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法网络佛学院中级预科修行学习总结
准提法网络佛学院中级预科修行学习总结
敬礼学院全体老师!
接到中级课程之预科后,正逢工作不是很忙,抓紧时间学习,觉得很有收获,在此以恭敬之心,向老师做个汇报。
一、真信纯信的理解
信心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但什么是信心,信什么?诸家所说所立不同,大乘菩萨阶位上有十信位之安立,藏密也有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等说法。这都从不同角度来解说“信”。今天学习准提法的真信、纯信一文后,感觉受益弥多。
“我们的感觉可信吗?”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要是可信的话,要佛菩萨的正觉有什么意义?!不能依我个人的感觉来定是非正误。因此,多人约定俗成的公理也不能称为“正量”。
所学到的理论能建立对佛的信吗?人类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识之外,再添加一个迷乱的“心”,以此来分析推理的安立的东西怎么能知佛的境界?不可依所知所学对佛法来安立事非论定正误。不仅如此,究其实质,佛国所示尚是随众生缘所立,何况其它?
所以才知:“唯信乃入”,这个信的内容,正是我们不能理解或我们现在情感上不能接收的那部分。能理解的已经理入,不能理解的,才需“信入”。
而准提法是佛的境界,我们总用言说、文字、心缘来解释一切佛法。而实质上“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故非凡夫我等所能解得。对不能知解的只能先仰信(迷信),而后能入佛法。即:“相信”被感觉和概念能理解的那部分,我们可以理信;不能理解的那部分我们要迷信(仰信),只有迷信,才能入,入才能得其理,迷才能转悟,信才能纯正完美。所以纯正的信仰是理信与迷信的合理的组成。
二、了解菩提根
学习“准提菩萨的双盘”一课后很开心。本来对道大师所说的“或随意坐亦得”的修法坐姿不明了,认为不能双盘的人才随意坐,对所修法会有不圆满的影响。学习后才知道:这只是凡夫我随自己愚痴分别而已,全不是这么回事!原来根本不在这!准提法的根是菩提根,是对众生的大慈悲心,是平等为众生服务的心。以后就不跟腿打架了!也练习着开始为众生服务,正式开始结“准提菩萨的双盘”。
三、理解净土
阿弥陀佛的净土殊胜无比,对我等靠自力难以成就的在家众来说,以阿弥陀佛本愿摄受,横超三界,带业往生,尤为重要!通过学习知道,到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学习,能保证我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全凭信愿;三辈决于发心;品位高下依于修持深浅。信具往生即在当下,而不必拘于临命终时。依此才知:弥陀净法乃无修而成佛之圣法。正为此点,才成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也彰显出自力他力不可同日而语!由衷赞叹阿弥陀佛功德果海,亦随喜赞叹学院老师们的功德。
四、注重八关斋戒
本为顿立之戒,准提法成就者高七师说古代修准提者依之为戒,但准提法本身并无戒律之门槛。而依《观经》之说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回向往生即可得中品中生。正由于时少易持殊胜等特点,它非常适合如今非常忙的在家人。故而成为准提法的戒法。在“八关斋戒”的教学视频中,高七师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对八关斋戒的开遮持犯做了智慧的论说,让学者无有艰难之感,而有必然成就之势。法喜充满愿依愿行。
笔书有限,觉义弥深,略述知解,又劳师神。感谢老师无私的真诚奉献!感恩学院!
顺便告之老师,学生选学咒师专业。(如有时间再选择学其它专业。)
阿弥陀佛!
扩展阅读: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入学学习小结
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入学学习小结
我们很多学佛的人内心很虔诚,很想学佛,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真正能够了解佛法的人很少,只知道佛法好,但如何好?怎样去具体修行?修到什么程度?修行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佛法来帮助自己?所有这些好像都不懂或知之甚少。
通过这次在全球最大的居士佛学院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入学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如大净观、大出家、大无明,人生改善、后世增胜、生死解脱、法界圆明的准提行者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准提行者的理念等等新的思想和观点,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一些误解和偏见。通过这次学习,也让自己的思想、观念、见解都豁然开朗。下面做个小结,并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居士学佛的形象问题
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由于事业、感情、家庭、身体等发生变故或者遇到挫折,才开始信佛学佛的,这也没什么好丢脸的。经云: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若非遇到危险或者困境时,又岂会
轻易相信因果轮回,相信世间的无常。这是佛菩萨在示现,在救拔我们。
此时,如果你确实能看破、放下,确实没有贪执,具有真正的出离心,且机缘成熟的,以出家身份修行当然很好,值得我们赞叹。出家的功德在《佛说出家功德经》自有论述,我们就不再谈这个问题。可是有些人机缘没有成熟,一冲动马上出家,但因为没有真正看破世间或者没有处理好自己出家后遗留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红尘,这样变来变去,不仅对佛教不利,对自身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
作为在家人,在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平衡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关系。不能刚开始学佛特别精进,把世间法统统放弃;到了最后,生活遇到了各种挫折,又把世间法重新捡起来,把佛法全部放弃,这样的行为有点极端。佛陀在《优婆塞戒经》等经典中也讲了,在家人应该过正常的在家生活,但尽量将散乱的因素排除,挤出一些时间来修行。
作为子女,我们得孝养父母;作为父母,我们要抚养子女;作为人臣,我们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为商人,就得想办法利用人的欲望去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子女的人,一出家孩子就成了单亲儿或者孤儿一样,一方面孩子很不幸,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负担。
学佛的时候,如果能得到善知识的引导,则会有很大的收获。而当今的时代,很多人自身没有智慧,也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亦或听信邪师邪说,往往又堕入大火坑。
现在很多人信佛,似乎只是在烧香拜佛和捐功德款上停留,以求佛菩萨保佑,保佑他们全家平安,儿孙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等。他们到处朝拜,大把大把地烧香,然后捐功德款,或者参加各种消灾法会,以为这样就是学佛。当自己所求未能如愿时,又怪佛菩萨不保佑,然后转向拜祭鬼神,或者佛也拜,鬼神也拜。这些人的行为,往往会让世人错误地以为佛教就是迷信。我们佛弟子只能向佛菩萨求救,不要向天魔外道、鬼神去求救。你向鬼神求救,即使得到点感应,也只能解决你眼前的一点苦难,不能根本解决你的苦难。你向神求救,神最多救你到天上去,天上也有生死轮回。所以我们学佛,要安心净土,要到极乐世界去。到了极乐世界,才能彻底解脱。
很多学佛的人在劝别人学佛时,往往是大谈出离心、菩提心,谈持戒修善,吃斋念佛,或者参禅打坐。这往往会让人产生偏见,以为学佛都要这样。这让很多人对学佛望而却步。经云: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佛菩萨也是随其根性而度脱之。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对初学者来说通过佛法来利益他们最直接,通过佛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如果在佛法中获得了利益,他们自然就对佛法升起信心,自然就能逐步深入经藏,或者能依止善知识进一步修学。
“诸佛有不思议度生方便,谓有众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随其所乐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议力,所求之事尽得遂心,一切罪业亦得消灭,自然超凡入圣”。准提法使我们在世间法出世间法上的愿望实现
上进行融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让我们在对人生的幸福、事业的成就、理想的追求中,成就法身慧命。使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完全能树立好我们的良好形象,避免消极影响。
追求世事名利与发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中国的诗圣杜甫先生,一生落魄,穷困潦倒,但他却拥有佛菩萨般的情怀。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仰天长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假设如果当年杜甫先生下海开个房地产公司,一定能赚到很多钱,创造很多的价值,而且也一定能圆满他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心愿。可是他缺少下海赚钱的行动和勇气,他空有佛菩萨的慈悲和愿望。这个例子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思考?
在《心经》和《金刚经》里面都在讲空,而我们在读佛经时,心里总有许多现实的利益和目的。我们常说钱财如粪土,都是身外之物,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说服不了大家,也说服不了自己。中国古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就连《圣经》里也说“钱能使万事遂心”。我们跟钱都没有仇,而且还是钱最好的朋友。古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至于我们要如何遵纪守法地创造财富,并善用这些财富,这是另外的话题,这里就不谈。
我们身处五浊恶世中,说自己没有欲望,几乎做不到。既然去除不掉,就依佛力满足它,仗准提法的佛力不可思议和自己对缘起性空的真正实行去解决这个问题,使个人获得幸福,佛教的教化才算成功。我们要克服自我业力下的情绪,有计划、有目的、有推演、冷静无情地权衡利弊、规范行为。我们可以把自己欲望进行净化。把一个对事业、对家庭幸福、对健康的追求,看作是佛教的一种示现。这叫“以身为法度化众生”。准提行者的人生不回避名利欲望,是因为使个人获得幸福,佛教的教化才算成功。
由于世俗的环境和教育的原因,人们对佛教有很多误解和疑问:例如说佛教悲观消极,看待世间的一切都说很痛苦,不在乎世俗名利。其实这是误解,佛教不悲观,从佛智来看世界和普通人看到的层次不同,佛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层次更高更深。佛会了解到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但佛没有否定我们“相对”的智慧和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轮回中也有幸福和快乐,但那是相对的,是非常短暂的,在轮回中没有绝对永恒的幸福和快乐。佛对物质生活了解的最深最彻底。我们的生存确实需要物质生活来保障,但将所有生活都寄托于物质生活是得不到幸福的。我们都希望家人平安快乐,但这不是学佛的重点。学佛的重点是往解脱的道路上走。但不是说我们所有所作所为都跟社会格格不入,并不是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工作,不上班,出家了。学佛的人和世俗之人追求是不一样的,人生目标也不一样。我们应该做到既可追求今生幸福,更要追求永恒幸福。既要成就家人幸福,更要追求天下众生的幸福。学佛大的方向不能错,从此以后不再轮回才是学习佛法的真正目标!
“失人身者,犹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犹如爪上之尘。”印光
大师也说过: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我们学佛求解脱,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
界,才能彻底解脱,那儿才是我们真正的佛教大学,能听诸佛菩萨讲课,得到大自在、大安乐、大神通。只要能往生极乐世界,事实上就已经断了生死和轮回,因为到了极乐世界是不退转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要提倡的是:欲望,不仅不要减少,反而还要增大成为大菩提心。你这种心显现出来,对佛教发展起好作用,使人们都信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我们才能学到究竟的佛法。我们要依靠佛力转现世,更要依靠佛力转临终转来世。生起对弥陀的绝对信心,心怀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大出家思想,不提倡以逃避现世责任为真正目的的小出家。在往生极乐净土之前,心怀大净观的理念,努力把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成美丽、富饶、和平的人间净土。这就是准提行者的理念。放下与放弃
以前我们学佛常常说要看破、放下、自在,但是很多人将“放下”和“放弃”混淆了。这也是在家学佛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世间法没有贪恋之心,然后能够认真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放弃世间琐事、世间八法,也不逃避现实,这才是真正的放下。现在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懒惰了,什么也不愿意想,什么也不愿意做。这不是放下,是放弃;不是智慧,是愚痴;这不是轻松自在,这是懈怠懒惰。觉得做人太苦了,就想逃避;家庭、孩子、亲朋好友都不管了,只知道念佛磕头,还以为自己有出离心,全都放下了。这不是放下,是放弃!还有的人嫌家里太闹了,要到寺院里修。这不是出离,是逃避!逃避能行吗?逃避本身就是个过错,你能逃避得了吗?心里面没有放下,身体离开了也没有用。你看看,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你到了哪里也一样,一样有烦恼、有痛苦。我们现在就是不敢面对、不敢承担,就害怕有烦恼、有责任、有负担,所以都在逃避,这样不可能达到圆满。逃避就是轮回的因,逃避超不出轮回,逃避是一种放弃,是一种罪过!不是说放下就要离开家、放弃工作。佛法不离世间法,包括出离心也是,你尽责任、尽义务是应该的,在佛法里,这叫了缘了债。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就是缘起,就是因果。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消费,而不是创造,就欠下因果帐。不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就是在剥削和消耗别人创造的财富。准提理念提倡我们一切的成功、名利,都是为了佛教而显现,所有的成功都是为了佛教的显现,这才是具体的善法欲。因果是法则,因缘是方法,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佛力之大,不可思议。在现实工作中,为社会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即使付出得多而现世收获少的话,二者相差部分必定就是未来的福德,也就是后世增胜所在。这是准提弟子应采取的态度,这才符合我佛因缘法则。
放下即是放下三种东西:欲望的贪婪,情绪的嗔怒,心思的痴迷。贪心和欲望是成就最大的障碍。准提行者对欲望的态度不是逃避,不是消灭,不是让欲望小,不是压抑它。我们身处五浊恶世中,既然欲望去除不掉,就依佛力满足它。我们既要保持生活的欲望,又要把这个欲望净化。我们常提要建立人间净土,人间净土需要我们创造价值,我们要把自己的欲望净化之后,用更大的欲望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要把这种欲望转化为大菩提心,这种心显现出来,对佛教发展起好作用,使人们都信佛,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有愿望,但是决不能贪婪。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们只要每天踏踏实实地修持,不要想的太多,结果自然就会出现;通过佛力加持和自己的努力,或者福报成熟了,可以实现愿望了,这是随缘的,没有贪心,没有执着,那完全是解放的心态,完全是轻松的心态。准提行者的理念就是真放下。
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放下是从心里放下,真能放下的时候,不会舍弃一个人,也不会放弃一件事。该拿的时候拿得起,该放的时候放得下。你真正能够放下了之后,就不会逃避任何事情,你的头脑会越来越清醒、行为会越来越勤奋,会更积极创造价值、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会用更好的方式待人处事。那个时候,一切处都是都是净土;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事都是修行。这样我们临终时也能自在地往生极乐世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准提法网络佛学院中级预科修行学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准提法网络佛学院中级预科修行学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