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18:06 | 移动端: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中心小学听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总之,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叶城县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总结

为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

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叶城县教育局教研中心201*年工作安排,教研中心于4月9----4月11日在叶城二小三楼多媒体教室举办“叶城县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本次大赛,旨在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次活动共计12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在教研员闫爱霞老师的带领下,由冶琴、陈淑兰、张红霞、王学虎、熊霞五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比赛评委,并组织教研中心双语培训班民族教师及各参赛学校选派教师听课,在承办学校叶城二小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比赛活动安排的有条不紊,授课教师与授课班级配合默契。比赛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为全体听课教师展示了娴熟的课堂风采,五位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抱着鼓励与学习的态度,对每一堂课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当场点评,并诚恳地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受益匪浅。本次大赛中,所有的课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现对比

赛中凸显的亮点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一、凸显的亮点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教材的挖掘延伸,课堂情境的预设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如熊明艳老师《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整堂课老师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特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间的观察、交流、探讨、总结,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2、能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能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王彩云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教师熟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整合教学内容,在老师循循善导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自行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数单位的定义,尤其是板书的设计,对知识点的整合一点一点的凸现,最后汇总完整,利于学生分散难点,巩固提高。

3、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气氛浓厚。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郭晖老师采用了“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已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改革目标。

4、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好的老师不是给学生提问题,而是给学生好的情境,让他们从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李元君老师在“找规律”中,抓住“找”字,让学生观察灯笼、彩旗、小花、男女学生排队的排列规律。最后小结,像小旗的一绿一红、灯笼的一紫一红、学生的一女一男、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把它叫做“一组”,教师并及时用彩色虚线标出。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当我们找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地排列。同时还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了一些事例,让学生去“欣赏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5、能够把生活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如盛楠老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巧妙的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感受面,比较面的大小,从而自然的引出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又一次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图形进行比较大小,激发认知抵触后,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认识到统一标准比较面积大小的必要性。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总结知识的过程之中,充分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6、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如熊明艳老师在《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三角形各角的特点,通过交流、汇报并进行分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于探究、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7、多媒体的深度使用,课件制作的精美实用,练习设计层次分明,是所有选手凸显出的共同亮点。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次赛课的12位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在制作的技术上较前两年赛课的水平大有提高。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实用。

二、存在的不足

1、课堂调控能力及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足。2、备课注意细节,预设要全面。

我们认为,一方面备课要充分,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并做好应对准备。另一方面,要提高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只能来自丰富的知识、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能来自我们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激情唤起互动

没有激情和互动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作为一名教师,上课时应该是最兴奋的时候,上公开课应该比平时更富有激情,这种兴奋和激情会传染给学生,在激情中师生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令人愉悦、乐于倾听和感受的场所。4、教学中不能缺少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获得一些必备的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捕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5、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

毫无疑问,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希望我们的数学教师能以此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入,不断改进!

叶城县教育局教培中心

201*年4月11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公开课课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