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集镇十一五规划总结
范集镇"十五"以及201*年工作总结
"十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永恒主题,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三苦"、"三创"为动力,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负重拼搏,三个文明建设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1*年、201*年目标考核获三等奖,201*年目标考核获一等奖。现具体总结如下:一、"十五"工作回顾
"十五"是范集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期。过去的五年,是范集发展跃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的五年;是应对新挑战,谋求发展的五年;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五年;是不断解放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五年。五年来,我镇根据江苏省委"两个率先"的要求,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苦干十四年,全面达小康的战略号召,针对范集镇情,积极寻找加快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各项工作较"九五"均有了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一)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十五"期间,全镇新增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更新新置高档家用电器3000余台,新装固定电话201*余部,手机、小灵通6000余台,大中型农业机械1023台(套),货车、客车、农用车和家用轿车200多辆,两轮摩托车1000余辆,与"九五"相比,增长速度都是成倍或翻番,有的甚至是从无到有,即使是在城市都被视为前卫消费的家用轿车,我镇现已拥有39辆。
(二)产业结构日趋科学。针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的实际,"十五"期间,我镇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动脑筋,使全镇的产业结构逐年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迈进。目前,我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已达30%以上,精养水面达1.2万亩,年饲养禽畜达120万只(头),农业效益、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经济是我镇的"软肋","九五"期间,全镇几乎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十五"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我镇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力聚焦工作经济,使范集工业不但实行了"零"的突破,而且一跃成为全区的先进单位,目前,我镇已拥有恒星电子、迅达绝缘材料、金帆塑料三个投资千万元的园区企业,范王米业、元宝面业、谷丰米业、建新米业、三力化工、春梅木业、建材构件、机械铸造、远丰肥料等22家个体私营企业,其中范王米业、谷丰米业、建新米业、远丰肥料等6个企业已达到列统企业规模。(四)社会事业再上台阶。截止201*年,我镇仅有1个自来水厂,1条砂石路,1座卫星电视接收站。"十五"期间,我镇党委、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苏北发展的难得机遇,动员全镇广大干群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全镇新铺镇村水泥路50公里,新建村级水厂6座,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2.1万人,架设城乡有线电视联网光缆15公里,改造草危房117户,建立推广了新型合作医疗救助机制,彻底解决了广大农民行路难、看病难、吃水难的实际问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救助了社会弱势群体,让全镇人民都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胜利成果。
(五)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范集是农业大镇,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滞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了制约范集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自201*年开始,我镇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先后对永济东干、永济中干、张码东干、花河、引河、调尾河等100多华里的灌排渠道进行了全线疏浚,累计挖土120万方,新增配套建筑物463座,极大地改善了全镇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户的成本投入,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拥护。
(六)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按期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针对农村治安防范难以到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建立了农村治安防范承包机制,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市予以推广。镇成立了法律服务所,村配备了民事调解员,及时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十五"期间,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七)计划生育保持领先。为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九五"取得的计划生育成果,"十五"期间,我镇坚持警钟长呜,常抓不懈,在"村为主"的方针下,从优化服务入手,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促公正,以公正促转变。使全镇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区名列前茅的优势,201*年被淮安市表彰为计划生育为先进单位,"十五"期间,年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二、201*年工作回顾
今年预算到年底,全镇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8.5%,同比增长8.57%;财政收入139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00%(因今年取消农业税,同去年不具可比);农民人均纯收入4716元,占年度目标103.6%,同比增长6.45%;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9.63%,同比增长19.83%;计划生育率达98.57%,比年度责任指标上升1.57个百分点,仍然处全区领先位置。
(一)粮食生产再获三收。今年我镇虽然遭受三麦赤霉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由于措施得当,防治及时,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全镇3.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362公斤,总产达1160万公斤,6.2万水稻单产达571公斤,总产达3600万公斤,全年产粮近5000万公斤,加上机播、直播等技术推广应用,农民实际较去年有了明显提高。(二)工业经济稳步前进。1-10月份,全镇实行工业产值2453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10%,同比增长40%;实现销售收入22567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09%,同比增长43%;实现工业利税2388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19%,同比增长50%;实现技改投入547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38%,同比增长46%;列统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479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20%,同比增长112%;利税总额达251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31%,同比增长107%。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农民就业岗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形成,目前,我镇粮食加工的产业特色已初具雏形。
(三)招商引资成绩显著。1-10月份,我镇共引进工业项目7个,三产项目2个,农业项目2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个,2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合同引资总额5200万元,实行到位资金2350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17.5%。
(四)财税任务圆满完成。10月底,我镇共入库税收133.6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6.12%,其中国税入库33.18万元,占年度的目标的94.8%,地税入库96.42万元,占年度96.42%,契税入库4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00%,年终可全面完成任务。
(五)集镇品位日益提升。今年,我镇以创建市级文明小城镇为契机,着力加大集镇的硬件投放和环境管理,重点对农具厂、农机站、供销社、水厂、煤球厂、交管所、农贸市场等闲置土地进行了综合开发,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对育才路、富民路、楚洪路、人民路等主要街道进行美化、亮化,铺设了彩砖、盲道,维修了下水道和自来水管道等公共设施,街道两侧栽植黄芽、冬青等绿化乔木,使集镇增添了雅趣和人文风味。同时,制定出台了居民文明守则,禁止经营户内店外开,车辆杂物乱停乱放,严禁乱倒乱扔垃圾,街道实行定时打扫,保证了整个集镇的整洁卫生。集镇品位的日益提高,不但为集镇居民营造了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全民创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平台。据统计今年我镇进集镇购房兴业的有147户,新增个体工商65户。
(六)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上,完成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撤销了教育助理办公室,成立了范集总校,使富余行管人员全部走上教学第一线,减少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按"六有"标准积极帮助中心小学、初级中学改善教学条件,新建学生宿舍240平方米,新添饮水机40余台。卫生事业上,一是进一步推广风险型合作医疗,全镇行政村覆盖率已达100%,人口覆盖率已达87%。二是改水,重点是村办水厂主管道的延伸,提高自来水入户率,目前全镇11个行政村主管道已全部铺设到位,平均入户率已达85%以上。文化广播事业上,以招商引资的方法,招引南闸大户经营农村有线电视,经过一年的努力,主光缆已架设到各村,当年新增有线电视行政村1个,有线电视用户168户。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对上引河、花河进行了全线疏浚,解决了南片六个村的排水问题。二是结合五件实事的实施,对镇村公路主干道之间的连接线进行了铺设,今年已完成范中门前路等近10公里。社会保障上,坚持按时发放"五保老人"生活救济和复退伤残军人生活补助,主动为贪困户、病灾户等社会弱势群众排忧解难。今年84户草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七)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是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火车头,其工作作风好坏,战斗力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我镇以创建"六星级党委"和"五好党干部"为目标,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端正党风、改善政风、净化民风"活动,并以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作风整顿。基本实现了党风正、政风实、民风淳的目标,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上半年,我镇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水费、一事一议等费用的卡内筹收任务。在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文明育农,科技富民"活动和公民道德教育工程,提倡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严厉打击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全镇干群的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今年以来,我镇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明显下降。
回顾"十五"以及201*的工作,我们主要以下几方面体会:(一)招商引资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必胜法宝。
范集地处楚州西南,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多年业,工业生产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全镇的经济建设一直依靠农业"一条腿"走路,这种格局严重制约着范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取消农业税以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逢会必谈招商引资,逢事必与招商引资挂钩,并从三个方面抓突破:一是抓解放思想。范集工业长期滞后,固然与诸多客观困素有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观念问题。为纠正部分同志范集只能搞农业的错误观念,我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户代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外地能人大户到我镇传经送宝,通过内外对比,全镇上下基本形成了没有工业的振兴,就没有范集发展的思想共识。二是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为把招商引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镇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并抽调了5名班了成员专职抓。同时对招商引资任务实行分解到人,并实行保证金制度。今年班子成员每人1500元,完成1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其他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每人一个月工资,每人完成1个200万元以上项目,或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完成任务的领回保证金,完不成的一律作为罚款上交镇财政所,从而形成了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的工作氛围。三是抓项目落实。凡是已纳入视线的项目,我镇都明确专人紧盯不放,直到项目真正落实为止。今年三月,已和我镇达成投资意向的无锡吴老板,因身体不好想放弃投资计划,得知这一情况后,镇党委书记彭寿高同志立即驻车去无锡。在医院,彭寿高同志不但主动帮助端茶送药,晚上还坚持留下来陪夜。吴老板深受感动,不但没有了退意,而且还追加了投资。目前,由吴老板一人独资600万元以春梅木业已在我镇工业项目区竣工投产。正是由于党政主要领导和工业一条线同志的不懈努力,我镇工业经济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首选之举。农业是我镇的重头戏,由于粮食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日益稳定,粮价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粮食生产的相对效益也越来越低。要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两大目标,首选之举是对已经滞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根据"发展优质稻米,猛攻畜禽饲养,重抓水产水生,壮大劳务输出"的调整思路,近年来,我镇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我镇素以"粮屯"著称,正常年景年产稻谷5万吨以上,但由于肥药运用比较传统,稻米中的药物残留偏高,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们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在李邵、李许、后高、永陆、大问5个自然村以丰优香占、泗稻10号、三优18等为主打品种,建立了1万亩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稻米全部外销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亩平比常规种植增效200元以上。
2、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禽、畜、渔、菜等多种经营生产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为此,我镇把发展多种经营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主攻方向,引导农民利用余粮养鸡、养鸭、养猪、养羊,开发水面、滩涂养鱼、养蟹,栽植荷藕、茨菇等水生蔬菜。目前,全镇畜禽饲养总量达120万只(头),放养水面达1.3万亩,发展水生蔬菜7000余亩,预计全镇今年多种经营产值将达1.7亿元。
3、精心组织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几年,我镇在外务工经商人数逐年增加,为稳定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年,我镇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到目前为止,全镇外出务工人数已达9800人,其中成建制输出998人,年创务工收入7500万元以上。(三)严抓重管是财政增收的有效措施。
范集的财政状况,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尽快培植财源;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穷日子的观念,严抓重管,容不得有半点铺张浪费。近年来,我们首先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的财政意识和税收意识,全镇上下始终坚持围绕财政抓经济的工作思路,着力培植财源,夯实增收基础,尤其是对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不管事情有多难,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坚持放水养鱼,热情扶持,全力保护,使全镇有限的税源得到了较好地巩固和发展。其次,全镇上下确立了"抓管理就是减支出,减支出就是促增收"的理念,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使招待费,交通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有了大幅下降。党委书记彭寿高同志带领人外出招商从不住宾馆,带头睡通铺,吃食堂,仅今年一年就节约开支近2万元。
(四)规范管理是抓好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
由于长期不懈的努力,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一直处于全区的前茅。近年以来,我们以争创"十五计划生育先进乡镇"为目标,狠抓计划生育的规范管理和常规服务,注重做到"三个抓好":
1、抓好专干队伍建设。首先是业务技能的培养,除计生服务站人员轮流外出进修外,我们还对村级计生专干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使专干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其次是对专干队伍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通过考察,对计生专干中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有工作能力的同志进行了提拔任用,对作风差,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的少数人进行了撤换,调动了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计生专干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感。
2、抓好计划生育常规服务。近今年来,我们在抓好育龄妇女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侧重抓好常规服务,并形成了"宣传教育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随访服务,保险系列服务,帮贫致富服务"六大服务体系,深化计生工作的内涵,实现了计生工作由突击型向经常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抓好节育措施的落实。及时落实节育措施是减少计划外生育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通过农闲季节经常抓,农忙季节突击抓,外流人员跟踪抓,以及镇村干部配合抓等方法,一着不让地抓好已婚妇女节育措施的落实。今年,我镇计划生育措施落实率达98.57%,在全区遥遥领先。
(五)主动为民排扰解难是维护稳定的最佳手段
农村工作头绪多、难度大,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工作上有一步不到位,都可能引发群众的不满,甚至可能激化不安定因素。要保证农村的政治稳定,作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我镇永济中干由于年久失修,河床抬高严重,给沿线几个村农民的生产用水带来困难,每年都有群众因无水育秧,无水灌溉到镇上访。201*春天,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力、机械,奋战一星期,挖土20余万方,对永济中干灌渠进行了全面疏浚,不但解决了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而且使很多矛盾和纠纷迎刃而解,消除了一些不稳定隐患。何郭村有2座机耕桥桥墩四处开裂,机械无法通行,群众拖粮运肥要绕很远一段路,大家对此意见很大。镇党委书记彭寿高同志下村调研时得知了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镇水利站长和村支部书记到现场办公,并亲自带着他们找有关部门协调资金,安排施工,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突击,终于在夏收前完成了这2座危桥的改建,当地群众深受感动。今年夏天高温期间,为确保"五保"和一些孤寡老人安全渡夏,党委、政府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拿出201*余元,为全镇83名孤寡老人每人购买了一台电风扇,老人们齐声称道"共产党好"。正是由于我们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才赢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我们先后解决大问、秦杨、何郭等6个自然村和近30名群众的上访问题,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稳定。当然,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招商引资大项目少。今年,我镇虽然上马6个工业项目,但仍没有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
2、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步伐不快。全镇11个行政村除2个村每年有2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外,还有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3万元以下。
3、农业产业化步伐不快。近年来,我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动了一些脑筋,但成效不明显,农副产品加工还停留在粗加工上,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民增收。三、"十一五"和明年工作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委制订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镇"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在全区确保第二方阵,力争进入第一方阵;全镇人均生产总值到201*年较201*年增加2倍以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了2-3家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增育1-2个知名品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到201*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围绕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我镇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以工业化致富农民。范集发展滞后的原因在工业,范集未来的希望也是在工业,只有工业发展了,范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才能步入快车道。"十一五"时期,我镇将把工业经济摆上加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实现工农互动,促进农业增收。到201*年,我镇必须建成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5000万元以企业5-8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8-10家。
(二)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化农业发展根本出路。我镇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只要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农业经济效益长期偏低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农民收入就会成倍的增长。针对我镇镇情,到201*年,我镇将以粮食、水产、林木、畜禽、蔬菜五大产业为依托,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让我们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变成商品,让我们的品牌叫响大江南北。(三)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农村集镇作为一个乡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创业平台的作用越来明显。要致富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数量,这是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十一五"期间,我镇通过集镇建设,已吸引近3000农民进入集镇建房兴业,促进了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快速发展。"十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创新集镇经营手段,加大集镇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使集镇功能更加齐全,市场更加专业,环境更加优美。到201*年,我镇集镇面积将在现基础上再扩大1平方公里,集镇居民将扩大到1.2万人以上,使其成为运西乃至全区的一个重要集镇。
201*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为确保开好头,起好步,我镇明年的工作思路是:突出工业抓招商,围绕增效抓调整,全民创业上规模,社会事业迈大步。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比201*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实现350万元,比201*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800元,比201*年增长5%,具体措施是:
(一)农业以结构调整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含税农业,明年全镇经济作物面积将超过2万亩,林木栽植将超过20万株,农田林网将超过4000亩,并大力发展蔬菜生产,计划以陆集、秦杨为基地,确保全镇蔬菜面积不低于1500亩。
(二)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动员全镇力量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烈氛围,确保当年引进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201*万元以上项目,引资总额实际到位资金力争突破8000万元。
(三)财税工作以增收节支为重点,积极拓展征收空间,全力打造节约型政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如期实现。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对于兰河、调尾河进行全线疏浚,解决沿线近4万亩耕地的排水压力,扩建中心水厂,解决集镇及周边居民水压小,水质差的问题。加强镇村道路之间连接线的建设,彻底解决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明年重点完成淮洪路集镇段的改造和下水铺设工作,解决集镇的排水问题,同时对永安路、谷丰路等集镇路段进行硬化。
(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民风的的根本好转。
以上是我镇"十五"及201*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和"十一五"及明年的工作打算。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扩展阅读:十一五规划总结
陈桥镇党委、政府五年工作总结
陈桥镇党政领导班子共有9名成员组成。201*年以来,我镇以构建“富裕陈桥,平安陈桥,和谐陈桥,魅力陈桥”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农稳镇、以工富镇、以商活镇、以畜亮镇”四大战略,按照“农业做特,工业做强,三产做活,基层服务做细,平安创建做实,惠民行动做好”的要求,突出“经济发展、服务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大重点的工作思路,保持了全镇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亿元提高到亿元,较05年年底增长了%。工业企业总产值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加%,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产值达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由亿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加%;粮食总产量由吨提高到万吨;畜牧业创历史新高,大牲畜出栏由万头提高到万头。第三产业总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同比增长了%,其中劳务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年均增幅%。
(一)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以落实惠农政策为动力,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全镇落实了“小麦直补”面积万亩,秋粮补贴面积万亩,小
麦“良种”补贴面积万余亩,及时足额发放了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良种补贴资金、能繁母猪、奶牛补贴及家电下镇、汽车摩托车下镇补贴。积极组织群众科学种粮,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斤左右。
以壮大畜牧养殖业为抓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多极化。坚持“开辟市场、壮大龙头、整合散户、发展小区”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思路,凸显新镇市华威农牧有限公司龙头优势,整合养殖大户和散户资源,规划建设了以关屯奶牛养殖场、牛所奶牛养殖场、东守宫肉牛养殖场、东丈八天德肉牛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肉、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以新镇市田园养殖场为“旗舰”,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一条,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养殖户,构筑了以东守宫、付固、塔北、东仲宫等村为链条的蛋鸡产业带,引领新镇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玉玲”牌鸡蛋已经上架全市各大超市;以封丘家坤生猪购销中心和陈桥镇养猪协会为依托,建设了陈桥、后河、梅口、三里庄生猪养殖小区。
以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为契入点,培植农民新的收入增长极,加快农民致富步伐。5年来,弘扬“发扬传统,培育特色”的发展理念,成立豫北第一家金银花合作社“牛三角”金银花合作社,注册了“二花”牌商标,并成功注册了全省首个“农村信息精准推送平台”会员,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本土金银花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产销两旺。
201*年以来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4500余亩、种植户600余户。王老吉集团、山东三精制药等多家著名企业来我镇实地考察商谈合作事宜。高度重视发扬花菇种植的优良传统,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巩固种植规模。同时积极宣传,营造氛围,扩大后河反季节瓜果大棚、梅口绿色生态大葱种植面积,逐步打造绿色蔬菜种植镇镇。
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增收基础。5年来,在陈桥、东仲宫、西仲宫、东守宫、前李湾等村启动了涉域面积1.5万余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了以东丈八为中心的涉域面积330亩,总投资600多万的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镇新打机井1330眼,硬化渠道50千米,铺设地埋管道100千米,全镇耕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400余亩,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三架马车”,拉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招商引资工作喜结硕果,全镇经济总量明显增强。5年来,全镇引进、新上项目21个,总投资2.3亿元。其中201*年以来,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建成了新镇市友趣苏打水厂、金地利衡器厂、金湖化工机柴油添加剂厂、田园养鸡厂现代化生产线、新诺塑胶电动喷雾器厂等各类企业,为推动“以工富镇”“以商活镇”发展战略的夯实了基础。
支柱产业势头良好,全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阀门、化工、衡器、建材、造纸、门业、粮食加工、传统手工八大支柱产业都不同程度取得进步,产业多极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几个阀门企业用于开拓创新,不断打造新产品,锅炉仪表的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扩大;金达利衡器、东仲宫衡器、黄河衡器纷纷投产;金基制砖、预制构造场的扩产促进全镇剩余劳动力较好就业;木器加工、地毯加工、土特产加工、传统手编等产业的出现使我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治理整顿严抓不放,全镇企业质量明显提高。201*年以来,投资300余万元,在金湖产业园新建污水处理场一座,园区所有企业废水都要统一集中处理。拆除了二硫化炭厂,关停了一个橡胶防老剂生产车间,企业发展进一步走向正规化,有力促进了周边环境改善和企业产品质量提高。
(三)双管齐下,助推第三产业持续向好
以商贸中心建设为磁石,汇聚商气。201*年以来,实施了陈桥集镇经济中心千米南迁规划,沿街新建各类商铺70余家,在建30余家,已入住商户40余家。南北大道两侧装上景观灯,美化亮化陈桥集镇,推进了“以商活镇”。
以亲商惠商为手段,鼓励商户合法经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搞好上门服务,帮助指导辖区内个体运输户,惠封超市,农村小建材、小商品、小家电等商户发展。全镇第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201*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二、一以贯之“强统筹”,镇村面貌不断改善
镇级建设强力推进。以“三大”活动为平台,推进镇级建设上水平。“大整治”突出对违章建筑的拆除,5年累计拆除1400平方米,规范门头招牌、大型户外广告138块,清运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和垃圾1600余方;“大绿化”注重速效,累计完成绿化植树40万株,其中完成通道绿化12万株,栽植行道树8万余株,四边植树9万余株。“大建设”力求科学,完成了三里庄至小屯道路硬化,实现了陈孙路以西环镇路合围,极大改善了沿路陈桥、付固、邢庄、周庄、牛所、三里庄、关屯、小屯、李马台等村群众出行条件。实施了陈孙路、陈赵路沿村亮化工程,沿路村新装路灯600余盏;配合陈桥集镇中心南迁,规划建设了陈桥至西仲宫南线道路。
村级建设有序开展。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蓝图,扎实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东丈八村投资30余万元打深水井一眼,解决了全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东仲宫村投资20万元完成村委新办公楼和村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累计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完成了邢庄村、西丈八村、东守宫村、关屯村、小屯村、牛所村、西仲宫等6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和小屯、后河、前李湾、后李湾、闫村、东仲宫等7个村新村室建设。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巩固好第一批生态文明村和1个整体推进村建设成果,切实抓好了牛所、前李湾、后李湾、西丈八、西守宫、西中宫、塔北、
梅口、后河、冯马台等第二批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街道整治、改厨改圈、绿化亮化等措施,实现群众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
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以沿路开发为推手,催生集镇建设新亮点。遵循“整村整合,沿路集中”的规划原则和“拆旧建新,滚动发展”的社区建设原则,将全镇整合规划为8个新型社区,整合后占地面积4478.4亩,节约土地面积5353.5亩;沿陈孙路布局了陈桥集镇经济中心,付固建材、粮食收购中心等,沿陈赵路设立了李马台农资市场、金湖产业园等。
三、以人为本“保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5年来,新建关屯小学、东丈八小学、东仲宫小学、后河小学、三里庄小学、邢庄村小学等学校6所,完成了镇第一中学、小屯村、牛所村、西仲宫村等小学的校舍、校园维修工程;进一步强化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全镇教育队伍进行了逐校测评,为一下优化配师资力量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在学校重要位安装监控装,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活动,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滋生。同时注重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奖教奖学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16所、学前班30余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环卫成果得以巩固。重点抓好镇政府、镇直机关所在地
街道、机关环境卫生,招聘社会人员2名,专门从事环卫工作。加强镇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镇食品药品供给安全有序,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公共卫生多措并举。引资76万元新建镇卫生院病房综合楼一座,配备各类医疗机械多部,新建村级医疗点24所,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积极组织开展了针对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多发病的下镇普查义诊活动,发现诊治患者232例;进一步强化了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传染病监测、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快速处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手足口病等传染疫情,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证。
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发展。围绕“稳定低生育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扎实开展优质服务,落实各项奖励政策,严格计生执法,实现计生工作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5年来人口自增率均控制在6‰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拓宽扩面渠道,增加应保人数。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总数达到1254户158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巩固,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5153人,参合率连续5年稳定在95%以上;扶贫救弱政策得到强力贯彻,民政优抚、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政策得到落实。五年来,共计发放各类救济款60余万元,救济衣物400余件,帮助了1625户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
完善了镇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组织党团员、机关干部为困难人员捐款40余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积极落实文化下镇政策,配合组织电影下镇60场,戏曲下镇23场;各村利用“庙会”之机,组织戏曲、歌舞等文艺演出60余场;新建成东仲宫村农村书屋1所和梅口、西丈八等村级文化信息共享站点5个,完成了东守宫、小屯村等2个村级文化大院的申报工作;争取政策性资金20万元,完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办公楼建设;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不断增强,5年新建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场所9处;在全镇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工作,搜集整理并组织编写了镇土风情、民俗民谣、典故传说、民间绝活等文献资料。
四、坚持不懈“保稳定”,和谐局面日益巩固
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果。坚持把稳定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来抓,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将信访工作前沿向基层延伸;持续深化信访领导接访日制度,不断提高群众来访案件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五年来未发生赴省以上集体访案件。
社会治安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平安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平安陈桥”建设,农闲季节各村由党员干部
组成治安巡逻队,实行昼夜巡逻,强化辖区治安。结合专项行动,加强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他们开展法制培训,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五年来未出现重特大刑事案件,全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达到“平安村”标准,21个村达到了“无邪教村”标准,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扎实基础。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与全镇各行政村、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辖区内企业和单位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重点单位、高危行业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了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制订和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企业、学校中开展防火、防震逃生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公共安全各项保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五、改革创新“抓党建”,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大解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工作中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创动作有特色”,有力促进了全镇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持续深化推广。截止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均推广运用了该工作法,共提议村内事务380余件,
审议通过372件,其中,冯马台、牛所、东仲宫、关屯、西丈八等村分别利用该工作法破解了“电改难”、“学生上学难”、“集体土地发包难”、“村民行路难”、“浇灌难”等多个老大难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冯马台村、东仲宫村等部分村的典型做法还受到省、市、县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基础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村党支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好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为全镇“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入开展了“温馨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得以落实,有效解决了党员发展准、学校及非公有机制经济党建难的问题,增强了组织活力;落实了村干部生活补助机制,即争取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和报酬与工作年限、工作绩效挂钩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了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干好本职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党员服务承诺和设岗定责、党员公示机制、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建责任等机制及“双培双带”工程得到有效落实;深入开展了“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文明型“五型”机关,使镇基层站所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及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壮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对党员、
干部和群众的各种培训,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201*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镇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范集镇十一五规划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范集镇十一五规划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