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08:05 | 移动端: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推进林业资源转化加快核桃产业发展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201*年12月12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加快全区林业资源转化,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关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去年以来,我区根据全市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会和全市林业资源转化大会精神,结合实施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机遇和实际情况,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全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将核桃产业确定为我区“八大”重点林业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实施规划》和《利州区“十一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1*年至201*年的5年时间内,我区核桃种植基地面积将达到10万亩,到201*年生产产值和加工产值均达到2亿元。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全区已发展核桃6.07万亩,其中:成片核桃面积2.67万亩,散生核桃1.6万亩,新发展核桃1.8万亩。已挂果面积1.5万亩,品种改良0.23万亩。全区核桃产业发展整体上呈现出“全面启动,典型示范、规模发展、后劲增强、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作法及经验

我区经济属资源依托型经济,经济要发展,必须从资

源着手思考和谋划,核桃资源属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资源,既要保护和培育好资源,又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此,我区把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路定位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走集约化经营和精深加工上。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作为推进林业资源转化,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以转化核桃等优势资源为抓手,大力实施林业资源转化战略,有力推进了全区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精心调查,科学规划。我区在对全区现有6.07万亩核桃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区核桃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区域布局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以荣山、工农、大石为主体,西部以宝轮、白朝、金洞为主体,6个乡镇的栽植面积都将达到1万亩以上,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全区核桃产业快速发展。计划到201*年全区建成核桃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良种采穗圃201*亩,6个万亩核桃乡镇,全区核桃产量达到1万吨,产值实现2亿元。

二是政府主导,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多次召开核桃发展现场会议,将核桃产业发展列入了政府督查督办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加强督查督办,严格兑现奖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和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全区现有

4.15万亩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全覆盖。201*年我区在工农镇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200亩核桃采穗圃和800亩核桃丰产示范园,并与山东核桃研究所合作,引进优良核桃品种7个。在此基础上,我区与市林业局联合引进全国44个核桃优良品种。其中:早实品种39个,晚实品种5个,建立了“川北核桃基因库”。进一步优化、选育出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积极为全区1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和川北地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最适生优质品种。

四是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我区在加强核桃基地建设的同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指导思想,对全区核桃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整乡打造成片规模不底于1万亩,整村打造规模不底于1000亩。我区工农镇的“百里核桃长廊”和宝轮镇、大石镇、赤化镇万亩核桃基地标准化栽植建设已初具规模,有力的推进了规模化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散打”的不良局面。

五是规范示范园区建设,严把栽植质量关。我区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切实加强建设核桃丰产园区建设,达到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土壤质量进一步改良,丰产技术全面推广的要求。同时,按照功能互补、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加强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在工农镇千佛村千亩丰产园区建设中,充分整合水利部门项目资金修建了蓄水池、排水沟,交通部门资金硬化园区道路,以工代赈资金进行项目帮扶,

共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的高标准丰产园区,体现了功能互补,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在品种选择上,我区坚持国家推广的早实丰产核桃品种,在栽植过程中切实做到了“五个一”要求(即:一个大窝、一篓农肥、一根壮苗、一桶定根水、一块薄膜),采取统一放线、统一打窝、统一施基肥、统一回填、统一供优质嫁接苗、统一栽植技术、统一覆膜“七统一”的方式确保了建设质量。核桃种苗栽植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在抚育管理上采取了“四个一”措施(即:一套完善的间作措施、一年一次追肥、一年一次防病虫害、一年一次整形修剪),为核桃早实丰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是创新机制,优化配置林业生产要素。我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广泛发动”的运行机制。在实施栽植过程中,村民委员会作为建园业主,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专业造林队伍施工。经过公开比选,确定经济实力强大,有丰富造林经验的专业绿化公司负责造林,绿化公司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打窝,不仅节省了造林成本,并且提高了造林质量;工农镇作为全区10万亩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启动乡镇,镇政府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的基础上,举全镇之力着力打造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我区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理念,在由市、区林

业局与工农镇联合建立1000亩核桃丰产园及200亩采穗圃和20亩品种园(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201*年又新建基地3000亩,其中:高标准栽植优质核桃201*亩,核桃低效低产林改造1000亩。计划201*年-201*年再新建和改建6000亩,达到万亩基地规模,形成千佛村至枫香村“百里核桃长廊”的园区布局;大石镇引进业主“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租赁土地30年,按照“公司建基地,利益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核桃示范基地201*亩。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种植核桃的积极性,将有力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各位领导,近年来,我区在转化林业资源,推动核桃产业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资源潜力,加快资源转化,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核桃资源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使我区核桃产业在全区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

扩展阅读:泰山乡经验交流材料22

整合资源统筹资金突出特色加快发展

两当县泰山乡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泰山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吴兆栋

近年来,泰山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农民收入),突出两个重点(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发展三大产业(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以猪苓、柴胡为主的中小药材产业,以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搞好三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四个重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核桃、板栗品种改良,发展特色养殖,不断寻找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坚持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方式,实现了全乡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按照省委党校培训的要求,我经过深入调查,实地走访,多方征求意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现将推动泰山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验总结如下:

立足乡情选路子

立足乡情,科学决策。泰山乡地处秦岭以南的两当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

1

328户、1165人。全乡总面积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9.9亩,人均2.7亩,全乡林地达到7.3万亩,森林覆盖率85%以上,其中: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全乡农户承包经营林地共有3万亩,户均97.9亩,人均27.4亩。年平均气温10.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700mm,平均海拔1100米,无霜期180天左右,属典型的深山林区乡。泰山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山环水绕,气候宜人,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及矿产、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适合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以猪苓、柴胡为主的中小药材产业,以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特别是珍稀物种红豆杉的适宜生长区。

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乡党委、政府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始终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以实现“小规模大产业”为目标,增加投入力度,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保障,抓重点、攻难点、重特色、创路子。大力发展符合林区乡实际的袋料香菇、猪苓、柴胡、核桃、板栗等已初具发展规模的特色支柱产业,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全乡核桃栽植实现全覆盖,综合管护力度不断加强。目前,全乡累计发展核桃17万株、户均520株、人均150株,挂果3.8万株,盛产1万余株,正常年份核桃产值160万元。二是袋料香菇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发展袋料香菇13户20万袋,累计发展32户50万袋,共建大棚100个,香菇产品“泰源之家”商标已通过国家工

2

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受理。注册食用菌发展协会1个,食用菌开发合作社1个,产品销往河南南阳、西安、宝鸡等地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三是猪苓、柴胡种植有新突破。全乡累计种植柴胡1050亩,预计产值120万元;种植猪苓60户4万窝,预计产值460万元。

同时,紧扣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三大建设”,狠抓水电路园、厨厕圈院“八项内容”,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做到了“四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与基础设施、基层组织、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按照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新农村建设“五化”标准,着力打造出了同心、双河、兴桃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共安置群众112户396人。

创新机制抓运行

优化规范机制。全乡各村、组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因

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布点、连片开发”的原则,坚持把特色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与加快乡域经济开发相结合,通过加快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进一步凸现经济发展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快乡域经济开发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发展机制。泰山乡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富庶、和谐新泰山”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农民增收和全乡综合实力的增强作为重中之重。把产业开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农家乐”,群众的广泛参与,带动了旅游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

3

一是在优势资源开发方面,因村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特色,连片发展,务求成效。在示范村、重点户布点安排上,按照内容要全面、受益面要广的要求,做到了一个村主抓一个项目,一个流域体现一个经济特色,一个适生区形成一个产业带的要求。

二是在项目建设与管理上,坚持“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负责制,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永久受益。

三是在发挥绿色品牌优势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农民经纪人和农民营销队伍,推动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推进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进程,多渠道、多层次增加贫困村农民的收入。

四是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化程度。分别于201*年6月和201*年3月分别成立了食用菌发展协会和食用菌开发合作社。

健全横向协作机制。切实开展了“挂包帮”活动,完善党内帮扶机制(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泰山乡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增强班子团结,做到重大问题会前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同存异,使党委班子成为了全乡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心骨。

4

加强领导抓落实

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决

定了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政主导、统筹安排、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要求,把产业发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

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督促产业协会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克服在产业开发中组织协调、资金使。每个村均制定了适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每一个村都成立了由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挂帅的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均确定了1-2个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发展专业村”、“科技扶贫示范村”“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幅射带动、推进全乡产业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夯实工作责任。一是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统筹县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尽力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产业发展政策、项目、资金、责任“四到县”的要求,夯实责任,逐级把产业发展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三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结合“联村交友”及“双帮”活动,建立党群共富组,坚持“帮联带”工作制,

5

抓点示范,每个产业发展重点村、重点户都有县乡领导包抓的制度。

严格奖惩机制。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奖优罚劣等制度。并在全乡范围内建立了引导发展奖励机制,干部每动员种植香菇1万袋,奖励动员者500元;另外乡政府还将袋料香菇产业发展与各村年终经济工作考核和干部年终考核挂钩,实行绩效问责制。

以人为本促发展

农民群众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群众参与程

度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效果。乡党委、政府通过组织发动,正确引导,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搭建平台,夯实基础。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能力的目标任务,乡党委、政府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坚持把群众公认、思想文化道德素质高的人选进村级班子,把致富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育能手,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党员、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致富和带动致富的本领,提高产业发展的成效。

6

思想发动,政策激励。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动群众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千方百计提高群众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一是在组织形式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发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在规划的制定上,重视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以工作定扶持,建立严格科学的准入、退出制度,实行量化考核,末尾淘汰,动态管理,对工作搞的好、群众积极性高,村级班子较强且发展思路清晰的村,优先启动扶持,多上项目。三是坚持政府为主导、群众是主体的原则,围绕产业开发的目标任务,按政策法规办事,切忌违背群众意愿,政府大包大揽,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推进产业发展。

强化培训,就业脱贫。对贫困户劳动力技能进行职业培训,是新阶段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从根本上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达到“技能促就业,就业促脱贫”的目标,泰山乡党委、政府一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贫困户收入,每年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活动和春耕、秋播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仅201*年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农民和村组干部600余人(次)。二是围绕劳务输出,加大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力度。每年根据下

7

达的劳动技能培训任务,领导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认真搞好对象选择、质量保证、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做到培训、输出、就业、脱贫相结合,努力做到培训一个,输出一个,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两年来共培训学员800余人,既充实了贫困农民的钱袋子,又换了脑子,增长了才干,大大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信心。

总之,经济社会要发展,发展是首要,规划是基础,增收是关键,体制是保障。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这一契机,站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