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题研究之积极心理学内容
《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201*年度学术年会的研讨主题是“积极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为了提高会议质量,和研究效率,各个实验单位从现在开始,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认真准备。
一、关于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
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缺乏幸福感?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学习心理,是积极心理学在学习领域的新拓展。他将以调整课堂教学的心理规律,把正能量传递给师生,提升课堂教学水准、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搞优秀品质养成教育,就是在研究积极心理学。
二、201*年学术年会的研讨内容
围绕课堂教学,关于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力;学习自信心;学习方式、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技能、能力;学习的心理品质,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培养等等。
三、研讨的形式有多种
示范课、研究课、说课、电子版(光盘)课件、理论探讨、调研报告等;会议上将提供两个交流平台,一个是论文评审;二是课件展示与说课。具体要求以会议通知为准。
扩展阅读: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内容
第一讲认识积极心理学一、人人所关注人生话题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
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这是每个人所关注的人生话题。
二、我们其实并不幸福!在青少年中,常常会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谈论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虽然处在相似的生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
“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
在“挨过苦”的大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
华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
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6.8%,稍微满意的占16.2%,态度模糊不清楚的占7.1%,稍微不满意的占29.6%,不满意的占30%,非常不满意的占10.4%。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感到痛苦。我们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当面临挫折和挑战时,当面对竞争失败的结果时,一些弱者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导致失败,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们觉得如果某一重要的事情失败了,人的一生就失败了,生命变得毫无意义。
现代社会,抑郁症是专对幸福的杀手,它令一个人活着,却在精神上枯萎。统计表明,90%以上自杀者都伴随着抑郁情绪。有关研究表明,越是年轻一代抑郁的人就越多。它是一个现代瘟疫,四处传播。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心理。
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人头地的,成功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没有看到社会给他提供的机遇,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
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将失败和成功都归咎于个人因素,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实用主义哲学来衡量人生,导致成功者的冷漠和自大,失败者的愤怒和抱怨。这种不能超越简单竞争的幸福观对于社会的各阶层人的心灵都具有损害作用。
竞争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竞争令人精神上不幸福,甚至痛苦,竞争成为生活终极目标,人类一定会被这一自身创造出来的增加财富的手段所毁灭。
三、谁能给我们幸福?面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学生们自身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家庭能为学生们提供的帮助也是差强人意。
学校,作为学生们受教育的场所,由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学绩表现等方面,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是否有健康的同伴关系却是无暇顾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
家庭本应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便开始了与父母“争夺自主权利”的斗争。不论这种斗争是彰显于外的,还是隐藏于内心的,我们都在尝试着脱离父母的束缚,实现自我的成长。
我们需要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求人生的意义,适应社会的挑战。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成熟的同时,也更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既希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会留恋父母的呵护。
这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忽远忽近间摇摆,父母们如果缺乏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了解,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即使他们很想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困境,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四、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如何寻求一个易于理解,安全有效,能够成为人们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困境时的好帮手,成为
人们的快乐加油站,但这的确很难。
“积极心理学”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摆脱心理困境的“工具”,它已在国外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现在,我们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国,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有人说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使人幸福的心理学,也许这是积极心理学的最佳定义。尽管生活中的幸福是每个人的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体验,有时可能是想象,有时又可能是感受。但我们可以说,幸福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常常是一种平淡,是一种心境,我们周围的平凡之中也许就隐藏着极度的幸福,只要我们寻找到了幸福的落脚点,幸福是无需刻意追求的,积极心理学也许正是帮助我们寻找到这种幸福落脚点的最好选择。导论:认识积极心理学一、女儿所给的启示父亲在自己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尼奇在一边玩着。这位父亲是一个做事很认真、很专注的人,即使在他割草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女儿则显得天真活泼,她在父亲的身边又唱又跳,还不时地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父亲对女儿尼奇的行为不耐烦了,于是对着尼奇大声地训斥了一声。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回到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谈谈。”“可以呀,尼奇。”爸爸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岁到5岁之间是一个经常爱抱怨和哭诉的人,那时的我经常要对许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要紧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长这么大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和训斥。”
女儿尼奇的这番话使这位父亲非常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小小的女儿居然明白如此深奥的道理停止抱怨,积极生活。他开始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对女儿、对生活、对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并得出如下的结论:
首先,他觉得抚养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要多与孩子交流孩子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并对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力量进行培养和鼓励,惟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进步。
其次,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待改进,因为他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总是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他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与不公,抱怨、挑剔他人的不足,因而让他的生活很不开心,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自己的生活状态会有所改善。
再次,女儿尼奇的这番话还使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位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这之前,他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一样,关注的是人类消极的心理心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等,但是,作为一位父亲,他应当去发现子女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相信子女们具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是否也应当去挖掘和发现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力量呢?
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研究的方向,尝试着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方面,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位父亲就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里格曼。正是女儿尼奇的一番话,塞里格曼开始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一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运动。1996年塞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以后,便开始利用他的影响到处呼吁开展积极心理学运动,并把创建积极心理学看作自己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任期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201*年,塞里格曼与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二、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其实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应对生活中面临的一些挑战。
一方面,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积极的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一旦形成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之后,这个系统反过来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积极行为。
而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消极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又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
另一方面,每个人应对问题的方式背后一定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情感支持系统,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安全或胜任等,他就很难产生或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对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的应对问题的模式。
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则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
积极状态虽然不排除外在的指标,一个处于积极状态的人可以拥有外在的高成绩和高分数,一个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积极状态主要不是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这只是一个人奋斗和机遇的结果,是一些与人性无关的数字。积极状态是指一个所具有的出色的综合心理素质,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这个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它倡导人类应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三、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一方面是心理学自身发展变革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1、从心理学学科本身来看: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三项使命:1、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2、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3、发觉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二战以后,心理学更关注第一项使命,而忽略了后两项使命。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2、从现实发展来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相对落后,现实心理学不得不回归本来的研究主题:
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性的眼光看待人来的潜能、勇气、品质、动机、期望和能力等。使一切生命过程更有意义。
塞里格曼:“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
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积极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
它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使心理学致力于社会人变成正常人上升为使普通人过得更幸福。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1.积极经验,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即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2.积极特质,如智慧、创造力、美德等;即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获得这些品质的原因,以及这些品质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影响作用。
3.积极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影响作用。即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如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乐于助人、有礼貌、宽容),以及有利于个体形成这些美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五、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心理学应该重新实现其价值平衡
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的人性论,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积极心理学也不是把人的优点看作克服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它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对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意义。2、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所谓积极的力量,是指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潜力。人的生命系统是一种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力量。只要是一个人,就必然存在着积极的力量,我们只要开启他的心扉来唤醒他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就可以预防和制止他的疯狂和错乱,这远比等他疯狂和错乱之后再去医治要有价值得多。3、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首先,多角度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次,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第二讲积极情绪与幸福体验一、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情绪就是对有机体起振奋作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极好作用的一种情绪.
它能为人们的神经系统增添新的力量,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
积极情绪往往由责任感、事业心、期望、奋斗目标、荣誉感等刺激而产生.
积极情绪包括的因素有欢愉(如欢欣、幸福、活泼),自我认同(如自信、自强、果敢),专心(如机警、专注、决断)。
积极的情绪与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婚姻满意度紧密关联,积极的情绪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享受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乐趣,而这种从工作和恋爱中获得的愉悦又反过来增进人们的积极情绪。低水平的情绪则与多种心理障碍相关。二、积极情绪的价值⑴积极情绪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更好的关系和显示更强的生产力的机会。
进化论认为,消极情绪如恐惧或愤怒,是我们面临威胁时的第一道防线。消极情绪将我们的
注意力收缩到危险的来源上,并且动员我们准备战斗或逃离。因此,消极情绪我们为零收益型的游戏规则做好准备。相反,积极情绪如愉快或满意,告诉我们的则是好事即将发生。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能对更广泛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清晰的意识。这种开阔的注意范围使我们对新思想和新活动保持开放的心态,让我们为双赢交易或称非零收益型游戏做好准备。⑵积极情绪促使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更宽容的思考。
消极情绪使得人即时思维-行动范畴变窄,使人们总是只使用一种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为方式。
相反,积极情绪的人们则会更多高估自己的能力,对积极事件记忆更多,扩展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他们会运用一些重要策略,比如寻求一些与健康的冒险相关的信息等,因此他们更擅长做生活的规划决策。
⑶积极情绪提供了建设可持续的个人资源的机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潜能。
欢乐引发了通过社交和智慧活动或者艺术活动完成游戏和进行创造的强烈愿望,欢乐通过游戏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创造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过创造性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强化的社会支持,艺术和科学产品、成功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欢乐带来的相对持久的结果,并有助于个人的改变和发展。
满足是另一种积极情绪,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的愿望,这使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看待我们自己周围的世界,以及安排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些持续的新思考和新实践都可能引发更深的积极情绪。⑷积极情绪有助于长寿。
来自美国danner(201*)等的一项研究对80名修女的回溯研究中发现,在自我报告最幸福的1/4被试中,有90的人的寿命超过了85岁,相比之下,自我报告最不幸福的1/4被试中,只有34的人活到这个年龄。Maruuta(201*)等研究表明,对自己外貌乐观的病人,比对自己外貌不乐观的病人寿命要长很多。Ostir等(201*)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年龄、社会经济状况、药品和疾病等因素的条件下,幸福的被试活下来并能够生活自立的的几率是不幸福的对照组的两倍。三、积极的情绪类型
1、与过去有关的幸福: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使人产生的幸福感。这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等。
满意和满足都是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肯定。都是期望目标和愿望达成后的一种内心感受。满意是指某种愿望的实现符合主体心愿和认知期待。满足则是对已得到的感到足够了,或一项目标需要与要求的实现已经很到位。满意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期待达成后随着肯定性的评价而产生的欣慰感受,满足更多表达的是具体现实目标实现后较为直觉的充裕感。总之,都是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
尽职就是主体践行了自身的角色职责,最大程度的达到了角色职责的要求。当一个人做到了尽职的时候,必然是首先满足了社会的角色期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同时,主体自身的自我期待目标得到了实现,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必然提升主体的自我效能感。于是,来自社会客体的肯定性评价和主体自我效能感的结合,便使主体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骄傲和安详是在主体较高的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基础上的态度和行为表现。2、与现在有关的幸福:
即当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人们产生的幸福感,这包括:即时的快感:快感包括: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快感。生理上的快感来源于感官,性、沁人心脾的香气、味道可口的美食所引起的快感;精神上的快感来源于复杂的活动,包括诸如飘飘欲仙、欢欣鼓舞、心满意足、心醉神迷、热情洋溢等情绪。
长久的欣慰:沉湎或贯注于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中去,而且这些活动需要动用个体独有的与特定的美德相联系的个人力量,如:航海、授课和帮助他人等。
3、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对未来的期望使人产生的幸福感,这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
四、影响幸福产生的因素1、人格特质
关于幸福的人格研究显示: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的人格特质是不一样的。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幸福的人的人格特征是外向、乐观、高自尊和内控的。相反,不幸福的人则有高神经质倾向。
外向和幸福或积极情绪的相关系数是0.7,神经质与消极情绪的相关系数是0.9。
外向的人可能更适合那种要求大多数人参与交往的社会环境。因此他们的需要更容易在社会活动中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幸福。同时有证据显示:外向的人对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模式表现出更多的幸福反应。此外,还有证据显示:外向型的人和神经质的人分别对于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有体验上的偏好。也就是说,高度外向的人更有可能体验到积极事件,并因此更幸福;而高度神经质的人更有可能体验到消极事件,并因此而更加不快。
在美国等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在人格特征上表现为更多的自尊、能按照与个人意志一致的行为方式行为,这就常常成为与高度的主观幸福感相关联的人格特质。但是在东方的集体主义社会,主观幸福感则与这些人格因素无多大关联。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影响幸福的主要人格特质其50的变异可以归功于遗传。许多关于气质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的纵向研究表明:
那些活泼程度高、积极情绪多的孩子,长大后变得外向,因此也就更幸福些。
那些易激惹和恐惧胆怯的孩子,则在随后的生活中显得神经质并表达出更多的消极情绪。
安全感是与幸福相关的人格特征的重要征兆,有证据显示,父母使用具有中等程度的控制力
和温和的态度来抚养孩子,则孩子比较容易发展出良好的自尊和内控,孩子也从采用乐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父母那里学会乐观。2、文化
在跨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主观的幸福感与稳定的没有政治压力和军事冲突的民主社会之间存在牢固的联系。公平的社会文化能够带来更强的主观幸福感。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比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更强。
幸福还与政府机构的一些重要特征相关联。在高福利的国家、公众机构运行高效的国家,官民关系和谐的国家里,人们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3、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感觉更幸福.与配偶、亲人、朋友、同事的关系都与持久的幸福有关。(1)婚姻
“美满的婚姻像蜂蜜一样甜”,婚姻美满与否和我们的幸福息息相关。先看看下图
这是梅耶斯(Myers,201*)的研究结果。从图可以看出,已婚的人比离异、未婚和分居的人更能感觉到幸福,男人和女人都能从婚姻中获得同样的幸福。这种婚姻和幸福之间的联系有两种解释:
其一,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人更容易结婚,因为幸福的人作为婚姻伴侣比不幸福的人更有魅力
其二,婚姻提供了更好的心理和生理的亲密感让人更幸福,美满的婚姻可以带来幸福,不幸的婚姻无疑会剥夺人的幸福。
性格、能力、身体魅力等,但最重要的是兴趣、态度、价值观的相似。在这些方面,夫妻双方差异越小,越能充分交流、相互尊重、宽容谅解.越不容易背叛感情。这样的婚姻也最能给人带来幸福。(2)亲人
亲子之间、手足之间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增进每一个亲族成员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力量。这种社会支持可帮助你解决困难的问题,觉得自己有所依靠,给予你勇气,增强你的幸福感。
而且,人是社会的动物,亲族成员间的紧密团结,可以使我们从这种与亲戚的联系和脉脉温情中获得幸福。
因此,你应该和家族成员保持定期的联系。(3)友谊
和几个亲密可靠的人保持长期的友谊可增进我们的幸福感。201*年,迪纳和赛里格曼对22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最幸福的10%的大学生都能花很多时间和朋友聚会,他们本人及其朋友都认为他们是善于结交朋友和维护友谊的人。
为何建立和朋友间可信赖的人际关系与幸福有关?原因有三:
1、幸福的人更可能被别人选作朋友和信任的对象,幸福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2、建立朋友间的友谊可满足人的归属感。
3、朋友的友谊和互助也提供了一种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会让我们感到更幸福。(4)熟人
与熟人合作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有力来源,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与熟人之间卷入竞争而引发不快.
为了增进我们应该学会与熟人合作而不是竞争。4、环境和幸福
我们所处的环境,包括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1)财富
一般说来,经济状况越好、越富有的人,越可能幸福因为财富决定我们能够支付得起生活所需,进行一些娱乐消费,并感到安全。
但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并非是越富有的人就越幸福。
从衣不裹体的贫穷阶段发展到衣食无忧的小康阶段人们的幸福感会显著增强。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那么,财富增加对幸福的影响作用便会递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种解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拥有的财富差距不断减小。那些拥有更多财富的人并不觉得他比大多数人更优越,所以幸福感会降低。
另一种解释是,财富的积累就无法满足能够增进幸福的社会和心理的需要,那些认为挣钱压倒一切的人反而可能会更不幸福。(2)其他环境因素
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引发人们强烈的积极情绪。而人工环境则没有这种功能。因为这样的环境让人觉得既安全又富饶。
阳光明媚则会让人心生喜悦,好的天气会带来积极情绪。阴雨绵绵会让人郁郁寡欢.
当然,人类也具有适应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并不是说住在严寒或炎热地区的人就一定不幸福。居住房屋的质量也会中等程度地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此外,经常听听音乐也可带来短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并能够降低人的攻击性。5.身体状况和幸福
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状态,但身体健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复杂。(1)健康
健康是千金难换的人生财富,一般认为身体健康的人更可能幸福,而疾病缠身的人往往感觉灰心丧气。但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对个人的幸福感起到影响作用的是他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而不是他的客观健康状况。有趣的是,一个人对健康的主观评价受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很大.而受到真实健康状况的影响却较小。
研究发现,除了严重残疾的人之外.多数患病者能够较快适应自己的身体疾病.并变得和常人的幸福水平一致。这种适应对于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因为适应可以提高幸福感,而幸福感的提升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痊愈。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何幸福的人更可能长寿。(2)锻炼
短期的身体锻炼导致大脑产生了内腓肽的释放。内腓肽也被称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快乐的状态而长期的锻炼可产生更强的幸福感.
有规律的锻炼减少了抑郁和焦虑,提高了我们工作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升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促进了心血管的健康和机能成年时期的有规律的锻炼可有效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几率.使人更加长寿。
此外,长期有规律锻炼的人也常和别人一起参加运动,因此他们也有更多机会从这种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幸福感。6.工作和幸福
工作是否令人满意,对我们是否感到幸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首先,有工作的人比没有工作的人更幸福.因为工作使人们有机会满足好奇心、发展技能、获得成就感和认间感、形成自已的社会网络等。
其次.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会增进幸福感。工作环境除了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工作时的心理氛围。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自主性,自由决定怎样完成所承担的工作,而不是在领导和上司的严格、琐碎和频繁地强令下工作.那他将获得较高的幸福感。
第三,在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中,在那些能够熟练运用自己技能的工作中,在那些有着较高内在价值能够带来社会效益的工作中,人们可以体会到更强烈的幸福感。
工作与幸福感是相互作用的。可以提高幸福感,反过来,幸福感又会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7.接受教育和幸福
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幸福感成正相关,也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可能感到幸福,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更是如此。
这可能是由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可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收益.如财富和地位等;而未受教育的人可能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相比而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受教育程度对人的幸福感作用不显著。8.休闲和幸福
充分的休息、多种形式的放松、美食和各种业余活动都对幸福有短期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放假期间人们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烦躁和忧虑。参加休闲或运动的团体,尤其是涉及跳舞、音乐、志愿者服务或极限运动等活动的团体,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原因在于.我们能够在这些团体活动中和别人交流,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交际圈,并从中获得归属感此外,休闲、美食和音乐本身也可以带来身体的舒适。引发积极情绪;志愿者服务可以满足个人的利他需要,而极限运动可以满足个人自主执行技能活动的需要、对兴奋的需要、以及竞争与成就的需要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感觉更幸福。9.宗教和幸福
西方的研究发现.幸福和参与宗教活动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参与宗教活动的人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幸福水平。
那么,为什么有宗教信仰、参与宗教活动的人自我感觉更幸福呢?这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宗教提供了一个一致的信仰体系,使人们能够发现生活的意义,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二.定期参加宗教活动,成为宗教组织的一员能够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
第三,在西方社会中,皈依宗教常常和生理与心理上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皈依宗教、参与宗教活动是否与幸福有关不得而知。即便在西方社会,宗教增进幸福也是和宗教本身的性质有关的.
如果皈依正统的宗教,认可忍让、爱、诚实等价值观,追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升幸福感;而如果追随某些极端的宗教或者“邪教”,认可攻击、排斥、自虐、毁灭等信条,是绝对不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五、如何增进幸福
为什么我们会幸福?为什么我们会不幸福?在当代物质生活已相对发达的社会,怎样才能增进幸福?
(一)幸福的心理机制:为何我们感到幸福
目前,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心理机制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对我们为何会感到幸福也做出了种种解释。以下介绍其中两种非常重要的理论:比较理论和目标理论。1、比较理论
该理论认为,我们感到幸福足因为我们将现实的境遇同某一标准进行比较判断而得出的结果。这一标准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当现实境遇优于标准时,幸福感水平会很高;反之,当标准优于现实境遇时,幸福感则很低。
迪纳的研究发现,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则既作向下比较也作向上比较;乐观的人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差的个体的数目,而悲观的人则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优秀的个体的数目。
适应理论认为,我们也会以自己为比较对象作纵向的比较,如果自己现在比过去更好则会感到幸福。
当现实的自我高于或与理想的自我一致时,个体会体验到幸福感;而当两者不一致时,个体则会感受到焦虑、压抑、沮丧等,从而降低幸福感。2、目标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当然.这一目标必须要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应,才能真正提高幸福感。而且.实现具有内在价值的目标(如利他性、亲和性等)比实现外在的目标(如金钱、地位、荣誉、美貌等)更能激起人的幸福感。
研究者也指出,当个体的目标与个人的生活背景(主要是文化背景)相适应时,才能有效提高幸福感的水平。
许多跨文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会导致人们不同的目标选择从而影响幸福感。对于西方人来说,完成自认为正确的个人目标会带来较高的幸福体验;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达到正确的目标并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方可带来幸福感,而如果不能维护人际关系,即便成功达成了正确的目标,也很少带来幸福感。(二)幸福的障碍:为何我们不幸福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许多障碍影响我们获得幸福,包括:1、对愉快情境的习惯化和适应.
在我们得到那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之后不久,他们就习惯化了,适应了,幸福感也随之降低了,从而又想得到更好更多的东西。这种对愉快情境的习惯化和适应也正是为何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但我们依然不开心的原因。2、消极的社会比较。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自己当前处境的评价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这种评价包括与我们自己的近期处境相比较.也包括与别人的处境相比较。3、对等值的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等反应.
我们对损失感受到的强烈情绪体验高于对同等大小的收益带来的情绪体验。巨大的收益只能小幅度增加幸福,而少量损失却会极大减少幸福,这真让人倍感失望,由此,我们的幸福感也就进一步受损。
4、适应性的痛苦情绪等。
我们的痛苦情绪同样会降低幸福感,如我们会焦虑、恐惧、愤怒、抑郁、嫉妒等。(三)增进幸福的策略:多方面的改进首先,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能够友好沟通的、宽容体谅的、与自己相似的人结婚;和自己的亲族成员保持往来;结交
几个真心实意的朋友;与熟人合作而不是竞争等,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第二,营造舒适的环境。
要具有起码的经济保障.让自己感到安全,也让家人感到安全,但不要过于追求财富和物质消费;尽量住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享受宜人的自然环境;让自己的居住环境温馨.偶尔来点悦耳的音乐。
第三,保持健康的身体。
饮食节制、睡眠有规律、定期参加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好身体、好心情。第四.在工作中体会幸福。
要善于在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运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应努力在有趣和挑战性的工作中获得成功和证明;要善于设定一系列符合自已实际情况的有价值的目标,并努力工作实现这些目标。第五,合理安排休闲活动。
要善于休息、放松.偶尔出去度度假,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至少常去公园、小区里的绿地、乡下农村走走。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参加合作性的休闲活动,如桥牌、音乐、舞蹈、身体锻炼等。但要记住在休闲活动中,不要使自己过于劳累。第六,认识到对幸福的习惯化是正常的。
不要指望通过追求物质满足而极大增进幸福,要认识到以前能够带来幸福的物质满足现在不能带来幸福是正常的。
第七,不要进行非理性的社会比较。
要记住,媒体塑造的形象多是虚假的,所以不要和他们进行消极比较导致自尊降低,应该与你周围的真实人群进行比较,偶尔不妨比比那些比你差的人。要设置符合自己能力的现实的个人目标和标准,从而客观评价自己当前所处的境况。谨记中国的古话“德向上比,物向下比”,德行和优秀的人比,促进自己反恩;物质享受和较差的人比,使得自己满足。第八,正确认识对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等反应。我们不妨在面对巨大的成功和胜利时,期望一个小小的幸福,而在面对小小的损失或失败时,准备接受一个巨大的伤悲。第九,正确处理痛苦情绪。
面对抑郁时,可以回避痛苦的情境,把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中不令人痛苦的方面,抛弃完美主义的想法,让自己活跃起来;
面对焦虑.可以质疑那些源于恐惧的想法,通过直面威胁来锻炼自己的勇气,使用一些应对策略来减少焦虑;
面对愤怒,可以回避引发愤怒的情境,将注意力集中到不痛苦的方面,要求引起你愤怒的人不要太过分,练习自己的移情能力。
第三讲乐观和希望第一节乐观一、什么是乐观
自古以来,乐观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直到19世纪70年代,人们都把乐观看成一种心理缺陷,是不成熟的标志和个性的弱点。近一百多年,人们才开始逐渐认同乐观是心理健康、成熟和强大的标志。
心理学对乐观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和相应的两种测量方法。一种理论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以普遍的乐观期望为特征。另一种理论认为,乐观则是一种解释风格。(一)气质性乐观该理论认为,乐观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乐观的人对未来的总体期望是积极的,他们倾向于认为好的事情比坏的事情更有可能发生;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坚持追求其认为有价值的目标,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调整自我状态,尽可能去实现目标。(二)乐观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和
特殊的原因,如环境、运气等;而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如个人的能力等。
事实上,以上两种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乐观的平行概念。前者代表的是乐观的直觉涵义。而解释风格中的乐观本质上表示解释风格的结果是乐观抑或悲观的,它与乐观是一种更间接地关系。二者并不矛盾。二、乐观从何而来1、天性论
该理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社会环境或文化只是助长或限制了这种天性的发展。
心理学家泰格明确指出:乐观是人类物种进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来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应对未来的一种能力。乐观使人类具有了更强烈的生存动机和信念。泰格还认为:乐观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化。乐观是人类发展中形成的对抗恐惧和不安的机制。2、学习论
该理论认为乐观是后天学习造成的一种个体差异,后天学习是乐观形成的根本条件。按照这种观点,乐观使人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一种特定的条件反射,是反应与强化之间的暂时联结。从这一角度看来,乐观是一种基于经验导致的学习结果,而不是一种天性。
显然,气质性乐观理论是基于乐观的天性论而提出来的;乐观解释风格的主要理论基础便是乐观的学习论。三、乐观的发展
在儿童阶段,乐观的发展受到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期望塑造的角色类型、父母对乐观的鼓励和奖赏等因素的影响。
乐观的人多来自于父母双方都很乐观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以父母为榜样,学习如何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为积极因素,从而养成乐观的解释风格。
同样,悲观的人多来自于父母抑郁的家庭。而且在悲观家庭中,常常遭受虐待、被忽略的孩子也比较容易产生悲观的解释风格和抑郁。
在成人阶段,乐观与良好的学业成绩、工作绩效、职业适应、体育成绩和家庭生活等密切相关。经常得到赞扬、赏识,人际关系融洽和睦,善于运动、多才多艺,家庭幸福,家庭成员彼此信任支持等,都会让人乐观四、乐观的价值
罗兰语: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首先,乐观有利于身体健康
研究发现,那些对癌症抱有悲观宿命的人,他患有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赛里格曼测试了70个心脏病人,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而去世;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被第二次心脏病夺取了生命。另一项对999名老人的研究表明,乐观明显降低了人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次,乐观有利于心理健康
面对生活压力事件,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很少有抑郁和自杀的,其三,乐观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睦
乐观者采用积极方式评价他人和社会,生活态度积极,富有生活热情,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
乐观者对人宽容,善于接纳他人,肯定他人。因此,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打交道。研究表明,乐观与夫妻关系的积极评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并对长期的婚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其四,乐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乐观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成就有预测作用,与悲观风格的人相比,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的业绩多88%
乐观与延迟满足的能力,即为达到长期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的能力相关,因为乐观的人坚信长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五、怎样才能乐观(一)向消极思想挑战
赛里格曼说“要把失败看做行动错误的结果,而不是性格上存在的缺陷。然后不要感到无助,而是采取行动。”
(二)想象自己成为胜者
当你面临挑战时,你头脑中对于成功的预演将会增加你的信心和毅力,让你更加快乐。(三)赞扬自己的成功
理智的承认自己的成绩,对你的快乐很有帮助。要学会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这会有助于树立你的自我价值感,让你更加快乐。(四)建立自己的目标明智的选择目标;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把远大的目标进行分解。乐观与悲观的不同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得彼岸。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第四个问题一向直前走,会怎样?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第五个问题春雨好不好?
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乐观者说:好!百合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第六个问题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悲观者说:修座坟墓!
乐观者反驳:不!种满绿树!六、由悲观向乐观的转变
(一)分析情绪变化的情景用ABC理论分析和解释不幸
A:事件:朋友不打电话给我B:信念:他不在乎我们的友谊,因为我总是令人厌烦。C:结果:我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
注意引发消极情绪变化的那些信念,以及它们与产生积极情绪变化的信念之间的差异。产生积极情绪变化的的是乐观解释风格,把不幸归因于外部的、特殊的和暂时的因素。而以悲观解释风格为基础的信念则把不幸归因于内部的、普遍的和稳定的因素。(二)控制和修正悲观信念
转移:转移注意力,停止对不幸事件的悲观解释。
远离:提醒自己,悲观的解释仅仅只是一种可能而非事实。转移是停止悲观思维,远离则是通过认识这些解释只是信念并非事实而降低对情绪的影响。辩论:这是一种内部对话,目的在于为不幸事件找出一个同样有利的乐观解释。在辩论过程中分别就论据、其他可能、意义和功用四个问题进行讨论(ABCDE法)
A:(事件):朋友不打电话给我B:(信念):他不在乎我们的友谊,因为我总是令人厌烦。C:(结果):我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D:(辩论):
1、寻找证据?可以找出他在意这份友谊的证据,过去一年我们每周见面2-3次。2、其他可能?他可能想其他的事情,也可能正面临某个麻烦;
3、隐含意义?就算他不在意这份情谊,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有其他朋友,生活可以继续;
4、功用?如果认为他因为某些暂时的麻烦而不是我的某些消极个人品质,才不打电话给我,这样想是否更有用?
E:(效果):我现在感到快乐多了一些,抑郁少了一些。第二节希望
一、什么是希望
希望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排除障碍而设计相应途径的能力,以及利用这些途径的方式和动机。
斯奈德认为,希望包括能力和动机两个因素,能力负责规划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动机则负责沿着途径推进。希望就是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一个目标有价值,具有挑战性,障碍也可以克服时,希望是最强烈的。当我们确定目标是可以达到时,希望则是不必要的。当我们确定目标不可能达到时,则感觉无望。二、希望的心理结构
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是希望的三个重要概念。目标是希望的方向和终点。
为了达到目标,个体必须意识到他们有能力找到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路径,包括实际有效的路径以及对找到路径能力的感知,这个过程被称为路径思维,像“我肯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内部语言正是路径思维的表现。
希望理论中的动机激发成分就是动力思维,它反映出个体启动并沿着路径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能量,以及对这种能量的感知与信念,具体的表现有“我能做到”、“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等内部语言。
希望是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有机结合。
对个体有价值的目标是希望的出发点。动力思维推动着个体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通过有效方法所得到的阶段性反馈会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动机。在目标追寻的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假如个体只有很高的动力思维而路径思维欠缺,不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会很快让目标追寻的过程停滞不前。
反之,即使个体有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没有坚持的强烈的动力,同样达不到目的。
因此,路径思维寻找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动力思维提供目标追寻需要的精神力量。对于希望的获得,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三、希望的影响因素
(一)对活动或目标的价值评定
(二)对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路径的思考及相应的期望。(三)对个人动机的思考,以及对这些目标路径的功效评价。
希望是由我们对目标价值、达到目标的方法及其功效,以及自我是否执行方法等因素的主观评价所决定的。而这种评价,是以我们的以往的经验为基础的。对目标路径的思考,以相关和因果关系的经验为基础;
对动因的思考,以自我作为事件的因果链主角和推动者的经验为基础。
四、希望的发展
希望是人类适应环境,应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特征。
0-12个月:主客体开始分化,因果关系初步形成,婴儿产生了探索实现目标之路径的想法,开始学会表现他们的目标。
1-2岁:学会做出目标定向行为,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期望的目标。开始认识到,克服障碍的路径和方法可以由自己计划和主动实施。在成人帮助下,儿童形成坚韧和充满希望的品质。
3-6岁:身心的发展使儿童能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备把各种计划付诸实施的能力。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对目标的追求有时会帮助或阻碍他人对目标的追求,这帮助儿童在自己的计划中也考虑别人的愿望和想法。
中学和青年初期:身心的发展使青少年增强了谋划的复杂程度,以及紧随目标路径向前推进的能力,并在各种社会关系背景中实现目标。
青春期:抽象推理能力不断增强,这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自主性的发展、亲密友谊的形成、职业计划的发展,也都给计划的过程,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实施计划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父母教养和家庭环境最有利于儿童发展出充满希望的特质。五、希望的作用
(一)希望水平影响个体的生活意义感(二)希望水平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三)希望还能直接降低人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影响。六、怎样让心灵充满希望(一)让自己充满希望1、形成优秀特征
⑴确立信念。形成能够应对挑战和不幸的信念⑵关注成功。
⑶大事化小。把大的、模糊的问题分解为小的、确切的、可控的问题。2、让“满心希望”成为自己的习惯⑴恰当设立目标
从兴趣出发设置目标选择积极的趋向目标设置具体清晰的目标规划目标实现的日程⑵详细规划好途径方法(路径思维)目标分解寻找替代方法
⑶保持追求成功的动力(动力思维)回顾成功经验发展积极思维选择难度适当的子目标(二)培养孩子充满希望首先,父母本身应该充满希望。其次,为孩子营造充满希望的环境其三,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品质第三节积极幻想
一、什么是积极幻想
所谓积极幻想,就是人们用积极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倾向。人们通常进行积极幻想的途径
1、自我拔高的评价2、夸大自我控制力3、对未来乐观的感觉二、积极幻想的发生
积极幻想其实是人们对负面信息的合理应对方式。面对负面信息,人们需要以各种方式来应对,其中有些是消极的,有缺陷的。有些是积极的,积极幻想即是积极的一种应对方式。积极幻想产生的原因
1、选择性注意和良性遗忘
人们采用一种有偏好的方式过滤信息,支持积极的信息进行登记和编码。人们对有关自我的消极信息很难提取或回忆出来。2、给予劣势合理化的解释
接受自己不足和劣势的事实,但认为这些不足和劣势并不起到主要作用,以此应对有关自我的消极信息,是积极幻想产生的重要原因。3、形成积极自我图式
积极自我图式是与消极自我图式相对的一系列对应对消极信息有积极意义的信息的集合,它允许个体参与可能会对自我产生消极信息的情景,并发展出应对这种情景的策略。如自认为很害羞,于是就很少讲话。三、怎样养成恰当的积极幻想首先,父母要有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应积极的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并明确规定孩子的行为规范,这样孩子容易形成积极幻想。消极和专制的养育风格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幻想。其次,帮助孩子在早期形成积极的自我知觉
那些认为自己有积极品质的人,会乐观的对待自己的未来,并坚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的重要事件,会对未来产生种种积极的幻想。
其三,教师对儿童积极幻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孩子的积极幻想应给予充分肯定,热情地爱护、扶持,积极的培养、引导,决不能轻视,更不能指责或讥讽。
第四讲情绪智力第一节什么是情绪智力一、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有两类定义
1、情绪智力是处理情感信息的一种能力。以美国的皮特.萨罗维和约翰.梅耶为代表。2、情绪智力是一个涉及人格、动机、社会等多维度的综合结构,使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
前者是较少引起争议的观点。二、情绪智力理论
(一)萨罗维与梅耶的情绪智力的分支模型理论
该理论强调情绪智力是由四个领域的相关能力构成。
1、情绪知觉能力:指能够辨别面部表情、声音、图片、音乐或其他刺激中所蕴含的情绪信息的能力。
2、情绪整合能力:指利用情绪信息来促进其他认知活动的能力。
3、情绪理解能力:指理解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一种情绪如何引发另一种情绪,理解情绪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理解短时间内的情绪状态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能力,用情绪词汇给情绪命名的能力。
4、情绪管理能力:指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
萨罗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的这四种子能力,是逐步从低到高发展的,对情绪的感知是最为基础的过程,而对情绪的管理是最为复杂的加工处理过程,个体按连续的顺序逐步掌握。(二)戈尔曼的情绪能力结构理论
戈尔曼把情绪智力划分为五个重要的维度
1、认识自己的情绪:当某种情绪出现时能够自我觉知。2、管理自己的情绪:只对自我情绪的调节控制。3、理解他人的情绪:即能换位思考。
4、自我激励:指能服从于某一目标而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指能够帮助他人发展,具有领导能力、影响力、交际能力,能够灵活变化、调解冲突、促进团结合作等。
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一般的智力的作用更大,并且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提高。
他的情绪理论中出现了自我激励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强调了成就驱动、承诺、主动性、乐观、同情、合群或人格因素的作用。(三)巴昂的情绪智力的五成分构成理论他认为情绪智力由五大成分构成1、个人内部成分:该成分包括自我情绪意识、果断性、独立性、自尊和自我实现。2、人际成分:该成分包括共情、社会责任以及管理人际关系三种技能。3、适应成分:是有问题解决、事实验证和灵活性等组成。4、压力管理成分:
主要包括忍受压力和控制冲动两方面的技能。5、一般心境成分:
维持快乐和乐观是其中最近本的能力,主要指能够愉悦自己和他人,表达积极的情绪,并
对生活满意的能力。第二节情绪智力的作用
一、情绪智力与未来成功:
许多研究都说明了情绪智力比智商对于个人成功来说更为重要。
研究者发现:成功人士的智商并不都是很高;利用智商也不能将某领域中最成功和不成功人区分开来。
米歇尔的吃糖果实验:对A组和B组两组儿童,告诉可以吃一颗软糖,但是如果能等主持人回来会再吃就可以得到两颗糖。发现A组的儿童迅速吃了给的那颗糖,B组的儿童去没有这样做。跟踪调查结果发现,B组的儿童与A组相比表现出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自信心和耐性,能较好的应付压力和挫折,在能力倾向测量中的平均分高于A组。
由此可见,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
一些学生虽然IQ一般,但在学校中更收欢迎在,学习成绩更好。
他的另一项研究表明,IQ较高,但情绪智力一般的学生,在成年后的成就水平会很一般。二、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
北京大学(20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员工确实能够获得较高的工作绩效。他们完成任务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强;他们能够明智的管理和利用情绪,是自己的认知决策更准确,更好地吸收信息做出判断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考虑别人的和适应社会的行为方式,从而更容易适应环境,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和客户沟通舒畅,并能更好的适应组织变革。因此,他们的工作绩效更高。三、情绪智力与管理
麦克雷兰研究发现,在餐饮业部门,高情绪智力的经理创造的年利润超过预定利润的15%-20%,而低情绪智力的经理与预定利润差15%-20%。四、情绪智力与思维
情绪智力可易化某种任务,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善于知觉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可能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因此,他们的思维更灵活,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五、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
一般认为,情绪智力高的人情绪觉知和情绪控制能力更强,他们在面对压力时容易摆脱和控制敌对、烦躁、愤怒、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更容易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因而较少产生心理疾病。
六、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
情绪智力在IQ对学习成绩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即:同是低IQ组的个体中,高情绪智力的个体的成绩明显好于低情绪智力的个体。
还有研究表明,学业成绩的成功与情绪智力下的多个维度存在很高的相关。第三节情绪智力的培养一、情绪智力的发展
随着个体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水平递增的调节情绪、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各种技能。乳儿期(0-1):开始通过观察成人的情绪表达而学会在特定情境中表达适当的情绪。婴儿期(1-2):开始有一些包括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的情绪表达;在具体情境中预测自己情绪反应的能力增强。幼儿期(2-5):学会利用语言控制情感,能敏感觉察父母的生气或高兴,共情和利他行为
得到发展。
儿童前期(5-7):调节情绪的自主性增强,情绪表达开始变得灵活。
儿童中期(7-10):更喜欢自主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善于用情绪表达来控制与他人的亲疏关系。
青春早期(10-13):能更有效的使用多种策略自主的调控和管理压力;开始区分真实和虚假的情绪表达。
青春期(13-20):对复杂情感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能用复杂的策略自主调节情绪;开始意识到情感表露在维持友谊方面的重要性。二、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一)情绪知觉能力的培养
情绪知觉能力主要指从面部表情、身体语言、音调和语言内容等方面来识别和标识自己的他人情绪的能力。
让儿童画出自己处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面部表情。让儿童把自己不同的情绪表情表演给老师和同伴看。
让儿童进行完成句子的练习,例如:“妈妈给我买了生日蛋糕,我感到”,“我把花瓶摔碎了,我感到”。
向儿童呈现多种面部表情的图画,帮助儿童标识他人的情绪情感。让儿童根据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如高兴、悲伤等)来编故事。让儿童画一些反映不同情绪情感的人脸。
给儿童讲个涉及情绪情感的故事,让他们把相关情绪情感画出来,如画一个丢了钱的孩子的脸,画一个受同伴欺负的孩子的脸。
成年人做出各种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让儿童确认这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情感。
让一个儿童选出写有情绪词语的卡片,要求他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表演这些情绪,然后让其他儿童猜测。(二)情绪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训练联系学会对别人的情绪情感做出恰当的反应。(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主要包括延迟满足能力、抗拒诱惑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四)共情能力的培养
即认识、理解和欣赏他人感情的能力。共情是利他、分享和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基础。三、成人情绪智力的提升(一)训练情绪智力
自我监控是一种可行的提高情绪知觉能力的做法。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引起情绪变化的行为;引起情绪变化的观念;
在一个10点量表中表示情绪变化的结果。
利用几个月时间每天做以上三方面的记录,就会洞察自己的行为或观念怎样引起情绪的变化,对自我情绪的觉知也会更加敏感。(二)学会管理消极情绪
1、对悲伤情绪:首先,避免造成悲伤的情景。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到不令人悲伤的方面。其三,直接挑战让你悲伤的人或事情。2、对焦虑的情绪:
首先,挑战引起焦虑的错误信念。其次,勇敢地进入致你进入焦虑和恐惧的情景。
3、对于愤怒情绪:首先,监控导致愤怒的情景,尽量避免。其次,把注意力放在不令人愤怒的方面。其三,直接挑战引起愤怒的原因。(三)学会适当表达情绪1、在不同情景表达适当的情绪。2、适当地向第三方倾诉委屈。3、切忌不要将别人作为你
发泄情绪的垃圾桶。(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沟通则是核心能力之一。
首先,学会倾听。其次,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和情绪。其三,要学会说话。其四,要学会理智的表述
(五)向难相处的人学习
难相处的人是我们提高情绪智力的帮手
1、不要轻易定义难相处的人2、最有效的方式是灵活。3、把它们当成礼物。第五讲天才、创造力与智慧第一节每个人都是天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它就像一颗蕴含巨大力量的种子,当雨水充分时(恰当的环境和教养),它会给你无穷的积极力量。一、解释天才的多元视觉(一)天才的IQ决定观天才是由高智商决定的。
特曼利用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甄选出智商高于140分的1500名儿童,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后发现,这些儿童在成人阶段有更好的适应性与更高的成就。自那以后智商140以上就被称为天才儿童。
在特曼看来,智力是稳定的、不可变的单维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广泛领域的一般能力,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远比环境的作用大。
总之,在以智商解释天才的理念下,天才被视为天生的、特殊的、超常的、高智商的个体,而教育机构和学校应当通过测验将天才儿童挑选出来,给予他们专门设计的特殊教育。(二)天才的多元智力观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纳教授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结构,人类具有彼此独立的8种智力:言语智力:指产生和理解口头语言,澄清、确认和解释语言的能力,以及对语言内涵的微弱产别的敏感性。
逻辑智力:是一个操作抽象符号系统的能力。音乐智力:指对节奏、音高和音色的敏感性。
空间智力:是指知觉与转换视觉-空间关系的技巧。身体动作智力:指对身体运动的敏感性和控制能力。
人际智力:指对他人意愿和意图的敏感性和以理想的方式影响他人的能力。自省智力:指理解自己的心理优势和缺点的能力。
自然智力:包括理解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的能力。加纳认为
(1)每种智力均影响某些特定的行为表现。
(2)每种智力均有特定的生物学、脑功能与神经基础,彼此是独立的。(3)每种智力均有独特的信息加工与处理机制。
(4)个体在每种智力上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遗传决定的。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引起了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和普通大众的极大兴趣,目前,国内外许多学校已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于天才儿童的甄别与教育实践。(三)天才的训练造就观
美国加涅提出一种基于训练或学习解释天才的理论构想。他认为,人类具有四种遗传的或天生的能力:智力、身体能力(包括感觉和运动能力)、创造能力、社会影响能力(如领导能力)。
加涅认为如果儿童在四种遗传能力中具备至少一种高水平的能力,则该儿童可被称为“聪慧”的儿童,但只有那些在系统发展起来的能力具备极高水平的成人,才是真正应当被赋予价值的天才。
加涅进一步提出,个体在成人阶段杰出能力的发展基于上述四种天生能力之上,但要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生理成熟、在问题解决情景中长期历练、非正式训练与联系、正规训练与联系。
加涅说:“聪慧意味着儿童发展的可能性,而天才则是这种可能性在成人阶段的实现,天才的发展也就是聪慧的个体追求高水平能力的系统训练与教育的过程。”
埃里克森认为:我们所谓的天才及其在各领域所表现出的杰出能力,均是长期接受专门设计的特殊训练活动所导致的结果。(四)天才的非智力因素观
哥伦比亚研究者极力强调非智力因素之于天才的作用,他们认为,天才不仅需要杰出的认知能力,也需要独特的个性或情意的特征,二者同等重要。
达波维斯基认为,某些人具有超出一般水平的天生特质与潜力,表现为“极度兴奋性”,具体体现在精神运动、感官、智力、想象力和情感五个方面。
极度兴奋性使得他们有更强烈的冲动、更敏锐的内心体验、更具爆发力的情感冲突,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深邃细腻的诗歌、画出色彩绚丽匪夷所思的图画、谱写或热情似火或阴
郁难耐的音乐。就是说,这些极度兴奋性与认知能力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天才的行为表现。但是极度兴奋性也使天才面临着心理崩溃的风险,他们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比较糟糕、更容易抑郁焦虑,甚至自杀也是常有的事。二、多元视觉天才观的价值(一)天才的含义
天才是代表着人类的杰出才能,是认知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遗传的天赋在后天教养作用下历经一系列发展过程,系统发展成为某领域的杰出才能。(二)多元天才观的价值
1、人类有多种智力,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上具有各自的优势。
2、天才不仅指遗传的天生能力水平更高,而且指这种能力在成人阶段发展成为给社会带来价值的杰出才能。
3、环境、教育、训练、非智力因素等在天才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元天才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天赋,每个人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称为天才。
每个人都应该更加自信,对未来满怀信心,这正是一种强大的积极力量。三、对天赋与未来成功关系的思考
遗传因素确实能决定某些天生能力,但在训练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基因因素对经长期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成人阶段的行为水平和成功的影响的作用却非常微弱。
也就是说,人类特质在某种程度上的遗传性并不意味着天赋能确保个体达到专家行为水平,对天赋作用的评估应限于指定环境和训练范围之内才可有效,而个体未来的成功更多来自于后天环境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因此,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第二节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具有的积极力量和潜质,这种力量对我们自己、对其他个体、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均有积极的价值,能够推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课题旨在谈谈关于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并从中引出如何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和智慧。一、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中将创造力当做一种个性特质,当做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当做一种能力等,往往强调创造力的某一层面。目前研究者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他们试图将创造力看做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多因素的整合体。斯滕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层面模型,即
1、创造力的智能层面。2、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层面。3、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他认为创造力是认知、倾向性和人格多层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费德胡森认为,创造力应具备如下三种主要成分:1、知识基础。2、元认知技能。3、人格因素。
即获得创造力应具备一个结构完善的领域知识基础及领域技能系统,一系列使用原有知识加工新信息的元认知技能,以及多种态度、禀性、动机等因素。
所以,目前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认知、人格、社会、动机多层面的整合体,是不同于能力的另一种更复杂的心理结构。二、影响创造力的因素1、人格与创造力
研究发现,高创造力的人更开放、自信、高支配欲、善于面对挑战。
研究证实,高创造的个体一般都具有充沛的精力,对风险的高忍耐性,较强的信任自己和控制自己的效力,必要时能承受孤单。
一个人若具有稳定的持久的高水平的创造型人格特质,将对其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2、智力与创造力:一方面,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纯粹的智力不能用来鉴定创造力或预测创造成就。3、知识与创造力
创造力与个体知识结构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伟大的发明创造者都是各自领域中知识丰富的人。
4、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
在研究者看来,创造发明也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只不过它不是一般的问题解决,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超乎寻常的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组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5、动机与创造力
具有强烈且持久的内部动机对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参与某项活动的意愿是出于自己认为有挑战性、感兴趣和享受过程等原因。内部动机能使一个人关注任务本身,使他对任务的洞察力和敏感度提高。
研究发现,与外部动机相比,内部动机对个体的创造力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回报、奖金等外部动机,会使一个人把注意力从任务本身转移开,从而降低其感知的自主性和对任务的洞察力,阻碍创新观念的产生,降低创造力水平。
另外力求成功者比避免失败者更适合进行创造活动。6、教育与创造力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创造理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积极期待、民主和谐的教养方式等都有助于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发展。
学校教师对学生自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期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性类型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的丰富资源和激励机制,公平公正、尊重知识和创新得分为环境,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7、年龄与创造力
有研究表明,中年时代的创造成果高于青年时代,但这一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一项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部分研究单位在第一次科技大会获奖者,年龄在36岁至50岁的占获奖总人数的80%.
莱曼的研究表明,在高质量的创造成果中,有20%是20至29岁的人作出来的,近40%是30至39岁的人做出来的,20%多一点是40至49岁人做出来的,而只有约20%是50岁以上人作出来的。
莱曼根据创造质量研究的结果
丹尼斯以创造性成果的数量为指标得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根据创造成果的质量还是数量来判断个体创造力的高低一直是令研究者困惑的问题。但是,创造力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
那么,人类在在成年期的什么年龄达到创造的高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创造性下降呢?西蒙顿再对此类研究进行大量比较后指出,虽然在40岁左右达到创造力的高峰的结果相对比较多,但是不同领域的差异仍很明显。
在如抒情诗歌、纯数学和理论物理领域,创造的高峰相对来得较早(30岁左右)且高峰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
在小说、历史、哲学和一般学术领域,创造力高峰来得较晚(40多甚至50岁)高峰下降的幅度也相对较小。
西蒙顿认为,对创造性成就影响最为直接的是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职业年龄,而不是生理年龄。因为一个人在某领域做出创造性成就总是有限的,并且要对该领域有长时间的熟悉之后才有可能,一旦他转入另一领域就等于一切从零开始。因此,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表现出的创造性主要在于他在该领域的工作年限,而与他的实际年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三、怎样提高创造力
(一)给自己提供一个有许多选择机会的环境。
尝试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去探索大量的问题,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少做你讨厌的事情。(二)要为自己创设一个想要达到的境界。
如要解决什么问题,想创造什么成就等听从你的内心的直觉去感受这个境界。(三)积累你进入一个领域的基本技能。
(四)融入一个领域。掌握该领域中所有相关的知识。任何一个高创造力者都是其领域中知识丰富的人。(五)创造一个鼓励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环境。
培养较强的注意力,扩大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想法的关注,允许自己对观察到的事件表示惊奇。
不要把常规的假设、规则和结果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敢于挑战传统的问题;像孩子一样,对事情的现状和发展保持好奇心;每天试着注意三件让自己惊喜的事情并把它写下来,同时也把每天带给他人的惊奇写下来。(六)激励自己对一个领域保持热情。
对任务要真正感兴趣,把完成任务看做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是享受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在乐趣,或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七)努力是为了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赢得竞争。这样你就更可能产生原创性的思想。(八)培养自己冒险的习惯。
如果没有冒险精神,你讲会墨守成规,很难获得原创性和创造性。(九)对高创造力保持乐观的信念。
应该认识到,动机、勇气、坚持、冒险等特质对于创造力来说更为重要。(十)训练打破僵局的策略。一旦陷入僵局,可尝试以下策略:从终极目标往回分析;向着目标逐步向前工作;
列出问题的所有属性或者潜在的解决方法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重组;想想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隐喻或形象来表征问题;
根据视觉、听觉和口头表征来考虑问题;
使用排除、替代、结合、修正或者重组一个或所有元素来重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果使用了上述策略却依然处在僵局之中,就不妨把问题先放一放,做一些别的事情以促进酝酿效应的产生,比如睡觉、散步或者其他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谈后重新回到问题的解决中。(十一)要培养自己的耐心
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心去专注地努力,假以时日,创造性成果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节智慧一、何谓智慧
智慧并不等同于智力,聪明的人未必是智慧的,智慧类似于我国俗话讲的“知天命”,指能够以豁达、灵活、积极地姿态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生存的环境。
心理学把智慧看做人格发展最后阶段的成果,或认知发展最后阶段的产物,或是成功智力平衡使用的结果,或是关于人生的知识系统。(一)作为人格发展阶段的智慧
在埃里克森看来,当个体圆满地解决了各个阶段的危机,已经发展出了希望、意志、目标、能力、忠诚、爱、关怀之后,他就可能发展出智慧。
他认为,智慧是一种对自己、对父母和人生中不完美的一种坦然接受:1、智慧是对自己的接受,接受自己的全部成功和失败而没有重大遗憾。2、智慧是对父母的的接受,接受父母已尽全力,但非完美,却值得去爱。
3、智慧是对人生的接受,接受目前的生活是自己所能过上的最美好的生活,同时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二)作为认知发展最后阶段的智慧
这种理论认为,智慧就是应用辩证思维来深思熟虑地、多角度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指个体认知发展最后阶段的产物。
辩证思维主要至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一个人能够进入辩证思维阶段,就可能认识到在某一事件和空间上,某种观点可能是完全真实而正确的,但后来依据新的证据和观点,该思想就有可能变成错误,再后来又有可能变成正确的。新旧思想可能综合成为一个看起来正确而真实的四项完形。
(三)作为成功智力平衡时用的智慧
斯滕伯格认为:人类适应环境、获得成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需要三种智力:分析性智力,实践智力和创造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主要在于搜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实践性智力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主要帮助我们适应社会环境;创造性智力是指基于经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或不熟悉问题的程序和技巧。
在斯滕伯格看来,智慧就是一个人在权衡多方面利益,克服利己主义、全能主义等谬误观念的基础上,对分析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智力的平衡作用。
他认为,智慧的人不仅应当“会”思维,而且还应当“智慧地”思维,知道如何使三者组合得当、恰到好处、指向正确的目标。
(四)作为人生智慧系统的智慧
巴尔茨和斯塔丁格把智慧定义为一种联系智力和品德的人生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包含:1、关于生命意义的知识和判断。
2、在平衡考虑个人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指引个人追求卓越生活的途径。
3、关于人类复杂多变的知识的了解。如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物理和精神方面的知识。4、做出关于复杂生活实践决策时所需要的个人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等。他们提出了五个标准来评价智慧或智慧行为的质量:
1、智慧要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2、智慧包含了大量运用程序性知识丰富技巧。3、智慧包含认识生命全程中的各种相互关系。4、智慧需要考虑价值和生命优先权的相对性。5、智慧包含认知和管理不确定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忍受模棱两可的能力。综上所述
智慧是人类具有的一种积极力量,它不可简单等同于智力,聪明的人未必是智慧的。
智慧是在生命全过程中勇敢面对失败、失望和冲突,并把成长中的不完美和缺陷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而不是选择逃避;
智慧是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倾听、评价和给出建议等;
智慧是认识到自己身边的人已经做到了最好,尽管他们是不完美的,但也是值得去爱的;智慧是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是自己能够过上的最美好的生活,认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智慧是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在价值观和生活优先权上不同,这种差异是值得尊重并有价值的;
智慧是能够认识到,在解决任何问题时,没个人所获得的都是基于过去和现在的不完整的信息,因此我们的判断总是不完美的,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以随时进行修正,这种做法是有价值的。
二、做一个智慧的人
智慧和智力不是一回事。也许你的智商不是很高,但你一样可以做一个智慧的人(一)以开放的态度修正自己的错误。
记住我们每个人获得的都是过去和现在不完整的信息,对将来的推测也是不确定的,同时我们总会受到自己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二)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主张。
我们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认识到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信仰,这依赖于他们的观念、所处的位置、所在的社会背景,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主张。
同时要记住,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在时刻变化的。(三)深思熟虑地分析影响问题存在的因素。
面对复杂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如自己、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工作场所、社会、社区、文化等等。要知道各种复杂问题的出现和存在背后都是有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受制于因素制约的。
(四)注意平衡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对复杂问题做出判断时,要平衡自己、他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方式受到自私、自以为是的偏见和狭隘观念的干扰。(五)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失望和冲突。
面对困难和问题,不要轻易选择逃避和退缩,善于积极寻求新的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视不幸与失败为经验、为财富,把自己成长中的不完美和缺陷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第六讲积极品质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诚信的、自信的、开朗的、热情的、好奇的、宽仁的、有同情心的、勤奋的等等,我们就是在讨论这个人所具有的积极品质。个人具有对其生活、工作、学习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影响。那么,什么是特质(品质)?积极品质有什么作用?如何养成积极的品质?
第一节特质和特质理论一、特质与品质的含义
特质指能与情景变量一起影响行为、认知和情感的,相对持久而稳定的一些个人特征。如神经质、严谨性、外倾性、沪活跃性等等。
一个人在不同特质上所具有的独特个人水平便是这个人具有的品质。例如在活跃性特质上,有的人活拨开朗,有的人沉闷自闭,还有人处在中等水平。在同一特质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品质。
特质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品质却存在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比如在活跃性特质上,活拨开朗是一种积极品质,沉闷自闭则是一种消极品质;在严谨性特质上,高度严谨是一种积极品质,粗心散漫则是一种消极品质。个人的品质会影响其行为、认知和情感。例如,我们有高度严谨性的品质,就会倾向于以可靠守时的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或工作任务;如果我们有宽仁的品质,就会倾向于以开放的心态和大度的气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失败或缺点。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积极的品质。二、人格特质理论
1、大五人格特质理论
大五人格模型就是从五个维度,即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来刻画人类的的人格。
在这五个维度中,
神经质主要与负性情绪有关,神经质的人容易喜怒无常;
外倾性表示热情、自信、有活力,以及具有幸福感和善于社交的特性宜人性表示利他、友好、富有爱心等。
严谨性表示克制和严谨,与成就动机和组织计划有关;而开放性一般指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兴趣、接纳和想象等。
大五模型的每个因素均包含了6个层面。如果个体在这些层面上具有适当的、有益的水平,那么可以认为他具有了相应的积极品质。在大五人格模型看来,
与稳定性-神经质有关的积极品质是:勇气、沉静、幸福、自尊、冲动的控制和有弹性。与外倾性有关的积极品质是:温暖、合群、自信、活跃、寻求刺激和积极情绪。
与开放性有关的积极品质是:幻想的开放性、审美的开放性、异常情感的开放性、异常行为的开放性、新想法的开放性和对不同价值的开放性。
与宜人性有关的的积极品质是:信任、坦诚、利他性、顺从性、谦虚和空想。与严谨性有关的积极品质是:胜任力、条理性、尽责、追求成就、自律和从容。2、大七人格模型理论
是特勒根等人在大五的人格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按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个形容词,进行自我描述,然后进行因素分析得出人格的七个维度,每个维度有其特定的标定词:(1)正情绪性:勇敢地、活泼的等。
(2)负价:心胸狭窄的、自负的、凶暴的等。(3)正价:老练的、机智的、勤劳多产的等。(4)负情绪性:坏脾气的、狂怒的、冲动的等。(5)可靠性:灵巧的、审慎的、仔细的、拘谨的等。(6)随和:慈善的、宽宏大量的、平和的、谦卑的等。(7)因袭性:不平常的、怪癖的等。
与大五相比,大七人格模型中的正价和负价是两个新的人格维度,其余五个维度与大五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3、大六人格模型理论
阿什顿等人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格特质有六个维度,分别是
(1)外向型。该因素强调合群、健谈和活跃,但不包括与勇敢、自信和坚韧有关的内容。正向标定词主要有:健谈的、合群的、开朗的、充满活力的;附向标定词主要有:安静的、羞怯的、被动的、退缩的。
(2)愉悦性。该因素强调温和、耐心、愉悦、易怒和坏脾气,但不包括与稳定和不急躁有关的内容。
正向标定词主要有:温和的、宽容的、耐心的、愉悦的、和蔼可亲的;负向标定词主要有:急躁的、好争辩的、好挑衅的、暴躁的。
(3)公正严谨性。该因素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但它通常不具有特定的道德含义。正向标定词主要有:守秩序的、精确考究的、勤奋的、小心谨慎的、守纪律的;
负向标定词主要有:无组织纪律的、懒惰的、粗心大意的、轻率鲁莽的、不负责任的。(4)情绪性。该因素强调焦虑、情绪反应性、多愁善感和缺乏勇气,但不包括与易怒和坏脾气有关的内容。
正向标定词主要有:无畏的、勇敢的、坚韧的、独立的、自信的;
负向标定词主要有:焦虑的、恐惧的、敏感的、脆弱的、感情冲动的、神经过敏的、多愁善感的。
(5)坦诚-谦恭。该因素强调可靠、谦逊、不贪心和不狡猾。正向标定词主要有:坦诚的、真诚的、公正的、忠诚的、谦逊的;
负向标定词主要有:欺诈的、造作的、自负的、狡猾的、狂妄的、贪心的。(6)智力-想象力-创新性。该因素强调智力、想象力和创新性。
正向标定词主要有:有创造力的、聪明的、有才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机智或幽默的、富有创新性的。
负向标定词主要有:保守的、愚笨的、无能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因循守旧的。
总体来说,大七和大六模型都是在对大五模型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大五模型依然是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人格特质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人格心理、临床心理、管理心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当中。第二节积极品质的作用一、积极品质与幸福感
个体是否具有积极的品质与其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一项研究发现,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其高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和高宜人性密切有关(DeNeve&Cooper,1998)。在另一项针对成年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积极品质与卡罗尔瑞夫(CarolRyff)提出的心理幸福感的6个维度问存在密切的相关。例如,
情绪稳定性、外倾性和严谨性等积极品质与自我接纳、对环境的掌控、生活目的等幸福感的维度有关;
外倾性的积极品质与个人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的自主性等有关(Schmutte&Ryff,1997)。
当一个人具有沉静、满足、不紧张,不易怒等积极品质时,他更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当他拥有开朗的、好社交的、不苛求的积极品质时,他更容易交到朋友,受人欢迎,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当他具有好奇的、敢做敢为的、严谨的、勤奋的、有组织的积极品质时,他更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领域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当他具有宽仁的、有同情心的、不炫耀的积极品质时,他更可能体会到爱与内心的恬适等等,无疑这些都会提升他的幸福感。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具有积极的品质会让你更加幸福。二、积极品质与学业成绩
王馨竹(201*)以4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为工具,对人格特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与语文成绩有显著相关的人格特质有聪慧性、敏感性和怀疑性,有恒性和幻想性与语文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
与数学成绩存在显著相关的人格特质有聪慧性、兴奋性和实验性,独立性与数学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与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相关的人格特质是敏感性和忧虑性,聪慧性和紧张性与英语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与三门课成绩总分存在显著相关的人格特质是聪慧性、兴奋性和独立性。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总体说来,学生在不同特质上具有的积极品质与其不同学科的学业成绩关系密切。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所需要的人格特质,结合学生的不同品质,进行区分性教学。
三、积极品质与工作效率研究发现,销售员的乐观性、兴奋性、幻想性、自律性这四种人格特质基本和员工的销售业
绩呈线性相关关系.即在这四种人格特质上具有积极品质的销售员,其工作业绩更优异。个人的人格品质会渗透到他所有的行为活动中,当然包括他的工作风格、沟通方式、对压力的反应以及舒解紧张的策略等。例如,
具有高自律性品质的人关注细节,关注氛围和融入,倾向于事先准备一切,喜欢在有结构和稳定的环境中解决问题;
具有高幻想性的人,喜欢在令人鼓舞及和谐的环境中被别人认同及获得支持,并希望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些积极品质无疑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四、积极品质与智力水平
尽管研究者已发现人格特质与智力水平间存在某种相关,但并不能就此说,一个人的高智力是由积极品质导致的。因为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但我们也可在某种程度上推论得出,具有某些积极的品质可能推进智力的发展或智力机能的发挥。例如,具有乐群性、好社交的等积极品质的人,在校读书时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支持,这将为其智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和背景。五、积极品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个体具有积极品质可以维护其心理健康,在很多情况下,积极品质甚至是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相反,消极品质会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有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具有低宜人性的人格品质,即不坦诚、低信任、骄傲、顽固等,那么他更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如暴力、性犯罪、专横、冷酷、报复行为、偏执、精神分裂、反社会、自恋、回避、强迫、药物滥用等等。
还有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如果一个人具有高乐群性、有恒性和完美性的积极品质,则更可能在复杂的、充满诱惑的网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
而如果缺乏乐群性、有恒性、完美性的人格品质,则很容易被网络环境左右,产生网络心理问题,如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等。
另一项关于人格特质与自杀倾向的研究表明,有神经质的人格品质(如焦虑、沮丧、不满足、郁闷、自卑、喜怒无常)的个体比较容易形成自杀意念。因为他们常常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消极应对或过激应对外部环境和刺激,总感觉没有人同情自己、支持自己、理解自己。具有这样人格品质的人,也就很容易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产生自杀意念,甚至将自杀意念付诸于实施。
六、积极品质与婚姻幸福
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婚姻地位效应,宜人性和严谨性品质在恋爱关系中较重要,而外向性品质则与已婚伴侣的婚姻满意度有关。
在婚姻关系中,伴侣的积极品质,如高宜人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也能够预测一个人的婚姻满意度。
但也有研究表明并不存在这种伴侣效应,伴侣的人格品质在自评和他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伴侣的认知存在着积极偏差,具有理想化倾向。
因此,影响个体婚姻满意度的不是伴侣的真实人格品质,而是个体对伴侣人格品质的积极感知。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择偶行为具有进化基础,个体为了获取生存资源,将自身基因成功传递下去,发展出了固定的择偶标准。
研究显示,在择偶中,男性和女性都偏好具有高宜人性品质的对象,选择具有合作性、承诺性的伴侣,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但是,男性和女性在抚养后代上付出的亲代投资程度不同,所以在择偶偏好上还是具有性别差异。
女性寻找能够提供资源的男性,偏好性格取向和经济取向;男性则会寻找具有多育潜力的伴侣,偏好生理取向。
高开放性、高外向性品质代表着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尽责性品质表明能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女性选择配偶时多倾向于具有这些积极品质的男性;而男性则偏好具有和善、宽容、善解人意等积极品质的女性。
是否男女性都倾向于选择人格品质上彼此相似的人作为配偶呢?对于这一问题,目前的研究没有达成共识。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伴侣在神经质上没有相似性,即:一个冲动性的人更愿意选择一个沉静的人;
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上相似水平为中等,即:在这几个维度,男女性更愿意选择和自己有些类似的人作为配偶;关于外向性的结论不一,或是相似或是互补,一般认为,自己若是外向或内向的人,则倾向于选择互补的人作为配偶。
有研究者认为,伴侣在人格品质上匹配的内在机制不是与配偶的相似或互补,而在于个体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一致性。
一致性高的个体满意自身的人格品质,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品质相似的异性;一致性低的人则选择与自己人格品质互补、接近其理想自我的异性。
这种理论很好理解,例如,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冲动性的人(实际自我),但我知道冲动不好,更愿意成为不易怒的、沉静的人(理想自我),在这种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我就更愿意找一个不易怒的人作为伴侣,以满足我对自己的理想期望。第三节积极品质的养成一、遗传抑或环境的作用
遗传因素确实对人格特质具有一定决定作用。研究者发现,兄弟姐妹间存在相似的人格特质,他们认为,这种相似性主要是由遗传而不是共享的环境所导致的。
有研究证实,共享环境基本或很少能解释个体人格特质的差异仅可以解释差异的6%,而非共享环境可以解释个体特质差异的51%,遗传可解释差异的43%.
对于生活在不同家庭环境中个体的人格品质的差异,环境的塑造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儿时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安全感的建立、亲子依恋的形成、对挫折的应对、同伴的影响、学校教育等,均对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二、人格品质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现在所具有的人格品质都是从幼年时代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幼童时期,我们的气质就是我们的人格品质,随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气质开始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经验,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构成了每个人独具特色的人格品质。
1、早期具有高冲动型和攻击性的孩子,在21岁时,他们有更多的就业困难和人际冲突,并被认为是不值得信赖的。
2、被判定为抑制型的幼儿非常害羞、害怕与他人交往。18岁时他们显得拘谨过于自控、不希望扮演领导角色、对他人的影响力小。21岁时的研究发现,他们获得社会支持少,心理健康受到抑郁的严重影响。且不易被团体接纳,社会地位偏低。
3、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儿童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对人友好,试图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且不因任务太难而过于焦躁不安。在随后的成长中,这些行为特征依然明显。三、如何养成积极品质
(一)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三个基本事实:1、个人的人格品质是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2、早期的气质类型对人格品质具有重要影响。3、人格品质在人一生发展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二)给我们的启示
1、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效应加以培养的。2、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积极品质的养成极为重要。(三)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1、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在孩子人格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父母应做好孩子的榜样。再次,应采取一些专门措施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品质。2、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的重要阵地。首先,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利他主义、合作、负责任、正义等积极品质。其次,通过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开放、合群、活泼、信任等积极品质。
再次,通过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帮助孩子体现自我价值,培养其追求成功、有条理、自律等积极品质。
其四,结合各学科教学,尤其是音乐、绘画等科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幻想、审美等积极品质。3、个体应在工作学习中主动培养自己的积极品质。
讲究诚信,一诺千金;一丝不苟,坦诚负责;计划周密,严谨自律;善于倾听,学会表达;合群活跃,与人为善;热心公益,仁爱利他;知书达理,陶冶情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四节确立积极动机
如果能产生积极的结果,那些追求某些特定目标的稳定的动机也可看作个人的积极品质。一、合群动机
合群动机以温暖、亲密的人际沟通为最终目的。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合群动机,那么我们就会很注重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这种动机的结果是逐渐形成一张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因此缓解生活中的压力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群动机是动机中的一种奇特的积极形式,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品质。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人在学习、工作、科研等活动中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目标,并力图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在克服障碍和困难过程中,成就动机使人正视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使他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三、利他动机
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或效益且有益于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被称之为利他行为。包括捐赠、施舍、帮助、救护及自我献身。利他动机指改善他人的意图,是他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回报,且不为自己私利的行为动机。因为利他动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所以它可以被视为一种个体具有的积极品质。四、权利动机
是指人们期望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前途和命运以及某些与个体生存关系密切的周围环境能够拥有一定的支配和控制权,渴望能够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动机。人的自我支配和控制需求的满足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权力动机可以激发人们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而当权力动机受到阻碍或压抑时,则个体就易体验到挫折感和无助感,情绪低落,缺乏活力。五、社会赞许动机
是指人们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肯定、承认和鼓励的动机。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赞许动机推动个体做出符合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的良好行为,努力工作、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履行承诺等。但也可能导致从众和跟风的现象。第七讲积极自我塑造积极的自我非常重要。
当我们能够积极地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对自己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体验),相信自己会在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上获得成功(自我效能感),并能够运用适应性的防御机制去处理内心冲突(应对策略)时,我们就会更加健康和幸福。第一节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指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主观自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另一个是客观自我,即被觉察到的我。具体说,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一)自我认识
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判断。(二)自我体验
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心理学研究中,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贬低等都是深受关注的典型的自我体验。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指尊重自己的人格和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情感体验。羞耻心则是与自尊紧密联系的,是自尊产生的基础,羞耻心是指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时产生的的羞愧感。(三)自我控制
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又目的的调节和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作用,及自己命令或激励自己从事某些活动;而是抑制作用,即审时度势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自我意识对现实我有比较清晰可观的认识,而且理想我的确立也比较现实,既不好高骛远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是健康的、向上的、正面的;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自我控制,不断的完善自己。
而消极的自我意识则相反,它对自我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有失公允的,是否定的或歪曲的;自我体验是消极的、退缩或虚妄的;面对所发生的事件往往是无所适从的。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1、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提高个体的认识功能。2、积极的自我意识使人能形成积极的情感世界3、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个体行为的动机。4、积极的自我意识是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三、自我意识的完善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一对照来认识自己。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3、通过考察自己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四、自我意识偏差的典型表现
1.过强的自我认可与过度的自我排斥2.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3.过分的独立意向与过分的逆反心理第二节自尊
一、什么是自尊
詹姆斯认为:自尊作为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实际情况与自己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他提出了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是:自尊是一种包含着个体自我认知的价值判断,是个体对自我价值、重要性和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二、自尊的作用
1.自尊与学业成就2.自尊与夫妻关系3.自尊与暴力和犯罪4.自尊与滥用药物和酒精5.自尊与心理健康三、自尊的提升
1.积极的社会比较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3.其他多种途径第三节自我效能感
一、什么事自我效能感
就是对自我能力或操作绩效的感知。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认识,是对自己有效的组织和完成某一项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二、自我效能感的特征
1.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领域性。2.自我效能感是动态变化的。三、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影响动机选择2.影响行为选择3.影响情感过程4.影响认知过程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以往的成功经验2.模仿与替代3.言语或社会劝说4.生理与情绪状态五、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1.增加成功的体验2.增加替代性经验3.语言说服4.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第四节应对策略
一、有效与无效的的应对策略二、常用的应对策略
1、问题解决2.社会支持3.宣泄4.冥想5.认知重建6.其他应对策略哭泣运动幽默
第八讲积极关系第一节婚姻关系一、选择配偶
亚当斯认为:理想的择偶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从能相互影响的人中选出交往对象。在该阶段,人们一般以生理上的吸引力、相似的兴趣、智力水平、
性格、行为、品质为依据选择配偶2、通过自我暴露进行价值观比较。3、对角色的相容性及共情程度的试探。4、做出长期相处的承诺二、婚姻幸福的奥秘1、影响婚姻幸福的因素
纽曼的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会影响婚姻的满意度受过高等教育社会经济地位高夫妻双方兴趣、智力
水平、人格特点相似家庭生活的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性的和谐女性的晚婚
首先,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带来较高的婚姻满意度其次,夫妻之间的相似性与婚姻满意度
密切相关其三,婚姻满意度在孩子养育期有所下降,在孩子出生前和离家后是最高的。其四,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婚姻幸福其五,女性晚婚能过增加婚姻的满意度2、良好的互动模式
首先,夫妻双方彼此尊重和包容其次,把伴侣的积极行为归因为性格因素为不仅仅是环境因素其三,积
极互动大于消极互动其四,善于快速修复有冲突引起的紧张关系其五,相互了解双方交流方式的差别其六,满足亲密和权力的需要3、稳定的婚姻类型
⑴稳定的、令人满意的婚姻的三种类型传统型夫妻两性型夫妻回避型夫妻⑵不稳定的婚姻类型冲突型夫妇分离型夫妇三、如何营造幸福的婚姻
扬长避短表示亲善给予自由相互沟通充分信任切莫叨唠尊重对方真诚赞赏注意礼节珍惜时
光第二节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类型
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性冲突型泛爱型亚平等型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自尊、同一性发展以及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等关系密切2、不良的亲子关
系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出现作用显著3、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家庭幸福十分重要三、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2、父母和子女的人格特点3.、亲子双方的性别4、亲子双方的年龄5、家庭结
构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构
1、认识青春期亲子冲突2、父母应作出的改变变说教为身教便命令为商量便否定为肯定变唠叨为
关爱变管制为放手便主角为配角第三节人际关系
第九讲积极改变第一节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第二节积极改变
第三节心理干预对积极改变的作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心理课题研究之积极心理学内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心理课题研究之积极心理学内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