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总结
高校学生军训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军训是高校在校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军训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军训还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于国家、高校和大学生个人来说,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已成为一项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和管理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两个方面。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军训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国家军训管理部门、承训部队、军训基地、军事院校等单位的全面配合和支持;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院系、后勤系统等的全面协作,一致努力。军训作为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大学生个人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训练,促进自身的成长。因此,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创新和推进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就必须立足长远、统筹规划、与时俱进,需要国家、军队、高校和大学生本人等多方的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从高校的角度,以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为目标,为推进高校学生军训工作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学生军事训练,简称学生军训。在我国是指大学、中专和高中学生在就学期间接受的军事训练。学生军训的涵义,与预备人员包括民兵训练是不能等同的。学生军训不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因为,高中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时的年龄一般为16、17岁,还不到法定的兵役年龄,不存在履行兵役义务的问题;即使是高等院校的军事训练,其要求既不是按预备役士兵,也不是按预备役军官(被选定服军官预备役者除外)的规定实施,都是立足于为扩大后备兵员队伍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基础。
(一)学生军训的目的、意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在校大、中学生实施军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兵役法》单独列出第八章“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其中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1.学生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生军训,是兵役法赋予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就学期间的一门必修课,是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兵役法规定,正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缓服现役。这是为了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然而,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宁静的校园生活,容易使一些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淡化”。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则是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履行兵役义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爱国热情的一种好形式。
2.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是当今各国巩固国防的共同选择。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武器不断涌现的今天,军队已成为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社会群体。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技术战争。对付这样的战争,不仅需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意志,更需要具备熟练掌握和操纵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能力。一个没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军人,就跟工业时代缺乏劳动技能的工人一样,是无法在未来战争中一显身手的。开展学生军训,使其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初步掌握现代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为将来无论补入现役部队,还是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都会使兵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大、中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是一种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好兵的好办法。搞好学生军训工作,对于加强后备兵员建设,使之加速从体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中,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军官的路子越走越宽。美国为鼓励学生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由军方给予津贴和奖学金,并一律免费发给训练用的军服和军事书籍,报销一次探亲的往返路费。参加暑期野营训练时,享受服役2年的少尉月基薪二分之一的补贴(约670美元)。“后训团”学员上军事课或进行军事训练时着军服,教育训练与参与管理参照各军种正规院校(如西点军校)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考核十分严格,各类人员、各专业的训练都有标准,每完成一项训练内容都要考核验收。否则,不得转入新课目训练。新学员的考核训练,第一次不合格可以补考,三次不合格就取消学籍。学生毕业时,在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的同时,军训成绩优异者授予现役少尉或预备役少尉军衔,部队需要时至少服现役2年。在英国,学生军训是指在全国普通中等和高等院校开设军事课。高等院校组建军官训练团(队),从大学生中培训和储备预备役军官。在中学普遍招募学生参加学生军训队(亦称“童子军”),陆军招募13~18岁学生,海军招募12~18岁学生,空军招募13~20岁的学生,学习规定的军事科目,为国家储备军官和后备兵员。另外,英国还委托普通高校为军队代培技术军官。如,伦敦、牛津、剑桥等大学,接受了为军队培养专业技术军官的委托。我国从1983年以来,在地方大学选拔培养了4000余名毕业生,到军事院校培训一年后,分配担任军队的初级指挥军官。目前,在全国著名高校建立了委托培养国防建设人才的协作关系。
另外,学生军训,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紧张快速的作风、促进校风、校纪的建设。
国防后备力量与军训之间的关系
一、学生军训奠定了后备兵员的思想根基
国民国防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青年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知识时代,尤其是信息时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归根到底,无一不是来自青年学生。他们素质的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
不容置疑,现在的大中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沐浴着党的和煦春风,在较为富裕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长期的和平环境和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对当代青年学生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有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崇奉西方的社会生活方式,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低级庸俗的东西,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政治责任感和群体意识,进取向上的意志不强等等。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将会影响社会人才的全面发展,就很难在未来世界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青年学生这个根基,以他们的民族精神的增强来辐射、带动全社会的国防观念的增强。学生军训是落实国防教育的极好形式,通过军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系统国防知识和国际安全形势教育,使他们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十几年军训试点的实践证明,学生军训是落实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治本良策,也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明智之举。
二、学生军训培养了后备兵员的军事基础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义务。我国《兵役法》明确规定,学生在就学期间,应该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并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这就明确规定了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当然,公民履行兵役义务还有其它几种形式,但作为学生公民,由于受就学期间环境等条件制约,对履行兵役义务形式的选择有其局限性。因此,党和政府抓住学生公民在校就学这个时机,以法律的手段使其履行兵役义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通过必要的军事训练,使其接受我军宗旨、任务、光荣传统、兵役义务教育,亲身体验军事生活,接受解放军优良传统和品德情操的感染熏陶,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更好地履行兵役义务的体魄和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
三、学生军训训练了后备兵员的综合素质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一系列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还包括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包括强大的常备军,而且还包含高素质的后备力量等等。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了质的变革,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走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国防建设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后备力量的强大关键在于有适应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的高素质后备兵员。大、中学生文化程度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教练,作为后备兵员储备起来,无疑对改善现役军队兵员的文化、科技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几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美国在全国地方大专院校中开设了500多个后备军官训练团,负责学生的军训,其旨不言自明。目前,美军现役军官约70%由地方大学毕业生产生。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动用了约16万的预备役人员和为美军提供装备保障服务的地方产业人员,而这些人员在求学期间都是经过军事训练的。
在我国,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常备军的进一步精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如何提高后备兵员质量,与精干的常备军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之路,已历史地摆上了议事日程。高技术战争需要高素质人才去驾驭。而高素质的兵员,只有从提高后备兵员的文化、科技储备起点才能获得。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民的文化、科技将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公民绝大多数将会有入大、中学校的经历。因此,学生军事训练将在全体公民中形成越来越大的覆盖面,无疑可对提高后备兵员的整体素质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全国地方高等院校有1000多所,年招收新生200多万人;高级中学(包括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24000多所,年招收新生600多万人。显而易见,对这些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并通过军事训练把他们合理储备起来,从而达到寓军于民、寓军于校的目的,这是改善后备兵员知识结构,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输送高素质后备兵员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普及学生军训,是一件利国强军,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各级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应该用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抓好学生军训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学生军训工作当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奠基工程来对待,从对国家民族长远利益负责的高度给予足够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把党的人才战略和教育工作方针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国防后备力量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新时期我国国防建的后备役人员在国防建设的作用国防的强大和巩固,不仅取决于精干的常备军,还取决于强大的后备力量。常备军和后备力量是构成国防力量的两大基本要素。常备军是指现役部队,而后备力量是指国家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主要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他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事训练的大、中学校学生。正确认识和平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适应形势发展,转变观念,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保证。一、预备役的定义和我国预备役的发展预备役(reserveduty),是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包括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公民在服预备役期间,定期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任务,并随时准备应征服现役。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开始建立预备役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士兵预备役分2类:第一类,包括基干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28岁以下的退伍士兵与军外专业技术人员;第二类,包括普通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18~35岁的男性公民。军官预备役包括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退伍士兵、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和经过军事训练考试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以及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类预备役军官,按照规定服预备役已满最高年龄者,即退出预备役。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预备役人员按地区编组,配有武器装备,对训练时间、训练内容、战时任务及其隶属关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预备役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战时能够迅速成建制地转化为现役部队,参加作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组建预备役部队视为增强军队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预备役部队在现代化国防和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预备役部队的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多,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事训练进一步加强,与现役部队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且开始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代表国之一,面临的国际军事问题更加繁多,如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构成其他无序因素的可能有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军备竞赛,可能有非国家行为者的跨边境的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活动等。这些问题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各个方面多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包括常备军兵员补充的重要来源后备役。我国的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3月。分军种和兵种预备役师、团,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授予军旗和番号,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例、条令。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快速动员和作战能力;切实做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预备役师、团实行统一编制,通常按地区编组,由预备役军官和士兵组成,配备一定数量的现役军人作骨干,建有精干的师、团机关,负责组织计划、训练和武器装备管理工作。除配有一定数量的训练武器装备外,作战所需的武器装备有计划地储存在就近的国防仓库。建有各项规章制度,每年进行一次组织整顿和人员调整,并建有训练基地。军事训练,由军区、省军区、军种、兵种按照总参谋部制定的训练大纲组织实施。经过60年建设,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已经迈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直接参战型向支援保障型转变的新阶段。我国民兵中不仅建有炮兵、通信、工兵、防化以及海军、空军、二炮等专业分队,还在地方高科技行业组建了信息通信、医疗卫生、工程维修、伪装防护等信息含量较高的专业分队。民兵武器装备不但实现了国产化、制式化,还陆续配备一批新式防空装备和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所需的装备器材。在现有的51万人预备役部队中,兵种部队占78%,基本形成诸军兵种齐全的新格局。我国还建立了预备役登记统计制度,全国登记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530多万人、登记服预备役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120万人,每年参加军训的大中学生近1800万人,初步实现了征、补、退、储的有机结合,为战时兵员动员储备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人民战争思想、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强质量建设,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常年有近20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边海防执勤,近4万民兵在守卫桥梁、隧道和铁路线,年均有数百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预备役的作用后备力量是国防战略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和平时期,常备军数量是有限的,而能够在战争中动员起来的后备力量则是巨大的。一个国家后备力量的强弱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大的后备力量可以有效慑服敌人,遏制战争爆发或避免战争升级。后备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安全既包括军事安全,也包括关系社会稳定的治安安全,如维护社会治安、抗击自然灾害等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是后备力量的重要职能。这也是由后备力量亦兵亦民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作为民,这支力量的基础是广大民众;作为兵,这支力量有着军事组织的特性,不仅指挥畅通,且经过一定的教育训练,组织纪律观念强,军事素质好,具备了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特点。1998年6至9月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500多万名民兵、预备役官兵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而唐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等抗震救灾过程中,当地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自救和外地民兵预备役志愿者的参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备力量是常备军兵员扩充的重要来源。常备军的一方面是需要征兵补充,另一个方面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直接转服现役扩充。现代战争爆发突然,破坏性强,且战场前后方分界线相对模糊,仅仅依靠常备军是不足以应付任何一场战争的,因此,未来战争对战时兵员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迅速动员了24万后备人员调服现役,布什总统还授权国防部视战争需要可征召100万后备役人员。第二次海湾危机,为应付美国可能实施的打击,伊拉克动员每天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高达100万。战时,常备军的扩充主要是依靠后备力量的动员来补充,这是我军的传统优势,也是我国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一项兵役制度。在国庆阅兵中首都预备役官兵再次受阅,是唯一端枪徒步方队,平均年龄最大成分代表最广齿轮、麦穗、五星……一个完美组合;作为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武装集团,预备役部队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又是参加经济建设的突击队。每年大学开学之初就会安排军训和军事理论课学习。学生军训,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军事基础知识教育和必要军事技能教练的活动,是法律赋予每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储备高质量后备兵员的有效手段,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奠定了后备兵员的思想根基、培养了后备兵员的军事基础、训练了后备兵员的综合素质,还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发展,为了集体而努力奋斗。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在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其政治素质、端正爱国精神、拓宽眼界,顺应时代、#坚韧精神品质方面教育大学生,要求我们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认识历史,增强爱国情操,认识世界,认识现实,努力学习和账务国防知识,积极参加军事训练,自觉履行国防义务,锻造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智力素质。我们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军事理论课就是培养我们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为国效力的精神。现代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人民的战争,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必须依靠于人民的力量,我们就是未来战争而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曾记得一位教官说过:“你们是具有高素质的一代,如果我们的军队就是你们,那么这支军队此是一个所向披,不可战胜的军人。”祖国的重任肩负于我们身上,祖国仍需加强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民族意识学成报效祖国。
大学生军训心得
说到大学后的这次军训,无论是军训之前或是军训已经开始的前几天,我的内心都是极不愿意的。因为初一、高一的两次军训已经是绝对的刻骨铭心,刻骨铭心的艰辛疲惫,而大一的军训早就耳闻其无聊至极。因此,我是不抱有任何期待开始本次军训的,态度也并非百分百的认真。但是军训的第一天,特别是站军姿,就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尽管前两次都学过站军姿,但此次站军姿,我的动作依然不标准,依然坚持不久。一连几天站军姿,依然还得教官不断纠正:“右边肩膀后面一点,高一点,左边肩膀往前一点。”每天每次如此,时至今日,我每天最害怕的还是站军姿……
“站军姿是最基本的,是其它一切动作的基础。”教官说道。但是这最基本的站军姿,对我来说,却是最难的。由此我清楚自己必须纠正自己的态度,用端正的认真的态度来面对军训,并从军训中提升自己,无论是站军姿、队列训练还是锻炼耐心、意志、坚忍、团队精神等,用学习的积极的态度认真参与军训的每一项训练。军训开始后才发现,其实军训并非如师兄师姐们所说那么轻松或无聊,虽然没有像初中、高中军训时那样站在烈日下曝晒,没有那么大的训练量,虽然练习的动作都很简单,但要让那么多人行动要像一个人一样的确定是件不易的事。一天军训下来,还是挺累的,特别是夏日炎炎,太阳好像要用全部的光和热融化这个世界,整个场地好像一个蒸笼,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纹丝不动站军姿,不厌其烦练枯燥而烦琐的动作,汗水像决堤的洪流,顺势直下,怎一个“挥汗如雨”了得!我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一圈又一圈的痕迹。汗水沿着脸颊一滴又一滴地滑下,热气充斥着我们的鼻翼。军姿已站了三十分钟了吧,脖子好酸,脚的刺痛感越来越清晰,教官说还有60秒,可是我数了好几次60了,为什么还不到时间,似乎一秒就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每一天站军姿都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可以坚持更长了……
尽管有点辛苦有点枯燥有点累有点烦,但每天还是过得挺开心的。在训练过程中,总有同学闹笑话,大家笑成一团。一到休息时间,同学们一起聊天、开玩笑、唱歌,或者教官跟我们谈起他的军营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的快乐时光。其实,我们的教官人很幽默,他不仅讲笑话给我们听,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还教我们唱歌,这使军训生活变得丰富精彩。教官不会那他的身份压我们,感觉还是挺可亲可爱可敬的!教官身上的好奇心、好学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会好奇的摆弄单反相机,这些时候总会觉得他离我们很近,感觉不到一点架子。很庆幸也很感谢,谭教官挑了我们这个连并带领我们一起渡过15天的军训,谢谢!
通过军训,我们同学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了,以前没有很多机会大家一起接触相处,在这个军训期间,我们分享身边的趣事,分享喜欢的书、电影,分享烦恼,分享各自的家乡话,一起吵吵闹闹,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尽管每天还是会数着军训还剩多少天,每天还是会想今天不用军训该多好,但是每天还是会认认真真地训练,过好军训的每一天。希望接下来军训的日子,大家都过得好好的,训练得像个兵似的,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军训,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在7月份之后,它注定不再陌生。
曾听师哥师姐说,大学军训非常辛苦,交大在这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说,军训时你能拿多少东西就都拿过去,什么防晒霜、花露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蚊香、蚊帐、零食等等,都得拿,不然的话你军训就会过得特别苦!我却不那么想。军训有那么恐怖吗?军训难道就不该苦吗?我们大学生就不该吃苦吗?我们军训不是来享受的,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与军训这个主题无关的东西?我们是来被蹂躏的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正因为抱着这个信念,我轻装来到了现在我们这个大兴基地,接受大学生军事训练。从刚来这里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轻车熟路,从最初的娇气稚嫩,到现在的阳刚成熟,军训让我成长了很多。十来天的军训生活总结为一句话:军训有苦有甜有声有色!军训有苦。
军训的苦,是天气炎热之苦七月的太阳是火辣的,尤其在万里无云的这里,这种热被无限放大了。40度的高温持续了好几天,吸热的水泥地到傍晚都还透着热气,汗水如廉价的自来水般不要钱地涌出,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一天都如同在火炉中度过。军训的苦,是严格训练之苦稍息立正、行进间转法、站军姿、俯卧撑、深蹲、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各种训练严格而枯燥。一遍不好来两遍,两遍不好再三遍,重复重复再重复,标准标准再标准,十天如一日的训练,一日似十天的漫长。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是从未有过的,它必将牢记于我的记忆之中。军训的苦,是整理内务之苦床单要平整、脸盆里只能放毛巾和牙具、牙刷在左牙膏再右、床下物品成一条线、床上除被子之外什么也不能放、被子叠成“豆腐块”一系列的硬性规定让你没有自己的个性空间,在这里,整洁统一才是王道!被子没叠好,掀了重叠,每次叠军被不亚于一次训练,叠好之后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军训的苦,是早晨起床之苦再也不能睡懒觉了,再也不能享受被窝里的安逸了,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得起床整理内务,之后饭也不吃就马不停蹄地集合去出操。最惨的是拉练那一次,早上4点多就被迫起床,强忍着睡意,终于撑了过去。军训有甜。
军训的甜,是训练成果之甜每当我做好一个动作,我都能感觉到一阵欣慰,因为我的汗水没有白流,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这是一种亲力亲为的满足感,这是一种稳步提高的自豪感,我的军事素养得到了锻炼,丰富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完美了自己。军训的甜,是互帮互助之甜在长达20公里的拉练中,能够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疲惫了,我们相互鼓励,相信一定能够走下去;摔倒了,我们彼此搀扶,一起行走在大兴归途。通过这次拉练,我们的友谊更深了,凝聚力更强了,同学友谊得到了升华。军训的甜,是亲友关心之甜身在异地,特别是在这封闭的军事基地里,难免会有些许的孤寂之感,联系外界的唯一工具--手机此刻似乎变得不那么僵硬冰冷了。朋友的一条短信,简短而充满关切;爸妈的一个来电,冗长却饱含温情。每当这些信息或电话传过来时,我的心就会变得很平和,白天军训所受的苦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好了,饭也吃得下了,训练也努力了,看谁都顺眼了。军训的甜,是偶尔加餐之甜当领导来视察,就是我们加餐的时候。看着领导们的身影,我们仿佛看到了鸡腿、可乐、西瓜!每一个领导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们脸上更是灿烂,这绝对是发自内心,毫无一点做作的成分。领导,你继承了交大的优秀传统,鸡腿、可乐、西瓜在这一刻灵魂附体,领导是最可爱的人!军训有声。
军训的声,是嘹亮口号之声训练场上永远也不缺乏刚劲有力的口号,“扬我军魂,壮我军威,七营电气,永争第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千万人的力量可移山!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千万人的声音可震撼你的心灵!整齐有力的口号声将队列动作表现得极为精彩,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军训的声,是激情拉歌之声在休息之余,班与班,连与连,营与营,经常可以听见此起彼伏的拉歌声。比比谁的声音大,比比谁的声音齐,比比谁的声音强。拉赢了,士气涨,坐看对方脸红样;拉输了,唱支歌,没什么大不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各种拉歌策略战术层出不穷,赏心悦目,令人在竞争之余,也休闲了好几回。军训的声,是默契合唱之声合唱,不仅要嗓门大,还要音准,军歌讲究的是有气势、节奏感强、铿锵有力。在这次的合唱比赛中,我们电气学院所代表的七营夺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作为合唱队的一员,我为自己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所有电气学子之荣誉,它的声音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军训的声,是教官呼喊之声每一支队伍都有一个指挥官,而他的存在决定着整个队伍的基调,他就是整个团队之灵魂!我们的教官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铿锵有力的命令从他们的嘴里传出,他们喊得响我们就喊得响,他们气势强我们就气势强,一荣俱荣一强俱强这种理念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军训有色。
军训的色,是肃穆军绿之色在军营里。绿色是永远的主色调,变幻的迷彩比比皆是,如一片片揉碎的梦,惹人遐想。每一件军装都是棱角分明,简约而不简单。搭配上贴近自然的迷彩,庄严中流露着平和,稳重里散发出大气!军中之绿,是为激励;军中之绿,创造奇迹!军训的色,是娇艳鲜红之色无论你在哪里,有一种颜色你始终都忘不了,那就是五星红旗的颜色!在充满绿色的军营里,随风飘扬的红旗独树一帜,颇有点“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红色象征着激情,正如我们一样,从来不惧挑战、不惧困难,做任何事都有饱满的红色激情!军训的色,是纯洁白皙之色提起白色,就让我想起了咱们军训基地里的馒头。基地的馒头,个大、色白、味纯,每一个都一般大,早餐吃饱全靠它!每一个馒头背后都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尽管大同小异,但充满传奇,在此我对馒头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军训馒头,实在是居家旅行、散训军训,必备食物!军训的色,是五彩斑斓之色军营里并不枯燥,因为宣传组的同学们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细致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宣传画:或是神圣威武的巨龙,或是深沉稳重的坦克,或是积极向上的标志,或是抽象写意的logo,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十六天的军训,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里,头发短了,汗水流了,皮肤黑了,嗓子哑了;但是在这里,气势强了,精神好了,腰杆硬了,身体壮了。感谢军训,让我得到了成长。感谢军训,让我懂得了纪律。感谢军训,让我学会了坚持。感谢军训,让我获得了自信。感谢军训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军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军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