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

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39:29 | 移动端: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

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

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扩展阅读:十一五规划总结

陈桥镇党委、政府五年工作总结

陈桥镇党政领导班子共有9名成员组成。201*年以来,我镇以构建“富裕陈桥,平安陈桥,和谐陈桥,魅力陈桥”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农稳镇、以工富镇、以商活镇、以畜亮镇”四大战略,按照“农业做特,工业做强,三产做活,基层服务做细,平安创建做实,惠民行动做好”的要求,突出“经济发展、服务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大重点的工作思路,保持了全镇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亿元提高到亿元,较05年年底增长了%。工业企业总产值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加%,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产值达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由亿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加%;粮食总产量由吨提高到万吨;畜牧业创历史新高,大牲畜出栏由万头提高到万头。第三产业总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长了%,其中劳务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年均增幅%。

(一)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以落实惠农政策为动力,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全镇落实了“小麦直补”面积万亩,秋粮补贴面积万亩,小

麦“良种”补贴面积万余亩,及时足额发放了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良种补贴资金、能繁母猪、奶牛补贴及家电下镇、汽车摩托车下镇补贴。积极组织群众科学种粮,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斤左右。

以壮大畜牧养殖业为抓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多极化。坚持“开辟市场、壮大龙头、整合散户、发展小区”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思路,凸显新镇市华威农牧有限公司龙头优势,整合养殖大户和散户资源,规划建设了以关屯奶牛养殖场、牛所奶牛养殖场、东守宫肉牛养殖场、东丈八天德肉牛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肉、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以新镇市田园养殖场为“旗舰”,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一条,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养殖户,构筑了以东守宫、付固、塔北、东仲宫等村为链条的蛋鸡产业带,引领新镇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玉玲”牌鸡蛋已经上架全市各大超市;以封丘家坤生猪购销中心和陈桥镇养猪协会为依托,建设了陈桥、后河、梅口、三里庄生猪养殖小区。

以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为契入点,培植农民新的收入增长极,加快农民致富步伐。5年来,弘扬“发扬传统,培育特色”的发展理念,成立豫北第一家金银花合作社“牛三角”金银花合作社,注册了“二花”牌商标,并成功注册了全省首个“农村信息精准推送平台”会员,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本土金银花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产销两旺。

201*年以来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4500余亩、种植户600余户。王老吉集团、山东三精制药等多家著名企业来我镇实地考察商谈合作事宜。高度重视发扬花菇种植的优良传统,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巩固种植规模。同时积极宣传,营造氛围,扩大后河反季节瓜果大棚、梅口绿色生态大葱种植面积,逐步打造绿色蔬菜种植镇镇。

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增收基础。5年来,在陈桥、东仲宫、西仲宫、东守宫、前李湾等村启动了涉域面积1.5万余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了以东丈八为中心的涉域面积330亩,总投资600多万的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镇新打机井1330眼,硬化渠道50千米,铺设地埋管道100千米,全镇耕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400余亩,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三架马车”,拉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招商引资工作喜结硕果,全镇经济总量明显增强。5年来,全镇引进、新上项目21个,总投资2.3亿元。其中201*年以来,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建成了新镇市友趣苏打水厂、金地利衡器厂、金湖化工机柴油添加剂厂、田园养鸡厂现代化生产线、新诺塑胶电动喷雾器厂等各类企业,为推动“以工富镇”“以商活镇”发展战略的夯实了基础。

支柱产业势头良好,全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阀门、化工、衡器、建材、造纸、门业、粮食加工、传统手工八大支柱产业都不同程度取得进步,产业多极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几个阀门企业用于开拓创新,不断打造新产品,锅炉仪表的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扩大;金达利衡器、东仲宫衡器、黄河衡器纷纷投产;金基制砖、预制构造场的扩产促进全镇剩余劳动力较好就业;木器加工、地毯加工、土特产加工、传统手编等产业的出现使我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治理整顿严抓不放,全镇企业质量明显提高。201*年以来,投资300余万元,在金湖产业园新建污水处理场一座,园区所有企业废水都要统一集中处理。拆除了二硫化炭厂,关停了一个橡胶防老剂生产车间,企业发展进一步走向正规化,有力促进了周边环境改善和企业产品质量提高。

(三)双管齐下,助推第三产业持续向好

以商贸中心建设为磁石,汇聚商气。201*年以来,实施了陈桥集镇经济中心千米南迁规划,沿街新建各类商铺70余家,在建30余家,已入住商户40余家。南北大道两侧装上景观灯,美化亮化陈桥集镇,推进了“以商活镇”。

以亲商惠商为手段,鼓励商户合法经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搞好上门服务,帮助指导辖区内个体运输户,惠封超市,农村小建材、小商品、小家电等商户发展。全镇第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201*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二、一以贯之“强统筹”,镇村面貌不断改善

镇级建设强力推进。以“三大”活动为平台,推进镇级建设上水平。“大整治”突出对违章建筑的拆除,5年累计拆除1400平方米,规范门头招牌、大型户外广告138块,清运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和垃圾1600余方;“大绿化”注重速效,累计完成绿化植树40万株,其中完成通道绿化12万株,栽植行道树8万余株,四边植树9万余株。“大建设”力求科学,完成了三里庄至小屯道路硬化,实现了陈孙路以西环镇路合围,极大改善了沿路陈桥、付固、邢庄、周庄、牛所、三里庄、关屯、小屯、李马台等村群众出行条件。实施了陈孙路、陈赵路沿村亮化工程,沿路村新装路灯600余盏;配合陈桥集镇中心南迁,规划建设了陈桥至西仲宫南线道路。

村级建设有序开展。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蓝图,扎实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东丈八村投资30余万元打深水井一眼,解决了全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东仲宫村投资20万元完成村委新办公楼和村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累计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完成了邢庄村、西丈八村、东守宫村、关屯村、小屯村、牛所村、西仲宫等6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和小屯、后河、前李湾、后李湾、闫村、东仲宫等7个村新村室建设。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巩固好第一批生态文明村和1个整体推进村建设成果,切实抓好了牛所、前李湾、后李湾、西丈八、西守宫、西中宫、塔北、

梅口、后河、冯马台等第二批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街道整治、改厨改圈、绿化亮化等措施,实现群众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

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以沿路开发为推手,催生集镇建设新亮点。遵循“整村整合,沿路集中”的规划原则和“拆旧建新,滚动发展”的社区建设原则,将全镇整合规划为8个新型社区,整合后占地面积4478.4亩,节约土地面积5353.5亩;沿陈孙路布局了陈桥集镇经济中心,付固建材、粮食收购中心等,沿陈赵路设立了李马台农资市场、金湖产业园等。

三、以人为本“保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5年来,新建关屯小学、东丈八小学、东仲宫小学、后河小学、三里庄小学、邢庄村小学等学校6所,完成了镇第一中学、小屯村、牛所村、西仲宫村等小学的校舍、校园维修工程;进一步强化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全镇教育队伍进行了逐校测评,为一下优化配师资力量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在学校重要位安装监控装,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活动,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滋生。同时注重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奖教奖学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16所、学前班30余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环卫成果得以巩固。重点抓好镇政府、镇直机关所在地

街道、机关环境卫生,招聘社会人员2名,专门从事环卫工作。加强镇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镇食品药品供给安全有序,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公共卫生多措并举。引资76万元新建镇卫生院病房综合楼一座,配备各类医疗机械多部,新建村级医疗点24所,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积极组织开展了针对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多发病的下镇普查义诊活动,发现诊治患者232例;进一步强化了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传染病监测、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快速处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手足口病等传染疫情,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证。

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发展。围绕“稳定低生育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扎实开展优质服务,落实各项奖励政策,严格计生执法,实现计生工作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5年来人口自增率均控制在6‰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拓宽扩面渠道,增加应保人数。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总数达到1254户158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巩固,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5153人,参合率连续5年稳定在95%以上;扶贫救弱政策得到强力贯彻,民政优抚、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政策得到落实。五年来,共计发放各类救济款60余万元,救济衣物400余件,帮助了1625户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

完善了镇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组织党团员、机关干部为困难人员捐款40余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积极落实文化下镇政策,配合组织电影下镇60场,戏曲下镇23场;各村利用“庙会”之机,组织戏曲、歌舞等文艺演出60余场;新建成东仲宫村农村书屋1所和梅口、西丈八等村级文化信息共享站点5个,完成了东守宫、小屯村等2个村级文化大院的申报工作;争取政策性资金20万元,完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办公楼建设;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不断增强,5年新建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场所9处;在全镇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工作,搜集整理并组织编写了镇土风情、民俗民谣、典故传说、民间绝活等文献资料。

四、坚持不懈“保稳定”,和谐局面日益巩固

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果。坚持把稳定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来抓,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将信访工作前沿向基层延伸;持续深化信访领导接访日制度,不断提高群众来访案件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五年来未发生赴省以上集体访案件。

社会治安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平安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平安陈桥”建设,农闲季节各村由党员干部

组成治安巡逻队,实行昼夜巡逻,强化辖区治安。结合专项行动,加强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他们开展法制培训,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五年来未出现重特大刑事案件,全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达到“平安村”标准,21个村达到了“无邪教村”标准,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扎实基础。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与全镇各行政村、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辖区内企业和单位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重点单位、高危行业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了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制订和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企业、学校中开展防火、防震逃生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公共安全各项保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五、改革创新“抓党建”,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大解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工作中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创动作有特色”,有力促进了全镇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持续深化推广。截止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均推广运用了该工作法,共提议村内事务380余件,

审议通过372件,其中,冯马台、牛所、东仲宫、关屯、西丈八等村分别利用该工作法破解了“电改难”、“学生上学难”、“集体土地发包难”、“村民行路难”、“浇灌难”等多个老大难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冯马台村、东仲宫村等部分村的典型做法还受到省、市、县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基础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村党支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好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为全镇“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入开展了“温馨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得以落实,有效解决了党员发展准、学校及非公有机制经济党建难的问题,增强了组织活力;落实了村干部生活补助机制,即争取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和报酬与工作年限、工作绩效挂钩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了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干好本职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党员服务承诺和设岗定责、党员公示机制、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建责任等机制及“双培双带”工程得到有效落实;深入开展了“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文明型“五型”机关,使镇基层站所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及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壮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对党员、

干部和群众的各种培训,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201*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镇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400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