等复杂情况,按照“慎重、稳进”、
“团结、生产、进步”和“直接过渡”的方针,采取“缓冲区”土改政策及“直接过渡”的办法,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大多数民族地区从原有的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等落后的经济社会形态中解放出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低总量水平和低人均水平的基础上,与内地的差距还是明显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果将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还是十分缓慢的,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态势。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条件、相对滞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终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二、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及国内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作为支撑,建设覆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1、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途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巩固边疆的根本保障,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体现和客观要求。
2、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尊重各民族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基本体现。边疆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程度高,凭借自身财力无法平衡地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资金缺口,要保证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建立覆盖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高质量的更加富裕的生活条件。
3、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实行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存在明显的发展滞后现象,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又都有强烈的发展欲望和致富要求,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分享我国改革的成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政治目标就难以实现。
4、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推动我国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等影响世界不稳定的不确
定因素依然存在,而我国陆路边疆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稳定安全至关重要。
5、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15%,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3.72%,近三分之二国土面积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因此,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不“全面”的。要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必须加快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建设。
6、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主要江河的源头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2.2%,草原面积占75%,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66%。譬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天然林保护区面积占全州有林地面积的93.54%,森林覆盖率达73.2%。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85.53万亩,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地区承担了生态保护的功能,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的经济活动将受到限制,地方财政收入势必会减少,因此,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有利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关系到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
三、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及财政的特殊性
边疆民族地区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就是“边疆”和“民族”四个字,具体而言,可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处边疆,跨境而居。我国拥有2.2万公里的陆路边境线和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或隔海相望,其中陆路边疆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仅云南省与缅甸和老挝有着近2700公里的边境线,有25个边境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毗邻的边境线长449.467公里,边境地区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且,一部分少数民族属于跨境民族,譬如,怒江的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就是世居怒江的跨境少数民族。
(二)少数民族聚居,民族结构复杂。边疆民族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种类多比例高,仅怒江州147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居住着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6.87%,比例之高居全省全国之首。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其特殊性。从生产方式来
看,少数民族经济基本上属于工业化之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从社会经济形态看,有相当的少数民族步入社会主义是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经济形态,这与汉族相比,显然并非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差异。
(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信息闭塞,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绝对量的增长仍很小,地方的财政自给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尤其像怒江州的独龙族(总人口4000多人)、怒族、普米族等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特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更为恶劣。
(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解放初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原始或半原始社会形态的教育形式仍占主导地位,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数豆记数等较为盛行,大多以生产生活技能和本民族历史、风俗及宗教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到目前为止,这些地区的“两基”工作相对滞后,较少民族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文盲率较高。医疗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五)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边远山区、草原和荒漠地带。脆弱的生态和有限的环境容量,因人类活动日益遭受破坏,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反过来危及人们的生存基础,很多地区的民族群众因生态恶化需要易地安置,仅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有12.7万人需要通过移民搬迁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
(六)贫困人口多,生产生活条件差。全国592个国家贫困县中,民族地区就有26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2个,共63万人,其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39.4万。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有640个,其中较大部分村没有通电、通邮、通公路和通电话。
综上所述,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弱,使其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这也就决定了这些地区财政政策具有特殊性。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边疆民族地区财政呈现恶性循环的态势,即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少,从而提供给财政的收入规模和数额较小;政府由于缺乏必要的财政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资金投入,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难以改善,从而又无力吸收外部资金的流入;投资的严重不足使生产规模和财政收入规模难以扩大。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运输不发达,用于发展经济文化和改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大等
原因促使边疆民族地区财政支出数额大。因此,在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体系时,必须统筹考虑这些地区财政在民族构成、地理空间、收支活动等诸方面的特殊性。
四、构建覆盖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体系
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要求,遵循市场性、公共性和引导性的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并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经营性领域投入,财政支出继续向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倾斜,建立并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满足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沐浴公共财政阳光。
(一)构建雄厚的边疆民族地区财源体系。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必须要有配套的高效益的财源,做大财政“蛋糕”。不断完善分级财政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应做、必须做的事坚决做好,保证政府职责范围内应办事项的资金供应,切实缓解客观需求与财力不足的矛盾。
(二)构建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一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着力增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保障能力。加大对农村道路通讯、水利设施、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生态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促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起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完善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逐步形成覆盖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大力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支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大江大河治理。五是完善财政扶贫机制。完善资金分配办法,逐步加大扶贫投入,支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口素质。
(三)制定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财政扶持政策。鉴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建立公共财政的需要,中央及省要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这些地区特殊倾斜,着力增强边疆民族地区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增强边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上级财政应侧重于边疆民族地区与市场开发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经济转型,同时增加对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采购支出,扩大边疆民族地区的需求,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增强边疆民族地区自我保障能力。增加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三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并从项目立项、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改善其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增强其财政自我保障能力。
(四)建立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转移支付制度。边疆民族地区在财政支出中对中央和省的依存度高,因此,要建立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应调高边疆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返还基数,提高政策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建立一套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平衡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当根据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标准财政收支差额、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增支减收等因素确定转移支付系数和转移支付规模。设立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和卫生专项补助,支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向下延伸到县、乡,使少数民族群众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201*年9月4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清华培训班学习工作总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清华培训班学习工作总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