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论文
思修期末论文
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总是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的经历而丰富的,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思,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大学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我认为,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们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觉悟,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扩展阅读:思修期末论文
论“小悦悦事件”
上次看了有关小悦悦的视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关系到我们的道德与法律。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事。
对“小悦悦事件”很多人说:这不能怪别人,上次有一个好心人救了一位老人,法院竟然判了那个人赔了十万,如果你有钱无所谓,如果你没有钱,你去救人,到时法院判你赔几万,你打一年的工就没了。我觉得那18位路人。自己不去施救先不说,他们总应该打个电话或报个警让有关部门去处理也行啊。怎么可以熟视无睹呢?18个人竟然没有一个走过去。太让人痛心了吧!
我觉得“小悦悦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道德心了。有关部门应该站出来的,为做好事的人建立安全保障,这样做了好事才会不被人反咬一口。就像某些国家一样,做好事的人如果给反咬了,他们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处理,由保险公司调查,赔偿,这样子做好事的人才会做得心安理得。不会有恐惧了。而且与其说路人冷漠。倒不如说我国法律还不能保证好心人的安全。在没有相关的法律出现。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不敢去救。万一自己不懂救,救着救着死去了,小孩的父母反咬你一口说是你把孩子害死了,那你说什么办,到时谁来救我呢?这起事件,再一次挑战国民的道德底线。
这起事件,我觉得悦悦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是小悦悦的监护人,首先是他们监护不到位,才让这件悲剧发生在悦悦身上。司机的道德缺失,也促进了悲剧的必然性,他要是在撞倒悦悦后,能下来看看,送到医院,结果可能大不一样。至于路人,我不想多说他们什么,大家也看到了,连最起码的一个求救电话都没有打,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小悦悦出事以后,各大论坛上的舆论一波三折。先是痛骂围观路人冷漠的,然后有痛心国情不堪并以国外媒体的观点为佐证的,后又有以“彭宇”案为理由为路人辩解的乃至暗指当局治理无方导致世风日下的,再后来就有说“围观”是我们自古有之的传统为当局开脱的。其实,以上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路人的冷漠必须谴责,这一点毫无疑义。目前的国情也证明了我们的社会公德正在日渐消逝;而“彭宇”案的出现则第一次告诉大家,救死扶伤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围观也的确是我们的传统。其实,“小悦悦”事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的耻辱,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耻辱。
路人的冷漠并非不治之症,曾几何时,我们的国民以热情好客乐善好施闻名于世,为什么如今变得心冷如铁?其实并不是他们想要冷漠,因为谁都知道,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需要救助的对象,他们是丧失的信任,他们不敢相信好人有好报,不敢相信在他们救助了死伤者之后,会得到来自于被救助者和那些本该成为公平象征的人的公平的回报,甚至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不敢相信自己能够做出不计后果救死扶伤的事情。毕竟,在“救死扶伤”很可能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时代,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冒险的,而一旦发生了恩将仇报的故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承受的,每个人都有家庭,有需要赡养或供养的对象,如今的社会,救人就好比一场豪赌,赢了只是平安无事,而输了则可能倾家荡产,谁也不敢也不愿将自己和亲人置于这么一个赌局之上。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参加一场不知道结局的赌博,即使是我,在没有面临当时的情况时,也不敢说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即使在当时有人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比如那位最终将小悦悦送到医院的拾荒者陈婆婆),他(她)也不能确定自己将要受到的对待,如果不是有录像,谁又能肯定救助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我们,没有了最起码的信任,我们不再相信他人,不相信良知,不相信整个社会还有公正,不相信我们依然是人类。
而“彭宇”案在“小悦悦事件”之后又被屡屡提及,这给那些冷漠者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冷漠,确实自古有之。但是为何唯有今世,冷漠者可以不受谴责,而且他们还振振有词。是谁,给了他们借口,不要寻找借口,冷漠者是可耻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解,而那些正在批量制造冷漠者并用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更加可耻。是时候了,是时候让我们行动起来了。我想我们得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并将道德法律化。我们都知道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
道德的法律化,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每个人做起好事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没有再一个“小悦悦事件”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思修期末论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思修期末论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