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建议
新生研讨课建议
研,名思:研究,针对某个对象进行学术讨论,思想交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主体,对象,方法,也即谁来讨论、讨论什么和怎样讨论。
主体,老师和同学们。大家都参与讨论,而不是一个人讲大家都听。老师可以更多地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大家打开思路,指正一些错误,或表扬或鼓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把握话题的方向。对象的选择,我认为没必要一定限制在某个理论或具体问题。讨论如果要进行下去,要么是针对一个东西有纵深,要么是话题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横向铺排。以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纵深的讨论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不妨将话题打开,采用话题式而不是问题式的讨论,可扩展到多角度甚至多学科。我们社会学的问题是很适合这样的讨论的,它跟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或渊源关系。那么,在谈论某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知识储备,很广泛地去谈。具体操作上,我觉得可以分成小组,每次课由一个组主导讨论,选定话题并准备与话题相关的材料,作为讨论的积极分子,提供一些线索或背景知识,作课堂记录,形成文字等等。
至于这九周的课堂要出什么成果,我觉得,学术意义上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知识储备、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规范的训练都是缺乏的,所以现阶段很多所谓的研究只能是很浅的简单尝试。而且,短短九周的课堂,现在剩下七周,也没必要非出什么成果。我设想中这个课堂应该是一个解放式的课堂,把我们从两个地方解放出来,一是传统课堂,单向的概念、理论的灌输,规整的训练,这些且不说质如何,至少在量上已经足够了;二是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我们在课堂之外的交流话题无非是吃喝玩、娱乐、男生女生,甚至在巨大的网络信息量的冲击下这样的交流也少了。日常生活世界被侵蚀被占领,我们没有真正的严肃的交流思想的地方,逐渐丧失了去深度思考和表达思想的欲望,我们把严肃的东西娱乐化、粗鄙化,我们会嘲笑严肃、嘲笑信仰、嘲笑真诚,并且常常以之为荣。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知识储备的匮乏,而是习惯于被驯化被同质化,变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只知道物欲享受而没有否定性思维,从来不去追问自己不去检视人生,抛弃了自我反思的需要和自由。
所以我希望研讨课可以给一个空间让大家由一个问题出发去思考,去交流,去碰撞,期间我们能够有一些感触,能够发现一些新颖有趣的观点,发现自身不足,思维方式的局限,能够激发阅读和思考问题的兴趣。我觉得这就是成果所在。
扩展阅读:中国石油大学浅谈对新生研讨课的体会与建议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1301班
浅谈对新生研讨课的体会与建议
姓名:周滔班级:环境工程1301班学号:1303060128
新生研讨课是我们学校今年首次设立的课程,但在我国一些高校已经运行逐渐成熟,我觉得,中国石油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学府设立这一课程有其必要性与可操作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需要的精英人才已经不是单一的所谓的大学生,大学只是我们人生修行的一个驿站而已,是一个完善的中点,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张门票,而我们刚刚经历了人生大考高考,经历了炼狱般的高中生活,想到的都是来大学放松,过自己自由的生活,甚至于连自己的专业都弄不清楚,整天都在迷茫中生活,试问,这样的大学生怎么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怎么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所以学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给我们全方位解答专业知识,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放之于天下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是极其必要的。
我们学校是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高校,是全国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同时还是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国18所著名高校之一。我们有大批的专家学者,我们有极高的国际视野,我们有能力让大一新生接触专业前沿,接触全球顶尖的学术研究。所以由我们学校的科研素养极高的硕导、博导给我们授课,这对于其他大学是一种奢侈,而在我们学校是完全可操作的。
尽管我们的新生研讨课只上到了12周,每周只有一次课,但在这短短的一次课上,授课老师总是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渊博的知识让我们倾倒,对此,我也体会颇深,无法一一道来,只能在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纪,我们人类似乎可以主宰一切,似乎已经成为最优秀的物种,我们大肆发展工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不顾地球母亲的悲痛,我国是世界上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我国的企业形成了先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直线下降,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专业势必为实现共产主义付出极大贡献。
2、大一新生心理素质调节:
刚入大学的我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问题来自多方面,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等,我们处在成人与孩子这样一个尴尬的连接点,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徘徊不定,很多事情我们总是过于无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通常不出事,一旦出事那就不叫事了叫新闻。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师深悉我们的的心理世界,针对我们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娓娓道来,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让我们对大学生活无比渴望。
3、培养一份社会责任心:
今天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单个的独体之人,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说黄岛11.22爆炸事件,我们应该关注了整个爆炸事件的处理过程,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可以为该事件作出什么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1301班
甚至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防范到危机处理等进行一定的讨论。社会责任心,不是指点江山,不是中央常委的事,而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事情,我们从关注国家社会民生到国际格局。或许我们不能扭转哪怕是一点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老师的话让我们明白中华儿女的重担,也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下定决心为祖国贡献。
当然,老师们的授课无比精彩,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就我而言,总是觉得尚有不当之处,在此大胆一谈:
1、同学参与度不大:
研讨课,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和同学一起研讨,但是从我们专业的上课情况来看,不容乐观,整个课堂似乎回到了高中时期,同学们在下面中规中矩的听,老师在上面谈笑风生,我觉得在大学出现这样的研讨课堂是一种畸形,是不正常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同学们才从高中的沉默式教育中过来,还没有缓过神来,或许在同学之间不是很熟悉,羞于启齿。但是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把课堂交给我们,让我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给大家一个话题,让大家讨论,最后再一起分享成果。当然,要鼓励大家使用多种表现方式,比如可以事先通知大家下节课是关于安全的讨论,然后让每组围绕该话题制作一个PPT,让同学们做一回老师。
2、课程囿于教室: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研讨课设在教室里呢?我们的教室可以有很多很多,比如花园、工厂、海边等等。我觉得我们的思维太过于定势了,我们应该开阔一点,眼界高一点,我们可以把学习的环境设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在工厂里讲解更能使大家理解。当然,我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困难,但我觉得我们学校有这个能力。
3、与学姐学长之间的交流:其实说实话,在某种情况而言,我们的学长学姐在某些方面对专业问题的认识或许比我们的老师更有见解,他们是从大一一步步走过去的,从对专业的不了解到临近毕业,其中经历的问题与困难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所以可以邀请临近毕业的优秀学姐学长与我们交流,这样或许我们获得的会更多。
4、社会实践问题:
大学生一直以来就应该与社会实践挂钩,我们的新生研讨课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大一的同学或许对社会实践很迷茫,我们新生研讨课应该借此机会,当涉及到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就应该让大家去进行社会实践,我觉得这样远比课堂上的讲解要好得多。
5、完善相关奖励制度:
同学们对于新生研讨课热心度不够或许差的就是一种竞争,比如说可以设立小组加分,优秀个人加分制度,这个直接和同学们的学分联系,这样一来,大家一定会万分投入,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对于研讨课的效果都是极好的。
201*年,我进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这年我上了新生研讨课,知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全方位的了解了环境工程专业,收获颇丰,总体而言,新生研讨课极为不错,是我们石油大学的又一次教学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新生研讨课建议》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新生研讨课建议: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