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人
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人,而企业却留不下人
刘一秒宗教智慧刘一秒:
有一位主持人跟我说,我没来领奖,一秒是用行动来支持论坛,思八达推广的人员连续三年,整个学习型中国第一名,我是负责做事的,不是负责领奖的。
昨天晚上颁奖的时候,我和我的高层研究在第九届如何成为第一名,以实际行动做具体的事,来帮助更多人把这个磁场增强。现场有宗教信仰的请举手?在座有在跟宗教学习的请举手?
你们猜猜看在全世界开公司连锁最大,能入乡随俗的是什么公司?世界上三大宗教就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很少见到两百年五百的企业,但是有千年的宗教,就靠一本圣经成就伟大的罗马帝国。我们中国是靠什么维持五千年?一个民族五千年没断,就是企业的灵魂没断,自助餐有五十个菜都吃的请举手?没有。是吃身体应该补的地方,来这么多老师,怎么可能每个老师都记。人世间第一大风险就是做东西,不该学的学,要分辨学什么,这比学什么还要关键。
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来,而企业留不下来,就是认同感,就是员工公司一条心里,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不管有多少人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共同认同一件事,企业为什么留人很难。
到现在二三十年所学一切,理论基础是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基础上,这句话根本是一派胡言,这句话是西方很多学者最早为了讨好老板提出企业利润最大化,从国富论开始,凡是企业拼命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后烟消云散,能成为百年的企业就是灵魂在,核心就是没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到底是企业需要人,还是人需要企业?也就是顾客需要企业,还是企业需要顾客?
这就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不是社会需要鞋,是需要穿好鞋。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不倒的企业,掌门人掌握的企业的灵魂是创立企业一个目的全心全意照顾好人,也这么来做。比尔盖茨每家有电脑,松下把产品做到自来水还要便宜。
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就是老板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当老板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是谁的利润最大化?是员工的还是老板的?很显然是老板,老板的利润最大化,员工就没有认同感,不管什么方法策略制度,也很难留住员工的心。也就缺少了企业的灵魂,再先进的管理策略,都是为企业的灵魂存在,企业的灵魂就是照顾好人,所以企业存在目的是照顾好人。
沃尔玛创立超市,就是使很多人买菜买货便宜,所以沃尔玛仍然是世界首富,这就是公司员工认同感。一个团队的灵魂,就是老板一心想照顾好人。这就是企业的灵魂,只要这条这个企业生生不息。
宗教为什么两千年三千年存在,看看宗教的存普渡众生,被很多人认同,所有的人都是普渡众生,企业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照顾好人,假如企业的领导者公司理念还没有到全心全意照顾好人,利益最大化最后保证做不持续。在十五年前明白这个事情,过去我就是找到这个核心,我介绍思八达怎么对待合作的,我们的精神和企业的灵魂在哪儿?全心全意,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使人更加智慧。存在是一切令众生更好,把法传出去,今天公司评优秀员工,在佛教里都是员工最基本要求。具体怎么做,佛教说完这句话普渡众生获得无数人的支持,我把我们整个思八达核心标准是必须是心有慈悲,在心中全心全意照顾人,照顾灵魂,照顾人的思想生命。
比如河北思八达掌门人是做酒的,当看到别人做假酒五粮液买车买房的时候,他并没有跟着做,而是做自己的企业,最后都烟消云散,他最后留了下来。当企业的灵魂存在的时候,将生生不息。为什么中国五千年不倒?其他国家不断更替,我讲三条,就知道祖国的魂在哪儿?开公司的魂在哪儿?佛教叫普渡众生,整个中国人远远高于三大宗教,中国核心智慧与企业的灵魂就是四个字敬天仿祖,就是尊敬天,效仿祖宗。
我前两天给260人讲课,我问在家里供奉祖宗牌位的请举手,只有三个人,结果就是全场最成功的人。太庙、宗祠、祖龛,敬天仿祖,太庙是拜天,拜宇宙,一个祖宗能尊天道,宗祠,把整个自己的祖宗十代二十代全放去,宗祠是孝道,祖龛是供奉自己祖宗三代,过年过节跪拜自己的祖宗三代,全家人就会团结,爸爸是从嘴巴喊叫出来的,爹是从心里喊出来。
我的父母七十岁过生日,全家16口人,第一件事事先跪拜祖宗。没有企业的灵魂,想公司发展,是没有用。讲志同道合,就是外在,核心就是灵魂。有一个人给自己规定四十岁以前不赚钱,就这样20岁从二十万变成两千万了,当钱赚到一两亿,不是数字,要走企业的灵魂。
我们买房从小到大,什么都变了,但是排辈没变。天道、孝道,中国真正厉害的是师道,中国讲孔庙,四个庙使中国五千年不倒,就是魂根没变。孔庙就是师道,孝道重要还是师道?孝道能使民族发展辉煌还是师道?孝为先,孝是非常重要,但只能起稳定作用,要想民族腾飞必须靠师道,一个公司师道不行的时候,现在中国人疯狂向西方人学习,最后把根丢了,中国到现在每个人老师成为商人,上课的时候不教,放假的时候当家教。
为什么能持续不断?是实现传承。我们说师者应该应该传道,传企业的灵魂就是传道,以前叫授业恩师,是传承师傅的业,先学道,再是业。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本身就充满迷惑。没有道的人,怎么可能解惑,无数人从解惑开始。越拼命改变结果越改变不了,从天道到师道,核心四个字敬天仿祖在八年前。
七八年前我是跟一个老师学的,他在自己办公室里是禅房,跟员工说话打坐,他的家以前是高官,从小在部队长大,什么都不缺的人,他专门给很多职业方丈上课。
要选择跟自己企业的灵魂接近,找回灵魂的时候,很多事情就明白了。放下一切方法,既得一些道理。今天一个经理人在一家公司出现问题,老板会骂他,以后还可以到别的公司,但是方丈如果出现问题,是全世界再也没有人请他方丈。
一个方丈就任第二天开始,立刻寻找培养下一个方丈,有的是三年,六年,花六年的时间培养,今天公司培训经理花三个月,怎么能看出来,经理辞职之后,临时抱佛脚随便找一个。共产主义的基本描述是没有战争,人人有爱,两千多年前,在佛教就已经实现共产主义了,有饭大家一起吃,有思想大家分享,汉朝和唐朝最有学问的人在学习佛法,不是一般人所能学的,大家以后去少林寺看怎么管理。
宗教的领导管理制度,是目前任何管理制度中最完善的制度,把精华全吸收,把糟粕全去掉。两千年前,宗教早就做到了决策跟执行分离,世界五百强企业,四百多位掌门都是宗教徒,剩下不是的,但是都请宗教人士当顾问。
人之所以进步难,非常简单就是承认错误难,改变错误难,实际上对灵魂非常难。有一个承认错误制度和道歉制度,方丈出错误的时候,敢于承认,公司改错给奖励表扬,要爱承认错误制度和道歉制度,但在寺庙是常见的。当一个人遇到事怎么处理,就会获得解脱,遇到事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没有智慧。我们以学习精神,来帮助学习型中国,再次学习型中国。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从藏式寺院看藏民族的宗教审美追求
从藏式寺院看藏民族的宗教
审美追求
以噶丹松赞林寺为例
[摘要]噶丹松赞林寺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也是迪庆藏族寺院
建筑的精华所在。这座寺院以自身优美和独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给人以宏大、神秘、粗狂的感觉,充分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同时蕴涵着丰富的佛教内涵,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心理意识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藏式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宗教审美
迪庆藏族人民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以自身对于宗教的信仰,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藏式寺院建筑。藏式寺院建筑体现了藏族的社会财富、技艺,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族寺院建筑的精华所在。所以,讨论藏族寺院建筑审美艺术的特点,以藏传佛教寺院主要实例来分析讨论。最具代表性的寺院是噶丹松赞林寺,它完美的诠释了藏民族的宗教审美追求,堪称宗教建筑的精华之一。
一.噶丹松赞林寺的外部特征
藏式寺院有着优美和独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给人以宏大、神秘、粗狂的感觉,形成了自己独有和鲜明的特征。
(一)造型宏大稳固
噶丹松赞林寺坐落在香格里拉县城以北五公里处,是云南藏区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教派。全寺占地33万平方米,寺院建在“色日”山坡,坐北向南,是五层的藏式碉房建筑,木土结构,设有望台、碉楼、碉堡。⑨珠康(释迦牟尼殿)、扎仓(寺院主殿)、吉康(宗喀巴大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象征着供奉于莲花心部的佛、法、僧三宝。下面还设有东旺、独克、绒巴(尼西)、乡城、卓、洋塘、吉迪(昌都)和扎雅等八大康参(参团),象征着“八瓣莲花”的八个花瓣。此外,还有众多的僧舍,寺内现有僧侣700多人。大殿和后殿融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中间的18根通天长柱,共122根柱子,占地面积是1936平方米,殿内可容纳近1600人入座念经。因为气候寒冷和多风,所以把寺院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把高大的佛殿、经堂集中建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而把外观较小的僧舍建在了地势较低的地方。寺院总的构图是横方体,由于土石收缩、稳固,整个寺院就像从山上长出,是山体的一部分。
(二)装饰考究华丽
噶丹松赞林寺主殿的第一层,从入口到门廊开始,对大门,殿内的梁柱,以及天花板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上面的屋顶为镀金的铜瓦,大殿前排是佛座的神龛,正中和两旁有众多的神像,如弥勒佛、宗喀巴等,佛像都是按照其度量来建造的,加上佛像都施以金粉,并且都穿上了华丽的衣服,看上去很庄严。殿内除了供奉佛像外,还有供桌,上面除了有灯、净水碗、花瓶等与汉族寺庙常用的贡品外,还用用酥油制成的曼扎,曼扎下面是座,上面是圆盘,盘的正反面都有佛像,经文或佛教八宝的图案。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壁画,左(西)边墙壁上是罗汉、金刚的壁画,右(东)边墙壁上则是观音、度母和佛母等的壁画。壁画中的佛像,在衣着、形体姿势上各有特点,这些佛像布局工整,但是有的造型呆板。每个墙中放一尊或数尊,四周是一些小型的画像,旁边还有藏文的题名。②梁柱是殿内装饰的重要部位,其有108根柱楹,在柱头和柱身上都绘制了各种图案,有卷草、云纹、火焰和宝轮等等,梁下悬挂有经幡。殿内殿堂从门口到后墙有一条条棕红色的长坐垫,这是在聚会时供僧人坐的,在后墙佛像前还设有一个高座,这是僧人辩经时法台的座位。第二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殿、静室、膳室等,护法殿占里面供有释迦摩尼、文殊菩萨等,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各种密宗图案。在这些殿室的中间有个小阳台。顶层的正楼设有精舍佛堂,供奉有达赖、班禅的床座,五世达赖、七世达赖的佛像,还有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室外的屋顶上挂有经幡、金幢等装饰,窗户大多为套窗。寺院的佛殿、经堂和僧舍,一般底层都不开窗,所有的这些装饰和陈设都可以看出寺院是考究、华丽的。
(三)色彩浓艳和对比强烈
藏式寺院建筑上的用色,由民族生活审美习惯及使用的环境、部位的不同而决定,它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藏民族因为生活习惯和宗教习惯对色彩也有不同感情。从外部来看,因为要突出整个寺院,所以构图以大色块为主,以黄、紫、朱、青等重色和暖色为主调,以白色为衬托。红色是权力的象征,白色是吉祥的象征,给人以安宁、清净、美好的感觉;黑色是驱邪的象征;黄色是脱俗的象征;寺院外墙的色彩比较丰富,有白色、黄色和红色,外墙顶部的边玛墙是深红色,门窗也是深红色,而窗户一般都使用黑色的套窗,门窗上有小雨篷,在门窗下面挂有红、白、黄三个颜色的布幔。在边檐墙下面是一条高度约1米的白色横带。从寺院的内部来看,为了表现出寺院庄严的氛围,所以色彩非常浓艳,在寺院的佛殿、灵塔殿、护法神殿等重要殿堂使用了红色,多面神为面部分别涂了红、白、蓝三个颜色,护法神涂有蓝色,魔鬼和异教徒为黑色。
二.宗教的内涵
在迪庆地区大多数的藏民都信仰藏传佛教,因为它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尤其是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教教义绝不是以天国美妙的诱惑满足世俗的欲望来取悦于众生,按照佛教的解说,人是有二重性的:灵魂和肉身,肉身缘空而灵魂是是永恒的,它可以转世,也就是“轮回”,转世轮回有不同的境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再加上特殊的生活环境,所以藏民族富有同情、诚实、乐观和安于天命。
(一)佛教的“性空”论
藏传佛教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其核心是“性空”论。“性空”论是佛教唯心主义的集中表现,也是佛教思想的集中表现。佛教的性空论认为,“此岸”现实,是苦的,丑的,是没有美可言的。所谓“四谛”、“十二”缘起“等,说的就是苦和丑的由来,还有表现和解脱的方法。而和“此岸”相对的是“彼岸”、“佛土”是他们虚构出来的“极乐世界”、“美的世界”,美的根源就在神佛和天国那里。佛教的全部活动就是向人们廉价的出售通向“天国”的门票。所谓的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是指示通向“天国”的途径。藏传佛教尤其注重密宗,所以又称为“藏密”和“西密”,主张“缘起性空”,认为这是由“无名”到“名”、由“苦”到“乐”,由“丑”到“美”的境界的必由之路。“明”、“乐”、美“都在空而无实的追求中。佛教关于“人生苦海”的说教,“解脱尘世”的追求,“极乐世界”的诱惑,“平等佛性”的宣传,都会使得人们脆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慰藉和寄托。人们在祈祷声中找到了对现实感受的共鸣。在对佛陀虔诚的感召下,在对“彼岸世界”的憧憬中,驱使着人们创造了灿烂的佛教文化。
(二)佛教的“禁欲”思想
佛教是通过寺院的空间组合、尺度比例等手段,向人们宣传禁欲主义。在藏传佛教看来,世界是一个生、老、病、死、轮回的无边苦海,人“生”就是“苦”,而“苦”是由于世俗众生的种种欲念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欲”就是“罪业”。这种种欲念,佛教概括为“五欲”或者“六欲”。五欲“指色、声、香、味、触,分别属于眼、耳、鼻、舌、身等人性感官欲望。“六欲”则是专对女性而言,有色(肤)、形(体)、姿(态)、语(言)、滑(肌)、相(貌)等六欲,归根结底,佛教把人性的感官肉体看作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要想断除“欲”,就要实行“戒”,佛教通常宣传“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禁欲主义是佛教的根本,只有禁欲,才能排除杂念,超脱尘世,飞向佛国,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反抗的要求了。佛教在自身的宗教活动中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要断除一切欲念;另一方面它们又要采用一切形象手段,达到宗教宣传感染的目的。寺院就是以其形象形态向人们宣传禁欲思想。
(三)佛教的“人性”表现
佛教认为,神佛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是“救苦救难”的,是慈善的化身,也是仁爱的象征,超脱的典范,佛法的显现。凡是神佛形象,都显示出了端庄、宁静的表情,表现出了只有神佛才具有的那种镇定和超脱,而神佛充满睿智的微笑,慈爱的目光,抚慰的姿态,又表示出了在苦海茫茫的人间,也只有神佛才具有的那种博爱和温柔,成为了在绝望中看到得希望之光。巨大的神佛形象和渺小的人们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容易使人显得渺小、卑微,把生命的希望都寄托给至高无尚的神佛,从而摆脱苦海。神佛形象的塑造,形成了佛教艺术理想美的高峰。脱俗的神采、睿智的心灵、至彻的觉悟和济世的风度,是理想人格的最重要的内涵。对宗教来说,这不仅出自对教义信仰的宣传,更重要的是宗教自身和塑造出的令人膜拜的形象。佛教关于“人生苦海”的恐吓,就是对现实苦难的诉控;关于“极乐天国”的幻境,就是对幸福美满的向往;关于“善恶有报”的说教,就是对豪富权贵的诅咒;关于“神佛无尚”的美化,就是对贤君明主的渴望。人们就是按照人性的情感和生活的理想在宗教艺术中表现了人们的“自我”。藏传佛教艺术是属于宗教的,又是属于人们的,是人性的异化。
三.噶丹松赞林寺的审美追求(一)崇尚壮美
噶丹松赞林寺运用体量、形制、质感、尺度、比例、结构、色调和光影等手段,通过塑造有限的空间形象,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以达到人们的心灵上产生一种无限的神秘幻觉,驱使着人们倾羡佛门,皈依佛法,其寺院在绵延广袤的建筑群中,主体的殿堂非常壮观,造成了居高临下,僧俗众民只有仰视才能看见,随着视线的移动,心灵也在随着飞腾。主体殿堂都有庞大的立面,其高多在数十米以上,由上而下,逐渐收分,形成了梯形,仿佛就是佛祖的胸膛。殿堂展开的立面和墙面上瘦小的窗户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夸张了殿堂的崇高和深邃;整体庞大的殿堂与坐落在周围的低矮昏暗的僧房构成了对比,更是渲染了佛法的神威和佛界的庄严;厚重的墙壁和狭窄的走廊构成对比,造成了凝重、沉寂的气氛;殿堂内开阔的空间和排列的方柱构成对比,给人以变化多端的感觉,而柱子一般比较大,柱距相对比较狭窄,使人感受到一种恐惧的情绪。其建筑就是通过精心塑造的建筑形象,来幻起人们产生一种虚幻的心象。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藏传佛教敬拜的对象和形体,既有外来的释迦摩尼、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度母等,也有各教派的始祖、高僧和历代达赖、班禅的肖像。噶丹松赞林寺这种有意造成体重的悬殊对比、尺度的反差夸张,目的就在于追求一种不和谐的物象,使人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充分显示出了对抗的力量。
(二)追求浪漫
藏传佛教的“空”观哲学,概括为四个字,就是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所谓“苦,是说生就是苦,生死轮回都是“苦”。所谓“集”,是说苦的原因就是欲。所谓“道”,追求的是一种解脱,真正达到永恒的“空境”,到达另一个极乐世界。佛教宣传的“苦空“观,不过是让人们把生活的现实世界看“空”,也就是看破红尘,鼓动人们断绝对现实的期望,脱离苦海。然而,佛教把现实世界说成空的幻想是不实的,为的是诱惑人们在幻想中寻找安慰,在迷狂中寄托情思。佛教深深懂得,宣言绝对的“空无”不仅是对佛教自身的否定,为了博得世俗的倾慕,仅仅靠“空话”不能填平世俗贪欲的心理,必须创造一个“涅净土”。净土也就是佛界,或者称为佛国,是不生不灭的世界。佛教对现实的否定是为了把人们的希望和追求引向虚幻的佛陀世界,把人间的悲惨和佛境的极乐加以对比,从而造成对佛法的信仰。
虔诚的信仰,天国的号召,宗教的狂热,是宗教艺术的推动力量,而直接创造宗教艺术的却是劳动人民。人们总是用世俗的态度,把现实的感受、渴望和追求凝结在他们的物质制造中。噶丹松赞林寺不仅表现了宗教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洋溢着人们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创造的智慧与力量。特别是在寺院建筑的壁画和雕刻中,那些地狱的场景,苦修的磨难,小鬼们的反抗,护法神的狰狞等都无不在神的光环中透出人性的精神,集中了人世间所充满的悲伤、惨痛、疾苦、恐怖、冲突、抗争和牺牲。而那些象征佛境的安宁,天国的富丽和彼岸的极乐的造型,又无不是人民在苦难的现实中爆发出的美妙的理想、热烈的向往和急切的呼唤。在这个意义上,噶丹松赞林寺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
(三)向往超脱
噶丹松赞林寺通过整体布局、体量夸张、结构层次、色彩对比等手段,造成佛法神威的幻像,鼓动人们回避现实矛盾,一心追求超脱尘世,飞向佛国的境界。从寺院的外观形态看,依山傍水,利用地形,使其在空间上得到更深广的延伸,气势雄伟,令人仰慕,渲染了佛法的尊严和佛门的高深莫测。但与外观形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内部狭小的空间组合结构。噶丹松赞林寺的内部,除了大经堂、佛堂等,其余房间的构造都是狭小和拥挤的,多数只有六七平方米。连接各个房间的是狭窄曲折的走廊、低矮的通道和狭长的楼梯,开间小而布局错综复杂。这种空间组合的结构特点,是佛教意识的自觉体现,他们既要求无穷大,也要求无穷小,同时以整体的庞大和细节的繁多来震撼人心。目的显然是要造成一种刺激,令人惊奇赞叹。而狭窄曲折的走廊通道,则暗示出静观修习所要走的道路。在采光方面,开窗非常狭小,只能透进一缕白光,与整天整夜点燃的酥油灯交相辉映,造成一种寂静、虚幻、空无的气氛,好像是开向佛国的窗户。
(四)融会世俗
佛教艺术与民间的节日、风俗相结合的现象,也是民间世俗意识向宗教艺术渗透的重要途径。噶丹松赞林寺每逢节日都要迎神、游神,还要举行祭神歌舞活动。这些活动由于有广大民众的参与,往往会演变成全民性的娱乐活动,也就是说,名为娱神,实为娱人。当演到招鬼魂和驱鬼魂时,百姓则齐声呐喊,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这正是民间世俗功利意识对宗教艺术的渗透。寺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充满着宗教意识的迷狂,但是,建造这些庞然大物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欲界”中的、饮食人间烟火的建筑师和劳动者们,毕竟是从现实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刻意构思,堆起这座寺院。正像寺院中的神佛、菩萨、罗汉等,无论如何的奇异和超人,但仍然是人的形体,佛国天界也依然是人间的变幻;并不是人间模仿天界,而是天界效法人间。他们从寺院建筑物的外形、轮廓、虚实、比例、尺度等赋予建筑物以人的性格、情态和气度。给他们加上线脚、腰饰,琢磨它们的凹凸、明暗,表现出它们的重量、体积,使他们都充满了生命力。在寺院的柱头、斗拱、飞檐上直接雕饰花卉、鸟兽、卷草,表现出了人生的丰富和情趣。
宗教的天堂理想与神仙境界并非没有世俗世界的影子,宗教艺术的美学创造也仍然采用世俗的方式来吸引信徒,实际上是人的世俗欲望加以升华和净化然后再以超现实的方式表现出来。神仙世界与天堂理想通过美学的创造因而更具有宗教效应。因此,宗教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世俗化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其美学效果与宗教艺术的创造。
噶丹松赞林寺从物质上看,它是供佛处,是礼佛的场所;在精神上,是要创造一种具有神的威严而又神秘的宗教气氛,集中了人民的技巧和智慧,反映着寺院建筑文化的精华。藏传佛教在迪庆的经济、文化、伦理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藏族艺术家们在设计寺院并对其进行雕塑、绘画时,全身心地注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充分营造出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通过寺院这一宗教意识的载体,既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一基本生存需要,又显示出迪庆藏族人民对美好幻境的向往,从而在寺院的创造中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于乃昌,西藏审美文化[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2]勒咱.扎拉,噶丹松赞林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9.[3]陈耀东,中国藏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蒋述卓,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5]王晓松,雪域佛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张世文,藏传佛教寺院艺术[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7]杨旭黎,迪庆史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
[8]冯智,云南藏学研究:滇藏政教关系与清代治藏制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
[9]王晓松,藏学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2.[10]金申,喇嘛庙佛的世界[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人》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人: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