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厚积薄发在那绿色的小山村
马峪乡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近年来,清徐县马峪乡西迎南风村把发展葡萄种植、葡萄采摘和休闲观光旅游作为该村“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依托地理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西迎南风村位于清徐县马峪乡西白石沟中段的葡萄主产区,距县城6公里,全村有110户,300余人口,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主要经济来源为葡果种植,201*年全村人均收入12700元。
马峪乡是清徐葡萄的主产区,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素有“葡萄之乡”美称。以马峪为主产区的清徐葡萄早在解放初期就同新疆吐鲁番、河北宣化、安徽萧县被列为全国四大葡萄产区。西迎南风村处于马峪乡葡萄种植的核心区域,尤其葡峰山庄一带,地处东经1113011230,北纬3738,属于全球葡萄生长的黄金纬度带。马峪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1*多年前的汉朝,有着深厚的葡萄文化底蕴。历史上当地群众中就流传有“马峪有葡萄,相传至汉朝”的说法。西迎南风村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总数2577小时,日照率达到58%,无霜期达118天,年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0℃,符合葡萄生产所需的水分、光照。
二、几点做法
1、政府引导,科学规划
马峪乡党委、政府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在西迎南风村大力扶持葡萄种植产业,及时制定了《马峪乡发展都市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马峪乡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奖励办法》等方案。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发展“一村一品”方面成绩显著的村和个人给予重奖。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带领下,西迎南风村的葡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亩,年产优质葡萄300多万公斤。
马峪乡政府通过组织协调、整合资源、集体规划,积极为西迎南风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引进新技术等方面申报项目、资金倾斜,让农民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实惠。仅201*年清徐葡萄采摘节接待游客24万人次,直接带动葡萄销售达300余万斤,比上年增长11%;“农家乐”接待人次达到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直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3300元,同时拉动了周边葡萄种植户的收入。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旅游、餐饮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局面。
2、科技支撑,加强培训
尽管西迎南风村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但仍然属于经验种植和“老天”配合,在新品种技术和日常管理上存在不足。乡生态办、农科站、村委会等部门积极联系市、县科技局、农委、果树所等部门,指导群众实行精细化生产管理,采用生物技术控制病虫害,推广“葡萄套
袋”、避雨栽培等生产技术。同时,根据葡萄生长的不通阶段定期聘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技术传授,确保了西迎南风村葡萄真正优质、安全、营养丰富的产品。今年上半年,由大学生村官、西迎南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建创办的清徐县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村民举办了七期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和两期农家乐培训班。
3、鼓励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化经营
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专业大户、种植能手、农村经纪人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西迎南风村在大学生村官任建的带领下创办了“西迎南风村葡萄协会”,把管理延伸到葡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通过会员的形成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在第九届村委换届中,我乡大学生村官任建被高票选举为西迎南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就积极领办“清徐县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该社已发展社员110户,基本覆盖葡峰山庄所有葡萄种植大户,辐射带动葡峰山庄周边8个葡萄种植村1000余农户。合作社围绕“发展高优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主题,以“服务客户,富民兴村”为宗旨,成功创建“葡峰山庄景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新模式,注册了"葡峰老农"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格局,形成葡萄山庄优势产业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西迎南风村属于山区村,葡萄种植地都是通过人工修整的山坡、半山坡,水利设施不完善,仍然属于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葡萄储存技术落后,一方面很难满足城市人群的购买需求,另一方面存储量很少,大多农户不得不在入冬前低价出售。
2、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后劲。虽然通过举办“采摘月”等活动,西迎南风村"葡峰老农"品牌初步形成。但是一方面受葡萄生长期限制,采摘活动和农家乐存在很大的季节局限性;另一方面“采摘月”活动基本靠乡政府来统一安排实施,本身并不专业,农家乐也没有统一的机构或公司来经营,农户各家接待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管理和有序的经营环境,影响了未来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其次,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接待能力和接待质量,旅游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葡萄标准化生产滞后,农民群众品牌意识不强,农户都采取散户零星种植,集约化程度不高,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包装粗糙,目前除日前合作社外没有属于自己的包装盒;销售方向也只大多针对集贸市场、水果批发商,很少能进入超市等高端市场。
四、思路对策
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抓好招商引资,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引进和培育有经验的企业进行投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及参观景
点、休闲场所的建设,对西迎南风村的葡萄采摘和农家乐旅游进行统一策划、品牌营销、规范管理。积极与旅游公司、电视台等媒体提档次和对外知名度。加快山西费尔蒙酒庄高档葡萄酒建设项目,推动山西葡萄酒有限公司、野泉酒业等本土企业项目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延长葡萄加工链条。
2、优化旅游环境,打造西边山生态旅游区。一方面以葡峰山庄为核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长廊、露天演艺厅、葡萄示范园、拓宽停车场等工程,提高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建设中国葡萄博览园和葡萄酒堡等标志性项目,提高旅游档次,逐步实现葡峰山庄由普通假日旅游向商务接待延生,由季节性度假向长期休闲拓展。其次,打造精品线路,将周边的香岩寺、狐突庙等10余处文物古迹连成一片,形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休假度假的完美组合。
3、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合作社、协会等团体向农民传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高葡萄品质。在龙眼葡萄原产地认证的基础上,为西迎南风葡萄进行商标注册,努力打造成国家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产品逐渐由农贸市场向超市拓展,葡萄销售逐步实现量到质的转变。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宣传推介葡峰山庄乡村假日文化旅游,提升知名度。
4、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村三级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是注重宣传优秀典型,
使“一村一品”深入人心,让群众了解、理解、主动参与并确实从中得到实惠,营造“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马峪乡刘俊杰
扩展阅读:“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发展“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龙门镇观山村发
展茭白产业的调研报告
201*年5月12日
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感受一村一品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特此利用假期时间,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对本人所在的龙门镇观山村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将汇报如下:
一、一村一品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所谓的一村一品就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分县率先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农村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成功典范。陕西是全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201*年省政府更是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即在陕西省选择1000个村进行示范,辐射带动10000个村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1、地理位置:在镇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海拔115米。古称下园和观兰山。村委会设在观山,辖5个自然村:观兰山、溪州尾、后井、土楼角、福地厝。观山村东至龙门,西至湖山,南至翠坑,北到金狮。2、人口与土地面积:观山村共分11个小组,共有人口3165人,面积5平方公里,农田760亩,森林1640亩。
3、近年情况: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争先发展,乡村村组水泥路全部铺通,田间道路宽广畅通,降低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村民劳动效率。人畜饮水基本解决,电话、电器基本普及,医疗卫生设施齐备,医保、农保平均达到90%以上,村委办工条件趋于现代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种植也主要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约为700亩,亩产750斤左右。多年以来村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201*元左右。从201*年开始全村采用"统一规划、分户种殖"的模式,大力发展茭白种植产业,截止201*年,现有120户500余人从事茭白种植,村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3500元左右。
三、主要经验
1、必须选准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观山村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从201*元增长到3500元,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茭白种殖产业。
2、必须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在茭白产业的发展上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茭白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总抓手。
3、互帮互助,良性发展。俗话说,同行使对手。然而观山村的广大农户亲如一家,自发成立“茭白种植协会”共同交流切磋,氛围融洽,相互帮扶,增进了感情。大家抱成一团,资源共享,共同致富。全村茭白种植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一村一品发展存在问题
1、是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多,产业效率低而不稳。2、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很少,只能用作工作奖励,不能保障产业发展。
3、是农业技术服务跟不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从目前的一村一品项目上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4、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发展,信用贷款难度大,对一些很好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
5、合作组织未发挥作用。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等方面的原因,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组织在产销连接、信息服务、利益协调中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
四、一村一品发展建议
1、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2、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把发展茭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茭白产业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3、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能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创建,尽快注册自已的品牌,努力打造名优产品。同时,要向农民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
4、健全服务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一要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茭白产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二要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发展茭白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