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20:44 | 移动端: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

欧阳代梅

有幸走进第十二届“名师大课堂”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孙老师,不时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他那优美而精彩的引导,或激昂文字,或手舞足蹈,或与学生互动及亲切爱抚的动作,都引领着学生在书海中畅游。他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视野,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者钦佩和叹服。

《目送》本是高中教材,孙老师用六年级的学生来上,随着老

师的层层深入引导,不但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当时作为听众的我,在体会孙老师精彩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体会到文中作者送别时那份深深的情谊。孙老师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进行引导,把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带人文中的情景。例如:“院子里的苹果树上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老师抓住这一景点拓宽学生的思路。“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老师利用这些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绪顿时活跃起来。“童年的结束意味着少年的开启,冬天的结束意味着春天的开启。。。。。。”多美的语言,多丰富的想像!特别是在母亲目送儿子出国留学的那个自然段,老师抓住文中的“眼神一寸一寸往前挪”这一句引导学生去体会一个母亲那种依依不舍又不得不舍的矛盾的内心情感,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是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勿需老师用过多的语言来说明什么。

特别是在文中最后几个自然段,老师抓住文中描写依依惜别的句子,把文中的语言文字和课外的语言文字相互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那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割舍扣人心弦的离别。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绪喷涌而出,老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为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和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了让学生读进去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读出来明白作者表达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语言文字教学,这才是真正有层次的朗读。这样的教学不断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老师授课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特点和美丽,这也就是语文课的真谛。

听这样的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收获,更多的是启发和沉思,语文教学能达到如此的魅力,关键在于教师吃透教材是根本,只有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以生为本,教学中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课堂的参与者,在老师和学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样的教学不但是快乐的,也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扩展阅读:201*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名师大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金十小覃凤飞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9月24-25日,我到南宁参加201*“名师大课堂”暨小学校本教研研讨的学习。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听了8节示范课,1个专题讲座。分别是浙江省舟山教育学院钱金铎老师的《倍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北京市孙贵合《三角形边的关系》;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阮志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广东省年轻教师黎锦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的《24时计时法》和《分数的再认识》;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专题讲座。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师生角色定位的到位,几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的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每一位学生在亲身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知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理解深刻,印象深刻。第一天每节课结束后,吴正宪老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了解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喜欢这样的课吗?说说你的看法?从学生童真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了学生喜欢什么杨的数学课堂,那就是有一个充分独立思考空间的课堂,有亲身实践操作的课堂,有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老师,由此可知,学生是多么的喜欢在做中的数学和有思考的数学课堂。

而几位老师的课都能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有《三角形变的关系》,老师让学生在用一条线段剪拼围三角形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能围城三角形,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理解“任意”关键词,很好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好,学生意犹未尽。潘雪琪老师执教《秒的认识》一课,也充分的在体验中感悟秒的短暂,学生通过多次地去有规律地数时间,最后能用感受秒针走动的节奏估计时间,是一个了不起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钱金泽老师《图形的变换》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接着,钱老师又让学生根据四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让学生先自己猜想,后验证,再用代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总结。他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钱老师设计的也不是单一的图形拼组,而是分成了几个层次,有梯度,先让学生玩图形,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难,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用图形的割补与思考来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层层递进。通过画图等方式引导学生找用多少个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本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单图形的观察,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吴正宪老师的专题讲座《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很深入人心,只得我们好好反思。她通过3个案例,阐述如何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案例(一)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讲述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求:低年级学段,学生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高年级学段,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案例(二)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要让学生去做,去画来感悟解题方法。让学生猜想、讨论、发现、质疑、结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规律。案例(三)图形的分类。老师要让学生自由的去分分,不能扶得学生走,给学生掉下陷阱的感觉,通过自我觉悟、同伴互助、教师引导走出陷阱。总之,吴老师的讲座中透出的是: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总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

201*.9.2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名师大课堂听课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250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