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走教育信息化之路,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李家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小学创建于1945年,现校舍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70名学生,教师30人。自建校以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以校长、主任为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及现代信息教育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基本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积极推进班级网络终端显示建设;目前,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实际使用的电脑近100台,基本实现教师学生人手一机。全校12个班级全部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学校还高标准建成2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1个学生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同时,学校还对教育信息环境进行完善。积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教育教学软件,积极实行电子白板备课。近二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响应。目前全校95%以上的教师(男教师不满50周岁,女教师不满45周岁)都要能够学会使用白板上课,100%的中青年教师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教研组教师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
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目前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部覆盖了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办学水平。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合作学习、施展才智的舞台,学校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注重教育创新,确立“以用为本”的思想。
(一)注重教育观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观念。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一刀切”教学方法,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封闭僵化的教学方法,推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实验仪器、投影仪、音像设备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四)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今后的打算(一)、教育观念的转变1、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还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
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我校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任重而道远。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李家小学的每位教师都已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促进李家学校的长足发展。
扩展阅读:李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提升内涵的一个突破口。为改善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管理,提高信息化设备应用的绩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师学生的发展,我校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我们学校信息化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
为了使我校信息化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发展的轨道,于201*年9月成立了“民族寄宿制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陈本乐,副组长:廖昌继,成员:孙加艾,李枝明,侯永甲,段应芬,杨荣钦,罗婷婷;制定了《民族寄宿制学校计算机房管理制度》、《民族寄宿制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了每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校园局域网、Inter宽带网的畅通,保证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二、明确职责,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信息中心定岗定责。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能各施其职。
三、远程教育工作和上传接收工作
学校信息员每天按时打开计算机做好资源接收工作,并把接收的资源归类管理,方便了各学科教师。每天打开教育信息网至少两次,及时的收发县教育局传达的各种文件。学校的各种活动也及时的上报到教育信息网平台。
四、加强师资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因此我校从201*年9月就开始一直把教师培训当作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学校组织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有计划的进行计算机培训,从最简单的汉字输入、到能用word编制教案,用powerpoint制幻灯片等阶段性、螺旋式提高培训。现在我校青年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打制教案、编排试卷,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幻灯片,这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计算机房走进各学科的课堂,使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五、存在问题
1、学校教师信息化观念仍有待提高,表现在教师知道信息技术的重要,但传统教法、习惯和危难情绪影响他们不愿自主积极钻研信息技术。即使学校有电脑培训,但由于缺少使用电脑的积极性,造成了“今天学会,隔天就忘”的弊病。
2、信息组成员的电脑技术有待提高。六、未来信息化建设工作设想
1、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采购必需的信息化设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施。2、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保证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开展课件制作比赛,激励教师的制作积极性。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4、进一步向学生开放学校信息化设备资源,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5、学校管理继续向信息化迈进,加大研究力度,学校教务、教学成绩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测试等领域逐渐实现信息化。
李家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小学创建于年,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70名学生;教师30人。自建校以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以校长、主任为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及现代信息教育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基本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积极推进班级网络终端显示建设;目前,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实际使用的电脑近100台,基本实现教师学生人手一机。全校12个班级全部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学校还高标准建成2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1个学生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同时,学校还对教育信息环境进行完善。积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教育教学软件,积极实行电子白板备课。近二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响应。目前全校95%以上的教师(男教师不满50周岁,女教师不满45周岁)都要能够学会使用白板上课,100%的中青年教师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教研组教师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目前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部覆盖了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办学水平。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合作学习、施展才智的舞台,学校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注重教育创新,确立“以用为本”的思想。
(一)注重教育观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观念。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一刀切”教学方法,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封闭僵化的教学方法,推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三)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实验仪器、投影仪、音像设备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四、今后的打算(一)、教育观念的转变1、教学思想的转变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
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还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我校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任重而道远。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校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很好地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