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一业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杨凌的上川口村是远近驰名的“锣鼓村”,这里生产制作的锣鼓驰名中外。201*年赠送给江苏华西村的“天下第一鼓”就出自上川口,这只大鼓鼓身最大直径3.68米,高近2米,鼓面由一整张黄牛皮制成,面积达到10多平米。鼓身彩绘4条腾龙,需要站在专用的大鼓台上才能敲打。
在上川口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锣鼓,这里的农民依靠锣鼓制造产业迅速致富,成为“一村一品”工程中的示范村。目前,全村生产加工铜鼓乐器的农户有23家,其中,企业化大户有6家,解决本村群众就业300余人;年可加工原铜175吨、牛皮3万多张,生产铜鼓乐器92个品种6万件;年销售收入2300多万元,利税210万元,带来的收益占到全村人均纯收入的42%。
上川口村人制造锣鼓乐器发出悦音,悦音远播让世界知道上川口村
图1(天下第一威风鼓)
该村锣鼓加工业从十八世纪的清代开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西北享有盛名的锣鼓生产专业村。改革开放以来,锣鼓加工这一传统手工业在上川口村再度兴起。一时间,个体私营作坊遍布全村。
目前,全村常年从事锣鼓生产加工的农户有50多家,其中28家农户已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并齐聚杨武路沿线,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锣鼓加工一条街。全村年处理原铜近200吨,加工牛皮3万多张,可生产铜鼓乐器产品92个品种计6万余件(套)。产品畅销甘肃、青海、西藏、河南、浙江、江苏等26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该村加工的“新声牌”铜器、“威风牌”锣鼓和“宏达牌”牛皮鼓在西北铜鼓乐器行业负有盛名。
全村通过合理分配劳动资源,整体调控稳步发展,整合优势将锣鼓制造作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经营”联动经营新模式。盈利模式通过口村锣鼓拓国内外过媒体的传,借助的方式提化价值,的收入。经验启示
上川按照一村营理念,
工加工制图2(曾副主席击鼓留念亭)
口村群众一品的经在保持手创立上川品牌,开市场。通多渠道宣概念营销升锣鼓文获得可观
造这一传统加工特色的同时,通过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努力改造传统生产工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农户家庭生产的基础上成立了锣鼓乐器加工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生产程序和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和价格,精心打造具有上川口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理念
上川口村将进一步弘扬一村一品的生产经营理念,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规范行业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把锣鼓加工这一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其不仅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门路。
据了解,在杨陵区像上川口村这样靠“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的村子越来越多,大寨乡西卜村群众有养牛的传统习惯,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先后建成2座能容纳500头奶牛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全村奶牛存栏583头,年产奶量1500余吨,年销奶收入290多万元。官村新村规划占地280余亩,计划到201*年全部完成,新村分为三个功能区:小麦良种培育基地、村民居住消费小区和奶牛养殖小区。到201*年底,他们要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的确,在杨陵,时时处处感受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专业村、奶牛养殖专业村、无公害果蔬生产专业村、畜牧养殖专业村、民俗生态村、西北最大的锣鼓生产村、商业贸易专业村仰仗全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了杨陵鲜明的特色附:鼓的加工程序1、选料、下料。
2、解鼓板。根据不同的鼓腔,在下成小料的毛坯上切割,然后堆放晾晒。3、烤板。将晾晒干透的鼓板整齐置入烤炉内,继续烘干。
4、做鼓腔。将出炉的干板按要求精细地胶合成鼓腔的毛坯,要求无次品板出现,无漏缝,圆要标准。
5、齐腔口,刮腔面。要求腔口平整,腔面要光滑。
6、上皮。将泡好的牛皮蒙在做好的鼓腔上,用拉绳上紧,确认牛皮的力度已达顶点,再风干晾晒后钉上鼓钉。
7、抛光、上漆。将成品鼓从架上取下后,进一步对腔面抛光、打磨,最后油漆处理,成品入库。创新性
201*-5-7作者:李炎青成员:呼景峰
陈旭东汪东东王啸
扩展阅读:一乡一业
新民市张家屯乡“一乡一业”发展规划
发展支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农民致富、农业振兴、农村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必须坚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我乡“一乡一业”产业发展规划。一、自然情况。
张家屯乡地处沈阳西102国道705公里处,全乡12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67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77.8平方公里,全乡17000人,农户4900户,耕地面积67825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白菜、土豆、大葱等时令蔬菜。全乡80%的农户及劳动力从事蔬菜种植,农产品运销全国各地。同时东北大米,淡水鱼养殖势头强劲,是真正意义上的蔬菜之乡、鱼米之乡。二、总体思路。
近年来党委政府以“工业立乡、农业富民”为主导思想,发展农村经济,去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10650元。今年乡党委、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一乡一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新步伐,全乡正朝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方向发展。
三、“一乡一业”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
今年乡领导班子一开春就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根据本乡实际和区位优势,进行了科学的发展规划。突出抓好“一乡一业”,由于蔬菜种植是我乡的支柱产业,有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成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大家提供技术服务。于是确定了蔬菜种植作为“一乡一业”发展目标,继续做张家屯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张家屯乡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交通以乡一号公路贯穿全乡南北村屯,国道102线横跨全乡东西区域,为“十”字交通大动脉,近两年土岗、三家子、董屯等村新修农田作业沙石路25公里,采取村屯自筹、政府补贴等方式新修桥12座,涵53个,极大的提高了防洪抗涝能力,改善了农户必要的交通生产条件。全乡五年内逐步改善现有农田路网现状,采取多种方式,想群众所想,为民办事实,改变落后的交通环境,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在已有的哈太鲜玉米品牌“哈鲜”外,还要多注册张屯其他裸地菜品牌,提高张屯裸地菜的知名度,201*年全乡新建冷库2座,投资240万元,占地49亩,达到青贮鲜玉米300万棒,冬贮白菜200吨,土豆150吨,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300-500元。五、近五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原则
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逐步推进、效益永续的原则抓好全乡支柱产业发展工作,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牢固的经济基础。
(二)规划目标
在近五年内我们将实现蔬菜、鲜玉米、腌菜、养鱼四大支柱产业“板块战略”目标,即四大支柱产业在12个行政村中分别形成“板块”,做到相对集中,各显特色,相互带动,快速发展。
我们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途径,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努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格局向前发展,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抓好优势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产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模。力足资源和传统优势,高标准定位,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大乡发展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进一步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打造特色乡、特色村。同时加大绿色无公害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到201*年建设以哈太堡村为主的3万亩鲜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以崔三家子为主的3万亩裸地菜生产基地。
第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组织化程度,将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并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转化能力,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如鲜玉米深加工,制做玉米汁、玉米罐头等产品及腌菜深加工等,组建一批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组织等,通过他们的内外联作用,以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形成。
第三,培育典型模式户,发挥典型辐射作用,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典型村屯形成。根据各种产业发展情况,加大典型模式户的树立与培育力度,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头作业,鼓励向农村规模经济转变,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专业村屯的形成。
(三)发展建议
结合本乡实际情况,通过窖藏保鲜冬贮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把三家子村、土岗子村作为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到全乡,争取做到家家有地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能够达到蔬菜错季上市,最终实现“地上一个张家屯,地下一个张家屯”,切实的提高农民收入。
大力推广家庭沼气池,用沼气工程技术处理人畜粪便,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又能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政府的资金扶植,村里配合宣传,让农民体会到沼气池的优点,做到自发自愿建设沼气池,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乡镇。
未来五年,我乡将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安全稳定,农村安定有序,农民安居乐业,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和“一户一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目标,为把张家屯乡建设成为绿色产业乡、经济文化强乡而努力奋斗!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一乡一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一乡一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