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商业银行学总结

商业银行学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47:45 | 移动端:商业银行学总结

商业银行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卡:也称贷记卡,指具有循环信贷,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和“先消费,后还

款”无须担保人和保证金,可按最低还款额分期还款等特点的个人信用支付工具。2.分业经营:指银行业与证券业相互分离,分别由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经营

3.持续期缺口管理:就是银行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净值有利的

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体利率风险

4.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

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5.备用信用证:又称担保信用证,是指不以清偿商品交易的价款为目的,而以贷款融资,

或担保债务偿还为目的所开立的信用证。

6.银行资本充足率:指银行自身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代表了银行对负债的最

后偿债能力。二.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作用:(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功能:(1)降低交易成本:商业银行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积累小额储蓄资金形成大额投资,大大降低投资的单位成本(2)减少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拥有众多把握金融信息的专家。贷款一般不能自由交易,能避免“免费搭车”问题。

2.银行资本的组成和作用:组成:核心资本(股本,公开储蓄)和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作用:核心资本:(1)提高抗风险能力(2)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附属资本:(1)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2)在一定程度发挥吸收损失,抵御风险,补充核心资本的不足3.商业银行取得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1)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贴现借款、证券回购、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发行中长期债券

4.商行如何发现不良贷款信号,如何控制由此产生的损失:如果发现:(1)利用早期财务信息发现(杠杆作用、获利能力、流动性)(2)利用非财务信息发现(企业管理风格的改变、行业、市场或产品的变化、信息获取的变化)如何控制:(1)首先会与借款人会面,商讨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话,银行会继续向借款人注入新的资金(2)当追加资金方案不能选择时,银行和企业还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双方同意的政策(3_当银行与企业双方无法实现上述目标时,则只有清算最后一种选择了(4)借款人破产清算后,银行也有可能遭受贷款损失,这部分损失的贷款转化成呆账5.商行贷款定价原则:(1)当期利润最大化(2)扩大市场份额(3)保证贷款质量(4)改善银行的社会形象

6.商行财务报表有几类分别反映:(1)资产负债表:时点报表,能反映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情况以及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可以检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及其合理性,分析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考核各项资金计划的执行结果,并为预测未来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提供数据(2)损益表:反映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此表可了解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盈亏情况,找出盈亏增减变化的原因,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3)现金流量表:反应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的会计报表,为动态表,可利用它分析估量银行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生成能力和使用反向,反映现金在流动中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三.论述题

1.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和银行稳健的意义:(1)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以资本充足性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模式,从资本构成及资产风险权数来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2)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产管理范围,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3)《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4)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管理观念,重视对“三性”(安全、流动、效益)的均衡要求;拓宽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范围,加强了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推动商业银行施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尤其加强了对表内信贷资产风险的管理

2.企业贷款定价的方法及其利弊和适用条件:方法:(1)成本加成定价法,它要求银行能够准确地认定贷款业务的各种相关成本,在实践中有相当的难度。而且,它没有考虑市场利率水平和同业竞争因素,而事实上,在激烈的竞争中,银行并非完全的价格制定者,而往往是价格的接受者(2)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优惠利率加数法或优惠利率乘数法),以若干个大银行统一的优惠利率为基础,考虑到违约风险补偿和期限风险补偿后为贷款的利率,贷款利率定价是以优惠利率加上某数或乘以某数,在市场利率上升时期,优惠利率乘数法下的贷款利率要比优惠加数法下贷款利率的增长得更快,相反地,在市场利率下降时期,优惠利率乘数法下的贷款利率也下降得更快一些(3)基准利率定价法(交易利率定价法)对于所选定的客户,银行往往允许客户选择相应期限的基准利率作为定价的基础,附加的贷款风险溢价水平因客户的风险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4)客户利润分析法(5)成本收益定价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贷款产生的总收入(2)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3)贷款总收入与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之间的比率3.商行证券投资一般策略:(1)分散化投资法(2)期限分离法(3)灵活调整法(利率预期法)(4)证券调换法4.商行的中间业务及其分类:(1)无风险或低风险类(咨询顾问、代理、保管、基金托管)(2)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交易、支付结算、银行卡、资产证券化)(3)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担保、承诺、金融衍生品、租赁)

扩展阅读: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

为什么说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矛盾和统一的?

资金头寸是指商行能够运用的资金,而不是得到的资金

商业银行的起源: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现代银行,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历史上看,银行起源于意大利,1694年,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第一家央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象征。商银最核心的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纽带和中介。

商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商行的地位: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全社会的货币供给、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实施途径、社会资本运动中心

商行组织结构图

商行的组织结构体系

1.决策系统:包括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

2.执行体系:包括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以及各业务、职能部门3.监督体系:包括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以及银行的稽核部门

4.管理系统:五个方面

商行的经济目标:

三性,即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我国为安全性、盈利性、效益性,但在03年以前,我国为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三性的关系: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冲突、首先考虑安全性、要做到:1、资金来源、资金结构、现金资产的比例

2、对贷款的研究、减少风险损失3、信誉、信用基础

商业银行类型:

(1)产权形式:根据资本所有权构成不同而划分。a.独资银行b.合伙银行

1

c.股份制银行(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两合公司形式)

d.国有银行e.合资银行

(2)外在组织形式划分

a.总分行制:下属所有分支行须由总行领导指挥(又可划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总行制中总行既管理支行,自身也经营业务;总管理处制中总行不经营业务)

优点:有利于吸收存款、现代管理手段、调剂资金、转移信用、分散风险、总行数量少利用国家管理、资金来源广泛提升竞争力

缺点:加速垄断、规模大层次多管理较难

b.单一银行制(单元制):业务由各个独立的商业银行本部经营,不设分支机构

优点:防止垄断,利于竞争、与地方协调,促进发展、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管理层少利于管理

缺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资金较薄弱、抗风险能力差、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

c.集团银行制:包括持股公司制和连锁银行制(持股公司:一个集团成立控股公司,然后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连锁银行制:由个人或集团购买若干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实现对其的控制)

优点:扩大资本总量,增强实力、降低风险

缺点:容易形成垄断和集中,不利于竞争、限制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利于创意

(3)业务发展模式划分

a.分业经营: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定业务范围内从事特定业务

b.全能型(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经营具有不止一种特性的金融产品

商行的经营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市场情况、金融管理当局的管制1、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危机频频发生2、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

3、银行监管不断加强,促使银行改善内控机制

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2.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3.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5.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银行及时支付的能力,包括客户提现,以及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在合理成本的条件下,及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负债能力。

2

6.安全性

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7.盈利性

商业银行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获利能力。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银行的盈利是业务收入扣除业务支出的净额,他的大小取决于资产收益、其他收入及银行各项经营成本费用的大小。8.信用创造

当商业银行吸收了一笔原始活期存款并将其贷放出去后,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致使商业银行系统形成数倍于原始活期存款的派生活期存款。9.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有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15.分业经营

按照法规将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等分开,规定商业银行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制定的政府债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购买某些股票和债券之外,不得经营证券投资业务,不能设立从事证券投资的子公司。

这句话是错误的:在西方,银行最初是在商品经营业的基础上建立的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

银行资本的基本构成及其优缺点双重资本: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外源资本)股本(最稳定最基本的资本):普通股(核心部分)

优点:健全和稳定银行制度

缺点:1股东会要求增发红利当银行收入增多时2交易费因税后列支高于其他外源形式

3增发普通股时股东面临失去控股地位而进行阻碍

优先股(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可调整股息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优点:减缓普通股股价与收益比例的下降;无到期日不存在偿债压力;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股息固定、红利少;提高银行财务杠杆作用缺点:税后列支,在发放股利上缺乏灵活性;

盈余:资本盈余(外源)、留存收益(内源)

优点:调节银行资本金、制定股息政策、反映银行超缴资本等项目;留存收益还影响银行对内对外投资的规模

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固定利率)、债券(求偿权在所有存款所有者之后)

优点:1、税前列支2增加这种资本不会影响银行股东的控制权3有助于银行收益率缺点:具有法定到期清偿期

3

其他来源:储备金

优点:特别在应付贷款坏账损失等资产损失方面;税前列支、税收优惠缺点:比重不能过大,收到金融管理部门的约束

银行资本的作用

1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业务的先决条件,是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保证。2在商业银行亏损或者破产时,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并维持公众对某一家银行甚至是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

3可以满足金融监管部门的制度规定和要求。

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测定(定性、定量方法)

定性分析:六大因素1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2银行信誉3银行负债结构4银行资产的质量5银行业务的规模6有关法律资本需要量的定量分析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人们在对银行资本需要量进行定量分析时,采用了如下方法:1.单一比率法

⑴资本/存款总额:该指标表明银行资本对存款的耐力程度。一般要求该指标保持在10%左右。但是,银行的流动性主要来自贷款和证券投资的变现能力不足,因此该指标需要改变。

⑵资本/资产总额: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抵御资产意外损失的能力。该比率一般要求在8%左右。但是,该指标未能虑及资产结构对资本需要量的影响。

⑶资本/风险资产:该指标用来说明商业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一般认为,该比率至少要达到15%以上。比率中的风险资产是指不包括商业银行第一、第二级准备金在内的资产。但该指标未能考虑不同类型资产的风险差异以及相应的资本要求。⑷分类比率法(纽约公式):按照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不同,将全部资产分成几类,然后确定各类资产应保持的资本比率,最后将各类资产应保持的资本量相加,得到一定时间内应保持的资本额。2.综合比率法

资本充足度不仅受资产数量、结构以及贷款数量的影响,还与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资产流动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方法先选定多个影响资本需要量的因素,然后再针对这些因素分别确定相应的资本金需要量。

银行的资本管理和对策(分子政策、分母政策)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

银行的资本策略包括分子政策和分母政策。分子政策中的内源资本筹集问题涉及到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

资产持续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戴维贝勒于1978年提出,主要解决资本筹集方式及数量问题。

1.公式的条件与推导:三个前提条件是

⑴由银行内源资本所支持的银行资产的年增长率银行资产的持续增长率SG1=(TA1TA0)/TA0=△TA/TA0

4

⑵银行资本的限制决定了银行资产的增长率等于银行资本的增长率。

SG1=△TA/TA0=△EC/EC0

⑶银行新增资本全部来源于未分配利润。SG1=△EC/EC0=(EC1-EC0)/EC0由于:EC1=EC0+本期股本

所以,本期股本

=本期净收益×(1-分红率)=资产收益率×总资产×(1-分红率)=ROA×TA×(1-DR)

∴EC1=EC0+ROA×TA1×(1-DR)将其代入前提条件⑶并整理得到:SG1=(EC1-EC0)/EC0

因素相关关系

2.公式的结论:

银行资产的持续增长率与三个因素有关:⑴ROA(资产收益率)

⑵DR(银行红利在净收入中的比例)⑶EC/TA(资本与资产的比例)

也即得到教科书中的结论:银行创利能力、银行股利政策以及适度资本数额构成了内源资本支持资产增长的三种限制。

3.如果将外源资本的因素考虑在内,则:

SG1

△EK:外源资本的增加额。

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基本内容、资本构成、资本充足率公式、加权风险计算变化:三个风险、三大支柱)

三大支柱是最低资本规定(不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市场约束

三大风险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信誉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意味着金融机构纯粹的损失,是一种管理成本,不会带来利润。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交易处理风险、欺诈、信息系统风险、技术风险、模型风险、会计风险和法律风险。银行需要根据操作风险的情况计算资本的需要量。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市场风险的诱因在于金融市场因子的波动性,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银行混业经营和金融自由化,衍生金融工具等。在所有银行风险中,市场风险计量以及管理技术是最发达的,并在不断发展中,主要包括:标准计量法和内部模型法。巴塞尔协议⑴资本组成

5

第一,是核心资本:也是银行的所有权资本。至少应占全部资本的50%。主要成分包括:①股本。②税后留利中提取的储备金。

第二,是附属资本:也被称为债务型资本。最高额可以等同于核心资本,但不能超过核心资本。主要成分包括:①未公开储备②资产重估准备③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帐准备金,④长期次级债务,其比例最多相当于核心资本的50%。

⑵风险加权的计算:主要用于衡量信用风险以及其延伸国家风险。包括:第一,表内业务的风险加权,0%,10%,20%,50%,100%。

第二,表外业务的风险加权,信用转换系数:0%,20%,50%,100%。信用转换系数

⑶资本充足率的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充足率≥8%

=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100%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Σ(资产×风险权数)×100%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表内风险资产+表外风险资产)×100%核心资本充足率≥4%

=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100%

=核心资本/Σ(资产×风险权数)×100%

=核心资本/(表内风险资产+表外风险资产)×100%3.《巴塞尔协议》的影响

⑴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第一,有助于平等竞争;第二,有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包括:获得资本支持;表外业务扩张受限;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趋向一致。第三,有助于银行的国际化发展。

⑵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第一,加强了银行对资本金的认识;第二,使银行的风险管理由表内拓展到表外。第三,使银行的信用膨胀规模与财务杠杆作用受到约束。4.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缺陷

⑴重点是信用风险及国家风险,而对于其他风险考虑较少,各国监管部门难以据此对商业银行的其他风险进行控制。

⑵对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判断,有其自身的弱点。⑶出现一些“监管套利”行为。

⑷适度的资本金既不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唯一方法,也不是商业银行衡量防范风险能力的唯一尺度。因此,需要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来保证银行安全。(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1.基本内容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最低资本规定、监督检查、市场纪律,被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它适用于在并表基础上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新框架旨在为国际活跃银行建立最低资本要求。新框架将推动银行业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做法,如,重大创新在于:更多使用银行内部系统的风险评估作为资本计算的输入参数。一、重新界定了资本,将资本分为两个部分

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分作五类,并分别规定了风险权数

三、将资产负债表外的资产纳入监督范围,规定不同的信用转换系数

四、规定总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不得低于8%,要求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不得低于4%

我国商行的资本构成及我国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6

名词解释

1.留存收益(留存盈余)

尚未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

2.银行资本充足性

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证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由数量和结构两个层次的内容。3.商业银行资本

包括股本、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在内的所有者权益和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它具有双重特点,常将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而将长期债务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4.资本盈余

指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如果采用溢价发行,则银行通过股票筹资所取得的筹资额必然大于按面值所确定的金额(股本),这些超过股本以上的部分构成资本盈余的主体。此外,资本盈余还包括银行资本的增值部分及接受捐赠所增加的资本等。

5.外源资本

指商业银行从银行外部募集到的资本,包括发行普通股、优先股、资本票据和债券募集的资本,以及通过国家的各种增资方式所获得的资本等。6.内源资本

指商业银行从银行内部募集到的资本,如通过留存收益的方式所获得的资本。7.债务资本

指商业银行从外部借入的、在某个确定的到期日需要归还的资本。

7

8.普通股本

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募集的资本,银行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它不仅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性质。9.优先资本

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优先股募集的资本,银行优先股也是一种股票,但是兼有普通股与债权的特点。一般而言,银行优先股持有人按固定股息率取得股息,对银行清算的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优先于普通股持有人,不拥有对经营业务的表决权。

10.核心资本

指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资本,代表了商业银行真实的资本实力,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分为普通股和非累计永久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中明确反应的储备,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等。11.附属资本

指商业银行的债务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贷款、证券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等。

12.《巴塞尔协议》

1988年7月正式发表的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由四个部分组成:资本的构成、风险权数的计算、目标比率和实施与过渡安排。201*年6月出台了新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支柱”,构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立体框架,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外部机构的资本充足性监管,三是市场纪律。

第三章

负债: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1是现实的、事先存在的2能用货币衡量和确定3只能在偿付以后才能消失

存款的基本类型

商银存款类型:西方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我国是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存款(甲种乙种丙种)

8

存款的含义及特点

(一)传统的存款类型

传统存款类型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类。

1.活期存款: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也被称为支票存款。

特点是: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能提高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是银行扩大信用、联系客户的重要渠道。2.定期存款:客户和银行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期限多为:7天,3个月,6个月,1年或1年以上不等。定期存款一般到期后才能提取。对于到期未提取的存单,按照惯例银行不对过期的这段存款支付利息。

特点是: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利率高于活期存款,营业成本低于活期存款,可以为银行带来较多的收益。

3.储蓄存款:我国的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

存款管理:数量要求、质量(稳定率、存货比率、成本率)

存款的经营管理包括数量和质量。数量方面主要是扩大存款的规模,从宏观上看影响因素有储蓄存款的变动,企业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看存款量应限制在其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及可吸收存款的成本和管理负担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质量方面包括三个目标:

1、提高存款稳定性:存款沉淀性银行中长期资产和高盈利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指标:活期存款稳定率=(活期存款最低余额/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00%

活期存款平均占用天数=(活期存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存款支付总额2、调节存款运用率:贷款/存款的比率→70%-75%左右

3、降低存款成本率

商银存款成本构成: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资金成本(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可用资金成本(是确定银行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分析重点),相关成本(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加权平均成本,边际平均成本

存款成本(概念、计算公式)

⑴利息成本:银行按约定的存款利率,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2)营业成本(服务成本,其他成本):除利息成本以外的其他所有营业开支。

(3)资金成本: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一切费用。(4)可用资金成本(转移价格):是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承担的全部成本。是确定银行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是银行经营中分析的重点。因为银行吸收的存款资金不能全部用于盈利性资产,必须在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后才能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

(5)相关成本:与增加存款有关,但未包括在以上四种成本中的支出。包括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6)加权平均成本:所有存款资金的每单位平均借入成本。

(7)边际平均成本:银行每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9

存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1、存款结构与成本选择:一般而言,存款期限长,银行须支付的利率较高,因而存款的成本较高;存款期限短,支付的利率较低,因而存款的成本较低。2、存款总量与成本的关系

同向组合:存款总量↑↓→成本↑↓逆向组合:存款总量↑↓→成本↓↑

总量单向变化:存款总量↑↓→成本不变成本单向变化:存款总量不变→成本↑↓借款

短期借款的类型、特点及基本管理要求

(1)同业拆借:金融机构之家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满足流动性需求。

特点:同业拆借是无形市场;同业拆借的利率一般以高于存款利率、低于短期贷款利率为限。央行并没有确定拆借利率。隔夜拆借一般不需要抵押。

管理要点:拆出资金以不影响存款的正常提取和转账为限,拆入资金必须以本身短期内的还债能力为度。

(2)回购业务: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

特点:期限1天~半年;交易标的多为政府债券;利率稍低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可交易双方直接成交,也可通过经纪人间接成交;交易金额一般较大,且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管理要点: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3)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也称直接借贷;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借贷款。特点:央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构成具有成倍派生能力的基础货币;该类借款只能用于调剂头寸、补充储备不足和资产的应急调整,不能用于贷款和证券投资。目前我国商行向央行借款主要是以再贷款为主

(4)转贷款和转贴现。转贷款:商业银行把抵押贷款出售给其他银行,以获得资金;转贴现:商业银行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未到期的贴现票据以融通资金。

管理要点:业务处理相对较为复杂,使用时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有限制地,合理利用这一融资渠道。

(5)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特点:最典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完全自由开放,借款条件灵活且不限用途;存款利率较高,放款利率较低;资金调度灵活,手续简便。没有抵押

(6)大面额存单

可以转让,较高利率,兼有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特点,期限在一年以内

短期借款的特点:

1.对时间与金额的流动性要求明确;银行可以对此事先把握,又可以有计划地加以控制,因此为负债管理提供了方便。

2.由于每笔借款的平均余额远远高于存款的平均余额,因此短期借款对流动性需求相对集中;银行如果不能在约定期限中还款,则会因为丧失信誉而难以继续经营。

3.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一般情况下,短期借款的利率会高于同期存款,且利率与金

10

融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短期借款的利率不稳定、变化较大,银行需要加强对其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4.主要用于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短期借款的特点是期限短,因此主要是为了调剂头寸,解决银行临时性资金不足。

短期借款的中长期借款的含义、类型、

(1)资本性债券:银行为补充资本金不足而发行的金融债券。

(2)一般性债券:主要为银行筹集用于长期贷款与投资的中长期债券。a.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b.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c.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息金融债券和贴息金融债券d.附息金融债券和贴现金融债券

(3)国际金融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面额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券。a.外国金融债券,eg:我国金融机构在日本的东京市场发行的日元债券b.欧洲金融债券,eg:我国银行在伦敦市场发行的美元金融债券c.平行金融债券:一个国家的银行同时在不同国家发行的几笔金融债券

发行金融债券的意义。

(1)金融债券突破了银行原有存贷关系的束缚。它面向社会筹资,筹资范围广泛,既不受银行所在地区资金状况的限制,也不受银行自身网点和人员数量的束缚。

(2)债券的高利率和流动性相结合,对客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银行筹资的速度和数量。同时发行债券所筹的资金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这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3)发行金融债券做为商业银行长期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使银行能根据资金运用的项目需要,有针对性地筹集长期资金,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期限上保持对称,从而成为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

名词解释

1.可用资金成本

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主要成本。2.边际存款成本

是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4.大面额存单

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集自己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可以转让,并且有较高的利率,兼有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特点。5.再贴现

也称间接借款,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6.回购协议

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是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第四章

资产的构成与作用:(不同类型的概率、特点、计算)

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11

作用:

第一,保持清偿力,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可直接用于应付提现和清偿债务的资产,现金资产正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资产淮备。

第二,保持流动性。由于是信用企业,流动性的保持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扩大业务、增强实力、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维护和提高其信誉的保证。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主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①所处经济区域情况;②现金收支规律;③营业网点的分布情况;④后勤保障条件;⑤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和发行库的规定;⑥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在中央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包括

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按照法定比率向央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最初目的是使银行备有足够的资金,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产生清偿力危机,后来逐渐演变为央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

超额准备金:

广义~:存款数额-存款数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被视为商业银行的可用头寸。狭义~:商银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银行日常支付与债权债务清算,因此也被称为商银的备付金或清算存款。

存放同业:是商银为了便于在同业间开展各种代理业务、结算支付等,而将其存款放于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业务活动。包括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在途资金

基础头寸(可用、可贷头寸含义、关系)

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主要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另外,依据层次来划分,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可以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①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是商业银行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支付手段。计算公式:

基础头寸=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

库存现金与超额准备金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②可用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可贷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从数量上看,可贷头寸等于全部可用头寸减去规定限额的支付准备金之差。

现金资产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

银行对于流动性的要求实际上是:一要保持适当规模,二是要在银行需要的时候足额供给,而在不需要的时候,这部分资金最好能够拥有其他用途,可以为银行带来盈利。

(一)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流入的流动性供给>流出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盈余流入的流动性供给<流出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赤字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供给与需求资金来源(供给增加)客户存款增加非存款负债增加资金运用(需求增加)客户提取存款偿还非存款负债12

贷款利息与本金的偿还债券变现与到期债券偿付发行新股提供各种服务所得的收入需要特别注意:合格贷款客户的贷款需求购买债券收购股份或向股东派发股利支付营业费用和税收现实中很少出现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情况。因此,银行必须不间断地处理流动性问题。

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面临流动性压力的原因: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问题;利率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二)估算银行的流动性需求

1.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方法:通过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存、贷款及应缴准备金变化的情况,判断预测期内流动性的需要量。(1)基于两个事实

①流动性随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而增大;②流动性随存款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而减少。(2)计算步骤

①在一个特定的计划期内,预计存款额与贷款额;

②对同一时期的存款额与贷款额的可能变化进行计算;

③对银行的流动性资金净额进行分析、估算,并根据变化估算出流动性资金盈余或资金赤字。

具体计算见教科书例子。2.资金结构法

通过分析存贷款的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基本的计算公式是:

总流动性需求=存款及非存款负债的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步骤:

(1)将负债根据预期提取的可能性分为三个类型①游资性负债(热钱负债):也被称为易变性存款。主要指活期存款,这类存款随时可

能被提取,稳定性最差。

②易损负债(不稳定资金):也被称为准变性存款或脆弱性存款。主要指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等,这类存款可能被提取、但又不能确定,介于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间。③稳定性资金(核心存款):也被称为稳定性存款。主要指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专项存款等,这类存款在约定期限内一般不能提前支取,是稳定性较强的存款。

(2)根据确定的操作规则,从上述三种资金来源中提取流动性资金(准备)。一般的比例为:游资性负债:95%;易损资金:30%;稳定性资金:15%。

(3)计算负债的流动性准备

95%×(游资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30%×(易损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15%×(稳定性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4)计算贷款的流动性准备:一般为100%。

(5)将负债的流动性准备与贷款的流动性准备相加,得到总的流动性需求。

名词解释

13

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主要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可用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可贷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

第五章

抵押、质押、保证(关系、区别)

保证、抵押、质押三种贷款的区别类型法律保证《中华人民共贷款和国担保法》抵押《中华人民共贷款和国担保法》质押《中华人民共贷款和国担保法》

贷款质量划分

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银行贷款可以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前两类属正常贷款,后三类属不正常贷款。其核心是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该类贷款的本息偿还可能仍然正常,但是已经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银行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或对其进行监控。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这类贷款具备次级贷款具备的基本特征,但程度更加严重。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于这类贷款,银行已经没有意义将其继续保留在资产账面上,应当在履行必要的内部程序之后,立即冲销。

14

方式涉及当事人标的物保证与保证方式第三人抵押方式借款人或第三人财产质押方式借款人或第三人动产或权利贷款政策和程序

(一)贷款政策

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

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我国目前通用的指标主要包括:第一,贷款存款比率。第二,贷款资本比率。第三,单个企业贷款比率。第四,中长期贷款比率。4.贷款种类及地区。5.贷款的担保。6.贷款定价。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9.不良贷款的管理。

(二)贷款程序

1.贷款申请。

2.贷款调查

3.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

4.贷款审批。需注意: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审批权限。5.签订贷款合同。

6.贷款发放。7.贷后检查8.贷款归还

贷款价格构成、影响因素、定价方法(基本框架)1.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2.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3.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账户上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的定期存款。

4.隐含价格(附加条件):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

影响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

信用分析、财务报表、项目、比率

15

财务报表分析

管理制度、审贷分离、贷款审批

贷款审批:对经过审查评估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银行应当及时进行审批。银行要按照“分级负责、集体审定、一人审批”的贷款审批制度进行贷款决策,逐笔逐级签署审批意见并办理审批手续。为了保证贷款决策科学化,凡有条件的银行都应当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进行集体决策。

名词解释

贷款政策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账户上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的定期存款。

担保贷款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

保证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保证责任。

抵押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信用分析信用分析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为了控制信用风险,而对借款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不良贷款

关注贷款该类贷款的本息偿还可能仍然正常,但是已经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这类贷款具备次级贷款具备的基本特征,但程度更加严重。审贷分离

16

第六章

证券投资的功能、投资对象

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银行证券投资对象:

1.中央政府证券:短期国债(国库券):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一般为一年以内。中长期国债: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务凭证。

2.政府机构债券:是指除中央财政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机构所发行的证券。

3.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分为一般义务债券和收益债券。4.公司债券:是指企业对外筹资而发行的债务凭证。5.股票

证券投资的风险、收益证券投资的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指债务人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可能性。

通货膨胀风险:指由于不可预期的物价波动而使证券投资实际收入下降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波动而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动,从而给银行证券投资造成资本损失的可能性。包括:第一,债券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反向变动,固定收入债券的价格随利率上升而下降;第二,银行重投资的收入水平会因利率下降而减少,在利率下降过程中,银行证券投资的息票收入和到期证券本金偿还还有可能不得不按照较低的市场利率重投资。流动性风险:指某些证券由于难以交易而使银行收入损失的可能性。(二)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1.票面收益率面额收益(不考虑现行市场利率)

2.当期收益率(不考虑证券的到期价值)=票面价值/市场价格3.

4.考虑复利因素的收益率

证券投资的业务类型

(一)为获利而持有各种组合的有价证券→赚取价差。主要包括两种交易类型1.多头交易“买空”:先买后卖;2.空头交易“卖空”:先卖后买。

(二)通过管理证券交易账户从事广泛的证券业

第一,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专家,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和建议。

第二,利用证券交易账户,成为金融市场上有价证券交易的积极推动者。

第三,通过经常保持相当数额的证券,并随时准备销售给有价证券的意愿购买者,在证券市场上作为“造市者”或“做事商”,参与有价证券的交易活动。(三)做市商制度

证券市场上,买入和卖出证券的意愿和行为被称为“造市”或“做市”。

17

做市商根据期望的利率正差额给各类债券定价以较高的价格(较低的利率)给予卖价:要价;以较低的价格(较高的利率)给予买价:出价做市商制度:

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信誉和实力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经营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双边报价的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的一种市场制度。

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梯形期限策略,也被称为期限间隔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限证券带来较高收益。由于该方法中的投资组合很像阶梯形状,故得此名。梯形期限方法是中小银行在证券投资中较多采用的方法。

其优点比较明显:⑴管理方便,易于掌握。银行只需将资金在期限上作均匀分布,并定期进行重投资安排即可。⑵银行既不必对市场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也不需频繁进行证券交易业务。⑶这种投资组合可以保障银行在避免因利率波动出现投资损失的同时,使银行获取至少是平均的投资回报。但是,梯形期限方法也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⑴过于僵硬,缺少灵活性;⑵作为二级准备证券的变现能力有局限性。因此,近年来,这种方法又发展到有价证券的分散投资法。

分散投资法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多种类型的有价证券,而不是将资金全部用于购买一种类型的有价证券,这样可以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的收益与风险相互抵消,获得比较理想的利润。除了上述期限分散的方法以外,银行在证券投资方面的分散,还包括:投资地域的分散,投资对象类型的分散,有价证券发行者的分散等等。

(二)杠铃结构投资策略,也称杠铃结构方法,是证券投资的一种期限分离方法,是指把银行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这种证券组合结构反映在图上形似杠铃,故得此名。与杠铃投资方法相对应的,还有短期期限投资方法和长期期限投资方法。后两种方法的含义,是指银行将资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证券或者是长期有价证券。显然,后两种方法在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方面不如杠铃投资方法。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名词解释

国库券短期国债(国库券):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一般为一年以内。

公司债:企业对外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流动性准备方法:证券投资应重点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在资金安排上以流动性需要作为优先顺序的考虑。

梯形期限策略也被称为期限间隔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限证券带来较高收益。杠铃结构方法也称杠铃结构方法,是证券投资的一种期限分离方法,是指把银行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

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预测利率上升的时候,应该更多的持有短期证券,减少长期证券避税投资组合

18

我国法律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行资本比例不能超过10%

第七章

租赁的基本概念、特点、业务类型

租赁: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一种信贷关系。是由财产所有者(出租人)按契约规定,将财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根据契约按期缴纳一定租金给出租人,出租人对财产始终抱有所有权,承租人只享有使用权。租赁业务的基本类型:

经营性租赁:也称作业性、服务性或操作性租赁。是一种为满足承租人临时或偶然需要而办理的短期租赁。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赁期内由出资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

特点:租赁关系简单,承租人是不特定的复数,租赁的目的是为短期使用设备,租赁的支付具有不完全支付性,租赁物件一般是通用设备或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较快的设备;租赁物件的选择是有出租人决定的;租赁物件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租期较短。

融资性租赁:也称金融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具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

①直接租赁(自营租赁):也被称为:购进租出。出租人在资金市场上筹措到资金后,向制造厂商支付货款,购进设备后直接出租给承租人。是租赁公司开展租赁业务的主要形式。包括两份合同:第一,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第二,出租人与根据承租人要求与制造厂商订立的购货合同。

②转租赁:也被称为:租进租出。银行或租赁公司先以承租人身份,从租赁公司或者厂商租进设备,然后再以出租人的身份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

特点:签订两份租约,且同时有效。承租人一般需要支付更高的租金。

适用于租赁公司自身资金实力较弱、融资技术不发达且资金来源有限。另外,如果租赁公司不能从本国获取任何税收优惠,却可以以支付低廉租金的方式分享外国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时,即使是资金雄厚的大租赁公司也愿意采用转租赁方式。

③回租租赁:也被称为:先卖后租。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优点:适用于紧急融资方式(流动性较差的企业);可以获得出售固定资产的价值增值收益;租期满后,可以以留购方式重新获得设备的所有权。

④杠杆租赁:也被称为:衡平租赁。出租人一般只需提供全部设备金额的一部分投资,就可以获得设备的所有权,享受100%的设备投资税收优惠。设备成本中的大部分资金则以出租的设备为抵押,向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取得。贷款人提供贷款时对出租人无追索权,其还款保证在于设备本身和租赁费,同时需要出租人以设备第一抵押权、租赁合同及收取租金的受让权作为该项贷款的担保。主要适用于资本密集型设备的长期租赁,如飞机、输油管理、工厂、石油钻井平台、卫星系统等。

特征:出租人只需付出设备价款的20%40%;涉及的金额大、当事人较多;业务程序复杂。

特点: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租期分期归流;资金与物资运动的紧密结合。

信托的基本类型、功能

信托:是一种以信托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19

信托作用:

财务管理功能首要基本的职能。

融通资金的职能:引导资金由盈余方流向稀缺方。金融服务职能

投资功能:将信托资金用于投资领域,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社会福利功能:将信托业务运用到社会福利、保障事业中,实质是信托财产运用的福利化及信托受益人的社会化。

银行信托业务的种类:融资性信托,公益基金信托,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信托投资。

名词解释

经营性租赁:也称作业性、服务性或操作性租赁。是一种为满足承租人临时或偶然需要而办理的短期租赁。

转租赁:也被称为:租进租出。银行或租赁公司先以承租人身份,从租赁公司或者厂商租进设备,然后再以出租人的身份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

回租赁:回租租赁:也被称为:先卖后租。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杠杆租赁也被称为:衡平租赁。出租人一般只需提供全部设备金额的一部分投资,就可以获得设备的所有权,享受100%的设备投资税收优惠。

信托投资:是一种以信托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第八章

表外义务(广义狭义)、范围、特点、发展原因及管理要求表外业务的意义

(一)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有狭义广义之分。(二)1、狭义的表外业务:未列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但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联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或有债权/债务);是具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一般的,人们通常所说的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

2、广义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金融服务类业务(也即传统的中间业务)。

业务类型

(1)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

①承诺,如:资产出售与回购业务,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等;②担保,如:各种保函,商业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承兑等;③金融衍生工具,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各种利率交易等等;④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代理,证券包销和分销等。(2)金融服务类业务包括①信托与咨询服务;

②支付结算;

③各种代理业务;

④与贷款有关的各种服务业务,如贷款组织、贷款审批、辛迪加贷款等;

20

⑤进出口服务业务,如代理行业务,出口保险业务等;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1.金融环境的波动加剧,利率、汇率变动频繁。2.逃避金融管制

3.金融竞争的加剧,带来以下几个明显变化:第一,银行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来源;第二,银行需要降低业务的营运成本;第三,提高资产报酬率的需要;第四,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管理

1信用评估制度2业务风险评估制度

3双重审核制度

改进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办法1注重成本收益率2注重杠杆比率管理

3注重流动性比例管理

表外业务(特别是狭义的表外业务)的特点

1.灵活性强:类型多,操作程序灵活,银行可以自主选择;2.透明度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基本上不反映;

3.高杠杆作用:资本金要求低,“以小博大”功能显著;

4.交易高度集中:每笔交易金额巨大,参与的大银行居多,且经常为多个银行共同参与;

5.盈亏巨大:巨额收益与巨额损失共存。风险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风险经常是集合出现的。表外业务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定价风险等。第二,风险数额巨大,会对银行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巴林银行的破产倒闭问题。

担保(备用信用证、商业备用证)担保业务:银行应某一交易中的一方申请,承诺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时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义务的行为。担保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金,但形成银行的或有负债,即当申请人(被担保人)不能按时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时,银行就必须代为履行付款等职责。

特点:银行在某一交易活动中以第三者的身份为现存业务进行担保,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等。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

2.类型

(1)普通负债担保:银行应交易中某一方的要求,允诺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时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义务的行为。常以开具各种保函方式进行。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还款保函,付款保函,赔偿保函,租赁保函等等。保函一经开出,即形成银行的或有负债。(2)备用信用证:银行代表客户以信用证方式开出的,向第三者保证其客户必定履约的一种不可撤销的特殊信用证。多与商业票据的发行有关。当某个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试图通过发行商业票据融资时,常会面临不利的发行条件,此时它可以向一家银行申请备用信用证作为担保,一旦这家企业到期无力还本付息,则由发证行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实质为出借银行信用,是银行的或有负债。

21

票据发行便利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5-7年)的承诺。根据这种承诺,借款人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而包销银行承诺购买借款人未能出售的任何票据或承担提供备用信贷的责任。远期利率协议

互换业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对手在外汇交易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一般是出于筹资或避险的需要,在交易的期限、利率、币种等方面进行交换。

期货与期权贷款出售

贷款出售:银行将已经发放出去的贷款出售给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将从中获取手续费收入。

类型包括:

(1)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与没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

第一,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贷款出售的一般形式,是银行的或有负债):出售

银行一般需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继续管理贷款抵押品、代收利息等,在借款人和购买人之间支付资金等。

第二,没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资产的转移与本金的收回):更改或转让。

中间业务概念(结算、代理)

传统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业务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支付结算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中间业务,是一项传统的、典型的中间业务。

2.特点:业务量大,风险小,收益稳定。

代理业务

(一)定义与特点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居民个人等)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代理业务中,委托人和银行必须用契约方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代理的范围、内容、期限以及纠纷的处理方式等,并由此而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特点:

第一,一般不要求被代理人转移财产所有权;

第二,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和法律行为;第三,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与传统中间业务的异同1.联系(共同点)

(1)都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

22

(2)具有基本相同的收入形态非利息收入,如:各种服务费,手续费,佣金等;(3)在外延上有交叉,如:信用证业务,票据承兑业务等;2.区别(不同点)

(1)属性不同:中间业务中,银行以中间人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委托事项,而不是以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表外业务中,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可能演变为事实上的资产或负债;银行可能会成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当事人。

(2)范围不同:虽然两者之间业务有交叉,但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界限,可以区分两类业务。

(3)风险不同:狭义的表外业务风险较大,而传统中间业务的风险较小,甚至是无风险的。

(4)受金融当局管理的程度不同:因风险大小不同,所以两类业务受监管当局的管制程度不同,对狭义的表外业务管制程度会更为严厉一些。

第九章(重点!!)

结算业务(概念、基本类型、工具)

支付结算: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一项传统业务。

结算工具:

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到期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出票人的金额。

结算方式

23

1.汇兑: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适用范围:企业、单位、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方式:电汇、信汇;国内汇兑,国外汇兑。2.托收结算,包括国内托收和国际托收。第一,国内托收

托收承付:指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我国特有的异地结算方式。

委托收款: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同城、异城均可使用。第二,国际托收第三,信用证结算

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在指定地点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信用证结算方式就是付款人把款项预先交存开户银行作为结算保证金,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通知异地收款人的开户银行转告收款人,收款人若能按合同和信用证所载条款发货以后,银行即按信用证规定代付货款。

代理业务

(一)定义与特点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居民个人等)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代理业务中,委托人和银行必须用契约方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代理的范围、内容、期限以及纠纷的处理方式等,并由此而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特点:

第一,一般不要求被代理人转移财产所有权;

第二,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和法律行为;第三,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二)商业银行发展代理业务的原因与意义

第一,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趋势;可以满足自身没有能力办、或虽有能力办但成本太高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财产管理和业务处理的要求;促进企业平均经营成本下降,可以避免社会劳动的大量重复和消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对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单位与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银行电子化程度高、资金实力强、人员素质好、业务网点多的资源优势,从而可以在不改变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三)商业银行代理业务的主要类型

1.代理收付款业务: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结算便捷的优势,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收付事宜的业务。

主要包括:

代理发放工资和离退休人员退休金;代理收付公用事业费、税款、劳务费、学费、有线电视费等;代理收取医疗保险费、管理并支付医疗保险费;受保险公司委托,代为办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为消费者购买住房、汽车等办理个人分期付款业务等。

2.代理融通(代收账款):也称代收账款或应收账款权益售与,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为收取应收账款,并为委托者提供资金融通的一项代理业务。代理融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满足工商企业扩大销售和收回货款的需要。

24

代理融通涉及三方当事人:一是商业银行,二是出售应收账款、取得资金融通的工商企业;三是取得商业信用、赊欠工商企业货款的顾客。工商企业向顾客赊销货物和劳务,然后把应收的赊销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并到期向顾客收账,由工商企业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和垫款利息。

银行从事代理融通业务,优点是:有较高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服务的手续费收入,并对赊欠顾客事先有资信调查,规定授信额度,因此资金风险较小;对企业的资金融通有法律追索权,比较可靠。缺点是:投入多,需要承担债务风险和被欺诈的风险。

3.代理行业务: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有制定的其他银行代为办理的一种业务形式。包括:国内银行之间的代理和国际银行间的代理。

4.保付代理业务(保理):商业银行以购买票据的方式购买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之前提供融通资金以外的各项业务,如:信用分析、催收账款、代办会计处理手续、承担倒账风险等。

5.其他代理业务:如现金管理;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代理清欠;代理监督;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保管(保管箱业务);代购代销;代客户理财;代办集资;个人外汇、证券的买卖业务等。

其他中间业务信息咨询类1.评估类信息咨询

工程项目评估,企业信用等级评估;验证企业注册资金等。

2.委托类信息咨询

技术贸易中介咨询,资信咨询;专项调查咨询;委托常年咨询顾问等。3.综合信息类咨询与投资银行业务

企业管理咨询,常年经济信息咨询,投资银行业务等等。

第十章(具体见书)

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组织机构

一、商业银行从事国际业务的机构

(一)国际业务部:一般设在总行,负责经营和管理银行所有国际业务。行内其他国际业务机构的经营情况通过国际业务部汇总到总行。

(二)国外代表处:在禁止设立分行的国家,或认为有必要设立海外分行但尚未建立的地方,银行可设代表处。代表处不能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其作用在于代表总行招揽业务,扩大总行的声誉和在该地的影响。

(三)国外分行:商业银行的国外分行是其派出机构,是总行自身的一部分。国外分行不仅要受本国法律约束,同时也受到东道国的法规限制。

(四)国外子银行:子银行拥有自有的资本金,在法律上独立于国内总行,是银行控股公司下属的银行,在所在国登记注册。包括附属银行和联营银行。

(五)合资银行:是母国银行与东道国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银行法人。

(六)国际财团银行:是由几个跨国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银行,其中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持有国际银团50%以上的股权。国际财团银行的业务以批发为主。

(七)国外代理行:商业银行通过与外国银行的合作,以办理国外款项的收付以及其他国际业务,由此而建立起代理关系的外国银行就是代理行。

外汇资金筹集

25

贸易融资与国际信贷(类型、特点、进出口押汇)

贸易融资也被称为进出口融资。商业银行国际信贷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融通,因此贸易融资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这种资金融通的对象,包括本国和外国的进出口商人。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又为自己扩展了业务范围,获取了大量的利息收入。形式包括:

1.进出口押汇

押汇是指在异地商人之间的物品交易中,甲地售货商以其所开具的汇票,连同运货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全部有关单据为担保,向银行押借款项,而由银行凭全部运货单据,转向异地购货商收回货款本息的一种业务活动。

进口押汇是指进出口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进口商请求进口地的某个银行(一般为自己的往来银行),向出口商开立保证付款文件,大多为信用证。然后开证行将此文件寄送给出口商。出口商见证后,将货物发送给进口商。

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向进口商发出货物后,取得各种单据,同时根据有关条款向进口商开发汇票。这时,由于进口商不能立即支付汇票票款,出口商可以持汇票和单据往出口地某家银行,请求该行对汇票进行贴现。银行经审查认为各项条件合格并同意贴现,将汇票票款扣除贴现利息后,支付给出口商。

进出口押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运输中的货物为抵押的票据贴现,是银行融通进出口商的一种方法。对银行来说,其安全程度比一般贷款和贴现高。但由于承做此业务时银行对进出口商负有保证责任,为避免风险,银行应严格审核押汇条件。

2.打包放款

打包放款是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发放的一种短期贸易贷款,因早先以此贷款解决受益人包装货物的需要而得名。流动资金短缺的出口商可以在收到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后,以信用证正本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此项贷款,用于解决其在该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的进货、备料、生产和装运等方面的资金需要。打包放款的金额一般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80%。放款期限也很短,通常不超过信用证有效期。其资金仅限用于有关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的备货备料、生产和出运,不得挪作他用。否则,承办行有权对借款人加收罚息,并对贷款限期收回。

3.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商业银行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为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向进出口贸易的有关当事人提供的资金融通。按照贷款对象的不同,出口信贷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对以延期付款方式出口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商(卖方)发放的贷款。其一般做法为:进出口商就大型成套设备和交易签订成交合同,并由进口商向出口商支付10-15%的定金;出口商凭出口贸易合同向其所在地的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同意后双方签订贷款协议;银行根据协议向出口商提供贷款;进口商按照贸易合同规定,分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给出口商;出口商根据贷款协议偿还其所借银行贷款本息。

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以进口商(买方)或进口方银行为对象而发放的信贷,它旨在解决进口商在以现汇付款方式购买贷款国出口商大型成套设备时的资金困难。在以进口商为受信人的情况下,一般做法是:进出口商首先签订贸易成交合同,按合同规定由进口商预付出口商15%的现汇定金;进口商凭成交合同向出口方银行申请贷款,经银行审核同意后,双方签订贷款协议,银行据此协议直接向进口商提供贷款;进口商将所得贷款按现汇条件向出口商支付货款,并根据贷款协议分期偿还出口方银行的贷款本息。

出口信贷的两种基本类型中,对各方当事人而言,买方信贷比卖方信贷均具有明显的优点,故被各国广泛采用。但卖方信贷手续简便等优点也是买方信贷所不具备的。4.票据承兑

26

在进出口业务中,票据承兑是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给以短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其一般做法是:进出口商签订成交合同后,进口商前往自己的往来银行,请其对出口商提供承兑信用。当出口商发运货物后,向该行开发汇票,然后将汇票通过自己的往来银行邮寄给进口方银行。该银行接到汇票后,进行承兑,保证到期付款,然后再把承兑票据交换出口商,出口商接到承兑汇票后,可以持往银行进行贴现,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

5.福费廷

又称票据包买,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资本设备(如:成套设备、机器、飞机、船舶)等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并经进口方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一般为5-10年)的远期汇票,以贴现方式、无追索权地售给出口商所在地银行,从而提前取得现款。

特点:金额巨大,付款周期长;出口商的汇票贴现实际是一种卖断,且包买机构无追索权,因此须高度关注进口商及担保行的信用;业务复杂,各项费用较高(除了按市场利率收取贴现利息,尚须收取管理费和承担费)。6.国际保理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又称保付代收业务或购买应收账款,是指出口商以挂帐、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银行作为保理商(客账经纪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货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出口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银行购买应收账款后,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和收款风险由客户方转移过来,因此,银行购买应收账款的程序较为严格。

国际保理业务能为出口商和进口商带来增加营业额、风险保障、节约成本、简化手续、扩大利润等益处。

国际借贷业务: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商业银行国际贷款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由十余家乃至数十家银行组成的国际银团共同向某一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可分为直接银团贷款和间接银团贷款两种基本类型。

直接银团贷款是由银团内的各成员银行通过贷款协议中指定的代理行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并由代理行统一管理和统一收回。间接银团贷款是由牵头银行直接向借款人贷款,然后牵头银行再将参加贷款权(贷款份额)分别转售给其他成员银行(即参与银团贷款的各银行),各成员银行分别按各自承担的贷款份额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全部贷款工作由牵头银行负责管理。目前在国际银团贷款中,多采用直接银团贷款方式。

国际银团贷款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一般专款专用,期限少则二、三年,多则15年,一般为3-10年。银团贷款的价格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利率、利差和各种费用。基本利率一般采用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或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利差是指在基本利率的基础上增加的利率,视借款人所在国家的风险、借款人自身的信用状况、借款期限等而有不同的加息;费用则包括承诺费、管理费、代理费和杂费等。国际银团贷款一般涉及如下当事人:

(1)借款人,可以是政府或政府机构、国际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专业银行或私人企业等,一般应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相当高的国际知名度;

(2)牵头行,其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审查借款人的资信、有关项目可行性以及借款人提供的必要担保;负责组织财团,并代表财团与借款人协商贷款协议;在贷款全部还清前,如果有重大突变情况发生,代表银团负责与借款人商讨补救方法;

(3)代理行),即充当银团贷款管理人的银行,负责发放、回收和贷款管理工作,一般由牵头银行在取得其它贷款银行同意后授权委任;

(4)参与行,即参加银团并按一定比例(通常最低认购额在100万-200万美元之间)

27

认购贷款的银行;(5)还款担保人。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演变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演变经过了以下阶段: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资产负债管理综合管理阶段。

一、资产管理阶段(一)产生背景:

1.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资金供给相对充足;2.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单一;

3.金融市场不发达。

(二)基本思想: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银行不可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动通过资产方面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和经营目标。(三)资产管理理论沿革

1.商业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自偿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只能、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偿性贷款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优缺点

商业贷款理论奠定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

首先,该理论强调了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这一原则已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运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次,该理论强调银行应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商业银行安全经营,这为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贷款论的理论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该理论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使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尽管活期存款流动性很强,但按—续短为长‖的原理,在活期存款的存取之间,总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这部分资金可用于发放长期贷款而不会影响其流动性。)

其次,该理论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商业贷款理论不主张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性设备贷款和农业贷款,这样就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再者,该理论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贷款的清偿受制于外部的市场状况。在经济萧条时期,就难以自动清偿,因此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自偿能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资产可转换理论/可转移性理论/可售性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流动性依然是商业银行需要特别强调的,但银行流动性的高低,是由

28

资产的可转让程度决定的。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信誉好,期限短,且易于出售的证券,并在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维持其经营的流动性。

所以,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方法是:持有那些容易在市场上变现的资产。其基本要求是:信誉高、期限短、容易转让。这种理论的支配下,商业银行开始更多地持有有价证券。

优缺点

优点:转换理论提供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兼顾了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银行在资金安排中,可以购入一定数量的具有信誉高、价值稳定、二级市场发达特点的政府债券,其余资金可以用来发放期限较长的贷款。

缺点:资产可转换理论使银行的流动性大量地依赖于证券市场,该理论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当经济出现紧缩时,资金普遍短缺,证券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价格下降,银行不仅会蒙受资产损失,流动性也可能受到威胁。

3.预期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而这与借款人或投资对象的未来的预期收入以及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密切相关。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无论是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因此,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据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来选择购买相应的资产。优缺点

优点:首先,它丰富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与商业贷款理论相比,它对贷款偿还能力来源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巩固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根据该理论,银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走向业务多样化。不足: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经济参数。随着客观经济条件及经营状况的变化,借款人实际未来收入与银行的主观预测量之间会存在偏差,从而使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负债管理阶段(一)产生背景

1.负债形式的多样化;

2.资金来源方面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3.实际的经济生活使负债经营有利可图;

4.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内在动机追求利润并应付竞争的压力。(二)负债管理的基本思想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资产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行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银行没有必要经常保持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必要时,可以通过对外举债来解决流动性问题。银行的经营重点是追求利润的最优化,只要有良好的贷款项目和投资目标,就应该积极地扩展资产规模,利用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拆借等主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而不是仅仅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

29

(三)负债管理的类型

包括:

(1)以短期借入款来弥补提取的存款资金市场净额(准备金净额)负债管理。(2)以借入款来应付增加的借款需求一般的市场管理或贷款净额负债管理。优缺点

负债管理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更加深刻地认识了银行流动性的本质和来源,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更富于进取性。负债管理理论强调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或组织负债,为扩大信贷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主动条件。

总体而言,负债管理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总结负债管理的缺点如下:1.过多依赖外部条件来实现—三性‖均衡。(条件即金融市场上资金宽裕,利率比较低并且稳定)

2.过于看重临时负债的作用,忽视对银行资本金的重视。3.加大了银行的筹资成本,促使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

基本思想: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进行对应分析,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各方面的搭配,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并实现最大的利润。基本原则

1.规模对称原则。

2.结构对称原则,又称偿还期对称原则。3.目标互补原则。4.资产分散化原则。

融资缺口模型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含义及注意问题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基本做法: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利率敏感性(可变利率)资产与负债和固定利率资产与负债的组合结构,从而改变利率敏感性资金的缺口及其大小,以达到扩大利差、进而扩大利润的目的。

重点: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负债的利息成本之间的差额。决定资产与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性因素是利率。利率敏感性分析是银行利差管理技术的延伸。(二)利差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1.概念:(1)利率差:资产收益率与负债费用率之间的差额。(2)利差: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负债的利息成本之间的差额;(3)利率差、利差与利润的关系:利率差↑→利差↑→利润↑(三)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1.相关概念

(1)—相匹配利率和期限‖的资产与负债搭配的资产与负债:

具有预定的利率差的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相互搭配。一般为具有相同的预定期限和利率差幅,且在数量上相等的、特定的资金来源与运用。(2)可变利率的资产与负债浮动利率的资产与负债

30

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RSA:(利率敏感性的资产)RSL:(利率敏感性的负债)

(3)固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固定利率水平的资产与负债。(四)资产负债的缺口(融资缺口)

1.融资缺口:可变利率资产与可变利率负债的差额。Gap=RSARSL(1)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正缺口(2)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零缺口(3)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负缺口

2.资产负债的灵敏度率(敏感性比率)=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1)资产负债的灵敏度率>1→正缺口(2)资产负债的灵敏度率=1→零缺口(3)资产负债的灵敏度率<1→负缺口(五)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基本原理1.正缺口状况

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

此时,

(1)若利率上升:银行利率差↑→银行利差↑→银行利润↑(2)若利率下降:银行利率差↓→银行利差↓→银行利润↓2.负缺口状况

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

此时,

(1)若利率上升:银行利率差↓→银行利差↓→银行利润↓(2)若利率下降:银行利率差↑→银行利差↑→银行利润↑3.零缺口状况

可变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

此时,利率的上升与下降,不会带来银行利率差的变化;银行会保持一个相对不变的预定利润。

4.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利息收入变动的关系

表6-1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利息收入变动的关系

利率敏感性缺口正正负负零零

预期利率变动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利息收入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31

比较>><<==利息支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净利息收入变动上升下降下降上升不变不变

(六)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策略

1.大银行:进取型利率风险较大;

小银行:防御型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2.市场状况良好,利率走势稳定时:进取型;市场状况不好,利率走势不稳定时:防御型。3.利率水平的不同阶段:

(1)低利率且逐步上升阶段:采用正缺口。

策略:扩大可变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减少固定利率资产和可变利率负债。如:延长借入款的期限;缩短投资期限;增加固定利率负债;限制固定利率贷款;持有短期证券等等。

(2)高利率阶段并渐渐达到利率高峰:正缺口→零缺口。

策略:逐渐缩小可变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数额;并渐渐增加固定利率资产和可变利率负债。如:逐渐缩短借入款的期限;延长投资期限;减少固定利率负债;扩大固定利率贷款;持有长期证券等等。

(3)利率下降并逐渐转向低利率阶段:负缺口

策略:缩小可变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数额,增加固定利率资产和可变利率负债。(4)低利率阶段并逐渐达到—谷地‖:负缺口→零缺口

策略:逐渐扩大可变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并逐渐减少固定利率资产和可变利率负债。

持续期缺口模型

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下,利率风险也来自固定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配置状况。持续期缺口管理就是通过相机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公式

D为持续期;t为各现金流发生时间;Ct金融工具第t期现金流;r为市场利率;设Ct/(1+r)t=pvt,则有:

持续期公式可以写成:

如果把固定收入债券各期将收回的现金流的现值表示为金融工具总现值P0的一部分,即作为一种各期将收回的现金流的现值占总现值,或最初总投入的权重则公式可变形为:

上式把各期现金流的现值表示为金融工具总现值P0的一部分,即各期现金流现值占该金融工具总现值的比例,其和等于1。把这些比率作为权重(wt)分别乘以各期现金流发生的时间,就得到该项金融工具的持续期。持续期在经济意义上还可以理解为该项金融工具各期现金流抵补最初投入的加权平均时间。持续期还有一种近似表达:

P为金融工具购买时市场价格;△P为金融工具价格变动;r为金融工具购入时市场利率;△r为市场利率变动。

上式可以理解为金融工具的价格弹性,即市场利率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关系。由于利率变动对固定收入的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反向的,故其变动关系用负数表示。上式经过变形,可以引出计算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的近似表达式:

二、持续期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定义:

DGAP=DA-μDL

其中,DGAP为持续期缺口。DA为资产持续期。DL为负债持续期为持续期缺口。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基本状态)见书328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商业银行运用一组财务指标和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其经营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组财务比率指标,按实现银行经营总目标过程中所受的制约因素分为四类: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风险指标,清偿力指标。表7-7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指标体系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风险指标1.利率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例2.信用风险贷款净损失/贷款余额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净值贷款损失保障倍数3.其他风险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和风险调节资本收益率。

比率分析法以各类盈利性指标和风险性指标体系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银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杜邦分析法是将银行的经营业绩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内盈利能力和风险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入手进行分析。风险调节资本收益率是指银行按各种资产的风险因子,计算出其用以防止亏损所需要的资本量,再按此资本量计算的收益率。

33

清偿力指标1.资本/资产总额2.资本/风险资产3.资本充足率4.资产增长率核心资本增长率5.留存盈利比率1.资产收益率(ROA)1.现金资产比例2.营业利润率利息收益率)4.净非利息收益率2.国库券持有比例4.贷款资产比例5.易变负债比例3.银行净利差率(净3.持有证券比例5.银行利润率(PM)6.短期资产/易变负债低质量贷款/贷款余额6.权益收益率(ROE)7.预期现金流量比(一)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以绩效评估的各种指标为基础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价,但孤立的指标毫无意义,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说明问题。

两种比较分析的方法:趋势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

趋势比较法是同该银行历史上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银行经营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情况做出预测。

横向比较是将该行的绩效评估指标与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反映出该行经营中的优势与不足。

进行比率分析时需要注意:银行规模的差异,银行经营管理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变化等。

(二)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分析法,将银行经营业绩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内盈利能力和风险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对银行经营绩效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估。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是股本收益率(ROE),该指标有很强的综合性,克服了比率分析法将银行业绩人为地分为几个方面、割裂了相互间联系的缺点,将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状况结合起来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估。

1.杜邦两因素分析法

两因素模型显示股本收益率(ROE)受资产收益率(ROA)、权益乘数(EM)的共同影响。该模型以ROE为核心,较好的揭示了银行盈利性和风险之间的制约关系,较好的反映了银行的经营绩效。

股本回报率(ROE)=净利润/净值

2.杜邦三因素分析法

银行资产收益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将其分解可以扩展为三因素分析模型,能更好地从ROE指标出发分析评价银行业绩。杜邦三因素模型显示,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可以进一步分解为银行利润率和资产利用率两个指标:第一,银行利润率(PM)主要分析银行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第二,资产利用率体现了银行对资产运用和管理的效率。银行的收益资产组合中包括周转快、收益低的短期贷款、投资,又包括期限长、收益高的长期资产,总资产中还包括一定量的非盈利资产。各种资产在经营中都起一定作用,不可或缺。

股本回报率(ROE)=

ROA×EM

=银行利润率(PM)×资产利用率(AU)×股本乘数(EM)3.杜邦四因素分析法

将银行利润率(PM)分解后,可得到四因素的杜邦分析模型。股本回报率(ROE)=

=税赋支出管理效率×银行经营的效率×资产利用率×股本乘数=税赋支出管理效率×资金运用和费用控制管理效率×资产管理效率×风险因素根据杜邦分析法,我们可以看到决定或影响银行股东回报率(ROE)的主要因素很多,涉及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可以据此对商业银行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

34

第十三章

风险(含义、成因)风险类型划分因素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经营的内部因素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竞争风险,国家风险,意外事故风险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盈亏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经营风险,决策风险等。负债风险,信贷风险,汇兑风险,外汇交易风险等。银行的业务范围

风险管理(基本方法、不同类型的管理方法)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图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从商业银行外部纷杂的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识别出可能对银行经营带来意外损失的风险因素,它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风险的识别,不仅要确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哪些风险,还要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但由于银行业务本身的多样化和引起这些风险原因的复杂性,更增加了辨别风险的难度,因此,识别银行风险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简单化与主观臆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财务报表分析法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最直接最方便的风险识别工具就是银行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首先,通过财务报表可以获得各种风险指标,如流动性风险比率、利率风险比率、信用风险比率以及资本风险比率等。

其次,通过对财务报表的静态分析(如比率分析、比例分析等)和动态分折(如时期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可以估计银行过去的绩效,衡量银行目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预测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出可能影响银行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2.风险树图解法

风险树图解法是将商业银行的风险以图解的形式逐层分解,以便顺藤摸瓜,找出银行所承受风险的具体形态。由于风险分散后的图形呈树枝状,故称风险树。这种方法可以使银行清晰、准确地判明所承受风险的具体形态和性质,迅速地认清所处的风险环境并做出科学

35

的决策。

3.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将制定出的调查方案和调查内容,连同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有关资料,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一起发给若干专家。专家们根据调查表所列问题并参考有关资料各自独立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经风险管理人员将意见汇集整理后,再反馈给每位专家。经过多次这样的反复,使意见逐步收敛并汇总成趋于基本一致的结果。4.筛选监测诊断法

筛选监测诊断法的一般过程可分为筛选、监测、诊断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筛选是风险分析人员对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案进行分类,确定哪些因素明显地会引起风险,哪些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因素明显地不大重要。通过筛选使管理者排除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可能产生重大经济风险的因素上。

监测是指对筛选出来的结果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掌握这些结果的活动范围和变动趋势。诊断是根据监测的结果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判断和分析,以判明风险的具体形态。

(二)商业银行风险估计

商业银行风险的估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后,把握风险在量上可能达到的程度。常见的风险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客观概率法。在大量的试验和统计观察中,一定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相对出现的频率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个频率被称为客观概率。商业银行在估计某种经济损失发生的概率时,如果能够获得用于反映当时经济条件和经济损失发生情况的足够的历史资料,则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该种经济损失发生的客观概率。这种方法被称为客观概率法。

2.主观概率法。人们对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频率所做的主观估计被称为主观概率。主观概率法是商业银行拟定出几种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条件提交给所选定的一些专家,由各位专家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根据个人经验对每种经济条件发生的概率和在每种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某种业务发生经济损失的概率做出主观估计,再由商业银行汇总各位专家的估计数值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平均值计算出该种经济损失的概率。

3.统计估值法。利用统计得来的历史资料,可以确定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在不同风险损失程度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相关关系可以用直方图或折线图来表达

利用统计方差和样本资料,可以估计风险平均程度(样本期望值)和风险分散程度(样本方差)。估计方法可以采用点估计或区间估计。点估计是利用样本来构造统计量,再以样本值代入估计量求出估计值。但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这样的估计值不一定就是待估参数的真值。那么,它的近似程度如何?误差范围有多大?可信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就要采用区间估计来解决。区间估计用来表达在某种可信程度上某种风险发生的条件区间。

4.假设检验法,对未知参数的数值提出假设,然后利用样本提供的信息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这种方法被称为假设检验法。和统计估计法一样,假设检验法适用于统计规律稳定、历史资料齐全的风险概率估计。假设检验法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对风险参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提出假设H0,然后构造一个事件A,使它在假设H0成立的条件下概率很小。再做一个实验,如果A在一次实验中居然发生了,则拒绝接受H0。这是因为“小概率原理”认为: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发生了,也就是说导出了一个不合理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假设H0,因此应该拒绝接受假设H0。否则,不应拒绝假设H0。

5.回归分析法,是通过找出间接风险因素和直接风险因素的函数关系来估计直接风险因素的方法。例如,利率风险的直接风险因素是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影响利率水平的有货币

36

市场供求状况、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等多种间接风险因素。如果设直接风险因素为Y,间接风险因素为x1,x2,xn,则回归模型为;Y=b0+b1xl+b2x2++bnXn+u。其中,b0,b1,bn为回归系数,u为随机扰动项。回归系数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出。利用回归方程即可通过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来进行风险估计。

回归分析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在间接风险因素与直接风险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代换或间接代换的方法将非线性形式转化为线性形式来处理。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理

1.风险预防:是指银行对各类风险设置预防线的方法。如:资本充足率,各种损失准备金等。银行可以设置以下几层风险预防线。

(1)充足的自有资本金。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防线是保持充足的自有资本金。所以,从风险预防的角度来考虑,银行的开业资本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各国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将其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巴塞尔协议》也提出了资本风险资产的最低比例,对资本的定义和组成、风险资产的权重等提出了比较规范的计算方法。

(2)适当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银行的自有资本毕竟很小,单靠自有资本来防范风险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在资产份额中保持一定的准备金。

2.风险规避:是指银行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采取避重就轻的处理方法。如:资产结构短期化,投资选择,债权互换等。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规避策略有以下几种。

(1)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即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中,应注意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避免风险过大的投资。在权衡风险和收益时,要在兼顾二者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风险因素。

(2)“收硬付软”、“借软贷硬”的币种选择原则。即在国际业务中,对将要收入或构成债权的项目选用汇价稳定趋升的“硬”货币;对将要支付或构成债务的项目选用汇价明显趋跌的“软”货币。这种策略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预测汇率波动的方向,同时,也与谈判时银行的地位和实力有关。

(3)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债务互换策略。即两个或多个债务人利用各自不同的相对优势(这些相对优势恰是对方的相对劣势,但又是对方急需满足的要求),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互相交换所需支付债务本息的比重或利率种类与水平,达到彼此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地避开风险的目的。主要的互换业务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

(4)资产结构短期化策略。即降低资产的平均期限或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资产结构短期化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增加流动性以应付信用风险,又有利于利用利率敏感性来调整资产负债或利率定价来处理市场风险。它避免了长期性资产所特有的一系列风险。

3.风险分散: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等方法来分散风险。资产种类的分散,客户的分散,投资工具的分散,资产货币种类的分散,国别的分散等。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具体做法包括:(1)资产状态多样化,即力求银行资产的形态、种类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2)授信对象多样化,即银行的授信对象既有企事业单位,也要有各级政府和个人,既有大企业,也要有中小企业;既有中低收入阶层,也要有高收入阶层,同时,还要兼顾到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

(3)信贷资金分量化,即对单一客户的授信额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将单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份额限制在极小的比例之内。若有巨额的贷款需求或证券筹资,则尽量邀请其他银行组成银团共同贷款或投资。在国际业务中,还要注意货币种类的多样化和授信国别的多样化等。

37

4.风险转嫁:利用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如:风险资产出售,担保,保险,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等。商业银行转嫁风险的具体做法包括:

(1)提前或推后结算结汇,即当预计本币将要贬值、外币将要升值时,国内销货商要设法提前收款,出口商要设法推迟收汇。当预计本币将要升值,外币将要贬值时,则国内购货商要设法提前付款,进口商要设法推迟付汇。这种提前或推后的做法应当符合交易规则,为交易对方所承认或接受。调整合同契约条件,如进口商将进口原料卖给生产厂家时要求以外币计价,就将外汇风险转嫁给了生产厂家。

(2)对于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风险损失,可以通过提高国内本币销售价格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3)多头与空头,即银行在预计外汇将要升值时做多头,预计外汇将要贬值时做空头,从而把风险转嫁给交易对手。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对汇率变动方向的预测十分准确,否则就会遭受双倍的风险损失。

5.风险抑制:银行在承担风险以后,要加强对风险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争取在损失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提前采取措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抑制手段有:

(1)掉期交易,即商业银行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通过将相同货币、相同金额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外汇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方法来避免外汇风险,也就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以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方法来防范外汇风险。(2)期货交易,即当前达成成交合约并事先约定结算的利率或汇率,以后的结算不受利率或汇率变动的影响。

(3)期权交易,即投资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签订期权合约,取得在合约规定的期限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证券或外汇的权利。由于期权交易的直接对象不是物,而是买卖证券或外汇的权力,所以购买期权以后既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6.风险补偿:商业银行用资本、利润、抵押品拍卖收入等资金补偿其在某种风险上遭受的损失。抵押品可以是存款、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多种形式。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准备金来弥补损失。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补偿方法有:

(1)合同补偿,即在订立合同时就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如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计入价格之中,订立抵押条款和担保条款等。

(2)保险补偿,即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减少银行风险。存款保险制度要求所有经办存款的机构(投保机构)根据存款额大小按一定的费率将保险费交给某一保险机构。当投保机构无力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存款保险制度来降低或消除因挤兑风潮而使银行倒闭的危险。

(3)法律补偿,即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起财产清理诉讼,尽可能地挽回一部分损失。

内部控制(目标、内容、原则、类型、方法)

一、商业银行风险

1.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能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均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损失的风险。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处理等方法,预防、规避、分散或转移经营活动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安全的行为。

内部控制的目标

38

1、确保国家法律和商行内部制度的贯彻执行

2、确保商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3、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商行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来控制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其经营活动能安全、顺利的进行。

实施原则:1确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权和责任2明确商行各项业务的操作程序3明确商行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的类型

一、按技术类型分为:事前控制、同步控制、事后控制

二、按功能划分:业务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物品控制、人事控制、组织控制

三、按控制范围划分:经营业务控制、内部财务会计控制

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控制法: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二、财务法:风险自留、风险转嫁

银行风险管理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预测是通过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流动性需求的测算,来估计是否发生流动性缺口。银行需要事先通过将部分流动性资产变现或从金融市场上购买流动性等方式来弥补流动性缺口。

二、信贷风险管理

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风险管理一、信用调查和分析

1取得授信对象的相关信息、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2分析授信对象的信用:分析信用程序、信用评级二、信用决策(初次、重复信贷决策原则)三、银行信用追踪四、收账

三、消费者贷款风险管理1信用分析的资料来源2信用分析的评分系统3信用决策

四、不动产贷款风险管理

1商业:引进中介、提高利率水平

2住宅:借款人的现金收入水平和还款意愿的分析、采用浮动利率

39

名词解释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或投资等银行持有的资产不能收回本息,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持有的股东资本相对于资产总值来说很小,只要贷款中一小部分变为坏账就会使银行处于破产边缘。2.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经营对象来看,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纽带的货币资金,而不是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物质商品,因此,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均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损失的风险。3.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来自银行体系之外的不确定因素,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政治局势等所导致的风险,它对整个银行业都产生影响,不可能消除。

4.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来自银行体系之内的行为人主观决策以及获取信息的不充分性所引起的风险,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则来降低和分散风险。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可能性。更确切地说,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违约会导致一方所借出金额遭受全部或部分损失。它指以下任一种情况:如没有履行偿还义务、违反约定事项、经济违约或卷入法律诉讼。6.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在交易平仓变现所需的期间内,交易组合的市值发生负面变化的风险。市场组合的收益是各项交易产生的收益和亏损的总和。任何价值的下降均会形成相应期间内的一项市场损失。

7.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客户的取款需求和未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付的现金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会导致银行出现财务因难,甚至破产倒闭8.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当商业银行以现汇及远期形式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形式持有某种外汇的敞口头寸时,出于银行收入和成本与汇率挂钩,而且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本币价值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因此银行收益可能因持有期内汇率的不利变动而蒙受损失。

9.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非预期变化,对银行收益和银行资本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由于各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同,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不同,市场利率变化对不同银行的影响差别很大。10.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人为的错误以及外部事件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它涵盖了商业银行内部很大范围内一部分风险,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与其他风险一样的关注。11.风险管理

狭义地讲,风险管理仅指对风险的度量,它包括收集风险方面的数据,识别风险并

40

使之量化。广义地讲,风险管理的含义主要是指风险控制,目的在于监测银行各部门从事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14.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等方法来分散风险。资产种类的分散,客户的分散,投资工具的分散,资产货币种类的分散,国别的分散等。

15.风险转嫁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投资,它既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新建、扩建工程的投资),也包括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投资。16.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银行在承担风险以后,要加强对风险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争取在损失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提前采取措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如:向借款企业派驻财务专家,分析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发现借款人财务出现困难,立即停止向该客户的新增贷款,并尽一切努力及早收回已发放的贷款;追加担保人和担保金额;追加资产抵押。19.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第十四章

商行新的经营观念和策略一、确立全行风险管理思想

1在研究风险管理策略时,立足于全行风险管理的高度,使全行都对风险管理大成共识2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风险度

3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严格实行由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基本方法:识别、分散、规避、核对、制约风险

二、确立营销管理的新观念1、确立新的客户群的观念

对企业客户的划分(往来关系、财务状况、资源状况)对个人客户的划分(生命周期、收入和资产、消费习惯)2、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客户满意是一种商品)

3、确立全方位质量管理的观念(市场调查、有效领导、信息充分、人才管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三、策略的变化1、综合银行策略

经营项目广泛、多元化资产组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2、专业化经营策略

银行再造:国际商业银行在信息化浪潮中寻找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实践1、根据客户价值定价

2、业务外包:将原来一部分由自己经营的业务外包给其他机构来处理3、实现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

41

4、建立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

银行的核心能力主要是银行的融资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销售能力以及一些独树一帜的服务手段。

4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商业银行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商业银行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商业银行学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467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