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体会
“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心得体会
河子西乡大房子村工作组队员:闫勇
通过近二个月的“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使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当中学不到的东西,也使我对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决策。
(一)“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有利于增强与群众沟通能力、为群众办实事能力。
区委提出的“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工作,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农村发展经济,让农民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过上文明、民主、富裕的生活,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帮助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和在群众中开展智力扶贫,解决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和群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扶贫造血”的作用。否则又会出现“工作组一走,集体经济项目跟着跑,群众贫穷继续有”的怪现象。因此,我们驻村工作组一到,就把发展集体经济和开展智力扶贫作为驻村工作的最终目标来统筹规划,一件件来认真抓好落实,并沿续下来。工作人员按照责任分工到所负责村庄进行调查,采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形式从而调查民情。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制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借助这次机会,与农民朋友们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地进行沟通,倾听农民朋友的心声和期盼。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推动下一步工作有效开展。(二)开展“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有利于掌握农村一线情况
这次下基层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身入”,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的“心入”。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期盼,为改进工作、解决干部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困难积累经验。在下基层过程中,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零距离”的交流,聆听他们朴实的语言,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最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盼。
与群众的交谈过程中,我细细地品味群众质朴的话语,用心记录大家谈到的问题。村里穷、路不好,盼望新农村建设早日解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村小学校舍虽然修建了,但教师力量不够,教学设备简陋,盼望暑假后增添师资力量,解决娃们的上学问题。
(三)开展“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有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是有利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这次“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重要内容就是宣讲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把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农资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文件进行汇编,并将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普及百姓的民生政策一起编制印发给群众,做好解释和宣传,让群众掌握政策。二是有利于培养起群众的法律、法制观念与意识。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民事案例,给群众讲法律,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条例,让更多的群众知法懂法。
二、通过“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工作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煅炼和提高。
一是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为了做好“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锻炼工作,我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乡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五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让我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常言说得好: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只要我们真正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就能得民心、受民敬。下基层空喊口号,老百姓很反感,下基层哪怕是做一件实事,老百姓一辈子都感激你!
201*年7月31日
扩展阅读:挂职体会
于高处修身于实处做事
乡镇副职挂职体会
铜都镇挂职副镇长陈忠宝
201*年1月13日,经公开选拔和组织安排,我正式到铜都镇任挂职副镇长。弹指间,已过去一年零三个月。挂职这一年多来,感慨良多,却不知如何落笔,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需要诉说,也有太多的感悟需要总结。对我而言,挂职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磨练,它对个人的成长、工作经验的积累、人生态度的修正,都将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不想说太多冠冕堂皇的话,只想用最真切的语言来对一年多的挂职体验作一次真诚的总结。
副镇长是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工作的重心是与群众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落实上级政令的同时还有考虑到群众的诉求,如何把政策贯彻落实好的同时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是对一个副镇长综合素质的考验。挂职期间,我分管文体、广电、旅游、教育、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和信访等工作。要做好各项工作,对一个基层干部队伍里的新兵而言,挑战极大。众所周知,文化教育工作是清贫的,事情很多却没有足够的项目和资金等支撑,但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值却很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中,很多时候显得心有余
而力不足,甚至也会出现一些悲观的情绪。但现实如此,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每一点政策资源,想方设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如此,或许是对己对群众最大的安慰。
总结一年多来的工作历程,有几点体会至为深刻。脚踏实地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记得《菜根谭》里有这样一句话:“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它说明一个道理,人要成事,须脚踏实地,不求虚名,不要被功利主义迷惑了双眼,否则将一事无成。很多人说这是个浮躁的年代,能真正沉下来做事者已经不多,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讲,这种浮躁的心态更为突出。作为一个刚步入领导岗位的年轻人而言,初期的确存在急于求成的想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急躁的心渐渐趋于平稳。急功近利只能害了自己也坏了工作。如文化建设工作,想法很多,但还得从小处做起,哪怕只能为各村配上几本图书几台电脑,也是为农村文化事业添了片砖瓦。教育上,有很多寄宿制的农村孩子缺吃少穿,大的做不了,哪怕为孩子们争取到几块钱的补助,几斤大米,几件衣被,也是对他们的鼓励的关爱。一个行政村的饮水困难我解决不了,那就先筹集资金解决一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哪怕让一个百姓喝上安全卫生的水也是好事。如果每天只想着要争取大项目大工程,做大事,而忽视了这些小事,那最
终的结果可能是大事没做成,小事也做不好。好高骛远成不了事,唯有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从实事做起,才能从量变渐渐到质变,人生和事业的飞跃,不是一步能登天的事情。
团结和谐是促进发展的基石。作为一名新干部,如何融入新单位的氛围中去,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新人的加入,一个团队的原有格局势必会被打破,重新整合需要多方的理解和配合。再好的团队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不避讳的讲,对于新人,周围的人会出现多种心态,有观望的,有蔑视的,有嫉妒的,有不以为然的,也有设置障碍的。如何化解这些隔阂而尽快融入团队,不因自己的加入而使团队产生裂痕,是新同志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年多来,我始终努力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坚持原则的同时兼顾他人的感受,尽力维护班子和干部职工的团结,争取他人信任和支持,而不是以副镇长自居,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当然,这项工作是带着痛苦的,但为了大局,为了工作,也为了自己的成长,必须努力使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和同事,谁都想让自己能在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里工作。一年多来,我得到了其他同志的信任、鼓励和支持,虽然自己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加强学习和改进,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和谐的氛围,这也是最可贵的收获了!
加强自律是人生成长的保障。作为一个新干部,如果没有自律的意识而随波逐流,最终只能害了自己。组织上派我们挂职锻炼,考验的就是我们是否能在社会大潮中稳住躯体和灵魂,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清白。“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自律表现在纪律上讲党性、工作上讲原则、作风上讲道德。如果我们思想的防线一旦松懈,也许就会有人趁虚而入,各种诱惑便会接踵而来,也许在不经意间便落入别人的陷阱而不自知。保持精神和人格上的独立,是清廉者最基本的操守,否则失去的不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失去灵魂和尊严。作为一个年轻干部,如果不从开始做起,那将会步入不可回头的深渊。挂职一年多来,我努力地融入新环境的同时,也在努力地与某些现象划清界限,别人说清高也罢,有时候,清高一点也未必是坏事。
挂职是辛苦的,苦在其心;挂职是快乐的,乐在其志。苦在其心,是有心而无力;乐在其志,是有志才能进。一年零三个月的挂职生活,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智也开启得多。工作九年多来,虽然工作几经变换,从小学到中学到党校老师,再到特区管委会的中层干部,所经历的人和事只有挂职这一年多的万一。挂职让我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更多做人从政的道理,但不变的是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与向往。无论挂职后何去何从,挂职
期间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驿站,它将永远提醒我生活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它让我明白,只有从高处修身,提升个人修养,于实处做事,提升办事能力,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挂职期间,没有做出多大的成绩和贡献,但我想,能从中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宝贵的收获,因为,这只是一个起点和基础,当然,这个起点和基础至关重要!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百名干部驻农村挂职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