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历史“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矾山中学宗守凤
在本次县中教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听了四节历史学科“同课异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本次的听课活动,让我开了眼界,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我听的四节课是耿雪瑶老师、武晓华老师、石玉生老师和高世成老师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这些老师的课各有特色,都是非常优秀的观摩课、优质课。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媒体课件有效的辅助了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它形象、直观、容量大,在辅助教学中作用很大。两位老师在多媒体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于老师引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甚至自己当导游录制了一段视频,非常的形象生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材的重新整合具有特色。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将杂乱无章的历史信息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多下功夫,熟练的掌握教材才能很好的整合教材。
三、探究活动开展自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能够把它贯彻到位,或者是开展了活动,但是总是显得很生硬。几位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设置问题,开展活动。
四、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习历史需要联系现实,以史为鉴。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两位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都联系到了本县的明清建筑,效果相当好。
但是,通过学习,也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孰轻孰重的问题。两位老师在上课时没有用到板书,完全依赖着多媒体教学;还有的老师视频运用过多,耗时过长。在我看来,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板书的功能不可能完全被其取代,视频的运用须经过加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板书把教学的大概框架列上还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以下几点:
1、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2、在课程上授课要有所取舍,科学处理教材,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和掌握的问题要放手,不再要求逐字逐句地讲,科学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进行有效教学。
3、对学科课程标准要准确解读和把握,其中的知识点既不讲的太深太难,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
4、在教学中要注意提出新问题,再现新情景,贴近新生活,关注新科技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脱离现实的发展。
5、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不能回避这些现成的课程资源,要合理使用、充分利用。
6、新课程教学实施一定要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目标,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都要实现,这既是同课异构实施的要求,更是高考的要求。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培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7、同课异构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但绝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我们传统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还要继承下来,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夯实知识基础的要求不能变。
总之,“同课异构”为教师的教学研讨提供了素材与广阔的平台,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欣喜的发现,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个性、不同教学风格下,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进行着碰撞;教师的教学思想在进行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个性、对教材的挖掘深度、思考角度体现了教学的无限发展,在这个“异构”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扩展阅读:同课异构听课心得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
9月份举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我有幸于第一天上午听了三节课,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静下来。三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确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一点也不比名师逊色。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你的课备得再细,考虑得再周到,可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还是有的,毕竟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他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早已经不再被老师所束缚了,但是这三位老师对课堂的突发情况处理得恰到好处,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呀!
第一、二节课是由胡伶芳和朱全国两位老师讲的Unit1MynameisGina,两位老师都能从学生事务身心特点出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介绍自我的同时把这节课的重点引出来,然后再让比较这两节课我更欣赏瑞光小学的刘老师所讲授的这节课。回想整个教学过程,她的这节课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活跃,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生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孙悟空这个人物是学生感兴趣的,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来枯燥的计算教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活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各抒己见,不仅使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特别是借助老寿星锻炼的场景,自然引出每天要步行多少米的计算问题后,她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一位数学教师能做到这些,让人真的感觉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两位教师都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置疑、释疑。对于板书的各种算法教师都能够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实际上不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课是长庆小学的李东旭老师的一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应用转化的思想,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测,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猜想的结果怎样,这就又激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任何的猜想都要经过验证,只有猜想没有验证,那只能是空想,把猜想与验证紧密结合,可以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而我在让学生验证的时候通过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一种猜想去验证,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历程,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这节课李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数”“剪移拼”都是学生的智慧,然后让学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展现。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理解了数学中重要的转化思想。让人觉得很清晰的一节好课。
感谢进修学校为我们这些小学教师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对新课改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有合作有交流、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我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也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朴实扎实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历史同课异构听课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历史同课异构听课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