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执教人:张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体验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2、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
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困境中要积极寻找自我救赎的精神支柱,塑造学生的健康个性。
【教学重、难点】体味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安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
屏幕显示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生活照和史铁生插队时的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眼中的史铁生。
思考:一位双腿瘫痪的人还能够笑得如此灿烂,心胸如此乐观呢?
21岁的史铁生意气风发地行走在田野上,歌呼于天地之间,却突然双腿瘫痪了,这沉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瞬间摧垮了他站立的姿态和骄傲的心。现在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史铁生,你会怎么做呢?史铁生又是怎么做得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去感受他双腿瘫痪之后走出困境的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二、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史铁生走进地坛时处在怎样的人生困境中?失魂落魄
2、在自己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绝望中的史铁生在苦苦挣扎,他无意中闯进了地坛,一呆就是十五年。十五年来他苦苦思索了什么问题?
是不是该去死?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3、他想明白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作者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是谁帮助他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地坛。(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二)景物品鉴
地坛究竟给了史铁生怎样的生命启示呢?请结合文章第3、5、7小节关于地坛景物描写中的片段进行品读和赏析。
11、景物描写品鉴1:
(1)教师示范诵读第一处景物描写片段。
(2)思考:作者第一次到地坛,他看到了什么样的地坛?(注意抓关键词语)
地坛人为的、表面的浮华被无情的岁月剥蚀殆尽,留下的是生命的本真。这让作者渐趋平静,开始走出人生的困境。
2、景物描写品鉴2:
(1)学生配乐朗诵第二处景物描写片段。
(2)沉静下来的史铁生开始关注周围的生命,他在地坛中看到了什么?
卑微的小生命都在坦然地接受上帝交给它的一个事实,然后按照自然的法则、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活的自得其乐,自在坦荡,有滋有味。这让作者感悟到自己应该平静的接受上帝交给他的事实,要好好儿活着,而且应该活的坦荡,有滋味。
3、景物描写品鉴3:
(1)学生配乐朗诵第三处景物描写片段。
(2)因为不能一次性想明白“怎么活”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还是总得要到那古园里去。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呢?
落日余晖:到了人生暮年,如若于安宁之中回首过去,那一个个挫折、苦难必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光彩夺目的珍珠,是它们让我们痛苦、绝望,但也是它们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雨燕高歌:高歌的雨燕真的令人钦佩,它们不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际出来翻飞,而是选择“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并且以微小的身躯,对抗“天地”,让天地顿生“苍凉”之色。
其中彰显的生命是多么得伟大与崇高,透出的不仅是一种执着,一种顽强,同时又是何其悲壮!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热情奔放,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
其实,在这轻描淡写、若不经意当中,他想的恐怕不止是这几个孩子。或许他会想到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世上?我将来要到哪里去?他甚至有可能想到的更多,更远:人类是什么?人类为什么来到地球上?人类将来要到哪里去?宇宙是什么,宇宙正在发生什么?宇宙要到哪里去?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曾经困扰很多人,而且将继续困扰很多人的哲学命题。史铁生由雪地上几个孩子的脚印隐隐点出,自然天成,了无痕迹。可谓笔力千钧,举重若轻。
苍幽的古柏:让人想到时间的久远,宇宙的永恒,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但这一切并让人感到消沉,而是让人感到光阴寸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草木与泥土的味道:草木一如生命的热烈与纯真,泥土也是生命气息的荡漾,让人迷恋和沉醉!
秋冬忽至后的落叶:飘摇歌舞是对生命的礼赞;坦然安卧表现出生命怡然逝去的平静与安详。
4、小结
(1)第一章中他主要通过三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那么这三处的景物描写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三处景物不是并列关系,第一处荒芜中透露生机,第二处卑微生物的自在生存,第三处逆境之中与之抗争,三段可谓层层深入;“一切景语皆情语”,解读景物,就是在解读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2(2)双腿瘫痪的史铁生走进地坛后心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呢?
他瘫痪之后闯进地坛时是失魂落魄的,地坛的古老苍幽,草木的茂盛自在,让失魂落魄的作者看到时间和自己的身影;园子里充满活力,自得其乐的小生命让趋于平静的作者感到生命的价值,而六个譬如则是作者对生命、生存理性而深刻的剖析。(3)小结:
至此,我们找到了作者为什么坐在轮椅之上但依然积极乐观的原因。三、学以致用
请你用一段景物描写来描述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生活照)此时此刻的心境。要求:想象生动合理,描写细腻传神,不少于100字。学生习作展示:
1、譬如那些在春季里茂盛生长的苔藓,在春雨微润的土地上铺排成一地绿毯;譬如盛夏朝阳下的野花,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出一张张令人赏心悦目的笑脸,给燥热的路人送去一路清凉;譬如初秋时分的落叶,轻盈似羽毛,飘飘悠悠的从半空中坠落,投入大地的怀抱;譬如寒冬时节的梅花,在凛凛的寒风中,依然灿烂地吐露醉人的芬芳。
2、夕阳西下,暖暖的光芒流淌成诗一般的时光之河,挥洒成歌一般的岁月之雨,沉浸于清香弥漫的景色里,即便是古旧的檐头,也骄傲地朝晚霞昂起了头;即便是苍幽的古柏,也坚定地向天空直起了腰。
3、蝶儿在花间嬉戏,翩翩倩影在阳光下来回跳跃;柏树上立着两只画眉,专注地梳理着羽翼,似是心情愉悦极了便停下来,卖弄自己婉转动听的歌喉;柏树仿佛沉醉于画眉的歌声,在风中微摇着树枝,与画眉合奏。
4、刚睡醒的蝴蝶妹妹像梦游似的摇摇晃晃在空中跳起了属于自己的舞姿;调皮的阳光透过层层的绿叶密密麻麻地铺洒在大地之上,为沉寂的园子配上一段乐曲;螳螂哥哥也不甘落后,挥舞着自己的“鼓棒”,“啪啪”地敲起了轻快的爵士;连雨燕姐姐也清了清嗓子为这场热闹的音乐会,带来一缕清脆的乐音。
四、总结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人太多的感悟和启示。这让我响起了中国达人秀冠军总决赛上陈凯歌对达人精神的诠释是“活着,爱着,梦想着,实现人生的精彩突围”。
同学们,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幸福,坦荡地生活在这充满生命律动的大地上。
34扩展阅读:我与地坛读后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围绕母爱的文章。这篇文章很深刻,需要细细品读才能理解这里面蕴含的情感。
这篇文章给我很大的触动,这里面的母亲让我感动。母亲去世时才四十九岁,一辈子尽是苦难还没来得及享福便撒手人寰了。这不仅使“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作者感到痛苦和内疚,还使读者为之感叹,真可谓是世事无常啊!
当作者功成名就后再次回到曾经自己和母亲居住的小院后,虽未看到却听老街坊说到那棵合欢树长得很茂密时,不知作者感受如何,我有种物是人非的叹惜。当初种这棵合欢树的母亲早已长眠于地下,而作者也不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让母亲担心的儿子,这些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变……
里面的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她只有儿子,儿子就是她的全部。在儿子去地坛公园的那些日子里,真难以想象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总活在担心和恐惧中,精神上的苦往往更能折磨一个人。
这不禁使我想起自己的母亲,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从没想过母亲会怎么想。我没想过自己不认真学习母亲会自责;我也没想过自己不经意间的行为会让母亲担心;我更没想过每次因为琐事与母亲争吵她会有多难过……从来都是母亲为孩子想,而孩子却很少想到母亲。
母爱是平凡的,每个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母爱;但母爱更是伟大的,无私的,这绝不是套话、空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她们可以为孩子牺牲自己,为孩子从美丽的姑娘变成在菜市场与菜贩讨价还价的家庭妇女,想到这,我感到鼻尖一阵酸楚,眼眶似乎也润湿了。原来,在不经意间,母亲已经渐渐老去,而我们也已成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学着分担母亲身上的重担。我们不再是小孩,我们会学着照顾自己不让母亲操心;我们会收敛情绪不再肆意发泄使母亲担心;我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不再因为琐事争吵而让母亲伤心……
我们一定会珍惜母亲对我们的爱,因为母爱弥足珍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我与地坛》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我与地坛: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