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心理个性品质是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一个人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标志。个性品质可以划分为智力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非智力品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有些研究表明,在一个人取得成功过程中,智商只起了20%的作用,其余都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因素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拨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着重于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非智力品质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个性品质状况调查
调查采用了《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作为测评手段,测评结果如下。(一)具有最突出个性特征的青年教师的比例大。
表现为某个或多个人格(个性)因素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这些突出特征的存在,使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品质。
(二)多数青年教师已大体上具备了国内一些研究者概括的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包括了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中的积极的、良好的个性内容。
1、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的个性品质──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即有热爱教育事业之心。
2、兴趣方面的个性品质──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看法,热衷于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输入和输出上都显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情绪方面的个性品质──豁达、容人、幽默、坦诚、随和、情绪平静不易波动。
4、意志方面的个性品质──深思、慎独、反省,勇于自我批评,即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5、道德方面的个性品质──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6、能力方面的个性品质──具有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能力等教师具备的能力。
(三)根据16种个性因素得分,依据有关的公式,笔者对测验的青隼教师又进行了4项次元因素(也称作特殊因素)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青年教师在某项次元因素方面的得分与卡式常模的数据相差较远。
1、次元因素A:(适应与焦虑性)2、次元因素B:(内外向性)3、次元因素C:(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4、次元因素D:(怯懦与果断性)(四)除以上统计分析之外,从调查的结果及结合平时与青年教师的接触中,也看出了一部分青年教师在某些个性品质方面有程度不同的不良倾向。
1、权威型不良个性倾向。2、冲动型不良个性倾向。3、自恋型不良个性倾向。4、轻躁狂型不良个性倾向。二、学生喜欢教师的个性品质、学生不喜欢教师的个性品质调查
学生喜欢的教师个性品质有以下三个方面:在性格方面,喜欢温和、开朗、活泼、耐心、幽默、有多方面的兴趣的教师,把教师看做朋友;在品德和工作态度方面,喜欢公正、民主、大公无私、负责任、守信用、热心、认真而不感情用事的教师,他们要求教师的人格高尚,把教师当做崇敬者看待;在学识和能力方面,喜欢有智慧、聪明、知识广博、教学有趣味、方法好、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他们把教师视为智慧的传播者。
根据调查,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特点有常常训人、要求过严、情绪不稳定、不耐心、缺乏同情心、过分严肃、服装不整齐、不和同学在一起、作业困难、说话刻薄、偏爱、教学方法不好等。
三、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在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又有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个性。
1、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2、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四、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培养途径
(一)教师要自己努力,自我完善。教师要增强自我修养意识,这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二)领导重视,给青年教师创造健康、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三)积极开展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要对教师普遍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使教师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便于教师有目的地调节心态,扬长抑短。(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教师解决自身及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河北省教研型大学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一、从科研和教学的角度看,高校可分为四种类型。
名次表明:我省大多数高校属于较低层次的教研型或教学型办学水平。但大多数对高校发展模式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创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上。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研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比较研究:优劣势,定位。1、师资队伍2、学科建设3、教学模式4、科研模式
(二)教研型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发展战略模式)
1、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毕业生培养方向)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这就造成了(教研型大学毕业生和重点大学毕业生)面对同一就业市场,处于劣势。
2、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美国)
3、大学应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就业市场需求状况确定发展战略)4、通过实证研究(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各方面调查),寻找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的差距(三)我省教研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高校的任务,一是科学研究,二是人才培养,二者相辅相承,如何进行合理的平衡,是核心内容。1、我省教研型大学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构建核心竞争力,满足河北省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2、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我省教研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是什么?有特色、有侧重的学科群,构建核心竞争力。
(1)人才培养: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并形成有竞争力的学科群。(2)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原因分析: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实力有限,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应选择在部分学科保持优势,是否形成特色是其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教研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本校现有竞争优势,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学科群、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机制、大学管理模式),最终在某学科领域形成其他高校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3、根据现状,我省教研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
(1)从就业调查资料分析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瓶颈:不利因素依次为:所学专业、学校名气、应聘综合表现、性别、学历。通过就业资料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求毕业生有动态灵活变通的知识结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
第二,要求毕业生做“”型人才,既要具有较方的知识面,又要在某方面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既博又专)第三,要求毕业生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书本、实践)第四,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①就业指导,正确择业观②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重塑知识体系③创新能力培养4、根据我省我国科技发展规划我省教研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模式是什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模式,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1)依据学科优势、地方经济需要确定科研方向。
将学科优势与地方需要相结合(经费来源:政府、企业;经费投入方向:师资力量较强的优势学科)(2)科研成果要完成向市场的转化
(3)组织结构创新战略:河北省教研型大学管理模式矩阵制,适应学科优势,以点带面。①设置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实行项目负责制②学校设学术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研究中心的工作,评审各中心的工作成绩③教师双重身份:纵向、横向
扩展阅读:《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子课题指南
《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子课题指南(供参考)
1.贯彻教育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践反思与行动认识研究
2.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3.幼儿园亲子互动式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
4.学生、家长、教师互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研究5.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知识的研究
6.“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心理教育、德育创新与学科整合”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8.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0.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一般认知能力培养的
研究
11.“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12.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与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13.“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4.“学生、教师与家长”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5.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软硬件)的研究16.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17.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
18.学校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以及常用技术(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等)的研究19.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20.教师教育情境中的(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内心世界、防止职业倦怠等)职业综合层面的
调节维护的研究
21.学校心理教育中的学生健康情绪情感培养的研究22.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研究
23.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24.在全面发展中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研究
25.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教育对策的研究26.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27.家长学校中的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
28.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29.教学过程中挖掘心理教育因素并渗透学习活动形式中研究30.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3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验研究32.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验研究3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34.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3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
36.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