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1:44:11 | 移动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承担着十分广泛而又繁重的社会管理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法治观念普遍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人民内部矛盾增多,人民内部不同社会成员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群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紧张的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反映到公安工作中,必然会给警民关系带来影响。从另一方面看,警察队伍中的危机事件,如广州孙志刚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使公安队伍形象受到损害,也极易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和谐社会带来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2.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打击犯罪、社会管理、交通消防、安全防范等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项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机遇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刑事犯罪的高发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公安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与考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越是在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时期,越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走专群结合之路。忽视群众的力量,单纯依靠高科技手段和高密度巡逻维护社会治安,不仅在客观上不可为,也偏离了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加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规范有序的社会。警风是党风、政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风气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前,确有少数人民警察经受不住改革开放的考验,利用手中的执法审批权力谋取私利,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有的乱扣乱罚,以罚代刑,索贿受贿,有的通风报信,护私傍黑,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这些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和愤慨,破坏了警民关系。只有切实加强公安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范权力运作,才能理顺群众情绪,树立廉洁奉公、执法为民的公安队伍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三、创新务实,开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局面

1.在执法服务的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我们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过去我们虽然一直强调为人民服务,但在执法观念上,总认为公安机关与治安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计划经济时代的警民关系,官民色彩浓厚,体现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我讲你听”,“我管你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强调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公安机关既要打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既要依法管理更要高效服务,否则就不符合建设现代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执法服务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公安机关来说,首先要充分履行职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要,没有一个安定有序的环境,改革、发展就失去了保障,人民群众就不能安居乐业。其次,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警察只有从思想上摆正人民公仆的位置,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变为亲民为民的服务者,依法行政而不是依权力管理,以实际行动热情服务而不是只在口头上讲为人民服务,新型的警民关系才有可能建立。

2.重视化解矛盾,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现阶段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很多是由于利益关系失衡造成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要十分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十分重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严格群众纪律,严格依法办事,按照“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可缓不可激”的原则慎重处理,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切不可激化矛盾,被坏人利用酿成事端。

3.改革警务运作机制,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城市。社会治安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维护治安,不仅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公安工作提出的要求,顺应建设和谐社会人民群众盼富求安的要求,公安机关就必须大胆改革警务运作机制,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城市、平安社区活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用警习惯,努力探索建立现代警务机制,逐步实现集约化的管理体制、实战化的运行机制和数字化的指挥网络,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治安防控需要。二要立足社区,面向社会,大力实施社区警务。“社区警务的本意和唯一目的是把人民从犯罪恐惧感中解脱出来,使社区成为一个值得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因此,推行社区警务就是将警力放到社区加强治安防范,打造安全的社区环境,密切警民关系。

4.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打造亲民爱民的人警察察队伍。一是抓好执法为民教育,解决为谁从警、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性问题。克服“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管理,轻服务”的偏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多为群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二是加强纪检监督工作,认真纠治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群众对少数基层单位和警察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和有警不接、出警缓慢、处警推诿、警车扰民现象,以及无视群众危难疾苦、麻木不仁消极不作为等最不满意,既要通过专项教育整顿加以解决,更要加大警务督察的力度,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反面典型,予以重点帮教、纠错提高,谁跟老百姓过不去,就要跟谁过不去。

5.加强宣传报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型警民关系。客观地讲,身处经济起飞期、社会转型期的人民警察面临着很大的治安压力,警力严重不足,执法环境复杂,高强度、全天候的工作负荷,使许多警察为了国家、大家而亏了小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却非常高,社会治安不好怨警察,案件没破骂警察,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投诉警察。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沟通、群众对公安工作不了解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加大公安宣传力度,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如举办警营文化周活动,开展“警营开放日”等活动,以增进警民交流,拉近人民群众与人民警察的距离。同时,全力打造品牌,大力宣传公安队伍的先进典型,树立公安队伍的正面形象。

6.加强情感沟通,融洽警民关系。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群众基础的重要性。群众基础的好坏与感情是息息相关的。一要将心比心,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自觉培养“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道德情感,将心比心,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难处,多做对群众有益的好事、实事,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亏心事、昧心事,把减轻群众负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真心爱心,坚持办事上方便群众。时刻怀揣真心诚心,不断增添为民服务新内容,拓展为民服务新途径,简化办事程序,杜绝“冷、硬、横、推”态度,彻底解决“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三要公心诚心,坚持执法上尊重群众。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解决好“为谁执法、怎样执法”问题,统一执法思想,改进执法作风和方法。秉公执法,不办关系案,不办人情案。增强警务公开化,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过程和结果树立边防警察良好警风和公道正派形象。四要尽心热心,坚持行动上深入群众。视驻地为故乡,尽心热心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努力提供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发挥公安边防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从重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五要交心换心,坚持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召开警民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与心交流,大力宣传“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一盘棋”理念,倾听谏言良策,虚心征求加强部队建设、改进执法执勤工作的意见建议,取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安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完善警民联防联勤联动机制,严密社会治安打防控网络,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扩展阅读: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论文

论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摘要:“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公安机关加强群众工作、巩固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战斗力和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正视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深刻意义,灵活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实现执法形式与执法效果的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关键词:大走访;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公安工作优劣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公安机关应当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大走访”实践活动,处理好角色定性与职责定位、热情服务与严格执法、人性化执法与暴力执法等三个关系,从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实现执法形式与执法效果的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一)警察职能泛化

《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对人民警察的职责范围进行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严格来说,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就是警务工作。除此之外,都属于非警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警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是很难把握的。

一句:“有困难,找警察”的宣传标语,在肯定警察重要作用的同时,将警察的社会职能无限扩大。过去催粮派款、计划生育频繁用

警。现在,有些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置由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等利益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也是动辄用警强压,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且导致公安机关成为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和发泄怨气的直接对象,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二)有些公安民警能力素质不强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破案就是硬道理。因此,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就是强化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外反华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日益加剧,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进入高发期。加之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多元思潮的冲击,给公安机关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由于警力方面的限制,不少案件不能及时侦破,使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特别是一些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涉及面广,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公安机关大案破不了,小案又不破的错觉。

另一方面,确有一些警察缺乏相应的办案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导致了群众不顺心,不满意。更有少数警察和个别公安机关确实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问题,群众对此十分反感,当然难有警民和谐的局面。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执法公信力不高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维护公平正义是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也是实现警民和谐的关键所在。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民警在执法工作中随意性大,滥用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同样情节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此时彼时、此地彼地处理结果大相径庭。更有甚者,个别害群之马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才办事,使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深受影响,这直接伤害了群众感情。(四)警察文化的支撑乏力

警察文化是警察在履行职责中创造的自己独特的行业文化,包括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是警察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也是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的融合。它具有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有着物质利益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先进警察文化的推进和支撑,不可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也不可能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而我们现在的警察文化难以担此重任:

一方面,从警察队伍自身来说,不少警察职业认同感降低,荣誉感弱化,如何有效施策,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另一方面,对警察的社会认同感也在降低。应该说缺乏先进警察文化引导和支撑是产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二、“大走访”过程中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一)情要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4381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