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街乡20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工作总结
辛街乡20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
工作总结
201*年,辛街乡承担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在隆阳区土肥站的精心指导下,辛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认真地实施该项目,通过村组干部和农技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项目完成情况
1、实施规模。全乡共涉及13个村委会、3537户、面积26000亩,发放腐熟剂5201*公斤、折合2公斤/亩、折合人民币11.6元/亩,共折合金额人民币30.16万元。
2、开展试验示范。一是腐熟剂品种试验。在大村村委会实施“大稼宝”牌、“鸿生源”牌有机物料腐熟剂田间试验,其目的:通过正规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大稼宝”牌、“鸿生源”牌有机物料腐熟剂在作物秸秆上的快速腐熟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腐熟剂利用小麦同田对比实验。三是腐熟剂使用效果土壤监测实验。四是在杜家村委会实施200亩土壤有机质提升样板“云麦53”样板。通过以上实验和大面积样板示范,使农户了解腐熟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为以后大
面积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主要成效
1、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每亩稻草秸秆还田500公斤,相当于亩施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氯化钾10公斤。2.6万亩稻草还田1300万公斤,相当于投入尿素13万公斤、过磷酸钙13万公斤、氯化钾26万公斤。
2、提高小春产量与效益。201*年,辛街乡大面积农田使用腐杆剂后,麦类(201*年201*年度)平均单产323.1公斤/亩、比全乡平均单产增产41.1公斤,增15%;使用腐杆剂油菜(201*年201*年度)平均单产151.8公斤、比全乡平均单产每亩增产17.8公斤,增13.3%;全乡使用腐杆剂后小春产量和产值明显提高,效益显著。三、主要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及技术指导小组,由辛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胡学斌任组长,成员为李文智、朱春洪、杨加红、姚春满、杨德良、廖冬云、赵金平、尹春会。责任到人,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
2、技术指导:
a农科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到人,技术指导到田,切实抓好农户的技术培训,不段提高广大农户的种植科技水平。
b在腐杆剂调运发放当中,共召开农户现场培训会26场次(共18个村委会)。在培训会中,辛街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腐熟剂的详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结合现场使用操作,使农户了解了使用方法。
c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针对广大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的现状,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采用技术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秸秆还田。四、问题与建议
1、需要进一步摸清秸秆还田数量与腐熟剂用量的最佳搭配用量,在成本与效益上找到结合点,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需要进一步摸清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对节约化肥使用量方面的试验。
3、由于该项目针对千家万户、农科站工作量大,加之无下乡车辆、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进村入户进行指导,导致部分农户没有正确掌握好腐杆剂的使用方法。
附:1、201*年辛街乡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麦类测产表
2、201*年辛街乡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油菜测产表3、201*年辛街乡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部分照片
辛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1*年5月15日
扩展阅读: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
海农技发201*60号
关于上报《201*年海原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
项目技术总结》的报告
区总站:
现随文上报《201*年海原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请审示。
附:201*年海原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抄报:县农牧局,缑局长、马书记、李副局长抄送:各业务组,中心各主任,存档
201*年海原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
一、项目背景
(一)自然及农业生产条件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属新设立的中卫市管辖,位于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之间,东与原洲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会宁县,北濒中卫、同心县。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全县在册面积6899平方公里,1993年土地调查面积5489.3平方公里,合计823.4万亩。辖18个乡(镇),1个总场,163个行政村,1099个自然村。共有3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5万人,占总人口的91%。
1、土地资源概况
海原县总土地面积823.4万亩,其中川地83.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12%;丘陵坡地545.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5.96%;坝地8.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4%;残塬地4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44%;沟阶地31.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山坡地5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13%;河滩地4.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53%;近山丘陵坡地1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6%;山麓洪积扇1.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16%。耕地面积268.7万亩,其中旱地253.4万亩,水浇地为15.2391万亩。全县耕地土壤类型有黑垆土、灰钙土、草甸土、盐土、
新积土、堆垫土、山地灰褐土、山地灰钙土、粗骨土等9种类型,24个亚类。
2、自然气候条件
我县地处西北内陆,属荒漠原生物气候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形成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3.3℃,年平均气温0.5℃-7.9℃,最热月平均气温10.6℃-12.4℃,最冷月平均气温-11.2℃-10.6℃,≥10℃的积温1638℃2600℃。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的多年平均天数为234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期间的多年平均天数为190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多年平均天数为135天。无霜期130天左右,一般初霜期9月25日左右,晚霜期在来年4月底前。降水的基本特点是:雨量稀少,由南向北递减,南北悬殊很大,东部较西部多。年平均降雨量270-450mm,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县内为多风天气,风向多为西北风,一般雨季盛行东南风,冬春季、旱季多西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沙尘日数3.2天,大多集中在1-4月份。
3、灌溉条件
地表水县内外缘河流多为间歇河,水量小,季节性变化
大,遇到暴雨即发洪水,雨后流量猛减,直至干涸断流。
地下水全县地下水动储量为3807万立方米,相对富水区有清水河平川、西安洼地以及南西华山的山前洪积扇等,动储量3163万立方米,占全县的83%。全县现有水浇地18.62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7%,其中库渠灌溉5.2255万亩,井灌溉1万亩,扬黄灌溉12.3985万亩。
4、农业生产情况
我县土壤类型多样,耕地质量优良,宜耕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粮食作物种植制度以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等交替轮作为主。
201*年全县各类农作物年播种面积192.7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5万亩,玉米年播种面积12.4万亩,马铃薯年播种面积9万亩,小茴香播种面积12万亩,各类瓜果、蔬菜、饲草等经济作物年播种面积16万亩左右。全县粮食年总产一直稳定在1.2亿公斤以上,种植业年产值近5.2亿元。
5、肥料使用情况
肥料品种选择上,农民施肥以有机肥(农家肥)和化肥为主,农家肥质量不高,化肥以普通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磷酸二铵为主,占化肥的99%。肥料主要春季使用,注重种肥和追肥。肥料使用数量小,西砂瓜使用有机肥的为100%,化肥100%;小茴香使用有机肥的33%,化肥100%,其它肥料品种主要有
各类复混肥,专用肥用量相对较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南部半干旱区,马铃薯平均亩基施碳铵20kg,普磷13kg,二铵8kg,尿素10kg,农家肥1529kg。中部旱农库井灌区,小茴香平均亩基施碳铵10kg,二铵6kg,农家肥1800kg。压砂瓜平均亩基施碳铵15kg,普磷17kg,二铵7kg,农家肥2321kg。北部扬黄灌区,玉米平均亩基施碳铵20kg,尿素12.5kg,普磷25kg,二铵23kg,农家肥1530kg,油渣25kg。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不平衡,重施氮磷大量元素,忽视施钙镁硫硼等中微量元素;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农户间化肥用量不平衡,盲目施用化肥现象突出;区域性特征明显,同一区域施肥量、施肥方法、比例相同或相似。山区旱作农业区,由于降水量小,作物产量低,效益低,农民基本上不使用肥料,而扬黄灌区则通过不断加大施肥量取得高产,基肥施用偏少,过量重视追肥。
近三年来,我县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紧紧围绕“测、配、产、供、施”五大核心环节,采用试验与示范相结合、技术研究与专题调查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推广面积150万亩。在全县范围建立了土壤肥力监测体系和农作物施肥现状调查与耕地综合评价体系。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了调查和定点采样工作,共采集样点5000多个,通过测试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耕地土壤养分,绘制出了
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分级分布图,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马铃薯、小茴香、葱韭蒜等作物施肥技术指标。
以上所有基本条件,为我县承担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来源
由于传统耕作制度影响,农民习惯偏施化肥,少施有机肥,大量秸秆常用于柴烧,不但降低秸秆肥效,而且造成空气污染、粮食产量不高、土壤板结、水土流失等问题。致使有机质含量降低,微生物分解活动减弱,土壤中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降低。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激活土壤含量丰富的缓效钾,使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缓效钾变成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速效钾。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主要是围绕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施肥量、增强农民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等目标,实现耕地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在逐年提高单产的同时,使肥力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促进我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年在上级关心支持下我县开始实施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项目由海原县农牧局、海原县财政局共同承担,具体由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三)实施目标
201*-201*年三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在我县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每年建设面积2.5万亩,三年建设面积7.5万亩。201*年50万元,201*年50万元,201*年50万元。其中201*年项目建设从201*年10月份开始,201*年12月结束,历时14个月,完成豌豆种植2.5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1个,面积5000亩,推广根瘤菌拌种5000亩,完成田间试验3个,完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
二、技术内容与实施情况(一)技术模式及应用区域及面积
201*年完成豌豆种植2.56万亩,涉及关庄、树台、曹洼、七营、甘城5个乡镇。其中:在关庄乡窑儿村完成豌豆种植0.9万亩(其中在关庄乡大南川村建设核心示范区一个,面积0.55万亩);在树台乡龚湾、韩庄、树台、大嘴、红井村完成豌豆种植0.1万亩,麦后复种0.05万亩;在曹洼乡脱烈村完成豌豆种植1.2万亩,完成箭舌豌豆0.1万亩;在七营乡砖窖村完成麦后豌豆种植0.05万亩,箭舌豌豆0.1万亩;在甘城乡完成豌豆种植0.06万亩(见附表1)。推广根瘤菌拌种0.5万亩,建立马铃薯套种豌豆示范500亩,完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完成田间试验3个,分别为半干旱区绿肥肥力与密度、玉米套种豌豆、玉米套种箭舌豌豆试验。
(二)技术模式探索1、马铃薯套种箭舌豌豆技术模式
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耕20-25cm,白露前后适时浅耕收耱,翌年早春镇压提墒。(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适施种肥、根据苗生长势和降雨适施追肥。套种施肥量:基肥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kg,普磷30-35kg;种肥:薯带亩施马铃薯专用肥40kg,尿素5kg,豆带尿素1-2kg,二铵2-3kg。施肥方法:基肥在浅耕收耱的过程中,田面撒施耕翻或犁沟施入均可。追肥马铃薯结合培土,植株周围集中追施尿素10kg。
(3)适期播种套种采用早播马铃薯晚播豌豆的办法,将薯豆复合种植田块的两作物调节在同期播种,以4月中旬为宜。(4)规格种植采用双行靠种植方式,套种带比为50:50。即在l00cm带幅内种植马铃薯2行,薯间行距20cm,株距30-35cm,亩保苗3500株;种植豌豆2行,豆间行距20cm,箭舌豌豆亩播种量10-12kg,亩保苗5201*-60000株。马铃薯距豌豆行20cm。播深:马铃薯15-20cm,豌豆5-7cm左右。(5)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箭舌豌豆出苗前遇雨时耙耱破除板结,出苗后至开花期中耕除草12次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保证正常生长。
收获还田6月中旬豌豆开花期,将豌豆秸秆切成10cm长,
稍经爆晒,让其萎蔫,按每亩1000kg将其翻压在豆带内,要求深埋10-20cm,耙地镇压,促使土壤与绿肥紧密接触,利用温度升高、雨水增多来加快绿肥的腐解速度。
追肥与培土马铃薯开花期到结薯期,绿肥已完全分解,再追施尿素5-10kg,同时中耕培土2-3次,从豆带取土培植在马铃薯带内。在结薯期,为防止叶片早衰,一般将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
适时收获马铃薯以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易与植株脱离时可收获。
2、玉米套种豌豆技术模式
技术要点:(1)整地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底墒好的地
块,早春顶凌耙耱,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结合耕地亩施基肥3000kg,N9kg、P2O54.8kg、K2kg。
(2)品种选择玉米选用长城706,豌豆选用台中11号。(3)适时播种豌豆于3月下旬播种,玉米于4月下旬播种。
(4)田间管理
间苗与定苗玉米在3~4片叶时间苗,5~6片叶时定苗,每穴留一壮苗。
中耕除草玉米拔节以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提高土壤通透性。
水肥管理5月中下旬,豌豆现蕾开花期,要结合浇水亩追
施尿素5kg,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kg。
防治病虫害玉米拔节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时期,可用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雾防止蚜虫,用20%的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
(5)适时收获豌豆于6月中下旬籽粒完熟后即可收获归仓,玉米可适当推迟收获,以利于增加籽粒重,提高产量。
3、春播豌豆收籽后留茬还田技术模式
技术要点:(1)选茬整地选冬前深耕的轮歇地,早春解冻后,浅耕耙松。
(2)合理施肥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宜,底肥一次施用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201*kg,过磷酸钙20-30kg,碳酸氢铵35kg,草木灰40-50kg作基肥,如缺少农家肥可亩施磷酸二铵10kg作基肥,结合播前浅耕整地施入。播种时施磷二氨等复合肥为种肥,促进幼苗生长。
(3)适时播种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稳定在810℃即可播种,采取条播种植,行距为3050,播深46。
(4)中耕除草如在出苗前遇雨时耙耱破除板结,出苗后至开花期中耕12次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保证正常生长。
(5)适时收获当70%的豆荚变黄褐色时即可在早晨收种,及时运往晒场干燥脱粒。收获时,连同豆秧割去地上结荚部分,留下将近20豆茬及时翻耕还田,翻耕后尽快耙地镇压,促使
土壤与绿肥的紧密接触,加快绿肥的腐解速度。
4、麦后复种豌豆技术模式
技术要点: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豌豆,栽培技术同春豌豆大概相同,不同点是在豌豆开花盛期收获鲜草,将秸秆切成10cm长,稍经爆晒,让其萎蔫,按每亩1000kg将其翻压,要求深埋10-20cm,耙地镇压,促使土壤与绿肥紧密接触,加快绿肥的腐解速度。
5、豌豆鲜草翻压还田复种荞麦技术模式
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豌豆鲜草翻压后,及时浅耕灭茬,然后深耕。
(2)合理施入基肥、种肥可用碳铵、尿素等氮肥或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等氮磷复合肥料作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1000kg,或碳铵2025kg,过磷酸钙1520kg。
种肥是将人粪或尿,或碎的禽畜粪与种子和土掺拌均匀,播种时一起撒入土中;或每亩施尿素5kg,过磷酸钙15kg;或施磷酸二铵35kg。施用时把肥料和种子分开,防止烧苗。(3)播种
选用良种选择生育期短、抗旱、抗倒伏、抗病虫、耐寒、耐高温、产量高的品种。
精选种子选饱满整齐的种子,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粒和杂质。
种子处理处理的方法有晒种、浸种、拌种、闷种等。晒种是播前57天,选择晴朗的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在向阳干燥的地方把种子摊一薄层,经常翻动,连续23天即可。温汤浸种是用40℃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先把漂在上面的秕粒捞出弃掉,再把沉在下面的饱粒捞出晾干即可;或用10%左右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或用硼酸、钼酸铵等含有硼、钼、锌、锰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水溶液浸种。在病害严重的地方,可选用多菌灵、退菌特、五氯硝基苯药拌种。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方,可选择辛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拌种。为了缩短播种至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可以在温汤浸种后闷种12天,待种子开始萌动时立即播种。适期播种适宜的播期为6月中下旬。
播种方法主要有撒播、点播、条播三种。点播是犁开沟或人工挖穴,然后把种子和有机肥一起点入穴或沟,再耙耱覆土。一般每亩点播50006000穴,每穴1015粒种子,行距为2030cm。条播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夏播宜浅些,大约34cm。
合理密植每亩播种2.53kg即可,而撒播时每亩需播种5kg。
(4)田间管理
保全苗板结时及时耙耱破板结,保证全苗。
中耕除草荞麦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即可中耕。现蕾前进行
第二次中耕。
追肥和浇水荞麦现蕾开花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量增加。播前未施肥的地块,结合第二次中耕,每亩施2.53kg磷酸二铵或5kg尿素。也可以用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
辅助授粉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通过昆虫或风来传粉,花期放蜂,可以提高荞麦的结实能力。
防治病虫鼠害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轮纹病、褐斑病、白霉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粘虫、地老虎,草地螟、钩刺蛾。防治病害,可采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20%粉锈宁1000倍液,或0.5%等量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虫害可采用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或18%杀虫霜200倍液喷雾。(三)实施效果监测与调查分别在关庄、树台、曹洼、七
营、甘城项目乡镇定点选择5个典型地块,建立效果监测点,
对绿肥还田效果进行定位监测。
(四)技术培训:开展科技下乡,以新闻媒体、现场咨询、集中培训等多种新式进行宣传,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培训项目实施乡镇的技术人员,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全面开展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三、实施效果及评价
(一)对土壤肥力养分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经过豌豆收获后留茬还田和麦后复种全部还田一年两季对比试验,对我县5个监测点数据进行平均,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土壤状况为:土壤容重为1.1560g/cm,有机质为9.452g/kg,全氮为0.6501g/kg,有效磷为12.22mg/kg,全磷为1.2435g/kg,速效钾为144.64mg/kg,缓效钾为201.106mg/kg,全钾为13.34g/kg,PH值为8.44,CEC值为11.23(cmol/kg);对照土壤状况为:土壤容重为1.1712g/cm,有机质为9.108g/kg,全氮为0.6476g/kg,有效磷为11.34mg/kg,全磷为1.2406g/kg,速效钾为122.74mg/kg,缓效钾为201.468mg/kg,全钾为12.86g/kg,PH值为8.64,CEC值为11.938(cmol/kg)。绿肥还田比对照增减量为:土壤容重降低0.015g/cm,有机质增加0.344g/kg,全氮增加0.00254g/kg,有效磷增加0.88mg/kg,全磷增加0.00286g/kg,速效钾增加21.9mg/kg,缓效钾增加0.492mg/kg,全钾增加0.48g/kg,PH值为降低0.2,CEC值增加量为0.72(cmol/kg)(见附表2)。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土壤容重和PH值在降低,其它各项指标在升高,其中有机质和全钾增幅较大。说明种植豆科作物并进行还田不但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也激发了磷钾肥的有效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通气透水性增强,促进农田系统良性循环。总之,秸杆还田后,提高了土壤养分,特别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
143激活土壤缓效钾,培肥了地力。(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通过在曹洼乡豌豆翻压还田后复种荞麦试验,绿肥还田荞麦亩产80kg,对照亩产74kg,相比增产7.5%。通过在关庄乡实施马铃薯套种豌豆试验,马铃薯套种产量1970kg,对照产量1304kg,相比增产27%。通过在甘城乡实施玉米套种豌豆试验,玉米套种豌豆产量640kg,对照产量544kg,相比增产15%。且荞麦、马铃薯、玉米口感质量均好于对照。所以,绿肥还田不但对后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也改善了作物品质,(三)减少肥料用量
种植绿肥还田后分解积累在耕层,同时豌豆具有固氮作用,满足了作物生长需要,这样就少施速效氮肥,且还田绿肥含大量氮、磷、钾、有机质、微生物等营养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平均每亩要减少化肥2.04kg(其中尿素1.21kg、过磷酸钙0.13kg,氯化钾0.73kg)。改变了过去偏施化肥的习惯,实现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目标。
四、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
通过种植绿肥全部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0.3%左右,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由于还田豌豆秸秆及鲜草含有大量氮、磷、钾素,同时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可以
固定土壤中游离态氮,平均每亩要减少化肥2.04kg(其中尿素1.21kg、过磷酸钙0.13kg,氯化钾0.73kg),减少化肥支出3.4元/亩。另外豆科与其它作物套种在单位面积上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变一种作物为两种作物,用地养地相结合,经济效益明显,如马铃薯套种豌豆对比试验实收测产记录,亩增产666kg,增产率27%,亩增收入400元。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减少了土层结构破坏维持良好的土体团粒结构,减少流失,保持水土。提高土壤抗旱能力,防止沙化,提高水、肥、气、菌的涵养能力,增强土壤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基础,培肥地力。不但能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民的收入和保持粮食安全,而且能解决了犁田、耙田等过程,减少了农民接触田的时间,节省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减少化肥投入,对基本农田保持和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三)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土壤有机质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化肥利用率提高,相应地减少了过量或盲目使用化肥造成的养分流失,减少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大面积推广使用以种植绿肥和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
的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秸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速效氮肥的投入,也就减少了化肥厂的氮肥造成的污染,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农药施用量减少,有效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五、问题与建议
(一)绿肥还田后,进一步探讨对节约化肥使用配比及用量方面的问题。
(二)进一步开展还田提高土壤肥力效果监测,规范田间示范操作措施和对比试验效果的分析总结。
(三)进一步探讨免耕绿肥还田与翻耕还田模式的应用效果。
(四)由于大量绿肥还田造成费地费工,农民积极性不高,建议尽量将绿肥调给种粮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由于本项目涉及农户多,技术培训指导费用高,项目经费不足,请求安排项目经费用于办点示范、宣传培训等方面。
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附表1201*年海原县绿肥种植技术模式及实施区域、面积
还田量乡镇技术模式绿肥种类品种(鲜重)公斤/亩豌豆收籽后留茬还田豌豆台中11号台中11号豌豆麦后复种全部还田豌豆收籽后留茬还田135.70.10.1135.7推广面积(万亩)计划实际总还田量(吨)关庄乡145.70.90.91311.3豌豆收籽后留树台乡茬还田箭舌豌豆豌豆台中11号9500.050.05475曹洼乡142.81.31.31856.4豌豆收籽后留七营乡茬还田麦后复种全部还田甘城乡合计豌豆收籽后留茬还田豌豆豌豆台中11号121.420.050.0560.71箭舌豌豆8500.10.1850台中11号121.40.060.0672.8522.562.56
附表2201*年海原县绿肥还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
容重(g/cm3)有机质(g/kg)全氮(g/kg)有效磷(mg/kg)全磷(g/kg)速效钾(mg/kg)缓效钾(mg/kg)全钾(g/kg)pH值(1:1或2.5:1)CEC值(cmol/kg)绿肥还田后1.15609.4520.650112.221.2435144.64201.01613.348.4411.23对照1.17129.1080.647611.341.2406122.74201.46812.868.6411.938增减量0.01520.3440.002540.880.0028621.90.4920.480.20.70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辛街乡20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辛街乡20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